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改革调研报告
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总结报告
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总结报告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评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为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校积极参与了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
本文将对该项目进行总结,并分享试点项目的经验和成果。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是国家教育部发起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参与了该项目,并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项目内容和实施过程本项目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创新和评价结果应用三个方面。
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既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在评价方法创新方面,我们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观察、学业水平测试、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
在评价结果应用方面,我们注重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指导,通过个别辅导和班级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三、项目经验和成果通过参与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我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其次,我们创新了评价方法,注重综合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使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再次,我们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和学生指导,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动力。
最后,我们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评价指标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其次,评价方法创新需要更多的实践和验证,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评价结果的应用仍有待加强,需要更好地将评价结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现真正的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
新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情况报告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情况报告甘肃省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自2024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
为主动适应我省新高考改革形势的需要,我校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有条不紊推进我校新高考改革工作。
一、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情况新高考改革的指挥棒明确指向了学生个性成长与学校特色办学的方向,这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高中教育。
为主动适应新高考和新挑战,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成立学校高考领导小组,有条不紊推进新高考工作。
学校校层面高度重视新高考改革工作,新学期伊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包级领导为副组长、高一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学校新高考改革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省、市、县有关新高考文件精神的学习培训,吃透文件精神内涵,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结合学校实际不折不扣,有条不紊推进我校新高考改革工作。
年级上推进新高考改革思路明确,制定了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新高考“3+1+2”模式实施方案》,方案中对学生的学业生涯规范指导,选科指导及选科时间都有明确具体的安排,充分说明学校、年级在新高考改革工作实施方面是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有充分准备的。
2、认真解读文件精神,精准掌握新高考改革政策。
学校层面要依据《甘肃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相关精神,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意见》《甘肃省普通高中选科走班指导意见》及市、县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新高考改革相关的文件精神,吃透文件精神内涵,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结合学校实际不折不扣,有条不紊推进我校新高考改革工作。
3、未雨绸缪,扎实开展教师岗前培训新高考是在总结以往高考形式出现的弊端和局限性的前提下,提出的新的能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高考模式。
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改革试点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改革试点工作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新政策、新制度,充分试验和验证其可行性与效果,从而为全国范围内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试点城市的调研分析,对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二、背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领域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往往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和各种难题。
因此,试点工作应运而生。
试点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局部的示范和经验总结,不断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改革进程。
三、调研内容1. 政府机构改革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某试点城市充分利用改革试点,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方面的尝试。
通过合并和优化单位,减少了行政层级,提高了政府效能。
市政府的工作职能更加明确,协调效果明显增强。
2. 经济结构调整该试点城市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重点发展新兴产业,撤销冗余产能,转型升级传统产业。
此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
3. 教育体制改革调研过程中得知,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该试点城市探索并实施了新的教育机制。
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教育公平。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4. 社会管理创新在社会管理方面,该试点城市积极创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
加强社区服务,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社会治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成果评估通过对试点城市改革工作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成果评估:1. 政府机构改革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2. 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3. 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公平性;4. 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五、总结与展望改革试点工作是中国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得到了初步成效。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改革试点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落地不深入、经验复制不彻底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解决。
