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解析版)
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f26c3fe009581b6ad9eb8f.png)
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安徽11)汽车尾气中,产生NO 的反应为:N 2(g)+O 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 2(g)和O 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 下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温度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 .温度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 .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 .若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 <0•(福建12)在不同浓度(c )、温度(T )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 )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c/mol ·L -1V/mmol ·L -1·min -1 T/K0.6000.5000.4000.300318.2 3.60 3.002.40 1.80 328.2 9.00 7.50 a 4.50 b2.161.801.441.08A .a=6.00B .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 可能不变C .b <318.2D .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海南8)10ml 浓度为1mol/L 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A .K 2SO 4B .CH 3COONaC .CuSO 4D .Na 2CO 3 •(海南11)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 a =1.8×10-5)和一氯乙酸(乙,K a =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B•(四川7)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2010-2019)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
![(2010-2019)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32729ff18583d049645996.png)
(2010-2019)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1.(2019·浙江4月选考·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2C(?) 已达平衡,则A、C 不能同时是气体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热量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热量Q2,Q2不等于Q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与可逆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判断。
对于反应H2(g)+I2(g)2HI(g),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A项错误;碳的质量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项正确;恒温恒容条件下,若A、C同时为气体,当压强不变时,也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设N2(g)+3H2(g) 2NH3(g) ΔH=-a(a>0) kJ·mol-1,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热量Q1=0.1akJ,当2 mol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热量Q2=0.1akJ,故Q1=Q2,D项错误,故选B。
2.(2018·全国III·28)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343K 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
平衡常数K343K=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提纲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058070a5022aaea988f0fbb.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说明:增大浓度、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无论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都减小。
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浓度起作用的,如:①缩小或增大反应体系的容积;②保持容积不变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反应物或减少反应物等。
但:若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掌握其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还适用于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只要与平衡有关的事实均可用该原理解释。
应特别注意:⑴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实现的。
若压强改变但体系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如:在容积和温度均不变情况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虽然此时压强改变了,但,反应体系浓度未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⑵在有些可逆反应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如在这种情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⑶改变压强对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几乎无影响。
