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2

合集下载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要点(3-12)《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

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

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小题,共32分)1.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目标相互作用后能量可分为三部分,不包括下面哪种辐射()。

A.反射B.吸收C.透射D.发射2. NDVI= (Ch2 - Ch1)/(Ch2 + Ch1)指的是()。

A.比值植被指数B.差值植被指数C.差比值植被指数D.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3. 大气窗口是指()。

A.没有云的天空区域B.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C.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D.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4. 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

A.32个B.64个C.128个D.256个5. 图像融合前必须先进行()。

A.图像配准B.图像增强C.图像分类6.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列()影响并不改变太阳辐射的强度。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折射D.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7.黑体辐射是在特定温度及特定波长由理想放射物放射出来的辐射,其特点()。

A. 吸收率为0B.反射率为0C.发射率为0D.透射率为18.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中,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和解译者的经验,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的,是下面哪种方法()。

A.直接判读法B.对比分析法C.信息复合法D.综合分析法9.计算植被指数NDVl,主要使用以红波段和下面哪个波段()。

A.紫外波段B.蓝色波段C.近红外波段D.绿波段10.以下不是高光谱遥感特点的有()。

A.它与多光谱遥感含义相同B.它可以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相对更连续的光谱段C.它需要面对海量数据处理问题D.它每个通道的波长范围比多光谱遥感要小得多。

11.探测植被分布,适合的摄影方式为()。

A.近紫外摄影B.可见光摄影C.近红外摄影D.多光谱摄影12.下面关于遥感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99年美国发射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B.加拿大发射RADARSAT卫星是世界上第一个携带SAR的遥感卫星。

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

2014——2015年度《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命题:2011级土管系)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①遥感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应用领域②电磁波及遥感的物理基础③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第二章遥感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1.图像的表示形式2.遥感数字图像的存储3.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4.数字图像处理的系统考题:第一二章(A卷)1.电磁波谱中(A)能够监测油污扩散情况,(D)可以穿透云层、冰层。

(2分)A.紫外电磁波(0.01-0.4μm)B.可见光(0.4-0.76μm)C.红外电磁波(0.76-100 0μm)D.微波电磁波(1mm-1m)2.遥感按遥感平台可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2分)3.遥感数字图像的存储格式包括BS、BIL、GeoTIFF。

(1分)4.遥感传感器由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几部分组成。

(2分)5.地图数据有哪些类型?(3分)答:DEM 数字高程模型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DLG 数字线划图DRG 数字栅格图6.何谓遥感?遥感具有哪些特点?(5分)答: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使用传感器,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译,对物体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特点:①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②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③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④其他特点:用途广,效益高,资料性、全天候、全方位等.B卷1.绿色植物在光谱反应曲线可见光部分中的反射峰值波长是( B )。

(1分)A 0.50μmB 0.55μmC 0.63μm D0.72μm2.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源包括多光谱数据源、高光谱数据源、全色波段数据源和SAR数据源。

(3分)3.数字化影像的最小单元是像元,它具有位置和灰度两个属性。

(2分)4.函数I=f(x,y,z,λ,t)表示的是一幅三维彩色动态图。

(完整版)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习题和答案

(完整版)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习题和答案

绪论思考题1.如何理解“遥感” 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来探测、研究地面目标的科学。

遥感—是一种远离目标,通过非直接接触而感知、测量、分析并判定目标性质,其空间展布、类型及其数量的探测技术。

广义上的遥感:泛指一切不接触物体而进行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上的遥感:指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利用传感器(遥感器),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对数据的处理、综合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地物波谱特性然界任何物体都具有反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能力,这是由于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同运动状态造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于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表面状态不同,具有相异的电磁波谱特性,这是遥感识别目标的前提;地物波谱特征可通过各种光谱测量仪器测得。

遥感的物理基础任何物体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物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物体的电磁波特性,这是遥感探测物体的依据。

