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物理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苏科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苏科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苏科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知识点,并为你提供深入理解物理的基础。
1. 运动和力学1.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1.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1.3 受力分析:重力、摩擦力、弹力、离心力等1.4 简单机械:杠杆、轮轴装置、斜面等1.5 动量和冲量:动量定律、冲量定律2. 声学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源、声波、介质2.2 声音的特性:频率、振幅、波长、声强2.3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回声、共鸣、声音的路径2.4 声音的利用:扩音器、电话、乐器等3. 光学3.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3.2 光的成像:凸透镜、凹透镜、鱼眼镜等3.3 光的颜色:光的分解、三原色、补色等3.4 光的利用:光的导纳、光的通讯、光的测量等4. 热学4.1 温度和热量:热传递、热平衡、热膨胀4.2 热能转化:内能、功、功率、效率4.3 物质状态和相变:固态、液态、气态、气体状态方程4.4 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热机效率5. 电学5.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属性、库仑定律、电场的概念5.2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特性、电阻、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 5.3 电能与电势:电势差、电容、电容器、电能转化5.4 磁学: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电磁感应5.5 电磁波:电磁振荡、电磁波的传播、光的电磁本质以上所列知识点是苏科九年级物理学习的基础,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对物理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你多进行相关实验和习题的练习,从实践中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物理知识点对你在苏科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有所帮助。
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将为你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物理学原理。
祝你学习进步!。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
九上物理苏科版的知识点包括:
1. 物理量的测量:介绍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如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的测量。
2. 运动和力:介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特点;介绍牛顿的运动定律和力的概念。
3. 能量与功:介绍能量和功的概念,包括动能、势能和机械功等;介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4. 压强和浮力:介绍压强和浮力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5. 电流与电路:介绍电流、电路和电阻的概念;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6. 电能与电功:介绍电能和电功的概念;介绍电功率和电能转化。
7. 磁场与电磁感应:介绍磁场的特点和电磁感应现象;介绍楞次定律和电动势的概念。
8.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介绍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介绍平面镜和球面镜的特点。
9. 光的色散和光的成像: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和成像规律;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10. 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征:介绍声音的传播规律和声音的特点;介绍声音的反射和共鸣现象。
以上是九上物理苏科版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现象,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要点归纳 苏科版

知识要点归纳一:简单机械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注:支点一定是杠杆上的某一点)2.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成:F 1L 1=F 2L 2 或写成2112L L F F =。
3. 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定 滑轮)4.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5.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6.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二: 功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公式:W=Fs ;国际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3.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 斜面:FS=Gh (不计摩擦时)或Sh G F = 。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100⨯=总有用W W η 6. 功率(P):物体单位时间(t)里所做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tW P =。
单位:P →瓦特;W →焦;t →秒。
(1瓦=1焦/秒) 7. 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所提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三: 机械能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一章物理与科学方法A. 物理的研究对象1. 定义物理学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B. 科学方法与实验1. 科学方法的基本特点2.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二章运动和力A. 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系2. 运动的分类3.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B. 力的概念与分类1. 力的定义与度量2. 力的分类与特点3. 牛顿三定律及应用第三章机械能和机械功A. 势能和动能1. 动能的概念与计算2. 动能定理与应用3. 物体的势能与重力势能B. 机械功与功率1. 机械功的概念与计算2. 功率的定义与计算3. 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第四章压强和浮力A. 压强的概念与计算1. 压力与压强的区别2. 压强的计算公式与单位3. 不同形状物体的压强分布B. 浮力与浮力原理1. 浮力的定义与计算2. 浸没与浮沉的条件3. 浮力的应用与实例第五章水的压强与浮力A. 水的压强与压强变化1. 水的压强与液压原理2. 海水及深水的压强B. 水中物体的浮力与比重1. 水中物体的浮力规律2. 物体浮沉与物体的比重第六章能量及能量转换A. 能量的概念与计算1. 能量的定义与单位2. 动能、势能和内能B. 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1. 动能转化与守恒2. 势能转化与守恒3. 能量转化实例的分析和计算第七章电学基础知识A. 电荷与电流1. 电荷的定义与性质2. 电流的定义与计算3. 电流的方向与测量B. 电阻与电压1. 电阻的定义与分类2. 电阻的计算和测量3. 电压的概念与计算第八章电路及其应用A. 简单电路的构成与原理1. 电路的基本构成部分2. 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B. 电路元件的作用与应用1. 电阻的应用与特点2. 导体、绝缘体与半导体的区别3. 简单电路中的二极管与三极管第九章磁学基础知识A. 磁铁和磁场1. 磁铁的特性和分类2. 磁场的定义和性质B. 磁场的表示和作用1. 磁力线的表示与特点2. 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第十章电磁感应与发电A. 电磁感应现象1. 感生电动势的产生和特点2. 感应电磁场的特性B. 发电原理与电磁感应应用1. 电磁感应发电的原理2. 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十一章光学基础知识A. 光的传播与反射1. 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2. 光的反射和反射定律B. 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1.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现象2. 光的色散和光的色彩第十二章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 A. 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1. 光学成像的条件与特点2. 光的成像方式和成像公式B. 光学仪器的结构和原理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2.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上是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概述。
