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鼠类感染巴尔通体调查及序列分析

合集下载

巴尔通体病疾病研究报告

巴尔通体病疾病研究报告

巴尔通体病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OROYA热,杆菌状巴尔通氏体感染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传染科病症体征:乏力,寒战,淋巴结肿大,高热,贫血疾病介绍:巴尔通体病是怎么回事?巴尔通体病由杆菌状巴通体所致的感染,一般称为人巴通体病,因1855年秘鲁DANIEL CARRION首先报道了此病的症状和体征,故又称为卡里翁病,白蛉为其传播媒介,当受染的白蛉叮咬健康人时,病原体即可进入机体,并在血液中繁殖,然后黏附于红细胞膜,使其脆性增加而发生溶血,临床表现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以急性发热与溶血性贫血为主的奥罗亚热及以皮肤病变为主的秘鲁疣症状体征:巴尔通体病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巴尔通体病的症状介绍:巴尔通体病潜伏期约3周或更长些。

发病前常有前驱症状,如低热、骨关节及肌肉酸痛等。

此后疾病可发展为下列两种类的一种。

1、奥罗亚热如果发展为奥罗亚热,那么说明此病已经进入急性血液疾病阶段。

临床表现如下:(1)本病发病比较急,并且在发病初期,一般表现为寒战、脸色很苍白、高烧并且发热、流很多汗、非常乏力,并有严重肌肉痛、关节痛和头痛;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谵妄、昏迷及周围循环衰竭等表现。

(2)如果死亡,一般是发生在起病后10天至4周内。

据统计表明,此型未经治疗的病死率常超过50%。

(3)但如果是积极治疗者,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发热会消退,血液中细菌减少而且疗效好的可能会消灭,体力慢慢恢复;有些病比较轻的也可自行恢复,但是会比较缓慢,一般要数月至半年。

2、秘鲁疣(1)本病的主要特点是贫血后没有任何症状或是发病前没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但是会出现许多形状大小从2~10MM至3~4CM、像粟粒状、结节状或是大块腐肉状的疣状皮疹。

(2)在同一患者身上,也有可能同时波及四肢两侧和颜面部,紧接着为生殖器、头皮和口、咽部黏膜。

由于巴尔通体感染所致的各种疾病不是它们所特有,因此其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必须借助实验室手段才可进行确诊。

其中,对CSD的诊断可以参考以下4个指标:①与猫(或犬)频繁接触和被抓伤,或有原发损害(皮肤或眼部);②特异性抗原皮试呈阳性;③从病变淋巴结中抽出脓液,并经培养和实验室检查,排除了其他病因引起的可能性;④淋巴结活检出现特征性病变,饱和银染色找到多形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龙海市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调查

龙海市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调查

典、 希腊 、 丹麦 、 国 、 拿 大 、 非 、 国 等 。迄 今 , 法 加 南 中 为明 了巴尔通 体在 龙海 市 鼠形动 物 中的分 布和 遗传 特征, 我们结 合 鼠疫监测 开展 了调 查 , 现将 结果 报告
如下。 1 材 料 与 方 法
B AS 2 0与 Ge B n L T. n a k中 注册 的核 苷 酸 序 列进 行 同源性 比较 。用 DNAS AR软 件 进 行 双 序 列 及 多 T
2 5 L, 以下成 分 : 京天 为 时代科 技 有 限 公 司 的 . 含 北
P uMa tr ip1 . / 正 向 、 向 引 物 各 1 f seM x 2 5 I, , 反 L, 模 板 1 L, 水 9 5 扩 增 程 序 为 9 ri , 8C 补 。 I 。 5C 2 n 4 。 a
文 章 编 号 :0 2—2 9 ( 01 l 一封 3一O 10 6 4 2 0) O 1
龙海 市 鼠形动 物 巴尔通 体 感 染调 查
林 国 华 , 翠 兰 颜
中图 分 类 号 : 3 8 文 献 标 识 码 : R 7 A
巴尔 通体 已确认 有 2 2个种 和 亚种 , 中 已证 实 其 感染 人类 的有 9种 。大 量研究 报告 表 明 巴尔通体 在
2 3 巴尔通体 遗 传特 征 从 1 . O株 巴尔通 体菌 种 中
随 机 抽 取 4株 测 序 得 知 , 海 市 有 3株 为 O e s 龙 en 论
国 内外研 究均 表 明 : 鼠形 动物 中的啮齿 目、 虫 食
目动 物是 巴尔 通体 最 主 要 的 自然 宿 主之 一 , 是 巴 也 尔通 体属 最大 的宿 主 群 , 带 菌 率较 高 。龙海 市 本 且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建立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 并用于诊断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建立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  并用于诊断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建立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并用于诊断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析1. 引言1.1 背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DNA片段。

