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6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

合集下载

汽车独立悬架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汽车独立悬架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汽车独⽴悬架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独⽴悬架设计说明书摘要本设计主要讲述了悬架的定义和重要性,描述了悬架的作⽤和功能主要阐述了独⽴悬架的类别和构造尤其是详细的介绍了麦弗逊式独⽴悬架的设计过程,本着满⾜车辆⾏使平顺性的原则,设计了麦弗逊式独⽴悬架的各个组成部件,并对其进⾏了校核。

如螺旋弹簧的设计和计算,横向稳定杆的设计,对导向机构进⾏了平顺性分析,横摆臂的长度计算和减震器的设计计算等。

轿车悬架是⼀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架既要满⾜汽车的舒适性要求,⼜要满⾜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这两⽅⾯⼜是互相对⽴的。

⽐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怎样处理好这些⽅⾯的关系就摆在了我们设计⼈员的⾯前。

因此要是能够设计出使这些⽅⾯都能达到⼀个和谐的悬架对越来越多的汽车使⽤⼈员来说将会带来极⼤的好处。

他们将会体会到优秀悬架带给他们的良好的舒适性,和安全的平顺性。

希望本⼈的设计能够满⾜⼤家的要求。

本设计的图纸主要由计算机绘制完成,计算机编档、排版,打印出图及论⽂。

还完成了⼀定量的英⽂翻译⼯作。

关键词:麦弗逊式独⽴悬架悬架汽车悬架AbstractThe main design on the suspens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importance of a suspension described the role and functions primarily on the type of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nd tectonic particularly detailed introduced Maifuxu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design process, in the spirit of the exercise smoothly vehicles meet the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of th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Maifuxun various components, and the degree of their. If screw spring-loade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horizontal designed to guide agencies conducted smoothly and analytical, Wang squatting length calculation and shock absorber design.Training is a perfect car for the car more difficult to achieve fuel, because it is necessary to meet the suspension of vehicle comfort, but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bility of its manipulation, and these two aspects are mutually antagonistic.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sexual comfort, require a significant buffer car shock, which is designed spring-loaded soft farther, but the spring-loaded soft but easy to vehicle braking occurred "nod" and accelerate the "rise" and so serious adverse trends,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vehicle to easily lead to vehicle instability manipulation. How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areas before our designers have to face the problem .So if thesemeet the mission to design a harmonious suspension of a growing number of vehicles involved will bring great benefits. They will understand their outstanding suspension to the comfort of a good, and safe smoothly. I hope the design can satisfy all requirements.The design drawings completed mainly by computer mapping, computer archiving, typesetting, printing out maps and papers. Also completed a number of English translation work.Keyword:Maifusun type of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uspension Motor Training1概述1.1 悬架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悬架是保证车轮与汽车承载之间具有弹性联系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驶中的车⾝位置等有关装置的综总称。

车辆工程专业精品毕业设计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前后悬架设计)(有cad图+三维图)--中英文翻译

车辆工程专业精品毕业设计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前后悬架设计)(有cad图+三维图)--中英文翻译

车道变换测试的灵敏度作为衡量车载系统需求的一种方式绪论司机在驾驶的时候被分散注意力是国际公认的一个重要的道路安全问题,特别的,那些潜在的分散和降低司机的驾驶注意力的车内部方便的技术如信息,通信,娱乐和先进的辅助驾驶技术等,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和倡议政策. 设计这些系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确保驾驶时不过多的妨碍司机的驾驶任务和驾驶安全.在一个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技术引进而非出于安全考虑的领域中,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在车辆设计和安全评估中有广泛被接受的科学方法,包括视觉闭塞技术和外围检测等方法.以其目前的发展达到ISO标准,另一个方法,是移线试验(以下简称LTC).想把LTC 作为一种有用的评价工具,LCT必须是有效和可靠的,并且具有高灵敏度. 本文的重点就是介绍LCT方法的灵敏性。

即其分辨不同类型的能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技术的能力。

§1.1司机分心司机分心通常被描述为包含有不同的范围,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例如,视觉,听觉和认知,生物力学(物理)等。

这些类型,特别是视觉和认知分心,已经证明损害驾驶性能的不同方面,横向控制和事故检测度量对不同形式的驾驶干扰尤为敏感.例如,已被证明用增加车道变化来视觉负荷。

相反,中等水平的认知负荷已被证明在车道保持性能的影响不大,甚至可以导致更精确的横向控制。

此外,认知和视觉任务可以损害事故的检测,但认知的分心也可以影响驾驶员更快更充分地应对事故的能力。

鉴于其目前的发展进入了ISO标准和其在驾驶分心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被使用,LTC能够测量和区分不同的驾驶分心的影响,这是很重要的.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LCT区分视觉与不同层次的需求认知的灵敏性。

§1.2 变道测试LCT(变道测试)是一个基于PC的驾驶模拟,目的是定量测量由于同时进行中的次要任务的表现而引起的驾驶性能的退化程度,它已被广泛用来评估驾驶性能。

