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高考地理解析
201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如图),完成1﹣2题.1.(4分)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2.(4分)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有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据题回答3﹣4题.3.(4分)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部南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4分)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雷州半岛南部…,完成5﹣6题.5.(4分)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6.(4分)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部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如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7﹣8题.7.(4分)分析解答太简单。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8.(4分)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大长③7月份接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完成9﹣10题.9.(4分)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10.(4分)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11.(4分)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图示世界大洋海绵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 B.Q3、Q4、Q2、Q1 C.Q3、Q1、Q2、Q4 D.Q2、Q3、Q1、Q4二、简答题12.(32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13.(24分)根据材料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13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13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 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2014安徽卷)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村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8分)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答案解析】(1)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不是简述地理位置,而是地理位置的“特点”,甘肃省位于中国大陆中西地区结合部,强调其过渡性特点,是回答本题的关键。
图上给出的信息在答案中要充分体现,经纬度是描述绝对位置;三大地形单元是说明相对位置;等温线是说明热量带的过渡;年等降水量线是说明干湿带的过渡。
(2)考察农业区位分析,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其优势。
自然方面联系到上一题甘肃省地理位置位置的过渡性特点和题干文字中药材生长条件的灵活性,可以得出甘肃省地形多样、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中药材的多样化种植。
社会经济方面,对应农业区位分析模板: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和历史经验等,逐一分析,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3)以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考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察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
学生要将这三项内容与具体的中药材加工业建立联系。
生态方面促进中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经济上,延长产业链,带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最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4福建卷)37.(37分)图13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络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地理
2、27个题型示例充分体现高中地理主干知识,二轮复习要紧抓主干。
3、题型示例的答案呈现形式体现出高考答题模式和技巧,在平时讲评试卷时要训练学生审题和组织答案的能力。
4、对每一张试卷题目按考点进行归类,找出常考知识点,有重点的复习。
关注生活,要学习有用的地理,从而更好的为生产生活服务。
1、把“双基”抓牢: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基本地理技能。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灵活地应用。
2、选题、制卷注意选择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使用与时政结合的新材料、新图片。
3、重视案例教学,试卷讲评时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提升思维和解题能力,以应对新高考。
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
考核目标与要求
1、变化的关键词:
“考察学生地理学科应用能力(4次出现)”、“探讨”、“关注社会、时代需求”、“要求考生运用理论分析、阐释实际案例”、“地理调查”、“要求考生能够从文字材料、地理图像(景观图片、遥感影像等)、地理数据中获得信息,察觉信息所要揭示的矛盾”、“在新的情境下,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理念、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结合新材料,提出解决现实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B.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后移:
A.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B.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变化,诸如:两极科学考察、自然灾害、环境保护问题等等都能与时政信息结合,侧重考察学科应用能力。
2、反映时代特点,学有用地理,紧密结合时政变化。
1、根据新增考点和前移重要考点,在“二轮复习“阶段重点强化分析,整理相关材料并印发给学生。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 地球上的大气(2014安徽卷)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27-28题。
2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答案】B【解析】因受北部秦岭山脉和西部横断山脉的影响,我国亚热带范围变化西南部分分布较小,选B正确。
2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答案】D【解析】由于我国冬季风势力强,影响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低,导致亚热带位置偏南。
选项D正确。
(2014年北京卷)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
图2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
读图,回答第3题。
3、甲、乙、丙分别是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答案】B【解析】甲地全年都比较舒适,特别是夏半年,因昆明四季如春,夏季因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所以最舒适;乙地冬季舒适,夏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南方,夏季气温太高,冬季气温适宜,应该是海口;丙地城市夏季舒适,冬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北方,夏季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应为哈尔滨。
故选B。
(2014安徽卷)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
图Ⅱ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维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33题。
33.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 B.Q3、Q4、Q2、Q1C.Q3、Q1、Q2、Q4 D.Q2、Q3、Q1、Q4【答案】B【解析】由于长江的流水堆积作用,在凸岸形成沙山,后又受风力的侵蚀作用,在沙山上形成垄槽相间地形。
201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如图),完成1﹣2题.1.(4分)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2.(4分)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有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据题回答3﹣4题.3.(4分)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部南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4分)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雷州半岛南部…,完成5﹣6题.5.(4分)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6.(4分)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部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如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7﹣8题.7.(4分)分析解答太简单。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8.(4分)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大长③7月份接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完成9﹣10题.9.(4分)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10.(4分)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11.(4分)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图示世界大洋海绵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B.Q3、Q4、Q2、Q1C.Q3、Q1、Q2、Q4D.Q2、Q3、Q1、Q4二、简答题12.(32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13.(24分)根据材料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大气解析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 地球上的大气(2014安徽卷)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1-2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2014年北京卷)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
