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热带观赏鱼养殖现状分析 修改版
海南发展热带观赏鱼产业的思考
![海南发展热带观赏鱼产业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87f1d01f18583d04964595c.png)
海南发展热带观赏鱼产业的思考作者:张益民郑坚铭林燕鹏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01期摘要:热带观赏鱼产业是海南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发展热带观赏鱼产业,可以推进城镇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高品位旅游文化。
在分析热带观赏鱼发展现状、投资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热带观赏鱼产业的思考意见。
关键词:海南;热带;观赏鱼产业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87-02热带观赏鱼虽然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但是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世界观赏鱼产业及相关产业年产值可达140亿美元。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观赏鱼生产国家,观赏鱼产业也有了巨大的发展。
自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热带农业发展的地位也随之大幅提升。
国家对热带农业“五基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将海南打造成为我国的海洋渔业出口基地。
而热带观赏鱼就是海洋渔业的一个精品。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海南已经形成全国最大最完整的热带观赏鱼生产基地。
现实地看,有必须将热带观赏鱼产业作为海南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一、热带观赏鱼产业现状巨大的市场需求、优越的养殖条件,使得海南热带观赏鱼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十分畅销。
第一,国内外对热带观赏鱼的市场需求较大。
从国外来看,有数据显示,英国1987年的观赏鱼贸易额就达1.1亿英镑,1988年美国的观赏鱼贸易额在7.4亿美元以上。
目前,观赏鱼已成为一种国际市场的畅销商品,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荷兰、法国、瑞典、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观赏鱼年贸易额已达到72亿美元(含观赏植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前后,港台等地的热带观赏鱼开始悄然进入中国,受到国人追捧。
据统计,2008年广东省观赏鱼的养殖面积达0.2万平方海里,观赏鱼从业人员十多万人,苗种量产值超过10亿。
第二,热带观赏鱼涉及的产业链条比较长。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be815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a.png)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发展现状概述海南省位于中国的热带海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尤其在水产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海南省的水产品市场发展迅速,不仅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也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发展现状品种丰富海南省的水产品市场品种繁多,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类等多种类别。
海南省的水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深受市场青睐。
其中,优质的海鲜品种如龙虾、大闸蟹等备受消费者喜爱。
生产规模扩大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相比以往的传统养殖方式,现代养殖技术使得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产量大幅提升。
生态养殖、海水循环养殖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养殖效率。
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海南省的水产品市场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不断拓展国际市场。
近年来,海南省的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海南省积极开展水产品的出口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拓宽海南省水产品的海外市场。
品质安全保障海南省注重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安全,加强了渔业产品的质量监管。
通过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严格监控水质等措施,保障了海南省水产品的品质与安全,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水产品。
发展面临的挑战随着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养殖污染问题、养殖成本增加等。
为了进一步促进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海南省政府需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并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降低养殖成本,全面提升水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结论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发展现状良好,品种丰富、生产规模扩大、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并注重品质安全保障。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政府的支持和积极的努力,海南省水产品市场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为海南省的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渔业的调研报告
![海南渔业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871b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e.png)
海南渔业的调研报告简介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海南省渔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海南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是中国渔业的重要省份之一。
根据数据统计,海南渔业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海鲜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特色渔产品如海南黄鳍金枪鱼、红树林蟹、鲍鱼等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为海南的渔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渔业种类海南渔业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分为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两大类。
海洋捕捞业主要以远洋渔业为主,涉及高级海洋科技、大型渔船等;海水养殖业则以海鲜类、贝类、海藻类等为主要养殖对象。
3. 盈利模式海南渔业的盈利主要依赖于与贸易企业的合作,捕捞到的海产品通过多渠道销售到国内外市场。
此外,海南还大力发展特色渔村旅游,将渔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了渔业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1. 资源过度开发由于渔民数量的快速增加和技术手段的提升,导致海南渔业资源面临过度捕捞的问题。