初三物理知识点苏教版(集锦5篇)

初三物理知识点苏教版〔集锦5篇〕篇1:初三物理知识点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公式和知识点电磁1.永磁体包括人造磁体和天然磁体.在程度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叫南极),一端指北(叫北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挤,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铁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软磁铁;钢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铁.2.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根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因此可用小磁针鉴别某空间是否存在磁场.3.人们为了形象地描绘磁场引入了磁感线(实际并不存在)。
(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线的疏密表示该处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方向(即切线方向)表示该处磁场方向。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南极指向北极。
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
4.可以用安培定那么(右手螺旋定那么: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来断定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四个手指的环绕方向表示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指向即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
5.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的有无、强弱、方向,到达控制磁场的有无、强弱、方向。
利用电磁铁做成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在自动控制和远间隔操纵上常有应用。
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7.直流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转动而制作的。
在这一过程里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直流电动机里利用换向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在磁场力作用下持续沿同一方向转动。
8.闭合回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一是电路闭合;二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导体运动方向不能与磁感线平行。
9.发电机是利用闭合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
本文档为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掌握相关知识。
以下是知识点的概要:
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
- 运动的描述方法:位置、速度、加速度
-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 图象表示法: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
- 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曲线运动规律
第二单元:力的概念和作用
-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
- 力的作用:力的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
- 绳索和滑轮系统
第三单元:功和机械能
- 功:功的定义、功的计算
- 功的应用:提升功、摩擦功、机械能守恒定律
-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机械能转化和损失
第四单元:流体的性质和流体静力学
- 流体的性质:流体的定义、流体的压强、流体的浮力- 流体静力学:帕斯卡定律、浸没法测定物体密度
- 血压和水压的应用
第五单元: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 镜面和光学反射定律
- 光的应用:平面镜和曲面镜
第六单元:光的折射和光的颜色
-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
- 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 光的颜色:白光的组成、彩色的反射和折射
第七单元:电流和电路
- 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电流的单位、电路的基本要素
- 连续电流和直流电路:电流的方向、电流大小的测量、简单直流电路
- 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征、总电阻的计算
以上是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2.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3.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及应用4.流体的基本概念和压强的计算5.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6.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二、简谐振动和波1.简谐振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简谐振动的参数和物理量3.简谐振动的应用4.波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5.机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规律6.声音和光线的传播特点7.波动方程的基本形式8.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三、静电场和电流1.静电场的形成和静电力的特点2.电流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3.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元件4.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5.电功率和电功的计算6.电流的磁效应7.磁场的形成和磁感应强度的计算8.洛伦兹力的方向9.电磁感应现象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0.互感现象和变压器原理四、光的基本特性1.光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光的直线传播3.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4.光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5.光的波动性和光的粒子性6.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7.光的色散和彩色分解五、热能的传递和利用1.热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热的传递方式和传热规律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应用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应用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及应用6.热量计算及比热容计算7.热机效率和制冷机性能的计算8.热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上是苏教版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同时,这些知识点也为学生打下了物理学的基础,为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都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学习的效率。
同时,对教师来说,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也可以作为教学的参考,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
总的来说,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期末复习学习资料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一) 简单机械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3.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 1L 1=F 2L 2 或写成2112L L F F 。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铁匠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G 物+G 动)8.距离关系:S=nS 0S-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S 0-重物移动的距离;n-绕过动滑轮和系在动滑轮轴框上的绳子的股数(二) 机械功和机械能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受到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定义: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3. 功的公式:功=力×距离;W=Fs ;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物质的微观世界•分子动理论:深入复习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物质的微观结构:进一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等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排列方式。
