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力学硕士培养方案
完善的实验系统,例如有先进的INSTRON材料试验机、多套动态应变测试系统和振动测试系统、各类型传感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ADINA等,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发和工程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我校力学学科在强调基础、扩展专业面的同时,今后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复合应用型、工程型人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研作风、科学道德和合作精神,品行优秀,身心健康;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代码名称研究方向英文名称1 08010201 固体力学2 08010401 工程力学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1.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5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综合素质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其中课程学习在40周以上,参加《学术研讨》、《形势与政策》课2学年,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次数应在10次以上。
学分要求修满35学分以上;每学期选修的总学分不超过17学分;允许硕士生分两阶段完成学业。
2.培养方式(1) 在指导上采取以硕士生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工作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指导小组成员应协助导师把好各个培养环节的质量关;跨学科培养硕士生,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
(2)导师指导硕士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修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
(3)导师应全面关心和培养硕士生的思想、业务和健康素质,提高硕士生的综合素质。
(4) 硕士生根据个人培养计划按学期选修课程,每学期选修的总学分全脱产硕士生不超过17学分,在职硕士生不超过9学分(不包括培养环节的学分)。
流体力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体力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103
(所属一级学科:0801 力学)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人才。
2、掌握流体力学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在流体力学理论或实际应用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服务于社会。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向
1、计算流体力学
2、多相流体力学
3、实验流体力学
4、非牛顿流体力学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7学分。
五、课程设置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历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语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专业知识与技能•研究方向与选修课程•学术与科研能力培养•实践环节与就业方向•培养方案实施与保障措施01引言1工程力学专业的背景与重要性23工程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如土木、机械、航空航天等。
工程力学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
工程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问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工程力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方案的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工程力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的高级人才。
培养方案的定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选修课程包括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
教学特色注重实践和创新,加强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增强其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设置与教学特色02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力学理论包括平衡条件、力的分解、力偶等;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包括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等;包括应力分析、应变分析、弹性方程等;包括屈服条件、塑性变形、强化等。
工程力学应用包括有限元法、离散元法、有限差分法等;结构分析包括Navier-Stokes方程、涡旋运动、边界层理论等;流体动力学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热力学包括振动分析、稳定性分析、模态分析等。
振动与稳定性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离散元法等;包括ANSYS、ABAQUS、FLUENT等;包括结构优化、流体动力学模拟、热力学模拟等;包括数据可视化、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
计算力学与数值模拟软件应用模拟技术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撰写包括实验结果总结、数据分析解释、结论等。
实验技能与操作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实验操作包括实验设备使用、样品制备、数据采集等;实验数据分析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图表制作等;03研究方向与选修课程总结词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涉及材料、结构、环境和装备等多个领域。
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具备较扎实的流体力学、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2.具有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本能力;3.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4.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问题解决;5.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培养内容1.流体力学基础:包括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实验技术等;2.流体机械设计及分析:包括流体机械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流体机械的性能分析和仿真技术等;3.工程热力学: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循环、传热理论等;4.流体机械制造技术:包括流体机械的制造工艺、装配技术和质量控制等;5.流体机械试验技术:包括流体机械试验的设计方法、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6.数值模拟与计算流体力学:包括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等;7.工程管理与经济学: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和经济评估等。
四、培养方式1.课堂学习:研究生在校期间需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2.学术研究:研究生需参与科研项目或实践项目,完成科研论文或项目报告;3.实践教学:研究生需参与工程实践,进行实际的流体机械制造、试验和运行等实践活动;4.学术交流: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讲座等活动,提升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五、培养期限六、学位授予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习任务,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过学校相关程序,可获得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
以上即为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大致内容,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项目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流体机械及工程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从事流体机械设计、流体力学分析和工程实施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程力学硕士点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硕士点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力学硕士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系统工程力学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研发、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 具备坚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2.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够进行力学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3. 具有宽厚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力学分析和设计;4.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领导能力,能够在工程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5. 具备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能够获取国外力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6.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以上培养目标,该专业硕士点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力学基础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计算力学、有限元方法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力学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3)实验课程:包括力学实验、数值分析实验等实验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4)工程实践课程:包括工程力学设计、力学分析、工程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工程实际应用的能力。
