深圳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大纲题型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2009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考试试题

2009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考试试题

2009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考试试题第一部分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1.1/9,1,7,36,()A.74 B.86 C.98 D.1252.1,3,8,16,27,()A.39B.41C.43D.453.67,75,59,91,27,()A.155B.147C.136D.1284.8,48,120,224,360,()A.528B.562C.626D.6825.2,2,4,6,10,(),26A.9B.16C.16D.206.1,1,3,9,21,41,()。

A.49 B.57 C.64 D.717.3,4,10,33,136,()。

A.685 B.424 C.314 D.1498.4,8,14,22,32,()。

A.37 B.43 C.44 D.569.2,8,27,85,()。

A.160 B.260 C.116 D.20710.1,1,3,1,3,5,6,()。

A.1 B.2 C.4 D.10二、数学运算:共10题,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11.一猫每天吃由食品A和食品B搅拌成的食物300克,食品A的蛋白质含量为10%,食品B 的蛋白质含量为15%.如果该猫每天需要38克蛋白质,问食物中食品A的比重是百分之几?()A.7/15 B.40% C.1/3 D.50%12.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相差多少?()A.33 B.99 C.17 D.1613.某单位有青年员工85人,其中68人会骑自行车,62人会游泳,既不会骑车又不会游泳的有12人,则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有()人A.57 B.73 C.130 D.6914.某班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26人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21人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得到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A.14 B.12 C.17 D.2015.一件工程,甲单独完成需2天,乙单独完成需要4天,如果甲干完一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则干完此项工程共需多少天?()A.3天B.4天C.15天D.6天16.有8只盒子,每只盒内放有同一种笔。

《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doc

《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doc

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笔试阶段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两科。

(一)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为主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作答要求(一)职业能力测验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题本上或其他位置作答的一律无效。

(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客观题;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主观题。

不按要求作答的,一律无效。

三、职业能力测验简介(一)测试内容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潜能和技能。

考试结构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二)题型介绍1.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考查应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

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根据考试目标,试题一般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

(1)数字推理试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或两项),要求通过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之间的关系,找出其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组)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组)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这个(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例题1. 2, 5, 8, 11,(), 17A.12 B.13 C.14 D.16解答:正确答案为C。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等差数列排列方式,其特征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

从该题中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3,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应为14。

(2)数学运算试题一般给出的是一道算式,或是表述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运用心算和简单的计算得出结果。

深圳教师职员笔试讲义1

深圳教师职员笔试讲义1

⏹第一讲第一章教育目的(重点)一、含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它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以及社会价值。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内容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特征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四、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判断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的方向;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的总体规格和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原则。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的教育和各层次、各专业的教育对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的具体规格和素质要求,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要完成的教与学的具体任务,它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前一个是后一个的上位概念,后一个是前一个的下位概念。

⏹五、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作为整体活动方向的教育目的因此是教育活动的灵魂;2、调控功能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规划以及教育结构的确立与调整等具有指导、协调的作用;也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活动的形式及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等有支配、协调和控制、调节的作用。

3、评价功能教育活动既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是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六、教育目的观⏹第二章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与作用一、小学⏹地位: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性质:义务性、全民性、全面性⏹作用:从随意游戏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从群体到集体;从口头言语到书面言语二、中学⏹地位:承前启后,决定义务教育质量⏹性质:中等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作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第三章教师角色和素质修养一、教师角色小学: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教师角色一般有:设计者角色;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

2017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常识重要笔记

2017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常识重要笔记

2017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常识重要笔记第一节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一、政府职能概述(一)政府职能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政府职能就是指行政职能。

2、特点:①共同性:管理功能相同;②差异性:阶级性不同;③动态性:随着社会变迁而变迁。

(二)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①总体上政府职能呈扩大趋势;②镇压和战争职能减弱;③综合协调管理职能强化和政府职能社会化同步进行。