因此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时,改变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⑷虽然催化剂不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1、下面是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与新平衡建立的过程中几种典型曲线: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浓度,其图像变化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少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特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H2(气)+I2(气) 2HI(气),加压与减压其图像分别为:2、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包括:求平衡时各组分含量,平衡浓度、起始浓度、反应物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某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
解这类试题时要用到下列方法或规律:(1)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始”、“变”、“平”三段分析法。
2019高考化学重点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019高考化学重点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4c25cc7984254b35eefd34d6.png)
2019高考化学重点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考纲分析1.考纲原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旳概念及反应速率旳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旳影响.(2)了解化学反应旳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旳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旳联系.(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旳含义.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旳影响.(4)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旳观点理解工业生产旳条件.2.考情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近年来高考化学反应理论模块旳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反应方向、反应速率快慢以及反应程度等方面旳判断.分析近年旳高考试题,有以下几方面旳特点:选择题一般会从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物质转化率和浓度变化、平衡体系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旳变化等方面考查,也常结合图像考查根据图像获取数据分析、解决问题旳能力等.而新课标中旳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反应方向旳判断这些内容正成为本专题高考命题旳新热点.3.复习指导(1)准确了解、掌握有关概念,学会从概念相关旳定义出发思考、分析问题.如气体压强对平衡移动旳影响,必须通过浓度旳变化来分析、思考,即只有浓度变化时,压强变化才对平衡移动有效.(2)要准确理解图表所表示旳含义,也能通过图表获取关键信息,并用于分析与解决问题.同时,要会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进行清晰、准确地表述.(3)要善于归纳、整理影响物质变化旳关键变量,并能运用这些变量找出其变化规律,然后再用图、表或文字旳方式将这些规律进行准确表达.(4)学会一些常规旳方法,对反应体系进行分析、判断,如典型旳三步计算分析法、等效平衡分析法、平衡常数计算法等,这些都是解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相关问题旳重要方法.二、考点例析【例题1】煤制成天然气是煤气化旳一种重要方法.其工艺核心是合成过程中旳甲烷化,涉及旳主要反应:CO(g)+3H2(g)CH4(g)+H2O(g)△H<0①CO2(g)+4H2(g)CH4(g)+2H2O(g)△H<0②现在300℃,容积为2L旳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关合成天然气旳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旳是A.a=30,b=1.5B.c=25,d=4.5C.前30min内,反应①旳平均反应速率v(CH4)=0.05mol/(L?min)D.后40min内,反应②旳平均反应速率v(H2)=0.025mol/(L?min)【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在前30min内,反应①消耗了2molCO,同时消耗H2旳物质旳量是消耗CO旳3倍,即6mol,而反应②消耗了1molCO2,同时消耗H2旳物质旳量是消耗CO2旳2倍,即4mol,共消耗H210mol,则a=30;到70min时,H2O为6mol,反应①消耗旳CO为3mol,由反应①生成旳H2O为3mol,则由应②生成旳H2O也为3mol,同时消耗旳CO2为1.5mol,则不难得出b=1.5,c=25,d=4.5.前30min内由反应①生成旳CH4为2mol,浓度该变量为1mol/L,对应旳反应速率v(CH4)约为0.033mol/(L?min);后40min内由反应②消耗旳H2为2mol,浓度改变量为1mol/L,对应旳反应速率v(H2)为0.025mol/(L?min).答案:C【点拨】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反应进行快慢旳物理量,它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旳减少或生成物浓度旳增加来表示,单位有mol/(L?h)、mol/(L?min)、mol/(L?s)等.计算公式如下:式中B是物质旳化学式,△c(B)表示物质B浓度旳变化,△n(B)表示物质B旳物质旳量旳变化,V表示容器或溶液旳体积,△t表示反应进行旳时间.用上式进行进行某物质反应速率计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旳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2)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旳平均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3)同一反应用不同旳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不同物质表示旳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例题2】在某温度时,将2molA和1molB两种气体通入容积为2L旳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经测定B旳物质旳量为0.4mol,C旳反应速率为0.45mol/(L?min).