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大全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组成部分?A. 中央人民政府B.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 党的机关D. 人民法院答案:C2. 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由下列哪个组织产生?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国务院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A3.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全国政府系统的公务员管理工作?A.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B. 国家公务员局C. 中共中央组织部D. 全国人大常委会答案:B4. 下列哪个不属于公务员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C. 保密国家秘密D. 参加政党活动答案:D5. 下列哪个属于公务员的培训方式?A. 在职培训B. 脱产培训C. 远程培训D. 以上都对答案:D6. 下列哪个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特点?A. 垂直领导B. 分级管理C. 民主集中制D. 权力制衡答案:B7.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全国政府系统的法制工作?A. 司法部B. 最高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检察院D.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答案:A8. 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层级?A. 国家级B. 省级C. 市级D. 乡镇级答案:D9. 下列哪个属于公务员的福利制度?A. 五险一金B. 购房补贴C. 车改补贴D. 以上都对答案:D10. 下列哪个不属于公务员的激励机制?A. 晋升B. 奖励C. 辞退D. 工资调整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最符合题意)1. 下列哪些属于公务员的基本权利?A. 获得工资报酬B. 参加培训C. 提出意见和建议D. 申诉和控告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职能?A. 制定和执行政策B. 管理社会事务C. 保障国家安全D. 领导经济建设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属于公务员的管理制度?A. 录用B. 考核C. 培训D. 交流答案:ABCD4. 下列哪些属于公务员的处分种类?A. 警告B. 记过C. 降级D. 撤职答案:ABCD5.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运行机制?A. 决策B. 执行C. 监督D. 协调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判断是正确的)1. 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对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的总称。
行政职业能力评估题目及答案

行政职业能力评估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5分)1. 以下哪项是行政工作的主要目标?A. 提高工作效率B. 提升组织绩效C. 增加员工福利D. 减少行政成本答案:B2. 以下哪项属于行政工作的基本职能?A. 领导与激励B. 组织与协调C. 控制与决策D. 沟通与服务答案:B3. 以下哪项是行政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A.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B. 沟通协调能力C. 领导与管理能力D. 政策制定能力答案:A4. 以下哪项是行政工作中最基本的原则?A. 公平公正B. 高效便捷C. 服务至上D. 利润最大化答案:A5. 以下哪项属于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A. 人力资源管理B. 财务管理C. 市场管理D. 技术管理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 行政工作的核心是提高组织绩效。
()答案:√2. 行政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增加员工福利。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 请简述行政工作的主要职能。
答案:行政工作的主要职能包括领导与激励、组织与协调、控制与决策、沟通与服务。
2. 请简述行政工作的主要原则。
答案:行政工作的主要原则包括公平公正、高效便捷、服务至上、利润最大化。
四、案例分析题(40分)某公司行政部门在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时,发现部分员工对公司的培训制度不满意,认为培训内容不实用,培训方式单一。
作为行政部门的一员,你该如何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员工对培训工作的满意度?答案:1. 调查了解员工需求: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2. 优化培训内容:结合员工需求,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增加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减少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3. 丰富培训方式: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线上培训、线下培训、研讨会、实操演练等,满足不同员工的培训需求。
4. 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改进培训工作。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大全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大全一、简答题1. 什么是行政工作?答:行政工作是指在组织或机构中,负责执行管理职能,协调各项事务,推动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工作。
2. 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科学合理、权责一致等。
3. 行政决策的要素有哪些?答:行政决策的要素包括信息、目标、选择和实施四个方面。
4. 请简述行政效能的内涵。