3、政府职能在公共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

4、我国实现政府行政职能的手段有:①行政指令手段:②经济手段:③法律手段:④纪律手段:⑤思想政治手段:5、我国现有政府职能存在的弊病:①政企不分;②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过多地把社会责任和社会矛盾揽在了政府身上。

二、政府职能体系(一)基本职能1、政治职能:军事、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2、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3、文化职能: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4、社会职能:优抚、救灾、救济、福利、环保、人口、社会保险。

(二)政府层级职能当前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实际工作中是通过上级政府的收放权力来实现分配的,这是不合理的。

理想分配:①中央政府专有职权;②地方政府专有职权;③中央和地方共享的职权。

(三)政府的运行职能①计划职能;②组织职能;③协调职能;④控制职能。

三、政府职能转变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能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和变化。

2、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①社会环境的变迁;②公共行政的科学化;③技术手段的创新;④传统文化的影响。

3、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和方式:①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计划经济下无所不包转全能政府转变为市场经济下有限政府(弥补市场不足);②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式:职能要素的重新分解、转移或合并。

2011年09月深圳市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

2011年09月深圳市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

2011年09月深圳市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预测试卷时限120分钟共100分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共30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

每题0.8分,共8分)1.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A. 7%3.5%B. 8%3%C. 9%3.5%D. 9%3%2.“家电下乡”是指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的政策。

下列不是“家电下乡”重要意义的一项是()。

A. 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B.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C. 有利于建立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D. 有利于缓解逆差过快增长,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3.自诉人赵某控告被告人薛某犯诽谤罪,在诉讼过程中,薛某提出证据,控告赵某把他打成重伤。

人民法院对薛某的控告应如何处理?()A.应作为反诉并案处理B.转交公安机关立案C.应另案处理D.转交检察机关立案4.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是()支出。

A.社会福利B.社会救助C.社会保险D.社会优抚5.推行归档文件整理的根本目的是()。

A.便于整理和保密B.便于整理和管理C.便于保管和利用D.便于保管和整理6.计划生育属于政府的()。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文化职能D.社会职能7.在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中,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是()。

A. 技术技能B. 控制技能C. 人际技能D. 概念技能8.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称为()。

2009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考试试题

2009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考试试题

2009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考试试题第一部分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1.1/9,1,7,36,()A.74 B.86 C.98 D.1252.1,3,8,16,27,()A.39B.41C.43D.453.67,75,59,91,27,()A.155B.147C.136D.1284.8,48,120,224,360,()A.528B.562C.626D.6825.2,2,4,6,10,(),26A.9B.16C.16D.206.1,1,3,9,21,41,()。

A.49 B.57 C.64 D.717.3,4,10,33,136,()。

A.685 B.424 C.314 D.1498.4,8,14,22,32,()。

A.37 B.43 C.44 D.569.2,8,27,85,()。

A.160 B.260 C.116 D.20710.1,1,3,1,3,5,6,()。

A.1 B.2 C.4 D.10二、数学运算:共10题,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11.一猫每天吃由食品A和食品B搅拌成的食物300克,食品A的蛋白质含量为10%,食品B 的蛋白质含量为15%.如果该猫每天需要38克蛋白质,问食物中食品A的比重是百分之几?()A.7/15 B.40% C.1/3 D.50%12.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相差多少?()A.33 B.99 C.17 D.1613.某单位有青年员工85人,其中68人会骑自行车,62人会游泳,既不会骑车又不会游泳的有12人,则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有()人A.57 B.73 C.130 D.6914.某班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26人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21人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得到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A.14 B.12 C.17 D.2015.一件工程,甲单独完成需2天,乙单独完成需要4天,如果甲干完一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则干完此项工程共需多少天?()A.3天B.4天C.15天D.6天16.有8只盒子,每只盒内放有同一种笔。

《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doc

《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doc

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笔试阶段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两科。

(一)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为主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作答要求(一)职业能力测验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题本上或其他位置作答的一律无效。

(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客观题;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主观题。

不按要求作答的,一律无效。

三、职业能力测验简介(一)测试内容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潜能和技能。

考试结构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二)题型介绍1.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考查应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