(5)外语课程:包括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力学英语等外语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获取国外力学研究成果的能力。
(6)创新课程:包括论文写作、专业报告等创新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毕业要求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毕业资格考试后,需要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从事一年的工程实践。
毕业要求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学生需要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篇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流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系统掌握流体力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了解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与计算技术,能够在研究中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初步具有独立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工作的能力;完成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学位论文。
能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或工程技术工作。
二、研究方向:见附件一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学制为2年。
课程学习在2个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件二硕士生所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不低于16学分。
五、文献阅读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第二学期开始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应在三分之一以上),并在讨论班上报告所读内容。
考核通过,获得1个必修学分。
六、开题报告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工程应用价值。
首次选题未通过者,应在3个月内补作。
硕士生选题报告应在科研所(教研室)内公开组织进行。
考核通过,获得1个必修学分。
七、中期考核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中期考核由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
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要求,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安排在每年的12月上旬进行。
八、论文工作论文工作应与课程学习交叉进行,硕士生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累计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一年。
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根据实际需要对论文工作计划进行及时和必要的调整。
硕士论文的具体要求按学校学位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硕士生课程设置表连续介质力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026012 课程名称:连续介质力学学时:72 学分:4 开课学期:1开课单位:数学研究所任课教师:刘玮教师职称:副教授教师梯队: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由于近代连续介质力学最大特点之一是其基本方程的强烈非线性,而张量分析的方法是解决其方程推证与叙述困难的最有力的武器。
硕士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工学院
硕士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力学
Mechanics 专业名称航空航天工程
Aerospace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 080125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年 9月 14 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专题研讨课等)
1 2020年4月19日
2 2020年4月19日
注:选修课不分方向,方向1和方向3共用专业必修课。
3
2020年4月19日
Program of Ph. D Student Courses
Discipline(一级学科): Specialty(二级学科):
4 2020年4月19日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R—Required Courses; S—Selective Courses.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6
2020年4月19日
四、对科研能力和学位论文的要求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五、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力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力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力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Mechanics一、适用范围力学一级学科。
二、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在力学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力学学科及相关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力学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能力。
培养能够胜任力学学科及相关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三、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1、基本能力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对复杂的研究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数学模型能力;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计算、实验方法以及编写程序解决相关力学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研工作的能力。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初步具有对复杂的研究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数学模型能力;具有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计算、实验方法以及编写程序解决相关力学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独立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研工作的能力。
2、基本素质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高尚品格和人文综合素养,掌握坚实宽广的力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力学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科技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能撰写外文论文;能独立地承担相关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任务和工程设计工作。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具有高尚品格和人文综合素养,掌握坚实的数学力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科技创新意识,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阅读力学专业的外文资料、初步具有撰写外文论文能力;能承担相关科学和工程领域中较为主要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任务和工程设计工作1四、学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2年。
力学一级学科(080100)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力学一级学科(080100)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Mechanics一、培养目标在力学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能力。
培养能够胜任力学学科及相关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二、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1、基本能力要求(1)初步具有对复杂的研究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数学模型能力;(2)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计算、实验方法以及编写程序解决相关力学问题的能力;(3)初步具有独立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研工作的能力。
2、基本素质要求(1)具有高尚品格和人文综合素养,掌握坚实的数学力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科技创新意识,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能阅读力学专业的外文资料、初步具有撰写外文论文能力;(5)能独立地承担相关科学和工程领域中较为主要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任务和工程设计工作。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学习年限2-4年。
四、研究方向力学一级学科包括如下6个研究方向:动力学与控制(学科方向)固体力学(学科方向)工程力学(学科方向)流体力学(学科方向)生物力学(学科方向)交叉领域中的新兴力学问题(方向)五、课程设置注:1、带*的课程为以外语教材、外语授课的课程,至少选一门;2、带※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至少必选一门;3、《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
