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第3章网络GIS基本原理
《GIS原理第三章》PPT课件
扫描仪是一种图形 、图象输入设备, 可以快速地将图形 、图象输入计算机 系统,是目前发展 最快的数字化设备
四、影像处理和信息提取 生成栅格数据。
方式
五、数据通讯方式
精选PPT
5
第一节 数字采集方式
扫描仪与数字化仪各有其优势和缺点:
扫描 仪
数字化仪
速度快但数据精度较差
速度虽慢而采集数据的精 度高
扫描过程简单,易操作
操作较复杂
后续处理工作难度高、工 作量大
后续处理简单,数据量小
精选PPT
6
第一节 数字采集方式
一、 手工方式
二、手扶跟踪化数字方式 三、扫描方式
从遥感影像上 直接提取专题 信息。
四、影像处理和信息提取方式
五、数据通讯方式
精选PPT
7
第一节 数字采集方式
一、 手工方式
二、手扶跟踪化数字方式
三、扫描方式
五、数据通讯方式
精选PPT
3
第一节 数字采集方式
一. 手工方式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是一种图形数字化
设备,是目前常用
二、手扶跟踪化数字方式 的地图数字化方式
三、扫描方式
生成矢量数据。
四、影像处理和信息提取方式
五、数据通讯方式
精选PPT
4
第一节 数字采集方式
一. 手工方式 二、手扶跟踪化数字方式 三、扫描方式
2、扫描数字化流程
(1)工作方式
快速全自动矢量化方法
– 对于简单图纸进行快速矢量化。在保证曲线精度的 情况下,对坐标数据点进行自动抽稀,从而大大减 少图形矢量化后的数据量。
精选PPT
25
二、扫描仪矢量化方法
2、扫描数字化流程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GIS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它是一种涉及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和方法体系,常用于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学、城市规划、资源环境管理等领域。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环节。
首先,数据采集是GIS的基础环节。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包括地理勘测、现场调查、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在采集数据时,需要记录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属性信息和属性值,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化形式。
其次,数据存储是GIS的核心环节。
GIS通过建立空间关系数据库或文件系统来存储地理空间数据。
数据库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或面向对象数据库,将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和维护。
同时,地图投影和空间索引技术也常用于数据存储,以实现对大量地理数据的高效查询和分析。
数据分析是GIS的关键环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空间关系。
数据分析技术包括空间统计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多属性协同分析等,通过对地理要素的位置、属性和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有关空间分布、空间关联和空间交互的信息。
数据分析可以用于解决诸如环境监测、资源优化、风险评估等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数据可视化是GIS的呈现环节,通过地图、图表、可视化模型等方式将数据可视化展示出来。
数据可视化可以直观地表现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帮助用户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通过数据可视化,用户可以对地理现象进行探索、分析和决策,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参考和可视化的模拟效果。
综上所述,GIS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GIS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从而提供准确、可靠、高效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空间的关系,提供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详细信息。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示四个方面。
其次,GIS的数据存储是指将获取到的地理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数据存储一般采用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形式。
矢量数据是将地理空间的点、线和面的信息以几何要素的形式存储,例如点坐标、线的起止点坐标和面的边界坐标。
栅格数据采用像素网格,每个像素都包含一个特定空间位置的属性值。
数据存储还可以使用自上而下的层次结构,其中每个层次都表示不同的地理要素。
第三,GIS的数据处理是指对存储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模型构建的过程。
数据处理被用于解决问题和获取有关地理事务的信息。
地理数据的分析包括查询、空间分析、编码和组织等。
查询是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信息的过程,例如查找特定地点的属性值。
空间分析是通过计算和分析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来获取关于地理现象的新信息。
编码是将地理数据转化为数字格式,以便进行计算和分析。
组织是将地理数据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和组织,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
最后,GIS的数据展示是指通过图形和地图来展示和可视化地理数据的过程。
数据展示可以采用2D和3D的形式。
2D展示通常是以平面地图的形式呈现,可以显示不同地理要素和属性,提供地图查询和导航功能。
3D展示可以以立体形式展示地理数据,使用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空间关系。
地理数据的展示还可以通过符号、颜色和图例来表达不同属性值的差异,以及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
综上所述,GIS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示四个方面。
这个过程涉及了从地理数据的获取到数据的分析和展示的多个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
