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质证明简答必背50题
[全]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简答题1.简述心理辅导的方法(一)改变学生行为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暂时隔离法(6)惩罚法(7)自我控制法(8)松弛训练(9)系统脱敏疗法(10)肯定性训练(二)改变学生认知的基本方法(1)合理情绪疗法(2)认知疗法(3)来访者中心疗法2.简述影响随意注意的主要因素(1)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3)活动的组织性。
(4)过去的经验。
(5)个人的意志品质。
3.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学习程度(3)记忆任务的时间与重要性(4)识记方法(5)时间因素(6)识记者的情绪、动机和态度4.简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増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5.简述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6.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7.简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作用与营养的影响(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的影响(3)学校教育的影响(4)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5)主观努力8.简述如何培养良好性格(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9.简述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一)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因材施教(1)正确对待学生的气质特征(2)根据学生的气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3)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气质(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1)了解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2)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做恰当的评价(3)有意识地矫正学生的性格缺陷1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知识观: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教师资格证必背的50条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必背的50条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现代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科技功能等。
口诀:个体(本体功能)+社会(派生功能)2.简述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口诀:龟速够防守4.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口诀:两再一新促生产5.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口诀:体内两权一目的6.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7.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1、简述课程评价的概念及功能。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区分、强化和发展的功能。
2、简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其意义。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这些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1)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责任感。
(2)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整体优化、注重个性等。
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质量管理等。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题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智力、品德和体质的活动。
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机构和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100道简答题(附答案),背完稳拿40分(四)
教师资格证考试100道简答题(附答案),背完稳拿40分(四)61.简述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1)发展水平的差异(2)表现早晚的差异(3)结构的差异(4)性别差异(5)类型差异62.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63.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2)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64.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65.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小学教育的性质: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我国的小学教育性质是基础性教育,是义务教育,又是普及教育。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1)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文化普及。
(2)为培养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前提。
(3)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时期,也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
66.简述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1)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2)课外和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5)班主任工作67.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有意义学习材料的本身,必须合乎非人为的和实质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68.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6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70.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7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1)思维的具体性。
教师资质证明简答题口诀记忆
简答口诀记忆1.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记忆口诀:两再一新促生产)(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的政治功能:(记忆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的文化功能:(记忆口诀:两传选新促文化)(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2.简述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
具体来说,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心理素养: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精编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50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50题含答案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3、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4、任何学科教给学生的知识首先都是(基础知识),它是教材的主要内容5、对我国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6、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7、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型的文件是(国家标准职业分类)8、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9、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10、每年的9月10日被定为教师节的决定始于(1985)11、学生所想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力指学生的(人格尊严权)12、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13、学校产生后,教师便已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1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1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6、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1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18、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19、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20、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2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2、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23、学生是权力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力)24、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简答题50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简答题50题含答案1.请简述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代表人物为朱熹。
(2)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它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如老鹰教小鹰飞翔,老猫教小猫抓老鼠等。
从这个学说开始,教育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米丁斯基。
2、请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3.请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第一,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强调对国民实施一定的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接受一定的教育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第四,教育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从宗教教学中分离出来。
4.请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是指所有人都接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50题(梳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50题(梳理)一、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素质教育观的内涵)1.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2.坚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坚持发展人的独立个性。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基本理念和“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1.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研究.2.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裕调动和施展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研究、健康快乐成长!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终身研究基本理念如何理解?1.终身研究的基本理念:研究先进小学教育理论,相识国内外小学教育革新和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研究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研究的典范。
2.终身研究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研究过程,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特点。
教师应当在形成全民研究、构建研究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终身研究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发2独)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生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021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50道
1、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
(1)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
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5、教育与社会文化。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教资笔试幼儿园教师资简答题50题
1.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2)丰富生活经验。
(3)培养有意记忆。
(4)教授记忆策略。
2.幼儿思维的类型。
(1)直观行动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又叫动作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幼儿是“小白兔”、猪总是“大肥猪”,奶奶总是白头发的,儿子总是小孩。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概念为形式,是大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
3.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3)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5)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4.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清晰地感知一些刺激,这些刺激便成为知觉对象,其余的成为背景,对象是感知的中心,背景则是衬托部分。
为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教师应注意:(1)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2)教师应该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语言与直观材料相结合的方式。
5.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2)好奇好问;(3)喜欢交往;(4)独立性不断发展;(6)坚持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7)易冲动,自制力差,同时自制力不断发展。
6.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媒介的影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的影响,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3)同伴相互作用,模仿和强化;(4)移情: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原因。
教师资格证必刷的50道简答题
小学1. 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1)物质基础。
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可以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为教育提供了不断丰富的教育内容、不断发展的教育手段。
(2)社会条件。
一方面,统治者需要通过教育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专门人才和顺民;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倡导自己的主流意识。
(3)文化基础。
文字的出现,为学校教育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人类社会日益积累和丰富的文化、文明成果提供了文化基础。
2. 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
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学校教育制度。
小学教育是基础。
(2)全民性。
从广义上讲,全民性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
从狭义上讲,全民性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3)义务性。
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就必须接受小学教育。
(4)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小学教育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2. 简述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4.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5. 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6.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为学校的产生供应了物质基础。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别,为学校供应了特地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
(2 )文字的产生和传达文化的工具达到了必然水平。
(3 )经验的积累,为教育活动的张开供应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充足的教育内容。
(4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特地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记忆技巧:生产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国家机器的需要。
