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堂讲义教学的冷思考
对小学数学新课程几种现象的冷思考论文
对小学数学新课程几种现象的冷思考论文对小学数学新课程几种现象的冷思考论文新课程的推进,让沉闷的数学课堂焕然一新,似乎课堂活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然而,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就不能只看到它成功的一面而忽视了同时存在的问题。
一、新课标教材中存在的干扰信息新课标教材一改往日数学课本的单调枯燥,书中出现大量的图片。
如低年级教材中最普遍的情况是一道题中除了主题图外,这边豆角指个问题,那边西红柿又说了个条件,不起眼的角落还有小精灵在补充说明……教材的本意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却忽略了过多的信息对低年级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呈现在他眼前的他一定会去看,不管这些信息有没有用,而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每一部分新知识都不可能用太多的时间去学习,一些孩子从收集信息时就比别人慢了一步,还没能弄懂题意,时间已经结束,也就造成了跟不上学习的现象。
二、过分偏向城市,忽略了农村的实际数材重视应用,但不难发现应用却是重城轻农。
教材上,售票、坐公共汽车比比皆是。
但是有多少农村孩子坐过公共汽车、到公园买过票?农村的孩子相比城镇的见识少,实践活动少,有些事物他们根本就没接触过,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因此再吸引入的信息他们也没有任何感觉。
我们再想想,使用教材的是农村的学生多还是城市的学生多?数学书上大量的教学资源与农村学生的实际脱节,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
三、忽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新课程实施后,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多样,追求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追求“发展个性”上。
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多了,讲空话、开小差的也多了,课堂上闹哄哄的;学生做作业不认真验算的、没有完成的、拖拖拉拉的、字迹不端正的也多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多了,光听别人的意见,人云亦云,自己不独立思考的也多了;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时有出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热潮中的冷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热潮中的冷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与不断优化,各级各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呈现了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践操作、合作学习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然而,在这些教学改革热潮的背后,由于教师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存在,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诸如:过分追求情境的包装而忽视情境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等让人深思的问题。
一、情境迷失方向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形成数学技能;情境的魅力如此巨大。
于是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竭力的创设各种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然而,刻意营造的情境,有时候却给课堂带来一些逆效应,让情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没有达到教师情境创设的期望值。
案例: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件制作了一个关于“盲人摸象”的故事,配上动听的音乐,故事娓娓道来,学生也都沉浸在故事之中。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不同的盲人摸的象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生1:站在前面,他摸的是象鼻子;而站在后面的人,他摸的象尾巴;所以,站在前面的人跟站在后面的人摸的象就不一样。
生2:这些盲人摸的地方不同,所以摸出来的大象也不一样。
生3:------------反思:盲人摸象是通过摸的动作来感知黑暗世界中大象的形状;而观察物体是需要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通过眼睛实实在在的观察。
观察与摸两者实质完全不同,观察重在眼睛,而摸重在手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在不同的方位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而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如何与教学目标相融合,一味的追求新奇说明了这样的情境是教师为达到提现课改的理念而作的秀而已,这样的情境会让学生缺乏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会让学生在情境中迷失方向。
二、合作流于形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小组间合作学习是学生数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冷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冷思考”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新课标学习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在实践中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开始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一些误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认识误区1、误区一:评价目的功利化当前的课堂评价不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而在于从众多的孩子中间选拔出那些被认为是适合进一步培养的优秀分子。
甚至有的教师打着课改的幌子认为孩子不适合这样和那样的教育。
评价者表现的越来也功利化。
在很多情况下看似在实践新课程,体现着新理念,然而实际却是与新课程背道而驰。
2、误区二:评价主体的单一化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对一堂课的效果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评定。
课堂教学伊始,评价者选择在教室的后边或某一角落来观察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而课堂中的另一主体——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也基本上被看作是对教师“教”的回应,或成为教师“教”的点缀,评价者只是凭听觉器官去感受学生的表现,作出大致的评价,这纯粹属于传统意义的“听课者”的行为。
这种单方面的、直线式的、孤立的评价,使课堂教学评价少了全面性而多了片面性,少了民主性而多了独断性。
这既不利于评价质量的改善,也不利于评价的民主化。
3、误区三:评价功能的甄别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只提问哪些成绩好的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刘永刚(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东四沟小学)【摘要】数学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点,所以数学课堂成为了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而数学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观察、注意、思维等能力的提高,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适应教育课堂的改革,积极主动实施国家教育方针,将其应用到课堂当中,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成果。
不过,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浅显的或者深层次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及时改进并进行解决。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科,它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努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一步步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通过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作为长期致力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倡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在教学课堂中寻找数学原型,利用原型进行教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要想改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传统氛围,教师就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并且能够利用原型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用来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中的数学原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数学中学习加减乘除的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利用我们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实例,如买零食、买文具、买玩具等,这些小小的数学原型,让学生快速而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尽快适应社会生活,让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摘要: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教育理念、教学理念以及师生关系的建立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一线的广大数学教师自然要响应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政策的改革理念,并将其付诸到数学课堂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伴随着新课改实验的深入发展,冰山之下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了。