2.遥感的特点(优势)主要有哪些?遥感的特点(优势):面状信息获取:时效性:快速准确连续性:动态观测多维信息:平面、高程(立体)生动、形象、直观:经济: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时间……3. 说明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根据研究的目标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考虑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波段等因素,目标不同、尺度不同、时相要求不同、光谱特点不同• 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多时相图像配准、几何纠正、图像镶嵌、数据融合• 特征参数选择波段选择band selection、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对原始波段进行处理,得到能反映目标地物特性的新的参数,如植被指数、主成分等等)• 建立分类系统各类及亚类分类指标(定性、定量)• 专题信息提取(分类)与综合分析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数量、质量、分布、发展变化特点与趋势、产生的原因)• 结果检验与成果输出对结果进行验证(直接验证、间接验证),满足需要则输出结果,反之,返回第三步、第四步,进行相关的修改、调整。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习题遥感原理与应⽤习题第⼀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名词解释:1、遥感2、遥感技术3、电磁波4、电磁波谱5、绝对⿊体6、绝对⽩体7、灰体 8、绝对温度 9、辐射温度 10、光谱辐射通量密度 11、⼤⽓窗⼝12、发射率13、热惯量 14、热容量 15、光谱反射率16、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到低排列主要由、、、、、、等组成。

2、绝对⿊体辐射通量密度是和的函数。

3、⼀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和成正⽐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体的乘是常数2897.8。

当绝对⿊体的温度增⾼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向移动。

5、⼤⽓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µm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绝对⿊体的①反射率等于1 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 ④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项成正⽐关系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次⽅④物体温度⼆次⽅⑤物体温度三次⽅⑥物体温度四次⽅。

3、⼤⽓窗⼝是指①没有云的天空区域②电磁波能穿过⼤⽓层的局部天空区域③电磁波能穿过⼤⽓的电磁波谱段④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4、⼤⽓瑞利散射①与波长的⼀次⽅成正⽐关系②与波长的⼀次⽅成反⽐关系③与波长的⼆次⽅成正⽐关系④与波长的⼆次⽅成反⽐关系⑤与波长的四次⽅成正⽐关系⑥与波长的四次⽅成反⽐关系⑦与波长⽆关。

5、⼤⽓⽶⽒散射①与波长的⼀次⽅成正⽐关系②与波长的⼀次⽅成反⽐关系③与波长⽆关。

问答题: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有哪些共性?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3、叙述沙⼟、植物和⽔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般规律。

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5、何为⼤⽓窗⼝?分析形成⼤⽓窗⼝的原因,并列出⽤于从空间对地⾯遥感的⼤⽓窗⼝的波长范围。

6、传感器从⼤⽓层外探测地⾯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第⼆章遥感平台及运⾏特点名词解释:1、遥感平台2、遥感传感器3、卫星轨道参数4、升交点⾚经5、轨道倾⾓6、近地点⾓距7、地⼼直⾓坐标系8、⼤地地⼼直⾓坐标系9、卫星姿态⾓10、开普勒第三定理 11、重复周期 12、近圆形轨道 13、与太阳同步轨道14、近极地轨道 15、偏移系数 16、GPS 17、ERTS_1 18、LANDSAT_1 19、SPOT 20、IRS 21、CBERS 22、ZY_1 23、Space Shuttle 24、MODIS 25、IKONOS 26、Quick Bird 27、Radarsat 28、ERS 29、⼩卫星填空题:1、遥感卫星轨道的四⼤特点。

测绘科学技术: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考试题.doc

测绘科学技术: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考试题.doc

测绘科学技术: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相对论效应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无选择性散射 本题答案: 3、名词解释 斜距投影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试简要阐述沉积岩的波谱色调及图形特征。

本题答案: 5、名词解释 光谱分辨率 本题答案: 6、名词解释 线性拉伸 本题答案: 7、问答题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8、名词解释训练样区本题答案:9、名词解释多中心投影本题答案:10、问答题如何评价分类精度?本题答案:11、问答题试简要阐述遥感影像上背斜和向斜的解译标志及其特征。

本题答案:12、名词解释高通滤波本题答案:13、问答题分类前的预处理工作主要有哪些?本题答案:14、填空题黑体指能够在()。

或者说能全部吸收外来电磁波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能力的理想物体。

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这种绝对的黑体。

本题答案:15、名词解释多项式纠正本题答案:16、问答题怎样才能将光学影像变成数字影像?本题答案:17、问答题什么叫特征空间?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有哪些特性?本题答案:18、问答题图像融合的三个层次指什么?图像融合的方法有哪些?本题答案:19、问答题试简要阐述线性构造的主要解译标志(表现形式)。