答: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或超越预期目标的能力和水平。
5. 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答: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廉洁奉公,即忠诚、正直、勤勉、自律、敬业,为公众利益着想。
二、判断题1.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环节。
(√ / ×)答:√2. 行政服务不包括对民众的投诉受理和处理工作。
(√ / ×)答:×3. 行政职业道德与个人行为无关,只关乎工作表现。
(√ / ×)答:×4. 公平公正是行政活动的基本准则之一。
(√ / ×)答:√5. 行政效能与行政效益是同义词。
(√ / ×)答:×三、案例分析题某市政府计划新建一座大型公园,以提供休闲娱乐、环境改善和社区发展为宗旨。
计划选址在市区中心的一片空地上。
但是,在选址过程中,出现了争议。
一些市民担心公园建成后会增加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问题。
请你作为行政官员,给出以下问题的解决方案:1. 如何保证公园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答: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如对土地、水源、植被进行科学评估和保护,合理规划道路和停车场,减少交通拥堵和噪音污染。
2. 如何确保公众对公园建设的参与和审议?答:在公园建设前,应进行公众意见征集和听证,聆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公布公园项目的信息,保持透明和公开,确保公众能够参与和审议。
3. 如何平衡公园建设与市政需求的关系?答:在公园建设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市政需求和公园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评估和决策。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试题1:行政组织纵向层次协调包括行政指导和()。
A: 行政授权B: 行政参与C: 行政分权D: 行政委托答案: A试题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的是()。
A: 立法监督B: 司法监督C: 审计监督D: 社会与舆论监督答案: C试题3:某省公安机关请求他省公安机关提供某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就是一种()。
A: 协调关系B: 协作关系C: 业务关系D: 指导关系答案: B试题4:财政部就国家财政收支实施的监督是()。
A: 职能监督B: 主管监督C: 专门监督D: 一般监督答案: A试题5:现行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四部分构成。
A: 行政决策执行系统B: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C: 行政决策评价系统D: 行政决策领导系统答案: D试题6:监察部行使的监督是()。
A: 专门监督B: 主管监督C: 职能监督D: 法制监督答案: A试题7: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督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行()。
A: 业务领导制B: 首长负责制C: 委员会制D: 双重领导制答案: D试题8: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
A: 职能监督B: 主管监督C: 专门监督D: 法制监督答案: C试题9: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
A: 行政决策中枢系统B: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C: 行政决策咨询系统D: 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答案: C试题10:受理国民对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党员的违法乱纪提出的申诉控告,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是()A: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B: 党的基层组织C: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D: 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答案: C试题11: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
A: 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B: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决算C: 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D: 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答案: A试题12: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
A: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 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答案: C试题13:能使行政监督有的放矢的是()。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大全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大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大全第一步:整体观察,如果数列呈线性趋势,则按思路A分析;如果没有线性趋势或线性趋势不明显,则按思路B分析。
思路A:1.对于增幅(包括减幅),一般使用加减法。
基本方法是做差,但如果做差超过三级仍找不到规律,立即转换思路。
例1:-8,15,39,65,94,128,170,()观察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且增幅一般,考虑做差,得出差23,24,26,29,34,42,再度形成一个增幅很小的线性数列,再做差得出1,2,3,5,8,很明显的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5+8=13,因而二级差数列的下一项是42+13=55,因此一级数列的下一项是170+55=225,选C。
总结:做差不会超过三级;一些典型的数列要熟记在心。
2.对于增幅较大,使用乘除法。
例2:0.25,0.25,0.5,2,16,()观察呈线性规律,从0.25增到16,增幅较大考虑做乘除,后项除以前项得出1,2,4,8,典型的等比数列,二级数列下一项是8*2=16,因此原数列下一项是16*16=256总结:做商也不会超过三级。
