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调查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探讨
强。环保既是 时代要 求 ,也是我 国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发展建设 良好 的经济 生态文明大 国的重要 因素 ,面对环境 问题 ,我 国
的 民间环保组 织对 于环境 的保护发挥 了重要作 用。但 我 国民间的环保 组织 多为 自发 形成 ,没有 官方认 可的法律地位 ,环保作 用的发挥 又受到法律限制 。针对现 状 ,我 国应 出台政 策相应的政策 法律 赋予 民间环保 组织应得 的权 利来保护环境 。民间环保 组织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方向值得 我们 关注研 究。 【 关键词 】民间环保 ;发展现状 ;问题 ;未来方 向
一
因为管理不善 , 人员制度混乱 , 有些员工工作积极性不 高等 。 这些都严重 地影 响了民间环保组织发展 的前景 ,因而民间环 保组织想要长久 发展 就必须采取更高效且适 当管理 和方法对
机构体制进行改 革和完善 ,促使组织结构 、组织制度 向合理
化和规范化 的方 向发展 。 3 .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的不健 全。我国关于环保政策的法 律法规还不 够健 全完善 ,这让 民间环保组织 的发展 没有明确 的法律依据 。在 我国想要建立一个 民间的组织并不 是很 容易 能够做 到 ,主要是 因为组织很那找到可 以挂名 的企业单 位没 有挂名 的企业单位 ,有关 部门的审核是就无法成功过关 。因 而有很 多 民间组织 因为没有注册 而法律程 序上是 不合 法 的 , 让环保活动 的开展难 以顺利进行 。 三 、 民间 环 保 组 织 发 展 趋 势 分 析
、
一
( 一 )民 间环 保 组 织 的 发展 特征
1 . 从 活动的服务对 象来看 ,民间环保组织 的对象是广大 人民群众 ,光靠政府与一些环保组织力量还不够强 大 ,人民 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 的,积极动员每一个人都参 与到环境保 护中来 ,让群众都切身体会到环保 的意义 ,也 只有越来 越多 的人理 解了环保 的重要性 ,才会 自发的维护 环境 。 2 . 从组织 成员构成来 看 ,因为是 民间 自发组成 的 团体 , 所以人员的构成 比较 广泛 , 包含里各个领域各个 阶层 的人士 , 除了具有环保专业相关背景 的专业人 才 ,也有 许多学生 ,企 业职工 , 政府 部门的人 员等还 和其他 的一些机构进行 了合作 , 是环保的团体 日益扩大 ,传播 力 、影响力 日益增 强。 3 . 从组织的具体运作方面来 ,多数环保 团体 宣传 活动 往往采取现场活动宣传 , 日常派发传单宣传环保 ,进行 公益 演 出等各种方式多样性结合 ,来 吸引公众 的关 注 提升他们 的环保意识 ; 在与政府 的合作方 面 ,大多数环保组 织都依照 配合政府行动 ,以政府为主导进行 活动 ,遵循 政府 的规章制 度办事 ,市政府的后盾而不是阻碍的原则。 ( 二 )民 间环 保 组 织 发 展 中遇 到 的 问题 1 . 资 金问题 。大部 分的 民间团体资金方 面都 较为短缺 , 目前政府方 面对 于民间的环保组 织还没有资助政策 ,民间环 保组织 的资金来源大多数靠 自发筹集 或热心人士捐赠 ,商务 企业方面 因为环保组织 的非 营利 性而很少同意赞助 ,各种捐 助基金对于环保组织 的扶持项 目也很 少甚 至几乎没有 ,这使 得环保组织的发展举步维艰。 2 .自律机制还不健全 。我 国的民间环保组织 因为 尚位于 起步 阶段 ,各方 面发展还不 够健 全和完善 ,在一些组织 内部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概述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概述一、发展历程我国最早的环保民间组织是由政府部门发起的,成立于1978年5月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从此,我国各环保民间组织相继成立。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共经历了3个阶段:兴起阶段:自1978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阶段:95年到本世纪初;成熟阶段:本世纪初开始二、基本情况概述1、宗旨: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不具有行政权力,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2、人数:从人数上来看,截止2005年,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现有从业人员总数22.4万人,其中全职人员6.9万人,兼职人员15.5万人3、类型及数量:①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1382家,占49.9%;如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各地环境科学学会、环保产业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②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202家,占7.3%;,如自然之友、地球村,以非营利方式从事环保活动的其他民间机构等;③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包括学校内部的环保社团、多个学校环保社团联合体等1116家,占40.3%;;④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华机构68家,占2.5%。
4、地域分布:地域分布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及东部沿海地区;其次是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生态资源丰富省份;其他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相对较少。
三、社会作用1、近10年来,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他们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出版书籍、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组织培训、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做出了突出贡献。
2、倡导环境保护,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这是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开展最普遍的工作。
2000年,“自然之友”启动了我国第一辆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羚羊车”。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探析-环境生态论文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探析-环境生态论文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探析文/丁国军环保民间组织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生态文明建设已列入“十三五”规划的十项目标之一,公众的环保热情日益高涨。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我国的环保民间组织已达到几千家,尤其是新《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保民间组织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一直活跃在环保第一线。
