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
李济仁
李济仁人物简介李济仁,原名李元善,1931年初冬出生于徽州歙县,7岁入私塾,善文。
动乱年代,民众深受病患之苦,遂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之古训,立志以医道济人济世。
1943-1948年,他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研习中医,并更名“济仁”,成为新安一代名医世家“张一帖”第14代传人。
皖南医学院教授、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有《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论文百余篇,并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1943-1948年,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汪润身等,并临证随诊;1949年,在歙县小川开业行医,任所长;1955年、1958年两度被选派到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师资班学习;1959年,参与筹建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70年,转入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工作;1972年,调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工作;1990年,成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
1991年: 1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长篇报道:“心存仁济育桃李——记皖南医学院李济仁教授”。
2月,李济仁、张舜华载入《中国中医人名词典》。
7月,根据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精神,李济仁被确立为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同时,由安徽省中医管理局聘为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已指导高级学徒2名(李有伟等)8月,李济仁任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科评议组组长。
9月,李济仁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0月,李济仁、张舜华因治疗痹病、肝病、男性不育证等疑难杂病的经验,湿温伤寒证、虚寒证的治疗方法及验方,被收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医人物荟萃(第一卷)》。
10月,李济仁被载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ABI 多版《世界名人录》:《International Who’s Who of Intellectuals》(IBC Cambridge),《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Distinguished Leadership》(The American Biographical Institute);并被聘为英、美国际传记中心终身研究员。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肺癌骨转移案解析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肺癌骨转移案解析深圳市老中医协会《杏林问道》是为中医同道提供学术交流、为优秀中医师传播学术专长、疑难杂病论治、医案讨论、推动中医事业健康发展的平台。
欢迎关注!简介:李济仁(1931.1-2021.3),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遗“张一帖”内科第14代传人、新安医学代表性传承人。
曾任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
他提出“痹痿统一论”等系列学说,制定辨治顽痹四法,创立效方验方。
·李济仁认为肺癌多为“肺虚标实”。
肺虚有肺阴虚、肺气虚、气阴两虚之别,常合并脾虚、肾虚;标实多以痰湿、血瘀为主。
·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在邪正相对平衡状态下会出现“带瘤生存”阶段,李济仁强调中晚期肺癌患者应“带瘤生存”。
·李济仁在运用虫类药时特别注意顾护正气,中病即止,并常配伍扶正之品,使邪去而正不伤。
痰毒、湿邪蕴结脏腑,积久形成有形肿物。
正如《素问·评热病论》中所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不同类型肿瘤发生的病因病机虽不尽相同,但其发病机制均离不开“正气虚损、邪气停踞”这个关键病机。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说:“虚劳之人,阴阳伤损,血气凝涩,不能宣通经络,故积聚于内也。
”此为虚劳积聚候,即虚劳病的一种,“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
五劳为志劳、心劳、疲劳、忧劳、思劳,又肺劳、心劳、肾劳、脾劳、肝劳;六极为气极、血极、筋极、肌极、胃极、精极;七伤为阴寒、阴痿、里急、精少、精清、精连连、小便苦数,又大饱伤脾、大怒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极大丰富了肿瘤“正虚”病机的认识。
宋代《中藏经》曰:“积聚癥瘕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久之不除也,或积,或聚,或癥,或瘕。
”金代张元素在《医述》中论积证:“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
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
八旬国医的五脏养生法
