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流水地质作用
《地质地貌学》第六章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和其所形成的重要地貌
在上述两带的冲刷动力中,除片流作用之外、雨滴 的冲击作用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对裸露疏松的地表, 雨滴降落以每秒数米的速度向地面冲击,特地表细 颗粒泥沙向四周激溅、其中向下坡激溅泥沙的数量 和距离比向上坡的大,因此,造成地表物质逐渐向 下坡方向运移。
(3)淤积带
在坡麓地带、由于坡度变缓,片流流速减小,并 有大部分水渗入地下,所以水流携带的大量碎屑 物质发生堆积,围绕着坡地下部呈片状覆盖,形 如裙边,称为坡积裙。其纵剖面形态表现为微凹 向下的缓倾斜曲线,上部倾角一般为6°~8°,向下 坡逐步变缓。
在台地面或高平原上的浅凹地,片流作用使物质 不断向下移动,在浅凹地底部逐步堆积,形成平 缓的地势和较厚的土层,常被辟为农田。
(2)冲刷带 位于斜坡中部。一般坡度变陡,随着面状水流进
一步分异、积聚量和流通有所增加,坡面冲刷强 度加大,形成许多侵蚀沟。其流向与坡向基本一 致面多呈v形,深度通常小于0.5m。
由于斜坡水流的深度一般随坡长而增加,所以坡 地的长度与侵蚀作用成正比。
坡向也与侵蚀有关,迎雨坡的侵蚀强度一般较大, 背雨坡则小。
此外,坡面组成的物质疏松、植被覆盖差,也使 侵蚀加强。
(二)片蚀造成的地形
浅凹地是平坦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地形,它是片流 侵蚀的产物,通常分布在河谷的源头、分水岭附 近、阶地地面或高平原上。浅凹地本身以轻微的 波状起伏为特征,成为浅平的低洼谷地,二侧坡 面非常平缓,没有明显的坡面转折,也没有明显 的沟底,但具有一定的纵向倾斜凹槽。它的下端 逐渐变深,成为深凹地。再向下游可与沟谷相连, 所以浅凹地又称“无床谷地”,宽度一般为 20~200m,深度为2~20m不等。
第二节 片状流水的地质作用
一、片状流水(简称片流)的特点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① 底部辐散型的双向环流,这种环流一般出现在枯水 位时的平直河湾。在中枯水位时这种河湾中的水流 一般来说中部流速快,两岸流速慢,形成微下凹的 水面,两岸表层水流向河中心汇聚,底层水为了补 充两岸流失的水量,向两岸流动,形成底部辐散型 的双向环流。 ②底部辐聚型的双向环流,这种环流一般出现在平直 河道的洪水期。在洪水期河床横剖面上河床中部的 水量往往比两岸的水增加的快些。这时的水面略呈 上凸形,表层水从河流中心流向两岸,而两岸水为 了补充河流中流失的水量,自底部流向中心,构造 底部辐聚型的双向环流。
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河流:在河谷中常年流动的水流。 河谷是由河流作用造成的长度远远超过宽度的 狭长形凹地。 河流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方式塑造 河流地貌
一、河道水流运动特征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 三、河流的搬运作用 四、河流的沉积作用
一、河道水流运动特征
水流 运动 特征
2)弯曲的河道中单向环流
在弯曲部分,由于水的流动呈弧形,那么 就会产生一个离心力,其方向指向凹岸。 水流在离心力作用下,主流线靠近凹岸, 这样就造成在弯曲边的水流横剖面上水面 存在比降,凹岸附近水面高,凸岸附近水 面低,比降的存在降造一个超压力,超压 力的方向指向凸岸。这个超压力正比于横 比降In
三、片流作用形成的地貌
根据坡地侵蚀与堆积的变化,自上而下,一般将 坡地分为: (1)不明显冲刷带 (2)冲刷带 (3)淤积带 在坡面径流的作用 下,冲刷带和淤积 带将逐渐向上移动, 使坡积裙向上发展, 导致整个地区的地 势日趋和缓。
(1)不明显冲刷带
位于坡地上部,接近分水岭的地带; 地貌类型以浅凹地为代表;冲刷量顺坡随径流 的增大而逐步加大,使浅凹地在具有一定纵向 倾斜凹槽的下端逐渐变深,转化为深凹地。
