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定式动作
传统武术的始祖五禽戏!10式五禽秘籍,附动作口诀!
传统武术的始祖五禽戏!10式五禽秘籍,附动作口诀!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戏”是游戏、玩耍的意思。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在观察了很多动物之后,以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创编而成。
每一戏都各具特色和养生功效,连起来又浑然一体,通过整体练习,达到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的目的。
虎戏练习时模仿虎的动作有虎举、虎扑,形似猛虎扑食、虎威铮铮。
虎戏在五行属水,主肾,可以起到刺激肾脏,壮腰强肾的作用。
虎举动作流程及口诀十指尽力伸;屈指虎口撑;旋腕依次握;反掌向上举。
虎扑动作流程及口诀手握空拳两侧起;挺胸塌腰向前伸;送髋挺腹胸后仰;提膝扑按力达指。
鹿戏练习时模仿鹿的动作有鹿抵、鹿奔,形似鹿扭腰、鹿奔跑。
鹿戏在五行属木,主肝,可以起到舒筋、强壮腰腿、养肝、明目的作用。
鹿抵动作流程及口诀脚尖外展手摆起;肘抵腰侧上臂举;指尖朝后目下视;腰部侧弯加劲拉。
鹿奔动作流程及口诀空拳前伸成弓步;重心后移成弓背;低头收腹臂内旋;内夹尾闾命门凸。
熊戏练习时模仿熊的动作有熊运、熊晃,形似熊走路、摇晃。
熊戏在五行属土,主脾胃,可以起到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缓解胃肠道不适的作用。
熊运动作流程及口诀拳眼相对垂小腹;挤肝压脾上舒服;运化脾胃立圆转;腰腹摇晃防劳损。
熊晃动作流程及口诀提髋迈步向前靠;重心后坐两臂摆;一晃三动乐逍遥;挤腰晃肩髋膝转。
猿戏练习时模仿猿的动作有猿提、猿摘,形似猿提东西、采摘果实。
猿戏在五行属火,主心,可以通畅心经血脉,改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
猿提动作流程及口诀手指分开速撮拢;耸肩夹肘团脸中;收腹提肛足抬起;转颈挤胸压血管。
猿摘动作流程及口诀屈肘屈腕贴腰侧;后退一步掌摆起;左顾右盼成丁步;迈步采摘同步行。
鸟戏练习时模仿鸟的动作有鸟伸、鸟飞,形似鸟伸展双翅、飞翔。
鸟戏在五行属金,主肺,可以提升肺脏的呼吸功能,并提高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
鸟伸动作流程及口诀两腿微屈叠手举;挺胸塌腰目下视;掌呈鸟翅向后摆;一足独立后腿伸。
健身气功五禽戏
健身气功五禽戏
两脚开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起势调息。
上提、下按,提、按,提、按,
虎举:握拳上举握拳下拉。
(四次)
虎扑:两手上提前伸下按上提下扑。
(四次)两手侧起内合下按
鹿抵:迈步转腰下视还原。
(四次)
鹿奔:上步后坐前移收回。
(四次)两手侧起内合下按
熊运右上左下,右上左下。
左上右下,左上右下。
熊晃:提髋落步后坐前靠。
(四次)两手侧起内合下按猿提上提转头下按。
(四次)
猿摘:退步顾盼按掌上步摘果收回。
(四次)两手侧起内合下按
鸟伸:上举下按分手抬腿。
(四次)
鸟飞平举下落上举下落。
(四次)两手侧起内合下按
引气归原:侧举下按,举按, 举按. 两手向前拢气, 虎口交叉, 叠于腹前, 闭目静养, 调匀呼吸,
意守丹田. 搓手, 浴面. 练功结束.。
华夏阁:华佗“五禽戏”全图解,请收藏,认真练!
华夏阁:华佗“五禽戏”全图解,请收藏,认真练!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气功功法,可舒展筋肉、提高心肺功能等。
五禽戏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因其为中国古代医家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的,故又称华佗五禽戏。
《后汉书》等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五禽戏做法。
现在所见最早载录“五禽戏”具体练法的,是南北朝时陶弘景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
明代正德末年(公元1565年)武状元罗洪先所撰《仙传四十九方》中,为五禽图画出了最早的图例。
五禽戏总原则脊背要求:各式动作的身体前弯后仰,以髋关节弯屈为主,保持脊背平直不弯曲。
锻炼时间:任力为之,以汗出为限,即全力去做各式动作,各式可不拘于三、二、七遍,遍数不限,到有出汗就准备收功了。
先说下基本手型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猿钩五指指腹捏拢,屈腕。
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握固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1虎举第一式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
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
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这套动作中,两掌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
2虎扑第二式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最全的《五禽戏》高清图解!男人的养生操,练上一套,寿延十年
最全的《五禽戏》高清图解!男人的养生操,练上一套,寿延十年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华佗(约145-208),出生在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其一生著述颇丰,但均亡佚。
今传《中藏经》、《华佗神医秘传》等皆托名之作。
华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吴普、樊阿、李当之等人。
其中,吴普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而樊阿则擅长针灸及养生,据传他活到100多岁。
先说下基本手型。
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猿钩五指指腹捏拢,屈腕。
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握固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虎举第一式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