巴尔通体是一种由巴尔通体菌引起的疾病,病原体主要通过猫抓、猫咬或接触猫的皮肤创伤而传播。

猫抓病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的炎症反应。

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是一种较为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的功能障碍。

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在诊断猫抓病及其并发症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但存在着诊断准确性低、耗时长等缺点。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且可靠的巴尔通体检测鉴定方法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PCR技术建立一种高效的巴尔通体检测方法,探索其在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提高巴尔通体感染的早期诊断率,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本文将重点探讨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用于检测和鉴定巴尔通体,以提高对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该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我们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帮助他们更早地发现和治疗这类临床疑似病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猫抓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更为可靠的实验依据,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信息和指导。

2. 正文2.1 建立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差不多了,继续加油!建立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验证,确定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作为检测巴尔通体的最佳方法。

巴尔通体感染与实验室诊断

巴尔通体感染与实验室诊断

巴 尔 通 体 ( ro el ) 一 属 新 发 现 的 能 引 起 动 物 及 人 类 Ba t n l 是 a 不 同 疾 病 的 微 生 物 , 个 世 纪 初 , 们 对 巴 尔 通 体 的 了 解 仅 限 上 人 于 B. a i io mi。 2 b cl f r s 0世 纪 9 l O年 代 以 后 , 着 对 巴 尔 通 体 的 了 随 解 逐 渐 加 深 , 来 越 多 的 疾 病 与 临 床 症 状 均 被 证 实 为 与 巴 尔 通 越 体 的 感 染 有 关 , 于 巴 尔 通 体 的 广 泛 致 病 性 , 1 了 医 学 界 的 由 g起 关注 及重 视 。
19 9 5年 B rls2 根 据 表 型 、 因 型 和 系 统 发 育 特 征 , 议 将 it [等 e 基 建
格 雷 汉 体 属 ( a a l ) 并 入 到 巴 尔 通 体 属 。 以 后 从 不 同 动 Gr h mel 也 a 物 分 离 到 相 关 的 巴 尔 通 体 , 种 能 引 起 狗 的 心 内 膜 炎 的 细 菌 命 一 名 为 B. i s ni b r h f ' 此 外 从 猫 体 分 离 到 一 个 引 起 猫 菌 血 vn o i e k o f i . i ; 症 的 巴 尔通体 新 种 。 目前 的 巴 尔 通 体 属 包 含 有 对 人 类 致 病 的 B. b c l o mi, h n e e B. u n a a B. l z b t a , c r a i i r s B. e sl 。 q i t n , e i a eh e B. l - lf a l a r g a , v n o i 及 不 致 人 类 疾 病 的 B. r h mi, ty o i, i e e B. is n i d g a a i B. a lri

福建省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调查

福建省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调查
16 8
中 国 s n l患 o 报 Chi e 人J兽 r a fZo 学 s s n e ou 共 o 病 no e
2 1 0 0, 2 ( ) 6 2
文 章 编 号 :0 2 6 4 2 1 )2 16 3 10 —2 9 ( 0 0 0 —0 8 一O
福建省 鼠类感染 广 州管圆 线虫 调查
勋 睛和 小 家 鼠 较低 仅 为 2 8 ( 9 10 2 与 2 5 ( / 1 ) 。 1 5 0 , < O 0 1 。 不 同 鼠 龄 的感 染 率 , 鼠为 2 . 7 . 1 2 / 3 ) . 2 3 19 ( 一 8 . 6 P .0) 成 13 ( 2 / 3 ) 远 远 高 于 幼 鼠 的 1 . 1 o 3 / 7 ) : 1 . 0 P O 0 )。结 论 福建 鼠 类感 染 广 州 管 圆线 虫 已遍及 全 省 9个 2 2 10 9 , 1 1 ( 0 2 0 ( 。 4 5 , < . 5 V 市和 绝 大 多 数 的县 、 、 市 区的农 村 和城 镇周 围。 其 感染 鼠 的分 布 与 当地 福 寿 螺 的分 布 一致 。 关键 词 : 类 ; 州 管 圆线 虫 感染 鼠 广
中 图分 类 号 : 3 3 文 献 标识 码 : R 8 1 A
I vs g t no n is o g ls a tn n i if t n i o e t i ui rv c n et ai nA got n yu no e s ne i rd ns n F j nP o i e i o r c s co n a n
李 莉 莎 , 榕 燕 , 金 祥 , 彦 炎 林 方
摘 要 : 目的 调查 福 建 省 鼠类 自然感 染 广 州 管 圆 线虫 情 况 , 开展 预 防 控 制 该 病 提 供 依 据 。方 法 采 用 笼 捕 法 。每 d 为