存在违法捕捞、禁渔期不合规等情况,严重危害了海洋生态平衡。
2. 产业结构不合理海南渔业发展主要以个体渔民为主,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服务和配套设施。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使得相关产业链条缺乏协同作用,影响了渔业的发展潜力。
3. 品质与品牌建设海南特色渔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缺乏品质和品牌建设。
在加强生产保障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的提升,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购买者。
发展建议1. 加强监管和品德教育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捕捞政策和规定,并加大对违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应加大对渔民的品德教育力度,增强渔民对可持续渔业发展的认识。
2. 推动养殖产业发展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推动渔业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借助互联网平台,促进渔业与电商、餐饮等行业的对接,提高产品销售渠道。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aa41a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4.png)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海南省作为中国的热带海洋岛屿,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因此水产品市场在海南省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对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商机。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其中,海鲜类产品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其需求量逐年增加。
另外,海南省还拥有大量的淡水鱼类资源,也是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产品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海鲜类和淡水鱼类。
海鲜类产品主要有虾、蟹、贝类、鱼类等,其中虾类产品需求量最大。
淡水鱼类则主要包括鲈鱼、鲫鱼、鲤鱼等,其口感鲜美,备受消费者青睐。
市场竞争态势目前,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竞争态势较为激烈,主要原因是市场参与者众多。
既有大型水产品企业,也有中小型水产养殖户和渔民,以及一些水产品批发商和零售商,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竞争格局。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向着高品质、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
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因此,市场中高品质、有机水产品的市场需求将逐渐增加。
市场机遇和挑战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发展为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市场对高品质、有机水产品的需求增加,为水产品生产商提供了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水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能力成为企业面临的挑战。
未来发展建议针对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标准,注重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有机水产品的需求。
2.加强市场营销能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
3.建立健全的水产品产业链,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市场的发展。
结论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商机。
通过市场规模、主要产品、市场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以罗非鱼、观赏鱼、中华花龟为主导的海南省该如何发展淡水苗种产业?看看这篇策略分析
![以罗非鱼、观赏鱼、中华花龟为主导的海南省该如何发展淡水苗种产业?看看这篇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809f2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0.png)
以罗非鱼、观赏鱼、中华花龟为主导的海南省该如何发展淡水苗种产业?看看这篇策略分析o文/图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梁松王海桂张娅李高俊o文/图海南省保亭县畜牧畜医与渔业局曾平笔者对海南淡水苗种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海南淡水苗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雨林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2-26℃,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热水性鱼类繁育时间早、周期长,可自然越冬,育种成本低,区域优势显著,为我国热带淡水鱼类育种最佳选地,其中罗非鱼、观赏鱼、中华花龟已发展成为热带特色主导产业,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
一、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与市场营销(1)罗非鱼:据统计海南省现有各类型大小罗非鱼育种企业近50家,其中省级罗非鱼良种场3家,总育种面积近7000亩;占地面积100亩以上的苗种企业过半,主要分布在文昌、定安、澄迈等市、县,年产鱼花量40亿尾以上。
市场份额,海南省内30%,内陆占70%,早春、秋苗紧缺,夏季过剩是主要特点。
销售方式方面,大企业产、销对接,其余主要依赖中介。
(2)观赏鱼:以台商观赏鱼企业为主体是产业的主要特点,主导品种为鹦鹉鱼,从事经营大、小企业近200家,热带观赏鱼基地面积约800亩,以生产大规格苗种为主,年均产量1亿尾以上,占全国年总产的80%。
市场份额,省内占10%,内陆90%,产值4亿元左右;产、销对接占40%,中介占60%。
(3)中华花龟:又称斑龟、珍珠龟,具有适应性强,食性杂,饲料来源广,生长速度快,消费群体大等优势,是在中华鳖产业持续走下坡的困境下近年被认可有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
主要分布在儋州、澄迈、文昌、屯昌等市、县,年产龟苗60万只以上,且发展势头速猛。
销售省内市场占20%,内陆80%,销售方式,主要是产、销对接。
2、亲本来源罗非鱼为外来水生物种,品种众多,引进我国养殖具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普遍应用于生产的品种为吉富系列。
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4963a5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0.png)