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
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这套动作中,两掌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
虎扑第二式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随后,两腿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目视前上方。
动作四: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蔓萝健身】五禽戏动作图解与动作口诀
【蔓萝健身】五禽戏动作图解与动作口诀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戏”是游戏、玩耍的意思。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在观察了很多动物之后,以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创编而成。
每一戏都各具特色和养生功效,连起来又浑然一体,通过整体练习,达到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的目的。
练习时模仿虎的动作有虎举、虎扑,形似猛虎扑食、虎威铮铮。
虎戏在五行属水,主肾,可以起到刺激肾脏,壮腰强肾的作用。
虎举动作流程及口诀十指尽力伸;屈指虎口撑;旋腕依次握;反掌向上举。
虎扑动作流程及口诀手握空拳两侧起;挺胸塌腰向前伸;送髋挺腹胸后仰;提膝扑按力达指。
练习时模仿鹿的动作有鹿抵、鹿奔,形似鹿扭腰、鹿奔跑。
鹿戏在五行属木,主肝,可以起到舒筋、强壮腰腿、养肝、明目的作用。
鹿抵动作流程及口诀脚尖外展手摆起;肘抵腰侧上臂举;指尖朝后目下视;腰部侧弯加劲拉。
鹿奔动作流程及口诀空拳前伸成弓步;重心后移成弓背;低头收腹臂内旋;内夹尾闾命门凸。
练习时模仿熊的动作有熊运、熊晃,形似熊走路、摇晃。
熊戏在五行属土,主脾胃,可以起到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缓解胃肠道不适的作用。
熊运动作流程及口诀拳眼相对垂小腹;挤肝压脾上舒服;运化脾胃立圆转;腰腹摇晃防劳损。
熊晃动作流程及口诀提髋迈步向前靠;重心后坐两臂摆;一晃三动乐逍遥;挤腰晃肩髋膝转。
练习时模仿猿的动作有猿提、猿摘,形似猿提东西、采摘果实。
猿戏在五行属火,主心,可以通畅心经血脉,改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
猿提动作流程及口诀手指分开速撮拢;耸肩夹肘团脸中;收腹提肛足抬起;转颈挤胸压血管。
猿摘动作流程及口诀屈肘屈腕贴腰侧;后退一步掌摆起;左顾右盼成丁步;迈步采摘同步行。
练习时模仿鸟的动作有鸟伸、鸟飞,形似鸟伸展双翅、飞翔。
鸟戏在五行属金,主肺,可以提升肺脏的呼吸功能,并提高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
鸟伸动作流程及口诀两腿微屈叠手举;挺胸塌腰目下视;掌呈鸟翅向后摆;一足独立后腿伸。
古五禽戏(甫光居士)
古五禽戏(甫光居士)1.虎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三次。
继而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移,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
接着抬头面朝天并吸气,再低头向前平视并呼气。
最后,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后退七步。
2.鹿戏:接上四肢着地势。
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稍停。
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面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右转,一如前法。
如此左转三次,右转两次,最后回复如起势。
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抬腿吸气,挺身呼气,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
如此左腿后伸三次,右腿两次。
3.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席,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席。
略停,先以左肩侧滚落床面,当左肩一触及床席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席。
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
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然后起身,两脚着床席成蹲式,两手分别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席;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驱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4.猿戏:择一牢固横杆(如单杠、门框或树叉等),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杆,使两足悬空,做引体向上七次。
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杆,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换右脚,如法勾竿倒悬,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5.鸟戏:自然站立,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
接着翘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然后坐下,曲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左右交替各七次。
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七次。
(摘自《养生大世界》)。
五禽戏定式动作
五禽戏定式动作第一式虎举两拳上提时轻轻地吸气,至肩前时,两拳变掌十指撑开举至头顶上方,同时脚跟提起,眼随手移,目视两掌,这时应提肛保持提踵平衡,尽量使身体为一直线,否则平衡很难掌握。
