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前动脉超声标准
颈部血管超声
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右侧可显示长度 cm,左侧 cm)走形自然,管壁连续规则,左右侧分叉部内中膜厚度分别约 mm、 mm,未见明显斑块,管腔未见明显狭窄。
左右侧椎动脉内径分别约 mm、 mm。
CDFI:诸管腔血流充盈可,未见明显中断及充盈缺损。
PW:右侧颈内动脉远段流速 cm/s,RI ;椎动脉近段 cm/s,远段 cm/s。
左侧颈内动脉远段流速 cm/s,RI ;椎动脉近段 cm/s,远段 cm/s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走行尚可,内中膜增厚,粗糙,于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可见mmx mm强回声斑块伴声影,局部管腔未见未见明显狭窄。
CDFI:双侧颈总动脉局部血流信号充盈缺损。
PW: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属正常范围。
双侧颈总动脉及分叉部走形自然,管壁连续规则,内膜尚光滑,管腔未见明显狭窄或扩张,内透声可。
CDFI:双管腔血流充盈可,未见明显中断及充盈缺损。
PW:双侧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属正常范围。
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走形自然,管壁连续规则,内膜光滑,左右侧内中膜厚度分别约mm、mm,管腔未见明显狭窄或扩张,内透声可。
CDFI:双管腔血流充盈可,未见明显中断及充盈缺损。
PW:双侧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属正常范围。
双侧颈部总动脉走形自然,管腔未见明显狭窄或扩张,内透声可,管壁连续规则,内膜尚光滑。
CDFI:管腔血流充盈可,未见明显中断。
PW: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属正常范围。
双侧颈总静脉走形自然,管壁连续规则,管腔未见明显狭窄或扩张,内透声可。
CDFI:双管腔血流充盈可,未见明显中断及充盈缺损。
PW:双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属正常范围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约0.12cm,分叉部厚约0.15cm。
于右侧颈内动脉前后壁可见强回声斑块伴声影,大者约0.2x0.3cm,管腔内径约0.45cm,据此估测狭窄程度约40%。
左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约0.12cm,分叉部厚约0.14cm。
于分叉部后壁可见强回声斑块伴声影,大者约0.2x0.1cm,局部管腔轻微狭窄。
胫前动脉结构与解剖简述
腘动脉的终支之一,在平对胫骨粗隆处发自腘动脉,随即穿小腿骨间膜至小腿前面,沿骨间膜前面下降,与腓深神经伴行。
在小腿上部位于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向下则贴胫骨外侧面行于胫骨前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后经拇长伸肌腱深面至其外侧,在足背延续为足背动脉。
胫前动脉除沿途发出分支营养附近肌肉外,还有下列分支:(一)胫后返动脉posterior tibal recurrent artery由胫前动脉在穿骨间膜前发出、沿腘肌深面上行至膝关节,参与构成膝关节动脉网。
(二)胫前返动脉anterior tibial recurrent artery在胫骨前动脉穿骨间膜后立即发出,在胫骨前肌深面沿胫骨骨面上升至膝关节,参与膝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三)内踝前动脉medial anterior malleolar artery在胫骨前肌的深面,踝关节稍上方起自胫前动脉,行向内踝前面,与内踝后动脉吻合。
(四)外踝前动脉lateral anterior malleolar artery在趾长伸肌的深方,踝关节稍上方发出行向外踝前面,与外踝后动脉吻合。
四肢动脉超声检查规范
四肢动脉超声检查规范一.髂动脉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1.技术要求检查技术要点:(1)采用横切面及纵切面检查,评价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并测量厚度,以股总动脉及其分叉处、腘动脉较为清晰。
(2)将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调至合适水平,使正常动脉段不出现混叠,扫查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全程,观察有无提示血流增速的混叠现象。
(3)分段采集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多普勒频谱,角度应≤60°。
如有可疑狭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速度。
检查步骤:(1)髂动脉检查包括髂总、髂外和髂内动脉。
可从腹主动脉远端向髂外动脉顺行扫查,也可从髂外动脉向腹主动脉远端逆行扫查。
髂内动脉病变较少引起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可不作常规检查。
(2)下肢动脉检查包括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近段、股浅动脉、腘动脉、胫腓动脉干、胫后动脉、腓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
图1 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探头位置注意事项:(1)为减少肠气对髂动脉检查的干扰,患者需禁食、禁水、禁烟、禁嚼口香糖8小时以上。
检查髂动脉时,为了使患者腹部肌肉充分放松,将患者上肢放在胸部或身体两侧,不宜放在头下。
检查肥胖患者髂动脉时,探头声束向内侧倾斜检查可能较前后方向检查效果好。
(2)下肢动脉近心端至远心端血流速度不断降低,检查过程中,特别是检查高度狭窄或闭塞远端的动脉时,应不断优化(降低)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
(3)下肢动脉斑块及壁严重钙化时,影响声束穿透,彩色和脉冲多普勒可能均不能显示血流,造成血流中断假阳性表现。
此时应检查其近端和远端的动脉,判断血流是否存在。
(4)从腘窝探查腘动脉时,应向近心端方向扫查,以保证从大腿内侧检查和从腘窝检查范围相互覆盖,使股浅动脉和腘动脉任何节段均不被遗漏。
如果有腘动脉瘤,应该测量其最大直径及是否存在瘤内血栓。
2.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超声诊断 (表)表: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Cossman等)*病变处与相邻近侧正常动脉段相比;动脉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率。
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指南全网发布:2011-06-23 21:22 发表者:谭开彬(访问人次:1554)l 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一、目的评价上述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