片流、面流、洪流的地质作用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第一节地面流水的分类和运动特点一、地面流水的来源和种类地面流水分为面流、洪流和河流三大类,面流和洪流是在降雨或降雨后的一段时刻内才有的临时性流水。
河流是常年流水。
面流是雨水、冰雪融水在地表斜坡形成的薄层片状细流,因此又叫片流。
斜坡表面是不平坦的,当面流增大到必然程度在就会自动在斜坡低洼处聚集成线状的较强的洪流。
洪流往往是间歇性的,在雨水集中的季节易形成洪流。
河流是大气降水、融雪聚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流水自身侵蚀形成的沟槽中流动,并进一步取得地下水的补给而成的。
河流具有相对固定的河道、并有常常性流水。
它的水源往往是多方面的,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乃至湖水都能够成为水源。
二、流水的动能地面流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从而不断将势能转变成动能,流水具有的动能称为流水的活力(a),流水的活力(a)与流水的流量(m)和流速(V)有关。
其中流量的大小要紧受气候阻碍,区域的降雨量和蒸发量决定了该区地面流水的水量的大小;地面流水的流速那么受流量和地形坡度的阻碍。
区域地质构造起落运动,能够改变地面的起伏坡度和海拔高程,从而阻碍地面流水的活力。
地面流水的活力必需克服其流动进程中水流内部的粘滞阻力和水流与地面、空气等之间的摩擦阻力的消耗;那么地面流水的活力与其负载(L)的关系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形:a>L:地面流水除克服负载之外,尚有余力对地面进行破坏,因此表现为侵蚀作用;a=L:地面流水与负载相平衔,流水无力破坏地面,也不因负载过大而发生堆积,因此表现为搬运作用;a<L:地面流水的负载超过其活力,为了维持其流动,流水不能不将多余的搬运物卸载,表现为沉积作用。
三、流水运动特点依照牵引流的运动状态,流体内部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可分为层流、紊流等水动力结构。
它们直接阻碍地面流水地质作用特点。
(一)层流水流流动时,水质点作流束状或层状运动,各质点的迹线不相交织的一种流动状态.。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悬浮 式
悬浮式搬运的主要是颗粒细小的砂和黏性土,悬浮于水中或 水面,顺流而下,如黄河中大量黄土颗粒就是悬浮式搬运。
1)物理搬运
跳跃 式
跳跃式搬运的物质一般为块石、卵石和粗砂,它们有时被急 流、涡流卷入水中向前搬运,有时则被缓流推着沿河底滚动。
滚动 式
滚动式搬运的主要是巨大的块石、砾石,它们只能在水流强 烈冲击下,沿河底缓慢向下游滚动。
在雨季或冰雪融化时,特别是在暴雨之后, 片流汇聚到沟谷中,常常形成汹涌的洪流。因水 量和流速大增,剥蚀力量增强,洪流以本身的水 体动力连同携带的泥砂和石块不断冲击沟底和沟 壁,使沟谷加深变宽的过程,称为冲刷作用。
洪流一旦冲出沟口,水流失去沟壁的约束 而散开,由于坡度和流速突然减小,搬运物迅速 沉积下来,形成洪积扇,如图6-2所示。在洪积 扇上进行工程建设时,要注意洪积扇的活动性。 正在活动的洪积扇,每当暴雨季节,仍将发生新 的洪积物沉积。
图6-3 侵蚀基准面示意图
2)侧蚀作用 当流速较小或河道弯曲时,流水冲刷两岸,则形成侧蚀。这种侵蚀能使河床逐渐加宽。河水 在运动过程中横向环流的作用,是促使河流产生侧蚀的因素。此外,如河水受支流或支沟排泄的 洪积物及其他重力堆积物的障碍顶托,致使主流流向发生改变,引起对岸产生局部冲刷,这也是 一种在特殊条件下产生的河流侧蚀现象。 在天然河道上能形成横向环流的地方很多,但在河湾部分最为显著,如图6-4(a)所示。当 运动的河水进入河湾后,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表层流束以很大的流速冲向凹岸,产生强烈冲刷, 使凹岸岸壁不断坍塌后退,并将冲刷下来的碎屑物质由底层流束带向凸岸堆积下来,如图6-4(b) 所示。
片流比较均匀地冲洗破坏斜坡表层的过程称为 洗刷作用。由于片流水流分散、水量小、流动慢、 动能小,一般只能冲走细小的碎屑物质,但它作用 面积大,故对地表的剥蚀作用非常显著。洗刷作用 的强度与气候、地面坡度、岩性和植被有关。