然后屈指握拳下拉时深深地呼气,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下按至腹前,同时脚跟缓缓落地。
在提踵、落踵的身体重心的起落变化中,在两手由拳变掌,由掌变拳的提拉与托按中,在均匀、柔缓、深长的呼吸配合下,疏通了三焦气机,充分抻拉了身体,按摩了五脏,使身体有放长的感觉,使脊柱正直,尾闾中正,提高了人体的平衡感,表现了形正则气顺,气顺则神连的效用。
两空拳沿体侧上拉时缓缓地吸气,至肩前后,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屈指成虎爪,上体前俯,挺胸塌腰时缓缓地呼气,这时尾闾后引,百会前顶,目视正前方,然后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时缓缓地吸气,同时两腿伸膝,送髋,上体后仰,两掌握空拳沿体侧上提至胸侧,移重心提腿,两手上举,上体继续后仰,两空拳变虎爪,向后、向上再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此时深深地呼气,同时,提腿屈膝使脚踝部放于支撑腿膝盖上,目视前下方。
这一式在身体前俯后仰使脊柱形成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过程中,配合快速深呼吸,气由丹田发出,以气催力,力达指尖,更能表现出虎的威猛、自信与果敢,起到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1.手型变化。
“鹿角”是“鹿戏”的一个基本手型。
做“鹿角”时,要求五指伸直展开,然后将中指和无名指弯曲扣紧,拇指用力外张,食指和小指伸直。
应把握的重点是:手型交替变换,先握空拳,再变“鹿角”,握空拳时要松,变“鹿角”时要紧,变换过程不能突然加速,要逐渐握拢和展开。
2.上肢运行路线。
两手握空拳,两臂向身体右侧立圆摆起,摆至与肩同高,此时右臂伸直,拳心向下,左臂屈肘,拳心向里,置于右肩前;随着出步转体下视,空拳逐渐松开变“鹿角”,两臂随之划平圆,向左后方摆出,左臂屈肘后摆,肘抵左腰侧,左腕背伸向后,右臂微屈向右后方摆出,横于头前,右腕背伸,手指朝后。
五禽戏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
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
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虎戏脚后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1.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
(二)右式1.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右脚随之跟至左脚内踝处,重心坐于左腿,右脚掌虚步点地,两腿屈膝,同时两掌变拳撤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与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
如此反复左右虎扑,次数不限。
鹿戏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1.右腿屈膝,身体后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脚虚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于左肘内侧,右手掌心向左。
2.两臂在身前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同时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久而久之,过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转带动两臂的旋转。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绕环旋转方向亦有顺逆不同。
熊戏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先右腿屈膝,身体微向右转,同时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
然后左腿屈膝,其余动作与上左右相反。
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猿戏脚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1.两腿屈膝,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手腕自然下垂。
健身气功《五禽戏》口诀及图解
之迟辟智美创作健身五禽操,虎鹿熊猿鸟,形神兼具备,长练永不老.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植物的举措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也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植物的举措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态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举措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举措,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举措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五禽戏熬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剽悍之性暗示出来;练虎戏时要暗示出威武勇猛的神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暗示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常练五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到达祛病延年的目的.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妥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汉时有羽士君倩者,为扶引之术,作猿经鵄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扶引.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体轻便,腹中思食.