具体如下:1. 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特征;2. 动脉狭窄; 3. 动脉闭塞;4. 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二、适应证1. 下肢乏力、发凉。
2. 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溃疡或坏疽。
3. 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4. 疑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5. 下肢动脉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无绝对禁忌证。
但相应部位有插管、溃疡、石膏固定时,检查可能受限。
四、仪器设备髂动脉检查常用2~5MHz凸阵探头。
下肢动脉检查常用4~7 MHz线阵探头。
股浅动脉的远段和胫腓干的部位较深,必要时可用2~5 MHz凸阵探头;胫前动脉的远段和足背动脉则较为浅表,可采用5~12 MHz线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为减少肠气对髂动脉检查的干扰,患者需禁食、禁水、禁烟、禁嚼口香糖8小时以上。
六、检查技术及狭窄诊断标准1、检查技术要点灰阶超声:采用横切面及纵切面检查,评价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并测量厚度,以股总动脉及其分叉处、腘动脉较为清晰。
彩色多普勒超声:将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调至合适水平,使正常动脉段不出现混叠,扫查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全程,观察有无提示血流增速的混叠现象。
脉冲多普勒超声:分段采集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多普勒频谱,角度应≤60°。
如有可疑狭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速度。
2、检查步骤①髂动脉:髂动脉检查包括髂总、髂外和髂内动脉。
髂总动脉向盆腔深部走行,在盆腔深部发出髂外动脉和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可视为髂总动脉的直接延续,沿七、报告基本内容和要求应包括超声描述、超声诊断及可能的建议三部分,前两者为必须内容。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例具体阐述如下:超声描述:应包括有无病变(内中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动脉壁点状或斑片样强回声、钙化等);病变范围(单侧或双侧下肢;每侧肢体病变范围;局限性病变或弥漫性病变;单发狭窄或多发狭窄等);病变严重程度(有无狭窄;狭窄程度;有无闭塞及侧支循环情况);具体血流参数(如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的收缩期流速峰值等)。
血流正常值
血流正常值上肢动脉的正常测值锁骨下动脉:3.5——6.0mm 血流速度:60——120 cm/s腋动脉:3.0——6.0mm 血流速度:60——100 cm/s肱动脉:2.5——6.0mm 血流速度:60——100 cm/s尺桡动脉:1.5——2.5mm 血流速度:35——65 cm/s除锁骨下动脉以外,其他上肢动脉可以没有负相波。
上肢静脉的正常测值锁骨下静脉:<11mm 血流速度:20——50 cm/s腋静脉:5.0——8.0mm 血流速度:15——30 cm/s肱静脉:2.5——4.5mm 血流速度:10——20 cm/s尺桡静脉:1.0——2.0mm 血流速度:5——10 cm/s颈部血管正常测值颈总动脉内径:5——8mm颈内动脉内径:4——6mm 血流速度:40——80 cm/s颈外动脉内径:3.5——5.5mm椎动脉内径:3——4mm 血流速度:30——60cm/s下肢动脉的正常测值髂外动脉内径:6——8mm 血流速度:80——120cm/s股总动脉内径:6——8mm 血流速度:80——130cm/s股深动脉内径:4——6mm 血流速度:50——90cm/s股浅动脉内径:4——6mm 血流速度:65——110cm/s腘动脉内径:4.5——6.5mm 血流速度:45——80cm/s胫后动脉内径:3——5mm 血流速度:50——90cm/s胫前动脉内径:2——3mm 血流速度:40——70cm/s舒张期是收缩期的1/4~1/5,收缩期正相波>舒张早期负向波>舒张中晚期正向波。
下肢静脉的正常测值髂外静脉内径:<14mm 血流速度:25——40cm/s股总静脉内径:<13mm 血流速度:20——30cm/s股深静脉内径:4.5~7mm 血流速度:15——20cm/s股浅静脉内径:5——8mm 血流速度:10——25cm/s腘静脉内径:<11mm 血流速度:10——20cm/s胫后静脉内径:3——5.5mm 血流速度:10——20 cm/s胫前静脉内径:2——2.5mm 血流速度:5cm/s大隐静脉:内侧汇入股总近心段,入股总静脉处(10mm),主干内径不大于5mm,血流速度小于10 cm/s。
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及正常声像图
编辑制作:PWL1225
一、正常下肢动脉壁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就象大树根,在下行中不断分支,愈 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 较多,可随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而明显的搏动。
正常动脉三层膜结构:外膜、内中膜(IMT)、内膜。
外膜
内中膜 内膜
正常静脉Valsalva频谱
反流时间大于1s
右侧股浅静脉反流(频谱出现在基线以下)
41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挤压法:
挤压法是使远侧静脉血排空,快速放松, 近侧血向远侧倒流。
方法1: 站立位,嘱患者将被检查 下肢的大脚指用力后勾, 然后放松,观察频谱改变。 频谱反流诊断同乏氏法。
42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股总静脉频谱多普勒:
正常是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相血流(向心血流)。深吸气后屏气
(Valsalva试验)管腔内血流中断,无血流信号,或者出现极短暂的反
流。即在静脉瓣膜关闭的
瞬间,可以出现短暂的少
量反流,小于0.5秒。
CFV
若反流时间大于1秒,提 示静脉瓣功能不全。
正常:Valsalva试验股静脉内血流中断 异常:Valsalva试验静脉瓣反流1.2秒
六、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方股 向浅 。动
脉 向 下 走 行
RSFV RSFA
SFA
股浅动脉远段
22
六、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股浅动脉频谱:
多普勒流速曲线呈三 相波型,(相同于股 总动脉频谱)。
股浅动脉正常值:
内径
(mm)
内中膜厚(IMT) 收缩期峰值流速 舒张期反向流速峰值
超声检查规范
超声检查规范一、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检查方法】动脉:1.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检测上肢时外展、外旋各45-90°。
探测下肢时,略外展、外旋,探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采用俯卧位,探测足背动脉时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并屈髋、屈膝足平放体位。