gis技术的基本原理
gis技术的基本原理
GIS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处
理和可视化,实现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展示和决策支持的一种技术体系。
1. 空间数据采集:GIS技术通过使用测量仪器、遥感影像、卫
星图像以及地理位置传感器等设备,采集地球表面上的空间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图、点、线、面等等。
2. 空间数据存储:采集到的空间数据需要被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使用数据库来存储地理数据。
GIS技术能够将地理数
据按照其几何特征和属性信息进行组织和储存,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3. 空间数据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管理涉及数据的更新、维护、查询和编辑等操作。
通过管理,GIS技术能够提供有效的
数据共享和协作,每个用户都可以共享、编辑和更新地理数据。
4. 空间数据处理:GIS技术通过各种地理分析算法和模型,对
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算法包括缓冲区分析、栅格分析、空间插值等。
5. 空间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地图、图像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可视化,用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地理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
理、处理和可视化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组合与应用,能够实现对地理信息的高效利用和分析。
网络GIS基本原理
地图 分层组织中的信息分类: 地图集 图层集 图层 主要缺点:
对现实世界中的地理现象进行几何抽象往往忽略了地理现象的本 质特征及现象的内在联系,导致获取的空间信息被极大地简化, 降低了GIS的信息容量
基 于 客 户 机 端 的 互 联 网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工 作 方 式 有 GIS Plug-in, GIS ActiveX和GIS Java Applet等。
3.2.2 三层及多层体系结构
数据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
表示逻辑层
数据
工作站
三层逻辑体系结构
多层体系结构与应用举例
Any GIS
AutoCAD
Server tasks Client tasks Server tasks Client tasks
Map browsing Query
Analysis Map drawing
Display
Analysis
Display
Map browsing
Query
二、基于服务器的应用系统 ▪ 基于服务器的WEB GIS依赖服务器上的GIS系统完成GIS分析和
ProServer
MapGuide,
GIS Plug-in, GeoMedia Web
是
GIS ActiveX,
Map,
GIS Java Applet ActiveMap,
GeoBeans
一、WEBGIS构建模式分类
•任务比较:
Server-ses
注重空间位置的描述,较少考虑以分类属性和相互关系为基础的 结构化实体的内在规律描述,致使空间分析能力较弱
gis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GIS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1. GIS的定义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体系。
它是基于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能够对地理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和分析,用于支持决策制定、规划设计和资源管理等。
2. GIS的基本原理GIS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等几个方面。
2.1 数据采集在GIS中,数据采集是最基础的环节之一。
数据采集的方式多样,可以通过现场测量、航拍、遥感、GPS定位等手段获取地理数据。
采集的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属性信息和拓扑关系等。
这些数据可以是点、线、面等地理实体的数据,也可以是栅格数据、网络数据等。
2.2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GIS中的核心环节,用于存储采集的地理数据。
数据的存储方式通常有文件存储和数据库存储两种方式。
文件存储适用于小型数据集,可以使用常见的文件格式如Shapefile、GeoJSON等。
数据库存储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可以使用关系数据库如Oracle、PostgreSQL等进行存储。
2.3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GIS中的重要环节,用于对地理数据进行组织、分类、编辑和更新等操作。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输入、输出、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
通过数据管理,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提高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2.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GIS中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用于对地理数据进行统计、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操作。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用户发现地理数据中的规律和关联性,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等功能。
常见的数据分析操作包括空间查询、空间叠加分析、网络分析、地理插值等。
2.5 数据展示数据展示是GIS中的重要环节,用于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数据展示可以采用地图、图表、报表等形式,便于用户理解和应用地理数据。
通过数据展示,可以直观地呈现地理数据的特征和变化趋势,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gis基本原理