福建沿海臭鼩鼱感染巴尔通体调查研究

福建沿海臭鼩鼱感染巴尔通体调查研究
( i ne ai a it itCe t r Fo ie e Co r la X ar n H c ng D sr c n e r D s as nt o nd r v nton, i P ee i X ame 1 6, n 36 02 Chi na)
ABS TRACT : i e tga e To nv s i t Bar o e l i f c in a d t n la n e to n dit i to i Sunc m u i s nd n l z t g no yp s t e s rbu in n us r nu a a a y e he e t e of h sr i tans,S st ovdes intfc b s sf r p e n i g a d c t o ln h or eatd die s s Bl o a pl fSun u n i s O a o pr i ce ii a i o r ve tn n on r li g t e c r l e s a e . o d s m eso c sr ur nu
( 5 3 ), tu o v g c sa dRa tsf a i cu r h o n mts e isi n o rh btt.Ba tn las e isw vpets we eted mia p ce n id o a i s n a ro el p ce r —
广 , 加强调查研究。 应 关 键 词 : 驹 腈 ; CR; 列 分 析 ; tioo u 臭 P 序 B.rb c r m
中图 分 类 号 : 3 8 文 献 标 识 码 : R 7 A
S u y o h e a e c nd g n t pe fBa t ne l t d n t e pr v l n e a e o y s o r o la

福建省鼠类感染巴尔通体调查及序列分析

福建省鼠类感染巴尔通体调查及序列分析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2 O 1 7, 3 3 ( 7 )
Chi ne s e J ou r na 1 of Zo on os e s 6 07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2 6 9 4. 2 0 1 7 . 0 7. 0 0 7
的 巴尔 通体 序 列 与 B. t r i b o c o r u m、 B. e l i z a b e t h a e 和 B. g r a h a m i i 序 列 最 接 近 。 结 论 福 建 省 鼠 类 存 在 巴尔 通 体 感 染 , 存 在 对
人 群 致 病 的风 险 。
体感染率为 1 2 . 3 4 。 家 鼠的 巴尔 通 体 感 染 率 为 1 0 . 6 1 %, 褐家鼠( Ra t t u s n o r v e b i c u s ) 和黄胸 鼠( R a t t u s f l a v i p e c t u s ) 感 染 率 分 别为 1 1 . 3 0 和 1 O . O O ; 野鼠的感染率为 1 3 . 8 6 , 黄 毛 鼠( R a t t u s l o s e a ) 和针 毛鼠( Ra t t u s f u l v e s c e n s ) 感 染率分别 为 2 2 . 8 6 %
和 1 8 . O O , 野 鼠的 巴尔 通 体 感 染 率 高 于家 鼠 的感 染 率 , 但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从 地 区分 布 看 , 闽西、 闽北 一 带 的感 染 率 较 高 , 分别
为2 O . O O 和 2 5 . 3 3 。 闽南 一 带 感 染 率 最 低 , 为0 。 各 地 区感 染 率 存 在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不 同性 别 、 鼠 龄 的 巴尔 通 体 感 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而 不 同的 生 境 下 的 感 染 率 存 在 统 计 学 差 异 ( P< O . 0 5 ) 。阳性样本 测序分 析显 示, 福 建 省 鼠 类 感 染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建立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 并用于诊断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建立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  并用于诊断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建立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并用于诊断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巴尔通体检测中的应用,并用于诊断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

通过分析猫抓病和双侧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方法,以及临床特征,揭示了巴尔通体检测与疾病诊断的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有效应用于猫抓病合并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有望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进一步的研究对巴尔通体检测技术的改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促进疾病治疗与管理。

通过本研究,拓展了关于猫抓病的诊断及治疗的知识,对医学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巴尔通体、猫抓病、双侧支气管肺炎、诊断、临床特征分析、疾病诊断、实验验证、准确性、临床应用前景。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猫抓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通过感染猫咪的抓伤或咬伤而传播给人类。

这种病症在临床上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有时候还会合并出现双侧支气管肺炎。

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建立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并将其用于诊断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以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为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巴尔通体的检测鉴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诊断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的患者。

通过此研究,我们旨在验证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检测巴尔通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猫抓病和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我们将分析临床疑似猫抓病合并双侧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进一步研究巴尔通体检测与疾病诊断的关联。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我们期望为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改进巴尔通体检测技术提供临床应用前景。

2021年全国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监测报告

2021年全国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监测报告

2021年全国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监测报告2021年全国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监测报告2021年全国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监测工作已经完成,现将相关结果和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报告如下。

一、病媒生物鼠传病原概述病媒生物是指通过传播病原体引起疾病的生物媒介,其中鼠类作为媒介病原体的传播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重大威胁。

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的监测工作旨在了解和掌握我国各地不同类型疾病的流行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二、监测覆盖范围和方法本次监测工作覆盖全国各地区,共采集了17个省份118个县市场镇,涵盖城市、农村和湿地等不同类型环境。