2.探测上肢时:选择7.5-10MHz的线阵探头,一般扫描深度为3-4cm,彩色增益为50-70%,取样容积宽度1-3mm。
从锁骨下动脉开始,在腋前探测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探测肱动脉,依据血管体表投影探测尺、桡动脉,探测深度为2-3c m。
3.探测下肢时:选择5-10MHz的线阵探头,扫描深度根据受检动脉深度及受检者胖瘦情况变化,一般髂外动脉深度为5-8cm或10-12cm,胫后动脉远端及足背动脉时,深度设置为2-4cm左右,探测时应从股动脉开始。
如果临床上怀疑髂动脉疾病则应探查髂动脉(禁食8小时)。
4.探查顺序:首先获得最佳二维图像,在最佳图像上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然后在彩色血流图上取多普勒频谱。
若动脉存在狭窄,则判断程度。
静脉:1.体位:上肢取仰卧位,下肢可采用立位、仰卧位、坐位等。
一般髂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采用仰卧位,腘静脉及小隐静脉采用站位。
2.探头:髂静脉采用相对低频探头,3-5MHz,余采用5-10MHz。
3.探测上肢静脉:(1)浅静脉:根据浅静脉体表投影位置,首先纵切,探查的顺序可依顺行法或逆行法。
纵行探查后,将探头转90度,横切探查。
(2)深静脉:按照伴行动脉指引首先探测锁骨下静脉逐渐向远侧段探测。
4.探测下肢静脉:(1)浅静脉:大隐静脉从入股静脉处向下追踪可探查全程,在入口处可见隐股静脉瓣。
小隐静脉从入腘静脉处由近及远根据其解剖走行的体表投影探查。
小隐静脉入腘静脉前有一较长段在筋膜下走行,位置较深,要注意与深静脉鉴别。
(2)深静脉:首先从腹股沟开始确定股总静脉位置,然后按照血管走行或伴行动脉的指引依次以常规探测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超声血管正常值
常用血管血流参数正参值颈部血管1.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 1mm,分叉处IMT〈1、2 mm2.内径:颈外动脉4—5mm;颈内动脉5—6mm;颈总动脉6-7mm3、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颈总动脉91。
3±20、7cm/s;颈外动脉70、9±16.1 cm/s;颈内动脉67。
6±14、3cm/s4。
阻力指数(RI):颈外动脉0。
65-0.83;颈总动脉0。
65-0。
75;颈内动脉0。
55-0、655.颈总动脉:V2 / V1<0。
86.椎动脉:内径3、5-4。
2cm;收缩期峰值流速45-75cm/s颈内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1. 轻度狭窄(内径减少0%—50%)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⑵频窗存在2。
中度狭窄(内径减少51%—70%)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⑵舒张末期流速〈40cm/s⑶频窗消失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3。
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70cm/s⑵舒张末期流速>40cm/s⑶频窗消失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4、极重度狭窄(内径减少91%-99%)⑴收缩期峰值流速>200cm/s⑵舒张末期流速〉100cm/s⑶频窗消失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45.完全闭塞(内径减少100%)⑴闭塞得管腔内可有充满得血栓回声⑵闭塞管腔内无血流信号⑶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无血流信号,甚至出现反向波四肢血管上肢动脉内径参考值动脉测点测值(mm)锁骨下动脉第一肋外侧缘处6。
18±0、49腋动脉大圆肌下缘处 4、87±0、67肱动脉内外上髁间3、87±0.55桡动脉桡骨茎突平面 1.87±0.36尺动脉尺骨茎突平面 2。
04±0。
37上肢动脉血流参数测值内径 SPV(cm/s) PI锁骨下动脉5.64±0、79 85±22腋动脉 3.79±0、64 71±16 4、61±2、17肱动脉3、62±0、65 68±18 4、2l±2、29桡动脉近段 2。
颈动脉斑块超声 标准
颈动脉斑块超声标准
颈动脉斑块超声标准主要关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性质。
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时应小于1毫米,在至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至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大于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毫米,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风险分别增加10\~15%和13\~18%。
2. 斑块性质: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因设备和医生而有所不同。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应咨询医生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侧胫前动脉瘤破裂伴周围血肿1例
2 4 6 ・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 C e r e b r a l —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J u n 2 0 1 3. V o I 1 3
痛并未 缓解 。经 头 颅 MR I 和 C T A检 查 , 结 果 发 现左
肿瘤细胞直接浸润血管本文也提示若临床表现颞动脉炎患 者对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差时 , 需要考虑存在鼻咽癌 的可能 , 需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早期治疗 。
参 考 文献
[ M] . 5 t h e d i t i o n .P h i l a d l e p  ̄ a : L i p p i n c o t t - R a v e n , 1 9 9 7 : 3 1 —3 9 .
积缩小。提示患者颞浅动脉 的扩张可能是 由于左颈 内动脉受到肿瘤压迫而 出现类颞 动脉炎 的表现。但
[ 5 ] N e s s T ,A u w - Ha d r i h c C , S c h mi d t D. T e m p o r l a a r t e r i t i s( g i nt a c e l l a r t e r i — t i s ) . C l i n i c l a p i c t u r e , h i s t o l o g y ,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 J ] . O p h h t lm a o l o g y , 2 O 0 6 , 1 0 3 ( 4 ) : 2 9 6—3 0 1 .
A r t h r i t i s R h e u m a t i s m, 1 9 9 0 , 3 3 ( 8 ) : 1 1 2 2—1 1 2 8 .