本人试图分析诸多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一、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由此可见,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创设情境有助于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轻松的学习心理氛围。
但是情境的创设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是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的。
目前有许多数学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绞尽脑汁”,浮于表面,为了情境而情境,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课的主要内容是讲“代数式”。
教师讲完了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之后,提出问题:小明身高x厘米,小明爸爸的身高是他的2倍还多4厘米,那么爸爸的身高是多少?就是2x+4,如果小明身高50厘米,那爸爸身高多少?同学纷纷回答50x2+4。
如果小明身高90厘米呢?教师不断提问,学生不断地有新发现。
可是这样的情境创设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我课余时间问了一下这位数学老师,为什么这样创设情境。
这位老师振振有词地说:“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我顿时无语。
在实际的课程理念实施中,许多教师并没有理解创设问题情境的深层含义,认识过于肤浅。
二、学生动起来教学就成功了过去的数学课总是给人一种沉闷、枯燥的感觉,学生懒得参与,教师为调动气氛使出千方百计,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捧个场。
但是,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了,数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很是热闹。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教学,重在提升有效课堂。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 票,多伦多22 票,巴黎18 票,伊斯坦布尔9 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
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
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
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对校小学数学新课标“热”几点“冷”思考
对校小学数学新课标“热”的几点“冷”思考新课标在21世纪初全面推广后,新的观念、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带来的是新的课堂、新的学法等教育改革的新气象。
在这股改革洪流的推动下,纷纷在“新”字上做文章。
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形式新,改进教学设计使思路新,拓展教学内容,使内容新等等,形成了新课标“热”。
但是,我觉得越是在“热”潮中我们越应该有“冷”思考。
思考之——从教育意识上看,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新课标作为一个新事物,对我们的教师心理产生的冲击波应该说非常大。
许多一线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畏惧心理。
一些教师甚至认为落实新课改的状况是一“老”对三“新”:一张老的教师面孔迎对新课标、新教材、新学生,谈何容易。
这种把新课改与传统教育改革完全割裂开来的意识是不对的,它给教育实践带来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
例如,现在有一小部分教师就坚持这样一个观点:“要落实新课改就必须禁止书面考试。
”在他们的意识中,考试是应试教育万恶的根源。
其实,考试作为教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本身是无辜的。
错就错在我们的传统教育教学将考试奉若神明。
将它作为衡量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尺度,无限放大了它的作用。
在当今落实新课改的工作中,绝对摒弃考试的做法也是不恰当的。
对于新课标,我们不必人为地给它涂上神秘的色彩,对于旧课标,也没有必要过多地去吐口水。
一句话,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我们不抛弃,而是要扬弃,要发展。
思考之二——教育机智上看,要处理好教学流程与学生思维过程的关系以前,我们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许多课堂上所谓的教学亮点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事实上,在落实新课改的工作中,我们也同样非常重视教师的教育机智。
只不过我们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以往的教育机智更多的是依靠教师本身的素质,依靠教师的瞬时智慧。
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临场应变和驾驭能力的突然爆发。
如今,在新课改中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为针对某个教学环节做好一种或几种教学预案。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62学子 2017.02XUEZI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改革的几点冷思考袁 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这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途径。
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而言,在课堂结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因为教学观念落后带来的问题,教学课堂需要改革,但是该如何该才能正在提高小学数学的效率呢?一、数学题一定要有生活味吗“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人类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提供的素材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因此“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部分老师对素材的选择和使用不当,致使一些数学课为“生活”而“生活”,从而失去了“数学味”。
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相遇问题”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一”儿童节的早上,天气晴朗,碧空万里,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小明兴致勃勃地打电话给小星,邀请小星到公园的游乐场去玩,经过一番讨论,两人约定8时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
小明家住在公园南面的阳光花园,小星家住在公园北面的今日星辰小区。
小明每分钟行80米,小星每分钟行90米。
经过20分钟,两人正好在公园门口碰面。
请问小明家和小星家相距多少米?这本是一道基本的行程应用题,但教者为了体现“生活化”,颇费了一番心思把它编成了一个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俱全的小故事,给原本简练的数学题套上了厚厚的生活外衣,由于烦琐的陈述逼使学生在寻找题中有用的数学信息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丰富生动、扎实有效。
类似上述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必然事倍功半,因为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题目,从臃肿的“躯壳”里搜寻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学信息,常弄得不少孩子晕头转向。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对课改中课堂活起来的冷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对课改中课堂活起来的冷思考进时代“活水”,充实、完善现行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我们发现,不少教师一面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一面在对教材处理时出现了不少偏差:有的干脆不用教材,另起炉灶,一节两节马马虎虎,多了呢?其结果必将退下阵来,这显然不可取;而较多的问题是,过早过多地补充教学内容,忽视了课本的基本要求。
而且往往是拔高教学要求,忘记了面向全体学生,尤其不利于学困生的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年级两步计算应用题新授课时,课才上到10分钟,一名优秀学生提问一个三步计算的问题,教师大加赞赏,分析解答。
其他学生出于从众心理,也千方百计提出三步计算的问题,教师组织讨论逐一解答。
由于拔高了教学要求,教学的后30分钟只讨论了3个三步计算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越听越糊涂。
真是舍本逐末。
可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以及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与能力的培养。