同时该实验使用了一系列的车载信息系统(IVIS)为主驾驶任务提供信息支持(如导航)。

(汽车行业)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设计

(汽车行业)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设计
所以
5.3.2弯矩的计算
总体设计中又知:车载质量为=1500kg,簧上整备质量2000kg。
A.所以均布载荷集度q为:
图5-2车架载荷示图
B.求支反力
由平衡方程得:
得:
把车架纵梁分为六段。如图5-3所示:
图5-3纵梁分段受力示图
当时:
b.保证整车良好的平顺性能。
c.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于维修、调整。
d.尽量使用通用件,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e.在保证功能和强度的要求下,尽量减小整备质量。
f.其它有关产品技术规范和标准。
目前,农用运输车不能满足“三农”市场需求,突出表现为壹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技术水平低,质量和维修服务水平差,价格较高,而市场急需的高质量经济型产品不能满足需求。结合生产实际,在农用运输车基础上对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进行了设计。
从之上三种车架的对比能够见出:低速载货汽车应该选用车架B。
本设计共有六根横梁,有前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第五横梁,第六横梁。
4.1.3纵梁和横梁的连接
轿车车架的纵、横梁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而货车则多以铆钉连接(见下图)。铆钉连接具有壹定弹性,有利于消除峰值应力,改善应力状况,这对于要求有壹定扭转弹性的货车车架有重要意义。
第2章总体方案论证
2.1设计选型原则
2.1.1车架的设计方案
根据纵梁的结构特点,车架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案:
a.周边式车架,用于中级之上的轿车;
b.X形车架,为壹些轿车所采用;
c.梯形车架,梯形车架是由俩根相互平行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其弯曲刚度较大,而当承受扭矩时,各部分同时产生弯曲和扭转。其优点是便于安装车身、车箱和布置其他总成,易于汽车的改装和变型,因此被广泛地用在载货汽车、越野汽车、特种车辆和用货车底盘改装的大客车上;

车辆工程专业精品实习报告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设计调研报告

车辆工程专业精品实习报告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设计调研报告

实习心得与体会自2007年3月1日进入宁波井上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来,我已经历两个月现场实际工作。

在领导及同事们热情、友善,积极,和谐,兢兢业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的感染和影响下,我很快融入了这个特殊的大家庭。

在这个月里经理与同事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两个月以来,经理为我精心准备学习计划,安排何飞负责我在车间的实习,安排陈云教我APQP文件。

同时,我也理论联系实际努力的学习。

下面,我将结合两个月以来的实际工作谈谈所学所悟。

在注塑车间实习,我对公司的设备型号,工作原理以及设备的调校,产品的主要缺陷,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与解决方法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公司的主要设备是用海天的注塑机,根据锁模力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HT250X1,HT530X1,HT650X2,HT1250X2,HT2800X23种。

其工作原理如下:注塑机是一种专用的塑料成型机械,它利用塑料的热塑性,经加热融化后,加以高的压力使其快速流入模腔,经一段时间的保压和冷却,成为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注塑机的工作循环:1)锁合模:模扳快速接近定模扳,且确认无异物存在下,系统转为高压,将模板锁合. 2)射台前移到位:射台前进到指定位置.3)注塑:可设定螺杆以多段速度,压力和行程,将料筒前端的溶料注入模腔。

4)冷却和保压:按设定多种压力和时间段,保持料筒的压力,同时模腔冷却成型。

5)冷却和预塑:模腔内制品继续冷却,同时液力马达驱动螺杆旋转将塑料粒子前推,螺杆在设定的背压控制下后退,当螺杆后退到预定位置,螺杆停止旋转,注射油缸按设定松退,预料结束。

6)射台后退:预塑结束后,射台后退到指定位置。

7)开模:模扳后退到原位.8)顶出:顶针顶出制品。

注塑成型是一门工程技术,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将塑料转变为有用并能保持原有性能的制品。

注射成型的重要工艺条件是影响塑化流动和冷却的温度,压力和相应的各个作用时间。

然而对设备的调校也就是对注塑温度与注塑压力的控制。

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设计(1)

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设计(1)

第1章前言车架和悬架系统是汽车设计的重要部分,因为它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各个方面(操控、性能、安全、舒适)性能。

现代汽车绝大多数都具有作为整车骨架的车架。

汽车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驾驶室、货箱和有关操纵机构。

车架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所以在车辆总体设计中车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使装在其上面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的变形最小,车架的刚度不足会引起振动和噪声,也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某些机件的可靠性下降。

过去对车辆车架的设计与计算主要考虑静强度。

当今,对车辆轻量化和降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对车架的结构形式设计有高的要求。

首先要满足汽车总布置的要求。

汽车在复杂多边的行驶过程中,固定在车架上的各总成和部件之间不应发生干涉。

汽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车架在载荷作用下可能产生扭转变形以及在纵向平面内的弯曲变形;车架布置的离地面近一些,以使汽车重心位置降低, 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用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它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撑力)、纵向反力(驱动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在进行设计时,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a.规范合理的型式和尺寸选择,结构和布置合理。

b∙保证整车良好的平顺性能。

c.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于维修、调整。

d.尽量使用通用件,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e.在保证功能和强度的要求下,尽量减小整备质量。

f.其它有关产品技术规范和标准。

【2】目前,农用运输车不能满足"三农”市场需求,突出表现为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技术水平低,质量和维修服务水平差,价格较高,而市场急需的高质量经济型产品不能满足需求。