•物质的状态变化: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及其原因,掌握分子动理论在解释物质状态变化中的应用。
第二章物质的属性•密度: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及其应用,了解密度与物质种类、状态的关系。
•比热容:复习比热容的概念,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Q/mΔt)及其在热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物理属性:了解物质的多种物理属性(如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延展性等),理解这些属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章从粒子到宇宙•原子与原子核:深入了解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电子等粒子,理解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及其带电性质。
•原子核式结构:掌握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结论,理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内容。
•宇宙和微观世界:了解宇宙的起源、结构、层次和尺度,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成就。
同时,回顾并比较微观世界(分子、原子、原子核等)与宏观世界(天体、星系等)的异同点。
第四章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深入复习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理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二力平衡: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力与运动的关系:通过实验和推理,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掌握力与运动之间的基本关系。
第五章压强与浮力•压强:复习压强的概念、单位(帕斯卡)及计算公式(p=F/S),了解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伯努利原理),掌握其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初三物理知识点苏教版2024

初三物理知识点苏教版2024一、力学1. 运动学1.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2.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
2. 力和牛顿定律1.力的基本概念:接触力、重力、弹力、电磁力等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3.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定律5.其他物理量:摩擦力、重力、静力、动力、离心力3.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守恒1.动能和势能的定义2.动能定理和势能定理3.机械能守恒定律4. 万有引力定律1.离心力的基本概念2.万有引力定律3.卫星运动的应用5. 简单机械1.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2.杠杆、轮轴、轮轴组合体的原理和应用。
6. 压强、浮力1.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应用2.不同材料的压强和变形规律3.浮力和浮力原理二、热学1. 热力学基础1.温度、热量和热容的概念2.相变和热传导的特点和应用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做功1.理想气体的基本状态方程2.热力学第一定律: 做功和热量传递3. 热机、热泵等一些应用1.单向循环活塞式热机、蒸汽轮机、内燃机等2.热泵和空调的基本原理三、电学1. 电学基本概念1.静电的产生和性质2.电荷守恒、电场和电势的概念2. 电路及其基本性质1.电流的概念和所受到的限制2.欧姆定律3.理解串联和并联、节点和分支3. 电生动势和电磁感应1.电源、电动势、内阻等基本概念2.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规律4. 交流和电磁波1.交流的基本特征和三要素2.交变电流与电磁波的关系和特征5. 电磁场1.感应电平、感应电场的产生和性质2.均匀电场、均匀磁场和电磁场的力学效应。
初三上学期物理知识点苏教版

初三上学期物理知识点苏教版【变阻器】1、定义:滑动变阻器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可以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来改变自身的电阻,从而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
在电路分析中,滑动变阻器既可以作为一个定值电阻,也可以作为一个变值电阻。
2、构造:滑动变阻器的构成一般包括接线柱、滑片、电阻丝、金属杆和瓷筒等五部分。
3、符号: 常用Rx表示4、工作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以逐渐改变电阻。
5、作用: 改变电流、调节电压和保护用电器。
6、使用方法: 滑动变阻器一般串联在电路中。
连接时应“一上一下”的把接线柱接人电路中。
连接电路时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7、铭牌: 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能够了解它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例如铭牌上标有“20Ω1.5A”的字样,说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8、优缺点:优点: 能连续地改变接人电路的电阻值;缺点: 不能直接读出电阻值的大小。
【两种电荷】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C)。
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 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完整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F 2L 2)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举例)O F 1L 1L 2F2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l l F21Ol11O l2F F F 122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FS 单位:J)四、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总= W有+W额。
(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上册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上册)一、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假如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1.杠杆的五因素:(1)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一般用字母 O表示该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 F1 表示。
(3)阻力:防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 F2 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 L1 表示。
(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L2 表示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均衡条件(1)杠杆均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2)杠杆的均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即 F1L1=F2L2 实验研究题目中,一次实验不可以得出广泛规律二、滑轮1.定滑轮: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因此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改动力的方向,在好多状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方便。
2.定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动滑轮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动滑轮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作用方向的目的,在忽视滑轮组与轴之间的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由几段绳索肩负,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等于总重的几分之一。