这是务实求活、和谐统一的基础。
在充分挖掘和使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适时、适量补充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开放,让教学效果显著。
2.流连于情境之中创设情境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然而学生却往往留恋于情境本身,无法作数学化的提升,以至于“用”冲淡了“算”,知识技能的底线目标无法落实。
例如:《两位数加两位数》(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上),教师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博物馆开张了,一、二、三、四班的同学想一道去博物馆参观文物,可学校只联系了两辆车,每辆车准乘70人,你们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马上围绕着图上信息“准乘70人”展开热烈的讨论,“准乘包不包括司机?”“不包括,准乘是针对乘客而言的,是提醒司机这部车最多能装多少乘客的,所以不包括”。
“应该包括司机,既然是准乘,就应该是车上所有的人,当然应该包括”。
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教室里一番针锋相对的热闹景象。
对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校园XinXiaoYuan随着新课程广泛而深入的开展,广大学校和教师对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课堂模式、教师教学行为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从而体现新课程本质的变化。
数学教师在充满激情地沿着课改方向高歌猛进的同时,应时常停下脚步,闭目沉思———数学教学未来应该是什么?数学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新课堂?一、创设生治化的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首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恰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知识铺垫应起到应有的作用,由旧知引起学生对新知的探索。
教师要从自身发展出发,尽量关注那些最能体现学生本质、最有价值的部分,展示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真情流露,亲自实践。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数学课堂。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对生活要素进行提炼,把生活问题数学化。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鼓励学生“从细微之处看生活”,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己的探索思考上升为数学知识,也就是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将教材选材的优越性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让教材死的内容变成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素材,把教材提供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情境相结合,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给学生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
”由此可见,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使学生在心情轻松的情况下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例如:我曾遇到这样一道题:“把一根木棒锯成三段,需要10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12段需要几分钟?”学生的反应有三种:(1)10不能被3整除,这题没法做。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1. 引言1.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冷静的思考,以适应教育的新要求和挑战。
我们需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我们需要探讨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教学改革提供方向。
介绍创新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我们还需要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如何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分析家庭和学校在数学教育中的合作模式,探讨如何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习。
在我们需要展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总结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展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前景,为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兴趣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在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
教师通常以传统的讲授模式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应试教育。
很多教材中的内容过于枯燥和抽象,缺乏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同时,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
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非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是当前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些教师缺乏对于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了解和应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同时,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能力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需要着重关注教学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新的改革和创新措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首先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接着探讨了教师应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数学教学,同时也探讨了学生在新课程下数学学习的特点。
随后介绍了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新课程下的应用以及课堂互动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内容的讨论,可以得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冷思考,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学生、多元化教学方法、课堂互动、合作学习、冷思考1. 引言1.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们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思考,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不可忽视。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教学要求,教师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
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们不断进行冷思考与反思,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2. 正文2.1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要求教师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和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热闹”课堂的冷思考
教育视野【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考。
作为教师不要一味追求课堂的热闹,要创设生动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要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静静思考;要营造机会,让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
让学生在思考中学数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境留白素养思考小学数学“热闹”课堂的冷思考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陆晓蕾学会思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去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从而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
老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
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
”然而,我们教师往往喜欢热闹的课堂,课堂上如果出现一分钟的安静,教师就觉得有一个世纪那么长了,认为学生的思想都没有集中。
其实,安静不等于空白,一味地追求“热闹”反而失去了问题的探究价值,失去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质特征了。