八旬国医的五脏养生法---名家话养生004李济仁,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是全国名老中医李济仁给人的第一印象。
他以"张一贴"的传人享誉大江南北,并在中医医教研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虽然李老已经78岁高龄,还患有"三高"症,但他思维敏捷,步履轻盈。
问其长寿秘诀,他自己揣摩总结了一套运动养生保健的方法,他操着一口吴侬软语解释其中奥妙,并给我们当场示范。
首推养心五脏之中养心最为重要,养心主要做到养神。
因心主神明,故平时遇事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该舍便舍,以保持心神的宁静状态。
每天晚上临睡前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可起到心肾相交改善睡眠的作用。
在食物补养方面,常用西洋参泡水喝,常吃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气养心阴。
还要重视午休,因心活动最活跃的时候是在午时,而且这时也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所以午休能保心气。
注意调肝肝主疏泄。
养肝主要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四个方面入手。
养肝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保持情绪稳定,平时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如欣赏字画、养花种草、四处旅游等,可以陶冶情操。
人卧则血归于肝,定时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
还要做到饮食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
平常还应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疲劳运动,以防过度疲劳损肝。
重视养肺肺主气司呼吸。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避免情绪因素而伤肺。
晨起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即一呼一吸尽量达到6秒钟。
这种方法可以养肺。
还有一种闭气法,经常采用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
即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
平时多吃有助于养肺的食物,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及豆制品等。
李济仁养生茶配方
李济仁养生茶配方
李济仁,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李济仁养生茶配方
黄芪10~15克,西洋参3~5克,枸杞子6~10克,黄精10克。
李济仁养生茶用法
把药放到茶杯里,冲入开水,然后盖上盖子,闷5~10分钟就可以了。
一天一杯,水没了就续一点,最后把杯底的药材吃掉。
李济仁养生茶功效
李济仁养生茶中这四味药都是补药,其中西洋参的功用与党参、人参基本相似,但是西洋参的性偏凉,与偏温的枸杞子相配,就是寒温并用,共奏补气、补血之效。
另外,黄芪为“补药之长”,可以补养五脏六腑之气;黄精有“补诸虚,填精髓”的功效,主要用来补血。
四药相合,就能够达到调理气血、通经活络的效果。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疗乳腺癌医案
乳腺癌的危害:
1、乳腺癌可影响女性心理健康。乳腺癌对女性危害很大,不管是其发病 率还是死亡率都是很高的,而对于它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 手术切除是最让女性无法接受的疗法,因为手术切除乳房就意味着女 性最美的身体部分会失去,就算术后安装义乳,也无法解开女性失去 乳房的心理障碍,会让女性产生很多负面心理。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疗乳腺癌医案
李济仁,男,汉族,1931年1月生,歙县人,中共党员,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首届 “国医大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 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 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精擅内、妇科疑难 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有《济仁医录》 等专著10余部,论文百余篇,并参编《内经》、《中医基 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 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中 医治疗肿瘤,不是动不动就用有抗肿瘤功效的中草药。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就是用大毒治病,只能用到六 分,用常毒(无毒或小毒)治病才是最好的。中医药完全 可以用各种无毒或基本无毒的方式方法来解决临床上的问 题。肿瘤治疗常常需要好多年,不是吃几天药就能痊愈的, 要以护胃为要,保护好患者的消化道,保护好患者的胃。 扶正培本、益火培元、精神调治可使乳腺癌逆转或康复。
2、手术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身体会出现虚弱,消瘦,或是复发、癌细 胞转移等风险,这就让乳腺癌女性很难完全放松,常处于紧张、惶恐、 害怕当中,从而不利于术后的康复,更会导致其它疾病出现,如内分 泌失调,孤僻等等。
3、乳腺癌可危害生命。乳腺癌是女性恶性疾病当中的高发病,尤其是在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也很高,是危害女性生命的 第一杀手。乳腺癌到中晚期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 血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90岁国医大师李济仁:自制气血茶茶喝了40年,肾好人长寿