然而,环保民间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尚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不仅资源及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而且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也十分有限。
如何认清局限、打破限制,使环保民间组织走出一条稳扎稳打的发展之路,本文对此进行了探析。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阶段及重要作用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阶段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环保民间组织走过了诞生和兴起阶段。
在这一阶段,几家时至今日仍颇有影响力的环保民间组织开始崭露头角。
例如1978年5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由政府发起并组建成立;1984年中国环境保护工业协会(后更名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1986年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19 92年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成立;1993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
第二阶段从1995年至21世纪初,此时环保工作向社区和基层延伸,进入了发展阶段。
1994年,著名学者梁从诫成立“自然之友”,此后北京地球村、绿色江河、保护母亲河行动专项基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阿拉善SEE生态保护协会等耳熟能详的环保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截至2005年年底,据中华环保联合会调查统计,我国共有各类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共计22.4万人。
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至今,环保组织的活动逐步发展到组织公众参与环保、为国家环保事业建言献策、开展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等领域,环保NGO进入了成熟阶段。
南方周末: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调查
《南方周末》: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调查日本的“水俣”事件、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后,都可以看到民间环保人士活跃的身影,他们对阻止环境恶化,促进环保策略改善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中国,民众环保意识曾经长期薄弱,一度出现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污染的状况。
衣食足而后有环保热,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参与者或孤军奋战,或建立组织,为人们能够“诗意栖居于大地”,竭尽绵薄之力。
在张春山、田桂荣身上,在各种民间环保组织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情形。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间组织作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种存在,其作用日益凸显。
在此过程中,政府对待民间环保的态度十分重要。
本期专题意在反映萌芽期的民间环保组织或个人的生存状态。
2002年1月1日,山东荣城天鹅湖。
新年第一天的阳光透过微朦的雾气洒向湖面,也打在人们的脸上。
绿家园————中国著名民间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们,将一只被“环志”(指给鸟类腿部套上标记小环,用于科研)的大天鹅放飞。
总部设在北京的“绿家园”,已是第三次走进天鹅湖。
观鸟、救护伤者、为天鹅“环志”,他们以各种方式保护着这一珍稀物种。
硕大的双翼扇动着空气,大天鹅飞起来了。
它的鸣叫声唤起了同伴。
一时间,成百上千只天鹅从泛着金光的湖面腾空而起。
同一时间。
内蒙赤峰附近的一片荒漠上,一个名为“野风”的环保组织的十几名参与者,默默伫立在风沙中。
他们说:选择在如此荒凉的地方度过新年,是为了自己一个警醒————不珍惜环境的后果,就是将来每一天都要在这样的地方度过。
在中国,有着很多类似“绿家园”或者“野风”的组织。
他们源于民间、倾情环保。
他们以草根力量为保持青山碧水而努力。
英文称之为环境NGO(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的缩写);中国人的习惯叫法则是“民间环保组织”。
中国环境NGO:从0到20001994年以前,中国没有环境NGO。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1993年北京首次申办奥运会,当国际奥委会官员询问中国有无民间环保组织时,我方代表团不知如何作答。
农村环保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村环保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村环保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环保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形势下,农村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农村环保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农村环保政策的制定与贯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环保政策,包括禁止乱倾倒垃圾、限制农药化肥使用、倡导绿色种植等。
然而,在实际贯彻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监管不足的问题。
二、农村环境污染状况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技术支持,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农田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化肥农药使用导致土壤污染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农村环保意识缺失农村居民对环保意识薄弱,存在随意倾倒垃圾、乱种乱采等现象。