4.外语是少语种的学生必须选修英语二外,且不计入最低学分要求;5. 第一外国语要求从研究生英语阅读(9999911301)、研究生英语视听说(9999911302)、英汉互译技巧(9999911303)、实用英语写作(9999911304)、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9999911305)中选一;6. 对本科非力学专业的硕士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2门本学科的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力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官方2009版)
船舶工程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Mechanics(0801)一、适用学科一级学科名称:力学代码:0801二级学科名称: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代码:080101固体力学代码:080102流体力学代码:080103工程力学代码:080104二、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
掌握数学、力学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具有初步对复杂研究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并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计算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1.水波与浮体水动力学2.计算流体力学3.船舶流体力学4.海洋可再生能源系统力学5.航行器力学性能与运动控制6.海洋环境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学7.海洋结构物流固耦合分析8.振动理论及应用9.多体动力学10.断裂与损伤11.弹性波动理论及应用12.工程中的可靠性13.破坏力学及工程应用14.复合材料力学15.材料力学性能表征与测试分析16.水下爆炸与结构防护17.深海耐压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在文献综述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修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
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4学分,包括公共学位课6学分,学科学位课不低于8学分;综合环节3学分,包括实验(实践)课,文献综述报告,学术活动;其余学分为选修课程学分。
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本科阶段2-3门核心课程,但不计入培养计划,课程由导师和学生本人研究确定。
五、综合环节及基本要求1.科研实践活动及实验课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或实验课,经导师考核给予成绩和学分。
2.文献综述报告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即开始阅读本领域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总数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并于第二学期完成不少于4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力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力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力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1)一级学科:力学二级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080101)固体力学(080102)流体力学(080103)工程力学(080104)一、培养目标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智能材料结构力学2、微观力学与材料设计3、岩体力学与土力学4、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5、振动原理及工程应用6、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流变7、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8、流体流动量测与控制9、计算流体力学及流场可视化研究10、计算力学与工程力学中的反问题11、结构动力与稳定、安全与可靠性分析12、工程结构动力分析与抗震13、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力学行为14、材料损伤与疲劳强度15、应用数学与工程三、学习年限与学分硕士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5年),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8学分。
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8学分。
四、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时实验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0321001-005第一外国语(英、日、法、德、俄)14041-2外语学院0221102192100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012文法学院行政学院必修02211031921007自然辩证法4821文法学院行政学院0521001数学物理方法4021理学院任选2门0521002应用泛函分析4022理学院0521003矩阵论4021理学院0521004张量分析4021理学院0521010数值计算4022理学院0521413连续介质力学502.52理学院05214141421040(弹)塑性力学40542311理学院交通学院0521415高等弹性力学4021理学院0521416固体力学中的数值方法5432理学院0521417高等结构动力分析4021理学院1421001理论流体力学5431交通学院1421002计算流体力学5432交通学院1421003粘性流体力学5431交通学院05214181421041高等有限元5432理学院交通学院选修课052241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5431理学院05224限与学分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5年),课程的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8学分。
理学院硕士学位点专业培养方案框架
流体力学(专业代码:080103授予….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优良的品德和学风、健康的身体,具备坚实的流体力学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流体力学实验技能和计算方法;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并能独立进行流体力学专业的科学研究。
毕业后可胜任流体力学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维护工作,解决港口海岸、土木水利、能源化工等工程中遇到的流体力学问题。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流体力学是研究各种静止和运动条件下流体规律的科学。
现代流体力学主要的研究手段包括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数值计算,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本学科点多年来主要研究的领域有:非线性波浪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及计算;波浪与海工结构物相互作用理论与数值模拟;流体力学的计算方法;哈密顿体系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斯托克斯流的一般理论及解析解;污染物质在不饱和土壤中迁移的实验与数值模拟;流动过程中流体的混合以及质量、热量传递过程的强化技术;非定常管流的数值模拟;湍流的数值模拟;流体流动稳定性分析等。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 计算流体力学:包括流体力学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边界元法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2). 流体与固体耦合力学分析:包括流固耦合中的本征值方法和摄动法3). 流体力学中的辛体系:包括流体力学中的哈密顿体系,计算流体力学中的辛数值方法和本征值展开法4). 非线性水波理论及数值方法:包括哈密顿体系下的非线性浅水波理论,间断问题的数值方法5). 流动的稳定性分析及湍流模拟:包括管道流动,明渠流动6). 流体的混沌混合和质热传递强化技术:包括流动的不稳定性机理及热质传递过程强化机理7). 港口海岸工程:包括波浪与海工结构物相互作用理论与数值模拟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个别指导与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讲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
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教研室的集体培养作用,注重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2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基础课程
力学原理
01
介绍工程力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
。
计算机编程
02
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以便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进行数值模拟
和计算。
数学方法
03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掌握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
01
答辩技巧
在答辩过程中,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 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清晰地阐述 研究内容和成果。
02
03
评审与反馈
接受评委的评审意见和建议,对论文 进行修改和完善。
06
培养特色与展望
培养特色
综合培养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综合知识 和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理 论、方法和应用,同时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视野和 创新能力。
学校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能够满足学生在实验和模拟方面的
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03
丰富的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工程力学专业图书和资料,能够为学生提供全
面的学术支持和信息保障。
THANK YOU.