一、巧设提问的坡度,启发学生冷静思考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考。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认识整万数》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太仓市伴随着太仓港的兴起,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到2017年底,人口达到了480000,农作物总产量140000吨,居民人均年收入60000元。
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呢?”教室里寂静了十几秒,紧接着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来,笔者似乎看到了其他学生松了一口气。
这时笔者并没有急于让那个举手的学生回答,而是转移了话题:“这些数字你能读一读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想表现自己。
笔者请几个学生读了一下,并表扬了他们:“老师没教过的知识你们就会了,真了不起啊!”笔者的表扬很好地鼓舞了学生。
这时笔者又提问了:“那看了这些数字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呢?”教室里又安静了下来,学生们都在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冷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冷思考发表时间:2017-11-08T15:11:21.19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5期作者:杨丹[导读]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四川省筠连县胜利街小学645250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积极稳步地进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不少可喜的现象,课堂教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变,课堂教学更民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但是,随着新课程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引起了笔者深刻的反思。
一、合作学习不明确要求,流于形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合作学习”由于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眷顾与青睐。
我们在数学课堂上看到几乎都有小组学习形式,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
然而,由于理念的缺失和操作的异化,有些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正逐渐走向“标识化”。
笔者认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本质优势,教学设计应着重关注以下三点:1.精选合作内容。
2.明确合作分工。
3.重视合作指导。
二、创设情境过滥数学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因此,很多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都在为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形而绞尽脑汁,在教学中自然就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或者根本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发生。
数学课上的创设情境,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创设的情境不仅要具有激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所创设的情境应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要从“激趣”、“蕴含将探究的数学信息”和“联系生活”三方面来综合考虑,创设具有真正价值的数学情境。
关于新课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见解
关于新课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见解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误区一:教学开放过度实例这是一节公布课。
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伙儿明白做吗?然后让同学尝试解决,汇报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差不多上让同学自身说,不作任何讲解、评判、示范。
练习巩固时发觉大局部同学未把握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规范提出我们必需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同学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考虑余地。
然而,凝视这节课,同学在课堂上表示的“轰轰烈烈”,但是同学却并没有获得知识。
在开放式教学中,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同学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同学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专门是忽略了对同学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同学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同学畅所欲言,如此同学就会主动的把握知识,不记得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协助者、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处还需讲授。
误区二:合作流于形式实例这是一节参赛课。
课堂上,教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赶忙宣布小组讨论。
前排同学唰地回头,满教室差不多上嗡嗡的声音。
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同学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现在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同学代表发言,“我如何如何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议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保守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
上述片段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外表上热喧闹闹,但在热喧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
认真观看,就能够发觉,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同学关注的仍旧是“我如何样”,而不是“我们小组如何样”。
专门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
第一,“合作”应建立在同学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只有同学通过独立考虑,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其次,“交流”应涵养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身的方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
对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的冷思考
对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的冷思考摘要:数学课堂活跃是个好现象。
务实求活应是和谐的统一,课堂要真正活跃起来,不仅是课堂气氛的活跃,更要把知识教活。
这就要求老师要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的构建教学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务实求活\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新课改,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新课堂,由于对新课程理解不全面和急功近利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课堂出现了“活”而不“实”的倾向,具体表现在:补充教学材料随意性大,教学内容不扎实;片面理解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不到位;课堂活跃浮于表面,学习目标未落实等。
怎样防止上述倾向?亟需我们思考。
一、开放内容,防止随意补充材料1.游离文本,忽视了课本的基本要求。
“课本为中心”已成为过去,教学内容要向社会开放,形式要向生活开放,从而改变数学课程孤立、封闭、僵化的弊端。
优化教学内容,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生活、与儿童的经验相联系,引进时代“活水”,充实、完善现行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流连于情境之中。
创设情境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然而学生却往往留恋于情境本身,无法作数学化的提升,以至于“用”冲淡了“算”,知识技能的底线目标无法落实。
3.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非数学化倾向。
案例:人教版(二上)36页“我长高了”实录:测量课堂上各种物体的长、宽、高,并提出问题。
学生们测量了铅笔、文具盒、桌子、椅子、身高等,提出了“……比……高”“……比……长”等问题,教师给予了鼓励。
这时一个学生提到“老师为什么这样高?”教师答:“你真聪明,这个问题提得好。
我小的时候注意营养、注意锻炼身体,所以长得高。
我相信你今后比我长得高。
”这时又有学生提到“世界上谁最高”,教师做了回答。
接着学生又提了很多问题,如“吃什么最有营养”“为什么男的比女的高”等等,学生情绪激昂,教师很难收场。
这样,数学课上成了健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