(完整版)汽车悬架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汽车悬架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轴(或与车轮)弹性的连接起来.其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冲击载荷引起的承载系统的震动,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本次文就是对载货汽车后悬架主副簧进行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校核,保证设计满足汽车对安全方面的要求。

本次设计首先根据汽车后轴载荷和非簧载质量确定每副钢板弹簧的载荷,通过钢板弹簧满载和空载载荷的不同来确定主副簧的刚度分配,同时根据汽车轴距来确定钢板弹簧的长度。

根据公式算出钢板弹簧所需总惯性矩,这样就能算出钢板弹簧的大致厚度和宽度。

用画图法可以确定每个钢板弹簧的长度。

最后对钢板弹簧进行校核,保证钢板弹簧满足要求。

关键词:钢板弹簧;复合簧;后悬架。

Abstractsuspension assembl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automotive, it links the frame (or Unibody) and axle (or wheel) . Its main task is to pass the effect of all force and torque between the wheel and the frame, and relax the impact load of the frame passed from rough road to ensure the normal running of the car. The article is to desig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pring of rear suspension, and check the design to ensure the design meets automotive safety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is first based on the vehicle rear axle load and non-sprung mass to determine the load of each leaf spring, according the different loads of full and no load to distribution the stiffness, while use the vehicle wheelbase to determine calculate the approximate thickness and width. Drawing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ength of each leaf spring. Finally, check the leaf springs to ensure it meet the requirements.Keywords: leaf spring; composite spring; rear suspension目录引言 ...................................................................................................................................1.1 汽车的发展历史......................................................................................................1.2 汽车的构造 .......................................................................................................................1.3 汽车悬架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1.3.1 汽车悬架系统的作用............................................................................................1.3.2 汽车悬架系统的组成............................................................................................1.3.3 汽车悬架系统的分类............................................................................................1.4 该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6 钢板弹簧 ...........................................................................................................................1.6.1 钢板弹簧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原理........................................................................2 钢板弹簧的布置方案及材料选择.............................................................................3 汽车后悬架系统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3.1 设计给定参数 ...................................................................................................................3.2 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的确定 ...............................................................................................3.2.1 前后悬架静挠度和动挠度的选择........................................................................3.2.2 钢板弹簧满载弧高的选择....................................................................................3.2.3 钢板弹簧长度的确定............................................................................................3.2.4 悬架主、副钢板弹簧的刚度分配........................................................................3.2.5 钢板弹簧所需的总惯性矩的计算........................................................................3.2.6 根据强度要求计算钢板弹簧总截面系数............................................................3.2.7 钢板弹簧平均厚度的计算....................................................................................3.2.8 验算在最大动行程时的最大应力........................................................................3.2.9 钢板弹簧叶片断面形状及尺寸的选择................................................................3.3 钢板弹簧的设计及校核 ...................................................................................................3.3.1 钢板弹簧各片长度的确定....................................................................................3.3.2 钢板弹簧刚度的验算............................................................................................3.4 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和曲率半径计算....................................................3.4.1 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3.4.2 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3.4.3 钢板弹簧叶片在自由状态下曲率半径的计算....................................................3.4.4 钢板弹簧各叶片在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和弧高的计算................................3.4.5 钢板弹簧总成弧高的核算....................................................................................3.5 叶片端部形状的选择 .......................................................................................................3.6 钢板弹簧两端与车架的连接 ...........................................................................................3.7 钢板弹簧弹簧销和卷耳的设计........................................................................................3.7.1 弹簧销的设计........................................................................................................3.7.2 卷耳尺寸的确定.................................................................................................... 4结论 ............................................................................................................................参考文献 ...........................................................................................................................5 致谢 .............................................................................................................................引言1.1 汽车的发展历史自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已经历了120多年的发展来历程。

毕业设计--轻型载货汽车悬架的设计

毕业设计--轻型载货汽车悬架的设计

轻型载货汽车悬架的设计摘要:汽车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本次设计主要是1.5t货车的悬架设计。

参照力帆LFJ3048的基本参数,根据载货汽车悬架系统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悬架系统。

悬架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汽车主要的质量参数的分析,初步制定悬架系统的结构方案。