本题答案:20、问答题分类后的处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本题答案:21、名词解释判别函数本题答案:22、名词解释米氏散射本题答案:23、名词解释BSQ本题答案:24、名词解释粗加工处理本题答案:25、名词解释通用构像方程本题答案:26、问答题图像之间配准的两种方式指什么?本题答案:27、名词解释推扫式成像仪本题答案:28、问答题试简要阐述基于IHS变换融合的基本原理和融合过程。

遥感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是基于什么原理获取地表信息的?A. 声波传播B. 电磁波传播C. 重力波传播D. 热辐射传播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天气预报D. 深海探测答案:D3. 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分辨率B. 覆盖范围C. 观测时间D. 观测成本答案:B4. 遥感图像中,红色通常代表什么?A. 植被B. 水体C. 城市建筑D. 土壤答案:A5. 以下哪种传感器可以用于夜间观测?A. 多光谱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紫外传感器D. 可见光传感器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森林火灾。

(对)2. 遥感数据不需要经过任何处理就可以直接使用。

(错)3.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考古研究。

(对)4. 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地表的静态信息。

(错)5.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冰川变化。

(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监测、土壤湿度监测、作物产量估算等。

通过遥感图像,可以对农田的植被覆盖度、作物生长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是什么?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提供城市发展的历史数据,帮助规划者了解城市扩张的趋势,监测城市环境变化,评估城市绿化状况,以及进行城市交通流量分析等。

3.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实时监测大范围的环境变化,如森林覆盖率变化、水资源分布、污染源扩散等。

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环境管理政策。

4.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是什么?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可以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实时信息,如地震、洪水、干旱等灾害发生后的地表状况,为救援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减少灾害损失。

(完整)《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

(完整)《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第一章遥感物理基础一、名词解释1 遥感: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门探测技术。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3电磁波: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

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4电磁波谱:把各种电磁波按照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就形成了电磁波谱5绝对黑体:能够完全吸收任何波长入射能量的物体6灰体:在各种波长处的发射率相等的实际物体.7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又叫热力学温标,符号T,单位K(开尔文,简称开)8色温:在实际测定物体的光谱辐射通量密度曲线时,常常用一个最接近灰体辐射曲线的黑体辐射曲线作为参照这时的黑体辐射温度就叫色温.9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

10发射率: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功率之比.11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

12波粒二象性: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13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反射波谱曲线是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轴,反射率为纵轴的曲线。

问答题1黑体辐射遵循哪些规律?(1 由普朗克定理知与黑体辐射曲线下的面积成正比的总辐射通量密度W随温度T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2 绝对黑体表面上,单位面积发射的总辐射能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3 黑体的绝对温度升高时,它的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4 好的辐射体一定是好的吸收体.(5 在微波段黑体的微波辐射亮度与温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段组成?遥感中所用的电磁波段主要有哪些?a。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波、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等 b。

遥感应用与原理试题

遥感应用与原理试题

遥感应用与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1.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

波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2.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之查处一它两之和。

比值植被指数: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之比。

3.辐照度.辐射出射度与辐射亮度辐照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辐射出射度: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辐射亮度: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4.加色法与减色法加色法: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的方法。

减色法:从白光中间去一种或几种光,形成彩色。

5.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6.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7.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8.数字地球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示。

9.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10.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11.航空相片比例尺12.红移当光源远离观测者时,接受的光波频率比其固有频率低,即向红端偏移。

13.多光谱空间14.高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15.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16.航空摄影比例尺即像片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实际距离之比。

遥感试题及答案

遥感试题及答案

2008—2009学年第2《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专业班级姓 名学 号开课系室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系考试日期 2008年7月2日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1.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峰值波长乘温度是常数。

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2.卫星姿态角可用红外线测量、恒星摄影机、 GPS 等方法测定。