缺乏环保意识是农村环保工作的一大难点。
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地区环保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乏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等设施,无法有效解决环保问题。
五、农村环保工作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农村环保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农村环保工作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利用。
六、推动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政府部门应加大农村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设施,实现农村环境资源的整治与利用。
八、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绿色农业,采用有机耕作、生态种植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九、加强监管与督导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大对环保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力度,强化环保执法力度,确保农村环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推动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
总结: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农村环保工作也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未来,要加大力度推动农村环保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加强监管与督导,实现农村环保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报告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报告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中国的环保事业呼吁各个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其中,环保公益组织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对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进行调研,并按类别进行分类,以期更好地了解目前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的整体情况。
一、大型环保公益组织目前,中国的大型环保公益组织主要有“绿色和平”、“自然之友”、“绿色家园”等。
这些组织利用媒体宣传和公众参与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广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同时,他们也在参与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环保事件,如反对垃圾填埋场建设、维护森林资源等重要事项。
二、专业环保公益组织专业环保公益组织是针对某一特定环保领域的个人或团体,如气候环境、水资源、垃圾分类等。
这些组织在环保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三、地方性环保公益组织地方性环保公益组织主要是针对一些地方性环保问题而成立的团体,如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等。
这些组织通常由当地的环保志愿者组成,本着“普及、宣传、促进、监督”的理念,以自发性、民间性为主要特点,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开展环保公益活动。
四、互联网环保公益组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互联网环保公益组织逐渐形成。
这些组织通过互联网方式开展环保宣传、与各地方环保团队互动、提供线上环保志愿者招募平台等方式,让一些远离环保组织、但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们也能参与进环保行动中来。
总的来说,中国的环保公益组织在环保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他们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和行动,促进了中国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人手短缺、资金紧缺、组织稳定性低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拓宽宣传和组织渠道,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环保组织的重要性和工作内容,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中来。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 2018年第3期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起步晚、发育慢。
据统计,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总量从2005 年的2768家增加到2012年的7881家,增加了1.8倍。
当前社会对环保的理解有偏差,环境教育仍有欠缺。
2017 年9 月7 日-9 日,“99 公益日”3 天筹得善款总额超过13 亿元。
其中,教育助学类项目得到了最多的牵挂与支持,在筹款金额中占比31.9%,其次分别是疾病救助类27.42%、扶贫救灾类9.67%、环保及动物保护类6.51%。
这意味着,教育助学类项目所获善款约4.15 亿元;环保及动物保护类项目所获善款约0.85 亿元。
可以说,环保类公益项目获得支持和捐款数额远低于教育、扶贫的公益项目。
此外,环保公益行业的从业人员依然稀缺。
很多人误以为,既然是公益,就要比别人赚钱少。
但是任何行业的优秀人才都需要相应的待遇才能留住他们,环保公益行业亦是如此。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及分析
辖市甚至部分农村地区都有大量 的民
间 组织 活跃 在环 境 保护 领 域 , 每 年均 且 有 新 的环 保 团体 成 立 。2 0 0 5年 6月 山
西晋 中市 首家民间环保组织——左权
“ 绿色 太 行 ”的成立 就 在 当地 引起 了不 小 的 反响 , 在宣 传环 境 保 护 知识方 面起 到 非 常重要 的作 用 。从 “自然 之 友 ” 、 “ 家 园 ”、 绿 色 江 河 ”、 北 京 地 球 绿 “ “
环境生态 问题 , 仅凭个 人的力量或 是依赖 政府 的努 力 是远远不够 的, 还必须 不断壮大 民间环保 组织 自身 的 力量 , 以团体 的操作模 式推动 问题 的最终解决 。