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根据考试目标,试题一般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

(1)数字推理试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或两项),要求通过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之间的关系,找出其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组)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组)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这个(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例题1. 2, 5, 8, 11,(), 17A.12 B.13 C.14 D.16解答:正确答案为C。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等差数列排列方式,其特征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

从该题中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3,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应为14。

(2)数学运算试题一般给出的是一道算式,或是表述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运用心算和简单的计算得出结果。

2009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真题及标准答案

2009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真题及标准答案

2009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真题第一部分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1.1/9,1,7,36,()A.74 B.86 C.98 D.1252.1,3,8,16,27,()A.39B.41C.43D.453.67,75,59,91,27,()A.155B.147C.136D.1284.8,48,120,224,360,()A.528B.562C.626D.6825.2,2,4,6,10,(),26A.9B.16C.16D.206.1,1,3,9,21,41,()。

A.49 B.57 C.64 D.717.3,4,10,33,136,()。

A.685 B.424 C.314 D.1498.4,8,14,22,32,()。

A.37 B.43 C.44 D.569.2,8,27,85,()。

A.160 B.260 C.116 D.20710.1,1,3,1,3,5,6,()。

A.1 B.2 C.4 D.10二、数学运算:共10题,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11.一猫每天吃由食品A和食品B搅拌成的食物300克,食品A的蛋白质含量为10%,食品B的蛋白质含量为15%.如果该猫每天需要38克蛋白质,问食物中食品A的比重是百分之几?()A.7/15 B.40% C.1/3 D.50%12.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相差多少?()A.33 B.99 C.17 D.1613.某单位有青年员工85人,其中68人会骑自行车,62人会游泳,既不会骑车又不会游泳的有12人,则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有()人A.57 B.73 C.130 D.6914.某班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26人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21人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得到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A.14 B.12 C.17 D.2015.一件工程,甲单独完成需2天,乙单独完成需要4天,如果甲干完一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则干完此项工程共需多少天?()A.3天B.4天C.15天D.6天16.有8只盒子,每只盒内放有同一种笔。

2007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试题

2007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试题

2007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考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试题一、数推题(今年好几道都是前两个数相加再减某个数后,等于下一个数)1、1\2,2, 3,18, 19,152, 170,1530, 1836,(18360),倍数2、3、6.1、4.5、4、9、……、6、7、……(13.7)等差3、13,10,21,29,48,?----(75)和差4、0、10、78、(1028 ) 156205、2, 3, 10, (), 626二、计算题1、给某地灾区运送救灾物资,有方便面、矿泉水、饼干一共115箱,先用去2/3方便面和20箱矿泉水,后来再运来5箱饼干,发现三样食品的件数相等,问起初矿泉水有多少箱?(B)A35 B40 C45 D502、两个火车相对行驶,一个时速是108,一个时速是72,用十秒钟两个火车相对行驶完,问车长(500)3、时钟追求问题(20分钟)4、牛吃草那个205、求正方型面积246、路程那个问回来速度吧~66又2\37、工程那个问甲单独做要几天40天,(两人一起做要24天,列方程组,求出甲40天,乙60天)8、甲、乙、丙、丁四人排队问题,24种9、F1赛车问题,三人一圈分别需要80秒,100秒,120秒,问多少分钟后他们又在起点相遇。

20分钟。

三、判断题1、深圳市情,“南软北硬”不是”南硬北软”,错2、公务员辞去公职,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给予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审批(错)领导的应是九十日内。

3.领导核一年一次。

错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错5、科学发展观对6、十七大的内容对7、和谐对8、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对9、改革开放对四、公基单选题1、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属于行政司法的是:A行政处罚B行政监督C行政许可D行政复议。

2012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能力知识》真题(一般类)及详解

2012年下半年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能力知识》真题(一般类)及详解

2012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能力知识》真题(一般类)第一部分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存在空缺,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填补。