广东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报告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实施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项目组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领域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评价与考试的改革是本轮课程改革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002年1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全新理念:“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评价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提出“高中应探索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增加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公益活动及日常表现真实、典型的内容,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提供更多的学生成长信息,逐步使中学对学生的评价记录成为高等学校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
”2003年3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以整体化实施向纵深推进。
《方案》提出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学校要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
”2004年,教育部印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学生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17个国家级实验区认真组织新课程实施一轮后的首次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改变以升学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普通高中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调研报告高考综合改革调研报告一、引言高考综合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旨在推动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选拔机制优化和学科评价多元化。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进行。
我们向学生、家长、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等群体发放问卷,并进行了10次访谈,以获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高考综合改革现状1. 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通过调查发现,我省高中教育质量有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然而,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老师和学生都希望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高考选拔机制优化:目前我省高考仍然以文化成绩为主要依据,这样的选拔机制过于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职业技能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多元化考试方式应该被逐渐引入。
3. 学科评价的多元化:在学科评价方面,我省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笔试方式进行。
然而,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专家提出,应该引入实践性考核、综合评价和开放性评价等方式,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科能力。
四、问题分析1. 教育资源不均衡: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城市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更加优越,而农村地区则相对较弱。
这导致学生的培养条件不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
2. 高考分数制约学生发展:目前高考分数对升学和就业至关重要,这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很多学生为了追求高分,将学习时间完全用于应试,忽略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多元化评价缺乏标准:引入多元化的学科评价方式是高考改革的重要一环。
然而,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使得实施多元化评价成为一项困难的任务。
如何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建议1. 加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应该增加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研究报告
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研究报告•相关推荐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研究报告(通用5篇)在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研究报告(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研究报告1一、研究的目的依据国家“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校内考试理论和操作体系研究》的方案精神,我们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小学低年级语文素质测评的实践与研究》子课题,该课题旨在探索小学低年级语文素质及其可测评的项目、评估标准、考试或考查的方法,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校内学科考试改革的研究,提供参考的经验和材料。
二、研究的内容1、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和《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学科教学内容调整方案》(小学语文部分)的要求,分析低年级语文包含的素质因素,确定可测评的素质及项目。
2、借鉴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认知学习水平分类说,分册按单元编制知识要点、双向细目表及相应的书面检测样卷。
3、研究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说话、写话、朗读、背诵习惯等单项考查项目的测评标准及评估方法。
4、总结试用单项考查项目测评标准的做法和经验。
三、研究的方法研究时间:19xx年8月——20xx年8月。
研究的方法:总体采用了行动研究法,由区教研室和区教科所合作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组织7所小学有28位教师和领导参加的研究小组,然后分解任务,用两年时间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一年编制苏教版小学语文1-4册按单元划分的双向细目表和相应的单元测试题;一年研究单项考查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并进行实验和总结。
具体方法有:文献法:查阅有关考试方面的理论和已有经验资料,研究低年级语文素质测评标准及评估方法。
实验法:检验在单项考查中使用测评标准的效果。
经验筛选法;在试用测评标准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素质测评标准,总结可行的检测方法。
四、研究的成果及分析1、确定低年级语文素质可测评的项目。
高考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调研报告
高考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调研报告近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组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考试组成员先后前往浙江、上海,就“一省一市”高考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进行调研。
专家组通过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了浙江省和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情况。