第6章--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1)磨圆度、分选性随搬运距离增大而增大; (2)具有层理构造——水平层理 + 斜层理。
二、各河段的沉积作用 及其冲积物特点
冲积扇(alluvial fan)——河流沉积物所形成的 扇状沉积地形。
顺直河道——弯曲河道——泛滥平原——河口区
(一)顺直河道河流沉积作用 和河床冲积物
1.沙坝——顺直河段凸岸大致平行于河床的长条
3.急流(rapids)
非洲维多利亚瀑布
黄果树瀑布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 微。潺媛名瀑布,真似挂帘帏。”
——吴承恩 《西游记》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张九龄)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流杂树,洒 落出重云。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灵山 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洪积物 洪积扇
洪积扇
洪积裙——若干个相邻的洪
积扇扩大相连成为围绕山脚 的洪积裙 。
洪积平原——洪积裙,进一
步发展为微向山外倾斜的洪 积平原 。
第三节 河流概述
一、河谷和水系 (一)河谷(river valley) 被流水所开凿和改造的线状谷地。 1.谷坡(valley wall)——河谷两侧的斜坡。 2.谷底(valley bottom)——河谷底部比较平坦的部位。 3.河床(stream bed)——谷底中常年有流水的部分。
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
杮(fèi)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同“癫”, 精神错乱)乎?”众服为确论。
第八讲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
面流的水动力微弱,仅能冲走颗粒较小的粉沙及
泥土。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组成的山坡还能产生
溶蚀作用,形成溶勾、石芽地貌。
在山坡下部,无数细小股流水还具有一定的线状
侵蚀能力。坡面在小股流水冲刷作用下,出现无数
小沟。山坡上裸露的土壤常受到面流的洗刷,产生
大量的土壤流失。
地球水的来历(影片00:02:13)
其中半圆形河床具有最小的湿周长,流永与河
床的接触面积最小,因而摩擦阻力最小,流速最太;
宽而浅的河床温周长最长,流水的摩擦阻力最大, 流速最小;狭而深河床的情况介于前两者之间,流 速中等。
(3)负荷(1oad)的类型。
河流所携带的固体物质称为河流负荷。不同 地区的河流及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其负荷类型 不同。如山区河流的负荷主要是巨砾、砾、粗砂,
3、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过程中,以 自身的化学动力(溶解力)和机械动力(水 力),并以携带的泥沙和砾石作工具,不断
地破坏河床的过程 。
侵蚀作用的方式
促使河床破坏,主要见于由碳酸盐及盐类岩石组成的地区。
(1)溶蚀作用(dissolution):河水将易溶矿物和岩石溶熔,
(2)水力作用(hydraulic action):河水的机械冲击力引起
山口沉积作用 谷底沉积作用 河口沉积作用
山口沉积作用来自山区的河流,携带 着大量机械搬运物到山口开阔的平地上, 由于河床坡降明显减小,水流又无地形约 束而散开,河水动力突然大大减小,机械 搬运能力迅速降低,搬运物就会山口沉积 下来。山口沉积物常形成扇状地貌:冲积
扇。
冲积扇
冲积扇
谷底沉积作用谷底包括两部分。一部 分是被河水所覆盖的河床,在河床上产生
第七章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直接形成瀑布的地质因素有: ❖ 岩石软硬差异 ❖ 断层 ❖ 冰川悬谷 ❖ 熔岩堵塞 ❖ 火山口排水
河床岩层软硬相间形成的急流和瀑布
2.下蚀极限与河流平衡剖面