通过采集疫情数据、病原菌分离、PCR检测等方法,对病媒生物鼠传病原进行全面监测。

三、监测结果1. 疾病流行情况经过对所采集样本的检测,发现了多种病原体的存在。

其中,常见的病原体有鼠疫、鼠咬热、恙虫病、鼠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各个地区的疫情流行情况不尽相同,具体数据如下: 2. 病媒生物鼠类感染情况通过对所采集的鼠类进行检测,发现了多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

鼠类作为病媒生物,具有较高的传播力和传染性,对疾病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个地区鼠类感染情况如下:3. 监测结果分析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病媒生物鼠传病原感染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方面,这与各地的鼠种、环境、人口密度和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措施的落实程度有关。

目前,全国各地对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一些地方对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的监测和防控工作重视不够,导致疫情滋生和扩散。

(2) 部分地区的防控手段和措施不够科学、针对性不强,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3) 部分地区鼠类种群数量过多,给疾病的防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 部分居民对疾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较低,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四、建议和对策鉴于以上问题和监测结果,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的传播,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疫情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巴尔通体感染哺乳动物的研究进展

巴尔通体感染哺乳动物的研究进展

尔通 体 已 经 正 式 确 认 , 随 着 以 后 进 一 步 研 究 的 深
入, 将会 有 更 多 新 的 亚种 出 现 。6种 巴 尔 通 体 ( B .
ba c i l l i f or mi s,B.c l a r r i dg e i ae ,Ba r t on e l l a g r ah a mi i ,
h e n s e l a e 、 B a r t o n e l l a c l a r r i d g e i a e 等 在 内的 多种 巴尔 通体 亚 型。 中 国 山 东 从 犬 中分 离 到 B . v i n s o n i i b e r k h o f f i , 美 国在 犬 中检 出 2 . 2 ~8 . 7 抗 体 阳
h e n s e l a e ; 猫 既是 猫 抓 病 ( C S D) 病 原 汉 赛 巴尔 通 体
( B .h e n s e l a e ) 的天 然 宿 主, 又是 B a r t o n e l l a c l a r —
r i d g e i a e和 B a r t o n e l l a k o e h l e r a e的重要 宿 主 。B . h e n s e l a e 感 染猫 科动 物后 , 通过 猫 蚤在 猫 之 间传 播 。 作 为典 型 的储 存 宿 主 , 猫 感 染 后 通 常 不 表 现任 何 明
2 流 行 病 学
许多家畜和野生动 物, 包括反 刍动物、 猫 科 动 物、 犬 科动 物 、 啮 齿 类 动 物 都 是 不 同 巴尔 通 体 的储 存 宿 主 。在 过 去 的 2 0多 年 中 , 巴尔 通 体及 其 亚 种 不 断地 从 不 同 种 类 的 哺 乳 动 物 中分 离 鉴 定 出来 。

福建漳州古雷半岛病媒生物及鼠传疾病调查研究

福建漳州古雷半岛病媒生物及鼠传疾病调查研究

福建漳州古雷半岛病媒生物及鼠传疾病调查研究蔡茂荣;林红;陈锦钟;方跃珍;卢黎明;陈斌;陈秋怀;郭元云;陈生枝;辛锡龙【摘要】目的研究漳州古雷半岛病媒生物种类及鼠传疾病本底基线水平,为港区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媒介生物及鼠传疾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类采用人工小时法; 蠓类在日落后采用紫外灯诱蠓法;蝇类采用诱蝇笼捕集法;蜚蠊采用广口瓶诱捕法;鼠类采用鼠笼诱捕法;蚤类、蜱类、螨类与鼠类同时进行.结果本次调查发现蚊类有2亚科3属4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蚊类活动全年有两个高峰,分别为3~5月份和11~12月份.蝇类共有5科10属15种,以大头金蝇为优势蝇种,消长曲线为单峰型,5月份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蜚蠊共2科2属5种,以美洲大蠊为优势蠊种.鼠类有2科3属5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全年平均密度为12.26%,于5月和9月各有一个高峰.鼠体蚤类只发现印鼠客蚤一种,并发现染有革螨5种,以毒棘厉螨为优势种.鼠肺检出流行性出血热抗原阳性1份,宿主为褐家鼠.结论基本摸清了漳州古雷半岛媒介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今后开展媒介生物的防制,控制媒介传染病提供科学资料.【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12(028)004【总页数】5页(P405-409)【关键词】病媒生物;鼠传疾病;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作者】蔡茂荣;林红;陈锦钟;方跃珍;卢黎明;陈斌;陈秋怀;郭元云;陈生枝;辛锡龙【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漳州,363000;福建漳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漳州,363000;福建省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漳州,363000;福建省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漳州,363000;福建省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漳州,363000;福建省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漳州,363000;福建省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漳州,363000;福建省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漳州,363000;福建省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漳州,363000;福建漳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漳州,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4漳州古雷半岛位于福建省漳浦县东南部的东山湾东侧,与台湾隔海相望。