(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0.5分)请开始答题:1. 1/13, 10/52, 17/67,()A.3/8B.19/73C. 2/7D.32/852. 4, 4, 6, 12,(), 90A. 24B.26C.28D.303. 3, 11, 27, 51 ,()A.79B.81C.83D.854. 26, 42, 68, 110,()A. 134B.178C.146D.1665. 1, 3, 4, 8, 16,()A.20B.24C.28D.326. 2, 3, 5, 9, 17, 33,()A.60B. 64C.65D.707.2,10,30,68,130,()A.192B.256C.222D.2428.A.3B.4C.5D.69.7,8,13,15,21,(),36A.27B.28C.31D.3510.2,2,3,4,9,32,()A.129B.215C.257D.283二、数学运算:请根据题意运用简便方法计算。

(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0.5分)请开始答题:11.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均为4米,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均为2米,则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之比为()。

A.24∶1B.8∶1C.6∶1D.3∶112.小王在教师自习,看书看得迷迷糊糊,于下午2点半睡去,睡前他要旁边的同学在接下来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的时候叫醒他,则他被叫醒时睡了()分钟。

13.小红上街买毛衣花掉了钱包的2/5,买衬衫又花掉剩下的1/3,此时钱包还有80元,则她钱包里原来共有()元。

A.200B.300C.360D.40014.水池底部有若干个相同粗细的进水龙头和1个漏洞,若同时打开6个水龙头,需要3小时才能把水放满,若同时打开2个水龙头,需12小时才能放满,现在要在1.5小时内把水放满,那么至少需打开()个水龙头进水。

深圳市公布招考职员考试综合知识及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

深圳市公布招考职员考试综合知识及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

深圳市公布招考职员考试《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及结构《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分为一样类、教育类、医疗类、护理类。

全数为客观性试题,题量为140道,考试时限120分钟,总分值100分。

(一)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样类)要紧测查考生从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必需具有的大体的能力素养。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两大部份,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今世中国的进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治理、公函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包括数量关系、言语明白得与表达、判定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份。

(二)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类别,要紧测查考生从事教育工作必需具有的大体的能力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和教育类专业知识(教育类专业知识占70%,内容包括教育教育基础和教育教学技术两部份,大纲参见附件一),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今世中国的进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治理、公函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包括数量关系、言语明白得与表达、判定推理和资料分析等。

(三)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医疗类)要紧测查考生从事医疗工作必需具有的大体的能力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和医疗类专业知识三大部份(医疗类专业知识占70%,大纲参见附件二),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今世中国的进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治理、公函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包括数量关系、言语明白得与表达、判定推理和资料分析等。

(四)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护理类)要紧测查考生从事护理工作必需具有的大体的能力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和护理类专业知识三大部份(护理类专业知识占70%,大纲参见附件三),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今世中国的进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治理、公函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包括数量关系、言语明白得与表达、判定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份。

深圳市公务员职员考试《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模拟试卷

深圳市公务员职员考试《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模拟试卷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模拟试卷第一部分数量关系本部分共15题,每题0.6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例题:1 3 5 7 9 ()A. 7B. 8C. 11D. 未给出解答:正确答案为11,原数列是一个奇数数列,故应选出C。

请开始答题:1. -2,1,7,16,( ),43。

A.25 B.28 C.31 D.352. 1,2,6,24,( )。

A.48 B.96 C.120 D.1443. 34,36,35,35,( ),34,37,( )。

A.36,33B.33,36C.37,34D.34,374.. 32,27,23,20,18,( )。

A.14 B.15 C.16 D.175. 2,6,12,20,30,( )。

A.38 B.42 C.48 D.56二、数学运算:请根据题意运用简便方法计算。

例题:84.78元,-59.50元,12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A. 343.73B. 343.83C. 344.73D. 344.82解答:正确答案为D。

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数是2,只有D符合要求,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6. 12.5×0.76×0.4×8×2.5的值是( )。