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慧,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食益,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五禽戏口诀预备功:调息敛神九口气,升降开合三口气,卡腰颠足七口气.每个功法之间有一个深呼吸的过渡,手臂配合侧平举由上至下.正式功:【上山虎】上山猛虎朝前扑,震膀摇脊动锁骨,神发于目爪生威,强筋壮骨健脏腑.【仰脖鹿】仰身穿掌看天河,左右斜视布轻挪,腰酸腿疼能治愈,生精补血眼神活.【双臂猿】扭腰转脸左右看,目光闪入手护面,屈膝缩脖比机灵,补肾治肝还疗眼.【单臂熊】斜运马步膀扛靠,夹臂按手送偏肩,灵活沉稳运真气,强化脏腑疗风寒.【斜飞鹤】飘然降落一身轻,曲颈回顾多安闲,心静意远通经络,舒筋活血治风瘫.【寻食虎】上捋下扫风回雪,斜身屈肋爪生威,俯视远眺雄姿展,神发双睛越涧飞.【缩脖鹿】缩脖颤颈屈直步,左右斜视背微驼,平喘祛咳有奇效,清肺理肝气色和.【摘果猿】藏头转脑身拘缩,屈膝捷行手摘桃,通信常在无忧虑,机灵矫健视力好.【双臂熊】甩髋带腿双手按,倾肩屈肋头脸转,斜运马步憨拙态,内气周流肠胃健.【平飞鹤】舞鹤展翅意悠然,起落翩翩自安详,仙态雅致欣脱俗,利肝益肺强背肩.【下山虎】猛虎下山交叉腿,含胸拔背徐收腹,屈膝插掌吐浊气,按爪转头强筋骨.【长跑鹿】纵身飞驰箭离弦,鹿体舒展意悠闲,奋足翻蹄草上飞,阴阳调和脑力添.【望月猿】斜身撇脚上下看,斜头侧脑频眨眼,攻防机敏手脚快,头项肩背病不染.【摇臂熊】熊行无骨如豆腐,三随谐动腿肘脸,名医难致涌泉热,翘脚摇臂足不寒.【旋飞鹤】舒腿展翅上青天,开胸理气眼球旋,驱郁散闷解烦恼,意致飘然赛天仙.【回头虎】坐步抓扑平舞爪,瞪目转脸拟虎啸,龇牙咧嘴精神震,舌尖三吐心火消.【伸脚鹿】跨步穿掌气长出,梗脖后坐须开档,三拍足背一横掌,强精补肾健膀胱.【献果猿】弧步侧滑身拘蜷,端盘单递与眉平,腋来腋去双旋手,缩脖闪目健神经.【晃背熊】立肘夹臂颈微缩,两步一晃马步行,弯腰屈肋背脊健,治疗风寒强神经.【翔飞鹤】展翅平衡万里翔,舒足伸颈最刚强,环转两眼视野阔,坚固脏腑心境良.整理活动为两次,名称为仙鹤抖羽.另有五禽急行术,成为自力体系.【急行虎】虎行有风,目光炯炯,翻掌亮爪,神态威猛.【急行鹿】鹿喜长跑,又善弹跳,翻蹄亮掌,舒展活跃.【急行猿】猿行好动,群居山中,攀枝弄树,肢体轻灵.【急行熊】形体重滞,性情顽强,行动笨拙,外柔内刚.【急行鹤】行于高空,水陆为家,狂风巨浪,毫无惧怕.。
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教学
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教学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教学五禽戏是东汉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鳥的动作特征创编的。
现今的五禽戏是将肢体运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三项合一的全民健身项目。
五禽戏编排合理简单易学。
预备式:两脚分开,松静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起势调息:两手上提,逐渐转成手心向上平肩高(上提吸气)。
两手向胸前屈肘,转手心向下,下按至髋高,手心斜向下,手指向前(呼气) 。
两手上提时吸气,转手心向下,下按时呼气。
两手上提,手心向上,至与胸同高。
虎戏:特点是虎的威猛,虎视眈眈。
虎戏的手型是: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一,二指关节弯屈内扣。
⑴虎举:掌心朝下,指尖向前;双手手指张开弯屈,从小指起依次屈指握拳(拳眼斜向上),向上提起,高与肩平时,拳慢慢松开,掌心转向上举起;再屈指握拳,拳面向上,下拉至胸前,再变掌,掌心向下下按;指尖由斜向前转到向前,然后落下。
再反复上述动作。
注意:两掌上举时要充分向上拔长身体;提胸收腹如托起重物。
下落含胸松腹,如下拉双环,气沉丹田。
上举时吸气,下按时呼出浊气。
⑵虎扑:两手经体侧屈指上提,舒指前伸,上体前俯变虎爪;再下按到膝部两侧。
经体侧上提向前下扑,同时迈出左脚,脚跟着地。
再换做右势。
两手前伸时上体前俯,下按上提时,先膝部前顶,再髋前送,身体后仰,形成躯干的扭动。
虎扑要注意手型的变化:上提时握空拳,前伸下按时成虎爪;上提时再变成空拳,下扑时又变成虎爪。
速度由慢到快;劲力由柔转刚。
腰前伸时要塌腰头前引,不能拱腰低头。
臀部后顶对拉拔长腰部。
下扑时要配合快速呼气,以气催力,力贯指尖。
虎扑是脊柱形成了身体折叠,锻炼了脊部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有疏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虎戏结束,两手心向上侧提平举至肩高,屈肘至胸前内合下按,做一次调息。
廘戏:特点是鹿的骏逸,奔放。
廘戏的手型是:鹿角;中指无名指弯屈其余的三指伸直张开。
模仿鹿的轻灵安闲,自由奔放神态。
鹿抵:鹿抵练习时以腰部转动来上下带动上下肢,动作配合谐调。
五禽戏的动作描述——学起来强身健体
五禽戏的动作描述——学起来强身健体五禽戏动作描述【以下动作要领以原文解释为准,图示仅借用作辅助说明】总原则脊背要求:各式动作的身体前弯后仰,以髋关节弯屈为主,保持脊背平直不弯曲。
锻炼时间:任力为之,以汗出为限,即全力去做各式动作,各式可不拘于三、二、七遍,遍数不限,到有出汗就准备收功了。
五禽戏十三式要点虎戏:1. 伏地前撑后蹬。
2. 伏地伸腰仰头。
3. 伏地爬行。
鹿戏:1.伏地转头。
2. 伏地后蹬腿。
熊戏:1. 抱膝左右打滚。
2. 蹲地左右托地。
猿戏:1. 引体向上。
2. 身体倒悬。
3.竖腿勾脚。
鸟戏:1. 张臂前后摆腿。
2. 坐挽脚。
3.左右伸臂。
动作图文详述一、虎戏虎1: 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
原文解释:四肢撑地,手脚交替前后振荡,向前三次,向后两次。
向后振荡时,两腿可平蹬,也可腾空蹬出。
虎1跪姿:跪地,背部舒展,起身再跪拜。
重复做七遍。
虎2: 长引腰,侧脚(乍却),仰天即返。
原文解释:四肢撑地,两脚侧分,腰部尽量向前伸展,慢慢抬头昂视,随即低头并身躯向后退缩还原。
重复做七遍。
虎3: 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原文解释:向前爬行,向后退行,前后各七步。
虎戏站姿:弓箭步俯身,两臂左右按地,头斜前上顶,目视下前方,然后仰头。
二、鹿戏鹿戏1: 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
原文解释:四肢撑地,头肩背极力俯地,转头左右交替向后方看。
向左后方看三遍,向右后方看两遍。
鹿1跪姿:跪地,其它要领相同。
鹿戏2: 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原文解释:四肢撑地,头肩背极力俯地,左右交替向后方摆腿随即猛地蹬出。