调研发现,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上海市和浙江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积极谋划和制定试点方案;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综合改革,强调系统推进,不断完善配套政策,为试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调研显示,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把高考综合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保障改革落到实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框架初步建立,开始撬动根底教育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已经形成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同。
为切实将试点方案落到实处,两省市广泛征求意见,注重科学论证。
上海市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全市68所高校和262所高中校长、17个区县分管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局部教授和高中科目教师代表、学生和家长代表以及主要媒体负责人和记者代表等群体的意见建议。
浙江省先后召开了20余场座谈会,听取省人大、省政协相关部门领导,市、县教育局局长,本科高校、高职院校、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校长,以及考试招生机构负责人等600多人的意见,确保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和坚实的群众根底。
为细化落实试点方案,两省市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
上海市出台系列配套方案,涵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局部学科课程标准调整、普通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高校春季高考试点等方面。
浙江省那么针对高考改革,适度调整了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高中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修订公布《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印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法》《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方法》等文件。
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出台,确保了试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招生工作调研报告
招生工作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招生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当前招生工作的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招生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学校招生工作的整体情况,包括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和招生渠道等方面的情况。
2. 分析当前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探讨招生工作的改进方向,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采集学校的招生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包括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和招生宣传材料等。
2. 实地调研:通过参观学校招生办公室、与招生工作人员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
3. 访谈调研:与学校领导、招生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招生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1. 招生政策:学校招生政策明确,符合教育部门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2. 招生计划: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招生政策制定了合理的招生计划,确保学校的招生规模和质量。
3. 招生渠道:学校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招生,包括高中学校推荐、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考试等,拓宽了学生的选择空间。
然而,本次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1. 招生宣传不够精准:学校的招生宣传材料存在信息不许确、宣传手法单一等问题,需要加强对目标学生群体的精准宣传。
2. 招生流程繁琐:学生和家长在报名、面试等环节遇到了一些问题,招生流程需要简化和优化,提高报名和录取的效率。
3. 招生政策落地难:学校的招生政策虽然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执行的具体细则。
五、改进建议1. 加强招生宣传:制作精准的招生宣传材料,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如学校官网、社交媒体等,提高宣传效果。
2. 简化招生流程:优化报名和录取流程,提供在线报名和面试预约等便捷服务,减少学生和家长的繁琐操作。
3. 完善招生政策执行细则:明确招生政策的具体执行细则,加强对招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招生工作调研报告
招生工作调研报告引言概述:招生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招生工作的调研可以匡助学校了解当前的招生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招生策略,提高招生效果。
本报告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市场调研、招生宣传、招生渠道、招生流程和招生数据分析。
正文内容:1. 市场调研:1.1 调研目的:了解当前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1.2 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采集数据。
1.3 调研结果:分析市场需求趋势,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2. 招生宣传:2.1 宣传目标:明确招生目标,制定宣传策略。
2.2 宣传渠道:选择适合目标群体的宣传渠道,如学校官网、社交媒体、线下宣传等。
2.3 宣传内容:制作宣传资料,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3. 招生渠道:3.1 线上渠道:利用互联网平台,如招生网站、招生微信公众号等。
3.2 线下渠道:参加招生展会、举办校园开放日等。
3.3 合作渠道:与中学、培训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招生活动。
4. 招生流程:4.1 招生计划:制定招生计划,包括招生人数、录取标准等。
4.2 招生策略: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招生策略,如奖学金政策、招生宣讲等。
4.3 招生管理:建立招生管理系统,确保招生流程的顺利进行。
5. 招生数据分析:5.1 数据采集:采集招生数据,包括报名人数、录取人数等。
5.2 数据分析:对招生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招生效果和问题所在。
5.3 数据应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招生策略,优化招生工作。
总结:通过对招生工作的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相应的招生策略和宣传方案。
同时,建立科学的招生流程和管理系统,采集和分析招生数据,可以进一步提高招生效果。
招生工作的成功与否,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调研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招生环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调研报告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调研报告在当今教育领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方向,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已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潜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1、了解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情况,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
2、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评价的主观性、片面性、缺乏可操作性等。
3、探索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调研对象与方法(一)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选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涵盖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