福建沿海臭鼩鼱感染巴尔通体调查研究

福建沿海臭鼩鼱感染巴尔通体调查研究

福建沿海臭鼩鼱感染巴尔通体调查研究叶曦;姚美琳;李国伟;罗炜;苏丽琼【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10(026)006【摘要】目的证实臭鼩鼱感染巴尔通体,了解其分布,分析菌株基因型,为巴尔通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福建沿海6地市臭鼩鼱血样,培养分离巴尔通体菌株, PCR扩增病原体gltA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构建生长发育树,并分析各属种的宿主和地区分布.结果臭鼩鼱占本调查鼠形动物的25.33%,与褐家鼠、黄胸鼠构成了室内鼠形动物优势种群.臭鼩鼱血样中分离并证实63份感染巴尔通体,感染率21.43%(63/294),分布在各调查区域内.臭鼩鼱被B.tribocorum A、B种群感染,A、B群的分布也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征.结论臭鼩鼱是B.tribocorum A、B种群的保存宿主,且感染率高、分布广,应加强调查研究.【总页数】4页(P601-603,606)【作者】叶曦;姚美琳;李国伟;罗炜;苏丽琼【作者单位】厦门市海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361026;厦门市海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361026;厦门市海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361026;厦门市海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361026;厦门市海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361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相关文献】1.臭鼩鼱生物学特性动态研究 [J], 田丽;杜玉洁;钟金翠2.臭鼩鼱肥满度变化的特征分析 [J], 田丽;叶梅丰;袁秋蓉3.雷州半岛农村臭鼩鼱生物学观察 [J], 梁秋光;曾敏;李玉莲;张世炎;胡杰;梁练4.臭鼩鼱喜食诱饵配制毒饵的灭效观察 [J], 沈达惠;吴志玲;许雪莹;杨少熙;林礼聪5.臭鼩鼱昼夜活动规律的观察 [J], 黄佳亮;周培盛;周涛;张湘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鼠类标本与调查报告

鼠类标本与调查报告

h
29
(3)调查数据
按照内容确定,多数调查数据用统计表列出,但 有的绘成图更直观明了,用哪种形式视具体情况 而定。图、表只用其一。当数据仅以图表示且图 中仅见趋势而无相关准确数字时,应配以适当的 文字说明加以弥补。图、表的设计符合一般杂志 或书刊的规定,度量衡单位只能用公制或国家允 许使用的单位。有的调查结果是典型事例,可用 描述方式报告。
h
30
(4)调查结果
调查报告的核心,在撰写报告时,必须对调查结果进行 深入分析,尽量找出出现各个结果的原因,确定哪些因素 对结果有明显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学员技术差、 经验少,使阳性减少或使假阳性增多;又如,调查时适逢 气候变化,大风降温影响鼠的活动等。
归纳基本上和分析相反,它是从另一角度分析问题,再 归纳提高,找出主要方面及其对结果的影响等。
h
27
操作技能
2、撰写调查报告
(1)前言 以点明调查的根据,并适当引用过去或其他地区
的类似工作情况,以及工作的时间和地点。前言 应简明扼要,人所共知的内容尽量不写。对独立 存在的报告,虽应避免重复也不可过于简略,防 止应写的内容漏掉。
h
28
(2)调查方法及其他辅助内容
如实介绍调查方法和所用器材规格,阳性判断标 准,对工作环境的描述和评介,要重点突出与本 项调查密切相关的部分,完成的工作量和工作步 骤等。如采用的是技术规范或正式文献上的成熟 方法,则可采取引用参考文献的方式列出,不必 重抄,只须注明来源。
h
9
(6)剥皮
按顺序进行。鼠仰放木板上,理顺毛,左手食指和中指 于腹中线两侧固定鼠体,是皮毛绷紧,右手持刀沿正中线 的胸部下缘至生殖乳头前端切开皮肤,不要切破腹膜。
镊子捏起开口处一侧皮缘,另一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毛 ,捏住后松开镊子,用刀柄将皮肤和肌肉分开。剥离时随 剥随撒石膏粉。剥皮中不要损坏腹部血管。

