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被针扎或接触到疑似感染者血液,是一件非常恐慌的事,接下来,我们具体讨论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HIV职业暴露后的应付方式。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一、乙肝职业暴露(一)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二)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三)特殊处理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3、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材料特制)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被针扎或接触到疑似感染者血液,是一件非常恐慌的事,接下来,我们具体讨论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HIV职业暴露后的应付方式。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一、乙肝职业暴露(一)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二)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三)特殊处理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3、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 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接触病人和病原体,存在一定的职业暴露风险。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介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1. 发生职业暴露后,首先要及时将受伤部位进行清洗。
用肥皂和温水将受伤部位进行充分清洗,以尽量减少病原体的侵入。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
2. 在清洗完伤口后,需要进行伤口消毒。
可以用含有酒精的消毒剂或碘酒进行消毒,以杀灭可能进入伤口的病原体。
消毒时要注意用棉球或纱布蘸取适量的消毒剂,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加重伤口疼痛。
3. 处理完伤口后,需要及时寻求医疗救治。
医务人员可以向医院的职业暴露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流程进行处理。
医院会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包括病毒筛查、免疫接种等。
4. 在等待医疗救治期间,医务人员可以按照需要进行自我观察。
观察自身是否出现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等,以及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
如有症状或伤口感染迹象加重,应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
5. 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病原体筛查。
根据暴露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唾液检测等,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病原体。
这一过程需要在医院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6. 医务人员在处理完职业暴露事件后,还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职业暴露事件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
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缓解压力,恢复心理健康。
7. 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后,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
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后,需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受伤部位,寻求医疗救治,并进行自我观察和病原体筛查。
同时,还应接受心理辅导,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理程序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理程序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程序:1、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污血(注意应从身体近端向远端挤压),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和皮肤,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
清洁后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
2、粘膜暴露的处理2.1大量吸入:要迅速从有害环境中撤到空气清新处,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洗手和其他暴露皮肤,如大量接触或有明显不适的要尽快到相关科室诊治。
2.2皮肤:接触高浓度化学药物或消毒剂后及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用淡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要在冲洗后到皮肤科诊治。
2.3眼:溅入高浓度化学药物或消毒剂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不少于15分钟,如仍有严重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要尽快到眼科诊治。
3、当事人必须尽快报告科室负责人和预保科,并如实填写“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职业暴露登记表”。
4、暴露者应根据职业暴露评估专家的评估意见,遵循自愿的原则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跟踪监测,监测期间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5、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5.1医院职业暴露评估专家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5.2暴露者根据评估专家评估意见,遵循自愿的原则实施预防性用药。
5.3暴露者应分别在暴露后即刻,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6、发生乙肝病毒职业暴露后:6.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且滴度>10IU/L,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10IU/L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20u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各20ug)。
6.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400IU和乙肝疫苗(20ug),乙肝疫苗接种间期按第0﹣1﹣6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药物、化学物品等,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
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遵循一定的处理流程,以减轻伤害、防止疾病传播、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病原微生物、药物、化学物品、放射性物质等有害因素,导致自身健康受损的情况。
职业暴露可分为生物暴露、化学暴露、物理暴露和心理暴露等类型。
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1. 紧急处理(1)生物暴露:如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部位,必要时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如有破损,局部涂抹抗感染药物,必要时进行破伤风疫苗接种。
(2)化学暴露:如接触有毒化学品,立即脱离现场,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部位,必要时使用解毒剂。
如眼睛接触,用清水冲洗眼睛,并尽快就医。
(3)物理暴露:如受到放射性损伤,减少辐射接触,尽快进行放射性污染清除,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4)心理暴露:如遇到严重心理创伤,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和专业心理咨询。
2. 报告和记录及时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职业暴露情况,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内容包括暴露类型、时间、地点、暴露程度、暴露源等信息。