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沈铭辉;王永波;梁松;周永灿【摘要】笔者走访调研了海南省国家级、省级水产良种场,海南省南海热带鱼类、对虾、罗非鱼、热带观赏鱼等水产苗种协会,各市县省级苗种生产龙头企业、育苗大场等,结合各场近年来的生产销售状况,总结分析了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5年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建议.【期刊名称】《热带生物学报》【年(卷),期】2016(007)002【总页数】6页(P171-176)【关键词】水产苗种;发展现状;发展对策;海南【作者】沈铭辉;王永波;梁松;周永灿【作者单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口570203;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口570203;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口570203;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口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16.4中央把“做大做强现代种业”确定为国家性战略、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水产种业是现代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水质优良,是我国发展热带水产苗种产业的黄金区域,发展好现代水产种业,提高良种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水产业发展,建设现代渔业,提高渔业效益,促进渔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经过十几年水产苗种产业的快速发展,海南省水产苗种产业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还存在规划滞后、场地限制、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市场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我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打造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品牌,提升我省热带水产苗种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受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委托,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和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的部分学者对我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为我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提供对策。
2014年上半年,笔者调研走访全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等涉渔科研单位,海南对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海南观赏鱼协会等行业协会,海南昌江南疆、海尚、海壹、昌盛、恒昌、卜蜂、意源、晨海、青利、定大等水产苗种生产龙头企业,以座谈的形式,调查交流我省水产苗种发展遇到的问题、对策、各涉渔单位的下一步计划等,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我省水产苗种产业现状,对制约我省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总结。
海水观赏鱼市场分析报告
![海水观赏鱼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9481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5.png)
海水观赏鱼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海水观赏鱼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随着人们对水族馆及家庭养鱼的热情日益高涨,海水观赏鱼市场也在不断扩张和发展。
本文旨在对海水观赏鱼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概况、需求分析和竞争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建议与展望,推动海水观赏鱼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海水观赏鱼市场进行概述,并阐述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正文部分将详细分析海水观赏鱼市场的概况、需求情况和竞争情况,通过数据和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展现当前市场的真实情况。
结论部分将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并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向读者提供精炼的信息梳理。
整个报告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分析报告。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海水观赏鱼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了解市场概况、需求情况和竞争状况。
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也可以加深对海水观赏鱼市场的了解,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1.4 总结总结通过本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海水观赏鱼市场的概况、需求和竞争情况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趋势。
市场的发展趋势显示出潜在的增长空间,但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来满足市场需求,并在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并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理念的提升,以谋求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市场份额。
2.正文2.1 海水观赏鱼市场概况海水观赏鱼市场概况海水观赏鱼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随着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美丽异国风情的追求,海水观赏鱼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喜爱的宠物选择。
海水观赏鱼以其多样的外形和色彩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成为了宠物市场的一大亮点。
2024年海水观赏鱼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海水观赏鱼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4e91c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9.png)
2024年海水观赏鱼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海水观赏鱼市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
本文对海水观赏鱼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现状。
2. 市场规模海水观赏鱼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海水观赏鱼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
目前,全球海水观赏鱼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XX亿美元。
3. 竞争格局海水观赏鱼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
国内市场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其中包括企鹅鱼业、蓝天观赏鱼公司等。
这些企业在产品品质、品种选择、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此外,国际市场也存在一些知名品牌,如美国的Tropical Fish Company和日本的Yamato Co., Ltd. 这些国际品牌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4. 消费者需求海水观赏鱼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根据市场调研,消费者对于品种选择、鱼的品质和健康状况非常关注。