巴尔通体分离培养特性观察

巴尔通体分离培养特性观察

巴尔通体分离培养特性观察杨发莲;白鹤鸣;杨慧;张青【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06(26)1【摘要】从鼠类血液中分离巴尔通体(Bartonella),观察其分离培养特性.被检鼠血为2004年收集自云南省的4个县,采用含5%去纤维兔血脑心浸液琼脂培基置于35℃含5%CO 2培养箱中分离培养巴尔通体,进行观察,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疑似菌落用巴尔通体属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特异基因片段[枸橼酸合酶基因(gltA)的379bp片段],电泳图中出现目标带即判断为阳性菌株.从397份鼠血分离到巴尔通体47份,分离率为11.8%.阳性菌落长出时间最早为3d,多数为1~2周,占70.2%(33/47).阳性菌落形态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改变,特点多样.PCR阳性的菌经革兰染色,镜下均可见革兰阴性小杆菌.结果可见,可先用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对疑似菌落进行初筛,巴尔通体种类多、形态多样,培养时间延长,菌落形态可能发生变异,有待进一步探索.【总页数】4页(P6-9)【作者】杨发莲;白鹤鸣;杨慧;张青【作者单位】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大理,671000;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大理,671000;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大理,671000;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大理,6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3【相关文献】1.中国汉赛巴尔通体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J], 赵帆;宋秀平;栗冬梅;黄儒婷;李志芳;刘起勇2.第三代端粒酶缺失小鼠皮肤表皮干细胞分离培养特性观察 [J], 张俊伶;黄颂;路璐;李德冠;吴红英;孟爱民3.恒河猴五日热巴尔通体的分离和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J], 隋丽华;曾林;张广州;白杰英;赵彦斌;张小飞;陈旖;赵爽;孙兆增4.巴尔通体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J], 杨发莲;白鹤鸣;杨慧;张青5.云南澜沧巴尔通体的分离鉴定和序列分析 [J], 杨发莲;白鹤鸣;杨慧;于彬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

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

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刘维俊;王加熊;肖方震;韩腾伟;刘菁;曾志伟;徐国英【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22(38)9【摘要】目的了解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钩体)感染状况及分子特征。

方法对捕获的鼠类进行信息登记,采集鼠肾进行PCR检测,确定其感染状况。

EMJH培养基用于鼠肾标本的钩端螺旋体菌株分离。

应用MAT方法对分离株进行血清群鉴定。

分别采用16S rRNA、MLST和PFGE的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共捕获鼠类227只,检出感染钩端螺旋体的鼠类27只,检出率为11.89%,野栖鼠检出率高于家栖鼠,雄性鼠检出率高于雌性鼠。

共分离到4株钩端螺旋体分离株,分离率为1.76%(4/227)。

血清学分群显示4株分离株均为黄疸出血群。

基因种分型显示4株分离株均为Leptospira interrogans。

MLST分型将4株分离株分为2个ST 型,PC29、PC30为ST1型,JY19、JY37为ST17型。

4株分离株呈现2种PFGE 带型,其中,PC29、PC30与黄疸出血群参考株带型一致,JY19、JY37与波摩那群带型具有较高相似度,聚类关系相对较近。

结论福建省北部地区的鼠类中存在钩端螺旋体感染。

黄疸出血群和Leptospira interrogans分别为福建省北部地区钩端螺旋体的优势血清群和优势基因种,具有不止一种的ST型和PFGE带型,且ST型与PFGE带型呈现地域差异。

【总页数】6页(P807-812)【作者】刘维俊;王加熊;肖方震;韩腾伟;刘菁;曾志伟;徐国英【作者单位】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7【相关文献】1.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性研究2.儿童医院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分离株分子特征3.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分离株的分子、耐药性及毒力特征研究4.福建省鼠感染钩端螺旋体调查和分离株基因种的鉴定5.新生儿及产妇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的血清型、耐药性及分子特征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尔通体及巴尔通体病

巴尔通体及巴尔通体病

我们用梅里埃全自动细菌检测仪测定: • 糖发酵试验:检测报告显示,测试菌株不 分解木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等 单糖,不分解三糖棉子糖。不分解10%乳 糖,但能分解乳糖、麦芽糖、蔗糖等双糖。 • 醇发酵试验:检测巴尔通体菌株不能分解 甘露醇、山梨醇、肌醇、侧金盏花醇等醇 类。
• 氨基酸利用:培养一周的巴尔通体不利用赖氨酸、 鸟氨酸、苯丙氨酸及精氨酸,而培养三周后的巴 尔通体开始利用精氨酸。 • 硫化氢试验:测试菌株不能分解含硫氨基酸生成 硫化氢。 • 酶类试验:检测菌株氧化酶试验阴性。检测菌株 尿素酶试验阳性,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检测菌 株β-半乳糖甘酶试验阴性。 • 其它:测试结果表明测试菌株能产生多粘菌素。 培养一周的巴尔通体不利用丙二酸盐、枸椽酸盐, 而培养三周后的巴尔通体则利用。
菌落形态
巴尔通体菌落很小,直径在0.5~3mm 之间,圆形的白色或者灰白色,菌落有半 透明的和不透明的。菌落生长一段时间后, 从干燥变为粘稠。刚分离培养的菌落附着 在培养基上呈并凹陷状,这种性状经过几 代体外培养后消失。次代接种,只需要2~ 5天就能看到菌落。这种菌落的变异是由细 菌表面抗原结构的变异引起的。
• B. clarridgeiae • B. alsatica
• B. tribocorum
• • • • • • •
B. koehlerae B. schoenbuchensis B. bovis B. caprepli B. washoensis B. chomelii B. vinsonii. vinsonii B. vinsonii. arupenis B. vinsonii. Berkhoffii
巴尔通体病 Bartonellosis
• 概念扩展,最早巴尔通体病是指南美洲流 行的卡里翁氏病Carrion‘s Disease,现 在凡是由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人类疾病都 可称之为巴尔通体病。 • 猫抓病 、卡里翁氏病(秘鲁疣)、菌血综 合症、心内膜炎、神经性视网膜炎、BA、 BA等。