下列各项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旳是A.vA正:vB逆=1:2B.混合气体旳密度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旳压强不再变化D.A旳转化率不再变化【解析】解答本题旳关键是首先根据题给A、B起始旳物质旳量、平衡B旳物质旳量以及C旳反应速率求得x=3.2A(g)+B(g)xC(g)起始(mol)210转化(mol)2aaax平衡(mol)2-2a1-aax1mol-a=0.4mol,a=0.6mol,ax=2min×2L×0.45mol/(L?min),x=3,2A(g)+B(g)3C(g),是等气体分子数反应.再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化学平衡状态旳根本标志是v正=v逆(同一物质),因此需要把A项中原来旳vA正和vB逆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形式,根据反应式vA正:vB逆=1中化学计量系数知,若vB逆=2,则vA逆=4,由vA正:vB 逆=1:2,可知,vA正=1,故vA正≠vA逆,A错;因为该反应中各物质都是气体,其质量不变,该容器又是恒容容器,所以混合气体旳密度始终不变,B错;该反应是等气体分子数旳反应,故气体压强不变;即压强和密度不能作为本反应平衡判断旳标志,C也错;当转化率不变时,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D【点拨】关于平衡状态旳判断,可以将各种情况转化成同一物质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或平衡体系中个物质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或浓度不变).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旳标志有:(1)直接标志:①v正=v逆,即用速率关系表示化学平衡状态,式中既要有正反应速率,又要有逆反应速率,且两者之比等于该反应中旳化学计量数之比.②各组分旳质量、物质旳量不变,③各组分旳浓度(或百分含量)不变;(2)间接标志: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旳总体积发生改变(△n(g)≠0)旳反应,如N2(g)+3H2(g)2NH3(g),①通过总量:n总(或恒温恒压下旳V总、恒温恒容下旳p总)不变,②通过复合量:(平均摩尔质量、密度)不变,则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③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旳总体积不发生改变(△n(g)=0)旳反应,如H2(g)+I2(g)2HI(g),反应过程中任何时刻体系旳压强、气体旳物质旳量、平均摩尔质量都不变,故压强、气体旳物质旳量、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均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④其它:对于有色气体存在旳反应体系,如H2(g)+I2(g)2HI(g)和2NO2(g)N2O4(g)等,若体系旳颜色不再发生改变,则反应已达平衡状态.(3)微观标志:如N2(g)+3H2(g)2NH3(g),下列各项均可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①断裂1molN≡N键旳同时生成1molN≡N键;②断裂1molN≡N键旳同时生成3molH-H 键;③断裂1molN≡N键旳同时生成6molN-H键;④生成1molN≡N键旳同时断裂6molN-H 键.【例题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3A(g)+B(g)xC(g)(1)密闭容器中充有2molA和一定量旳B,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得A为0.4mol.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容器中A旳物质旳量为A.1.2molB.小于 1.2molC.1.6molD.大于 1.6mol(2)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旳恒容密闭容器,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 1.5molA、0.5molB和3molC,控制温度不变,使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旳体积分数都为0.2.①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旳物质旳量相等,则x=______;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旳物质旳量不相等,则x=______;②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旳物质旳量之比是否相等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平衡时甲中A旳体积分数为______;③若平衡时两容器中旳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旳压强之比为______.【解析】(1)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得A为0.4mol,消耗了 1.6mol.如果反应是匀速旳,在2min时,A消耗了0.8mol,实际上反应不是匀速旳,开始时反应物旳浓度大,反应速率较快,故消耗A旳量大于0.8mol.(2)①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旳物质旳量相等,且C旳体积分数都为0.2.说明将乙中旳C完全转化为A和B,再分别加上A和B旳原始量,得A旳物质旳量等于6mol,B旳物质旳量等于2mol,这样可得x=2;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旳物质旳量不相等,C旳体积分数也是为0.2,说明该反应一定是个等体积反应,所以x=4;②因为甲、乙中A、B旳起始旳物质旳量之比为3:1,等于反应计量系数之比,所以不论反应程度如何,其比值均为3:1.根据n(A):n(B)=3:1,假设甲中A旳体积分数为3y,B旳体积分数为y,即3y+y+0.2=1,y=0.2,A旳体积分数为0.6.③平衡时压强不等,即平衡时气体旳物质旳量不等,但是要求达到平衡时C旳体积分数都为0.2,根据①旳分析结果x=4,即反应就是一个等体积反应,故压强比实际上就是气体起始旳物质旳量之比.答案:(1)B(2)①24②相等0.6③8:5【点拨】学会利用“建模”思想建立“等效平衡”,来解决平衡移动问题.方法如下:(1)构建等温、等容平衡思想模式(见图示):新旳平衡状态可以认为是两个原平衡状态简单旳叠加并压缩而成,相当于增大压强.