同时,还对部分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学生、家长、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问卷,内容涵盖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知、态度、实施情况等方面。
共发放问卷_____份,回收有效问卷_____份。
2、访谈选取了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看法和建议。
3、案例分析选择了一些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有特色和成效的学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
四、调研结果(一)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知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但对于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不够清晰。
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相对较浅,更多关注学业成绩。
(二)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存在过于笼统、难以量化等问题。
部分指标缺乏针对性,不能准确反映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科学生的特点。
(三)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参与度较低。
评价过程中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的数据支持。
改革试点调研报告
改革试点调研报告改革试点调研报告(精选3篇)改革试点调研报告篇1水资源税自20xx年12月1日开征以来,我市从税收宣扬、组织培训、实地调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周密的工作,目前征收工作进展顺当。
为全面把握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状况,评估改革成效、完善试点政策,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当进行,我市开展专项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一、改革试点落实状况(一)政策落实状况为确保水资源税政策顺当落实到位,市财政联合税务局利用微信群、群、电视等媒介进行政策宣扬外,还利用水资源税信息调查核实的机会,深化辖区纳税人普及水资源税政策,准时解答纳税人询问,确保纳税人对水资源税政策理解精确。
对内注意业务学习,新业务把握到位。
乐观组织水资源税业务培训通过开课讲解、争论沟通、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确保对政策了如指掌。
(二)水资源税改革成效初显。
一是调控作用不断增加。
改革填补了税收政策体系上的空白,引导节省用水的调控作用日趋显现。
政策执行中,高耗水行业水资源利用成本大幅增加,倒逼企业调整生产用水方式,高效节水工程和技术措施得到广泛应用,节水意识不断增加,实现了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转变。
二是用水结构显著优化。
自水资源税改革以来,对地下水和地表水实行差别化的水资源税标准,鼓舞优化用水结构,部分企业已关闭或方案关闭自备井,主动连接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或改用地表水及其他水源替代使用地下水。
初步达到了“引导取用地表水,抑制开采地下水,鼓舞使用再生水”目标,优化了用水结构。
三是水资源税收入明显增长。
水资源税改革后,通过创新联合征管模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等措施,将符合条件的取水用户纳入征税范围,政策上实现全掩盖,征管流程上实现无死角,有效遏制了水资源税漏征、少征、拖欠等现象,堵塞了征管漏洞。
1-10月份,缴纳水资源税xx万元。
二、水资源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税与现行的其他税种有所不同,它具有独特的技术规范和行业特点,涉及机制连接、技术支持、管理方式,信息共享等诸多问题。
招生调研报告范文
招生调研报告范文招生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招生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学生对我校招生政策和宣传工作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校园环境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为招生策略的制定和宣传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72份,有效问卷440份,有效回收率为88%。
调研结果:一、招生政策了解程度根据问卷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学生表示对我校的招生政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中27%表示了解程度较高,31%表示了解程度一般,6%表示了解程度较低。
然而,仍有约40%的学生对我校的招生政策不够了解,需要加强宣传力度。
二、宣传渠道在了解我校的招生政策和宣传工作方面,受访学生认为最常使用的宣传渠道为学校官网和报刊杂志,其中学校官网占比达到68%,报刊杂志占比为54%。
而社交媒体平台和学校开展的招生宣讲会等则不太受关注,分别占比为25%和18%。
因此,在宣传工作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对学校官网和报刊杂志的宣传,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
三、校园环境评价对于校园环境的评价,绝大部分学生对我校的校园环境表示满意,其中89%的学生对校园环境的整洁度表示满意,86%的学生对校园绿化的情况表示满意,81%的学生对校园设施的完善程度表示满意。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对校园环境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食堂的饭菜质量以及图书馆的座位紧张等方面。
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四、教学质量评价调研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我校的教学质量表示满意,其中83%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表示满意,87%的学生对教学设备和实践教学的开展表示满意。
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提出了不满意的意见,包括部分教师授课不够生动以及评分不公等问题。
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提高评教机制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需求。
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招生政策宣传: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如学校官网、社交媒体等,向学生普及我校的招生政策,提高学生对我校的了解程度。
招生工作调研报告
招生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高校招生工作进行调研,并通过详细的数据和分析,对招生工作的现状进行评估和总结,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招生工作提供参考。
本次调研主要包括招生政策、招生渠道、招生宣传和招生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二、招生政策调研1. 招生政策概述通过对相关文件和政策的调研,了解到该高校的招生政策主要包括考试录取和综合评价录取两种方式。
其中,考试录取主要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综合评价录取则综合考虑学生的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表现等因素进行录取。
2. 招生政策实施情况根据学校提供的数据,招生政策实施情况良好。
考试录取方式下,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录取率较高,且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综合评价录取方式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表现对录取结果有较大影响。
三、招生渠道调研1. 招生渠道概述该高校的招生渠道主要包括高校招生网站、招生热线、校园宣讲会、高中招生咨询会等多种形式。
其中,高校招生网站是最主要的招生渠道之一,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录取要求等信息。
2. 招生渠道效果评估通过对招生渠道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校招生网站的访问量较大,表明学生和家长对该渠道的关注度较高。
此外,招生热线的咨询量也较大,说明学生和家长对电话咨询的需求较高。
校园宣讲会和高中招生咨询会的参预人数较多,对于学校的宣传和招生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招生宣传调研1. 招生宣传方式该高校的招生宣传主要通过校园宣讲会、高中招生咨询会、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校园广告牌等多种方式进行。
其中,校园宣讲会和高中招生咨询会是面对面宣传的重要途径,能够直接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2. 招生宣传效果评估通过对宣传活动的数据和反馈进行分析,发现校园宣讲会和高中招生咨询会的参预人数较多,且学生和家长对宣传内容的反馈较为积极。
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量也较高,通过文章和视频等形式,能够传达更多的招生信息和学校特色。
有关新高考改革的调研报告