大的作用 。“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 ” 也在扬子 鳄和 东 北虎 的研 究保 护领 域 投入 了许 多 精 力 。“ 国 际 河 流 网络 ”组 织 , 我 国投 建 三 峡 工程 时 , 出 在 提 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国际民间环保组
护 的浪潮 。
村环境文化中心 ” 等具有较 高知名度 的 民问环 保 组 织 到 “ 北绿 色 知 音 环 河 保 协 会 ” “ 色太 行 ” 等 地方 民 间组 、绿
织 的发 展及 其增 长 势头 , 充分 显 示 了我 国 民 问环 保 规 模 的 扩 大 以及 环 保 力 量 的增 强 。同时从 另一个 侧 面展 示 了民 间
中 国最 早 的 民 间环 保 组 织 “ 国 中
文化书 院绿色分 院” 简称 自然之友 , 成 立于 19 94年 ,是经 民政 部 门批 准注 册 的一 家 民 间环 境保 护 团体 。 它的成 立 为 我 国环 境 保 护 事 业 开 拓 出 一条 新 的 思 路 。从 某种 意义 上 来说 , 从聚 结 民间 它 力量 的角度进行 了新的尝试 , 从而改变 了政 府 包办 环境 治理 的局 限 。此后 , 中 国 的 民间 环 保 组织 像 雨后 春 笋 一 样 在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探讨
Ab t a t I ef l f n i n na r tc in E sr c :n t i d o vr me tlp oe t , NGOsi h n n e g v r me t e a t n a e s p rie n o lme td h e e o o n C ia a d t o en n p r h d me t v u e vs d a d c mp e n e h
20 年 7 1 月 , 05 — 2 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
范 围 内组 织开 展 了 “ 国民间环 保组 织现 状调 查研 中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 出发 ,深入剖析制约民间 环保组织健康发展的法律不完善、 资金筹集不畅、 人
员 稳定 性不 足等 问题 ,探 求从 制度 层 面消 除上述 障 碍, 以充 分 发挥 民间 环保 组 织在 促 进 “ 型 ” 会 建 两 社 设 中的独特作 用 。
e c t e . h s r lt n hp p a s a s e i c r l n a t i e u h a asn u l n io me tla a e e s a d e c u a i g p b i a h o h r T i eai s i ly p cf oe i ci t ss c s r i g p b i e v r n n a w r n s n n o r gn u l o i vi i c c p rcp t n a t ia i .Ho e e ,t u l s i e h mp re t lg l s s m,s o a e o a i l a d p ro n l i sa i t h v h mp r d t e i o w v r r b e l t e i e f c e a y t o k e h r g f c p t n e s n e n t b l y a e a e e h t a i d v l p n fENGOss ro sy F rt , h h e h l o e it t n s o l e l w r d c a gn h u le a n t n a d a p o a e eo me to ei u l . is y t e t r s od frr gsr i h u d b o e e , h n ig t e d a x mi a i n p rv l l ao o s se i t i ge o e S c n l , t so g i c n et r aeaf v r b es c a n i n n , h c r vd sa xe n a tr o r e y tm no sn l n . e o dy i i f in f a c c e t o a l o i e vr me t w i h p o i e n e tr a f co r u t r s i o a l o l f f h
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现状
285区域治理LIVELIHOOD作者简介:王 雷,本科,中级,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环境检测,环保技术,节能环保。
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现状南京港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王雷摘要:社会不断向前迈进过程中,经济建设蓬勃进步的背后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能够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纷纷做出努力,其中民间环保组织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对此进行相应研究。
本文首先就民间环保组织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分析了民间环保组织在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现实情况出发,大胆推断民间环保组织未来的成长趋势,希望能够为其日后的进一步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民间;环保组织;发展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8-0285-0001一、简述民间环保组织20世纪90年代民间环保组织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这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环保组织在多次环境保护行动中表现亮眼,逐渐获得了大众的肯定。
环境污染情况日益加重的今天,民间环保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环保组织的人数与日俱增。
我国成立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是组建于1994年的中国文化书院绿色分院,它也是第一家获得官方许可的民间环保团体。
它的出现使得环保工作的开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保护工作不单单是政府部门需要大力完成的工作,人民群众也可以为其奉献自己的力量。
之后越来越多的民间环保组织现身,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体系。
名声比较响亮的几大民间环保组织比如说“绿家园”“绿色江河”等的出现,彰显了民间环保组织的实力以及为环保工作发挥的巨大作用。
二、民间环保组织的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一)民间环保组织建设的特性(1)就服务对象来讲,民间环保组织所面对的是公众群体,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或者一些环保组织是无法解决环保问题的,群众身上潜藏着巨大潜力,为此就需要鼓动人民群众积极加入环保建设工作,使其明白做好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对自然环境的伤害。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及分析
其增长势头 , 充分显示 了我国民间环保 规模的扩大 以及环保力量的增强。同时
从 另 一 个 侧 面 展 示 了 民间 力 量 介 入 环 保领 域所 具有 的 巨大潜 力 。就 环保 内容