正常人颈总动脉、肱动脉、胫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
体 多处动脉 血流动 力 学变化的意 义。方法 动 力学参 数进 行分析 。 结果
左侧 胫后 动脉 测 量 以上 动脉 的血 管 内径 、动脉 血流 流速 波传 导 时间、血 流加 速度及 收 缩期射 血 面积 , 对获得 的 多处 、 多种 血 流
3 例 正常人 左侧 颈总动脉 的血 管 内径 平均 为 ( .5 .8)mm, 脉血 流流速 波传 导时 间平均 为 0 60 ±04 动
任 亚娟
【 摘要 】 目的
徐芳
徐智章 张爱宏 肖沪生
银 浩强 彭欣
通 过运 用超声 检测 方 法采 集正 常人 颈 总动脉 、肱动脉 、胫后 动脉 的 血流动 力 学参数 进行 分析 , 讨 监测人 探
在3 例 正常人 中, 超 声 多普勒探 头置 于受试 者左侧颈 总动脉起 始段 、左侧 肱动脉 、 o 将
脉血 流动 力学参数 可为分析 动脉血 流动 力学改 变提 供更 多的信 息, 可为 了解人 体动脉 近端动 力 、远 端 阻力及 血 管弹性提供 一定 的 【 关键词 】超 声; 血流动 力学; 弹性
An ls f e o y a cp rmees f aoi rey b a hM atr n o tro ba atr f el ysbe t ayi o m d n mi aa tr o rt atr , r c i reya dp s irt il reyo at u jcs s h c d e i h h
超声常用正常参考值
超声常用正常参考值体表面积的计算中国成年男性 BSA=+中国成年女性 BSA=+H=身高,W=体重Stevenson公式已不适用于计算当代中国人体表面积,据男女各50例所得到的男女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分别为:S男=×身高+×体重+,S女=×身高+×体重,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身高+×体重;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表面积㎡=×身高cm+×体重kg-或体重kg×+已知小儿体重或身长时,可从下图查出小儿表面积;颅脑成人第三脑室宽:±0.6mm眼部1.成人眼球1 轴长:±~24.0mm2 角膜厚度:±~1.0mm3 前房深度:±~3.0mm4 晶体厚度:±~5.5mm5 玻璃体长度:±16~17mm6 球壁厚度:±~2.2mm2.成人眼肌厚度及眶内段视神经正常值1 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3.0mm2 内直肌:~4.0mm3 视神经宽度眶内段:±0.23mm3.成人眼球后间隙1 球后间隙宽度:±2.86mm2 球后间隙长度:±2.73mm4.正常眼部血管:1眼动脉直径:1~2mm2成人眼动脉最大血流速度:30~40cm/s、RI:;3成人视网膜中央动脉最大血流速度:~16.32 cm/s 、RI:;4成人睫状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22.8cm/s 、RI:; 颌面部1.腮腺厚度:1.0cm2.颌下腺:×2.0cm3.舌下腺:×0.6cm颈部1. 甲状腺长径:4~5cm左右径:2~2.5cm前后径:1~1.5cm峡部前后径:0.4cm2. 甲状旁腺:5×3×1mm心脏大血管心脏成人左室内径、室壁厚度、主动脉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男性:45 ~55 mm女性:35 ~50mm舒张末室间隔厚度:男性:9 ~11mm 女性:7 ~10mm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男性:8 ~12mm 女性:7 ~11mm主动脉内径:男性:23 ~33mm女性:23 ~31mm正常人左房内径与主动脉内径大致相等; 2.心脏泵功能:每搏输出量:35~90mL每分输出量:3~6L/min每分心排指数:2~3L/min/m2体表面积射血分数:45%~75%大血管主动脉根部男性:23 ~36mm女性:21 ~30mm肺动脉干:±3.8mm腹主动脉近端:平均20mm远端:平均15mm下腔静脉吸气时:±3.94mm呼气时:±3.92mm腹部脏器肝脏1.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扫查不到或稍触及;2.肝右叶最大斜径:12 ~14cm;3.肝右叶前后径:8 ~10cm;4.左半肝厚度及长度:分别为5~6cm 、5~9cm; 5.门静脉内径: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 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6.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 、阻力指数:~; 胆囊与胆道胆囊最大纵切面长径:约7~9cm 、前后径:多不超过3cm胆囊壁厚:2~3mm左右肝管内径:约2mm 、总肝管内径:3~4mm 、总胆管内径:6~8mm胆囊动脉血流峰值速度:45~65cm/s 、阻力指数:~脂餐一小时后收缩≥1/2脾脏1.脾脏厚度:不超过4cm2.脾脏长度:范围8~12cm3.脾的宽度:范围5~7cm胰腺胰头前后径:小于3cm、胰体前后径:小于2.5cm、胰尾前后径:小于2cm、胰管内径:小于2mm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肾脏1.肾脏长径:约10~12cm ,宽径:约4~5cm ,厚径:约3~5cm;2.肾实质厚度:约1~2cm ,通常约1.5cm ,肾皮质厚度:约8~10mm;3.肾静脉内径:约1cm ,立位或坐位增宽,肾动脉内径:约5~6mm ;输尿管与膀胱1.输尿管内径:约2~4mm2.膀胱容量:约350~500ml3.排尿后残余尿:小于50ml4.膀胱壁厚度:约1~3mm前列腺与精囊1.前列腺长径:3cm、宽径:4cm、厚径:2cm2.内腺宽/ 全腺宽<3.厚径/ 宽径=4.假定圆面积比PCAR :为阴囊与睾丸1.阴囊壁厚:2~8mm2.睾丸长径:约4cm、宽径:约3cm 、前后径:约2cm 3.附睾头厚:约~1.2cm4.精索静脉内径:小于2mm5.睾丸动脉和睾丸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约:8~28cm/s和4~19cm/s肾上腺与腹膜后肾上腺1.肾上腺直径:<30mm 、前后径:<10mm;2.新生儿肾上腺为肾脏的1/3、成人肾上腺为肾脏的1/13; 后腹膜1.下腔静脉测值:近心段:~2.4cm 中段:~2.1cm 远心段:~1.9cm 2.肿块距腹前壁距离腹膜后肿块一般:>4cm前腹腔肿块:>1.5cm腹壁肿块:<1.5cm妇产科妇科子宫纵径:~7.5cm、前后径:~4.0cm,横径:~5.5cm 宫颈长:~3.0cm宫体/宫颈=2∶1卵巢:4×3×1cm输卵管内径:<0.5cm绝经期子宫内膜厚度:<0.3cm其他部位检查周围血管动脉内径:股动脉:7.6 mm、腘动脉:5.9mm 胫后动脉:2.5mm、足背动脉:2.3mm骨关节1.皮肤厚度:~4.3mm2.肌腱厚度:髌腱:3~6mm 宽20~25mm跟腱:4~6mm 宽12~16mm冈上肌腱:5~10mm肱二头肌长腱:±7mm小园肌腱:±0.5mm肩胛下肌腱:±0.7mm3.关节间隙宽度:指关节:~0.4mm髋关节:2mm髋关节前间隙:~6.3mm4.椎管宽度L2~L3 及L3~S4 斜矢状径:男性:14mm女性:14~15mm常用血管血流参数正参值颈部血管1.内中膜厚度IMT: 颈总动脉< 1mm,分叉处IMT< 1.2 mm2.