图2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
读图,回答第3题。
3、甲、乙、丙分别是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2014安徽卷)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
图Ⅱ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维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4题。
4.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 B.Q3、Q4、Q2、Q1C.Q3、Q1、Q2、Q4 D.Q2、Q3、Q1、Q4(2014福建卷)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6.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2014年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7、8题。
7、气旋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8、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2014江苏卷地理)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2014年高考安徽卷地理答案
【安徽卷地理答案】23.D24.A25.B26.B27.B28.D29.C30.A31.A32.C33.C34题⑴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⑶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5题⑴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背风坡多),华北平原东南部较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
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⑵境内多中低山,地形条件有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设滑雪场地;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好,污染小(霾日数少),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
2014年安徽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地处低纬度(热带); 跨南北半球; 印度洋中的岛国。
简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
位于非洲(西)南部; 地处中低纬(热带、亚 热带)地区;西面和南 面临海洋(答其它内容, 如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 或西临大西洋,或地处 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航运要冲等也给相应分 数)(6分)。
30° 900 600 300 ②
试卷及考情分析 一、整体平和,体现时代性和地方性,但也有一定 难度和区分度。 2014年安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总体较为平和,突出 时代特色(如雾霾问题)和地方特色(如安徽省主体 功能区规划),以考察基本地理学科能力和地理思维 为主。整体难度系数中等,但也有较高的区分度,特 别是选择题31、32题组,号称“史上最难地理高考题 组”,33题也不是很简单。此外,答题时考生易上手 ,但是陷阱较多,例如综合题34题第(1)题,不是 考察甘肃省地理位置的描述,而是让考生具体阐述地 理位置的特点。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 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 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 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 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 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10,完成31~32 题。
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 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际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 ,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 ⑵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 然条件。(8分)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境内多中低山,地形条件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 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坡度 适中,适宜建设滑雪场地; 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 好,污染小(霾日数少),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 好。
2014年高考地理部分解析版(安徽卷)
2014年高考地理部分解析版(安徽卷)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抓哟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
完成23~24题。
图7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答案】D【解析】III区域位于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多环境问题,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I分布范围较小,位于河流和平原区,经济较为发达,应为城市化地区;II分布空间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应为农产品主产区。
选D正确。
24.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答案】A【解析】II区为城市化地区,经济发达,I区为农产品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II区迁到I区,选项A正确。
欧洲鳗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8,完成25 ~ 26题。
图825.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从图中马尾藻海和欧洲的位置可知,必须通过北大西洋暖流从北美东海岸到达欧洲西海岸,选项B正确。
26.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变现为A. 含沙量小、冰短期B. 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 水量丰富、落差小D. 流速缓慢、流量稳定【答案】B【解析】受海洋影响,该地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均匀,导致的河流水文特征为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选项B正确。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 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2014浙江卷)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第5、6题。
5、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6.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答案】 5、C 6、D【解析】5、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即可得出C项。
6、从表中可以看出,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最小,适合发质生产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
故选D。
(2014广东卷)10.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示,晴天正午时刻,公路表面温度最高,所以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也是最亮的。
(2014安徽卷)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
完成23-24题。
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答案】D【解析】III区域位于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多环境问题,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I分布范围较小,位于河流和平原区,经济较为发达,应为城市化地区;II分布空间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应为农产品主产区。
2014年安徽考试说明:地理
2.考试范围的变化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必修1 删除了“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3 将“产业转移和资然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 理环境的影响”后调 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改 为“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过程”
第四部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环境保护(选修6) 选修5 删除了“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 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 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 境特点 ”移至第一。 选修6 将环境保护的顺序提前,与资然 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对调。 新增“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 程,危害和主要防治措施”。