泉州市2006年鼠疫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泉州市2006年鼠疫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泉州市2006年鼠疫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李锋平;杨德林
【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医学》
【年(卷),期】2008(8)1
【摘要】目的了解泉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生物分类学、血清学调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237只,平均鼠密度6.26%,鼠染蚤率33.11%,黄胸鼠构成比24.38%,印鼠客蚤构成比82.83%,总蚤指数1.16,印鼠客蚤指数1.13,鼠疫实验室检测用4种方法未检出阳性标本。

结论泉州市鼠间出现临界线的危险信息和指征,必
须引起重视,加强监测,采取防制措施,防患于未然。

【总页数】3页(P103-105)
【关键词】鼠疫;监测;宿主动物;媒介蚤
【作者】李锋平;杨德林
【作者单位】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6.8
【相关文献】
1.2000-2009年福建省泉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昆虫监测分析 [J], 李锋平;王伟明;杨德林;张庆虎
2.北海市市区2005~2008年鼠疫宿主动物监测结果分析 [J], 谢平
3.2001年至2011年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监测结果分析 [J], 白林庆;王建军;司晓艳
4.2001~2011年辽宁省鼠疫宿主动物监测情况分析 [J], 崔建秋;孙英伟;王子江;刘学升;姚文清
5.2009-2018年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监测结果分析 [J], 刘东艳; 王勇; 张闻洋; 罗红燕; 王剑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省1例人巴贝虫病的诊断与鉴定

福建省1例人巴贝虫病的诊断与鉴定

福建省1例人巴贝虫病的诊断与鉴定
欧阳榕;陈朱云;林耀莹;肖丽贞;谢汉国
【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年(卷),期】2018(34)5
【摘要】目的分析1例人感染巴贝虫的实验室资料,提高对巴贝西虫病的诊断水平.方法观察外周血中虫体的形态;从患者外周血中提取的DNA核酸,采用田鼠巴贝虫种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采用PCR扩增田鼠巴贝虫18S rRNA片段,取阳性PCR产物送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外周血中见大量疑似恶性疟原虫虫体;PCR产物测序结果经过BLAST比对,与田鼠巴贝虫18s核糖体DNA序列有99%的同源性.结论感染的虫体为田鼠巴贝虫.福建省部分地区鼠类(尤其是野鼠)存在田鼠巴贝虫感染,是巴贝虫病的自然疫源地,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页数】3页(P492-494)
【作者】欧阳榕;陈朱云;林耀莹;肖丽贞;谢汉国
【作者单位】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 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 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 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 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8
【相关文献】
1.福建省水稻霜霉病诊断和病原鉴定 [J], 刘娟;张绍升
2.人感染巴贝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J], 梁艳辉
3.福建省泥蚶人工育苗技术通过鉴定 [J],
4.福建省鉴定花蛤土池人工育苗成果 [J], 东华
5.福建省一种野生食用菌的鉴定和人工栽培 [J], 黄年来;郭美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鼠类感染巴尔通体调查及序列分析肖方震;林代华;周淑姮;徐国英;邓艳琴【摘要】目的了解福建省鼠类中巴尔通体(Bartonella spp.)的感染状况和基因特征.方法 2014-2016年采用笼日法在福建省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和闽中捕鼠,现场鉴定并记录捕获鼠类的采集时间、地点、鼠种、性别、鼠龄等资料.采集鼠心脏血,PCR扩增巴尔通体的gltA和16S~23S rRNA基因,阳性PCR产物送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感染率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结果调查共布放鼠笼5 917笼次,捕鼠381只,鼠密度为6.44%.巴尔通体感染率为12.34%.家鼠的巴尔通体感染率为10.61%,褐家鼠(Rattus norvebicus)和黄胸鼠(Rattus flavi pectus)感染率分别为11.30%和10.00%;野鼠的感染率为13.86%,黄毛鼠(Rattus losea)和针毛鼠(Rattus fulvescens)感染率分别为22.86%和18.00%,野鼠的巴尔通体感染率高于家鼠的感染率,但无统计学意义.从地区分布看,闽西、闽北一带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0.00%和25.33%.闽南一带感染率最低,为0.各地区感染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鼠龄的巴尔通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的生境下的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样本测序分析显示,福建省鼠类感染的巴尔通体序列与B.tribocorum、B.elizabethae和B.grahamii序列最接近.结论福建省鼠类存在巴尔通体感染,存在对人群致病的风险.%We explored the status of Bartonella infection in rodents and the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of Bartonella in Fujian Province.Rodents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captured by the night trapping method during rmation of the captured rodents on capturing dates and geographic locations,species,gender and ages were recorded.Heart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from which the fragments of ghA gene and16S-23S rRNA gene of Bartonella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The PCR products were sequenced 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for homology analysis by biological analysis software.Data on infection rate were analyzed with Chi-square or Fisher exact test to indicat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Results showed that 5 917 cages were laid and 381 rodents were captured,density of rodent was 6.44%.The overall Bartonella infection rate in rodents was 12.34 %,while infection rate in domesticated rodents was 10.61%,with 11.30 % in Rattus norvebicus and 10.00% inR.flavipectus.And the infection rate in wide rodents was 13.86%,with a rate of 22.86% in Rattus losea and 18.00% in R.fulvescens,respectively.The infection rate was higher in wild rodents than in domesticatedrodents,however,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The Western Fujian and Northern Fujian region had the higher infection rates of 20.00% and 25.33%,and no infection was found in Southern Fujian region.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 revealed tha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fection rate among different region and habitats,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fection rat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rodents,or among different ages.The BLAST results revealed the species to beB.tribocorum,B.elizabethae and B.grahamii.In conclusion,Bartonella infection is found in the rodents in Fujian Province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its impact on public health in the province.【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17(033)007【总页数】6页(P607-612)【关键词】巴尔通体;鼠类;基因特征;福建【作者】肖方震;林代华;周淑姮;徐国英;邓艳琴【作者单位】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福州 3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巴尔通体(Bartonella spp.)是一群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属于变形菌纲、α亚纲、根瘤菌目、巴尔通体科、巴尔通体属。