gis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电脑和数字化技术的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它基于地理空间位置和特征,将各种数据整合在一起,从而使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解决地理问题。
GIS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数据:GIS系统以地理数据为基础。
地理数据可以是从卫星遥感、地形图、航空摄影等传感器获取的数字数据,也可以是人工收集的地理属性数据,如人口统计数据、土地使用数据等。
这些数据被组织成不同的图层,每个图层都包含相应的属性信息。
2. 数据捕捉:GIS系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地理数据。
其中包括数字化手段,将纸质地图转化为数字格式;遥感技术,使用卫星或飞机传感器获取地表特征的图像;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卫星信号精确测量物体的位置等。
3. 数据存储和管理:GIS系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
DBMS能够高效地组织和检索数据,同时提供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地理数据以矢量和栅格两种格式存储,矢量数据适用于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的表示,而栅格数据适用于影像、地形等连续型数据的表示。
4. 空间分析:GIS系统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空间分析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操作,以提取地理现象和关系的有效信息。
通过空间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地理现象的分布模式、评估地理现象的影响范围,研究地理过程和解决地理问题。
5. 数据可视化:GIS系统可以将地理数据通过地图、图表、图形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和解决地理问题。
可视化可以通过调整符号、颜色、渐变等方式表达不同地理属性和关系。
综上所述,GIS基于地理数据,通过数据捕捉、存储和管理、空间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实现地理现象的探索与解决。
它在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农业决策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GIS及其基本原理
GIS及其基本原理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根据位置和空间关系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数据。
GIS的基本原理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
首先,GIS的数据采集涉及到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录入。
地理数据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调查等方式获取。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航空摄影、激光雷达等手段获取地理数据,GPS可以获取地理位置数据,地理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勘察等方式获取地理属性数据。
获取的地理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整理,然后录入到GIS系统中。
其次,GIS的数据存储是指将采集到的地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
常用的数据储存格式有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基于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的数学表示,它可以准确地储存地物的形状、属性等信息。
栅格数据是根据像元(像素)的网格表示整个地物,它对于连续分布的现象如高程、气候等场景的描述更为合适。
存储地理数据的格式通常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理解和处理的文件格式。
然后,GIS的数据管理是指对地理数据进行组织、分类和索引等操作,以方便数据的检索和分析。
在GIS系统中,地理数据通常会与属性数据相结合。
属性数据是描述地理对象的非空间属性,比如人口统计数据、土地所有者信息等。
合理的数据管理可以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操作速度。
接下来,GIS的数据分析是通过应用统计、空间分析、网络分析等方法,从地理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统计分析可以通过计算和分析地理数据的统计特征来得出结论。
空间分析则是通过分析地理数据的空间分布和关系,识别地理模式和关联等。
网络分析则涉及到计算最短路径、网络服务区域等操作。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用户理解地理现象、发现规律和做出决策。
最后,GIS的数据可视化是将地理数据以图形、图表和报告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GIS 的基本工作原理》 讲义
《GIS 的基本工作原理》讲义一、什么是 GISGIS,全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那它到底能做什么呢?简单来说,GIS 能把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的属性数据整合在一起,然后通过各种分析和处理,为我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比如说,我们想要规划一个新的城市公园,GIS 就能帮助我们分析哪里的土地适合,周边的人口分布如何,交通是否便利等等。
又或者,当我们要应对自然灾害,比如洪水,GIS 可以预测洪水可能淹没的区域,帮助制定疏散计划。
二、GIS 的组成部分要理解 GIS 的工作原理,先得知道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一般来说,GIS 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
硬件就像是 GIS 的身体,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等。
这些硬件为 GIS 的运行提供了基础的物理支持。
软件则是 GIS 的大脑,像 ArcGIS、SuperMap 这些都是常见的 GIS软件。
它们负责处理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地图等各种操作。
数据是 GIS 的血液,没有数据,GIS 就无法工作。