90岁国医大师李济仁:自制气血茶茶喝了40年,肾好人长寿▲李济仁首届国医大师、皖南医学院教授、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医大师李济仁曾在'不惑之年血脂高,天命之年血压高,耳顺之年血糖高',四十岁被医生断言'躺下不能动'。
但是现在,李济仁90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面色红润。
为什么一个天命之年就疾病缠身的人,年龄越大,身体反而会愈加健康,看着比同龄人精气神更足呢?总结了李老的长寿秘诀,可以发现,他非常注重养肾!中医认为,'肾主先天之本',涉及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内容,是人生身之本,立命之根,若想长寿,必先养肾!《内经》上说,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这些都和肾有关系。
所以要长寿的话,离开不了中医的肾。
中医认为为人体健康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气血充盈而调和,这个'气'就是使机体正常运转的能量,好比战斗力,这个'血'就是包括血液在内的、产生战斗力的各种营养储备。
血充足了,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才能够得到濡养,气充足了,这些濡养才能得以完成。
气血充足,并能够良性互动,人就会健康,精力旺盛,气色也好。
现在的李济仁又俨然是一个气血充盈的状态,看来,的确是和他喝了40多年的那杯药茶有一定的关系。
那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杯茶呢?这杯茶主要是气血双补,调理经络李教授的'心血管'保健茶配药一共四味主药:黄芪、黄精、西洋参(人参)、枸杞。
第一味黄芪,补气的。
黄芪有'小人参'的美誉,被李时珍称之为'补药之长',可以补养五脏六腑之气。
第二味黄精,《本草纲目》认为黄精有'补诸虚,填精髓'的功效。
黄芪补气,黄精又补气又补血,气血调和,百病不生。
又可以降低血糖、降血脂。
国医大师李济仁:辨治肾系疾病用药经验
国医大师李济仁:辨治肾系疾病用药经验李济仁国医大师(1931.1-2021.3)李济仁,首届国医大师,曾任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
国医大师李济仁业医六十余载,精研经典、勤于临床,学验俱丰,临床擅治痹病、痿病、肾病、肿瘤等疑难疾病。
现将李老诊治肾系疾病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以苦参为主治乳糜尿乳糜尿是由于丝虫、结核、肿瘤等造成淋巴系统破坏,引起机械性损伤与过敏性炎症,最终致乳糜淋巴液反流入肾脏破裂后形成瘘管与尿液混合而成,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液渗出形成以“小便混浊”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淋证范畴。
李济仁认为乳糜尿的病机特点不外乎两点:一是脾肾不足;二是湿热下注。
前者是本,后者是标。
根据此病机,选取苦参作为主药,选取六味地黄丸三味补药作基础,选用萆薢分清饮温肾化气、祛浊分清。
创制出苦参消浊汤、消浊固本丸等治疗乳糜尿系列方。
李济仁认为苦参不仅能益肾养精,又能清热祛湿杀虫。
标本兼顾,为治疗乳糜尿之要药;以熟地滋腻补肾、养阴益血,山萸肉止遗精、固浊窍,使阴气不得下流为关键,重用山药双补脾肾,脾健肾强以固其本;以萆薢利湿清浊,石菖蒲通窍而分利小便,益智仁温补脾肾、固精缩尿,乌药温肾缩尿、理气散寒止痛。
苦参案例:患者,男,时年36岁,2012年3月22日初诊。
诉小便浑浊10年余。
患者自述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浑浊如白浆,不伴疼痛,反复发作,尿检乳糜试验(+),血检丝虫(-),曾服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至医院门诊寻求治疗。
刻见小便浑浊,色如白泔;腰酸腿软,时伴早泄;饮食、睡眠、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滑。
诊断:(肾虚湿热型)膏淋(西医称为乳糜尿)。
治则:益肾清热利湿。
方药:苦参消浊汤加减。
苦参20g,黄芪30g,熟地15g,怀山药20g,山萸肉15g,土茯苓25g,川萆解15g,车前草、子(包煎)各15g,石菖蒲15g,台乌药15g,益智仁20g,炮山甲(先煎)8g,翻白草30g,射干15g。
中医的春天——从国医大师的成长见证中医60年的发展
学教 学 、 医疗 和 科 研 的 崇 高 岗位 。在 这
21 00年4月 第4期
_ 簟 曛蘼 真 l
个 岗 位 上 他 兢 兢 业 业 、 苦 钻 研 、 辱 高级 学徒 2名 。1 9 刻 不 1年 他 主 编 的 ( 轩 9 ( 杏 使 命 , 把 最 难 懂 的 内 经 讲 活 了 ” “ , 医 案 并 . 嘶 安 名 医 考 , 获 首 届 全 国
徽 省 皖 南 医 学 院 附 属 弋 矶 山 医 院 教 授 、 师 学 医 , 被 新 安 医 学 “ 一 帖 ” 为 -- 后 张 招 k 主 任 医 师 李 济 仁 先 生 ,位 列 3 O名 国 医 婿 , 为 “ 一 帖 ” 1 成 张 第 独 门传 人 。 4代 依 大 师 之 中 。 李 济 仁 先 生 是 安 徽 省 唯 一 靠 自 己 的 勤 学 苦 读 、 益 多 师 , 的 医 转 他 的 国 医大 师 , 5月 份 我 受 委 托 为 其 撰 写 术 水 平 不 断 长 进 ,逐 渐 成 为 一 方 小 有