E— a Ix e i 9 1 3n t 2 m i: u hu 9 @ .e \ 3 6
家民间环境保护团体 。它的成立为我
从 某种 意义 上 来 说 , 从 聚 结 民 间力 量 它
的角度 进 行 了新 的 尝试 , 而 改变 了政 从
’
府 包 办环 境 治 理 的局 限 。此 后 , 中国 的
织在全 国 各地生根 。在北京、 安徽、 河北、 山东、 福 建、 云南等 许多省市、 自治区、 直辖市甚 至部分农村地 区都有大量 的 民间组织 活跃在环境保 护领域 , 且每年均有 新的 环保团体成立。 0 5 6 山西晋中市 20 年 月
剧使得越来越多组织团体 、 个人 以不同 的方式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致
使 民 间环 保 组织 的影 响面 不 断扩 大 , 为
行 ” 的成 立 就 在 当地 引起 了不 小 的反
响, 在宣传环境保护知 识方面起 到非常 重要 的作用 。从 “ 自然之友 ” “ 、 绿家
社会的发展注入 了新的活力。同时由于 2 0 年在北京举办 “ 08 绿色奥运 ” 的迫切 需要 , 从而在 中国形成 了一股环境保护
2 从资金来源来看 , 、 民问环保组织从政府那里
获得的资金减少, 主要依靠 自筹的方式且经费来源
各不相 同。 有些组织的活动经费来 自会员交纳的会 费以及一些社会 团体和组织的捐助 , 有些组织的经 费则主要来源于 国外组织 的赞助 以及 国内志愿者 的赞助 , 还有的则是通过民间渠道进行筹集 。一些 有影响力的民间环保组织如 “ 自然之友 ” 主要是靠 国外 的赞助 。 而一些影响力较弱 的组织获取较多的 资金支持则相对 比较 困难 。 3 、从组织成员构成来看,体现了多样化的特 点。 许多环保组织除了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以 外, 还拥有高校学生、 企业职工 、 政府人员等社会各 界人士 。 此外还有一些非专业环保团体也 自 愿加入 到环保组织中来 。这极大地扩大了组织的影响面,
最新-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 精品
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随着民主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民间组织大量涌现,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比较活跃的环保民间组织已成为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了充分发挥环保民间组织在促进环保事业中的作用,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7月至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首次组织开展了“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研究”工作。
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民政部同意,中华环保联合会向全国县及县以上环保局、民政局发出调查函 6000余封;分两次向社会有关各界发放调查问卷8700余份;络搜索达1300小时;咨询民间组织研究专家200余人次;对20家典型环保民间组织做了个案深入访谈,初步摸清了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以环境保护为主要业务的民间组织,其他行业和领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民间组织没有涉及。
由于一些环保民间组织没有注册登记,存在怕被取缔、怕被整合收编、怕内部情况被透露等顾虑,回避调查,使调查不够全面和准确。
现将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报告如下。
一、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基本情况民间组织,在国际上称为g(-gvl gizi),其定义为“志愿性的以非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定义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起步晚、发育慢。
1978年5月,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一家成立。
直到1991 年、1994年,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辽宁省XX市黑嘴鸥保护协会和“自然之友”才先后成立。
截至2019年底,在27年中我国的环保民间组织共 2768家,总人数22.4万人。
这与全国31.5万家民间组织,总人数300多万人相比,处在中下等发展水平。
(一)环保民间组织的类型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分四种类型。
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组建的环保民间组织,占49.9%;二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占7.2%;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占40.3%;四是港澳台及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大陆机构,占2.6%。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
国家环保总局
【期刊名称】《学会》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随着民主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民间组织大量涌现,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比较活跃的环保民间组织已成为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总页数】6页(P23-28)
【作者】国家环保总局
【作者单位】国家环保总局,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3
【相关文献】
1.节能减排环保民间组织在行动——暨2007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J], 何建勇;
2.江苏省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J], 陶烨焓
3.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武汉市民间组织问卷调查报告 [J], 胡艳华;万江红
4.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实践能力与实践方式分析——以2014—2017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年度十大事件为例 [J], 孙壮珍
5.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实践能力与实践方式分析
——以2014—2017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年度十大事件为例 [J], 孙壮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生存现状及发展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生存现状及发展