这些数据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比如地形、地貌、河流、道路等,还有属性数据,比如土地的用途、建筑物的高度等。
人员是 GIS 中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是由人来决定如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用结果。
方法则是指如何运用 GIS 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和技术。
三、GIS 的数据获取GIS 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获取数据。
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有通过测绘得到的,比如用全站仪、GPS 等设备进行实地测量;有从遥感图像中提取的,像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还有从现有的地图数字化得到的。
获取到数据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对数据的检查、修正错误、统一格式等。
比如说,不同来源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的坐标系,需要统一转换到一个标准的坐标系下,这样才能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GIS 的基本工作原理》 讲义
《GIS 的基本工作原理》讲义一、什么是 GIS在深入探讨 GIS 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GIS 到底是什么。
GIS 是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简单来说,GIS 可以帮助我们将现实世界中的地理信息,比如地图、地形、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转化为数字形式,然后进行各种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二、GIS 的组成部分GIS 并非一个单一的工具,而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协同工作,共同实现 GIS 的功能。
1、硬件GIS 运行所需的硬件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如数字化仪、扫描仪)和输出设备(如打印机、绘图仪)等。
2、软件软件是 GIS 的核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GIS 应用软件等。
GIS 应用软件提供了各种功能,如数据输入与编辑、空间分析、地图制作等。
数据是 GIS 的基础,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如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道路数据等)和属性数据(如地名、人口数量、土地面积等)。
4、人员人员是 GIS 系统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包括数据采集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
5、方法方法指的是 GIS 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分析方法,如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空间分析方法等。
三、GIS 的数据采集要让 GIS 发挥作用,首先需要采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采集的方式多种多样。
1、数字化这是将纸质地图或其他图形资料转换为数字形式的过程。
可以通过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手动沿着地图上的线条和符号进行描绘,将其转化为坐标数据。
2、测量使用 GPS 设备、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直接在实地获取地理坐标和相关属性信息。
通过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大面积的地理信息,如地形、植被覆盖等。
4、数据转换从其他已有的数据格式(如 CAD 格式、Shapefile 格式等)转换为GIS 支持的数据格式。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GIS全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将地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进行整合,使用户可以通过地图展示和空间分析来获取有关地理位置的信息。
1.数据采集:GIS需要收集各种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地理要素、人口分布、水文地质信息等。
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现场调查、遥感、GPS等方式进行。
这些数据将被转换成数字格式,并与地理位置相关联。
2. 数据存储:采集到的地理信息数据需要进行存储,通常采用数据库来管理这些数据。
GIS数据库需要支持空间数据类型,以便能够准确地表示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
常用的GIS数据库包括Oracle Spatial、PostGIS等。
3.数据管理:对于大量的地理数据,GIS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包括数据的组织、索引、备份、恢复等操作。
此外,为了提高数据的查询速度和效率,GIS还需要进行空间索引的设计和建立。
4.数据分析:GIS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进行空间分析。
通过空间分析,用户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和空间分布规律。
GIS提供了各种分析工具和函数,如缓冲区分析、覆盖分析、空间插值等,帮助用户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5.数据可视化:GIS通过地图展示和空间可视化来呈现数据分析的结果。
用户可以通过地图来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情况,比如热力图、等值线图等。
GIS还可以生成各种图表和统计报告,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地理数据。
总的来说,GIS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地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整合起来,通过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等过程,提供给用户有关地理位置的信息。