三、功:⑴ 做功必需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计算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单位: ____________。
功的原理:。
四、功率:⑴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功率 ,它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
⑵公式: _____________;(3) 单位: __________ ;1 千瓦 =___________瓦。
五、机械效率:⑴实用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总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⑸ η。
(完整版)【中考专研】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二、内能、热传递 内能: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天然气燃烧放热、物体摩擦发热)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物体内所以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 由于一切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因此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动能就越大,所以,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 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 同一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和质量有关。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 用电器: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 电源:持续供电的装置——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直流电源:电池(正级流向负极) 交流电源:220V 家庭电路。
3、 电路: 连接电路:注意事项 ①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②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将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盒、灯座、开关的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以保 证接触良好。
3、单位:焦/(千克·摄氏度)。 4、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变 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温度升高时:Q 吸=cm△t 温度下降时:Q 放=cm△t
补充:冷空气沿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冷空气沿地面吹向大海,形成陆风(海吹陆成海,陆吹海成 陆)
F
1 l1 O
l2
ll 2 O1
F
F
F
2
2
1
3、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初三上物理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初三上物理知识点总结苏教版【篇一】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篇二】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苏教版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

一、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有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有关。
(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热值: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用q表示。
单位J/kg。
公式:q=Q/m。
3、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 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 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
(2)放热公式:Q放=cm(t0-t) 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则Q放=cm△t 。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
大多数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外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内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上物理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篇一】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篇二】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
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质量数。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
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篇三】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
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
力臂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
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10-4㎡。
【篇四】
有用的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当满足一定的条件
时候,如电流、电压、功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就会改变原来的“通”“断”状态。
可能你还不知道,电磁继电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用产品,如汽车、空调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也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
汽车工业正在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继电器。
比较常见的继电器有:启动电动机的启动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电动机或发电机断路继电器、充电电压和电流调节继电器、转变信号闪光继电器、灯光亮度控制继电器以及空调控制继电器、推拉门自动开闭控制继电器、玻璃窗升降控制继电器等。
我们知道冰箱中的压缩机是间歇工作的。
在压缩机启动时,需要主线圈和辅助启动的启动线圈同时有电流,压缩机转动起来之后,启动线圈就不需要工作了。
完成启动线圈有无电流转换的就靠启动继电器(又称PTC启动继电器)。
PTC是一种半导体晶体材料,在环境温度100℃以下,不带电的情况下,呈低电阻(约22Ω),通电后元件温度瞬间急剧上升,电阻增大,使启动线圈断路。
压缩机就只靠主线圈的电流运行。
压缩机运行过程中过载和过热都会导致烧毁电动机,为此冰箱中设有过载保护继电器,该保护器串联在压缩机的主线圈中,当电路因电流过大时,与之相连的电阻丝会发热,使相邻双金属片受热变形,向上弯曲断开电路,从而保护压缩机不被烧毁。
由于保护器紧压在压缩机外壳上,所以双金属片又能感受机壳温度,若压缩机工作不正常,机壳温度过高,双金属片也会受热弯曲断开电路,因此该保护器有双重作用。
在冰箱的冷藏室、冷冻室、冷藏室的背部各放一感
温探头来感受冷藏室、冷冻室、冷藏室背部的温度,电脑控制器将这些温度与按键输入的温度值进行运算比较,通过控制压缩机和电磁阀的开停、通断分别控制冷藏室、冷冻室的温度以及冷藏室的化霜。
除了传统的继电器之外,继电器的技术还应用在其他的方面,比如说电机智能保护器是根据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导致电动机损坏的主要原因研制的,它是一种设计独特,工作可靠的多功能保护器,在故障出现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便于实现电机的检修与维护,该产品具有缺相保护,短路、过载保护功能,适用于各类交流电动机,开关柜,配电箱等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和限电控制,是各类电器设备设计安装的优选配套产品。
继电器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产生了可编程控制器的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作PLC.它是将微电脑技术直接用于自动控制的先进装置。
它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功能齐全,体积小,灵活可扩,软件直接、简单,维护方便,外形美观等优点。
以往继电器控制的电梯有几百个触点控制电梯的运行,有一个触点接触不良,就会引起故障,维修也相当麻烦,而PLC控制器内部有几百个固态继电器,几十个定时器、计数器,具备停电记忆功能,输入输出采用光电隔离,控制系统故障率仅为继电器控制方式的10%.正因为如此,国家有关部门已明文规定从97年起新产电梯不得使用继电器控制电梯,改用PLC微电脑控制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