此外,消费者对于海水观赏鱼养殖的环保性也有一定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海水观赏鱼的需求逐渐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海水观赏鱼作为装饰性宠物,同时也希望通过观赏鱼的养殖和繁育来满足自己的兴趣。
5. 发展趋势在未来几年,海水观赏鱼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随着消费者对于海洋生物保护意识的提升,市场对于环保型海水观赏鱼品种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将推动海水观赏鱼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水族箱的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的应用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海水观赏鱼养殖体验。
6. 结论海水观赏鱼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消费者需求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海水观赏鱼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浅谈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1)论文_浅谈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1)论文
![浅谈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1)论文_浅谈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1)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3cfd2f87c24028915fc3cb.png)
论文论文关键词:海南休闲渔业对策论文论文摘要:休闲渔业是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体闲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为渔民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升级消费产品,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渔业新的增长点。
海南在发展休闲渔业方面具有众多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引导;同样,处在起步阶段的海南休闲渔业同样也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海南必须认清形势,由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学规范地发展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又称娱乐渔业,是一种依托渔业设备与空间、渔业生产场地、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等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和精神的)密切联系,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
休闲渔业将渔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与旅游结合起来,通过对渔民的家居和渔船进行改造,让游客真正贴近渔民生活,享受一种自然古朴的渔家风俗,给宾客一种全新的体验。
游客通过与渔民合作,体验下海撒网拖鱼、停船垂钓、收网拣鱼、品尝鲜鱼等乐趣。
在离城市较远的水库库区,可开展网箱垂钓、驾船、划艇、渔家乐等项目,形成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旅游、住宿、疗养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
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为渔民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升级消费产品,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休闲渔业已成为我国渔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
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省份和热带旅游度假胜地,休闲渔业发展空间广阔,必须在全面分析评估相关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上,制订相应对策,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一、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1 国外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休闲渔业诞生在拉美加勒比海地区。
70-80年代,在一些社会经济和渔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休闲渔业开始盛行、发达。
目前,休闲渔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美国是世界上休闲渔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产值是常规渔业的3倍以上。
海南热带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海南热带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ab9fe292f60ddccda38a0f6.png)
Hmn n a i n t u te e eo ia ’ r pc la c lue a d tu im n sre . a ndTawa o frh rd v lp Han n Sto ia u tr n o rs idu t s i
关键 词 :热带; 光农 业; 观 发展 现 状 ; 议; 南 ; 建 海 台湾
Ke r y wo ds:to ia ; ihs en g c l e; e eo rpc lsg te ig a r ut i ur d v lpme tsau ; u g sin; i a ; i n n tts s g e t o Ha n n Tawa
中图 分 类Βιβλιοθήκη : 527 F9 . ・
2 6・ 3
价值 工程
海 南热 带观 光农 业发 展 现 状 与 建议
H a na STr pialTo im g iulur lD e e o i n’ o c urs A rc t a v l pm e ft e e tSiua i nd S ge to s nto he Pr s n t ton a ug si n
Ab ta t T s p p r nr d c d h saus fto ia o rs c lu a e eo me ti Han n r vc , n o s r c : hi a e ito u e te tt o rp c ltu ta i ut r d v lp n n l ia P o ie a d c mpae i wi rp c o rs r d t t to ia tu t h l i a rc lu e n Tawa g iu tr i i n.I rc mme de t ma e u l S o d a tg s f giut rl ce e n tc n lg , a rto al to c l giul r t eo n d o k fl H e f a v na e o a rc lu a s inc a d e h oo y ply ain y rpia a rc t a l ul r su c s mie c lu a o n tt n o rp c la ruh r sr n te h r tcin o r pc gi utr lrs u c so i a n o p rto ewe e o r e , n u trlc n oai fto ia g c u e,te gh n te p oe t fto ia a rc lua e o r e fHan n a d c o eain b t n o o l
三亚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三亚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833d34ad02de80d5d8402b.png)
1������ 1 自然环境优越 三亚市拥有总长 258������ 6 千米的海岸线ꎬ 其中自然岸线
188������ 4 千米ꎬ 重 要 海 岛 10 多 个ꎬ 如 椰 子 洲 岛、 蜈 支 洲 岛、 西岛等ꎻ 主要港湾包括崖州湾、 三亚湾、 亚龙湾、 海棠湾 等ꎬ 水域辽阔ꎬ 地理环境优美、 交通便利ꎮ 1������2 海洋资源丰富
[关键词] 三亚ꎻ 海洋休闲渔业ꎻ 经营管理 [ DOI] 10������ 13939 / j������ cnki������ zgsc������ 2018������ 31������ 066