导师队伍一
教授A: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研究方向 为材料力学和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
导师队伍二
教授B:长期从事结构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在桥 梁工程领域有突出的贡献。
导师队伍三
教授C:专注于流体力学研究,特别是在流体与 固体边界的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的贡献。
04
学术活动与科研实践
学术活动
学术会议
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扩大视野 ,提高学术素养。
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编2012年9月目录水利水电学院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1.流体力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2.系统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7)3.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1)4.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5)5.水工结构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9)6.水利水电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24)7.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2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3)9.水信息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7)10.水务工程及管理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41)流体力学专业“1+4”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i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工程湍流研究工程湍流的特性和湍流理论的工程应用,为工程流动的模拟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电站过渡过程、瞬变气液两相流、水电站全流道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施工导截流、裂隙岩体渗流以及水工水力学等问题。
3.工程流动模拟研究工程中流体流动模拟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两相流理论及其数值模拟、高精度数值方法的理论研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系统掌握流体力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了解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与计算技术,能够在研究中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初步具有独立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工作的能力;完成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学位论文。
能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或工程技术工作。
二、研究方向:见附件一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学制为2年。
课程学习在2个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件二硕士生所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不低于16学分。
五、文献阅读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第二学期开始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应在三分之一以上),并在讨论班上报告所读内容。
考核通过,获得1个必修学分。
六、开题报告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工程应用价值。
首次选题未通过者,应在3个月内补作。
硕士生选题报告应在科研所(教研室)内公开组织进行。
考核通过,获得1个必修学分。
七、中期考核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中期考核由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
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要求,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安排在每年的12月上旬进行。
八、论文工作论文工作应与课程学习交叉进行,硕士生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累计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一年。
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根据实际需要对论文工作计划进行及时和必要的调整。
硕士论文的具体要求按学校学位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硕士生课程设置表连续介质力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026012 课程名称:连续介质力学学时:72 学分:4 开课学期:1开课单位:数学研究所任课教师:刘玮教师职称:副教授教师梯队: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由于近代连续介质力学最大特点之一是其基本方程的强烈非线性,而张量分析的方法是解决其方程推证与叙述困难的最有力的武器。
只有掌握与熟悉张量分析的方法,才能学习和研究近代连续介质力学。
张量分析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它为进一步学习近代连续介质力学及其分支学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在给出坐标变换和张量定义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张量代数, 又在给出张量函数及其导数的定义的基础上, 系统介绍了张量分析,并对在力学中有重要应用的二阶张量的特性做了系统讨论。
通过本课程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张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
2、授课的具体内容第一章张量的概念§1.1 引言§1.2 符号与和约定§1.3 曲线坐标§1.4 基矢量§1.5 基本度量张量§1.6 对偶基矢量、相伴度量张量§1.7 正交曲线坐标系§1.8 张量§1.9 几个重要的特殊张量§1.10 笛卡儿张量§1.11 矢量乘积的张量表示第二章张量代数§2.1 张量的加法(减法)§2.2 对称张量、反对称张量§2.3 张量的乘法§2.4 缩并、内积§2.5 张量指标的提升和下降§2.6 商法则§2.7 张量的物量分量第三章张量分析§3.1 基矢量的偏导数与克里斯托费尔符号§3.2 正交曲线坐标系的克里斯托费尔符号§3.3 矢量的协变导数§3.4 高阶张量的协变导数§3.5 张量方程§3.6 梯度、散度、旋度§3.8 黎曼-克里斯托费尔张量§3.9 两点张量场3、实践性环节讲述过程中安排适当的读书报告。