传 记 , 幸 了解 到 他 的 成 长 历 程 。 李 济 名 气 的 中 医 大 夫 。1 5 有 9 5年 8月 , 是 徽 已 仁行 医 6 0余 年 , 他 的 成 长 历 程 恰 好 见 歙 医界 青 年 翘 楚 的 李 济 仁 , 优 异 成 绩 以 证 了新 中 国 成 立 6 来 中 医 事 业 的发 考 取 了安 徽 中 医 进 修 学 校 ( 徽 中 医 学 0年 安 展 历程 。 院 前 身 ) 资 班 。1 5 师 9 8年 8月 因 成 绩 突 14 9年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废 待 举 , 出 , 次 被 选 派 到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内 经 9 百 再 卫 生 工 作 曾 一 度 有 过 歧 视 中 医 、 造 中 师 资 班 学 习 一 学 年 。 1 5 改 9 9年 6月 学 习 医 的 政 策 。 党 和 国 家 对 此 极 为 关 注 , 期 满 即 奉 命 调 入 歙 县 人 民 医 院 , 毛 1 0月 主 席 就 曾 指 出 : 中 国 对 世 界 有 大 贡 献 又 被 选 拔 到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任 教 。 穷 山 “ 的 , 看 中 医 是 一 项 。 ” 5 我 1 5年 周 总 理 窠 里 飞 出 了 金 凤 凰 , 在 短 短 一 年 多 时 9 题 词 “ 扬 祖 国 医 学 遗 产 , 社 会 主 义 间 里 , 从 乡村 走 上 县 城 , 由县 城 走 发 为 他 又 建设 服 务 ” 毛 主席 15 。 8年 做 出 批 示 : 上 省 城 , 入 高 等 学 府 的殿 堂 , 为 同 9 步 成 “中 国 医 药 学 侪 中 的 佼 佼 者 。
“国医大师”李济仁:大医精诚中医传世
“国医大师”李济仁:大医精诚中医传世从乡野医生成长为一代名医,悬壶六十余载,李济仁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亲身传播着中医国粹的精华与智慧,并带领学生还原了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原貌,厘清和阐明了新安医学对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和规律。
来自安徽歙县宝潭的李济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第14代传人,2009年获得首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2017年11月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从医以来,李济仁独著和主编《济仁医录》等学术专著达14部。
同时,恪守先祖张守仁定下的16字家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李济仁和夫人张舜华的5个子女也在中医药不同领域各有建树,成为当代中医传承的典范。
1立志济世救人李济仁慈眉善目,中气十足,忙前忙后招呼着前来问诊的病人。
尽管今年已是88岁高龄,但他依然坚持每周四早上,准时出现在安徽省芜湖市弋矶山医院,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坐诊问症。
李济仁善诊痹证、痿证,并强调辨治痹痿同病,提出了“痹痿统一论”。
痹痿同病,则重调肝肾,兼以健脾和胃、养血舒筋。
很多患者为找李济仁看病,提前几个月就开始预约。
“不让病患带着失望离开”是几十年来李济仁一直恪守的初心,也是促使他仍在坚持的源泉所在。
1931年初冬,李济仁出生在安徽歙县,这一片青砖黛瓦、青山秀水之间,孕育了众多文脉渊源,也诞生了独树一帜的中医流派——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对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徽文化来说意义重大,起源于歙县定潭的“张一帖”一家,就是新安医学中影响最大的世医家族之一。
现在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张一帖”,始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名医张守仁,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由于见效快、只服一剂便药到病除,遂有了“一帖”之名,广受四方赞誉。
李济仁7岁时开始入私塾学习。
当时,战乱频发,民生凋敝,民众常受瘟疫折磨却又无钱医治,这深深地刺痛了当时还是孩童的李济仁。
而当大哥也因肺结核不幸病逝之时,李济仁决心“弃文从医”,遵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的古训,立志济世救人。
李济仁:以医济世,以和处世
李济仁:以医济世,以和处世作者:周颖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年第02期李济仁:皖南医学院教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著有《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
为严凤英治好失眠自古名医出江南,安徽省第一位国医大师不是来自省城,而来自于偏处一隅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他就是李济仁。
1931年的寒冬,地处徽州歙县桥亭山凤逸村的贫苦篾匠李荣珠喜得贵子,取名李元善。
7岁时,李元善开始学四书五经。
他天资聪颖,乐于思索,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1943年,他遵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的古训,跟随当地名医汪润身学医,3年苦读出师后,他想找名望更高的人拜师学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叫门一帖传。
”山村的夜里,一片漆黑,乡亲们提着灯笼去定潭求名医张根桂看病的情景,给幼小的李元善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根桂是新安世医“张一帖”第十三代传人。
李元善心中萌生念头:“不当医生则罢,当就当这样的名医。
”于是,他拜张根桂为师,并改名李济仁,意为“仁心济世”,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1949年,李济仁在歙县小川开业行医。
解放后,他两度被选派到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师资班学习,先后在歙县人民医院、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等单位工作过。