三亚市是中国唯一一座热带滨海城市ꎬ 毗邻南海ꎬ 海洋 资源丰富ꎮ 长期以来ꎬ 海洋渔业生产一直都是三亚第一产业 的重要经济支柱ꎬ 但是传统粗放型的渔业生产方式引发了海 洋资源衰退、 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海洋问题ꎬ 渔业生产转 型迫在眉睫ꎮ 海洋休闲渔业是以海水产品、 海水生物和渔业 工艺为道具ꎬ 以海洋渔业服务和海洋渔 ( 鱼) 文化为舞台ꎬ 以提供 “三渔” 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品的渔业经济形态ꎮ 海洋休闲渔业将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ꎬ 能够缓解渔业生态环 境恶化ꎬ 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ꎬ 提高渔业经济发展质量ꎬ 并为专业渔民转产转业提供一个较好的方向ꎬ 既符合发展蓝 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需要ꎬ 也符合国家对海南建设全国生态 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ꎮ
2018 年 4 月 14 日ꎬ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 « 关于支 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 中指出要将海南建 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ꎬ 支持海南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ꎬ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ꎬ 培育新动能ꎮ 海 洋休闲渔业是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产业ꎬ 能够弥补传统渔业 大量消耗海洋资源、 增长缓慢等方面的缺陷ꎬ 为渔业的发展
探究观赏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观赏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8dd7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f.png)
探究观赏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观赏鱼是指被人们喜爱、用于观赏的鱼类。
其丰富多彩的颜色和独特的特征使其成为了人们养殖的宠物之一。
观赏鱼的养殖行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探究观赏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疫等方面展开探讨。
观赏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养殖环境。
观赏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一些鱼类对水质要求非常严苛,例如热带鱼需要保持水质清澈、温度恒定和PH值稳定。
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户未能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导致观赏鱼出现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和疾病易发的问题。
养殖户在养殖观赏鱼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养殖环境的管理,定期清洁水体、保持水质稳定,减少饮用水次数,定期更换新鲜水源,以确保观赏鱼的健康生长。
观赏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饲料管理。
观赏鱼对饲料的要求也较高,而一些养殖户常常为了减少成本而使用劣质饲料,这不仅会影响观赏鱼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观赏鱼出现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疾病等问题。
养殖户应当选择适宜的饲料品种,合理配比,适量投喂,并根据观赏鱼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科学的饲料管理,以确保观赏鱼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观赏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疾病防疫。
观赏鱼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疾病的侵袭,例如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
一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治,就会对观赏鱼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养殖户在养殖观赏鱼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疾病防疫工作,定期对观赏鱼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并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保障观赏鱼的健康。
观赏鱼养殖还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如品种混杂、销售渠道不畅、市场价格波动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养殖户需要加强品种管理,规范销售渠道,建立健康的养殖体系,提高自身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观赏鱼养殖的质量和效益。
观赏鱼养殖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但只要养殖户在养殖观赏鱼的过程中,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科学进行饲料管理、重视疾病防疫工作,并加强品种管理、规范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工作,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观赏鱼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南海热带海水鱼类三沙海域早繁模式探析
![南海热带海水鱼类三沙海域早繁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d6e07833687e21af45a9dd.png)
412019年第3期南海热带海水鱼类三沙海域早繁模式探析文/谭围 陈傅晓 罗鸣 符书源 王永波 樊佳伟 柯宏基 刘金叶 刘龙龙在三沙海域开展南海热带海水鱼类早繁研究,是现阶段解决南海水产苗种业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
本文根据三沙海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结合海南海水鱼类苗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瓶颈问题,分析了在三沙海域开展热带海水鱼类早繁的发展前景、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比较了几种可行的鱼类早繁模式,探讨在三沙海域开展鱼类早繁的可行性。
研究认为,现阶段可重点选择离海南本岛较近、配套条件相对较好的西沙海域开展鱼类早繁工作。
海南岛地处热带,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环境独特,生物一年四季均没有生物停滞期,生物遗传育种条件得天独厚。
海南以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作物育种界已成为南繁的代名词。
种苗是海洋生物养殖产业的源头和必要的物质基础,规模世界第一的中国海水养殖业因种苗而起,水产种业是现代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同样也是水产“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海南三沙所辖海域面积约200万km 2,约占整个南海海域面积的57%,为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2/3;地处热带,纬度适宜,海水温度常年在20℃以上,该海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海洋鱼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区之一,有“天然种子库”之称,拥有其他省市所不具备的庞大的水产种质基因库。