GIS技术在各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农林、应急响应等。
GIS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效率,也为各种行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网络GIS原理与应用要点
二、网络GIS基本理论
网络GIS的特点 降低成本,全面取代GIS桌面系统 网络GIS的WebGIS采用浏览器实现GIS 表达,简单易用,降低操作难度 网络GIS是一个动态系统,可提供个性 化服务 跨平台性好 互操作能力强 可快速实现大范围GIS数据分发
ActiveMap, GeoBeans
在支持Java的互联网浏览 器上运行,与平台和操作 系 统 无 关 ; 完 成 GIS 数 据 解释和GIS分析功能。
对于处理较大的GIS分析任务的能力 有限;GIS数据的保存、分析结果的 存储和网络资源的使用能力有限。
二、网络GIS基本理论
分布式WebGIS技术框架 ➢ 分布式体系结构的WebGIS是指通过高速互联网
Browser IE
Netscape
请求
返回HTML 栅格图像
WEB Server CGI
GIS Server
Spatial Database
客户端
服务器端
Relational ODBC Database
二、网络GIS基本理论
服务器端采用ServerAPI模型体系结构
Browser IE
Netscape
4、GIS的网络化
网络化GIS(简称网络GIS)是以网络为平 台的GIS。
网络GIS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为各种地理信 息科学的应用提供GIS的基本功能(如分 析工具、制图功能)、分布式计算和空间 数据管理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本质上 它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空间信息管 理与服务系统,能实现空间数据管理、 分布式协同作业、网上发布、地理信息 应用服务等多种功能。
gis的工作原理
gis的工作原理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整合和处理,以及地图的可视化呈现。
GIS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
数据获取是GIS的基础工作。
GIS使用多种方式来获取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卫星遥感、GPS定位、地理勘测等。
这些数据可以是地图、影像、矢量数据等不同形式的地理信息。
通过数据获取,GIS能够获得丰富的地理数据资源。
数据存储是GIS的核心环节。
GIS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和组织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被转化为数字化的格式,并按照特定的数据结构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常见的地理数据格式有shapefile、GeoTIFF等。
然后,数据分析是GIS的重要功能之一。
GIS通过空间分析、属性分析、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地理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以获取有关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的信息。
例如,通过空间分析可以确定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或路径,通过属性分析可以统计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或土地利用情况。
数据展示是GIS的目标之一。
GIS通过地图制作、可视化呈现等方式,将处理后的地理数据以图形化形式展示出来。
这样,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规划。
地图制作是GIS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它可以利用地理数据生成各种类型的地图,如道路地图、气候分布图等。
除了以上工作原理,GIS还涉及到数据更新、数据质量控制、空间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工作。
数据更新是指GIS中地理数据的定期更新和维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质量控制是指对地理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纠正,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空间数据挖掘是指利用GIS中的地理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以发现隐藏在地理数据背后的模式和规律。
GIS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协同工作,GIS能够提供强大的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为各行各业的决策和规划提供支持。
第三章网络GIS基本原理
第 3 章 网络GIS基本原理(续)
*3.3 网络GIS数据组织与管理(续)
*3.3.5 栅格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3.3.6 网络GIS空间数据库技术新趋势
3.1 网络GIS概述
3.1.1 传统 传统GIS的不足 的不足
(1)数据的互操作性较差 (2)GIS数据共享能力弱 (3)数据冗余严重 (4)GIS的分析能力有限 (5)成本高昂
2.网络GIS空间数据管理发展趋势
针对DBMS管理空间数据所存在的问题,空间数据库 管理系统(SDBMS)成为关注的焦点。 按数据库系统操作对象划分,出现了面向对象的 数据库管理系统(OODBMS)和对象——关系型 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RDBMS),引入了抽象数 据类型ADT。 按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划分,网络GIS空间数据管 理将逐渐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并行数据 库管理系统。
3.2.1两层体系结构 3.2.1两层体系结构
基于服务器端的GIS体系结构 基于服务器端的GIS体系结构 基于客户机端的GIS体系结构 基于客户机端的GIS体系结构
Internet GIS类型 GIS类型
GIS分析输出在 GIS分析输
服务器上完成
出在客户 出在客户 机上完成
构造模式
(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
文件系统
网络DBMS
层次DBMS
关系DBMS
分布式DBMS 对象关系型 DBMS(ORDBMS)
面向对象的 DBMS(OODBMS)
并行DBMS
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的演进
3.3.3 空间数据库技术概述 . .