本设计的弹性元件选择钢板弹簧,经过设计计算确定钢板弹簧的主要尺寸和结构形式。

通过数据的论证确定悬架的结构方案与主要参数,利用计算机绘制图纸。

在设计过程中即要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结构简单、成本低等因素。

通过计算得出的数据表明此次设计的悬架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1.5T货车;悬架设计;钢板弹簧Dgsign carry cargo car of light tack suspensionZhaowei(Vehicle Engineering 2009,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Abstract:Automotive suspension is the frame and wheel axle or between all the force of the floorboard of the connected device, Its role is to transfer function between the wheel and the frame of torsional force and force.It is buffered by the uneven pavement on the body and chassis of impact, resulting in reduced vibr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car can run smoothly. The design is mainly 1.5t truck suspension design. My design is based Lifan LFJ3048 basic paramet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ruck suspension systems, suspension systems designed in line with national standard.Suspension design is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quality parameters of the car, and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suspension system solutions.Select the leaf spring elastic element, has been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main leaf spring. Through the data to calculate and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scheme and main parameters of suspension,and using computer drawing drawings .In the design process is to consider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simple, low cost factors.Through the calculated data show that suspension system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1.5T truck;suspension design;plate sp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概述 (1)1.1 悬架的功用和组成 (1)1.2悬架结构形式的分析 (2)1.3悬架的设计方案 (4)2 悬架基本参数的确定 (5)2.1固有频率 (5)2.2悬架的静挠度 (5)2.3悬架的动挠度 (6)2.4悬架的刚度 (6)2.5悬架弹性特性 (6)2.6后悬架主、副簧刚度的分配 (7)3 钢板弹簧的设计 (9)3.1钢板弹簧结构选择 (9)3.2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 (9)3.2.1单个钢板弹簧承受的载荷 (9)3.2.2满载弧高 (10)3.2.3钢板弹簧长度L的确定 (10)3.2.4钢板弹簧片数n及厚度h的选择 (12)3.2.5钢板断面尺寸形状的确定 (12)3.2.6钢板弹簧各片长度的确定 (12)3.3 钢板弹簧的刚度验算 (15)3.4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17)H (17)3.4.1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3.4.2钢板弹簧各片自由状态下曲率半径的确定 (18)3.4.3弹簧的弧高 (21)3.4.4钢板弹簧总成弧高的验算 (21)3.5钢板弹簧的强度验算 (22)3.6钢板弹簧中心螺栓的选定 (23)3.7钢板弹簧衬套的分析和选型 (23)3.8弹簧夹箍的选择 (24)4 卷耳的设计 (26)4.1 卷耳形式的选择 (26)4.2卷耳的强度验算 (26)4.3钢板弹簧销的强度验算 (27)4.4叶片的端部结构 (28)5减振器的设计 (29)5.1减振器的分析和选型 (29)5.2阻尼器基本参数的确定 (30)5.2.1相对阻尼系数ψ (30)δ (31)5.2.2伸张行程的阻尼系数s5.3最大卸荷力F的确定 (31)5.4筒式减振器主要尺寸参数的确定 (32)6 总结 (33)参考文献 (34)指导教师简介 (35)致谢 (36)1 概述1.1 悬架的功用和组成舒适性是货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

毕业设计车辆工程悬架说明书

毕业设计车辆工程悬架说明书
非独立悬架分为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EQ1092F8AD型长头柴油载货汽车使用的弹性元件是钢板弹簧。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钢板弹簧的设计在整个货车悬架设计中是重中之重,其中包括钢板弹簧的布置方案、主要参数的确定、钢板弹簧各片长度的确定、钢板弹簧的刚度验算、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和曲率半径的计算、总成弧高的核算、强度验算。钢板弹簧的设计内容十分丰富,它决定了悬架的各种主要结构和尺寸。钢板弹簧本身还兼起导向机构的作用,并且由于弹簧各片的摩擦而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许多国家的货车采用了一种变厚度断面的弹簧片构成的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这种弹簧克服了多片钢板弹簧质量大,性能差(由于片间摩擦的存在,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的缺点。这种少片弹簧对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节约能源和合金弹簧钢材大为有利,所以在未来很有发展前景。
汽车诞生后,随着对悬架研究的深入,相继出现了扭杆弹簧、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等弹性元件。1934年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第一个由螺旋弹簧组成的被动悬架,但它很难适应各种复杂的路况,减震效果较差。为了克服这种缺陷,采用了非线性刚度弹簧和车身调节的方法,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无法根除被动悬架的弊端。被动悬架主要应用于货车和低端轿车,现代轿车的前悬架一般采用带横向稳定杆的麦弗逊悬架,后悬架则选择较多。半主动悬架的研究工作开始于1973年,它以改变悬架的阻尼为主,一般很少考虑改变悬架的刚度。为了兼顾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人们提出了主动悬架的概念。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悬架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主动悬架在被动悬架的基础上增加可调节刚度和阻尼的控制装置,使汽车悬架在任何路面上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控制装置通常由测量系统、反馈系统、能源系统组成。

汽车悬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和分析

汽车悬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和分析

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平顺性和低噪声是现代汽车的一个重要标志。

NVH已经成为衡量汽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动力总成是汽车最重要的振源之一。

如何合理设计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能明显降低汽车动力总成和车体的振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现有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达到提高整车平顺性和降低噪声的目的。

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优化仿真,通过比较优化前的性能可知,优化后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明显改善。