3.小卫星主要特点包括重量轻,体检小;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发射灵活,启用速度快,抗毁性强;技术性能高。

3NDSAT系列卫星具有全色波段的是 Landsat-7 ,其空间分辨率为15m。

5.外部误差是指在传感器本身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由传感器以外的各种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6.数字图像配准的方式有图像间的配准,绝对配准。

7.特征变换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作用是减少特征之间的性相关性,突出类别差异。

8.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中使用的景物特征有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

9.在几何纠正过程中,需要控制点建立新旧图像的函数变换关系,增加控制点的数目可以提高校正的精度,当控制点的数目多于系数时,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方法通过对控制点数据进行曲面拟合来求系数。

10.SPOT 卫星的传感器可以倾斜观测,使其重复观测能力由26天提高到1~5天。

11.利用合成孔径技术能堤高侧视雷达的方位分辨率。

真实孔径侧视雷达:是按雷达具有的特征来命名的,它表明雷达采用真实长度的天线接收地物后向散射并通过侧视成像。

12.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近圆形轨道、近极地轨道、与太阳同步轨道、可重复轨道。

213.MODIS影像含有 36 个波段,其中250米分辨率的包括Band1,Band2 波段。

14.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数量要求,三次项最少需要 10 个控制点。

15.多中心投影是一种投影方式,用以表示具有多个投影中心的遥感影像的几何特征。

如陆地卫星多波段扫描影像(MSS)或TM影像。

二、单项选择题(每道题1分,共10分)1. 以下 a 不是高光谱遥感的特点。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无法获取全球范围的数据b) 可以获取地表信息,不受地面条件限制c) 仅适用于农业领域d) 不需要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答案:b) 可以获取地表信息,不受地面条件限制2. 遥感技术中,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a) 获取遥感数据b) 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c) 分析遥感图像d) 操作遥感平台答案:a) 获取遥感数据3.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图像分为几种类型?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c) 三种4. 遥感技术常用的图像分类方法有哪些?a) 主成分分析b) 二值化c) 全色合成d) 目视解译答案:a) 主成分分析、b) 二值化、d) 目视解译5.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以下哪些领域?a) 农业b) 水资源c) 矿产资源d) 交通运输答案:a) 农业、b) 水资源、c) 矿产资源、d) 交通运输第二部分:填空题1.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获取______的信息来进行地表观测和分析。

答案:电磁辐射2.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图像通常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光学图像、雷达图像3. 遥感图像的______是指图像中一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物的大小。

答案:空间分辨率4.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数据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信息。

答案:光谱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5.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答案:农作物监测、土壤质量评估、灾害监测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遥感图像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答案:遥感图像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无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

无监督分类是指基于图像中像素的相似性将图像划分为不同的类别,适用于目标不明确或类别较多的情况。

监督分类是指事先确定好一些代表不同类别的样本,并通过计算机算法将图像中的像素归类到这些类别中,适用于已知类别和样本的情况。

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精选文档

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精选文档

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2014——2015年度《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命题:2011级土管系)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①遥感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应用领域②电磁波及遥感的物理基础③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第二章遥感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1.图像的表示形式2.遥感数字图像的存储3.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4.数字图像处理的系统考题:第一二章(A卷)1.电磁波谱中(A)能够监测油污扩散情况,(D)可以穿透云层、冰层。

(2分)A.紫外电磁波()B.可见光红外电磁波 0μm)C.微波电磁波(1mm-1m)2.遥感按遥感平台可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2分)3.遥感数字图像的存储格式包括BS、BIL、GeoTIFF。

(1分)4.遥感传感器由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几部分组成。

(2分)5.地图数据有哪些类型(3分)答:DEM 数字高程模型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DLG 数字线划图DRG 数字栅格图6.何谓遥感遥感具有哪些特点(5分)7.答: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使用传感器,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译,对物体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特点:①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②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③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④其他特点:用途广,效益高,资料性、全天候、全方位等.B卷1.绿色植物在光谱反应曲线可见光部分中的反射峰值波长是( B )。

(1分)A μmB μmC μmD μm2.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源包括多光谱数据源、高光谱数据源、全色波段数据源和SAR数据源。