向左后方蹬腿三遍,向右后方蹬腿两遍。
鹿2跪姿:跪地,其它要领相同。
鹿戏站姿:弓箭步拗身,左脚在前时,头和身体左转,左臂侧举向后上方摆,右臂放在右侧身后。
三、熊戏熊1: 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
原文解释:仰卧屈膝,两手合抱膝盖下的胫骨上部,头部向上举起,屈膝抱腿,举头起肩靠膝,然后偏身向左滚向地面,然后举头起肩,偏身向右滚向地面。
健身气功五禽戏口诀及图解
健身五禽操,虎鹿熊猿鸟,形神兼具备,长练永不老;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也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五禽戏锻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常练五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汉时有道士君倩者,为导引之术,作猿经鵄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导引;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体轻便,腹中思食;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食益,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五禽戏口诀预备功:调息敛神九口气,升降开合三口气,卡腰颠足七口气;每个功法之间有一个深呼吸的过渡,手臂配合侧平举由上至下;正式功:上山虎上山猛虎朝前扑,震膀摇脊动锁骨,神发于目爪生威,强筋壮骨健脏腑;仰脖鹿仰身穿掌看天河,左右斜视布轻挪,腰酸腿疼能治愈,生精补血眼神活;双臂猿扭腰转脸左右看,目光闪动手护面,屈膝缩脖比机灵,补肾治肝还疗眼;单臂熊斜运马步膀扛靠,夹臂按手送偏肩,灵活沉稳运真气,强化脏腑疗风寒;斜飞鹤飘然降落一身轻,曲颈回顾多安闲,心静意远通经络,舒筋活血治风瘫;寻食虎上捋下扫风回雪,斜身屈肋爪生威,俯视远眺雄姿展,神发双睛越涧飞;缩脖鹿缩脖颤颈屈直步,左右斜视背微驼,平喘祛咳有奇效,清肺理肝气色和;摘果猿藏头转脑身拘缩,屈膝捷行手摘桃,通信常在无忧虑,机灵矫健视力好;双臂熊甩髋带腿双手按,倾肩屈肋头脸转,斜运马步憨拙态,内气周流肠胃健;平飞鹤舞鹤展翅意悠然,起落翩翩自安详,仙态雅致欣脱俗,利肝益肺强背肩;下山虎猛虎下山交叉腿,含胸拔背徐收腹,屈膝插掌吐浊气,按爪转头强筋骨;长跑鹿纵身飞驰箭离弦,鹿体舒展意悠闲,奋足翻蹄草上飞,阴阳调和脑力添;望月猿斜身撇脚上下看,斜头侧脑频眨眼,攻防机敏手脚快,头项肩背病不染;摇臂熊熊行无骨如豆腐,三随谐动腿肘脸,名医难致涌泉热,翘脚摇臂足不寒;旋飞鹤舒腿展翅上青天,开胸理气眼球旋,驱郁散闷解烦恼,意致飘然赛天仙;回头虎坐步抓扑平舞爪,瞪目转脸拟虎啸,龇牙咧嘴精神震,舌尖三吐心火消;伸脚鹿跨步穿掌气长出,梗脖后坐须开档,三拍足背一横掌,强精补肾健膀胱;献果猿弧步侧滑身拘蜷,端盘单递与眉平,腋来腋去双旋手,缩脖闪目健神经;晃背熊立肘夹臂颈微缩,两步一晃马步行,弯腰屈肋背脊健,治疗风寒强神经;翔飞鹤展翅平衡万里翔,舒足伸颈最刚强,环转两眼视野阔,坚固脏腑心境良;整理活动为两次,名称为仙鹤抖羽;另有五禽急行术,成为独立体系;急行虎虎行有风,目光炯炯,翻掌亮爪,神态威猛;急行鹿鹿喜长跑,又善弹跳,翻蹄亮掌,舒展活跃;急行猿猿行好动,群居山中,攀枝弄树,肢体轻灵;急行熊形体重滞,性情顽强,行动笨拙,外柔内刚;急行鹤行于高空,水陆为家,狂风巨浪,毫无惧怕;。
五禽戏定式动作
五禽戏定式动作第一式虎举第二式虎扑第三式鹿抵第四式鹿奔第五式熊运第六式熊晃第七式猿提第八式猿摘第九式鸟伸第十式鸟飞“五禽戏”是我国后汉时期,名医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禽兽动作锻炼身体的经验,把“熊经鸟伸”运动发展为虎、鹿、熊、猿、鸟“五禽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体育和健身运动。
从古至今,广为流传,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
“五禽戏”动作比较简单,运动量比较小,适合于年老体弱者选练。
图解五禽戏-做法详细解说一、虎形预备式;两臂自然下垂,颈自然竖直,面部自然,眼向前平视,口唇闭合,舌尖轻抵上颚.不用挺胸或拱背。
两脚跟靠拢成立定姿势,全身放松。
站立片刻然后做下列动作:1.左式(1)两腿慢慢向下弯曲,成半蹲姿势,体重慢慢移往右腿,左脚靠在右腿踝关节处,脚跟稍离地抬起,脚掌虚点着力,成右独立步。
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腹两侧,两掌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斜出1步,右脚也随之跟进半步,两脚跟前后相对,相距约30厘米,体重坐在右腿,成左虚步。
同时两拳顺着胸部向上提,拳心向里,提至口前向里翻转变掌,向前伸按而出。
高与胸齐,掌心向前,指尖朝上,两虎口相对,眼看左手食指尖。
2.右式同左式唯左右方向相反(1)左脚向前垫半步,右脚随之跟到左腿踝关节处,两腿靠拢,右脚跟稍离地抬起,右脚掌虚点着力,两腿屈膝半蹲,体重移至左脚。
成左独立步。
同时两掌变拳撤回到腰间腹部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右脚向右前方斜进1步,左脚跟进半步,两足跟前后相对,相距约30厘米,体重在左腿上,成右虚步。
同时两拳顺着胸部向上提,拳心向里,提至口前向里翻转变掌向前伸按推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指尖朝上,两虎口相对,眼看右手食指尖。
3.左式(1)右脚向前垫半步,左脚也随之跟到右腿踝关节处,脚跟离地抬起,脚尖虚点着力,两腿屈膝半蹲,成右独立步。
间时两掌变拳撤至腰间腹部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完全与前左式(2)的动作相同。
如此左式、右式的反复虎扑,次数不限。
健身气功五禽戏起势调息图解和教学视频
健身气功五禽戏起势调息图解和教学视频健身气功五禽戏起势调息视频:
动作一:两脚并拢,自然伸直;两手自然垂于体侧;胸腹放松,头项正直,下颌微收,舌抵上腭;目视前方(图12)。
动作二:左脚向左平开一步,稍宽于肩,两膝微屈,松静站立;调息数次,意守丹田(图13)。
动作三:肘微屈,两臂在体前向上、向前平托,与胸同高(图14)。
动作四:两肘下垂外展,两掌向内翻转,并缓慢下按于腹前;目视前方(图15)。
重复三、四动两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图16)。
动作要点
1.两臂上提下按,意在两掌劳宫穴,动作柔和、均匀、连贯。
2.动作也可配合呼吸,两臂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
易犯错误
1.向左开步时,两膝过分挺直,身体左右摇晃。