目前至少有26个种和亚种[1],其中超过半数与鼠类有关[2]。

巴尔通体可引起人的战壕热、猫抓病、心内膜炎、菌血症和杆菌性血管瘤等疾病,尤其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HIV患者极易感染。

近年由于各种巴尔通体引起的心内膜炎、菌血症等病例日益增多, 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

目前我国的云南、内蒙古、浙江等省份陆续对鼠类感染巴尔通体开展了调查[3-5],福建对家鼠开展过调查,但野鼠未见报道,本调查较为完整地对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家鼠和野鼠开展调查,以了解福建省鼠类携带巴尔通体状况并进行基因鉴定和分析。

1.1 标本来源 2014-2016年相继在福建的长乐、德化、福安、古田等11个地区捕捉家栖鼠和野鼠,调查地点涵盖了福建省的东西南北中不同地理区域,即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和闽中。

捕鼠采用笼日法,鼠笼晚放晨收。

现场鉴定鼠种,填写调查表,记录每只鼠的相关信息包括编号、釆集时间、地点、生境、鼠种、鼠龄、雌雄等。

同时将捕获的鼠放入鼠袋内,经乙醚麻醉后,消毒,心脏采血。

共采集了381份鼠的全血样本,置于-80 ℃保存。

1.2 DNA提取使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厦门泰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取样本DNA,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PCR扩增参考相关文献在gltA基因[6]和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ITS)[7]分别设计一对引物。

其中gltA基因设计引物为BhCS781.p:5′-GGG GAC CAG CTCATG GTG G-3′,BhCS1137.n:5′-AAT GCA AAA AGA ACA GTA AAC A-3′。

在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设计引物为TIIe.455p:5′-GCT TGT AGC TCA GTT GGT TAG-3′,TALa.885n:5′-TGC TTG CAA AGC AGG TGC TCT-3′PCR扩增反应体系中含有Premix Taq酶12.5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10 μmol/L)、DNA模板3 μL,加无菌去离子水至总体积25 μL。

引物BhCS781.p和BhCS1137.n 反应条件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54 ℃退火30 s,72 ℃延伸30 s、循环30次,72 ℃总延伸5 min。

引物TIIe.455P和TALa.885n 引物的条件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50 s、55 ℃退火50 s,72 ℃延伸20 s、循环30次,72 ℃总延伸5 min。

两对引物均为阳性,判定为阳性,若仅一对引物阳性则认为阴性。

首份PCR阳性标本送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测序,经序列比对,确定为巴尔通体,其后的标本检测以此作为阳性对照。

为避免发生假阳性反应,DNA模板提取、PCR反应、电泳均在不同的房间操作,同时每次反应均设有阴性对照。

1.4 产物检测取5 μL反应产物进行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90 V 40 min,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结果。

采用凝胶回收试剂盒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纯化后送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进行测序。

1.5 DNA序列分析测序得到的DNA序列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进行BLAST,与相似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同时应用BioEdit软件对序列进行剪接,应用MEGA6.0软件以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进化树。

1.6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行列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