因此三沙是开展南海热带海水鱼类早繁,打造海南水产“南繁”育种基地最理想的场所。
一、我国鱼类早繁研究概况目前鱼类早繁没有确切的定义,主要是指养殖鱼类适当提早繁殖,生产鱼苗。
通过养殖早繁苗,可增加当年鱼类饲养期,实现商品鱼提早上市,达到调节市场周期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国内关于淡水鱼类早繁的报道较早,涉及品种也较多,如罗非鱼、四大家鱼、南方大口鲶、革胡子鲶、团头鲂、美国大口胭脂鱼、鲤鱼、鳜鱼、淡水白鲳、杂交鳢、黄颡鱼、螭霖鱼、大口黑鲈等,采用的模式主要有自然培育(利用工厂余热水、地下温泉水以及建造玻璃温室、塑料大棚等升温培育)及外源激素催熟技术相结合等方式,大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07cad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a.png)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海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水产品资源。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升,水产品消费市场逐渐扩大。
本文将分析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预测。
现状分析1. 水产品资源丰富海南省位于南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包括各类海鱼、虾蟹、贝类等。
海南省的渔业产值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为水产品市场提供了可靠的供应保障。
2. 消费需求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品需求日益增长。
尤其是海鲜类产品在节假日和特殊场合的消费需求较为旺盛。
3. 渔业现代化推动海南省积极推进渔业现代化,提升水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
通过加强养殖技术创新和渔业管理,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市场前景预测1. 健康食品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水产品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
消费者对海鲜类水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并带动整个水产品市场的发展。
2. 电商渠道发展迅猛电子商务的兴起为水产品市场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
购物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使得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购买到优质的海鲜类水产品。
预计电商渠道将成为未来水产品市场的重要销售模式。
3. 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潜力大随着消费者对水产品加工品种的需求日益增多,水产品加工业有望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未来,提供精加工、便捷食用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将受到更多关注,为水产品市场增添新的动力。
结论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加强渔业现代化发展、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积极拓展电商渠道以及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将有助于持续推动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海南形成全国最大观赏鱼产业
![海南形成全国最大观赏鱼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75120eec172ded630b1cb6d8.png)
海南形成全国最大观赏鱼产业近年来,海南地区凭借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发展领域,进一步打造观赏鱼“海南品牌”。
海南省观赏鱼产业协会常务会长林碧山在受访中说,虽然海南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已经形成全国最大最完整的观赏鱼生产基地,保守估计该产业每年可为海南增加产值20多亿元,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该产业发展仅达到十分之三,未来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国内90%观赏鱼来自海南目前,经过10多年的产业发展,海南已经形成以海口桂林洋为重点,包括陵水、三亚、琼海等地的观赏鱼生产基地,养殖面积近万亩;从事观赏鱼养殖的企业和专业户近200家,拥有300多个品种,年产观赏鱼10亿尾以上,年产值约5亿多元,已经成为全国最大最著名的热带观赏鱼产区。
其中,国内重要观赏鱼品种血鹦鹉鱼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二,是亚洲最大的血鹦鹉鱼产地。
海南省观赏鱼产业的发展要回溯到1998年。
当时由台湾同胞将观赏鱼引进国内,并落户于海口市桂林洋农场经济开发区,随后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观赏鱼产业,并逐渐聚集形成中国最完整的观赏鱼生产基地。
初期渔场从台湾引进最优质、稀有、高观赏价值的鱼种,在本地进行育苗、繁殖、品种改良及研发创新品种,其中由台湾技术研发成功之血鹦鹉鱼可称之为世界之最,由于颜色鲜红极具喜气,体质强壮易养,深得一般养殖玩家的喜好,其销售量及市场接受度为观赏鱼中的佼佼者,而桂林洋地区也因之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养殖中心,目前国内市场销售量 90%以上均出自海南渔场生产。
土地、资金等制约产业发展随着内地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房内放一个鱼缸养鱼已成为很多居民生活的一种时尚。
保守估算观赏鱼产业的启动,可以带动包装、空运、鱼饲料、鱼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年产值可以达到20亿元以上。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该产业发展仅达到十分之三。
其“蛋糕”很大,未来增长潜力无限。
海南省观赏鱼产业协会秘书长陈赞雄认为,台湾曾经是亚洲最大观赏鱼产区,但随着专业养殖企业向海南聚集,海南正在成为亚洲新的重要观赏鱼生产基地。
海南马鲛鱼发展现状
![海南马鲛鱼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99af9b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8.png)
海南马鲛鱼发展现状
海南是一个地处热带的美丽省份,其丰富的水域资源为当地的渔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马鲛鱼作为一种热带海洋鱼类,在海南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
目前,海南马鲛鱼的养殖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由于当地气候适宜、海洋环境良好,海南马鲛鱼养殖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以及前沿的养殖设施,马鲛鱼的规模化养殖成为可能。
养殖户可以在相对稳定的水温和水质条件下,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使马鲛鱼得到良好的生长。
海南马鲛鱼的养殖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
从种苗繁育、养殖管理到销售和加工,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产业链的互动和合作。
这种产业链的形成为马鲛鱼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此外,海南还积极探索马鲛鱼的市场开拓。
马鲛鱼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海南通过开展各类推广活动和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高了马鲛鱼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同时,还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海南马鲛鱼养殖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另一方面,养殖技术和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的挑战。