刘逢;王锐兰;楚俊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面临着无法可依、税收征管不合理、资金募集困难、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公信力低等困难,当前应从立法、政府支持、公众关注、组织内部结构、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要遏止民间环保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对组织活动的过分干预、组织内部的腐败等问题的出现.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刘逢;王锐兰;楚俊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001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2
【相关文献】
1.中国民间文艺组织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以黄山市民间文艺组织为例 [J], 朱蕾
2.中国民间文艺组织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以黄山市民间文艺组织为例 [J], 朱蕾;
3.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及分析 [J], 马国栋
4.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及分析 [J], 马国栋
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保组织——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困境 [J], 汤蕴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方周末: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调查
《南方周末》: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调查日本的“水俣”事件、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后,都可以看到民间环保人士活跃的身影,他们对阻止环境恶化,促进环保策略改善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中国,民众环保意识曾经长期薄弱,一度出现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污染的状况。
衣食足而后有环保热,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参与者或孤军奋战,或建立组织,为人们能够“诗意栖居于大地”,竭尽绵薄之力。
在张春山、田桂荣身上,在各种民间环保组织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情形。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间组织作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种存在,其作用日益凸显。
在此过程中,政府对待民间环保的态度十分重要。
本期专题意在反映萌芽期的民间环保组织或个人的生存状态。
2002年1月1日,山东荣城天鹅湖。
新年第一天的阳光透过微朦的雾气洒向湖面,也打在人们的脸上。
绿家园————中国著名民间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们,将一只被“环志”(指给鸟类腿部套上标记小环,用于科研)的大天鹅放飞。
总部设在北京的“绿家园”,已是第三次走进天鹅湖。
观鸟、救护伤者、为天鹅“环志”,他们以各种方式保护着这一珍稀物种。
硕大的双翼扇动着空气,大天鹅飞起来了。
它的鸣叫声唤起了同伴。
一时间,成百上千只天鹅从泛着金光的湖面腾空而起。
同一时间。
内蒙赤峰附近的一片荒漠上,一个名为“野风”的环保组织的十几名参与者,默默伫立在风沙中。
他们说:选择在如此荒凉的地方度过新年,是为了自己一个警醒————不珍惜环境的后果,就是将来每一天都要在这样的地方度过。
在中国,有着很多类似“绿家园”或者“野风”的组织。
他们源于民间、倾情环保。
他们以草根力量为保持青山碧水而努力。
英文称之为环境NGO(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的缩写);中国人的习惯叫法则是“民间环保组织”。
中国环境NGO:从0到20001994年以前,中国没有环境NGO。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1993年北京首次申办奥运会,当国际奥委会官员询问中国有无民间环保组织时,我方代表团不知如何作答。
中国环保社团的现状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
佚名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06()05B
【摘要】2005年的“圆明园防渗膜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激情,但关于他们的发展状况我们还知之不多。
2006年4月22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向全社会公布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研究”理论成果——《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
王玉庆充分肯定了中华环保联合会所进行的环保民间组织调查工作,认为它“深入、规范、资料丰富、案例生动”。
本刊在此全文刊发《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以便读者能够真实、全面地了解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
【总页数】10页(P60-69)
【关键词】国家环保总局;民间组织;中国;防渗膜;圆明园;王玉庆;副局长;中华;蓝皮【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
【相关文献】
1.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及分析 [J], 马国栋
2.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及分析 [J], 马国栋
3.公众是最好的环保力量——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综述 [J], 冯永锋
4.《中国民间海洋环保组织发展调查报告(2017)》发布 [J], ;
5.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状况与社会功能 [J], 傅润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
佚名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06()05B
【摘要】2005年的“圆明园防渗膜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激情,但关于他们的发展状况我们还知之不多。