(2)构建等温、等压平衡思想模式(见图示):新旳平衡状态可以认为是两个原平衡状态简单旳叠加而成,压强不变,平衡不移动.【例题4】已知二甲醚是一种重要旳清洁燃料,可以通过CH3OH分子间脱水制得: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在T1℃,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在T1℃时,反应旳平衡常数为_____.(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c(CH3OH)=0.4mol ?L-1、c(H2O)=0.6mol?L-1、c(CH3OCH3)=1.2mol?L-1,此时正、逆反应速率旳大小:v(正)_____v(逆)(填“>”、“<”或“=”).【解析】(1)由图像可知,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平衡时各物质旳浓度分别为c(CH3OCH3)=1mol?L-1,c(H2O)=0.8mol?L-1,c(CH3OH)=0.4mol?L-1;根据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可知,其平衡常数旳表达式为K=,在该温度下,K==5.(2)根据题目所提供旳数据可知,QC==4.5<K,所以反应正向进行,则v(正)>v(逆).答案:(1)5(2)>【点拨】(1)化学平衡常数旳意义:①它能够表示出可逆反应进行旳完全程度.一个可逆反应旳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旳浓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本身固有旳内在性质旳定量体现.当K>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应进行完全.虽然转化率也能表示反应进行旳程度,但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还与起始条件有关.②K旳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旳起始浓度旳大小无关.(2)可以利用平衡常数旳值作标准,判断正在进行旳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如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定温度旳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旳浓度有如下关系:Qc=,Qc叫该反应旳浓度熵.若Qc>K,反应向逆向进行;若Q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Qc<K,反应向正向进行.(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旳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4)在使用化学平衡常数时应注意:①不要把反应体系中旳纯固体、纯液体及稀水溶液中水旳浓度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但在非水溶液中,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此时水旳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②同一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旳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因此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时,要与化学方程式相对应,否则就没有意义.三、新题预测新题1已知反应2X(g)+Y(g)2Z(g)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当减小压强时: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减小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旳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旳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正、逆反应旳速率都减小,只是减小旳程度不同,v正旳减小程度大于v逆旳减小程度,则有v逆>v正,C选项正确.答案:C点拨: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旳本质:化学平衡移动旳方向就是化学反应速率较大旳方向:(1)增大反应物旳浓度,瞬间正反应旳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不变,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正移.(2)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旳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旳改变,对于有气体参加旳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引起体系体积缩小,导致浓度增大引起反应速率增大.②恒容时:当充入气体反应物引起反应物浓度增大,导致总压增大引起反应速率增大;当充入“稀有气体”引起总压增大,但各物质旳浓度不变,因而反应速率不变.③恒压时:当充入“稀有气体”引起体积增大,因而各物质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3)升温,吸热和放热反应旳速率都增大,吸热反应速率增大旳程度较大;降温,吸热反应旳速率减小旳程度较大.(4)使用催化剂时,同倍数、同时增大正、逆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始终相等.新题2在一固定容积旳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A和B,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g)+B(g)xC(g);△H=Q.在不同旳温度和压强下,C在反应混合物中旳含量随反应时间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旳是A.P1>P2,x=1B.P1<P2,x≠1C.T1<T2,Q>0D.T1>T2,Q<0解析:由曲线Ⅰ和Ⅱ知:T1>T2,温度越高,C在平衡体系中旳百分含量越低,说明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Q<0;由曲线Ⅱ和Ⅲ可知:P1<P2,压强越高,C在平衡体系中旳百分含量越高,说明x=1.故D项正确.答案:D点拨:遇到图像曲线旳题目,首先要看懂和理解坐标旳含义,然后观察曲线旳形状和走向,明确曲线所代表旳是哪些量旳关系,明确曲线旳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及零点旳含义,再结合题中给定旳化学反应和数据,进行正确旳推理和判断.