2.两掌上提下按时,运行路线直来直去,两肘尖外扬,肩膀上耸。
纠正方法
1.开步前,两膝先微屈;开步时,身体重心先落于右脚,左脚提起后,再缓缓向左移动,左脚掌先着地,使重心保持平稳。
2.意念沉肩,再两臂起动,肘尖有下垂感觉,两掌上提、内合、下按,运行路线成弧线,圆活自然。
功理与作用
1.排除杂念,诱导入静,调和气息,宁心安神。
2.吐故纳新,升清降浊,调理气机。
五禽戏定式动作讲解
五禽戏定式动作第一式虎举第二式虎扑第三式鹿抵第四式鹿奔第五式熊运第六式熊晃第七式猿提第八式猿摘第九式鸟伸第十式鸟飞“神”为每一个健康人所必需,但随着躯体的衰老、生活的磨砺,耗精伤神,神气渐散,所以年龄越大越需要保养精神。
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中寓静,静中有动,在习练时需要放松心情,摄神保精,有助于调节精神状态,延缓衰老。
因此,在进行健身气功•五禽戏基本功练习时,要注意从神态、神韵、神志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锻炼。
一、神态神态指的是练习时的神情表现。
健身气功•五禽戏为象形之戏,要求形神俱备,练习每一戏时都应该表现出相应的神态,具体来讲,要有虎之威猛、鹿之轻灵、熊之憨厚、猿之活泼、鸟之轻盈。
在练习的时候要“入戏”,根据动作表现神态,配合动作的劲力和意境。
如练习“虎举”时,拔长身体,上举下撑,神态应该庄严威猛;练习“虎扑”时,双目圆睁,神态要沉着凶猛;练习“鹿抵”时,转腰下视,神态要轻灵专注;练习“鹿奔”时,收缩自如,神态要放松舒缓;练习“熊运”时,转腰摩腹,神态要憨态可掬;练习“熊晃”时,前摇后摆,神态要厚重沉稳;练习“猿提”时,提踵缩项,神态要机警灵巧;练习“猿摘”时,进退有度,神态要大方活泼;练习“鸟伸”时,塌腰挺胸,神态要超然淡泊;练习“鸟飞”时,上下翻飞,神态要空灵恬静。
二、神韵神韵指的是动作之中所包含的韵味。
练习健身气功•五禽戏不仅要“练啥像啥”,更重要的是“神似”,即有神韵。
因此,光靠动作到位是不行的,必须做到身心一体,不只体悟动作意义,还要体悟动作完成的环境,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丰富的情感,集中表现出来。
在“虎戏”中,简单的几个动作就描绘出了猛虎伸腰、奔跑、扑食的场景,这就把虎拟人化了,把虎的情感转移到人的身上,利用游戏的情节,使人的心理年轻化,让人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之中,用动作、劲力、神态、节奏等表现游戏情节,体现动物神韵。
在其他各戏中,也基本上遵循这样的规律。
如“鹿戏”中的“转腰回望”,构置出一个双鹿抵角而戏的情景,表现出鹿蓄劲于内、运劲于腰、全神贯注、互不相让的神韵;接下来的“扣腕”“换步”则模拟鹿奔跑的动作,抓住其中最具代表性环节,体现出鹿轻巧、敏捷的神韵。
健身气功五禽戏
健身气功五禽戏起势调息图解动作一:两脚并拢,自然伸直;两手自然垂于体侧;胸腹放松,头项正直,下颌微收,舌抵上腭;目视前方(图12)。
动作二:左脚向左平开一步,稍宽于肩,两膝微屈,松静站立;调息数次,意守丹田(图13)。
动作三:肘微屈,两臂在体前向上、向前平托,与胸同高(图14)。
动作四:两肘下垂外展,两掌向内翻转,并缓慢下按于腹前;目视前方(图15)。
重复三、四动两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图16)。
动作要点1.两臂上提下按,意在两掌劳宫穴,动作柔和、均匀、连贯。
2.动作也可配合呼吸,两臂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
易犯错误1.向左开步时,两膝过分挺直,身体左右摇晃。
2.两掌上提下按时,运行路线直来直去,两肘尖外扬,肩膀上耸。
纠正方法1.开步前,两膝先微屈;开步时,身体重心先落于右脚,左脚提起后,再缓缓向左移动,左脚掌先着地,使重心保持平稳。
2.意念沉肩,再两臂起动,肘尖有下垂感觉,两掌上提、内合、下按,运行路线成弧线,圆活自然。
功理与作用1.排除杂念,诱导入静,调和气息,宁心安神。
2.吐故纳新,升清降浊,调理气机。
虎戏之虎举图解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图17)。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图18)。
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图19)。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图20)。
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图21)。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图22)。
动作要点1.十指撑开、弯曲成“虎爪”和外旋握拳,三个环节均要贯注劲力。
2.两掌向上如托举重物,提胸收腹,充分拔长躯体;两掌下落如拉双环,含胸松腹,气沉丹田。
3.眼随手动。
4.动作可配合呼吸,两掌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易犯错误1.手直接由掌变拳,虎爪状不明显。
五禽戏“猿戏”“鸟戏”动作规范与习练要求
五禽戏“猿戏”“鸟戏”动作规范与习练要求牛爱军猿提(一)动作规范1.手型变化。
手掌在腹前要稍外展,手指伸直分开,接着要有一个速度稍快的屈腕撮拢捏紧的动作,意在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
勾手在胸前要慢慢地变成掌,然后轻轻下按。
应把握的重点是:“掌”和“猿钩”之间的变换。
2.上肢运行路线。
身体放松,两手在体前,手指伸直分开,再屈腕撮拢捏紧成“猿钩”,两手上提至胸,两肩上耸内扣,两肘下垂,虎口相对,然后肩部放松下沉,勾手变掌,缓缓下按至腹前。
应把握的重点是:上肢运行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两臂的提起、下落都要循着一条直线,速度要均匀。
3.头部、身体和下肢的运行路线。
两掌上提至胸,两肩上耸,收腹提肛,同时脚跟提起,待头向一侧转动再转正后,两肩下沉,松腹落肛,脚跟着地。
头部的运行路线是由中间向左(或右)巡视90度角,然后转正。
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运行主要集中在提肛上,提肛收腹,头往上顶,然后落肛松腹,全身放松下落。
路线是垂直于地面的一条直线。
脚的变化主要是提踵,下落,也是沿着一条直线在进行运动。
(二 )精神劲力猿猴机警敏捷,灵巧过人,闻听风吹草动,全身蓄势待发,提爪胸前,团胛缩肩,脚踵离地,左右逡巡,直欲奔去;发觉一场虚惊时,于是肢体放松,脚步落实,利爪下按,神态安详。
缩项、耸肩、团胸时,挤压胸腔和颈部血管;伸颈、沉肩、松腹时,扩大胸腔体积,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提踵直立,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三)呼吸配合猿提动作遵循“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身体上提时吸气,放松回落时呼气。