2、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 )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2 )等级性:不同样阶层的人接受教育的内容、程度均不同样。
(3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4 )刻板性:授课内容固定、方法单一、缺少灵便性。
(5 )道统性:教育反响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6 )象征性: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记忆技巧:古代阶级专刻统(桶)象。
3、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
( 1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盛行。
( 2 )初等义务教育的宽泛推行(德国最早)。
(3 )教育的世俗化(与宗教分别)。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法世(“公益法师”)4 、简述20 世纪后期的世界教育特点(发展趋势)。
(1 )教育的平生化(保罗·朗格朗“平生教育之父” )。
(2 )教育的全民化(《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3 )教育的民主化(同样级化、特权化、专制化否定)。
(4 )教育的多元化(对单一性和一致性的否定)。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教育的个性化、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不同样版本教材表现不同样,做多项选择题时候注意变通)。
记忆技巧:全、民、多、现< 献 > 、身;个(各)国全信科学。
5、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此种类题目一般为教师编论述题】(1 )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见解,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
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随着教育的日益发展,教师资格证考试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100个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简答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教师资格证是什么?答: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是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2、教师资格证考试有哪些科目?答: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
不同学段和学科的考试科目略有不同。
3、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是多久?答: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五年。
持证人应在五年内完成规定的注册程序,以保持其有效性。
4、哪些人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答: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符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符合所申请学科要求的教育学历条件,并具有相应资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可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5、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流程是什么?答:考生应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进行报名,并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上传个人照片、选择考试科目等。
报名成功后,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6、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有效期是多久?答: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科目的考试,否则需重新报名参加考试。
7、教师资格证面试流程是什么?答:面试流程包括抽题、备课、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等环节。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面试地点,进行抽题、备课、结构化面试等环节,最后进行试讲和答辩。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一、什么是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它是由国家颁发的,代表持证人具备了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条件是什么?申请小学教师资格证的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2023年教师招考50道高频必背简答题四
教师招考50道高频必背简答题〔四〕31.简述现代教师观图片(1)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的放开教师、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欣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援助、引导启发。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开展。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2.现代教学观:图片(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33.教学的根本任务图片(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根本技能、技巧(2)开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开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4.简述“最近开展区〞思想图片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开展的水平。
第—种水平是现有开展水平,是指由肯定的已经完成的开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开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援助所能够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异,这就是“最近开展区〞的观点。
35.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开展阶段论图片(1)根本的信托感对根本的不信托感(0 至1、5 岁):培养信托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疑心(2 至3 岁):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 至5 岁):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 至11 岁):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 至18 岁):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热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无望感(成年晚期)36.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育启发图片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二、学校产生的条件1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2具有相当水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三、近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依法治教,义务教育的产生2建立了完善的学制3班级授课制度产生4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四、现在学校教育的特点1重视幼小衔接2普及和延长义务教育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运行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5教育向终生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五、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性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对文化促进作用: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六、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形式的平行性七、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3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八、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2学校教育由专业的教师来施教3学校教育是关键年龄阶的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九、影响学制确立的因素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十、欧美学制的类型:1西欧双规制2美国单轨制3前苏联型学制十一、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1重视幼小衔接2义务教育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3重视职业教育,并力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层次多样化5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十二、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十三、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十四、教育目的理论:1 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观点: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2 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马斯洛观点: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生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十五、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和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十六、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
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十七、教科书的编写:1直线式教科书结构。
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呈现在教科书中2螺旋式教科书解构。
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逐级加深十八、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1学科特点2强调内容基础性3考虑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4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十九、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4科学文化知识二十、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1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基础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3学科特征二十一、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二十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2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3教学过程的发展性(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4教学过程的教育性(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二十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2上课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4课外指导5学习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二十四、怎样上好一堂课: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结构合理 4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二十五、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2直观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循序渐进性原则(系统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量力性原则二十六、德育的基本办法:说服教育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二十七、德育的基本途径: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和校外活动3社会实践活动4团队活动和集会活动5班主任工作二十八、简述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景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二十九、良好班集体的建设1班级目标建设(渐进、有恒、多样)2班级组织建设(班委会、团支部和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3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4关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三十、班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班委会2班级日常管理:环境管理、教育性管理和学生评价管理3班级活动管理:主题班会4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班主任、代课老师、学生、学生家长三十一、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三十二、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三十三、简述你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学式方式的理解1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的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合伙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3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十四、遗忘规律艾宾浩斯概念:个体对识记过的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规律:1学习之后马上开始2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3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三十五、影响遗忘的因素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3学习程度 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三十六、根据遗忘特性如何进行记忆1深度加工材料 2多重编码3有效运用记忆术 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尝试背诵)三十七、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选择有良好知识组织解构的教材 2创设问题情境3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学习各种思维方法5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6教会学生思维策略三十八、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2问题表征的方式3思维定势 4功能固着 5动机与情绪状态三十九、注意的影响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包括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2个体因素:包括需要、兴趣、过去经验、人格特征等3活动目的和组织:活动目的越明确,活动对于个体的意义价值越大,个体的注意越容易得以保持四十、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罚4正确指导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四十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2对材料的理解程度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4定势作用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四十二、利用知识迁移的原理进行有效教学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侧罗,提高迁移意识性四十三、人格的影响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4学校教育 5个人主观因素四十四、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主要掌握间接经验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3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四十五、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品德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品德是这种社会规范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原因●品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
四十六、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1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保护和利用好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3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4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5针对学生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四十七、学习问题的应对策略1激发学习动机 2确立明确学习目标3要对学生包邮合理期望 4尊重学生5营造和谐班级气氛 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四十八、心理辅导的主要办法1行为改变技术 2认知疗法3来访者中心疗法 4团体辅助方法四十九、良好品德的培养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五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小学段必备)1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