空间数据具有空间参考、非结构化、空间关系依 赖及数据量庞大等特征;针对满足网络GIS技术发展 需求的新型空间数据库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空间数据建模 基于场的模型(空间框架、场函数和一组相关的场 操作) 基于对象的模型:将地理实体抽象成对象,包括点、 线、面及其集合的对象。 2.空间数据库的内容 包括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4D产品)和专题空间数据 库 3.空间数据库用户
WebGIS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WebGIS基本原理
图3.3 动态地图显示
工作原理: 浏览器发出URL请求给 工作原理:Web浏览器发出 浏览器发出 请求给 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根据 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URL请求及响应 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 请求及响应 的参数,启动地图生成器、 接口程序、 的参数,启动地图生成器、GIS接口程序、GIS 接口程序 软件或制图脚本等,临时生成地图图像, 软件或制图脚本等,临时生成地图图像,并将 其传送给Web浏览器显示。 浏览器显示。 其传送给 浏览器显示
图3.1 Virtual Tourist首页 首页
1994年,许多在因特网发布分布式空间数据信 年 息的项目开始启动。这一时期的地理信息服务大部 息的项目开始启动。 分使用预先生成的栅格图像或由GIS生成的图像。 分使用预先生成的栅格图像或由 生成的图像。 生成的图像 其中两个有影响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是 由美国联邦地理信息委员会( 由美国联邦地理信息委员会(FGDC)负责的美国 )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National Spatial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 Data Infrastructure,http:)和美国加利 ) 福尼亚大学主持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关于 数字图书管的Alexandria项目 项目UCSB。 数字图书管的 项目 。
Web GIS的功能大致可分为:数据请求、 的功能大致可分为: 的功能大致可分为 数据请求、 信息查询、分析、制图、帮助、 信息查询、分析、制图、帮助、控制和元数据 等七大类。 请求 等七大类。 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 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把信息交换过程抽 象成构造并发请求对象 获取响应对象的过程 构造并发请求对象和 的过程。 象成构造并发请求对象和获取响应对象的过程。 无论在客户端,还是在服务器端都采用请 无论在客户端,还是在服务器端都采用请 求响应的方式 当构造好一个请求对象后, 的方式, 求响应的方式,当构造好一个请求对象后,由 请求对象负责获取一个与之相应的响应请求, 请求对象负责获取一个与之相应的响应请求, 然后由响应对象自动完成相关的处理。 然后由响应对象自动完成相关的处理。
gis网络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GIS网络分析的原理及应用1. 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组织、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系统。
GIS网络分析是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它通过对网络中的设施、路径和区域进行分析与优化,帮助决策者在空间上进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
2. 原理GIS网络分析主要基于图论和网络分析理论。
2.1 图论图论是研究图形模型的一门数学分支,主要研究图的结构和性质。
在GIS网络分析中,地理空间可以看作是由节点和边组成的图。
节点表示地理空间上的位置或地点,边表示连接两个节点的路径。
通过图论的方法,GIS网络分析可以有效地描述和分析地理空间中的连接关系。
2.2 网络分析理论网络分析理论主要研究网络中的优化和最优路径问题。
在GIS网络分析中,网络分析理论被用来寻找最短路径、最优路径以及进行网络容量分析等。
网络分析理论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帮助决策者在GIS系统中进行路径规划、设施选址、资源调度等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3. 应用GIS网络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3.1 公共交通规划GIS网络分析可以帮助公共交通规划者确定最优的公交线路、站点设置和换乘策略。
通过分析地理空间中的道路网络、交通需求和人口分布等数据,GIS网络分析可以得出最优的公交方案,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3.2 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各个行业都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GIS网络分析,可以优化物流配送的路径和策略。
通过分析地理空间中的仓库位置、运输网络和配送需求等数据,GIS网络分析可以帮助物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
3.3 道路规划道路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GIS网络分析,可以进行道路网络的优化和规划。
通过分析地理空间中的道路网络、交通流量和交通需求等数据,GIS网络分析可以得出最佳的道路规划方案,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网络gis基本原理
05 网络GIS实现技术
WebGIS开发平台
WebGIS开发平台是一种基于Web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框架,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使 得开发者能够快速地构建地理信息系统。
WebGIS开发平台通常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如Java、.NET、PHP等,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可视 化工具和插件,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设计和开发地理信息系统。
访问控制
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对不同用户设定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防 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网络安全防护
防火墙配置
部署有效的防火墙,过滤掉恶意流量和攻击 ,保护网络GIS系统免受外部威胁。
安全审计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网络GIS系统是否存在安 全漏洞和隐患,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问题。
入侵检测与防御
网络GIS基本原理
contents
目录
• 网络GIS概述 • 网络GIS技术基础 • 网络GIS体系结构 • 网络GIS关键技术 • 网络GIS实现技术 • 网络GIS安全与隐私保护