关键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Investigation on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lant MountingSystem of a Passenger Car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on the requirements of automotive comfort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and good ride comfort and low noise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the modern automobile. NVH level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vehicle quality indicator. The vehicle powertra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ibration source. How to design mounting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vehicle powertrain and body vib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This study is aimed at existing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 based o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of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 to improve vehicle ride comfort and reduce noise.On the optimization of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 simulation, the performance by comparing the known before the optimization, the optimized mounting system significantly improved.Key words: Powertrain;Mounting system;Optimization1绪论1.1选题依据汽车是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交通工具,其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具有质量、弹性和阻尼的振动系统。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6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6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6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86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工作,本文将通过超过1200字的篇幅详细讨论设计的过程和相关的技术要点。

首先,对于车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车辆的整体结构和荷载能力。

由于86低速载货汽车需要承载较大的货物负荷,所以车架应选择高强度、刚性好的材料,比如使用高强度钢材或者铝合金。

此外,还需要确定车架的结构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固定车架或者可拆卸车架,具体根据用户需求来进行选择。

悬架系统是车辆行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在设计悬架系统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悬挂形式,可以选择扭杆悬挂、叶片弹簧悬挂或者空气悬挂等。

每种悬挂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同时,还需考虑到悬架系统的减震效果,可以选择液压减震器或者气压减震器等来提高行驶的平稳性。

在设计悬架系统时,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悬架调节装置。

这是为了适应不同路面的行驶需求,并提供不同的行驶模式选择。

一般可以选择使用可调节式的悬架系统,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不同悬架模式的切换。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

转向系统可以选择使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或者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以提高操控性能。

而制动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刹车装置,可以选择液压刹车系统或者空气刹车系统,以确保行车安全。

综上所述,86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整体结构、荷载能力、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等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悬架形式,配置适当的悬架调节装置、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这些设计要点需要在毕业设计中详细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

最终,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得到一个满足用户需求、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

毕业设计-汽车悬架设计

毕业设计-汽车悬架设计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多功能转向系统(悬架设计)学生:叶成忠专业:车辆工程班级: 51314班学号: ******指导老师:**目录摘要 .............................................................................................................................................................. - 3 - Abstract........................................................................................................................................................ - 3 - 前言 .............................................................................................................................................................. - 4 - 设计背景:........................................................................................................................................... - 4 - 课题来源及要求:............................................................................................................................... - 4 - 主要内容:........................................................................................................................................... - 5 - 产品展示:........................................................................................................................................... - 5 - 第一章悬架分析选型............................................................................................................................... - 7 -1.1悬架结构方案选择........................................................................................................................ - 7 -1.1.1 设计对象车型参数................................................................................................................... - 7 -1.1.2 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结构形式的选择....................................................................... - 8 -1.1.3 悬架具体结构形式的选择............................................................................................... - 8 -1.1.4 弹性原件选择................................................................................................................... - 8 -1.1.5 减振元件选择................................................................................................................... - 8 -1.2传力构件及导向机构.................................................................................................................... - 9 -1.3横向稳定器.................................................................................................................................... - 9 -1.4 下摆臂类型选择......................................................................................................................... - 10 - 第二章悬架主要参数确定....................................................................................................................... - 10 -2.1悬架挠度计算.............................................................................................................................. - 10 -f的计算 .................................................................................................... - 10 -2.1.1悬架静挠度cf计算 ....................................................................................................... - 11 -2.1.2 悬架动挠度d2.1.3 悬架刚度计算................................................................................................................. - 12 - 第三章弹性元件设计............................................................................................................................... - 13 -3.1 螺旋弹簧的刚度......................................................................................................................... - 13 -3.2 计算螺旋弹簧的直径................................................................................................................. - 13 -3.3 螺旋弹簧校核............................................................................................................................. - 14 -3.3.1 螺旋弹簧刚度校核......................................................................................................... - 14 -3.3.2 弹簧表面剪切应力校核................................................................................................. - 14 - 第四章减振器设计................................................................................................................................... - 15 -4.1 减振器结构类型的选择............................................................................................................. - 15 -4.2 减振器参数的设计..................................................................................................................... - 16 -4.2.1 相对阻尼系数ψ............................................................................................................. - 16 -4.2.2 减振器阻尼系数 的确定............................................................................................. - 16 -F的确定 ....................................................................................... - 17 -4.2.3 减振器最大卸荷力4.2.4 减振器工作缸直径D的确定......................................................................................... - 18 -4.3 横向稳定杆的设计..................................................................................................................... - 19 -4.3.1 横向稳定杆的作用......................................................................................................... - 19 -4.3.2 横向稳定杆参数的选择................................................................................................. - 19 - 第五章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 20 -5.1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 - 20 -5.1.1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 - 20 -5.2 导向机构受力分析..................................................................................................................... - 21 -5.3 下横臂轴线布置方式的选择..................................................................................................... - 22 -5.4 下横摆臂主要参数..................................................................................................................... - 23 - 第六章论文总结................................................................................................................................... - 24 - 致谢 ............................................................................................................................................................ - 25 - 参考文献..................................................................................................................................................... - 25 -摘要根据对汽车悬架的研究以及资料的查阅,着重阐述了应用于多功能转向电动汽车麦佛逊式独立悬架的设计与计算,在保证电动车能原地旋转以及侧向行驶对悬架的布置进行全新设计,包括汽车悬架类型选择,不同类型悬架的优缺点,和各种类型悬架应用状况等。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方案设计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方案设计