3.对于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
例3:2,5,28,257,()观察呈线性规律,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最大数规律较明显是该题的突破口,注意到257附近有幂次数256,同理28附近有27、25,5附近有4、8,2附近有1、4.而数列的每一项必与其项数有关,所以与原数列相关的幂次数列应是1,4,27,256(原数列各项加1所得)即1^1,2^2,3^3,4^4,下一项应该是5^5,即3125,所以选D。
总结:对幂次数要熟悉。
思路B:1.针对长数列(项数在6项以上),基本解题思路是分组或隔项。
例4:1,2,7,13,49,24,343,()观察呈线性规律,没有明显的线性趋势,考虑寻找视觉冲击点。
在数列中找到了一个相对特殊、与众不同的现象,即49和24的位置对调了,因此可以将数列分为两组:1,2,7,13和24,343,49.每组中的数列可以分别使用思路A进行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项是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A. 民主集中制B. 效率优先C. 公平公正D. 创新驱动答案:A2. 行政组织结构中,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是:A. 国家行政机关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 县、自治县、县级市人民政府D.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答案:D3. 行政监督的主要形式包括:A. 行政监察B. 行政复议C. 行政诉讼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包括:A. 行政处分B. 赔偿损失C. 行政处罚D. 刑事责任答案:C5. 行政决策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因素?A. 决策目标B. 决策环境C. 决策成本D. 决策者个人偏好答案:D6.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要求包括:A. 主体合法B. 程序合法C. 内容合法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7. 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是:A. 60日内B. 90日内C. 30日内D. 120日内答案:A8. 行政诉讼中,原告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多少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A. 7日B. 10日C. 15日D. 30日答案:C9. 行政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是:A. 1年B. 2年C. 3年D. 5年答案:B10. 行政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 公平原则B. 自愿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强制原则答案:D以上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的示例,涵盖了行政决策、行政组织、行政监督、行政责任、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和行政合同等方面的知识点。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1. 选择题1.1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源自: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学2.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A.上海B.安徽C.广东D.浙江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A.20世纪50~60年代B.大跃进时期C.20世纪60~70年代D.文革时期4.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B.海南岛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5.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A.成吉思汗统一蒙古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C.英国的工业革命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6.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
“西藏问题”的实质是:A.主权问题B.宗教问题C.人权问题D.民族问题7.以下节气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立冬、小雪、小寒、冬至B.白露、秋分、寒露、霜降C.小暑、大暑、处暑、立秋D.立春、惊蛰、雨水、春分8.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A.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权B.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C.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D.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9.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的描述,下列符合实际的是:A.人均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C.正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D.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10.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B.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C.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D.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11.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沙尘暴发源于蒙古高原B.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发的C.