多年来,李济仁敏而好学,孜孜不倦,在掌握复杂而深厚的中医学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很多别人眼中的疑难杂症,到他手里却能屡起沉疴。
李济仁老人对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这个患者记忆深刻。
那是在1965年,严凤英患顽固性失眠一年有余,屡服进口高效安眠药无效。
李济仁回忆,当时严凤英眼眶四周青黑凹陷,头昏烦躁,腰膝酸软。
李济仁分析,严凤英失眠时久,诸治不应,应当从肝论治,以滋肝阴为主,辅以安神。
李济仁传承中医的事迹
李济仁传承中医的事迹“张一帖”第13代传人张根桂医术高超,由于没有儿子,成天郁郁寡欢,遵循“传男不传女”的家规,“张一帖”面临失传危险。
这时12岁的张舜华挺身而出。
张根桂不相信女儿能够担此重任,百般考验,张舜华受尽了委屈,百炼成钢,15岁就开始支撑“张一帖”的家业,成为“张一帖”的第14代女掌门。
张舜华更胜其父,发扬光大“张一帖”世家医术,出神入化到随地拔草一根,便使危急患者得以痊愈。
可是,张根桂不容许她嫁人,张根桂的夫人从中斡旋,最后同意招赘女婿,这就是李济仁,从此这对伉俪共同成为第14代传人。
李济仁夫妇5子女个个成才李济仁的二女儿李艳,现在是安徽省芜湖市弋矶山医院的中医科主任,也是中医痹病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带头人。
母亲张舜华的言传身教,让李艳得其医术与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李艳很像年轻时的张舜华。
上世纪80年代,李济仁举家落户芜湖,为了“张一帖”在歙县的传承,把当时刚满17岁的三儿子李梃留在了定潭当一名乡村医生。
李梃的了不起不仅在于效仿母亲坚守乡村行医,更在于他获得全家人的支持,在家乡定潭村兴建起一座精美的“新安国医博物馆”。
李梢是李济仁最小的儿子,在中医现代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李梢作为中医学博士,30多岁就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必然不是常人所为。
母亲张舜华给他提供了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个是李梢在两个月大的时候,得了小儿毛细血管肺炎,生命垂危。
母亲手托输液瓶整整10天不眠不休,以自己高超的医术和百折不挠的坚持,把李梢救活了。
李梢要感谢祖传“张一帖”医术,更要感谢医术精湛的母亲。
第二个是张舜华65岁时中风生命垂危,当时正值李梢要来北京考博,李梢本来已经放弃,打算一直陪护母亲,母亲用仅能动的一根手指要求李梢赴考。
李梢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考上了博士。
《焦点访谈》栏目中,只提了一句四子李标,其实李标在科学领域做出的成绩不亚于李梢,他是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博士,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目前是旅美科学家。
由于他是五个子女中唯一在国外工作的,所以也是母亲最为牵挂的。
国医大师李济仁:养生不深奥,贵在坚持
国医大师李济仁:养生不深奥,贵在坚持▲李济仁国医大师(1931.1.6-2021.3.11)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是我国“新安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新安名医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中医医教研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究其长寿之道主要有以下几点:阴阳术数要遵循李济仁认为,养生之道“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在饮食、起居、运动和精神四个方面,要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来做。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食饮有节指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和规律。
李济仁平时很注意饮食的调养,除每餐定时定量外,在饮食方面是粗细搭配以粗为主,荤素搭配以素为主,酸碱搭配以碱为主。
可归纳为“少、杂、淡、温、慢”五个字。
起居有常起居不仅是起床、睡觉,还包括日常的活动。
起居要有常规,李济仁平时除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外,每天还要坚持做一套自编的运动体操。
不妄作劳即劳动、运动都不能过分。
李济仁平常比较注意休息,即使劳动、运动也不太过,但也不是不及。
形与神俱形体和精神相互依存。
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导。
李济仁平时非常注意精神的调养,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李济仁就常吟《孟子·告子下》句:“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以安怀。
重视五脏之安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以五脏为中心,故李济仁强调养生,应首养五脏,五脏之中又以养心最为重要。
养心要先养神因心主神明,故平时遇事尽可能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不过忧,保持心神的虚静状态。
《黄帝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养生必须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和保持内在精神情志的安定。
只有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人才会精神振奋、思维敏捷。
另外保持正常的睡眠也是养心的最好保障。
每天晚上睡觉前经常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可起到心肾相交改善睡眠的作用。