内径:颈外动脉4-5mm;颈内动脉5-6mm;颈总动脉6-7mm3.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颈总动脉±20.7cm/s;颈外动脉±16.1 cm/s;颈内动脉±14.3 cm/s4.阻力指数RI:颈外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5.颈总动脉:V2 / V1<6.椎动脉:内径-4.2cm;收缩期峰值流速45-75 cm/s 颈内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1.轻度狭窄内径减少0%-50%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⑵频窗存在2.中度狭窄内径减少51%-70%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⑵舒张末期流速<40cm/s⑶频窗消失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3.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70cm/s⑵舒张末期流速>40cm/s⑶频窗消失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4.极重度狭窄内径减少91%-99%⑴收缩期峰值流速>200cm/s⑵舒张末期流速>100cm/s⑶频窗消失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45.完全闭塞内径减少100%⑴闭塞的管腔内可有充满的血栓回声⑵闭塞管腔内无血流信号⑶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无血流信号,甚至出现反向波四肢血管上肢动脉内径参考值上肢动脉血流参数测值下肢动脉内径参考值下肢动脉血流参数测值1.近段髂总动脉85±20cm/s 远段髂总动脉90±21cm/s2.髂内动脉93±18cm/s3.近段髂外动脉99±22cm/s 远段髂外动脉96±13cm/s4.近段股总动脉89±16cm/s 远段股总动脉71±15cm/s5.股深动脉64±15cm/s6.近段股浅动脉73±10cm/s 中段股浅动脉74±13cm/s远段股浅动脉56±12cm/s7.近段腘动脉53±9cm/s 远段腘动脉53±24cm/s8.胫腓动脉干57±14cm/s9.近段胫前动脉40±7cm/s 远段胫前动脉56±20cm/s10.近段胫后动脉42±14cm/s 远段胫后动脉48±23cm/s11.近段腓动脉46±14cm/s 远段腓动脉44±12cm/s12.足背动脉30±10cm/s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分级诊断标准I级:返流时间持续1-2秒II级:返流时间持续为2-3秒III级:返流时间持续为4-6秒IV级:返流时间大于6秒返流时间在秒以内,可视为正常;-1秒为可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腹部血管及其他肝脏血管1.肝固有动脉⑴内径2-6mm⑵峰值流速46-66cm/s⑶阻力指数-2.肝静脉⑴频谱形态:三相S波、D波、a波或双相频谱⑵内径:<10mm3.门静脉⑴主干内径12-14mm⑵最高流速15-25cm/s⑶平均流速±3.7 cm/s门静脉高压征血管参数变化1.门静脉:主干内径<1.4cm,出现双向或离肝血流,血流期相性消失,平均流速降低±2.8cm/s2.肝动脉:代偿性扩张,内径-1.0cm3.脾门静脉:内径>0.9cm4.附脐静脉:内径>0.3cm5.冠状静脉:内径>0.5cm肾动脉1.肾动脉干收缩期峰值流速<100cm/s,RI<2.不同年龄组肾动脉内径和血流参数3.肾动脉狭窄诊断标准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00cm/s⑵舒张期无血流信号⑶频谱的频带增宽⑷动脉加速时间延长>,加速度降低<3m/s2⑸肾动脉狭窄段SPV与邻近腹主动脉SPV之比> 腹主动脉1.内径:近段2.0cm-3.0cm,中段1.6cm-2.2cm,远段1.3cm-1.7cm2.收缩期峰值流速:近段70-180cm/s,远段67-150cm/s甲状腺上下动脉1.内径2mm2.收缩期峰值流速30-50cm/s3.阻力指数-超声医学操作规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红心脏与大血管●超声检查的操作程序●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工瓣膜●主动脉疾病●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脏占位性病变●心包疾病●心脏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内容及适应证●判定心脏位置以及心脏与内脏的位置关系●检出心脏结构异常判定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室壁整体和节段性运动,间隔连续性,瓣膜功能,流出道,大动脉,体肺静脉,心肌病变,心内异常回声肿瘤、赘生物、血栓以及周围血管病变;●检出心脏结构关系的异常判定心房排列关系,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大动脉的连接关系,体静脉回流,肺静脉回流以及冠状动脉发育和起源异常;●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常规测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异常血流部位和起源,定量或半定量分流、狭窄和反流血流的流速、压差及流量;●检出心包疾患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心包肿瘤定位和半定量心包积液,指导心包积液穿刺,评价药物疗效;●评价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心脏结构的恢复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转归●评价心功能常规用二维和/或M型超声测量收缩功能心脏超声常规检查切面A P 、L V A W 、L V P W 、L V 、M V 、L A 、P V左心二腔观 同胸骨旁左心长轴观左心长轴观同上+L V O T 、R A V 、L A V 五腔心观 A P 、L V L W 、R V R W 、I V S 、L A W 、R A W 、I A S 、L V 、L A 、P V 、R V 、T V 、R A 四腔心观 心尖R V O T 、T V 、A O 、A V 、L C A 、R C A 、I A S 、R A 、L A 、P A 、P V主动脉根部左室短轴观 R V 、I V S 、L V W 、A M V 、P M V 、M V O 、L V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观 R V 、I V S 、L V W 、P M 、L V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观 R V A W 、R V O T 、A O 、A V D 、A V 、I V S 、L V O T 、L V 、A M V 、P M V 、C T 、P M 、L V P W 、L A 、C S 左心长轴观 胸骨旁观察重点标准切面 探头位置心脏超声可能检查切面同上左心二腔心观二维超声心功能 