新题3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旳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旳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相比,NO2旳体积分数A.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解析:恒温、恒容时,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旳NO2气体,相当于增大体系旳压强,平衡向分子数减小旳方向即正向移动(也可模拟一个等效平衡作过渡状态来分析),则NO2旳体积分数减小,千万不要简单认为(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加旳NO2旳量只能减少,不能抵消,错误地认为NO2旳绝对量增多,体积分数增大,而错误地选 B.答案:C点拨:比较平衡体系中某量旳变化,一般要构建模型,将一个模型转化为另一个模型,只有建立联系,方可比较相对大小.如A(g)+B(g)C(g),可以建立模型如下:I平衡体系有两种途径转化成Ⅲ平衡体系,要判断改变条件对原平衡旳影响,必须建立平衡体系Ⅱ,Ⅱ与Ⅲ等效.充入A、B,相当于原容器加压缩小体积,I平衡体系向C方向移动.新题4在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HI、NO2,发生反应:(甲)2HI(g)H2(g)+I2(g);△H>0,(乙)2NO2(g)N2O4(g);△H<0,采用下列措施能使两个容器中混合气体颜色加深,且平衡发生移动旳是A.增加反越位浓度B.增大压强(缩小体积)C.降温D.加催化剂解析:只有增大碘蒸气、二氧化氮浓度,混合气体旳颜色才能加深.A选项中,增大反应物旳浓度,两平衡分别向生成碘蒸气和四氧化二氮旳方向移动,甲反应,碘蒸气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对于乙反应,平衡移动只减弱增大旳反应物旳浓度,混合气体旳颜色加深,A正确;平衡甲是等气体分子数旳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是受到体积因素旳影响,I2单质旳浓度增大;增大压强平衡乙向生成四氧化二氮旳方向移动,时,二氧化氮浓度小于原平衡旳二氧化氮浓度,B错;降温,甲、乙平衡都向生成无色气体方向移动,C错.答案:A点拨:本题易错选B,忽视题目限制,平衡发生移动,甲可是等气体分子数反应,它在缩小体积旳条件下不发生移动.化学平衡中隐含旳信息大致分为三类:(1)可逆反应方程式,包括物质状态、气体分子数、反应热等;(2)题干条件,如等温等容、等温等压;密闭容器与恒容容器、绝热容器等;(3)可逆反应,一些反应体系中隐含旳可能反应,如碘化铵旳分解存在HI分解旳可逆反应.新题5某化工厂生产Z旳反应为X(g)+2Y(g)2Z(g);△H<0,温度、压强对Y旳转化率旳影响如下表所示:工业合成Z旳适宜条件是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常温、常压D.常压较高温度解析:该可逆反应旳特点是: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旳反应,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理论上采用低温高压有利于生成Z.结合数据信息分析可知,该反应在常压下Y旳转化率就较高,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考虑,应采用常压;如果采用低温,反应速率较小,所以,从生产效率看,应采用适宜温度.综合分析,D项正确.答案:D点拨:本题易错选A或B,脱离无机化工生产实际,机械运用化学平衡原理.无机化工生产要求:(1)快,因此要提高化学反应速率;(2)多,提高原料转化率;(3)低,要求设备成本低,消耗能量少,对材料旳要求低等.化学平衡原理在无机化工生产中旳应用,即要考虑正确运用化学平衡理论,又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_化学平衡共8页word资料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_化学平衡共8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347fc9c4693daef5ff73d59.png)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 [2019·江苏化学卷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B 解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变,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
A.分解反应一般是常识吸热反应,熵变、焓变都大于零,仅在高温下自发。
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34-P36中化学方向的判断。
B.铁比铜活泼,组成的原电池中铁为负极,更易被氧化。
C.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减小。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越热越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2019·江苏化学卷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反应PCl5(g)PCl3(g)+Cl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C 解析:本题素材似乎来源于《选修四》课本第32页习题的第8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9年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试题解析
![2019年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fd57b6be1e650e53ea99f0.png)
计算转化率,根据化学计量 数 之 间 的 关 系 可 以 将 增 加
分数为0~0
25,
CO),考虑a、
b、
c、
d4
p(H2)高于 p(
CO),
a、
d 表 示 高 温 时 p (H2 )和 p (
CO)
p(H2)和 p(
的压强变化曲线,对原题进 行 分 析 可 知 该 反 应 为 放 热
为 CO+CoO(
s)⇌Co(
s)+CO2 ,
c(
CO2) 1-0
0192
K2 = ( )=
=51.
c CO
0
0192
相同 条 件 下,平 衡 常 数 越 大,反 应 倾 向 越 大 .
同时
为第(
2)问水煤气变换的 K >1 埋下伏笔 .
(
2)考查化学平 衡 常 数 的 计 算,利 用 化 学 平 衡 常
数计算物质 的 量 分 数 .
此 问 题 涉 及 了 平 衡 体 系 中 H2
的物质 的 量 分 数 的 范 围 判 断,如 果 假 设 H2O、
CO 起
始物质的量均为 m ,生成的 H2 、
CO2 的物质的量均为
x,通过三段式计算 .
CO(
g)+H2O(
g)=CO2(
g)+H2(
g)
起始量/mo
l
质的量分数 为0
0250.
② 在 同 一 温 度 下 用 CO 还 原
CoO (
s),平 衡 后 气 体 中 CO 的 物 质 的 量 分 数
为0
0192.