3. 评估和跟踪(1)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组织相关人员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暴露程度和风险。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暴露后跟踪方案,包括定期检查、观察和干预措施。
4. 预防接种和用药根据暴露类型和风险,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应的预防接种和用药措施,如乙肝疫苗、破伤风疫苗、流感疫苗等。
5. 心理干预对于经历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提供心理干预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以减轻心理压力和创伤。
6. 法律和伦理支持为受到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提供法律和伦理支持,维护其合法权益。
7. 完善制度和培训加强职业暴露预防和管理制度建设,定期开展职业暴露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1.职业暴露的定义和分类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病原体、有害物质或其他危险因素,从而可能导致健康风险的情况。
根据不同的暴露源和危害性质,可以将职业暴露分为生物学性、化学性和物理性三类。
•生物学性职业暴露:包括接触传染病患者、感染性材料或环境中的病原体等。
•化学性职业暴露:包括接触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质或药物等。
•物理性职业暴露:包括接触辐射、噪声、温度等环境因素。
2.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步骤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1.立即切断与危险源的接触,避免进一步的暴露。
2.如有需要,将受暴露的部位进行冲洗、清洁或消毒,以减少病原体或有害物质的残留。
3.如有需要,立即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步骤二:评估职业暴露风险1.医务人员应向相关部门(如职业卫生科、感染控制科)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并提供详细的情况描述。
2.相关部门将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暴露源的危害性、受暴人员的易感性以及采取紧急措施后的风险程度等。
步骤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职业暴露事件的具体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之一:1.监测和观察:对于低风险暴露,可以通过监测和观察来确定是否发生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
医务人员需按照相关要求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2.预防接种:对于某些病原体暴露的情况,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的疫苗来预防感染。
医务人员需按照相关要求接种相应的疫苗,并定期进行免疫监测。
3.抗感染治疗:对于高风险暴露或已经发生感染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制定。
4.心理支持:职业暴露事件可能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步骤四:记录和报告1.医务人员应将职业暴露事件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暴露源、受暴时间、受暴部位、采取的紧急措施、处理措施等。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置流程详解

• 局部应急处理措施
•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旳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 (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损伤处旳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旳局部挤压。 • (3)受伤部位旳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
消毒,并包扎伤口。 • (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旳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 (5)污染物旳泼溅:发生小范围旳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
2、抽血检验及处理 ➀ 若暴露源(患者) RPR (或 VDRL) 呈现阳性,应加做 TPHA 确认,若仍 为阳性,被扎针者应尽早接受青霉素药物治疗,愈早治疗,感染梅毒旳机率 愈低。推荐长期有效青霉素240万单位,每七天一次,每侧臀部注射120万单 位/次,连续注射两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停药后1个月、3个 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 ➁ 若患者 TPHA 为阴性,被扎针者仍须定时追踪。
04 - HIV职业暴露★★★★★• 一、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旳分级
• 1、发生下列情形时,拟定为一级暴露: •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具有体液、血液旳医疗器械、物品; •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旳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
暴露时间短。 • 2、发生下列情形时,拟定为二级暴露: •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具有体液、血液旳医疗器械、物品; •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旳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
• ➂ 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阴性,者于暴露后12周再次检测抗HCV,抗-HCV阳性者进一步检测HCV-RNA,HCV-RNA阳性 者提议进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HCV RNA阴性者于暴露后24 周监测抗-HCV和ALT,并进行跟踪管理。
03- 梅毒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流程如下:
1.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职
业暴露,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2.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同时指导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暴露部位的处理。
3.暴露部位的处理原则:
污染的体液、血液喷溅:立即脱掉污染衣物,污染的皮肤进行清洗、消毒。
锐器伤:立即伤口处理,包括轻轻挤压伤口旁,尽量排除损伤处血液,并用流动水冲洗。
其他职业暴露,如呼吸道传播疾病污染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若是喷溅部位是眼睛,则用洗眼器进行反复冲洗。
4.预防措施: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评估暴露的情况,包括暴露源的明确程度,进行相应的病毒载量测定或抗体筛查。
未接种过疫苗抗-XXX<10MIU的暴露者,应立即注射高
效免疫球蛋白或疫苗;接种过疫苗抗-HBV>10MIU的暴露者
不进行处理,追踪半年;HIV阳性者内服逆转录酶抑制剂。
5.处理完毕,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做好调查记录,
并向院领导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记录内容应包括暴露者的姓名、年龄、发生时间、地点、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经过,联系电话,暴露类别,严重程度和处理情况等,并形成文字材料。
6.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暴露的原因,判断是否属于意外或违
规操作,并持续改进流程或加强培训。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1、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或3%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
2、眼睛等粘膜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3、针刺伤等锐器职业暴露后,①先进行局部处理:立即停止操作,脱去手套,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然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
②按照针刺伤上报流程进行上报:了解暴露源的乙肝、丙肝、HIV、梅毒的感染情况,暴露人员应检查相应指标并接受抗体的注射及后期的免疫接种。
③根据暴露情况由疾控部门评估是否需要医学观察,需医学观察者,居家隔离14天,观察期间如出现发热、腹泻或呼吸道症状,立即至发热门诊就诊。
4、呼吸道暴露后,用大量的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漱口,并根据暴露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医学观察,需医学观察者,居家隔离14天,观察期间如出现呼吸道症状,立即至发热门诊就诊。