(3分)3.数字化影像的最小单元是像元,它具有位置和灰度两个属性。

(2分)4.函数I=f(x,y,z,λ,t)表示的是一幅三维彩色动态图。

遥感原理与应用(2)--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A答案

遥感原理与应用(2)--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A答案

武汉大学2011 —2012学年下学期《遥感技术应用及发展》试卷A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共计40分)可见光遥感:运用地物物体对0.4-0.8微米波段反射特性进行遥感探测的技术地物波谱特性: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和辐射光谱的能力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对太阳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作用,把太阳光通过大气影响较小的波区称为。

反射率:反射光与入射光之比,它反映物体的特性方向反射:反射的光线方向有一定的方向性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运行中,卫星轨道面与太阳的连线不与地球随太阳公转而变化的静止轨道:卫星运行的周期与地球相同而且轨道重合的卫星轨道重复周期:卫星进过一段飞行后回到上次飞行的轨道位置需要的时间。

轨道倾角:卫星轨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推扫式成像:成像面与卫星飞行垂直,随着卫星飞行而对地球表面成像的。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系统包括哪几部分?答:使用某种传感器、远距离非接触感测目标特征信息的技术,它包括,目标的信息特征、目标信息传输、空间信息采集、地面接收与预处理、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与应用等6部分。

2、Landsat卫星轨道设计特点及目的什么?答: 1、近圆形轨道,目的是不同地区获得图像比例尺近似一致,卫星扫描镜扫描匀速,有利于图像衔接。

2、近极地轨道,目的是最大范围地观测地球;3、与太阳同步,目的:有利于以相同的太阳高度角对地面进行观测,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有稳定的光照;4、可重复观测,目的是有利于对地物和自然现象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

3、引起遥感影像几何变形的因素有哪些?答:传感器成像方式、传感器内外方位元素变化、地球曲率、大气折光、地形起伏和地球自转等。

4、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简述遥感技术与本专业结合的前景。

要求: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遥感技术的应用谈个人的想法。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第一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名词解释:1、遥感广义的概念:无接触远距离探测(磁场、力场、机械波)狭义的概念:在遥感平台的支持下,不与目标地物相接触,利用传感器从远处将目标地物的地磁波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处理和分析,揭示出地物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2、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3、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依次排列为一个序谱,将此序谱称为电磁波谱4、绝对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5、绝对白体:反射所有波长的电磁辐射6、灰体:在各波长处光谱发射率相等7、光谱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8、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9、发射率: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功率之比10、热惯量:由于系统本身有一定的热容量,系统传热介质具有一定的导热能力,所以当系统被加热或冷却时,系统温度上升或下降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这种性质称为系统的热惯量11、光谱反射率:ρλ=Eρλ / Eλ (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12、光谱反射特性曲线:按照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温度T和波长λ的函数。

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绝对温度和发射率成正比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最强辐射波长λ乘绝对温度T 是常数2897.8。

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0.47 μm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绝对黑体的(②③)①反射率等于1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④发射率等于0。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要点(3-12)《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

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

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1. 遥感技术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A. 直接观测B. 间接观测C. 遥感卫星D. 地面测量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A. 传感器B. 遥感平台C. 数据处理D. 地面调查答案:D3.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辐射分辨率D. 以上都是答案:D4. 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是指什么?A. 影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B. 影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光谱范围C. 影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辐射强度D. 影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时间跨度答案:A5. 光谱分辨率是指什么?A.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地面面积B.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光谱范围C.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辐射强度D.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跨度答案:B6. 辐射分辨率是指什么?A.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地面面积B.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光谱范围C.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辐射强度D.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跨度答案:C7.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传感器数量B. 光谱范围C. 光谱分辨率D. 影像的空间分辨率答案:C8. 以下哪种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表温度的测量?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雷达遥感答案:B9.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哪些?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混合分类D. 以上都是答案:D。

测绘科学技术: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题及答案.doc

测绘科学技术: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题及答案.doc

测绘科学技术: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试简要阐述目视解译的解译原则。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间接法纠正 本题答案: 3、填空题 世界遥感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 )、( )和( )。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 本题答案: 5、名词解释 非监督法分类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黑体辐射遵循哪些规律? 本题答案: 7、名词解释 卫星轨道参数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8、名词解释绝对温度本题答案:9、填空题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有三种形式()、()、()。