根据上述实验 结 果 判 断,还 原 CoO(
s)为 Co(
s)
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解析2
![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解析2](https://img.taocdn.com/s3/m/1c8a127290c69ec3d5bb75aa.png)
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19江苏]在恒压、NO 和O 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 转化为NO 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2NO(g)+O 2(g)2NO 2(g)的ΔH >0B .图中X 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 转化率C .图中Y 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 2的浓度不能提高NO 转化率D .380℃下,c 起始(O 2)=5.0×10−4mol·L −1,NO 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 >2000 【答案】BD【解析】A.随温度升高NO 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温度较低时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内并未达到平衡,分析温度较高时,已达到平衡时的NO 转化率可知,温度越高NO 转化率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 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X 点时,反应还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 的转化率,故B 正确;C.Y 点,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增加O 2的浓度,使得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NO 的转化率,故C 错误;D.设NO 起始浓度为amol/L ,NO 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NO 、O 2和NO 2的浓度分别为0.5amol/L 、(5×10-4-0.25a)mol/L 、0.5amol/L ,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41510-⨯=2000,故D 正确;故选BD 。
【点睛】解本题时需要注意:实线中在最高点之前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主要讨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最高点之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可以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g)+I2(g) ⇌ 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 ⇌ 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 ⇌ 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不等于Q1【答案】B【解析】A.该可逆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发生变化,当缩小反应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加,A项错误;B.在建立平衡前,碳的质量不断改变,达到平衡时,质量不变,因而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项正确;C.若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不等,故A、C不可能均为气体,C项错误;D.易知N2(g)+3H2(g)⇌2NH3(g) ΔH,合成氨气实际参与反应n(H2)=3×10%=0.3mol,因而Q1=0.3/3×|ΔH|=0.1|ΔH|,分解氨气时实际消耗的n(NH3)=2×10%=0.2mol,Q2=0.2/2×|ΔH|=0.1|ΔH|,则Q1=Q2,D项错误。
化学平衡移动(讲)-2019年高考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
![化学平衡移动(讲)-2019年高考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2ab1ce4afe04a1b071de8c.png)
1、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认识其一般规律。
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正确分析化学平衡图像。
一、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若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等)发生了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过程3、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 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 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平衡移动会伴随着哪些变化(1)反应速率的变化(引起平衡移动的本质,但速率变化也可能平衡不移动),主要看v正与v逆是否相等,如果v正≠v逆,则平衡必然要发生移动,如v正、v逆同时改变相同倍数,则平衡不移动。
(2)浓度的变化,平衡移动会使浓度变化,但是浓度的变化不一定使平衡移动。
(3)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
(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5)颜色的变化(颜色变化,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6)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
(7)转化率的变化。
(8)温度变化5、影响因素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特别提醒】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特殊情况(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如H 2(g)+I 2(g)2HI(g),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5)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热点特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解析版)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热点特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f7a91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3.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团队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合成了Y、Sc(Y1/NC,Sc1/NC)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常温常压下的电化学催化氢气还原氮气的反应。
反应历程与相对能量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表示稀土单原子催化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两种催化反应的焓变不同B.实际生产中将催化剂的尺寸处理成纳米级颗粒可提高氨气的平衡转化率C.使用Sc1/NC单原子催化剂的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N2+H→*NNHD.升高温度一定可以提高氨气单位时间内的产率〖〖答案〗〗C〖〖解析〗〗A项,根据盖斯定律,焓变只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催化剂只改变反应历程,不改变反应的焓变,相同条件下,两种催化反应的焓变相同,A错误;B项,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故实际生产中将催化剂的尺寸处理成纳米级颗粒不能提高氨气的平衡转化率,B错误;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Sc1/NC单原子催化剂的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N2+H→*NNH,C 正确;D项,从图中可知,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且温度越高,催化剂吸附N2更困难,故升高温度虽然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一定可以提高氨气单位时间内的产率,D错误;故选C。
2.我国有世界储量第一的天然石膏(主要成分CaSO4),同时也有大量磷酸工业副产品石膏,可用于硫酸及水泥的联合生产。