河流的下蚀作用不可能无 休止地进行下去,而是有一个极
限,称为侵蚀基准面。如果河流
的下蚀使河床的每一段都降低 到仅能维持水体流动所需的最 小斜度时,亦即河流的每个地 段都达到其下蚀的极限,这时 所连成的特殊河流纵剖面,称
河谷是由流水切割形成的 谷地。它包括谷坡和谷底两大
部分,与相邻的河谷之间由分 水岭相隔。河谷两侧谷坡坡麓
之间的平坦部分,为谷底。谷 底经常被流水占据的部位为河 床,平水期露出水面的部位为 河漫滩。
河谷按谷坡的斜度、高度,以及
谷坡高度和谷底宽度之间的比例
大体可分为“V”形谷,“U”形 谷和碟形谷。一条很长的河谷,
河流的侵蚀作用有溶蚀、冲蚀 和磨蚀。
河流侵蚀河床,使其不断加深
的作用,称下蚀作用。
河流侵蚀谷坡使河谷不断扩宽
的作用,称侧蚀作用。
一.河流的下蚀作用
1.河流下蚀作用的强度
在整个河床的纵剖面上看,不同 河段的下蚀作用存在差异。因而使 谷底纵剖面起伏跌宕,呈现不同的 河床形态。有的是深塘回水;有的 是急流险滩;有的是高悬的瀑布。
二.洪流地质作用
片流沿山坡的最大斜坡面 流动,当其汇积于沟谷中,便形成
集中流道的洪流。主沟的洪流
在陡峻的山谷中下泻,水量集 中,流速很大,具有强大的动 能,它能携带大量泥、沙、碎 屑和巨大的滚石,对沟底及沟 壁进行猛烈的冲击、破坏,具 有强大的冲刷作用。由洪流切
割形成的槽地称为冲沟。
洪流流出沟口后,无侧壁
一.雨蚀与片流剥蚀
雨滴溅落到山坡上时,山坡 受雨滴的冲击而逐渐降低,这种
第五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二、洪流的地质作用
洪流的搬运作用:洪流以自身的动力将堆积物及侵蚀产物搬离原地的 作用。其特点为:以机械搬运作用为主、大小混杂,但略具层理。
洪积扇:当洪水出沟口后,因地形开阔,水流分散,流速迅速下降,
洪流的活力急剧降低,所挟带的碎屑物迅速堆积下来组成扇状的沉积 地形,称为洪积扇 。其沉积物称为洪积物。
(冰期),致使河床抬高或侵蚀基准面降低,下蚀复苏;二是气候变化, 如由干燥转为潮湿,结果水流量增加,河流得以重新进行下蚀。
河流阶地的类型
2、河流阶地的类型 根据河流阶地的物质组成和地形特征的不同,可将阶地分为堆
积阶地、基座阶地、侵蚀阶地三种类型。
●堆积阶地:阶坡与阶面都是冲积物 ●基座阶地:阶坡是基岩,阶面为冲积物
的顶托作用,使河流的下蚀作用停止,此时的湖水或海水的水面是河流
下蚀作用的极限面,称为侵蚀基准面。
河流的侧蚀作用
2、河流的侧蚀作用
河流通过自身的动力及裹挟的砂石对河床两岸或谷坡的破坏作用。
侧蚀作用主要由于弯曲的河道处形成的单向环流不断对凹岸侵蚀, 使其后退。同时将侵蚀下来的碎屑物质搬运至凸岸堆积,使凸岸不断延
第三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
一、河流概述
河流是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地表凹槽内的经常性或周期性的天
然水道的通称。河流沿途接纳很多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
统,这就是水系。多数河流以海洋为最后归宿,另一些河流注入内
陆湖泊或沼泽,或消失于荒漠中,于是分别形成外流河和内陆河。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过程 中,不断地对谷底和谷坡进行冲蚀 破坏,这个过程称侵蚀作用。 河流长期侵蚀形成的一个线状延 伸的凹地,称为河谷。河谷由下列 要素构成。 谷底:河谷底部较平坦的地方。 包括河床:河谷底部常被水流占据 的部分;河漫滩:河水泛滥时才会 被淹没的谷底部分。 谷坡:河漫滩两侧向上延伸到顶 部的斜坡部分。 谷岸(河岸、谷缘):与谷坡相 连的顶部两岸部分。
工程地质课件第5章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河水对河岸的侵蚀
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
空间上:河流的上游以下蚀作用为主, 河流的下游以侧蚀作用为主。
时间上:河流发育的早期以下蚀作用为主, 随着坡度减小,逐渐转为以侧蚀作用为主。
二、搬运作用