前言 (1)第一章绪论 (2)1.1空气悬架结构与分类 (2)1.2空气弹簧悬架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现状 (3)1.3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4)第二章汽车振动的简化及分析 (5)2.1振动的简化 (5)2.2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分析 (6)第三章空气悬架系统元件概述 (9)3.1空气弹簧 (9)3.1.1空气弹簧特性 (10)3.1.2空气弹簧特性试验 (12)3.2减振器 (14)3.3高度控制阀 (15)第四章控制方式 (18)4.1最优控制方法 (18)4.2自适应控制方法 (18)4.3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19)第五章信号采集、控制元件的选择 (20)5.1试验台信号采集、控制方案设计 (20)5.2元件选择 (20)5.3信号采集装置的布置及刚度、高度调节 (22)第六章机械元件的设计、校核 (23)6.1空气弹簧设计计算 (23)6.1.1空气弹簧刚度计算 (23)6.1.2附加空气室设计 (24)6.2减振器选择与计算 (24)6.3轮胎当量螺旋弹簧的设计、校核 (25)6.4减振器螺栓的校核 (26)6.5立柱的设计 (26)6.6簧上、簧下质量的确定 (27)6.6.1簧上质量的确定 (27)6.6.2簧下质量的确定 (28)结论 (2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30)附录汽车空气悬架近几年开始发展迅猛,在空气悬架中,空气弹簧是主要的弹性元件,它代替了传统悬架中的螺旋弹簧,是一种新型的弹性元件,它的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改变,使乘坐舒适性大大提高。

不仅如此,配合其特有的高度控制阀,它还可以自动调整车辆高度,增加高速时的行车安全性。

与传统汽车悬架相比,空气悬架有许多性能优点是传统悬架无法与之匹敌。

汽车底盘(悬架)毕业设计

汽车底盘(悬架)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班级:交通运输学生:略指导老师:略任务书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如下:第一组:建立汽车的前悬架模型,然后测试,细化,优化该模型,建立目标函数,最后与MATLAB实现联合仿真。

1.测量车轮接地点侧向滑移量2.测量车轮侧偏角3.测量车轮前束值4.测量车轮跳动量5.测量主销后倾角第二组:建立整车模型,实现该车在A,B,C三级道路路面上的仿真。

第一部分创建前悬架模型(1)创建新模型双击桌面上得ADAMS/View得快捷图标,创建一个名称为:FRONT_SUSP的新模型。

(2)设置工作环境在ADAMS/View选择菜单中得单位命令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力的单位,时间单位,角度单位和频率单位分别设置为毫米,千克,牛顿,秒,度和赫兹。

在工作网格命令中将网格的X方向和Y方向分别设置为750和800,将网格距设置为50。

同时将图标大小设置为50。

( 3 ) 创建设计点在ADAMS/View中的零件库中选择点命令,创建八个设计点,其名称和位置如下图:(4)创建主销,上横臂,下横臂,拉臂,转向拉杆,转向节在ADAMS/View中的零件库中选择圆柱体命令,定义不同的参数值,在对应点之间创建主销,上横臂,下横臂,拉臂,转向拉杆,转向节。

在ADAMS/View中的零件库中选择球体命令,分别在上横臂,下横臂,转向横拉杆上相应点作为参考点创建铰接球。

图形如下:(5)创建车轮,测试平台及弹簧在ADAMS/View中的零件库中选择圆柱体命令,选择转向节两端点作为设计点。

并在ADAMS/View中的零件库中选择倒角命令,定义倒圆半径为50,完成车轮倒角的设计。

应用ADAMS/View中的零件库中选择圆柱体和长方体命令,在创建的(-350,-320,-200)设计点上创建测试平台。

在上横臂上选择创建一点(174.6,347.89,24.85),在大地上创建点(174.6,647.89,24.85),点击ADAMS/View力库的弹簧,设置其刚度和阻尼,选择创建的两点绘制弹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前言车架和悬架系统是汽车设计的重要部分,因为它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各个方面(操控、性能、安全、舒适)性能。

现代汽车绝大多数都具有作为整车骨架的车架。

汽车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驾驶室、货箱和有关操纵机构。

车架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所以在车辆总体设计中车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使装在其上面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的变形最小,车架的刚度不足会引起振动和噪声,也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某些机件的可靠性下降。

过去对车辆车架的设计与计算主要考虑静强度。

当今,对车辆轻量化和降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对车架的结构形式设计有高的要求。

首先要满足汽车总布置的要求。

汽车在复杂多边的行驶过程中,固定在车架上的各总成和部件之间不应发生干涉。

汽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车架在载荷作用下可能产生扭转变形以及在纵向平面内的弯曲变形;车架布置的离地面近一些,以使汽车重心位置降低,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1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它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撑力)、纵向反力(驱动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在进行设计时,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a.规范合理的型式和尺寸选择,结构和布置合理。

b.保证整车良好的平顺性能。

c.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于维修、调整。

d.尽量使用通用件,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e.在保证功能和强度的要求下,尽量减小整备质量。

f.其它有关产品技术规范和标准。

[]2目前,农用运输车不能满足“三农”市场需求,突出表现为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技术水平低,质量和维修服务水平差,价格较高,而市场急需的高质量经济型产品不能满足需求。