美国西海岸有暖流、东海岸有寒流通过D.飓风指的是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12.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A.隐形飞机机身涂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电磁波B.混沌理论在很多研究领域有重要应用盘格式化后,信息不可恢复D.土星环是圆的13.下列能够依次展示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是:A.感恩节、巨石阵、卢浮宫、浮世绘B.硅谷、哈佛大学、白金汉宫、东照宫C.爵士乐、金色大厅、圣女贞德、新干线D.劳斯莱斯、芭比娃娃、巴尔扎克、桂离宫14.下列机构中,有权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A.某直辖市代表大会B.某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C.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15.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行政行为。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及详细答案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及详细答案————————————————————————————————作者:————————————————————————————————日期: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单项选择题,每题1.0 分)例题:1,3,5,7,9,()A.10B.11C.12D.13解答:原数列是一个奇数列,正确答案是11,故选B。
请开始答题:1.1,4,27,16,125,36,()A.252 B.343 C.49 D.1082. 1,6,7,43,( )A.90 B.91 C.92 D.933. 5,16,50,153,( )A.256 B.369 C.454 D.4634. 3,9,13,39,14,42,23,( )A.46 B.58 C.68 D.695. 4,4,16,144,( )A.162 B.2304 C.242 D.512二.数学运算:请根据题意运用简便方法计算。
(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例题:84.78元、59.50元、12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
A.343.73 B.343.83 C.344.73 D.344.82解答:正确答案为D。
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数是2,只有D项符合要求。
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6.有面值为1分、2分、5分的硬币各4枚,如果用它们去支付2角三分,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支付办法?()A.5 B.6 C.7 D.87.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
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A.120 B.100 C.90 D.808.某建筑工程队施工时要把一个池塘的水抽出,如果用15台抽水机,每天抽水8小时,那么7天可以排水12600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大全求职小助手2012-11-06 16:28:38第一步:整体观察,若有线性趋势则走思路A,若没有线性趋势或线性趋势不明显则走思路B。
注:线性趋势是指数列总体上往一个方向发展,即数值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且直观上数值的大小变化跟项数本身有直接关联(别觉得太玄乎,其实大家做过一些题后都能有这个直觉)第二步思路A:分析趋势1,增幅(包括减幅)一般做加减。
基本方法是做差,但如果做差超过三级仍找不到规律,立即转换思路,因为公考没有考过三级以上的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1:-8,15,39,65,94,128,170,()A.180 B.210 C. 225 D 256解:观察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且增幅一般,考虑做差,得出差23,24,26,29,34,42,再度形成一个增幅很小的线性数列,再做差得出1,2,3,5,8,很明显的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5+8=13,因而二级差数列的下一项是42+13=55,因此一级数列的下一项是170+55=225,选C。
总结:做差不会超过三级;一些典型的数列要熟记在心2,增幅较大做乘除例2:0.25,0.25,0.5,2,16,()A.32 B. 64 C.128 D.256解:观察呈线性规律,从0.25增到16,增幅较大考虑做乘除,后项除以前项得出1,2,4,8,典型的等比数列,二级数列下一项是8*2=16,因此原数列下一项是16*16=256总结:做商也不会超过三级3,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例3:2,5,28,257,()A.2006 B。
1342 C。
3503 D。
3126解:观察呈线性规律,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最大数规律较明显是该题的突破口,注意到257附近有幂次数256,同理28附近有27、25,5附近有4、8,2附近有1、4。
而数列的每一项必与其项数有关,所以与原数列相关的幂次数列应是1,4,27,256(原数列各项加1所得)即1^1,2^2,3^3,4^4,下一项应该是5^5,即3125,所以选D总结:对幂次数要熟悉第二步思路B:寻找视觉冲击点注:视觉冲击点是指数列中存在着的相对特殊、与众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是解题思路的导引视觉冲击点1:长数列,项数在6项以上。
基本解题思路是分组或隔项。
例4:1,2,7,13,49,24,343,()A.35 B。
69 C。
114 D。
238解:观察前6项相对较小,第七项突然变大,不成线性规律,考虑思路B。
长数列考虑分组或隔项,尝试隔项得两个数列1,7,49,343;2,13,24,()。
明显各成规律,第一个支数列是等比数列,第二个支数列是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很快得出答案A。
总结:将等差和等比数列隔项杂糅是常见的考法。
视觉冲击点2:摇摆数列,数值忽大忽小,呈摇摆状。
基本解题思路是隔项。
20 5例5:64,24,44,34,39,()10A.20 B。
32 C 36.5 D。
19解:观察数值忽小忽大,马上隔项观察,做差如上,发现差成为一个等比数列,下一项差应为5/2=2.5,易得出答案为36.5总结:隔项取数不一定各成规律,也有可能如此题一样综合形成规律。
视觉冲击点3:双括号。