1、化学搬运: 溶运:即易溶岩石及矿物成分溶解于河水,以 离子 状态进行搬运。 2、机械搬运 1)悬运:即粘土、粉砂等较小颗粒,由于流 水的紊流 作用而呈悬浮状态进行搬。 2)托运(牵引搬运): (1)推运:上举力小于颗粒在水中的重力,颗 粒在水流冲力推动下,沿河床滚动滑动。 (2)跃运:上举力基本等于颗粒在水中的重 力,颗粒在水流冲力推动下,跳跃前进。
2、谷底沉积作用
谷底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被河水所覆盖的河 床,在河床上产生的沉积作用称河床沉积;另 一部分是平水位时谷底未被河水所淹没的平坦 地形称为河漫滩。
心滩地貌 边滩地貌
3、河口沉积作用
河口是河流最主要的沉积场所。当河流入 湖泊、海洋时受湖水或海水的顶托,流速迅速 减小,使河水搬运能力减弱甚至消失,大量机 械搬运物质在河口沉积下来。
另一方面由于湖水、海水中富含有电解 质,当河流中以胶体搬运的溶运物与湖水、 海水相混合后,海水中的电解质破坏了胶体 的稳定性,致使胶体凝聚,而沉积在河口。 在河流流入湖泊或海洋的地方,河流沉积 物常形成锥形的沉积地貌称为三角洲。
密西西比三角洲
4、冲积物
河流的沉积作用指河流搬运的一部分碎屑物 质,在河谷的适当部分由于流速降低而发生 的沉积。 河流沉积的物质称为冲积物。冲积物是在 流 动的水体中以机械方式沉积的碎屑物,具有 下列基本特征: 1、分选性较好; 2、磨圆度较好; 3、成层性较清楚; 4、发育二元结构; 5、具有流水成因的沉积构造:波痕、砂丘 交错层理。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PPT课件
有些内陆河流,河口通向湖泊,因此湖面可以说是 地方暂时性的侵蚀基准面。
28
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
5)河流的平衡剖面
河流纵剖面:河流的源头至河口,沿中线所作的 剖面。
河流平衡剖面由于下蚀作用的结果使河床高度降低, 坡度变缓,河床趋于平滑,水动能减少。当流水即不 发生侵蚀,也不发生较大的沉积作用,这时纵剖面河 底成为光滑平缓的曲线,此剖面为河流平衡剖面。由 于人为及自然的作用总是打破平衡形成的条件,因此, 平衡剖面只是一个暂时的理想剖面。
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
➢ 自由河曲
长 江 自 由 河 曲
43
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
➢ 牛轭湖
随着河道弯曲的演化,河曲带逐渐加宽,河道长度逐渐增大, 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低。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因河道弯曲率逐渐 增加,河弯颈部渐细,最终在洪水期河水可能冲破河弯颈取直道前 进,造成河流的天然截弯取直。正是这种取直现象使河曲带不可能 无限加宽。河道截弯取直以后原来的河弯被废弃,并堵塞成湖,称 为牛轭湖。我国长江中下游自宜昌以下就发育有良好的牛轭湖。
河谷:河流侵蚀出的槽形凹地
谷底:河谷底部较平坦的部分
河床:河流平水期河水占据的河槽
漫滩:洪水期被洪水淹没的河床侧旁侧的谷底部分
谷坡:谷底至分水岭的斜坡
阶地:谷坡上的阶梯状平台
15
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
(三)河水的运动形式 —层流与紊流
层流:水质点运动轨迹(线)平行的匀速运动,上下层水 质点之间保持着恒定的流动方向,相互不发生干扰。
6
第三节 洪流的地质作用
二、洪流的地质作用
1、洪流的剥蚀作用
第四章 陆地流水的地质作用
但是,自然界绝大多数河流都不可能具备使河流纵剖面 演化达到平衡剖面状态。这是由于流域内的岩性、地质 构造及构造运动状况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
What happened after a dam is built?
Reestablished balance profile on the dam
Filling of the reservoir and strengthening of down cutting for the lower reaches
向源侵蚀:河流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 时,还向河谷源头方向发展。这种因下蚀