A.7.6 B.8 C.76 D.807. 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如果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问共有学生多少人?A. 30 B. 34 C. 40 D. 448. 某服装的价格先上涨了25%,接着有下降25%,问降价后的价格与未涨价前的价格比较是:A 涨价前价格高 B.二者相等C. 降价后价格高 D. 不能确定9. -2[-4-(-3+5)]的值是()。

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深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一)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主要测查考生从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素质。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大部分,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个部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

例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解答:正确答案为D。

(五)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

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陆地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

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

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点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玻利维亚的波托西)。

请根据这段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居住在海拔200—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A.56.2% B.27.8% C.24% D.29.5%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A.0—200米B.200—500米C.500—1000米D.1000米以上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A.10% B.8.2% C.11.6% D.9.3% 4.世界上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A.我国的拉萨B.南美洲的安第斯C.玻利维亚的波托西D.日本的广岛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A.56.2% B.27.8% C.72.2% D.29.5%解答:正确答案:1.C,2.A,3.B,4.C,5.C 。

【精品】深圳教师职员笔试讲义2.doc

【精品】深圳教师职员笔试讲义2.doc

■补充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不同之处表现在:■第一,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依据看,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之外,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本地教学的实际水平。

■第二,从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所着眼的主体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

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 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适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

■第三,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时所使用的动词看,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 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

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 "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可用课堂上的随机检测、配套的达标自测题、形成性练习题和单元检测题等,通过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四,从二者所直接作用的对象看,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补充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一、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一)个别教学制■1.简要介绍:■个别教学制的产生是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

深圳职员考试护理考试大纲(整理版)

深圳职员考试护理考试大纲(整理版)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四)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护理类)主要测查考生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护理类专业知识三大部分(护理类专业知识占50%,大纲参见附件三),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

三、《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题型介绍(一)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涵盖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方面。

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二)数量关系(三)言语理解与表达(四)判断推理(五)资料分析护理类专业知识护理学基础部分一、绪论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我国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性质和范畴(护理学的性质;护理工作的范围);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整体护理概念(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整体护理概念)。

二、护士的素质及其行为规范护士的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仪表素质);护士的行为规范(护士的语言行为;护士的非语言行为)。

三、护理理论护理模式(佩普劳的人际关系模式;纽曼的保健系统模式;奥瑞姆的自理模式;罗伊的适应模式);护理的支持性理论(系统论;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压力—适应理论);沟通(沟通概念;沟通的形式;沟通的层次;护患有效沟通与沟通技巧;影响沟通的因素;治疗性沟通)。

四、护理程序概述(护理程序概念;护理程序与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特性);评估(收集资料的目的;资料的类型;资料的来源;资料的内容;收集资料的方法;资料的组织和记录);护理问题(护理问题的概念;护理问题的组成;护理问题的陈述方式;书写护理问题的注意事项;合作问题一潜在并发症;护理问题与医疗诊断的区别);计划(排列优先顺序;制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实施(实施前的准备;实施计划;实施后的记录);评价(资料的比较与判断;修订护理计划);护理病案的书写(护理病案的内容;护理记录单;病人出院护理评估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职员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大纲题型《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及结构《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分为一般类、教育类、医疗类、护理类。

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量为140道,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主要测查考生从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素质。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大部分,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

三、《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题型介绍(一)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涵盖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方面。

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例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解答:正确答案为D。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目。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4, 7, ( ), 16A.9B.10C.11D.12解答:这一数列的排列规律是相邻两项之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1,2,3,4,5,故空缺项应为11。

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

主要考察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例题:若每隔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123米的道路上共栽多少棵树?A.121B.122C.123D.124解答: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共124棵树,所以答案为D。

(三)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

涉及到词语运用、句子表达、阅读理解与运用等文字方面。

其题型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题型:选词填空。

这种题型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留出空位,要求从题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一个词填入句中,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最完整。

例题: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A.厚厚B.层层C.微微D.浓浓解答:语境材料中交代了“薄阴的天气”,据此可排除“厚厚”和“浓浓”两项,“层层”和“微微”都适合,但“层层”的云与“在我们头顶上流着”不太合适。