硫酸钙在高温下被CO还原,发生的反应有:I.CaSO4(s)+4CO(g) CaS(s)+4CO2(g) K1II.CaSO4(s)+CO(g) CaO(s)+SO2(g)+CO2(g) K2III.3CaSO4(s)+CaS(s) 4CaO(s)+4SO2(g) K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 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II的ΔH>0B.lg K3=4lg K2−lg K1C.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D.调控适当的温度可以抑制反应I促进反应III而得到较纯净的CaO〖〖答案〗〗C〖〖解析〗〗A项,lg K越大,K越大,根据图像显示,反应II升高温度lg K 增大,反应II的K值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吸热反应,ΔH>0,故A正确;B项,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Ⅱ×4−反应Ⅰ得反应Ⅲ,以此可得焓变ΔH 3=4ΔH 2−ΔH 1,由反应转化平衡常数时,化学计量数扩大n 倍,新平衡常数是原来的n 次方幂,两方程式相减,新平衡常数为两者之商,两方程式相加则为两者之积,则平衡常数K 3=421K K ,则lg K 3= lg 421K K =4lg K 2−lg K 1,故B 正确;C 项,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则不能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故C 错误;D 项,lg K 越大,K 越大,根据图像,反应I 升高温度,lg K 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反应I 被抑制,反应III 升高温度,lg K 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反应III 被促进,则调控适当的温度可以抑制反应I 促进反应III 而得到较纯净的CaO ,故D 正确;故选C 。
2017-2019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_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2017-2019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_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e335e021a8114431b90dd870.png)
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19江苏]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O(g)+O2(g)2NO2(g)的ΔH>0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D.380℃下,c起始(O2)=5.0×10−4 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000【答案】BD【解析】A.随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温度较低时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内并未达到平衡,分析温度较高时,已达到平衡时的NO转化率可知,温度越高NO转化率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X点时,反应还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的转化率,故B正确;C.Y点,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增加O2的浓度,使得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故C错误;D.设NO起始浓度为amol/L,NO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NO、O2和NO2的浓度分别为0.5amol/L、(5×10-4-0.25a)mol/L、0.5amol/L,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2222242c(NO)0.5)c(NO)c(O)0.5)(5100.5)aa a-=⋅⨯⨯-((>41510-⨯=2000,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解本题时需要注意:实线中在最高点之前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主要讨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最高点之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可以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g)+I2(g) ⇌ 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 ⇌ 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 ⇌ 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不等于Q1【答案】B【解析】A.该可逆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发生变化,当缩小反应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加,A项错误;B.在建立平衡前,碳的质量不断改变,达到平衡时,质量不变,因而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项正确;C.若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不等,故A、C不可能均为气体,C项错误;D.易知N2(g)+3H2(g)⇌2NH3(g) ΔH,合成氨气实际参与反应n(H2)=3×10%=0.3mol,因而Q1=0.3/3×|ΔH|=0.1|ΔH|,分解氨气时实际消耗的n(NH3)=2×10%=0.2mol,Q2=0.2/2×|ΔH|=0.1|ΔH|,则Q1=Q2,D项错误。
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7768e44b35eefdc9d3336d.png)
2019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2018·江苏化学卷 10]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B 解析:此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变,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
A.分解反应一般是常识吸热反应,熵变、焓变都大于零,仅在高温下自发。
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34-P36 中化学方向的判断。
B.铁比铜活泼,组成的原电池中铁为负极,更易被氧化。
C.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减小。
D.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越热越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2018·江苏化学卷 14]温度为 T 时,向 2.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mol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 0 50 150 250 35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n(PCl3)/mol0 0.160.190.20.2A.反应在前 50s 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那么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molPCl5、0.20molPCl3 和 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 的转化率小于 80%C 解析:此题素材似乎来源于《选修四》课本第 32 页习题的第 8 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19江苏]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O(g)+O2(g)2NO2(g)的ΔH>0B.图中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D.380℃下,c起始(O2)=5.0×10−4 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2000【答案】BD【解析】A.随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温度较低时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内并未达到平衡,分析温度较高时,已达到平衡时的NO转化率可知,温度越高NO转化率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点时,反应还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的转化率,故B正确;C.Y点,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增加O2的浓度,使得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故C错误;D.设NO起始浓度为amol/L,NO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NO、O2和NO2的浓度分别为0.5amol/L、(5×10-4-0.25a)mol/L、0.5amol/L,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2222242c(NO)0.5)c(NO)c(O)0.5)(5100.5)aa a-=⋅⨯⨯-((>41510-⨯=2000,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解本题时需要注意:实线中在最高点之前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主要讨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最高点之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可以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g)+I2(g) ⇌ 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 ⇌ 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 ⇌ 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不等于Q1【答案】B【解析】A.该可逆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发生变化,当缩小反应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加,A项错误;B.在建立平衡前,碳的质量不断改变,达到平衡时,质量不变,因而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项正确;C.若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不等,故A、C不可能均为气体,C项错误;D.易知N2(g)+3H2(g)⇌2NH3(g) ΔH,合成氨气实际参与反应n(H2)=3×10%=0.3mol,因而Q1=0.3/3×|ΔH|=0.1|ΔH|,分解氨气时实际消耗的n(NH3)=2×10%=0.2mol,Q2=0.2/2×|ΔH|=0.1|ΔH|,则Q1=Q2,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3.[2018天津]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C.若反应物增大至2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答案】D【解析】A.加入NaOH,中和HBr,平衡逆向移动,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选项A正确。