有关新高考改革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新高考改革一、引言新高考改革是指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了解新高考改革对教育教学、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并就调研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二、背景新高考改革于2017年启动,旨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压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兴趣特长。
改革主要包括统一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和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并强调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重要性。
三、调研方法我们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了调研资料。
主要调研对象为高中教师、学生(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家长和相关教育机构负责人。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1. 教育教学新高考改革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多数教师表示,改革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摆脱以往过分注重分数和应试技巧的模式。
然而,一些教师也指出改革带来了新的教学压力,需要更多的教育培训和指导。
2. 学生发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新高考改革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使学生有更大发展空间。
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改革增加了学习负担和竞争,导致更大的压力。
3. 社会需求调研显示,新高考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社会强调多元化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此外,社会对于教育公平和选拔机制的公正性也有更高的期待。
五、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评价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
2. 加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特长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3. 完善学校和地方政府的组织管理,确保新高考改革的落地和有效实施。
4. 加强社会各界的宣传和认知,提高对新高考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度。
六、结论新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对教育教学、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地,以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的期待。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调研报告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分析,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涵盖了10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和200名学生,以及20名教育工作者。
三、调研结果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通过调研数据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对于提高自身学习动力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同时,教育工作者也普遍认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
2. 现行评价方式的问题尽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被广泛认可,但调研显示目前的评价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考试成绩仍然过于重视,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品质。
此外,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也仍需进一步提升。
3. 基于综合评价的改革建议为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调研结果显示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建议值得关注:a. 多元化评价体系:建议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如问卷调查、实践活动评估等,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b. 强调过程评价:除了关注学生的结果,更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
c. 个性化评价: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发展潜力不同,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量身定制评价方案,促进其全面发展。
d. 倡导综合能力培养:评价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而非纯粹的记忆与应试。
四、实施方法为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加顺利实施,我们建议以下几个方面需予以重视:a.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评价能力培养,提高其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知和技能水平。
b. 评价指标制定:依托专家力量,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并不断完善和调整。
c. 家校合作:加强家庭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家校合力。
d. 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实现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应用。
招生工作调研报告
招生工作调研报告引言概述:招生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生源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招生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本报告将从多个角度对招生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学校今后的招生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招生政策与宣传1.1 招生政策根据调研结果,学校的招生政策主要包括招生计划、招生对象和录取标准等。
目前,学校的招生政策比较稳定,但在面对新形势和新需求时,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
1.2 宣传方式调研发现,学校的宣传方式主要包括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两种形式。
线上宣传主要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线下宣传则主要通过招生简章、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进行。
但在宣传内容和形式上还有待改进和创新。
1.3 招生政策宣传效果调研结果显示,学校的招生政策宣传效果一般,部分考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招生政策不够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因此,需要加强对招生政策的宣传,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招生渠道与招生对象2.1 招生渠道学校的招生渠道主要包括高考、自主招生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多种形式。
调研显示,高考仍然是学校主要的招生渠道,但自主招生和艺术特长生招生也逐渐增加。
2.2 招生对象根据调研结果,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包括应届高中毕业生、转学生和外校生等。
其中,应届高中毕业生是主要的招生对象,但随着转学生和外校生的增加,学校需要更加细化和差异化地对待不同类型的招生对象。
2.3 招生对象需求分析调研发现,不同类型的招生对象对学校的要求和需求也不尽相同,有的注重学术实力,有的注重专业设置,有的注重就业前景等。
因此,学校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招生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招生服务。
三、招生流程与录取标准3.1 招生流程学校的招生流程主要包括招生计划制定、考生报名、考试招生、录取通知等环节。
调研结果显示,学校的招生流程相对规范,但在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方面还有待加强。