【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 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 ;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 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二、从2013年安徽高考部分统计 指标---看地理学科能力考查
1.考试说明中地理学科能力包括:学科学 习能力、学科应用能力。具体表述如下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技能与 原理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高考命题趋势—— 知识抽样 能力覆盖
3.从真题演变看命题切入趋势
如农业问题—早期的命题多以大的区域为切入点,现在的命 题发生了变化如:①以某一工程为例
例1.(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下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 水资料如图b所示。D 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 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 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下图c),以 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 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 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 (2)归纳D 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4 分) (3) 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 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8 分)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此气象灾害 的作用。(12 分〕
201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第Ⅰ卷本卷共33小题。
每小题4分,共132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
完成23-24题。
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24.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8,完成25-26题。
25.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6.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液速缓慢、流量稳定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27-28题。
2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2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人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29-30题。
29.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 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 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D. 8月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30.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8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13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 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2014卷)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村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8分)(2)分析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势。
(12分)(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省的积极影响。
(12分)【参考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话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县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答案解析】(1)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不是简述地理位置,而是地理位置的“特点”,省位于中国大陆中区结合部,强调其过渡性特点,是回答本题的关键。
图上给出的信息在答案中要充分体现,经纬度是描述绝对位置;三形单元是说明相对位置;等温线是说明热量带的过渡;年等降水量线是说明干湿带的过渡。
2014年高考地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12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L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与与人类活动
[2014·安徽卷]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完成23~24题。
图7
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安徽地理及土地利用相关知识。根据安徽的地形分布进行分析,可知安徽南部为丘陵山地、西部为大别山区,因此Ⅲ为重点生态功能区,而根据安徽的城市分布可知Ⅰ为城市化地区。
24.三类区域中( )
2014·北京卷图6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9~10题。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主要是Ⅱ区
24.A [解析] 三类区域中,区间人口迁移主要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山区的铁路建设成本高,城市化地区的商业网点密集,也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
2014高考题组分析(安徽卷29-30题)
2014年安徽高考地理“北极科考”题组分析2014年高考落下帷幕,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学校2015年的高考地理复习,地理组老师开始转向对今年我省地理高考的研究和地理教学的反思。
安徽地理高考一直要求回归地理学科的“地域性”,注重对地理过程和理论,要求在学习地理上从具体的区域研究做起,要做到落地有声。
下面我就以安徽卷的第23、24题组和29、30题组来从试题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的相关性等方面加以分析。
【试题再现】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29~30题。
29.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 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 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30.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29 . C 30 . A【考题落点】呈现方式:以北极地区景观图片的方式创设情境,考察极地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图上的方向、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9.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试题解析:北极点上有影子而且太阳高度还较高,应该是夏半年;在极点上四周方向都正南,拍摄者在中国结的正南,影子也在中国结正南。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试范围: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图上的方向。
地理教材:地理1第一章。
【图片】【文字】30.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试题解析:考察“南极地区海拔高、气压低、冰川厚”,至于是1月还是7月都是浮云课程标准: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考试范围: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教材:七年级地理下《极地地区》【文字】【文字】图片:【教学反思】一.透视教材从近年安徽省的试卷来看,考察范围较为广泛,所以在我们平时教学中,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要对照课标,力求做到与课标“零距离”,在知识“面”上进行普查,紧紧围绕课标也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知识点,实现无缝隙教学。
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地理试题评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地理试题评析本刊特约地理试题评析组主要成员是安徽省蚌埠市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具体如下:吴岱峰,蚌埠市教科所,省特级教师;陈灿红,蚌埠二中高级教师;朱新艳,蚌埠三中高级教师;李方平,蚌埠一中,市学科带头人;赵东宇和邵同洋,包集中学高级教师。
高考是高利害性考试。
每年高考结束后,高考试题的变化、探索往往都会引起教育界、学术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高考试题是命题专家智慧的结晶,试题的背后是命题专家对试题所涉及的学科理论、中学地理教学和教育测量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从这层意义上说,一套高考地理试题就是一部学术作品。
在目前的教育考试情况下,不能苛求其尽善。
事实上,每年的高考试题有它的精彩,也有它的无奈。
对于试题评价,教育部考试中心李光明说:“目前对试题的评价缺少学科化的试题质量评价标准……难以客观、深入地评价高考试题……”以学科课程标准为评价基本出发点的试题分析范式尚未形成,试题评价仍多以主观性评价为主,具有明显的经验成分。
显然,考试评价需要从经验走向科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亚南在谈到“好”题的一般标准时说,“好”题首先要“符合考试的目的”。
所谓“好题”“差题”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无论如何,“好题”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高考试题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教育研究的对象。