本题答案:10、问答题图像之间配准的两种方式指什么?本题答案:11、名词解释多光谱扫描仪本题答案:12、名词解释BIL本题答案:13、问答题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本题答案:14、名词解释与太阳同步轨道本题答案:15、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主组分分析变换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变换前后方差总和不变,而是把原来的(不)方差等量地再分配到新的组分图像中。

B.各个组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或近于0,假彩色合成效果更好。

C.第一组分取得方差的绝大部分(一般占80%以上),即信息量最大,其余各组分方差值依次减少,包含的信息也剧减,但可能没有重要信息。

D.是一种数据压缩技术,即把原来的多变量数据在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变换为尽可能少的新的变量,以减少数据的维数。

中国矿业大学《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1

中国矿业大学《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1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A)一、名词解释:(15)1.绝对黑体 2.大气窗口3.图像融合 4.距离分辨力5.特征选择二、简答题(45)1.分析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

说明波谱特性在遥感中的作用。

2.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有哪些?3.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依据有哪些,有哪些影响因素?4.写出ISODATA的中文全称和步骤。

5.比较多光谱TM图像与SAR图像的异同点?6.写出MODIS中文全称,指出其特点。

7.写出与遥感有关的书和专业杂志(至少各3种),遥感的应用领域(至少5个)。

8.描述像点和地物点之间关系的主要模型有哪些,写出其通用数学模型,指出各自适用的传感器。

9.根据你所学本课程的知识,你认为影响遥感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有何见解?三、论述题(40)1.若用R代表地学的真实信息,R′代表从遥感图像上提取的信息,我们利用遥感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ΔR=R—R′=min,试分析导致ΔR的因素,如何使其min?2.叙述遥感图像监督法分类的基本原理,请你设计一个完整的框架以实现遥感图像的监督法分类,指出每一步的功能。

A卷参考答案要点名词解释1.绝对黑体:指能够全部吸收而没有反射电磁波的理想物体。

2.大气窗口:大气对电磁波有影响,有些波段的电磁波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3.图像融合:由于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量有限,难以满足应用需要,而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又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光谱分辨率以及不同的极化方式,因此,需将这些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这个过程即图像融合。

4.距离分辨力:指测视雷达在发射脉冲方向上能分辨地物最小距离的能力。

它与脉冲宽度有关,而与距离无关。

5.特征选择:指从原有的m个测量值集合中,按某一规则选择出n个特征,以减少参加分类的特征图像的数目,从而从原始信息中抽取能更好的进行分类的特征图像。

即使用最少的影像数据最好的进行分类。

二、简答题(45)1.分析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B)
一、名词解释(15):
1.大气窗口 2.监督法分类
3.传感器定标 4.方位分辨力 5.特征变换二、简答题(45)
1.遥感的基础是什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影响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判读方法?
3.为何要进行图像融合,其目的是什么?
4.叙述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5.写出SPOT多光谱,ETM,MODIS三类传感器获取图像的植被指数计算公式。

6.写出SPOT图像的共线方程(旁向倾斜θ角),在其纠正模型中涉及到的未知参数有哪些?
7.写出ISODATA的中文全称和步骤。

8.写出MODIS中文全称,指出其特点。

9.请你说出与遥感有关的书和专业杂志(至少各3种)?
三、论述题(40)
1.写出利用多时相图像来进行变化检测的流程图,写出相应的步骤和方法。

2.比较SPOT多光谱CCD,LANDSAT的ETM以及SAR三类传感器以及获取的图像的特点。

B卷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透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

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衰减较小,透过率高,对遥感十分有利,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2.监督法分类:根据已知的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其中利用一定数量的已知类别函数中求解待定参数的过程称之为学习或训练,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依据判别准则对该样本的所属类别作出判定。

3.传感器定标:指传感器探测值的标定过程方法,用以确定传感器入口处的准确辐射值。

4.方位分辨力:在航向上所能分辨出的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称为方位分辨率。

5.特征变换:将原始图像通过一定的数字变换生成一组新的特征图像,这一组新图像信息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征图像上。