01 网络GIS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网络GIS,也称为Web GIS,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它通过 互联网发布地理信息,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查询、地图可视化、空间分析等功 能。
WebGIS开发平台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可视化、地图编辑、空间分析等功能,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加方 便地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
组件式GIS开发
组件式GIS开发是一种基于组件技 术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它 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 块封装为独立的组件,使得开发 者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这些组件 来构建地理信息系统。
特点
网络GIS具有跨平台、分布式、动态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够实现地理信息的共 享和远程访问,提高了地理信息的应用范围和服务能力。
GIS及其基本原理
GIS及其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来存储、分析、管理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过整合各种数据,如地图、卫星图像、遥感数据和人口统计信息,构建地理数据库,并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发现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模式。
GIS的基本原理是空间数据的表示和管理。
地理数据可以分为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
几何数据描述实际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特征,如点、线、面等。
属性数据则描述对象的非空间特征,如名称、人口数量、土地利用等。
GIS系统通过将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起来,实现对地理现象的全面描述和分析。
GIS的数据是由地理坐标系统支持的。
地理坐标系统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位置的坐标系统,其中最常用的是经纬度坐标系统。
经度表示地球上特定点距离本初子午线的东西方向距离,纬度表示地球上特定点距离赤道的南北方向距离。
利用地理坐标系统,GIS可以确定每个地理对象的准确位置,从而实现地理数据的管理和空间分析。
GI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输入、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数据输出等。
数据输入是将地理数据导入GIS系统的过程,可以通过扫描、遥感、GPS等方式获得地理数据。
数据查询是从GIS系统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可以通过属性查询或空间查询实现。
数据分析是利用GIS系统进行地理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地理拓扑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
数据输出是将GIS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的过程,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数据。
GIS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通过GIS,我们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和现象,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同时也方便了普通人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总之,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地理数据的表示和管理。
通过GIS,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空间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为Web GIS,其是现代GIS技术的重要组成,是interent技术应用在GIS开发上的产物,其有着较多的优点与功能,也有着较广的应用范围。
近年来,Web GIS发展比较快,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逐渐成为了一种可以服务于大众的网络工具。
文章对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基础技术进行了分析,还对该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促进这项技术的推广,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标签: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技术;发展趋势当前社会,信息的数量具有海量发展的趋势,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应用的领域在不断扩大,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升高。
另外,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我国GIS技术的发展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传统的GIS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及发展机遇,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出现了,该系统是GIS技术与interent技术结合的产物,可以利用网络发布动态地理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用户提供了空间数据浏览以及查询的功能。
1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基本原理构成WebGIS系统的技术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通用网关接口法、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法、插入软件法以及JA V A编程法等。
在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常用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关系型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的技术,二是对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完善的技术,三是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引入面向对象的技术。