上提时吸气缩胸,全身团紧;下落时放松呼气,舒展胸廓。
(四)易犯错误1.脚跟离地后,重心不稳,前后晃动。
2.耸肩不够充分,胸背部和上肢未能充分团紧。
3.掌指撮拢变勾,速度太慢。
4.没有按耸肩、收腹、提肛、提踵、转头的顺序上提重心。
耸肩、缩胸、屈肘、提腕不充分。
猿摘(一)动作规范1.手型变化。
掌变勾手是摘桃动作,勾手变握固是握桃动作,握固变掌是托桃动作。
健身气功《五禽戏》口诀及图解
健身五禽操,虎鹿熊猿鸟,形神兼具备,长练永不老.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办法,由五种模拟动物的动作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创造的,但也有人以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顿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很多相似的健身法.也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拟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表里兼练的仿生功法.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离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阁下对称地各做一次,并合营气味疗养.【2 】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五禽戏锤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平均,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英勇的神志,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迅速灵巧之性;练鹿戏时要表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常练五禽之戏,可运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标.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畅,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汉时有道士君倩者,为导引之术,作猿经鵄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导引.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材简便,腹中思食.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愚蠢,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阁下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阁下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材,高低一七,以脚拘物自悬,阁下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食益,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五禽戏口诀准备功:调息敛神九口吻,起落开合三口吻,卡腰颠足七口吻.每个功法之间有一个深呼吸的过渡,手臂合营侧平举由上至下.正式功:【上山虎】上山猛虎朝前扑,震膀摇脊动锁骨,神发于目爪生威,强筋壮骨健脏腑.【仰脖鹿】仰身穿掌看河汉,阁下斜视布轻挪,腰酸腿疼能治愈,生精补血眼神活.【双臂猿】扭腰转脸阁下看,眼光闪着手护面,屈膝缩脖比机警,补肾治肝还疗眼.【单臂熊】斜运马步膀扛靠,夹臂按手送偏肩,灵巧沉稳运真气,强化脏腑疗风寒.【斜飞鹤】飘然下降一身轻,曲颈回想多安闲,心静意远通经络,舒筋活血治风瘫.【寻食虎】上捋下扫风回雪,斜身屈肋爪生威,俯视远眺雄姿展,神发双睛越涧飞.【缩脖鹿】缩脖颤颈屈直步,阁下斜视背微驼,平喘祛咳有奇效,清肺理肝气色和.【摘果猿】藏头转脑身拘缩,屈膝捷行手摘桃,通讯常在无放心,机警壮健目力好.【双臂熊】甩髋带腿双手按,倾肩屈肋头脸转,斜运马步憨拙态,内气周流肠胃健.【平飞鹤】舞鹤展翅意悠然,起落翩翩自安详,仙态高雅欣脱俗,利肝益肺强背肩.【下山虎】猛虎下山交叉腿,含胸拔背徐收腹,屈膝插掌吐浊气,按爪回头强筋骨.【长跑鹿】纵身飞奔箭离弦,鹿体伸展意安闲,奋足翻蹄草上飞,阴阳折衷脑力添.【望月猿】斜身撇脚高低看,斜头侧脑频瞬间,攻防机灵四肢举动快,头项肩背病不染.【摇臂熊】熊行无骨如豆腐,三随谐动腿肘脸,名医难致涌泉热,翘脚摇臂足不寒.【旋飞鹤】舒腿展翅上彼苍,开胸理气眼球旋,驱郁散闷解懊末路,意致飘然赛天仙.【回头虎】坐步抓扑平舞爪,瞪目转脸拟虎啸,龇牙咧嘴精力震,舌尖三吐心火消.【伸脚鹿】跨步穿掌气长出,梗脖后坐须开档,三拍足背一横掌,强精补肾健膀胱.【献果猿】弧步侧滑身拘蜷,端盘单递与眉平,腋来腋去双旋手,缩脖闪目健神经.【晃背熊】立肘夹臂颈微缩,两步一晃马步行,哈腰屈肋背脊健,治疗风寒强神经.【翔飞鹤】展翅均衡万里翔,舒足伸颈最坚强,环转两眼视野阔,牢固脏腑心情良.整顿运动为两次,名称为仙鹤抖羽.尚有五禽急行术,成为自力系统.【急行虎】虎行有风,眼光炯炯,翻掌亮爪,神志威猛.【急行鹿】鹿喜长跑,又善弹跳,翻蹄亮掌,伸展活泼.【急行猿】猿行好动,群居山中,攀枝弄树,肢体轻灵.【急行熊】形体重滞,性格倔强,行为笨拙,外柔内刚.【急行鹤】行于高空,水陆为家,暴风巨浪,毫无害怕.。
五禽戏“鹿戏”“熊戏”动作规范与习练要求
---------------------------------------------------------------最新资料推荐------------------------------------------------------ 五禽戏“鹿戏”“熊戏”动作规范与习练要求五禽戏鹿戏熊戏动作规范与习练要求牛爱军鹿抵(一) 动作规范 1. 手型变化。
鹿角是鹿戏的一个基本手型。
做鹿角时,要求五指伸直展开,然后将中指和无名指弯曲扣紧,拇指用力外张,食指和小指伸直。
应把握的重点是:手型交替变换,先握空拳,再变鹿角,握空拳时要松,变鹿角时要紧,变换过程不能突然加速,要逐渐握拢和展开。
2. 上肢运行路线。
两手握空拳,两臂向身体右侧立圆摆起,摆至与肩同高,此时右臂伸直,拳心向下,左臂屈肘,拳心向里,置于右肩前;随着出步转体下视,空拳逐渐松开变鹿角,两臂随之划平圆,向左后方摆出,左臂屈肘后摆,肘抵左腰侧,左腕背伸向后,右臂微屈向右后方摆出,横于头前,右腕背伸,手指朝后。
两小臂在身体右侧保持上下平行。
再两臂在体前直臂向上、向右划弧回摆,与肩同高时,鹿角变握空拳,继续划弧下落还原,换做右式。