二、简答题
1.遥感的基础是什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遥感的基础是地物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的性质不同。

根据地物的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特性的不同,可以传感器成像获取图像,利用遥感图像来进行地物分类、识别、变化检测等。

2.影响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判读方法?
答:影响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因素有:
1)地物本身的复杂性,如存在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现象及地物纹理特性的复杂性。

2)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如几何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

3)目视能力的影响,不同的人视力和色彩分辨力不同,影响目视判读。

为了很好的克服上述问题,有这么些常用判读方法: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事项动态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

3.为何要进行图像融合,其目的是什么?
答: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量有限,往往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通过图像融合可以从不同的遥感图像中获取的更多的有用的信息,补充单一传感器的不足。

图像融合是指将多元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

图像融合可以分成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

像素级融合对原始图像及预处理各阶段上产生的信息分别进行融合处理,以增加图像中的有用信息成分,改善图像处理效果。

特征级融合能以高的置信度来提取有用的图像特征。

决策级融合允许来自多元数据在最高抽象层次上被有效利用。

4.叙述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答:遥感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门探测技术。

具体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幻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得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

遥感有如下特点:
1)波谱辐射量化性;2)宏观性:探测范围大,可以进行大面积同步观测;3)多源性:多平台、多时性、多波段(多尺度);4)周期性、时效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及变化情况;5)综合性和可比较性;6)经济性;7)获取信息的手段灵活;8)应用广泛;9)遥感信息的复杂性遥感的发展趋势:
1)传感器分辨率的大幅提高;2)遥感平台有遥感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短中期观测发展为以国际空间站为主的、多平台、多层面、长期的动态观测;3)光谱探测能力急剧提高,成像谱段范围拉大,光谱分辨率提高;4)遥感图像处理硬件系统从光学处理设备全面转向数字
处理系统。

处理软件不断翻新,向自动化、智能化、与GIS 集成一体化和可视化方向发展。

5.写出SPOT 多光谱,ETM ,MODIS 三类传感器获取图像的植被指数计算公式。

答: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用以使植被从水和土中分离出来,ETM 、MODIS 和SPOT 获取植被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ETM :3
434B B B B I NDVI +−= MODIS :1212B B B B I NDVI +−=
SPOT :2
323B B B B I NDVI +−= 6. 写出SPOT 图像的共线方程(旁向倾斜θ角),在其纠正模型中涉及到的未知参数有哪些? 答: 了解成像的几何关系,能推导其共线方程,并掌握纠正模型所须的参数。

7. 写出ISODATA 的中文全称和步骤。

中文全称: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

(1).初始化;(2).选择初始中心;(3).按一定规则(如距离最小)对所有像元划分;
(4).重新计算每个集群的均值和方差;按初始化的参数进行分裂和合并;
(5).结束,迭代次数或者两次迭代之间类别均值变化小于阈值;
(6).否则,重复3-5;(7).确认类别,精度评定.
8. 写出MODIS 中文全称,指出其特点。

全称:中等分辨力成像光谱仪。

特点:
波段36个:光谱范围0.4—14.5μm ;地面分辨率:250m,500m,1000m ;
宽视域:扫描角55°,宽2330公里;快速:1-2天获全球数据;
高辐射分辨力:12bit 。

三、论述题(40)
1.写出利用多时相图像来进行变化检测的流程图,写出相应的步骤和方法。

本题考核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来综合分析,要点包括:
根据成图比例尺选择图像;
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几何处理和辐射处理,目的是使图像具有一致的几何关系和相近的色调; 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变化检测;
评定变化检测的精度。

2.比较SPOT 多光谱CCD ,LANDSAT 的ETM 以及SAR 三类传感器以及获取的图像的特点。

本题考核学生对传感器的以及获取图像的特点的了解情况。

从仪器元件,成像过程,波谱范围,构像方程,投影方式,成像方式,空间分辨率,扫描方式,外方位元素变化引起的像点位移,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比例尺,立体成像能力,应用目的等方面去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