作用使河谷向源头方向伸长的过程称为向 源侵蚀。
河流袭夺:河流向源侵蚀的速度不同,先
期到达分水岭的河流常将分水岭另一侧侵
蚀能力较弱的河流的部分水系袭夺过来的
现象。
河流袭夺发生原因:由于各条河流的水量、
纵坡降、岩性和构造等因素不同,导致各河流有 不同的向源侵蚀速度。
洪流:面流汇集沟谷而形成的水流。 特点是流速快、流量大、有固定水道
常年性流水: 河流:具有相对固定的河道和稳定 的补给水源的地面流水。
片流、洪流与河流的关系
片流
洪流
洪流 河流
片流
流水的动能
•流水的动能(活力)是由势能转变的。 其计算公式为:
1 2 a mv 2
m为河水的流量,受流域 汇水面积和降水量影响; V为河水的流速,受地形 影响。
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截弯取直
点坝
牛轭湖 河曲的出现代表河流侧蚀作用已到达晚期。在洪水期由于 水量猛增,侵蚀力增大,河流冲溃狭窄的曲颈段直接流入下一 个河湾,即河流的截弯取直,被遗弃的弯曲河道称牛轭湖。
(亚马逊河)
曲流河(meandering stream)
陆地流水的地质作用
河流的下蚀作用
the Grand Canyon
下蚀作用
the Grand Canyon
/wikipedia/en/4/4f/AC14_4x5.jpg
流水活力与负载的关系
a=1/2mv2
a>l,流水克服阻力之后还有剩余动能侵蚀地表; a> ,流水克服阻力之后还有剩余动能侵蚀地表; a=l,流水以搬运作用为主,侵蚀与沉积处于平衡; a= ,流水以搬运作用为主,侵蚀与沉积处于平衡; a<l,以沉积作用为主。 a< ,以沉积作用为主。
Image from /photos/2007-06/05/ff80808112e8de460112fc21b96e3e16.shtml /cgxl/html/images/1212007247.jpg
中国主要水系
Heilong -Armur Tarim
Yellow River
YalumzangboBramaptra
Yangtze
Perl River
河 源
上游
中游
下游
滩 和 瀑 布 烈 、 纵 断 面 呈 阶 梯 状 并 多 急 强 蚀
侵 河 谷 窄 、 比 降 和 流 速 大
比 较 稳 定 切 力 已 开 始 减 小 , 河 下 水
Colorado River in the Grand Canyon
组成河床的岩石软硬不均,河流下蚀作用的速度也有差异,和地壳 组成河床的岩石软硬不均,河流下蚀作用的速度也有差异, 差异性升降,造成谷底在纵向上常呈阶梯状。 差异性升降,造成谷底在纵向上常呈阶梯状。一般由坚硬岩石组成 的谷底因抗侵蚀能力较强,常突起形成陡坎。 的谷底因抗侵蚀能力较强,常突起形成陡坎。由于陡坎的存在使河 水呈现明显的跌水现象,称为瀑布。 水呈现明显的跌水现象,称为瀑布。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受冲刷下来的松散堆 积物 。
§9.1洗片刷流作 用及的其影 响地因质素作用
一.降雨量 ○ 越大、降水越强烈,洗刷程度越强。
二.( 2)坡度 ○ 坡度过缓,流速慢,片流动能小; ○ 坡度过陡,受雨少,动能也小; ○ 40°左右的山坡片流洗刷程度最强。
三、 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水动力减弱, 将携带的碎屑物 质丢弃下来形成 沉积物的过程。
久而久之发生了凹岸侵蚀而后退, 凸岸沉积而前进的现象。
使得河床更加弯曲。
2 水位高
3 流向;2. 表
层水流;3. 底层水流
4 剖面图
5 平面图
河 流 弯 道 单 向 环 流
凸岸沉积 凹岸侵蚀
(2)科氏力的作用
F-科氏力;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 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 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 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 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 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 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 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 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 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