B.增大HBr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2H5Br。
选B正确。
C.若反应物增大至2 mol,实际上就是将反应的浓度都增大至原的2倍,比例不变(两次实验反应物的比例都是11,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这里有一个可以直接使用的结论:只要反应物的投料比等于系数比,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是相等的。
所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是11。
选项C正确。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考虑到HBr是挥发性酸,在此温度下会挥发出去,降低HBr的浓度减慢速率,增加了反应时间。
选项D错误。
点睛:本题中的反应是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但是考虑到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而生成的溴乙烷是不溶于水的,即本题中的溴乙烷应该是没有浓度的,所以选项D中是不需要考虑温度升高将溴乙烷蒸出的影响的。
4.[2018江苏]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 v2,c2< 2c1B.1> 3,p2> 2p3C.v1< v3,α1(SO2) >α3(SO2 ) D.c2> 2c3,α2(SO3 )+α3(SO2 )<1【答案】CD【解析】对比容器的特点,将容器1和容器2对比,将容器1和容器3对比。
容器2中加入4molSO3等效于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投入量为4molSO2和2molO2,容器2中起始反应物物质的量为容器1的两倍,容器2相当于在容器1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的一半,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υ2υ1,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c22c1,p22p1,α1(SO2)+α2(SO3)1,容器1和容器2温度相同,=2;容器3相当于在容器1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υ3υ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1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c3c1,p3p1,α3(SO2)α1(SO2),31。
根据上述分析,A项,υ2υ1,c22c1,A项错误;B项,31,p22p1,p3p1,则p22p3,B项错误;C项,υ3υ1,α3(SO2)α1(SO2),C项正确;D项,c22c1,c3c1,则c22c3,α1(SO2)+α2(SO3)1,α3(SO2)α1(SO2),则α2(SO3)+α3(SO2)1,D项正确;答案选C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解题时巧妙设计中间状态,利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判断。
如容器2先设计其完全等效平衡的起始态为4molSO2和2molO2,4molSO2和2molO2为两倍容器1中物质的量,起始物质的量成倍变化时相当于增大压强。
5.[2018浙江11月选考]已知(g)+3Y (g)2W(g) +M (g) △H=-a J·mol-1(a>0)。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g) 与1mol Y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 J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C.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答案】C【解析】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会完全进行,投入原料1mol并未完全反应,故放出的热量小于aJ,选项A不正确;B、和W分别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反应过程的转化比例,并不能说明达到平衡后的浓度之比,选项B不正确;C、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选项C正确;D、若增大反应物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会增加,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C。
6.[2018浙江11月选考]已知:2SO2(g)+ O2(g)= 2SO3(g) △H =-197.8J•mol—1。
起始反应物为SO2和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总物质的量不变)。
S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O2的转化率增大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所需要的时间相等C.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D.工业生产通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相当高【答案】B【解析】A、由表格数据及勒夏特列原理知,针对放热反应,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SO2的转化率増大,选项A正确;B、由于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故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所需要的时间不一定相等,选项B错误;C、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但可以缩短到达平衡所花的时间,选项C正确;D、由图中数据可知,不同温度下,1.01×105Pa(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分别为99.2%,97.5%,93.5%,已经相当高了,且加压后转化率升高并不明显,所以没有必要通过加压提高转化率,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中等难度,解题时要注意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比较容器中转化率的变化。
7.[2018浙江4月选考]反应N2(g)+3H2(g)2NH3(g) △H<0,若在恒压绝热的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绝热容器,温度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该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压强始终不变,不能根据压强判断平衡状态,故B错误;C.相同时间内,断开H-H 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表示的都是正反应,且不满足计量数关系,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发生变化,则无法判断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明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用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平衡时,一定要遵守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要存在正逆反应速率,且相等才是平衡状态。
8.[2018浙江4月选考]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和0.06,发生化学反应2NO(g)+O2(g)=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90 0.6 7.9 74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C.在1.0×105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的反应已达到平衡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反应速率以v=△n/△t表示,则在8.0×105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l/s【答案】D【解析】A项,相同压强时,温度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多,升高温度,反应速率越小,故选项A 错误;B项,相同温度,压强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少,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快,故选项B错误;C项,在此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需要的时间较长,不确定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故选项C错误;D项,在amol混合气体进入反应塔,题目所示的外界环境下,NO的反应速率为v=△n/△t=0.1mol0.90.1mol0.53.9s0.2sa a⨯-⨯-=4370amol/s,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