还要重视午时的休息,因心活动最活跃的时辰在午时,也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所以午时休息能保心气。
李济仁临床医案及证治经验
李济仁临床医案及证治经验引言李济仁是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案和证治经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李济仁的临床医案及其独特的证治经验,以揭示他在中医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李济仁简介李济仁(1948年-2007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教育家和临床医师。
他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并在该校任教多年。
李济仁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他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
医案分类与特点李济仁的临床医案可以分为多个分类,例如内科、外科、妇科等。
每个分类下又包含许多具体病例,这些病例都是真实发生并由李济仁亲自诊断和治疗的。
内科医案内科医案是李济仁最为擅长和重视的领域之一。
他通过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内科医案,包括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在这些医案中,李济仁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体质特点,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外科医案外科医案是李济仁另一方面的专长。
他在外科领域积累了许多手术治疗的经验,并将其记录下来。
这些医案涉及创伤、骨折、手术后恢复等问题,展示了李济仁在手术治疗中的技巧和智慧。
妇科医案除了内科和外科,李济仁还关注妇科领域,并有许多妇科医案可供参考。
这些医案包括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李济仁在妇科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证治经验总结李济仁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证治经验,以下是他的主要经验总结:个体化治疗李济仁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他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辨证施治。
辩证施治在李济仁看来,辩证施治是中医最核心的理念之一。
他注重辨别患者的气血阴阳、虚实寒热等证候,并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中药或针灸等治疗方法。
经验传承李济仁十分重视经验传承,他通过撰写医案和培养学生等方式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后人。
他希望能够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医药学,并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国医大师李济仁内科肿瘤秘验方
国医大师李济仁内科肿瘤秘验方李济仁,1931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歙县。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首届国医大师。
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
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遴选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新安医学会名誉会长,安徽省医史学会名誉会长。
出版《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
行医50余载,在内、妇、儿科众多疑难杂病的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的治疗。
1.李济仁胃癌拟定方【方一】:白花蛇舌草60g,薏苡仁30g,黄药子10g,乌梅6g,龙葵30g,威灵仙20g,田三七15g。
水煎服。
可缓解症状,本方亦宜治食道癌。
【方二】太子参20g,姜半夏10g,石斛10g,丹参15g,广郁金15g,赤芍、白芍各12g,炒蒲黄15g,五灵脂15g,山甲珠15g,夏枯草10g,薜苈果15g,广木香15g,生牡蛎(先煎)30g。
水煎服。
【主治】胃癌【方三】:乌贼骨、枯矾各210g,白芨180g,二丑210g,小苏打240g,蛤粉90g,瓦楞子90g,陈皮60g,香附60g,研细末。
每日服3次,每次服6~9g,饭前服用。
用于溃疡型胃癌。
【方四】:龙葵30g,白英30g,蛇莓25g,金桔叶30g,铁树叶25g,急性子30g,石见穿25g,川楝子10g,铁扫帚15g。
水煎服。
【五】菝葜(根部)2500g,鲜、干均可,洗净切碎,文火浓煎,去渣,得液4升;加肥猪肉250g(切碎),再浓煎,得药剂2500ml升。
每天服125~250ml,服后再重复煎服。
2.攻坚丸处方【处方】马钱子15g,活蜗牛15g,蜈蚣10g,乳香30g,蜂房15g,全蝎10g。
上药油炒黄,研末,乳香粉为衣,每5g做20丸。
【主治】胃癌巴豆饭外敷法:取干巴豆10-15g,捣烂成泥,加入适量热大米饭混匀,置于芭蕉叶上敷于患处,以不烫伤皮肤为度,用纱布固定。
李济仁临床医案及证治经验
李济仁临床医案及证治经验
李济仁是中国著名的中医专家,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证治手法。
以下是他的一些医案及证治经验:
1. 肝火上炎证治:李济仁提出了“肝火上炎”这一独特的证型。
他发现这种证型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情绪压力等因素有关。