上的延伸面为侵蚀基准面。 区域的湖平面为局部的侵蚀基准面。
河床平衡剖面
海面
侵蚀基准面
图 9-13 平 衡 剖 面 与 侵 蚀 基 准 面
河流平衡剖面的演化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 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 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 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 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 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 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 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 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 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联合洪积扇。 • 上迭式洪积扇。
第16页/共71页
第三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 一、河流的侵蚀作用
• 侵蚀作用( erosion)----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因自身
的化学动力(溶解力)、机械动力(水力)及携带的泥沙 砾石等不断破坏河床的过程。
第17页/共71页
(一)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式
第23页/共71页
瀑布成因: • 河床上出现陡坎,
• 熔岩流、山崩、滑坡堵塞; • 断层崖, • 冰川作用 • 坚硬岩石濒临软弱岩石河段处。尼阿加拉瀑 布、黄河壶口大瀑布。
第24页/共71页
第25页/共71页
第26页/共71页
第27页/共71页
瀑布并不是永存的,向上游方向退移。
第28页/共71页
第3页/共71页
二、地面流水的运动方式
层流、紊流、环流、涡流 1、层流( Lamellar flow)----水质点在流动过程中相对 位置保持平行的水流。
第4页/共71页
二、地面流水的运动方式
2、紊流(turbulent flow)----水质点在流动过程中,彼此 间相对位置随时变换。
临界速度----流水从层流转变为紊流时的速度。
第5页/共71页
3、环流( Circular current)----水质点作螺旋形的运动, 过水横切面上投影为环状。
单向环流( single circular current) * 惯性离心力 F = MV2/R。 * 科里奥利力 * 凹岸冲刷,凸岸沉积。
双向环流( double circular current) * 水动力变化。
第9页/共71页
第二节 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一、雨蚀作用
•雨蚀作用----山坡上部松散沉积物经雨滴冲击,遭受剥 蚀,堆积于山坡下部的地质作用。
第10页/共71页
Hale Waihona Puke •雨蚀作用* 机械冲击作用 * 化学溶蚀作用
•影响雨蚀作用的因素 • 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 斜坡的坡度与性质, • 风向也有一定关系。
* 碎屑棱角明显, * 分选性不好,略显一些层理, * 物质成分与山坡基岩成分相同。