4、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张量代数、张量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5、预备知识线性代数,数学分析,弹性力学,流体力学.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胡成栋,<<张量分析与连续介质力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参考书目:黄克智等,<<张量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郭仲衡,<<非线性弹性理论>>,科学出版社,19807、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师生共同讨论,课程结束时采用开卷形式(但要求限时独立完成)进行考试.非线性力学学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026023 课程名称:非线性力学学时:72 学分:4 开课学期:2开课单位:数学研究所任课教师:吴柏生教师职称:教授教师梯队: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本课程以非线性力学为研究对象,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析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定常解(周期解)和非定常解的各种研究方法、各种非线性因素对系统动态行为产生的影响和其典型的非线性现象,以及以上理论在工程中应用。
2、授课的具体内容第一章绪论§0.1 非线性振动研究及其任务§0.2 机械系统中常见的几种非线性力§0.3 非线性振动的特点§0.4 研究非线性振动问题的方法§0.5 实际工程振动系统的建模简化§0.6 非线性振动应用问题的研究步骤第二章非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1.1 渐近法——三级数法§1.2 保守系统§1.3 非线性阻尼的影响§1.4 平均法§1.5 自激振动系统§1.6 定常解§1.7 等效线性化§1.8 谐波平衡法第二章相平面法§2.1 相平面相迹§2.2 奇点分析§2.3 保守系统相迹的性质§2.4 非保守系统相迹的性质§2.5 自激振动系统相迹的性质第三章一个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3.1 非共振情况的平均法§3.2 共振情况的平均法§3.3 具有分段线性的非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分段簧间隙对系统的影响§3.4 线性非理想系统第四章多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4.1 多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4.2 两自由度分段线性系统§4.3 多自由度非线性系统实例§4.4 具有任意个准循环坐标非线性系统的概周期解第五章参数激励系统§5.1 工程实例§5.2 马休方程稳定理论§5.3 马休方程的稳定边界§5.4 平均法解马休系统§5.5 非线性马休方程第六章多尺度法§6.1 保守系统§6.2 非保守系统§6.3 受迫振动§6.4 非定常振动§6.5 参激系统§6.6 多自由度受迫振动系统第七章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摄动法——小参数法§7.1 摄动法的思想小参数§7.2 非自治系统的非共振情况§7.3 非自治系统的共振情况§8.4 自治系统第八章弹性系统平衡路径的分岔与稳定性§8.1 几个例子§8.2系统稳定性对具有初始缺陷的依赖关系2、实践性环节讲述过程中安排适当的读书报告。
3、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掌握非线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框架。
4、预备知识常微分方程, 振动理论, 理论力学。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陈予恕, <<非线性振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A. H. Nayfeh, D. T. Mook, Nonlinear Oscillations, Wiley, New York, 1979.7、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程结束时采用开卷形式进行考试.计算流体力学学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026033 课程名称:计算流体力学学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1开课单位:数学研究所任课教师:闫广武教师职称:教授教师梯队: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计算流体力学是流体流动数值模拟的科学,同时也是研究流体力学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得到了显著发展。
本课程的目的是将计算流体力学中新的理论、新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应用范例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当今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和应用状况。
2、授课的具体内容第一章总论§1.1 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1.2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概况第二章计算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2.1 欧拉方程§2.2 N-S 方程第三章流体力学差分方法的基本理论§3.1 差分格式§3.2 适定性理论第四章模型方程的差分方法§4.1 守恒型方程§4.2 耗散型方程第五章粘性不可压缩N-S方程的差分方法§5.1有限差分方法§5.2 流函数方法§5.3 有限分析法第六章可压缩Euler方程的差分方法§6.1 LAGRANGE 方法§6.2 有限体积方法§6.3 粒子法第七章动边界问题§7.1Level Set 方法§7.2 V oF方法第八章高精度高分辨率方法§8.1TVD 方法§8.2 ENO方法第九章网格生成技术3、实践性环节讲述过程中安排适当的上机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当代新方法有所了解5、预备知识流体力学,计算方法,计算机程序设计。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忻孝康,刘儒勋,计算流体力学,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长沙参考书目:张涵信,计算流体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北京付德薰,计算流体力学,科学出版社,2003,北京7、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课程结束将进行上机编程和理论考试计算结构动力学学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026043 课程名称:计算结构动力学学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1开课单位:数学研究所任课教师:吴柏生教师职称:教授教师梯队: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主要讲授对称和不对称矩阵特征值计算;直接积分法和模态迭加法、稳定性分析;子结构方法;计算程序等以及在结构力学领域各类问题中的应用。
2、授课的具体内容第一章绪论§1.1 结构的自由度§1.2结构振动运动方程第二章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2.1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2.2 结构的固有频率、结构的阻尼第三章单自由度体系对激励的响应§3.1对简谐和周期激励的振动响应§3.2强迫振动的Duhamel积分第四章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动§4.1多自由度体系结构振型§4.2多自由度体系对激励的振动响应第五章连续体系的对激励的响应§5.1连续体系的结构振型§5.2连续体系的对激励的振动响应第六章振动分析的数值方法§6.1振型迭加法与直接积分法§6.2状态空间;近似计算方法3、实践性环节讲述过程中安排适当的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