治疗该病证可以采用激活肝脏和解毒的方法,如使用柴胡、龙胆草等药物。
2. 脾虚湿阻证治:李济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患者存在脾虚湿阻的证候。
这种证候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减弱、腹胀等症状。
他常用补脾健胃的中药方剂治疗该证候,如四君子汤。
3. 血瘀证治:李济仁对于血瘀证有独特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他常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药物,如川芎、香附等,结合针灸疗法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
4. 肝郁气滞证治:李济仁强调了肝郁气滞这一常见的病机。
他认为情绪因素是导致肝郁气滞的重要原因,而且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胸闷等。
治疗该证候时,他常用疏肝解郁的方法,如使用柴胡疏肝汤。
李济仁的临床医案及证治经验体现了他深厚的医学功底和临床经验。
他的治疗方法注重综合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李济仁临床医案及证治经验
李济仁临床医案及证治经验(最新版)目录一、李济仁医案及证治经验概述二、李济仁医案及证治经验的特点三、李济仁医案及证治经验的具体运用四、李济仁医案及证治经验的价值和影响正文一、李济仁医案及证治经验概述李济仁,一位享有盛誉的中医大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种疾病。
他的医案及证治经验,不仅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李济仁医案及证治经验的特点1.着重辨证论治:李济仁在诊治疾病过程中,非常重视对患者的辨证论治,通过对患者的病症、体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2.强调整体观念:李济仁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他始终遵循整体观念,强调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3.注重预防为主:李济仁主张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提倡养生保健,强调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李济仁医案及证治经验的具体运用以下是李济仁医案及证治经验的一些具体运用:1.治疗高血压:李济仁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肝阳上亢、气血失调等有关,主张采用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
他常用药物如天麻、钩藤、石决明等,以达到平稳血压的目的。
2.治疗冠心病:李济仁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心血瘀阻、心阳不振等有关,主张采用活血化瘀、温阳通脉等方法治疗。
他常用药物如丹参、红花、薤白等,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
3.治疗糖尿病:李济仁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脾胃虚弱、津液失调等有关,主张采用健脾和胃、滋阴降糖等方法治疗。
他常用药物如党参、白术、麦冬等,以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四、李济仁医案及证治经验的价值和影响李济仁医案及证治经验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他的治疗方法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疗效。
同时,他的临床经验也丰富了中医药理论,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济仁打破家族祖训传承中医国粹
李济仁:打破家族祖训传承中医国粹李济仁,男,1931年生,中共党员,皖南医学院教授、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是具有460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内科第十四代传人,是新安医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荣登2017年6月“中国好人榜”。
(中国文明网)李济仁教授如今已经85岁高龄,身体状况没有前几年那么硬朗,但是每周四上午,李济仁会按时来到芜湖弋矶山医院坐诊,为病人看病。
充分说明了老教授的敬业精神。
李济仁是大名鼎鼎的国医大师,医术高明,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等顽疾治疗。
李济仁成功救治过无数疑难杂症病患。
由于医名远播,求诊者纷至沓来。
早年,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患严重性失眠,一年多时间四处求医服药无效。
李济仁为其诊断开出药方后,严凤英的失眠很快就得到好转,三诊过后就治愈康复。
去年底,旅美教授吴女士带着一身严重的风湿回国向李济仁求诊,当时她的关节变形严重,被折磨得痛苦不堪。
李济仁当即安排其住院治疗,在李济仁精心诊治40天后,吴女士病情明显好转。
像这样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
李济仁注重医学学术研究,是为新安医学创新、发展和传承。
李济仁主持“新安医家治疗急危难重病症经验的研究”、“新安名医考证研究”等多项课题,独著和主编《济仁医录》、《痹证通论》、《痿病通论》等学术专著1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并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安医学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关键代表人物。