3.2 录取标准根据调研结果,学校的录取标准主要包括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
2024招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2024招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招生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当前招生工作的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展望,为今后的招生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招生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招生工作中的问题与挑战;优秀招生工作的案例分析;提升招生工作的策略与建议。
三、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招生工作的现状,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调研方法: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法规、学术论文等资料,了解招生工作的历史与现状;实地考察:走访部分高校和中学,了解其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中学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招生工作的看法和建议;案例分析: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招生工作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四、调研结果和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招生工作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招生工作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
高校和中学在招生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
此外,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的招生也日益受到关注。
招生工作中的问题与挑战:当前招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评价标准单一、过度追求升学率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存在困惑和盲目性,也使得部分优秀学生难以获得合适的学校录取。
同时,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生源质量、维护公平公正等也成为招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优秀招生工作的案例分析:我们选取了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和中学,对其招生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
这些案例中,有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有的则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来选拔学生。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提升招生工作的策略与建议: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信息披露和指导,完善评价标准体系,推进多元化选拔方式,强化监督和公平保障机制等。
方案调研报告3篇
1、确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年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我认为我省作为一个高考大省,考生人数众多,每年的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在全国都属于上游层次。
影响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年份的因素我认为有:一是高考改革方案的提出与我省教育现状是否相符;二是大学录取政策的调整是否及时匹配;三是试点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是否成功,社会是否认可。
四是考试科目的设置是否简单可行,高中学校的可操作性如何。
2、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是否可行?如可行,两次考试分别安排在什么时间合适?学考选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可行,一方面多一次机会,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引起重视。
两次考试的时间,分别在4 月和 10 月进行,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高考录取中的使用:(1)如何设置选考科目等次?各等次的比例和分差如何划分?依据是什么?选考科目等次以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发布的比例确定等级,例如可以细化为 a+、a、b+、b、b-、c+、c、c-、d+、d、e 共 11 级,分别占 5%、10%、10%、10%、10%、10%、10%、10%、10%、10%、5%。
其中,a+为满分 100 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 3 分。
等次细化以后也可以体现出学生成绩的高低,以 3 分为一个分差也可以体现出区分度。
(2)如何确定选考科目成绩占高考总成绩的权重(即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分值为多少)?选考科目以选择 3 门为例,我认为每一门满分定为 100 分,高考成绩总分为 750 分。
(3)如何确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有效期?学考成绩可以以两年为有效期。
4、高考录取批次和录取模式(如:“专业+院校”的志愿填报方式)改革对高中教学的影响。
高考录取批次和录取模式的改革对高中教学会产生不少影响,如走班制的实施,选考科目的选择和班级的设置,三年一体化如何实施,对于语数外和选考科目的时间如何分配,考试时间如何选择,教师如何调配等问题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研究
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研究殷传军【摘要】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应试教育都是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成为了唯一的选材途径.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新时期,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逐渐向多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高校招生制度成为引导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平台,加大素质考核在高校招生评价中的比例赋予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制度也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诉求.随着国内部分高校开展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重点分析了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相关问题.【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3页(P50-51,53)【关键词】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作者】殷传军【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江苏南京 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详细规定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以此为依据制定的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制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和依据,有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
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最早在中南大学展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获得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高度认同,获得逐步推广[1]。
高校制定招生综合评价录取内容应当遵循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并且结合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统一高考的学业成绩。
统一高考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虽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在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可替代。