总体来说,海南马鲛鱼的发展现状较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逐渐形成,市场前景广阔。
但也需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亚崖州区豹纹鳃棘鲈养殖现状与发展建议
![三亚崖州区豹纹鳃棘鲈养殖现状与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102d87f680203d8cf2f24de.png)
自2007年以来,福建等地一批怀 抱理想又富有养殖经验的水产技术人 员陆续到三亚崖州区创业,经过多年 摸索,熟练掌握了豹纹鳃棘鲈健康养 殖技术,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带动了当 地就业和经济发展,成为当地脱贫致 富的有效途径之一。据统计,目前三 亚崖州区红色豹纹鳃棘鲈养殖户或企 业有5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500余人, 其中60%~70%是在当地聘用的人员, 有效带动了当地人员的就业。有些当 地人学到技术后,还自己建立养殖基 地,带动更多居民致富。
探讨 分析
豹纹鳃棘鲈营养丰富,体色鲜艳喜庆,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介绍了三亚崖州区豹 纹鳃棘鲈的营养和市场价值、养殖模式、养殖产量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情况,分析了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亚豹纹鳃棘鲈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 益和生态效益。
三亚崖州区豹纹鳃棘鲈养殖 现状与发展建议
文/涂志刚1 蒋玉峰2 邱名毅1
一、三亚崖州区豹纹鳃棘鲈养殖现 状
(一)养殖豹纹鳃棘鲈的营养和市 场价值
养殖豹纹鳃棘鲈肉质细嫩、品 质好,富含鲜味氨基酸、DHA以及 磷、纳、镁、铁、锌等矿物元素,营 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 作用。此外,豹纹鳃棘鲈体色鲜红, 寓意喜庆、吉祥,符合广大消费者对 “中国红”的喜好和追求,深受消费 者欢迎。近年来,随着豹纹鳃棘鲈产 品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其质量已得到 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认可,价美品优的 品牌效应逐渐凸显,作为高端海产品 已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提高了 三亚海产品知名度,推动了三亚旅游 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值 0.9(尤宏争等,2014) 17.6(尤宏争等,2014) 79.3(尤宏争等,2014) 0.129(王林娜等,2014) 3.4(尤宏争等,2014)
-
注:DHA为二十二碳六烯酸,“-”表示无数据。
海南水产养殖
![海南水产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f60b70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f.png)
海南水产养殖简介海南位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因此在水产养殖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海南水产养殖业以养殖虾、养殖鱼、养殖贝类等为主,并逐渐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产业之一。
本文将介绍海南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挑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展现状养殖虾海南养殖虾业是该地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虾业主要以对虾养殖为主,其中以白腊虾和金钱虾最为常见。
海南具有适宜虾类生长的海域环境,如水温、盐度和水质等,这为虾类养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海南虾农在养虾方面采用多种养殖模式,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循环水养殖等。
近年来,海南虾类养殖收益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于虾业。
养殖鱼海南养殖鱼业也是该地水产养殖业的重要部分。
海南拥有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如石斑鱼、红鲷鱼和鳗鱼等。
同时,海南水域拥有适宜鱼类生长的条件,如温暖的海水温度、富含营养物质的海域以及较好的水质。
因此,海南鱼类养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养殖鱼类的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
养殖鱼类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其他地区,为海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养殖贝类海南养殖贝类也是该地水产养殖业的一大亮点。
海南拥有广阔的滩涂和浅海湖泊,为贝类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海南养殖的贝类以牡蛎、扇贝和蛤蜊等为主。
养殖贝类主要通过人工放养和养殖池养殖两种方式实现。
养殖贝类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且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优势和挑战优势海南水产养殖业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南作为岛屿地区,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充足的生长空间。
2.适宜的气候条件:海南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温度在22-26℃之间,适宜虾类和鱼类等水产生长。
3.良好的水质条件:海南的水质清澈,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水产养殖的生长发育。
4.升值空间大:随着中国人民对水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海南水产养殖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升值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热带观赏鱼养殖促进海南现代农业发展导语: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务院赋予海南省六大战略定位,即“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而发展热带观赏鱼对于热带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分析了海南发展热带鱼产业的优势与困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催生重大科技变革,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而热带鱼养殖业以五项独特的优点,占据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蓝海地位。
在出口导向经济下,观赏鱼产业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就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
以广东为例:2008年观赏鱼的养殖面积达0.2万平方海里,观赏鱼从业人员十多万人,苗种量产值超过10亿。
而在消费导向经济下,色彩艳丽、易于饲养的观赏鱼也正取代猫狗,在高速的城市生活中成为需求激增的新宠。
海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观赏水族业自然成为一大掘金点:台湾红宝石血鹦鹉养殖场的创始人纪先生十年前在海口投资建设养殖场,如今红宝石的血鹦鹉销往全国并且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由此可见,加大力度发展热带鱼养殖业可以极大地助力海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满足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从而更加顺利地推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发展观赏鱼养殖业具有五大优点