四腔心观 心尖 M 型超声心功能 左心长轴观 胸骨旁 H V 、I V C 、R A 、R V 、I A S 、I V S 、A P 、L A 、L V 四腔心观 剑突下 A R C H 、 R P A 、L P A主动脉短轴观 A O 、A V 、A A O 、A R C H 、D A O 、I A 、L C C A 、L S A 、SR P A 、L A 、R A 、P D A 主动脉长轴观 胸骨上凹 观察重点切面 探探头头位位置置检查报告书写及正常报告●超声心动图检查报告包括三方面的内容:●M型和2D E对心脏结构的描述●多普勒超声对心脏和大血管血流的描述●超声诊断意见M型及2D E描述心脏结构●各房室形态大小,主、肺动脉内径,房、室间隔连续性,室壁厚度及运动状态,各瓣膜形态、结构及开闭情况,左室收缩功能,心包腔有无积液声像;多普勒超声描述心脏和大血管血流●正向血流---速度正常、速度增快、速度减慢●瓣膜关闭不全---返流束起源、走行、范围、返流量、返流时相●分流---分流部位,分流方向,分流时相●肺动脉压估测正常报告成人●各房室大小正常;右室流出道以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搏幅正常,静息状态下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各瓣膜形态、结构及活动未见异常;心包腔内未见积液声像;●多普勒检测:各瓣膜口两侧均未见异常血流;心内未见分流;●超声诊断意见: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正常报告儿童●各房室大小正常;右室流出道以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搏幅正常,运动协调性好;各瓣膜形态、结构以及活动未见异常;主动脉弓降部发育正常;●多普勒检测:房、室水平以及大血管水平未见分流;各瓣膜口两侧未见异常血流;●超声诊断意见: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2DE检查正常值2D E检查正常值L A●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收缩末期●30±3m m23~33m m●L A/A O=2D E检查正常值A O R●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A V D S19±2m m17~26m m●A O28±3m m高限33-35m m●A A O26±3m m高限30-33m m2D E检查正常值L V、R V●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L V E D D47±4m m高限M51m m,F48m m ●L V E S D33±5m m●I V S/L V P W高限12/11m m●R V17±4m m高限21-23m m●L V O T≥20m m2D E检查正常值P A、R V O T●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舒张末期●R V O T25±4m m高限30-33m m●M P A18±3m m高限23-25m m●P V D16±2m m14~22m m●R P A12±2m m●L P A11±2m m2D E检查正常值R A、R V●心尖四腔心切面收缩末期●R A上下径36±4m m高限42m m左右径31±4m m高限36m m●T V D D23±3m m20~30m m●R V左右径25±4m m高限30m m●M V D D25±3m m22~30m m2D E检查正常值A0●A A O远端26±3m m高限30m m●A R C H25±3m m高限28m m●D A O近端25±3m m高限28m m●膈肌平面D A O25±3m m高限28m m ●A d A O20±3m m高限25m m2D E检查正常值V E I N ●S V C13±3m m高限18m m●I V C15±3m m高限20m m●C S≤5m m●H V5±3m m高限10m m●I V5±3m m高限10m mM型检查正常值●I V S搏幅5-11m m●L V P W搏幅7-12m mP W检查正常值●M V E峰-1.3m s>有意义A峰-1.0m s●A V-1.7m s>有意义●P V-1.5m s>有意义●T V E峰-0.9m s>有意义A峰-0.8m s ●S V C-1.1m s●I V C-1.0m s●A A O-1.7m s>有意义●D A O≤2.0m/s●L V O T-1.2m s>有意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注意事项●明确有无M S、左房血栓和其他瓣膜病变,判断狭窄程度;极轻度M S不必作出诊断;●合并快速房颤,合并中度以上M R,不适宜测量E O A;●拟行P B M V的患者,需T E E检查排除L A A血栓;M S定量诊断≤<6极重度>12>20<<8重度6~12 11~20~8~12中度2~5 5~10~13~16轻度<2<5~17~20极轻度m P G m m H g P G m m H gM V A c m2M V D m m程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注意事项● 明确有无M R 和合并的瓣膜病变;半定量判断反流程度; ● 中度以上M R 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 术前EF > 60%才表明左心室收缩正常● EDD >80mm 、 ESD >50mm 、 EDVI >300 ml/m 2、EF <30%者,术后易出现低排MR 半定量评估<25 25~40 >40<20 20~40 >40<4 4~8 > 8轻度中度 重度R F % J A /L A A % R J c m 程度参考指标:左房室是否长大及长大程度肺静脉内有无逆向血流P G M R的用途●估测左室收缩功能,测量d p/d t=32/Δt ●合并A S时,估测L V S P=P G M R+L A P●估测L A P=S B P-P G M RMR半定量评估●偏心性反流程度判断,加半级-1级.●R F=M F-A F/M F● M F =M V D 2/4V T I ● A F = A V D 2/4V T I● M V D 取心尖四腔心切面舒张期测量 ● A V D 取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收缩期测量主动脉瓣狭窄注意事项● 明确有无主动脉瓣狭窄和合并的瓣膜病变,半定量判断狭窄程度和左心室收缩功能;● T T E 图象不清晰时,可采用T E E 测量主动脉瓣口面积;A S 定量诊断>50>80><重度25~50 51~80 ~ ~ 中度 10~25 20~50 2~ ~ 轻度 m P G m m H g P G m m H gV m a x m /sA V A m m程度注意: 合并中度以上A R , 下调半级-1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注意事项● 明确有无主动脉瓣反流和合并的瓣膜病变,半定量判断反流程度和左心室收缩功能;● A R 偏心朝向M V ,不要轻易诊断器质性M S ● L V E D P =D B P -P G e d● 小儿、主动脉瓣退行性改变,微量A R 应报告;AR 半定量评估>350 250~350 <250<25 25~50 >50局限于L V O T 达到L V 中部 达到L V 心尖轻度中度 重度P H T m s R J /L V O T % 返流深度程度。
颈动脉、椎动脉频谱