本文从201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及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选取部分“好题”和“差题”进行评价。
所选试题涵盖10套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
事实上,命题专家对高考试题有很多不为我们所知的考虑,而这里的讨论更多是基于对教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粗浅思考,难免有失偏颇,期待交流、指正。
一、值得肯定的试题例1(北京卷第6、7题)图4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回答第6、7题。
图46。
该河谷()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7.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6.A7.D试题情境新颖,落实课程标准,注重地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
完成23~24题。
图7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24.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试题答案】D A【试题解析】考察安徽省乡土地理,难度较小。
皖北平原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皖南低山丘陵以生态保护为主。
23题可明显确定Ⅲ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另外城市化地区比较分散,也容易判断为I。
24题在前一题确定分区的基础上,用直选法较易判定A为正确答案。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8,完成25~26题。
25.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②④26.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短期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试题答案】B B【试题解析】考察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河流水文特征与气候之间的关系,难度较小。
25题从图中可获得马尾藻海西南部到欧洲借助的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直接得到正确答案。
26题的四个选项都是该地正确的水文特征,但题目强调的是“受海洋影响”,欧洲西部受海洋影响显著形成全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气候,所以B项最符合要求。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27~28题27. 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外置28.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事例强且影响范围广【试题答案】B D【试题解析】考察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难度适中。
27题审题时注意“亚热带”而非“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地区与东部最大的差异是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才使得亚热带分布范围小。
与同纬度的欧洲西部和北美相比,我国亚热带偏南是因为冬季风强大,冬季平均气温显著低于其它地区,故28题答案为D。
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29~30题。
图929.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 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 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30.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试题答案】C A【试题解析】考察极地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图上的方向、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9题北极点上有影子而且太阳高度还较高,应该是夏半年;在极点上四周方向都正南,拍摄者在中国结的正南,影子也在中国结正南。
30题重点在考察“南极地区海拔高、气压低、冰川厚”,至于是1月还是7月都是浮云,正确答案为A。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读图10,完成31~32题。
图1031. 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10a)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32.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试题答案】A C【试题解析】考察大气环流和地质作用,难度较大,要求学生通过细心审题,从所给图文信息中获取足够多的有效信息才能完成这组试题。
31题: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看,该区域冬半年肯定是偏北风,夏半年当副高高压脊位于该区北部时,也是偏北风,所以全年以偏北风为主。
得出这个结论要注意到题干给出的“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这一文字提示信息。
从地形上该地地处河谷,且河流走向与冬季风向一致,两侧地势高,狭管效应,故冬季风速大。
当然本题也可用排除法,先排除BD两个选项。
32题,题干说由“松散沙粒”组成,可推测是由风力堆积,而非流水堆积而成。
从图b中垄槽的走向,可知与冬季风一致,应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
图11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33题。
33. 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B.Q3、Q4、Q2、Q1C.Q3、Q1、Q2、Q4D.Q2、Q3、Q1、Q4【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考察全球热量平衡和大气受热状况相关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蒸发量最大的是副热带海区,故Q2为蒸发耗热量,可排除A和D。
辐射和蒸发除在低纬海区外应该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Q1为辐射。
答案为C。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8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生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⑴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8分)⑵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12分)⑶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12分)【参考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话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县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答案解析】(1)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不是简述地理位置,而是地理位置的“特点”,甘肃省位于中国大陆中西地区结合部,强调其过渡性特点,是回答本题的关键。
图上给出的信息在答案中要充分体现,经纬度是描述绝对位置;三大地形单元是说明相对位置;等温线是说明热量带的过渡;年等降水量线是说明干湿带的过渡。
(2)考察农业区位分析,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其优势。
自然方面联系到上一题甘肃省地理位置位置的过渡性特点和题干文字中药材生长条件的灵活性,可以得出甘肃省地形多样、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中药材的多样化种植。
社会经济方面,对应农业区位分析模板: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和历史经验等,逐一分析,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3)以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考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察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
学生要将这三项内容与具体的中药材加工业建立联系。
生态方面促进中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经济上,延长产业链,带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最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可持续发展。
35.(24分)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
图13表示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
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际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
⑴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16分)⑵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参考答案】(1)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北风坡多),华北平原东南部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
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省,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2)境内多中低山,地形条件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设滑雪场地;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好,污染小(霾日数少),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
【答案解析】(1)考察选修部分的环境保护。
描述部分,要注意描述空间分布的一般模式:由整体到局部,由总量到极值,最后注重细节和典型特征。
对甲地霾的冬夏季分析,要注意题干文字部分提示“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通过这一信息,明确分析方向应该是对比甲地冬夏季污染源和气象条件的差异,同时要考虑图中甲地西侧太行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