2006年4月22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向全社会公布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研究”理论成果——《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
王玉庆充分肯定了中华环保联合会所进行的环保民间组织调查工作,认为它“深入、规范、资料丰富、案例生动”。
本刊在此全文刊发《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以便读者能够真实、全面地了解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
【总页数】10页(P60-69)
【关键词】国家环保总局;民间组织;中国;防渗膜;圆明园;王玉庆;副局长;中华;蓝皮【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
【相关文献】
1.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及分析 [J], 马国栋
2.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及分析 [J], 马国栋
3.公众是最好的环保力量——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综述 [J], 冯永锋
4.《中国民间海洋环保组织发展调查报告(2017)》发布 [J], ;
5.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状况与社会功能 [J], 傅润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困境分析
关于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困境分析【摘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以保护环境为宗旨而非以营利为目的的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具有较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但目前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巨大作用未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往往是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文章从对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定性入手,分析了其面临的发展困境,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间环保组织;公益性;非政府;发展困境近些年来,政府的决议往往只着眼于国际利益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被永远抛在脑后,不受重视,甚至,有些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效益,滥用资源、破坏资源,使得生态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由此,民间环保组织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主体应运而生,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组织团体、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里,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目前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一、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界定(一)内涵。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公益性组织。
其是由许多热心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人自愿组织而成,自我管理,只服从于法律,以环保利益为核心的组织。
民间环保组织既是非政府组织(简称“NGO”),在人事、财务、机构设置、内部管理及环保工作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又是非营利性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社会公益性。
(二)类型。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共有4种类型。
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如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各地环境科学学会、环保产业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二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民间环保协会,如自然之友、地球存、以非营利方式从事环保活动的其他民间机构等;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包括学校内部的环保社团,多个学校环保社团联合体等;四是国际民间环保组织驻华机构。
二、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困境(一)资金链断裂,无法维持正常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周末》: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调查
日本的“水俣”事件、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后,都可以看到民间环保人士活跃的身影,他们对阻止环境恶化,促进环保策略改善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中国,民众环保意识曾经长期薄弱,一度出现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污染的状况。
衣食足而后有环保热,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参与者或孤军奋战,或建立组织,为人们能够“诗意栖居于大地”,竭尽绵薄之力。
在张春山、田桂荣身上,在各种民间环保组织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情形。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间组织作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种存在,其作用日益凸显。
在此过程中,政府对待民间环保的态度十分重要。
本期专题意在反映萌芽期的民间环保组织或个人的生存状态。
2002年1月1日,山东荣城天鹅湖。
新年第一天的阳光透过微朦的雾气洒向湖面,也打在人们的脸上。
绿家园————中国著名民间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们,将一只被“环志”(指给鸟类腿部套上标记小环,用于科研)的大天鹅放飞。
总部设在北京的“绿家园”,已是第三次走进天鹅湖。
观鸟、救护伤者、为天鹅“环志”,他们以各种方式保护着这一珍稀物种。
硕大的双翼扇动着空气,大天鹅飞起来了。
它的鸣叫声唤起了同伴。