结合生产实际,在农用运输车基础上对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进行了设计。

第2章总体方案论证2.1 设计选型原则2.1.1车架的设计方案根据纵梁的结构特点,车架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案:a.周边式车架,用于中级以上的轿车;b.X形车架,为一些轿车所采用;c.梯形车架,梯形车架是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

其弯曲刚度较大,而当承受扭矩时,各部分同时产生弯曲和扭转。

其优点是便于安装车身、车箱和布置其他总成,易于汽车的改装和变型,因此被广泛地用在载货汽车、越野汽车、特种车辆和用货车底盘改装的大客车上;d.计量式车架;e.综合式车架;结合生产实际及设计要求,选用方案c。

[]32.1.2 悬架的设计方案a.前轮和后轮均采用非独立悬架;b.前轮采用独立悬架,后轮采用非独立悬架;c.前后轮均采用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左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连接再经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左右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与车架(车身)连接。

结合生产实际及设计要求,选用方案a。

由于是载货汽车,前后悬架均采用纵置半椭圆形钢板弹簧,当采用纵置钢板弹簧作弹性元件时,它兼起导向装置作用。

缓冲块用来减轻车轴对车架(或车身)的直接冲撞,防止弹性元件产生过大的变形。

装有横向稳定器的汽车,能减少转弯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和横向角振动。

[]32.1.3整体设计方案综合上述两方案确定了整体设计方案:梯形车架和前后悬架均采用纵置半椭圆形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

2.2 设计内容a .参与总体设计;b .车架、悬架结构型式分析和主要参数的确定;c .车架、悬架结构设计。

第3章 主要尺寸参数的选定3.1 外廓尺寸我国对低速载货汽车的限制尺寸是:总高不大于2.05米;总宽不大于2米;总长不大于6米。

3.2 质量参数3.2.1 装载质量G m按要求取G m =1500kg3.2.2 整备质量0m 汽车的装载量与整备质量之比G m /0m 称为汽车的整备质量利用系数0m η。

它表明单位汽车整备质量所承受的汽车装载质量。

参考国内外同类型同级别的汽车整备质量利用系数和查《汽车设计》表2-10,所以:kg m m G 18758.0/15008.0/0===在轻型载货汽车之列,所以满足设计要求取0m kg 2000=。

[]33.2.3满载质量a mkg m m m G a 35000=+=3.2.4车架宽度车架宽度是指左右纵梁腹板外侧面之间的宽度。

在总体设计中,整车宽度确定后,车架前后部分宽度就可以根据前轮最大转向角、轮距、钢板弹簧片宽、装在车架内侧的发动机外廓宽度及悬置等尺寸确定。

从提高整车的横向稳定性以及减小车架纵梁外侧装置件的悬伸长度来看,车架尽量宽些,同时前后部分宽度应相等。

以便简化制造工艺和避免纵梁宽度变化处产生应力集中。

由(汽车设计)表2-25取的车架宽860mm 。

3.2.5轴距L由总体设计取轴距2800mm。

第4章车架总成设计4.1 车架的结构设计车架是支撑、连接汽车备总成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的基础构件。

传统的梯形车架由于其所起到的缓冲、隔振、降低噪声、延长车身使用寿命等特点及生产上的继承性、工艺性等原因仍广泛应用在大型挂车上。

货车车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

同时要求其质量尽可能小。

此外,车架应布置得离地面近一些,以降低整车重心位置,有利于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图4-1 车架结构示意图4.1.1 纵梁形式的确定纵梁是车架的主要承载部件,在汽车行驶中受较大的弯曲应力。

车架纵梁根据截面形状分有工字梁和槽形梁。

由于槽形梁具有强度高、工艺简单等特点,因此在载货汽车设计中选用槽形梁结构。

另外为了满足低速载货汽车使用性能的要求,纵梁采用直线形结构。

这样既可降低纵梁的高度,减轻整车自身重量,降低成本,亦可保证强度。

材料选用16Mn低合金钢,16Mn低合金钢在强度,塑性,可焊性方面能较好地满足刚结构,是应用最广泛的低合金钢,综合机械性能良好,正火可提高塑性,韧性及冷压成型性能。

4.1.2 横梁形式的确定横梁是车架中用来连接左、右纵梁,构成车架的主要构件。

横梁本身的抗扭性能的好坏及其分布,直接影响着纵梁的内应力大小及其分布合理设计横梁,可以保证车架具有足够的扭转刚度。

从早期通过试验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可以看出,若加大横梁的扭转刚度,可以提高整个车架的扭转刚度,但与该横梁连接处的纵梁的扭转应力会加大;如果不加大横梁,而是在两根横梁间再增加横梁,其结果是增加了车架的扭转刚度,同时还降低了与横梁连接处的纵梁扭转应力在横梁上往往要安装汽车上的一些主要部件和总成,所以横梁形状以及在纵梁上的位置应满足安装上的需要。