六、检查技术
1、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
下肢静脉血栓超声检查主要采用间断加压法。其 操作如下:在短轴切面,用探头按压静脉,静脉 被压瘪。然后放松,沿静脉移动探头2~3cm, 再次按压。沿静脉全程,重复此操作。如果有静 脉血栓形成,则静脉不能被压瘪。
(2)斑块的评价 1)根据斑块声学特征:
①均质回声斑块:分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 斑块。
②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部包含强、中、低 回声。
2)根据斑块形态学特征: ①规则型: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表面纤维
帽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则。 ②不规则型:如溃疡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
组织缺损,形成 “火山口”样缺损。 3)根据斑块超声造影后增强特点: ①易损斑块:斑块由周边向内部呈密度较高的
敷料遮挡、石膏固定。
四、仪器设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应配备4~7 MHz线 阵探头、2~5 MHz凸阵探头(用于髂静 脉、肥胖、肿胀下肢的深静脉检查)和 5~12 MHz探头(用于消瘦下肢的浅表 静脉检查)。
五、检查前准备
髂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前,患者需 空腹8小时以上以排除肠气干扰。下肢静 脉血栓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③左侧髂静脉血栓形成较右侧为多,可能与左 侧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有关。
④小腿深静脉多为两条同名静脉伴行,检查时 应全程探查两条血管内有无血栓形成,以防漏 诊。
3、操作注意事项
⑤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是临床较常见但超 声检查易漏诊的血栓类型,当出现小腿胫后及 腓静脉通畅,但患者小腿明显肿胀,要留意探 查肌肉静脉丛有无血栓形成。
正常人颈总动脉、肱动脉、胫后动脉牛顿射血力分析
胫后动脉和腓动脉超声检查方法
胫后动脉和腓动脉超声检查方法The posterior tibial artery and fibular artery ultrasound examination is a non-invasive diagnostic tool that utilizes high-frequency sound waves to capture detailed images of the blood vessels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这是一种无创的诊断工具,利用高频声波来捕捉下肢血管的详细图像。
This procedure is commonly performed to evaluate blood flow and detect any abnormalities or blockages in the posterior tibial and fibular arteries.这个检查常被用来评估血液流动情况,并检测胫后动脉和腓动脉是否存在任何异常或阻塞情况。
The ultrasound technician will apply a gel to the skin over the area of interest and then use a handheld device called a transducer to transmit sound waves into the body.超声技师会在感兴趣的区域上涂抹凝胶,然后使用一个称为探头的手持装置将声波传入身体。
These sound waves will bounce off the blood vessels and tissues and be captured by the transducer to create real-time images that aredisplayed on a monitor.声波会在血管和组织上反弹,并被探头捕获,以创建实时图像,这些图像会显示在监视器上。
颈总动脉内径增宽超声诊断标准
颈总动脉内径增宽超声诊断标准
颈总动脉内径增宽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动脉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颈总动脉内径增宽的超声诊断标准。
1. 测量方法,超声检查通常使用多普勒超声仪器。
医生会在颈部施加适当的凝胶,然后使用探头在颈总动脉区域进行扫描,以获取颈总动脉的图像和相关数据。
2. 正常范围,颈总动脉的内径大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和体格等。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颈总动脉内径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3. 增宽的诊断标准,颈总动脉内径增宽通常是指动脉管腔的扩张或变形。
医生会根据超声图像和测量数据来判断颈总动脉内径是否增宽。
一般来说,如果颈总动脉内径超出了正常范围,并且伴有其他动脉疾病的表现,如斑块形成或血流速度异常等,医生就会做出颈总动脉内径增宽的诊断。
4. 临床意义,颈总动脉内径增宽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
病的早期表现,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颈总动脉内径增宽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
有重要意义。
总之,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
及时发现颈总动脉内径增宽等血管疾病。
通过超声诊断标准,医生
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降
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超声血管正常值