第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高中阶段学业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也最能体现地方教学成果的特色,是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主要依据,应当包括学生高中阶段每个学科的成绩。
招生工作调研报告
招生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招生工作在我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招生工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对招生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提高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份针对招生工作的问卷,并通过邮件和线下方式向各高校的招生办公室发放。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支调研团队,深入到多所高校进行实地访谈,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深入探讨。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共计500份有效问卷,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高校。
在实地访谈中,我们采访了10所高校的招生办公室主任和相关工作人员,共计20人。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招生政策和标准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各高校在招生政策和标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大部份高校依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制定招生政策,但仍有一些高校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此外,部份高校在招生标准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灵便度,导致招生公平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招生宣传和推广调研结果显示,大部份高校在招生宣传和推广方面采取了多种方式,如校园开放日、宣传册发放、网络宣传等。
然而,仍有一些高校的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手段不够多样化,导致宣传效果不佳。
3. 招生流程和录取工作调研结果显示,招生流程和录取工作在大部份高校中相对规范和顺畅。
但仍有一些高校在流程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流程复杂、信息传递不及时等。
此外,部份高校在录取工作中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够全面,主要侧重于分数和排名,忽视了考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力。
四、改进建议1. 统一招生政策和标准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招生政策和标准的统一管理,确保招生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同时,高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制定招生政策,并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
2. 多样化招生宣传和推广方式建议高校在招生宣传和推广中采取多种方式,如校园开放日、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等,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改革调研报告****处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按照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省启动了普通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工作,试点高校有9所,分别是**省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省师范大学、**省财经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省科技大学,从2017年起,新增浙江大学。
至2018年9月,**省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改革已开展了3年,为了解我省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改革的实施现状、实施成效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与不足,以进一步推进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省教育厅于2018年10-12月组织专家开展专项调研,召开了多场专题座谈会,并赴高校实地访谈。
调研总结如下。
这种招生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促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引导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到目前为止,我省的综合评价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省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改革实施现状自2016年至2018年,我省试点高校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考生报考条件弹性加大;选拔程序进一步规范;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专业设置进一步调整,依据学校自身特色选拔人才的定位更加明确;学校考核形式以面试为主,以学生专业潜能和基本素养为主要考核内容;综合评价总成绩核算方法呈现多样化特征;录取方法则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呈现出各校不同的特点。
(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录取率各校不一我省综合评价招生的招生计划从试点高校在**省的统招计划中安排,原则上不超过**省统招计划的20%。
如果试点专业招生计划未完成,可转入当年学校统招计划招生(坚持宁缺毋滥)。
从整体看,近三年我省综合评价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
2016、2017、2018年计划招生人数分别为847人、1071人、1320人(与学校报告数据有出入,需进一步核实)。
各试点高校的招生计划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2017年招生计划(90人)比2016年(100人)减少10人外,其他高校均保持不变或有所增长。
报名申请综合评价招生的学生数量除**省师范大学与青岛大学的数据有些许变动外,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016年申请参加**省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有1086人,2018年激增至4819人;2016年申请参加**省财经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仅886人,2018年猛增至4350人。
受招生计划和各试点高校综合考核方式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各试点高校的录取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录取率较高的是中国海洋大学、**省师范大学、**省财经大学、**省科技大学;**省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的录取率较高,但前两年的录取率都低于50%,尤其是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录取率只有5.56%(需要调研落实录取率低的原因);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录取率最低,2017年最高也只有30.7%,2018年则只有19.3%。
图1 2016—2018年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计划总人数图2 2016-2018年试点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申请人数(二)招生专业逐步调整,选拔目标更加明确我省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试点专业,原则上安排在专业优势突出、目标定位较高的专业。
各试点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确定符合要求的专业进行综合评价招生。
从总体上看,试点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专业设置呈现两个特点:首先,理工类所占比重远远超过文史类的比重,且两者之差逐年增长。
其次,招生专业从分散到逐渐整合,聚焦点越来越明确。
图3 2016-2018年综合评价招生专业文史理工占比图图4 试点高校2016-2018文、理招生计划数比例(三)报考条件弹性加大**省10所试点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报考条件既有共同规定,也有各校依据其办学特色和专业设置提出的不同要求。