5、职业暴露者可酌情服用抗病毒药进行预防。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

3、特殊处理
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 HBs滴度低(<> 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 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 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 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感染管理科。
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 HbsAg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02 丙肝职业暴露
1、挤压与消毒 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 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 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如果是黏膜暴露,就 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母爱
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 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 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 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 在寒冷的年代里,母爱是温暖。 在温暖的年代里,母爱是关怀。 在文明的年代里,母爱是道德。 在欢乐的年代里,母爱是幸福。
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 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 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2、抽血检查
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 复感染者( 抗-HCV阳性、HCV-RNA阳 性),建议暴露后医务人员立即进行抗-HCV检测,留取抗-HCV本 底资料;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
【应急预案】
1.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2. 局部紧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2)如有伤口,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外的血液。
局部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查询污染来源患者检验
结果,必要时对污染来源患者进行相关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4. 医务人员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及医院感染控制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签字确认,填写《职业暴露情况登记表》,感控科根据具体情况为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开具相应的免费检验单。
5.发生职业暴露人员将检验结果、用药发票等相关资料交感
控科备案。
6.发生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追踪、随访管理。
【流程】
发生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后→现场紧急处理→皮肤暴露:如
果皮肤表面切割伤、咬伤等被血液等污染,立即局部紧急处理挤血一冲洗一消毒,用皂液和流动水沖洗→黏膜暴露:如果黏膜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分钟以上,特殊情况用清水、自来水进行冲洗→报告科主任或者护士长,报告主管部门→风险评估,暴露类型、暴露源、暴露者→暴露者无风险,可终止→存在风险暴露,开具相关检验→填写血源性职业暴漏登记表→暴露者可能存在被感染的风险,选择干预方案→发生职业暴露人员将检验结果、用药发票等相关资料交感控科备案→发生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追踪、随访管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一、引言医务人员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可能会意外接触到各种病原微生物、血液、体液等有害物质,从而导致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不仅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因此,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建立健全的报告流程,对于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1. 紧急处理(1)立即清洗:暴露部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如有伤口,需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感染。
(2)消毒:用75%酒精或0.5%碘伏对暴露部位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繁殖。
(3)报告上级: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报告暴露情况,并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卡》。
2. 医疗救治(1)评估暴露程度:根据暴露的病原微生物、暴露量、暴露部位等因素进行评估。
(2)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等。
(3)定期随访: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心理干预(1)提供心理支持:为暴露者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
(2)开展心理疏导:引导暴露者正确面对职业暴露,减轻心理负担。
4. 健康教育(1)加强防护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
(2)培训防护技能:定期开展防护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能力。
(3)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医务人员了解职业暴露的法律责任,维护自身权益。
三、报告流程1. 科室报告: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报告,并提供相关资料。
2.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并协助开展调查。
3. 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卡》:暴露者需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卡》,内容包括暴露时间、地点、暴露环节、暴露程度等。
4. 跟踪调查与评估: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暴露者进行跟踪调查,评估暴露风险,并提供相应指导。
5. 汇总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全院通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1、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0%酒精、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页脚内容2
职业暴露处理盒
用物
生理盐水:250ml
注射针头:1个
纱布:1包
棉签:1包
碘伏:1瓶
判断暴露源性质
1、抗-HIV阳性→请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1小时内服用→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报所在地区疾病控制部门。
2、被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μg、5μg、5μg(按0、1、6月间隔)
页脚内容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1、若皮肤及粘膜发生职业暴露,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水反复进行冲洗;2、若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从而引起职业暴露,需用生理盐水和流动水对粘膜反复进行冲洗;3、若碰到利器割伤或刺伤等情况,应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对伤口进行轻轻挤压,尽可能将损伤的血液挤出,再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水反复对伤口进行冲洗。