所以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语句表达。

主要考察考生对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在言语表达中所起作用的理解程度。

例题:从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句子中找出一个有歧义的句子来:A.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

B.小王请求组织上允许自己到这儿参加工作。

C.他曾经看见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从这个桃园茶社里慢慢地走出来。

D.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解答:答案D中“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可以理解为是孩子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李大伯,有歧义。

所以答案为D。

第三种题型:阅读理解。

主要考察考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言语材料的语法、语义、修辞所提供的线索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和推理。

例题: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

中药不仅能与一般的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低。

对这段话的最准确复述是:A.治疗某些炎症,成本低、副作用小的中药比西药更好。

B.治疗某些炎症,中药和西药一样好。

C.治疗某些炎症,中药和西药都可以使用。

D.治疗某些炎症,西药的作用比中药差得多。

解答:通过阅读短文,比较四个选项,可以判断A是正确答案。

(四)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考察考生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其题型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题型:事件排序。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例题:(1)店主生气 (2)小明得分 (3)玻璃被打破(4)孩子们玩棒球 (5)孩子们四处奔逃A.(1)(2)(3)(4)(5)B.(5)(2)(4)(3)(1)C.(4)(2)(3)(1)(5)D.(3)(1)(2)(5)(4)解答:从五个事件来看,主要说明的是孩子们玩棒球把店玻璃打碎这一件事。

按照这一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交待背景(4)孩子们玩棒球→(2)小明得分→(3)玻璃被打破→(1)店主生气→(5)孩子们四处奔逃。

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是最合理的。

所以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图形推理。

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规律的一个,替代题干中的问号,使该组图形呈现出与前一组图形一定的规律性。

例题:?A B C D解答:正确答案为B。

因为只有B能使两套图形具有相似性,仅仅元素不同,一个是实的曲线,一个是虚的直线,但两组图形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完全相同。

第三种题型:演绎推理。

这种题型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备选答案。

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售价2元500克的洗洁精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没有除臭剂,另一种加有除臭剂。

尽管两种洗洁精的效果相同,但没加除臭剂的洗洁精在持久时间方面明显不如加有除臭剂的洗洁精。

因此后者:A.味道更好闻些。

B.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效果好。

C.具有添加剂。

D.从长远来看更便宜。

解答:从陈述来看,文中没有提到各公司产品的比较问题,售价都是2元500克,所以,B、D两项可以排除。

文中也没有提到两种洗洁精中放不放添加剂的问题,故C选项也应排除。

因此,A是正确答案。

(五)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

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陆地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

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

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点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玻利维亚的波托西)。

请根据这段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居住在海拔200—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A.56.2%B.27.8%C.24%D.29.5%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A.0—200米B.200—500米C.500—1000米D.1000米以上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A.10%B.8.2%C.11.6%D.9.3%4.世界上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A.我国的拉萨B.南美洲的安第斯C.玻利维亚的波托西D.日本的广岛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A.56.2%B.27.8%C.72.2%D.29.5%解答:正确答案:1.C,2.A,3.B,4.C,5.C 。

第1题和第2题可以直接观察资料得出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第1题问的是人口,而不是地域,在供选项中,就有面积的数据,千万注意,不要选错。

第2题只要具有人口密度等于人口数量除以陆地面积这一概念,就可以直接推理得出,而无需计算。

因为世界上一半多的人口分布在200米以下的陆地上,其密度当然是最大的了。

第3题要经过计算才能得出答案,算法是100-(56.2+24+11.6)=8.2,答案B是正确的,若仅凭文中“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这句作主观推断,很容易选A这一迷惑性较强的选项。

凡资料后面题中出现的四个选项都是数字时,一般都要经过计算得出它的精确值。

第4题就是对题意的把握了,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给你罗列出来,只不过是用一种补充说明的方式点出。

而且,材料中也给出了两个最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迷惑作用。

所以,必须审慎地领会题意,以免陷入出题者所设的陷阱,造成失分。

第5题只要找出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比重,然后用“1”去减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