应把握的重点是:双手运行是划弧线的,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摆起与肩高时,划立圆;转腰下视时,划平圆;还原时,划1/ 9立圆返回。
3. 下肢步型变换。
首先两膝微屈,重心移至右腿,此时左腿提起,向左前方划弧迈出,落在原左脚位置的前方,随着身体重心的前移,左腿脚尖外撇踏实,膝弯屈前顶,右膝伸直,脚跟蹬地;再左脚按原路线轻轻收回还原,换做右式。
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重心移动变化时,脚的迈步和收回要轻灵,只有当身体重心完全移向一腿时,另一腿方可提起前迈,以提高动作稳定性,并有效地锻炼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4. 以腰为轴带动。
两手右摆时,身体顺势右转,左脚划弧迈步,脚跟着地,再向左后转体,两臂随之,转至极点,向左侧屈,左腰侧压紧,右腰侧充分伸展,并眼视后腿脚跟,以加大拧腰旋转侧屈的幅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禽戏定式动作
第一式虎举
第二式虎扑
第三式鹿抵
第四式鹿奔
第五式熊运
第六式熊晃
第七式猿提
第八式猿摘
第九式鸟伸
第十式鸟飞
“五禽戏”是我国后汉时期,名医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禽兽动作锻炼身体的经验,把“熊经鸟伸”运动发展为虎、鹿、熊、猿、鸟“五禽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体育和健身运动。
从古至今,广为流传,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
“五禽戏”动作比较简单,运动量比较小,适合于年老体弱者选练。
图解五禽戏-做法详细解说
一、虎形
预备式;两臂自然下垂,颈自然竖直,面部自然,眼向前平视,口唇闭合,舌尖轻抵上颚.不用挺胸或拱背。
两脚跟靠拢成立定姿势,全身放松。
站立片刻然后做下列动作:
1.左式
(1)两腿慢慢向下弯曲,成半蹲姿势,体重慢慢移往右腿,左脚靠在右腿踝关节处,脚跟稍离地抬起,脚掌虚点着力,成右独立步。
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腹两侧,两掌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斜出1步,右脚也随之跟进半步,两脚跟前后相对,相距约30厘米,体重坐在右腿,成左虚步。
同时两拳顺着胸部向上提,拳心向里,提至口前向里翻转变掌,向前伸按而出。
高与胸齐,掌心向前,指尖朝上,两虎口相对,眼看左手食指尖。
2.右式同左式唯左右方向相反
(1)左脚向前垫半步,右脚随之跟到左腿踝关节处,两腿靠拢,右脚跟稍离地抬起,右脚掌虚点着力,两腿屈膝半蹲,体重移至左脚。
成左独立步。
同时两掌变拳撤回到腰间腹部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右脚向右前方斜进1步,左脚跟进半步,两足跟前后相对,相距约30厘米,体重在左腿上,成右虚步。
同时两拳顺着胸部向上提,拳心向里,提至口前向里翻转变掌向前伸按推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指尖朝上,两虎口相对,眼看右手食指尖。
3.左式
(1)右脚向前垫半步,左脚也随之跟到右腿踝关节处,脚跟离地抬起,脚尖虚点着力,两腿屈膝半蹲,成右独立步。
间时两掌变拳撤至腰间腹部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完全与前左式(2)的动作相同。
如此左式、右式的反复虎扑,次数不限。
练时要协调敏捷,沉着勇猛,做到“手起而钻,手落而翻,手足齐落,挺腰伸肩”,这样虎形助神态就基本具备了。
二、鹿形
预备式:同虎形。
1.右腿屈曲,上身后坐,左腿前伸,膝稍弯屈,左脚虚踏,成左虚步。
左手前伸,微屈肘,掌心向下。
置于左肘内侧,两拿心前后遥遥相对。
2.两臂在身前逆时针同时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
关键在于两臂绕环不是肩关节为主的活动,而是在腰胯带动下完成的。
手臂绕大环,尾闾绕小环,即所谓“鹿运尾闾”。
主要是活动腰胯,借以强腰肾,促进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并锻炼腿力。
3.如此运转若干次后,右腿前迈,体重坐于左腿上,右手前伸,左手护右肘,顺时针方向绕环若干次。
如此左右互换,反复做数边。
三、熊形
预备式:两脚平行分开自然站立,距离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做3—5次深呼吸后,再做下列动作。
1.屈右膝,右肩向前下晃动,手亦随之下沉。
左肩稍向后外舒展,左臂稍随之上抬。
2.屈左膝,左肩向前下晃动,手亦随之下沉。
右肩则稍向后外舒展、右臂稍随之拾高。
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拘,有健脾胃、助消化、活动关节等功效。
四、猿形
预备式:同虎形。
1.两腿慢慢向下弯屈,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左手沿胸前上提至与口乎,掌心向下.迅速向前伸出如取物之状,将到达终点时由掌变爪,手腕随之自然下垂,并迅速缩回。
2.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左脚随之稍跟,脚跟抬起,脚掌虚点着力,问时右手沿胸前提至与口平,掌心向下,向前如取物样伸出,将到达终点时,由掌变爪形,腕随之下垂,同时左手收回至左胁下。
3.左脚往后稍退踏实,身体后坐,右脚随之也稍退,脚尖点地。
同时左手沿胸前提至与口平,向前如取物样伸出,将达终点时由掌变爪形,腕随之下垂。
同时右手收回至右胁下。
4.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其他动作同2项。
5.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其他动作同1项。
6.右脚往后稍退踏实,其他动作同3项,惟左右方向相反。
以上1一6项动作,反复练习数遍。
五、鸟形
预备式:同虎形。
1.左脚向前迈进1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同时两臂自身前抬起,向左右侧方斜举,并随之
深吸气
2.右脚前进与左脚相并,两臂自侧方落下,两腿同时下蹲,两前臂在膝下相交,左内右外,抱住双膝,同时深呼气
3.右脚向前迈进1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
同时两臂自身前抬起,向左右侧方斜举,并随之
深吸气
4.左脚前进与右脚相并,两臂自侧方落下,两腿同时下蹲,两前臂在膝下相交,左外右内,抱住双膝,同时深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