冲洗后尽快用0.5%碘伏或75%的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必要时需进行包扎;4、发生暴露事件时,应第一时间向科室领导及院感办公室进行报告;5、及时填写针刺伤报告表,报告内容按照医院内部报告表进行;6、如果暴露源HBV呈现阳性,应尽快为暴露者实施以下措施:(1)血清学监测:乙肝五项、HBV DNA(乙肝DNA定量)、肝功能,分别于3个月和6个月后进行复查;(2)主动和被动免疫措施:A.若抗HBs(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不处理;B.如果未接种或抗HBs(乙肝表面抗体)不详或抗HBs(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应立即注射HBVIG(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同时注射乙肝疫苗20ug,并分别于1及6个月后注射乙肝疫苗20ug;7、如为可疑HCV(丙肝)阳性,应分别月0、6、9个月对暴露者进行复查,一旦发现HCV(丙肝)呈阳性,需交由专业人员进行治疗;8、如为可疑或确诊HIV(艾滋病)阳性者,需对暴露者定期进行HIV(艾滋病)抗体检测(0、4、8周及3、6个月进行复查),同时请专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给予预防用药;9、发生暴露后,应及时进行随访:A. HBV(乙肝):分别月3个月及6个月后检测HBsAb(乙肝表面抗体);B. HCV(丙肝):暴露后4~6月内对抗HCV(丙肝)和ALT(转氨酶)进行复查;C. HIV(艾滋病):暴露后4周、8周、3个月、6个月后对HIV(艾滋病)抗体进行检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1.血液,体液等溅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文即先用脱皂。
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
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冲洗干净。
3.皮肤针刺伤。
切割伤。
咬伤等出血性损伤。
应当在伤口旁墙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提伤部位的血流。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势压。
然后用清水。
自来水成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优、70酒精、0.2-0.5过氧乙酸、3%或氧水等浦毒创套。
4 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以及头皮
针,直接放入锐器盒,满四分之三便更换。
利器收集箱须要放进黄色胶带,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5 当皮肤接触或可能接触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
液,黏液或可疑污染的环境直接接触时,应戴手套,并使用正确洗手方法。
6 凡是与血液,体液或者感染性材料接触后的设
施,设备,环境均应尽快消毒。
7在可能存在血液暴露的工作场所进食,不得将食物及饮料放在感染性材料的冰箱内。
8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动作;不能将利器直接传递给他人,不能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应丢弃在医疗废物垃圾袋内,将锐器物放入锐器盒内。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

• 局部应急处理措施
•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
• (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 消毒,并包扎伤口。
• 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 三种类型
•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 型。
•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
•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 源不明型。
• (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 (5)污染物的泼溅:发生小范围的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
理。发生大范围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 达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范围和程序。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 理
• 1、院感科和检验科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 和确定。
• ➂ 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 核心HbsAg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 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
02- 丙肝职业暴露
• 1、挤压与消毒 • 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
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 ,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 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如果 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 行反复冲洗。
• 3、特殊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置流程
一、现场处理:职业暴露一旦发生,应做好暴露部位紧急处理。
1.完整的或有破损的皮肤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溅到,应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充分清洗。
2.粘膜暴露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冲洗干净。
3.被割伤或扎伤,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尽可能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4.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二、报告:对暴露部位紧急处理后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填写“职业暴露个人登记表”,科室负责人签字后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处和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处详细了解暴露过程,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等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备案。
班外时间由科室负责人报医疗总值班,由总值班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处及保健科。
三、预防性治疗(Post-Exsposure Prophylaxis,PEP):由专家评估决定是否实行。
一旦决定实施PEP,原则上越早越好,最好在1-2小时内开始,尽量不超过24小时。
感染危险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时间已达1-2周,也应考虑预防性用药。
四、血清学监测:暴露源应完成传染病三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阳性加查RPR;暴露者发生暴露后应完成传染病三项+丙肝抗体+乙
肝两对半检查,由所在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出面,尽快与检验科联系,血样送检验科尽早行相关检查并追踪结果,以便得到及时合理处理。
如发生集体暴露事件(≥3人)或怀疑HIV暴露,应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出面协助处理相关事项。
五、临床医护人员预防性治疗及血清学监测费用由医院负责。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被针头或锐器刺伤时,应立即流动水冲洗伤口,并从远
心端开始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伤口,之后用75%乙
醇或0.5%碘伏消毒,并进行包扎。
2.如果病人为HIV(+),医务人员应该抽血检查Auti-HIV,并在2小时内服用XXX和XXX。
如果皮肤被污染,应
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
如果粘膜或眼睛被污染,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同时,医务人员应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审核并签名。
之后,应向医务科报告并核实病人带病情况,并根据病人血源性病原体结果做相应处理。
3.如果病人为XXX阳性,或者是急诊病人或病原体不明,或者是Anti-HCV(+)或TP(+),医务人员应该进行相应
的处理。
如果医务人员自身为HbsAg(+)或Anti-HBs(+),应进行医学观察2年,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2
年追踪抗-HIV。
如果医务人员未注射疫苗,则需在24小时内注射HBIG,并建议接受HBV疫苗注射。
如果医务人员已完成疫苗注射未产生免疫力,则应查输血全套。
如果医务人员Anti-HCV(+),予因特芬300万U皮下注射疗程28天。
如果医务人员Anti-HCV(-),则应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QW*2次。
在以上处理完成后,如果还需要注射HBIG,则应在24小时内注射,并建议接受HBV疫苗再注射。
最后,医务人员应继续追踪肝功能和血液检测结果,暴露后45天追踪Anti-HCV和TP,暴露后45天追踪HBV或输血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