横、纵梁的断面形状、横梁的数量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对车机架的扭转刚度有大的影响。

纵、横梁材料的选用有以下三种:车架A:箱型纵梁、管型横梁,横、纵梁间采用焊接连接,扭转刚度最大。

车架B:槽型纵梁、槽型横梁,横、纵梁间采用铆接连接,扭转刚度适中。

车架C:槽型纵梁、工字型横梁,横、纵梁间采用铆接连接,扭转刚度最小。

从以上三种车架的对比可以看出:低速载货汽车应该选用车架B。

本设计共有六根横梁,有前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第五横梁,第六横梁。

4.1.3 纵梁与横梁的连接轿车车架的纵、横梁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而货车则多以铆钉连接(见下图)。

铆钉连接具有一定弹性,有利于消除峰值应力,改善应力状况,这对于要求有一定扭转弹性的货车车架有重要意义。

图4-2 车架铆接示意图铆接设计注意事项:a.尽量使铆钉的中心线与构件的端面重心线重合;b.铆接厚度一般不大于5d;c.在同一结构上铆钉种类不益太多;d.尽量减少在同一截面上的铆钉孔数,将铆钉交错排列;[]84.2 车架的技术要求a.车架左右纵梁间的距离为86002⋅±,而在车架前横梁及转向器范围内应为8600.1±。

b .车架总成左右纵梁上表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不平度在全长上不大于3.0,且在转向器固定处,该表面与纵梁侧面的垂直度应不大于0.5。

c .车架总成驾驶室前后固定点的相对位置尺寸应符总装图要求,驾驶室后支点与前支点高度差为100.1±。

d.在车架总成上,左右对称的前后钢板弹簧支架及吊耳支架其销孔中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且与车架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大于1000:1.5,左右对称支架的相对位置尺寸应符合要求。

e .车架总成铆接零件的接合面必须紧固无缝隙,紧接面的直径应不小于铆钉直径的1.5倍,且具有正确形状不允许有倾斜,呲牙等缺陷,铆接后的铆钉头和铆钉中心线的不同轴度应不大于1.0。

f .车架的全部铆接部分应仔细检查,铆后零件上不得有裂缝,若有裂缝须更换重铆。

g . 车架总成车架第二横梁连接的螺母应装置于车架的内部。

第5章 车架的设计计算5.1 车架的计算:5.1.1 纵梁弯曲应力弯矩M 可用弯矩差法或多边形法求得。

对于载重汽车,可假定空车簧上重量Gs均布在纵梁全长上,载重Ge 均布在车箱中,空车时簧上负荷 s G (对4X2货车可取s G =23/0g m )0m 整备质量。

[]3图5-1纵梁弯曲应力由上图得:()()l c c G b L G R e s f 4/]22[2-+-= (5-1))(4L b a G M s ++= )(4])([212222c c G a L x b L x a L x x L e ++--+-])([222221c L x L x c L x c +--- (5-2) ()()c G L G c c l G L a G R x e s e s f //]//2[1+-+-=. (5-3)a=625mm ,b=800mm ,l =2800mm ,L=4225mm ,mm c 12002=,mm c 24001=,mm c 3600=。

将已知量代入上式得:()()8.2/4/]2.126.381.935008.0222543/81.920002[⨯-⨯⨯+⨯-⋅⨯⨯⨯=f R=6744.4N()()6.3/81.93500225.4/3/81.920002]6.3/4.28.281.93500225.4/625.03/81.9200024.67442[⨯+⨯⨯-⨯⨯+⨯⨯⨯-⨯=x=1.24m )8.28.0625.0(43/81.935002++⨯⨯=M )2.14.2(481.93500]625.08.224.18.08.224.1625.0)8.224.124.1(8.2[2222+⨯+-⨯-⨯+-])2.18.224.1(8.224.12.18.224.14.2[222+--⨯-⨯=7352.03N.m5.1.2局部扭转应力相邻两横梁如果都同纵梁翼缘连接,扭矩T 作用于该段纵梁的中点,则在开口断面梁中扇性应力可按下式计算:W W I BW /=σ (5-4)式中 Iw —扇性惯性矩;W —扇性坐标;对于槽形断面 )6(2/)3(b h b h hb W +⨯+⨯= (5-5) 由材料力学表B-4热轧槽钢(GB/T-707-1988)查得h=80mm,b=43mm,d=5.0mm,t=8.0mm则55.1063)43680(2/)43380(4380=⨯+⨯⨯+⨯⨯=W mm 2对于工字形断面 4/hb W -=5.1.3 车架扭转时纵梁应力如横梁同纵梁翼缘相连,则在节点附近,纵梁的扇性应力:l L W E a w ⨯⨯=ασ (5-6)式中 E —弹性模量,对低碳钢和16Mn 钢:E=2.06MPa 510⨯;α—车架轴间扭角;L —轴距;l 节点间距;a 系数,当kL=0时,a=6;kL=1~2时,a=5.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