一是产业链延伸较广。
除了高度关联的种苗、饲料及鱼药等产业外,观赏鱼养殖业还与水族器材、娱乐竞技、文化鉴赏、休闲养身等外部产业密切相关。
据研究表明:观赏鱼养殖业直接带动10个大类、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1名从事观赏鱼养殖的农民可创造5个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1万元观赏鱼养殖产值直接衍生出4万元相关产业产值。
二是产品附加值较高。
同食用水产品相比,对观赏鱼的价值评估更相似于名贵猫、狗等宠物产品。
同时作为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观赏鱼养殖也促进了海岛旅游业,为水族馆提供了大量资源。
三是生产要素集约性较强。
由于观赏鱼是经高度驯化家养的品种,与传统的水产养殖业相比,其对养殖设施条件、技术、劳动力有更高的要求,是典型的融生物技术和工厂化精细管理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此既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就业岗位,又有一定的垄断优势,保障了相对较高的利润。
四是单位面积产出较高。
观赏鱼养殖单位水体的产出明显高于其他水产品和农产品的种养生产,养殖效益好。
五是产业运营模式较多。
观赏鱼的特点导致了它的产业运营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商品鱼生产,它需要整合技术、环境、文化等多重要素,集中体现在从传统的产品营销转变到文化营销、批发市场、零售的花鸟市场、专业会展销售、民间自发的比试交流销售、网上直销等等,几乎囊括了各种销售模式。
热带鱼养殖业在海南已初具根基
上个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 海南珊瑚礁观赏鱼得到少量开发利用。
当时外贸公司和港商组织渔民用小围网、粪箕网、手抄网或潜水等捕捞法,在琼海、万宁、陵水和三亚等市县沿海岸线捕捞、收购、储运出口香港。
但设施未配套及空运未解决等多种原因,造成亏损而停止经营。
如今,海南的投资环境已大大改善,交通发展迅速,环岛高速公路与海口、三亚两大国际机场已经形成立体运输网络,三亚与海口每天都有许多班机飞往国内外大城市。
2004年由三亚凤凰机场空运,向哈萨克斯坦出售了89 个品种, 价值12. 6 万美元的热带鱼。
此外,海南已经初步解决了先前存在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问题,于2009年9月,在三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指导下,确保了一批共742箱、58个品种、3707尾观赏鱼顺利出口俄罗斯。
2011年1月海南口岸第一批数量2064尾、货值3.2万美元的海水观赏鱼报经海南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合格顺利输往朝鲜。
同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由台商发起的首个海南全省性行业产业协会——海南省观赏鱼产业协会,于2012年在海口桂林洋农场经济开发区成立。
这是琼台两地观赏鱼产业的融合,也宣告海南将携手台湾进一步打造观赏鱼“海南品牌”。
海南发展观赏鱼渔业的基本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海南发展观赏鱼产业仍有困难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尹金辉表示“行业组织不完善,不利于观赏鱼产业健康发展。
”尹金辉指出,由于大陆观赏鱼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协调和保护组织不完善,导致行业信息不灵,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供求失衡。
另外,各生产商在技术上相互保守,行业内缺少交流与合作。
另外“缺乏专业技术研究以及生产、销售和服务脱节,也是制约大陆观赏鱼养殖发展的因素。
”尹金辉表示,大部分的观赏鱼养殖技术都掌握在经销商手中,而消费者往往因专业知识薄弱,会经常遇到一些技术上的困难。
经销商只注重将产品卖出去,没有配套的技术跟踪服务,使得饲养者因困难而失去饲养信心,以致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客户群。
除此之外,观赏生物养殖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科研起步晚,政府对观赏水
族行业的扶持力度不大,管理机制不健全,专业化人才少等问题,也极大地制约着海南的观赏鱼产业发展。
由此可见,海南观赏鱼养殖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关于发展观赏鱼养殖业的几点政策建议
其一,提高认识,加强“三方”合作
应该充分认识到观赏鱼产业的发展对于海南现代农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重大作用,重视观赏鱼产业的发展,积极主动了解产业发展动态,关注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政策、土地、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加以优惠和指导。
养殖户应加强“三方合作”的意识,与政府合作,及时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拓宽发展渠道、加大影响效力;与当地居民交流联系,以拓宽市场、扩大养殖规模、降低成本,形成集聚效应。
当地居民应该认识到观赏鱼产业的发展前景,积极加入养殖行列,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家庭和地区的脱贫致富而努力学习养殖技术,进而完善并开创新的养殖技术和发展模式。
其二,科学规划,形成战略发展。
基于观赏鱼产业对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独特文化贡献,应该站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观赏鱼产业综合管理体系,明确观赏鱼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功能定位,科学、合理规划发展区域,促进观赏鱼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强观赏鱼产业协会的技术优势以及在行业中的指导作用;建立专业指导队伍,改变行政多头现象;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观赏鱼产业的管理和开发,加强对观赏鱼产业的宣传介绍、技术指导、观光旅游的开发,根据海南省地方具体情况建立产业集聚区、博览观光区;加强与观赏鱼企业的交流,为促进各地区行业间和本地区跨行业的交流不断开创新形式。
其三,加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
应该加大在观赏鱼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完善观赏鱼损失补偿机制,建立优惠政策体系,同时建立观赏鱼产业研究中心,观赏鱼会展中心等措施扶持观赏鱼产业的发展。
观赏鱼产业协会应该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同时组织观赏鱼展览活动、拍卖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活动来扩大观赏鱼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应该努力拓展展览内容、开创出新的展览宣传活动方式,同时可以设立“观赏鱼文化节”来丰富市民的业余休闲方式,促使形式较有价值的精神文化财富。
其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模式
一个产业的发展,政府的扶持只是外因,企业的发展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之道。
企业也应该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建设高规格的养殖场;根据本地特色科学制定发展计划,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完善养殖技术并研究新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质量以及出口合格率,努力培育珍稀观赏鱼品种,形成自身
独有的核心优势,避免低价竞争;完善“三方”合作机制,拓宽营销网络,形成规模化养殖和竞争优势;积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开展行业间、跨行业交流,及时了解行业信息,规避风险,学习先进技术和各企业的经验教训。
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