李济仁的医学著作颇丰,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高度。
李济仁始终秉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的家规家训,他的五个子女在中医药不同领域各有建树,成为当代中医传承家族链的典范。
李济仁手把手地教二女儿李艳,李艳成为李济仁临床医术的主要传承人之一。
李济仁作为教授还培养指导了一批研究生作为“张一帖”世医传人,其中研究生22名,高级学徒2名,形成一个博士团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
李济仁养生茶、药茶、中华医药
李济仁,歙县人,1931年出生,皖南医学院教授、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有《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论文百余篇,并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古老的徽州,秀木成阴、风景如画,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域性医学流派新安医学便诞生于此。
李济仁,原名李元善,1931年初冬出生于徽州歙县,7岁入私塾,善文。
动乱年代,民众深受病患之苦,遂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之古训,立志以医道济人济世。
1943-1948年,他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研习中医,并更名‚济仁‛,成为新安一代名医世家‚张一帖‛第14代传人。
继承传统并开拓创新,是李济仁医术之特色。
在医治外感病、急症方面,他继承‚张一帖‛心法,妙方独具,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常一剂奏效;对于疑难杂症,则合参新安汪机‚培元派‛调补气血、固本培元思想,主张辨症与
辨病相结合。
由于不了解中医,很多人不信任其‚偏方秘方‛,医生们故常不敢使用。
对此,李济仁有着独到见解:‚有些验方听起来的确荒诞不经。
但常年使用、效果确实的验方,还是值得采纳的。
‛他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而精心化裁,针对世界性顽疾系统提出益肾填精、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等法,在痹症诊治上提出寒热辨治、气血并举、痹痿同治‚三期疗法‛、创立治疗冠心病的‚归芎参芪麦味方‛、治疗慢性乙肝的‚乙肝转阴方‛等效方验方,并总结出‚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精辟论见。
由于医名远播、疗效精到,海内外慕名求诊者纷至沓来,对此,李济仁总是予以悉心诊治。
繁忙的医、教、研之余,他甚至还为4000余位患者提供‚无偿函诊服务‛。
李济仁是‚新安医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理论与临床并重是其从医的另一重要特色。
‚新安医学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他潜心提炼新安医家诊治之特色规律,主编《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等书,其中,集新安医著之大成的鸿篇巨著《新安医籍丛刊》首次将历代新安医家著作进行校注整理。
‚独本不能流传……要让更多人领会新安医学的魅力‛,为此,他毅然捐出传本极少的新安医著《神灸经纶》,交由出版社出版。
经多年努力,他带着学生们成功‚还原‛已尘封于历史的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并厘清阐明其针对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和富特色的诊
疗规律。
此外,李济仁还以《内经》为宗,理论与临证互作阐发,确立中医医学地理学、中医时间医学等新学术生长点,及体质学说、五体痹病、五脏痿病等研究专题,在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研究上硕果累累。
对于医术,李济仁孜孜以求,凡有所悟、所思、所得,均述诸笔端,数十年来聚沙成塔,共撰写《济仁医录》、《痿病通论》等专著12部,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首批卫生部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对新安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的传承与创新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面对荣誉,李济仁却一贯淡然:‚学生们的成绩就是我辛苦的最好回报。
……家族制是古代社会文化意识,在现代多元教育形式高度发达的今天,注重的是文化传承和多元化传承方式。
‘张一帖’是民族文化瑰宝,我想把它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它、利用它。
‛
◎杏林史话
‚悬壶‛溯源
‚悬壶‛是根据壶公的故事而来,而壶公何许人?《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和葛洪《神仙传》虽都有记载,但均为神话传说。
据《安徽卫生志》记载,‚后汉历阳(今属安徽和县)人谢元,医术精湛,诊病兼卖药,日收钱数万,尽以施贫。
因其习惯将药装在葫芦里悬挂在店铺门头上,故
被人尊之为‘壶公’‛。
从此之后,郎中行医也用葫芦来作店铺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所售药物灵验,‚葫芦‛也因此成了医生的标记。
而后,人们便称技术高明医德高尚的中医师为‚悬壶济世‛,历代医家行医开业,每以‚悬壶之喜‛等为贺。
到了后世,甚至不乏药房以葫芦为招牌、药厂以葫芦为商标图案者。
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李济仁养生茶、药茶、中华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