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培养,他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

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他们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少年儿童时期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习惯的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新世纪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问题,研究养成教育问题。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发展,促进每个受教育者人格与个性的养成。有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青少年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因此,坚持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抓好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就学生的普遍状况来说,其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

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就我校的情况来看,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个体户子女较多,个体户职业的不稳定和文化程度的偏低,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导致了学生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家长只管孩子上学没有,对孩子的行为漠不关心。行为习惯差,抓养成教育,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进一步探索,使之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抓好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就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不仅忽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少年儿童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

所谓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它包括文明礼貌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劳动习惯、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简言之,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使学生养成

以上五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2、改变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形成我校优良校风,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思路:

1.转变养成教育的观念和思想。

首先要认识到养成教育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从小为学生打下做人基础。它是办成有特色学校、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其次要坚持做到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主人,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自力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同时积极启动学生的内外机制,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2.必须通过科学的途径和方法。

(1)严肃严格、自主自力,形成平等和谐的约束氛围。

(2)强化训练、寓教于乐,形成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

(3)情境创设、感染提示,形成潜移默化的陶冶氛围。

3.走全员教育科研之路

现代养成教育工作必须走全员教育科研之路。抓每个教职工都来参与养成教育教育的课题研究。

第一,研究目标。根据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求,在制定目标时,一要注意不降低或拔高要求,二是全面兼顾、防止偏废。三是要必须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分层次”、“弹性目标”,使目标制定得适度。

第二,研究学生。充分注意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强调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别差异,调动主体积极性,从而促进内化进程,提高养成教育的实效。

第三,研究方法。首先方法要科学。其次要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构置最佳训练环境,是养成教育得以成功的有效之路。再次,还必须坚持适量优质的原则,反复抓,抓反复;项项目标到位,不打折扣;样样讲规范化,标准化,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4.实施中要注意规律性。

养成教育既不能肓目拔高、贪大,也不能粗放浮飘,而要紧紧围绕低、小、近、细、实,一步一步地抓实搞好。“低”,就是起点要低。起点低并不是降低要求,而是要从最基本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求抓起;“小”,就是教育要求的坡度要小;“近”,就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小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做了就能见到效果的事情做起。“细”,就是要求要具体。对小学生提出的每一点要求,都应该是具体的,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实”

,就是重实践,学以致用。

五、课题组织实施方案

1、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常规》,规范队员的行为,从点滴做起。

为使养成教育日见成效,将《规范》、《守则》、《礼仪》编成小册人手一册,要求每位队员熟记在心,少先队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细则并对照细则每天进行检查,检查情况给予量化。队员在明确了细则之后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古人说:“勿以善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