这三种技术实现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在基于interent的WebGIS应用开发模型上实现的,该体系的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多层结构。
均衡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的当前比较常用的模型,应远离为:利用Plugin、Activex、JA V A Applets等前端插件技术将WebGIS服务器上的部分处理功能转移给客户端。
2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技术2.1 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 唐 健
本章内容
3.1 网络GIS 概述 3.2 网络GIS 体系结构 3.3 网络GIS 数据组织与管理 3.4 网络GIS 的数据共享
3.1 网络GIS 概述
回顾计算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从独立主机 时代到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时代直至Internet的 分布式计算时代,其进化的动力始终围绕更高性 能、更低成本和更人性化的操作方式。
网络 GIS 概述 过去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GIS多以独立主机结构的
计算模式为主。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迅速 发展,人们需求信息的类型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理 空间信息的应用不仅仅限于专业人士,而是被广泛地应用于 各行各业。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主机结构 GIS的弊端就渐渐地 暴露了出来。
与计算模式发展相适应,GIS体系结构大致经历了 单机结构GIS和网络环境下的GIS两个发展阶段,
目前正向与网格计算、云计算相结合的模式推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期间,由于当时的
网络GIS 概述
计算机硬件平台只有大、中、小几种类型,相应的 GIS 技术应用体系结构的硬件平台是由一台或多台主 机和与主机相连的若干台用户终端构成,软件系统(包 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数据等)全部驻留在主机上。 1981年以后,PC的功能不断增强,存储容量不断增大, 性价比迅速提高,以前只能由小型机、中型机或更高 性能的计算机承担的任务,只要在一般的PC上就能完 成。同计算机及微处理技术发展相适应,在这一时期 出现了许多以 PC为硬件平台的 GIS软件,即单机结构 的GIS。 GIS由一台 PC及相关的输入输出等外围设备和装载于 PC硬盘上的GIS软件组成。这种以PC为核心的技术应 用体系结构,把原有集中在主机上的数据计算处理、 屏幕管理、用户界面生成和交互与数据维护等功能全 都在用户的本地机上实现。
3.2 网络GIS 体系结构
定义
网络体系结构是关于完整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的一幅设计蓝图,是设计、构造和管理通信网络 的框架和技术基础。 网络GIS体系结构是关于完整的基于计算机通信网 络的GIS设计、构造和管理的框架和技术基础。 两层体系结构 三层及多层体系结构
两层体系结构
两层体系结构把网络GIS分成客户机(也可称为 客户浏览器 ) 和服务器两个部分,它们之间通 过网络(包括局域网、Internet、Intranet等)在 一定的协议 (如TCP/IP 、HTTP 等)支持下实现 信息的交互,形成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 (C/S), 共同协调处理一个应用问题。
客户 / 服务器模式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有多个客户端,
或者多个服务器。
客户/服务器模式基于简单的请求/应答方式。客户机 向服务器提出数据处理请求,服务器端接收请求并对 请求进行处理,根据请求的内容执行相应操作,并将 操作结果传至客户机一端。可以看出,只有经历这样 的一个来回才能完成一项任务的处理。
两层体系结构
GIS的分析能力有限
成本高昂
网络GIS 概述
网络GIS的特点
成本降低 无论是以何种结构来组织开发的网络GIS,它都是一个多 用户的空间信息系统。用户勿需拥有自主版权的GIS软件 系统就可以通过网络使用GIS功能。 实现企业的事务与GIS专业有机结合 网络GIS的出现可以使企业成员的交流合作与GIS专业操作 有机结合,构成企业群体生产力。 简单易用,操作难度降低 网络GIS中的WebGIS采用页面操作取代传统GIS的窗口操 作
传统GIS的不足 数据的互操作性较差
数据和应用程序集中管理,不同部门之间的地理信息的交互性 比较差,难以进行互操作。
GIS数据共享能力弱
文件:共享困难 传统GIS 数据库: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导 致很难在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的不 同部门之间实现共享 。
数据冗余严重
由于传统的GIS数据组织和管理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不 同GIS用户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往往都需各自生产地 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GIS中的空间数据往往都是海量的,而由于单个计算机 的处理能力有限,导致GIS对大数据量的数据处理能力 不高。
网络GIS的特点
动态系统
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随时向用户动态提供其所需的空间信 息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空间信息服务。
跨平台性好 网络GIS的分布性、多用户特点决定了网络GIS必须具有较 强的跨平台性能 互操作能力强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规范和互操作技术的提出, 不仅为数据共享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而且将GIS带入了开放 的时代,从而使得各个系统间实现不同类型地理数据和地理 处理方法的透明访问成为可能. 容易实现大范围的数据分发
工作站 工作站 PC PC 客户端 通信 网络 文件 服务 器
数据 库服 务器 服务器端
图3-1 两层结构示意图(客户/服务器模式)
两层体系结构
客户机和服务器是根据它们所承担的工作来加以区 分的。客户机和服务器是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 需要的。
客户机通常是承载最终用户使用的应用软件系统的 单台或多台设备,而服务器的功能则由一组协作的过 程或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所构成,为客户机提供服务, 其硬件组成往往是一些性能较高的服务器或工作站。
GIS处理能力大为提高 由于网络GIS是一个任务分布处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网 络资源,采用分布式协同计算来完成复杂、计算量大的地 理空间计算任务。这样,一些复杂的计算任务,诸如大规 模查询可交给性能比较强大的服务器来执行,而数据量较 小的简单操作则由本地计算机完成。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 全局优化模式。
按照逻辑关系,一个复杂应用程序可划分为表示
逻辑、业务逻辑、事务逻辑和数据逻辑。
--表示逻辑主要负责前端用户界面 -- 业务逻辑主要负责系统中业务规则和 流程处理 -- 事务逻辑主要负责应用程序访问数据 的安全性、完整性等 -- 数据逻辑主要负责数据库的存取、管 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