常用血管血流参数正参值颈部血管1.内中膜厚度IMT: 颈总动脉< 1mm,分叉处IMT< 1.2 mm2.内径:颈外动脉4-5mm;颈内动脉5-6mm;颈总动脉6-7mm3.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颈总动脉91.3±20.7cm/s;颈外动脉70.9±16.1 cm/s;颈内动脉67.6±14.3 cm/s 4.阻力指数RI:颈外动脉0.65-0.83;颈总动脉0.65-0.75;颈内动脉0.55-0.655.颈总动脉:V2 / V1< 0.86.椎动脉:内径3.5-4.2cm;收缩期峰值流速45-75 cm/s颈内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1.轻度狭窄内径减少0%-50%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⑵频窗存在2.中度狭窄内径减少51%-70%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⑵舒张末期流速<40cm/s⑶频窗消失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3.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70cm/s⑵舒张末期流速>40cm/s⑶频窗消失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4.极重度狭窄内径减少91%-99%⑴收缩期峰值流速>200cm/s⑵舒张末期流速>100cm/s⑶频窗消失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45.完全闭塞内径减少100%⑴闭塞的管腔内可有充满的血栓回声⑵闭塞管腔内无血流信号⑶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无血流信号,甚至出现反向波四肢血管上肢动脉内径参考值动脉测点测值mm锁骨下动脉第一肋外侧缘处 6.18±0.49腋动脉大圆肌下缘处 4.87±0.67肱动脉内外上髁间 3.87±0.55桡动脉桡骨茎突平面 1.87±0.36尺动脉尺骨茎突平面 2.04±0.37上肢动脉血流参数测值内径 SPVcm/s PI锁骨下动脉 5.64±0.79 85±22腋动脉 3.79±0.64 71±16 4.61±2.17肱动脉 3.62±0.65 68±18 4.2l±2.29桡动脉近段 2.5l±0.49 51±26 3.66±2.03桡动脉远端 2.04±0.39 52±12 3.35±1.56尺动脉近端 3.18±0.44 53±14 3.95±1.91尺动脉远端 1.87±0.39 56±15 3.56±2.04下肢动脉内径参考值动脉内径mm左右股动脉 7.6±1.3 7.8±1.1腘动脉 5.9±0.7 5.8±0.6胫后动脉 2.5±0.4 2.5±0.3足背动脉 2.3±0.4 2.2±0.3上肢动脉血流参数测值1.近段髂总动脉 85±20cm/s 远段髂总动脉 90±21cm/s 2.髂内动脉 93±18cm/s3.近段髂外动脉 99±22cm/s 远段髂外动脉 96±13cm/s4.近段股总动脉 89±16cm/s 远段股总动脉 71±15cm/s5.股深动脉 64±15cm/s6.近段股浅动脉 73±10cm/s 中段股浅动脉 74±13cm/s远段股浅动脉 56±12cm/s7.近段腘动脉 53±9cm/s 远段腘动脉 53±24cm/s8.胫腓动脉干 57±14cm/s9.近段胫前动脉 40±7cm/s 远段胫前动脉 56±20cm/s10.近段胫后动脉 42±14cm/s 远段胫后动脉 48±23cm/s11.近段腓动脉 46±14cm/s 远段腓动脉 44±12cm/s12.足背动脉 30±10cm/s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分级诊断标准I级:返流时间持续1-2秒II级:返流时间持续为2-3秒III级:返流时间持续为4-6秒IV级:返流时间大于6秒返流时间在0.5秒以内,可视为正常;0.5-1秒为可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腹部血管及其他肝脏血管1.肝固有动脉⑴内径2-6mm⑵峰值流速46-66cm/s⑶阻力指数0.5-0.72.肝静脉⑴频谱形态:三相S波、D波、a波或双相频谱⑵内径:<10mm3.门静脉⑴主干内径12-14mm⑵最高流速15-25cm/s⑶平均流速14.8±3.7 cm/s门静脉高压征血管参数变化1.门静脉:主干内径<1.4cm,出现双向或离肝血流,血流期相性消失,平均流速降低7.6±2.8cm/s2.肝动脉:代偿性扩张,内径0.4-1.0cm3.脾门静脉:内径>0.9cm4.附脐静脉:内径>0.3cm5.冠状静脉:内径>0.5cm肾动脉1.肾动脉干收缩期峰值流速<100cm/s,RI<0.72.不同年龄组肾动脉内径和血流参数年龄组管径mm SPVcm/s EDVcm/s RI20~ 5.14±0.71 85.69±18.52 31.88±11.29 0.64±0.1731~ 5.21±0.51 87.28±26.23 31.98±8.57 0.64±0.1641~ 5.24±0.31 79.09±13.38 29.83±8.97 0.63±0.1551~ 5.37±0.54 87.44±8.37 24.72±9.59 0.65±0.1561~ 5.30±0.43 77.9±19.91 24.74±8.06 0.68±0.143.肾动脉狭窄诊断标准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00cm/s⑵舒张期无血流信号⑶频谱的频带增宽⑷动脉加速时间延长>0.8s,加速度降低<3m/s2⑸肾动脉狭窄段SPV与邻近腹主动脉SPV之比>3.5腹主动脉1.内径:近段2.0cm-3.0cm,中段1.6cm-2.2cm,远段1.3cm-1.7cm2.收缩期峰值流速:近段70-180cm/s,远段67-150cm/s甲状腺上下动脉1.内径2mm2.收缩期峰值流速30-50cm/s3.阻力指数0.5-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前动脉超声检测标准
胫前动脉,作为人体下肢的重要血管之一,负责为小腿前部及足部提供血液供应。
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下肢的血液循环。
因此,通过超声检查对胫前动脉进行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进行胫前动脉超声检查时,应遵循以下标准:
检查设备:应使用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确保图像清晰,以便准确判断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
检查体位: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双腿伸直。
检查者站在患者一侧,以便于操作。
检查方法:首先,应使用探头对胫前动脉进行纵向扫查,观察血管走向、内径、内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
接着,进行横向扫查,以获取血管截面的完整图像。
评估指标:
1.内径:正常情况下,胫前动脉内径应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超出此范围可能提示
血管狭窄或扩张。
2.内膜厚度:内膜增厚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应予以关注。
3.斑块形成:斑块的存在和性质(如软斑、硬斑、混合斑)对于评估血管健康状
况至关重要。
4.血流情况:观察血流是否顺畅,有无涡流、血流速度减慢等异常表现。
注意事项:
•检查过程中,应保持探头稳定,避免过度压迫血管。
•对于血管走行迂曲、分支多的部位,应耐心寻找最佳切面,以获得准确图像。
•对于疑似异常的血管段,应多次重复扫查,并与健侧进行对比,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胫前动脉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血管的结构和血流情况,还可以为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熟练掌握并遵循胫前动脉超声检测标准,对于保障下肢血管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