报考条件共同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一,要求申请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具有**省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二,要求学生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高中三年应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会服务和1周的社会实践,并完成15学分的研究性学习任务;三,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并且非常重视创新精神、热爱科学、诚实守信、志存高远等优良品质。
四,对一些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语言文学等有专项要求,或者给予获奖者一定的优先权。
**省大学和浙江大学还对考生在高中阶段的选修课情况有具体规定,要求学生选修课课程学习情况良好,获得6个以上学分。
各试点高校报考条件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对高中各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要求。
总体来看,高校对于学考等级的要求趋于灵活,有了更多的弹性空间。
例如,中国石油大学由原来要求各科学考等级均为A,即10A,变为9A1B;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由原来的9A变为B以上,只对部分科目作A等要求。
另有高校对报考条件进行分级设置,多数分为两级,一级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成绩均为A等;二级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未达到10A,但符合相应专业的专项条件,对其学业水平考试要求适当降低。
例如,**省财经大学要求7A,其余为C以上;**省师范大学理工类专业、**省科技大学、青岛大学、要求6A以上,其余科目为最少为B;青岛科技大学要求6A以上,其余为C;**省师范大学文史类专业的学业水平测试各科成绩要求至少有5 A,其余科目为C(含)以上。
除了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要求更灵活之外,试点高校对考生高中平时成绩的要求逐渐放宽限制。
**省大学2016-2017年均要求考生“高中阶段历次期末考试成绩及高考模拟成绩在年级均列前10%”,2018年则将“历次高考模拟考试”改为“高考一模”;中国海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6年要求考生“高中阶段年级综合排名位列年级前5%”,2017年开始不再设置此条件;中国石油大学2016年规定,考生高中三年每学期期末学业成绩综合排名须位于年级前5%,2017年开始改为年级前10%。
(四)选拔程序进一步规范试点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选拔程序主要包括报名、初审和高校考核三个阶段。
经过三年的试点运行,各试点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选拔程序,并与全省、全国的考试招生录取活动协调一致,保证了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有序、公开、科学、规范。
1.成立专门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评价招生的全面管理。
由领导小组统筹学校力量和资源,确保招生工作的信度和效度,并研究确定具体的招生计划、招考办法、录取程序和录取标准等具体工作方案。
2.遴选高水平评委,建立综合评价招生工作专家库,审核考生报名资格,严格规范命制高质量试题,提升考试质量和考核的科学与公平性。
(1)审查考生报考材料。
综合评价招生高校考核由各试点高校自行组织,考生需要提交的材料的各不相同,目前我省涉及的报考材料有:①网上报名生成的申请表;②个人陈述;③各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单、高考模拟考试成绩单、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单等报名条件规定的所有成绩证明;④有关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自主选修学分学习情况的写实记录表及相关佐证材料;⑤符合报名条件的有关获奖证书、证明以及其他材料等;⑥学生亲笔填写的《报名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对考生报考材料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审查是做好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首要工作,也对各试点高校提出挑战。
为此,各高校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应对,或成立专家委员会,或各类大赛组织方、专利部门取得联系,确认大赛级别和获奖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或通过教育厅学生处的协助核对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还有的高校组织专家对考生报名材料严格进行二次审核,以确保资格审核无误。
(2)命制高质量试题。
为提升选拔质量,各试点高校在校内外选拔政治素养高、业务水平好的专家严格规范命制高质量试题,组织考试考核工作。
**省科技大学制定了综合评价招生命题工作实施细则和综合评价招生考试说明,每年选聘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命题教师组成了命题队伍,并对命题教师进行严格的保密教育并签订保密协议,命题过程进行全封闭管理,历时3天,并由纪委全程监督,命制多套试题,供考试时随机抽签使用。
3.建设信息公开网站,建立多元监督机制,深入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促进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公开公正。
试点高校结合工作实际在本校招生信息网设立“信息公开”栏目,或是建设专门的信息公开网站,将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合格名单、录取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等分别进行公示。
同时,充分发挥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省考试院网站、学校校园网、校报校刊等传统媒体及微信、微博、短信平台等网络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实现各类信息有效共享和统一管理,积极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确保招生工作环境的公开、透明。
此外,高校积极发挥本科招生委员会、纪检监察部门、纪委的多元监督和管理作用,按照有关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通过信访举报、案件查处、网络舆情、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对综合评价招生全过程进行立体监督,减少外部因素对招生录取工作的干扰,保证考试的严肃性,确保招生工作环境的公平、公正。
(五)校考形式以面试为主,考核内容重在潜能高校的考核主要以面试为主,也有高校根据生源情况采用“笔试+面试”或面试的方式。
**省财经大学自2018年开始,明确规定采用笔试+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笔试面试的比重各占50%。
试点高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面试,有的高校由专家进行多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分科类面试,有的采用分专业的无领导小组面试形式,也有高校实行结构化面试,且大部分高校明确规定对面试过程全程录像,以备后期查阅。
高校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是否具备相应专业的素质潜能,如,科学精神、创新精神、逻辑思维、人文素养等。
此外,外语水平也是面试要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终,通过高校考核获得综合评价录取资格的考生数量一般为计划招生人数的2-5倍。
(六)综合评价总成绩核算方法多样化考生综合评价总成绩的构成主要有三部分:统一高考成绩、高校考核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高考、校考和学考三者的统一。
原则上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50%,其余两项由各试点高校按照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图5 **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计算方法图各试点高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对高考成绩、学考成绩以及校考成绩的比重做了相应的规定。
十所试点高校所呈现的共同点在于,高考成绩占比最大,其次是校考成绩,占比最少的是高中学业水平成绩。
大多数高校将这三者的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但也有高校规定三者满分为750分,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青岛大学。
各高校对于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的换算规定各有不同:中国海洋大学实行减分制,10A 为满分100分,每减少一A 则相应的扣除5分;更多的学校实行赋分制,但由于总分的差异,赋分有所不同,对于100分制的学校,如,**省财经大学、青岛大学,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A 等赋10分,B 考生综合成绩 (按比例形成) 统一高考成绩(不低于5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考核成绩 初审:学生综合素质评高校笔试和(或)面试 三位一体成绩比例原则: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其余两项占比由试点高校自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