第13页/共71页
三、洪流的地质作用
• 冲刷作用(scouring)----洪流以巨大的机械力冲刷沟 底及沟壁岩石的过程。
• 冲沟(gully)----冲刷作用形成的沟谷。 向源头伸长,发展支沟,可达分水岭。
• 歹地(bad land)----冲沟把地面切割得支离破碎,千 沟万垒,形成沟望纵横、支离破碎、草木稀少的地面。
第7页/共71页
四、地面流水水力作用原理
• 侵蚀作用----当地面由松散的泥砂砾石组成时,地 面流水的水力作用,可使颗粒离开原地。
F4+F5+F
F2
F3
F1
第8页G/共71页
实验研究表明: ① V>15m/s,d < l m 颗粒被侵蚀; ② V<18cm/s,所有粒度都不会被侵蚀; ③ 固结的要比未固结的抗侵蚀, ④ 最易侵蚀的为细砂(0.125--0.25mm), ⑤ 细砂以下粒级,尤其是固结的粘土,不易被侵蚀。
第七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概述 一、地面流水的概念
•地面流水(flowing surface water)--陆地表面上流 动着的液态水。 •片流 (sheet flow)--顺斜坡片状流动的地面流水。 •洪流 (flood current)--片流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 时,水便集中到低洼的沟中流动。
第14页/共71页
• 洪积物( diluvium) ----洪流一旦流出沟口,搬运的 碎屑在沟口大量沉积,此种沉积物称洪积物。 • 洪积扇(diluvial fan)----洪积物常呈扇形堆积,称 洪积扇。
第15页/共71页
洪积扇的特点: • 由扇顶向外,沉积物数量减少,粒径
变细,扇顶区地面坡度大,扇缘区平缓。 • 洪积物分选、磨圆均较差,层理不好。
第19页/共71页
1、下蚀作用
(1).下蚀作用的过程 •河谷(valley)----下蚀作用使河床不断加深, 切刻出的槽形凹地。
河谷横剖面的形态要素: • 谷底 • 河床 • 谷坡
V字型峡谷。
第20页/共71页
河流下蚀作用形成:V字型峡谷
第21页/共71页
河流下蚀作用过程中,形成急流和瀑布。
第22页/共71页
4、涡流( eddy current)----水质点绕轴旋转的现象。 状态——竖直和水平。 原因——障碍物。
第6页/共71页
三、流水动能与地质作用
• 流动过程中,势能不断转变为动能。 • 不同的河流、不同河段具有不同动能。
E = 1/2*MV2 • 动能的变化导致流水地质作用方式、强度的改变。 • 流水除机械动力外,还有化学动力。
第1页/共71页
•河流(river)----暂时性流水(片流、洪流) 流到低洼沟谷中获得地下水补给,形成经 常性流水。
第2页/共71页
•流域----地面流水直接流入同一条河流的区域。 •分水岭----流域之间的高地。 •水系----流域内河流汇集成的水网。分内流水系和外流 水系。分别入湖或入海。
第11页/共71页
二、片流的地质作用
•洗刷作用(sheet wash)----片流沿斜坡把细小的松 散物质冲洗至斜坡下部的过程。
• 溶沟石牙(karren)----可溶性岩石。 • 土柱(earth pillar)----石块保护底下的松散堆积物。
第12页/共71页
• 坡积物(Slope wash)----洗刷作用使山坡上松散物 质顺坡向下搬运,到缓坡处沉积,形成的沉积物。 • 坡积裙----坡积物沿山麓分布,形成平缓的地形。
1、溶蚀作用( corrosion) 河水是溶剂,河流以溶解方式破坏岩石。
2、冲蚀作用( hydraulic process) 河流以水力侵蚀河床,也叫水力作用
3、磨蚀作用( abrasion) 河流以携带的泥砂砾石作工具磨损河床。
第18页/共71页
(二)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按侵蚀方向,河流侵蚀作用分: • 下蚀作用( vertical erosion) ----河流侵蚀河床底部 岩石,使河床降低的作用。 • 侧蚀作用( lateral erosion)----河水侵蚀河床两壁或 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徒和谷坡后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