一定是隔项成规律!例6:1,3,3,5,7,9,13,15,(),()A.19,21 B。
19,23 C。
21,23 D。
27,30解:看见双括号直接隔项找规律,有1,3,7,13,();3,5,9,15,(),很明显都是公差为2的二级等差数列,易得答案21,23,选C例7:0,9,5,29,8,67,17,(),()A.125,3 B。
129,24 C。
84,24 D。
172,83解:注意到是摇摆数列且有双括号,义无反顾地隔项找规律!有0,5,8,17,();9,29,67,()。
支数列二数值较大,规律较易显现,注意到增幅较大,考虑乘除或幂次数列,脑中闪过8,27,64,发现支数列二是2^3+1,3^3+2,4^3+3的变式,下一项应是5^3+4=129。
直接选B。
回头再看会发现支数列一可以还原成1-1,4+1,9-1,16+1,25-1.总结:双括号隔项找规律一般只确定支数列其一即可,为节省时间,另一支数列可以忽略不计视觉冲击点4:分式。
类型(1):整数和分数混搭,提示做乘除。
例8:1200,200,40,(),10/3A.10 B。
20 C。
30 D。
5解:整数和分数混搭,马上联想做商,很易得出答案为10类型(2):全分数。
解题思路为:能约分的先约分;能划一的先划一;突破口在于不宜变化的分数,称作基准数;分子或分母跟项数必有关系。
例9:3/15,1/3,3/7,1/2,()A.5/8 B。
4/9 C。
15/27 D。
-3解:能约分的先约分3/15=1/5;分母的公倍数比较大,不适合划一;突破口为3/7,因为分母较大,不宜再做乘积,因此以其作为基准数,其他分数围绕它变化;再找项数的关系3/7的分子正好是它的项数,1/5的分子也正好它的项数,于是很快发现分数列可以转化为1/5,2/6,3/7,4/8,下一项是5/9,即15/27例10:-4/9,10/9,4/3,7/9,1/9A.7/3 B 10/9 C -5/18 D -2解:没有可约分的;但是分母可以划一,取出分子数列有-4,10,12,7,1,后项减前项得14,2,-5,-6,(-3.5),(-0.5)与分子数列比较可知下一项应是7/(-2)=-3.5,所以分子数列下一项是1+(-3.5)= -2.5。
因此(-2.5)/9= -5/18视觉冲击点5:正负交叠。
基本思路是做商。
例11:8/9, -2/3, 1/2, -3/8,()A 9/32B 5/72C 8/32D 9/23解:正负交叠,立马做商,发现是一个等比数列,易得出A视觉冲击点6:根式。
类型(1)数列中出现根数和整数混搭,基本思路是将整数化为根数,将根号外数字移进根号内例12:0 3 1 6 √212 ( ) ( ) 2 48A. √324 B.√336 C.2 24 D.2 36解:双括号先隔项有0,1,√2,(),2;3,6,12,(),48.支数列一即是根数和整数混搭类型,以√2为基准数,其他数围绕它变形,将整数划一为根数有√0√1√2()√4,易知应填入√3;支数列二是明显的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因此答案为A类型(2)根数的加减式,基本思路是运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 例13:√2-1,1/(√3+1),1/3,()A(√5-1)/4 B 2 C 1/(√5-1) D √3解:形式划一:√2-1=(√2-1)(√2+1)/(√2+1)=(2-1)/ (√2+1)=1/(√2+1),这是根式加减式的基本变形形式,要考就这么考。
同时,1/3=1/(1+2)=1/(1+√4),因此,易知下一项是1/(√5+1)=(√5-1)/[( √5)^2-1]= (√5-1)/4.视觉冲击点7:首一项或首两项较小且接近,第二项或第三项突然数值变大。
基本思路是分组递推,用首一项或首两项进行五则运算(包括乘方)得到下一个数。
例14:2,3,13,175,()A.30625 B。
30651 C。
30759 D。
30952解:观察,2,3很接近,13突然变大,考虑用2,3计算得出13有2*5+3=3,也有3^2+2*2=13等等,为使3,13,175也成规律,显然为13^2+3*2=175,所以下一项是175^2+13*2=30651总结:有时递推运算规则很难找,但不要动摇,一般这类题目的规律就是如此。
视觉冲击点8:纯小数数列,即数列各项都是小数。
基本思路是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考虑,或者各成单独的数列或者共同成规律。
例15:1.01,1.02,2.03,3.05,5.08,()A.8.13 B。
8.013 C。
7.12 D 7.012解:将整数部分抽取出来有1,1,2,3,5,(),是一个明显的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8,排除C、D;将小数部分抽取出来有1,2,3,5,8,()又是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13,所以选A。
总结:该题属于整数、小数部分各成独立规律例16:0.1,1.2,3.5,8.13,( )A 21.34B 21.17C 11.34D 11.17解:仍然是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拆分开来考虑,但在观察数列整体特征的时候,发现数字非常像一个典型的和递推数列,于是考虑将整数和小树部分综合起来考虑,发现有新数列0,1,1,2,3,5,8,13,(),(),显然下两个数是8+13=21,13+21=34,选A总结:该题属于整数和小数部分共同成规律视觉冲击点9:很像连续自然数列而又不连贯的数列,考虑质数或合数列。
例17:1,5,11,19,28,(),50A.29 B。
38 C。
47 D。
49解:观察数值逐渐增大呈线性,且增幅一般,考虑作差得4,6,8,9,……,很像连续自然数列而又缺少5、7,联想和数列,接下来应该是10、12,代入求证28+10=38,38+12=50,正好契合,说明思路正确,答案为38.视觉冲击点10:大自然数,数列中出现3位以上的自然数。
因为数列题运算强度不大,不太可能用大自然数做运算,因而这类题目一般都是考察微观数字结构。
例18:763951,59367,7695,967,()A.5936 B。
69 C。
769 D。
76解:发现出现大自然数,进行运算不太现实,微观地考察数字结构,发现后项分别比前项都少一位数,且少的是1,3,5,下一个缺省的数应该是7;另外缺省一位数后,数字顺序也进行颠倒,所以967去除7以后再颠倒应该是69,选B。
A.5149 B。
4534 C。
4231 D。
5847解:四位大自然数,直接微观地看各数字关系,发现每个四位数的首两位和为9,后两位和为7,观察选项,很快得出选B。
第三步:另辟蹊径。
一般来说完成了上两步,大多数类型的题目都能找到思路了,可是也不排除有些规律不容易直接找出来,此时若把原数列稍微变化一下形式,可能更易看出规律。
变形一:约去公因数。
数列各项数值较大,且有公约数,可先约去公约数,转化成一个新数列,找到规律后再还原回去。
例20:0,6,24,60,120,()A.186 B。
210 C。
220 D。
226解:该数列因各项数值较大,因而拿不准增幅是大是小,但发现有公约数6,约去后得0,1,4,10,20,易发现增幅一般,考虑做加减,很容易发现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下一项应是20+10+5=35,还原乘以6得210。
变形二:因式分解法。
数列各项并没有共同的约数,但相邻项有共同的约数,此时将原数列各数因式分解,可帮助找到规律。
例21:2,12,36,80,()A.100 B。
125 C 15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