一时间,成百上千只天鹅从泛着金光的湖面腾空而起。
同一时间。
内蒙赤峰附近的一片荒漠上,一个名为“野风”的环保组织的十几名参与者,默默伫立在风沙中。
他们说:选择在如此荒凉的地方度过新年,是为了自己一个警醒————不珍惜环境的后果,就是将来每一天都要在这样的地方度过。
在中国,有着很多类似“绿家园”或者“野风”的组织。
他们源于民间、倾情环保。
他们以草根力量为保持青山碧水而努力。
英文称之为环境NGO(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的缩写);中国人的习惯叫法则是“民间环保组织”。
中国环境NGO:从0到2000
1994年以前,中国没有环境NGO。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1993年北京首次申办奥运会,当国际奥委会官员询问中国有无民间环保组织时,我方代表团不知如何作答。
发达国家环境NGO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刺激着中国的有识之士。
1994年3月31日,中国首家环境NGO————“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经民政部注册获准成立,简称“自然之友”。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梁启超之后梁从诫先生出任会长。
这股草根力量由此开始生长。
1996年前后,“北京地球村”、“绿家园”先后成立,与“自然之友”一并成为中国环境NGO的领军者。
2001年11月,在京召开的中美民间环境组织合作论坛发布消息:中国环境NGO已超过2000个,参与者数百万人。
垦荒、观鸟、种树、保护濒危动物、建造绿色社区……参与者成了中国环境保护的义工,他们捐出了时间,捐出了金钱,却不拿报酬。
当中国再次申奥时,梁从诫、廖晓义等三家环境NGO的负责人,被聘为北京市奥申委的环保顾问。
他们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深入的实践,给奥委会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
困难重重
伴随着中国环境NGO的成长,困难和尴尬也接踵而至。
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民间环保组织注册难。
2001年12月30日晚,记者采访某著名环境NGO组织者时,她刚刚列席过相关会议。
“名份的问题,我们已经反映五年了!但现在还没有解决。
”她激动地说,“国家规定:要注册民间团体,必须有一个主管单位。
但现在是谁也不愿意当我们的‘婆婆’。
因为一旦成了主管单位,它就要对我们负责。
不少领导都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所以,这家环保组织不得不以企业身份在工商部门注册。
每到年底,工商局的人就要来收税。
“我们是做公益事业的,资金都是由募捐而来,却要交税。
”如此现状,让这位负责人哭笑不得。
“身份问题确实让我们头疼。
”“绿家园”发起人汪永晨对此深有同感。
由于迟迟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批复,“绿家园”————这个拥有3万名志愿者的大型环保组织,至今还挂靠在一家基金会的名下。
资金紧张,是环境NGO面临的又一难题。
据“北京地球村”负责人廖晓义介绍:由于缺乏完善的税制,民间环保组织在国内筹资非常困难。
“地球村”一直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其基本费用是用制作电视节目的经费来支撑的,吃了上顿没下顿。
而“绿家园”微薄的活动经费,大部分是由志愿者自发筹集的。
1999年,记者曾随该组织前往内蒙赤峰克尔沁草原。
“绿家园”连续三年在这里种草固沙,成效明显。
但因为缺乏资金,活动不得不在2000年停止。
如今,沙丘渐渐南进蚕食草原,当年明丽的布尔顿泡子(泡子:当地人对湖的称呼)已经干涸。
中国环境NGO势力的薄弱,也让它的参与者们深感人轻言微。
尤其在今天,那些与环保相悖的行为———诸如砍伐森林、捕杀野生动物等,不少都有着深厚的背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梁从诫对此深有感触———
不久前,“自然之友”总部接到南京会员消息:为扩建东郊宾馆,江苏省某机构在紫金山林区圈地,建筑区内一共生长着近6000棵树木,其中不乏百年老树。
梁从诫立即通过政协向上反映,该机构的回复是:“我们盖宾馆,占的是荒坟地,不会砍伐一棵树。
”
坐在电脑前,梁从诫打开了南京会员传来的现场照片。
真实情况一目了然———在荫翳蔽日的丛林里,拉进了大量的水泥、砖头等建筑材料,宾馆用地已基本圈好。
“他们根本不把一个民间组织当回事,所以敢欺骗你。
”这位全国政协常委感慨地说,“我还是算幸运的,至少有个反映渠道。
但别的组织呢,遇到这种事情,恐怕找个说理的地方都难。
”
西方经验可资借鉴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产生发展的七年,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环境NGO最为活跃的日子。
对比中西状况,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邹骥教授认为:西方环境NGO比中国的更为专业,影响力也要大的多。
“西方NGO的专业,首先表现在其分工细腻上。
”邹骥解释说,“比如说鹤类基金会、国际河流组织等,都是针对某一个更为专业的领域。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把工作做的更到位。
”
“专业”的另一个层面,则反映在组织结构及研究领域上。
EDF———地球保卫组织,在调查研究的功能之外,还具备投资实力。
而WFF————世界自然基金会,有着自己的办公大楼、刊物及研究人员,并吸纳了大批环保学家、经济学家、动物学家等专业人士,被称为环境经济学的摇篮。
西方NGO的影响力,尤其体现在对某些重要政府行为的参与上。
最著名的例子是,2001年8月28日,由于担心美国政府在西海岸的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导弹拦截试验破坏生态环境,美国八个环保组织联名将国防部告上法庭。
他们要求五角大楼重新评估NMD,特别是在阿拉斯加建造反导弹试验基地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类似的例子还发生在关于《京都协议书》的谈判上。
在官方谈判的同时,一些环境NGO也在进行磋商————人们称为“影子谈判”。
NGO的主要代表会把他们的意见及时反馈到官方,鉴于NGO的影响,官方发言时,也会给民间组织留出一定席位。
“尽管中西方的政治、文化背景有着较大的差别,但西方环境NGO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邹骥说,“尤其是专业化这条路。
反观中国环境NGO,目前从事的还是比较初级的活动,这也是中国民间环保组织难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之一。
”
政府的伙伴
2000年春,在“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中,国家环保总局王玉庆副局长讲话称:中国的环保除了政府、企业的努力外,还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
政府、企业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非常重要。
目前,中国环境NGO的作用定位在三个方面:教育和引导公众,促进公众参与;推动和帮助政府来实施一些环保政策;监督和帮助企业更多地关注环保。
相对于13亿的人口数字来说,中国的环保志愿者、环保民间组织还远远不够。
中国环境NGO还需要长足发展,政府也将给予大力的支持。
(吴晨光)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