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同经济稳定的关系论文

浅谈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同经济稳定的关系摘要:经济增长是经济稳定的基础,可是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这两个概念并不等同的,这是由于经济稳定应当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的稳定。
然而经济增长了并不是就表示着经济也发展了,如果只增加产出而其他的却没有改变的话仅是只有增长却没有发展。
如果经济增长没有相应的社会领域以及政治体制的变革的伴随,还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关系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态势的可控性及其协调有序性就是所谓的经济稳定。
虽然总体来讲,经济稳定是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然而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这两个概念并非是等同的。
这是由于经济增长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使经济稳定,有些情况下,它还有导致政治不稳定和经济波动的可能。
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讲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
我国长期以来因为过分的重视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甚至将发展和增长化成同一等号,结果将很多必须解决、无可回避的政治、社会以及经济问题留到后面,主要有: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不协调,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失衡,贫富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地区和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等。
本文将详细的分析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这几个个概念,并明确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相等通常来讲,如果没有增长就无法发展。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将简单地经济增长看为发展,觉得经济增长了,人们的福利与物质财富也会相应增加,社会就能变得富裕,觉得这就是发展了。
二战过后,很多发展中的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经济的增长认为就是发展,将实现工业化以及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这种片面的追求增长经济的战略虽然得到了一些经济成就,但是也带来更多难题给发展中的国家,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全球性的危机,比如社会贫富悬殊、生态环境破坏、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等。
到了20世纪70年代,因为政治关系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变化,很多国家都陷入了债务危机与增长率下降当中,由于这些国家一直以来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的是外国公司所拥有的产权的初级出口,缺乏制度与结构的变革,其他部门的生产和技术水平、人力资源也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各个阶层之间对于实际收入的利益也没有公平分配,虽然个别的人获得收益暴富,然而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根本没有得到提高。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经济学领域中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
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
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是经济稳定
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增长能够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然而,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它
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其次,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包括经济结构、经
济体制、经济制度等多个方面。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
水平,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更
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追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全面性。
在实践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经济增长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为扩大国民经济规模和增加
财富积累奠定了基础。
而经济发展则在综合发展中推动经济增长的质
量和效益,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总的来说,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只有在这种相互作用下,国民经济才能实现全面、均衡和
可持续性发展。
引导经济增长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同时注重经济发
展的综合性和可持续性,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是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研究。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一些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贫富差距、城乡发展不均、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如何将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联系起来,成为了第一要务。
一、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核心,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的财富和资源也不断增多。
然而,经济增长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些社会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等,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首先,经济增长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是这些资源大多是有限的,如水资源、能源资源等都面临着短缺的问题。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导致社会的政治分化,形成不均衡的社会结构。
其次,经济增长也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物质的不断生产和消费,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利用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这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健康问题、灾害等。
这些都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
但是,经济增长对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诸多的福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社会福利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还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协调发展为了让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得到更加协调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需要改善劳动力市场及工资制度的状况,建立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确保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其次,我们需要逐渐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发展同质化少、品质好、技术先进的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问题,改善能源资源的供给紧张局面;此外,我们也应该在教育、科技等领域进行投入,以培养各种人才为目标。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经济发展指的是经济体整体上由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的转变,而经济增长则是指经济总量的年度增加。
两者虽然紧密相关,但又有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其影响因素。
宏观角度上看,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则是对经济增长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指导。
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常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越快,其发展水平就越高。
事实上,经济增长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多重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可以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劳动力参与生产,提高劳动力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其次,经济增长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第三,经济增长还有助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激发内需,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经济增长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实际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经济增长的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资源环境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另外,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
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均衡性。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众多。
其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引导和控制经济增长,调整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另外,科技创新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创新可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则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
总的来说,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而经济发展则是对经济增长进行评估和引导。
经济发展使用中常见问题解答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使用中常见问题解答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在当今社会中,经济发展是各国的首要目标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和全球化的进程,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并探讨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通常被认为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繁荣和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过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
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有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
首先是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法规。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法规来监管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资源,减少贫富差距。
例如,政府可以实施环境保护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产和经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实施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体系来减少贫富差距,确保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其次,教育和培训也是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我们可以提高人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机会,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平衡。
此外,教育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
此外,加强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也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平衡的关键。
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倾听社会各界的声音,尊重公众意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
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平衡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解决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矛盾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例如,各国可以共同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此外,各国还可以共同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波动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否,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从金融市场的稳定、经济增长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金融市场的稳定是指金融市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没有剧烈的波动和风险事件的发生。
这种稳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市场价格的稳定,即市场参与者对于金融资产价格的预期较为一致,价格变动相对平稳;二是金融市场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市场参与者能够合理评估各类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金融市场的稳定与社会经济的稳定密切相关,它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和金融服务,保持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
经济增长是指某一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实现的总产出的增加。
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之间既存在联系又存在区别。
金融市场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金融市场稳定,才能够提供稳定的资金供给和融资渠道,激发企业的投资活动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经济增长也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经济增长潜在风险的积累可能会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因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
金融市场稳定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融市场的稳定能够提供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金融市场稳定的背景下,企业可以获得较为稳定和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提高了获得资金的能力。
这样,企业可以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金融市场的稳定能够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对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
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财富水平和信心,促使居民增加消费支出,推动市场活力的提升,带动经济的增长。
再次,金融市场稳定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当金融市场稳定时,资金可以更加有效地流向具有潜力和活力的实体经济领域,为实体经济提供充分的支持和服务,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金融体系稳定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金融体系稳定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金融体系的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金融体系稳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宏观层面金融体系的稳定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首先,稳定的金融体系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金融体系稳定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倾向于提供更多贷款和信用担保,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更多资金进行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
这有助于激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金融体系的稳定能够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金融机构运行稳定时,资金流动性和信息流动性得到保障,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参与到金融市场中。
这样一来,资本将会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进行有效配置,促进资源向高效利用领域的流动,从而提高整体经济的效率。
再次,稳定的金融体系有助于缓解经济中的金融风险,减少金融危机的概率。
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往往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而金融危机的后果常常是灾难性的。
金融危机会使经济陷入衰退,雇佣就业减少,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因此,为了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二、微观层面除了宏观的影响外,金融体系的稳定对于个体企业的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稳定的金融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声誉。
当企业获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时,企业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财务风险得以降低。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还能够增加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及投资者之间的信任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稳定的金融体系能够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得企业能够选择更加合适的融资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投资和扩大经营的需求。
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选择,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最后,金融体系的稳定还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
当金融体系运行良好时,政府能够更好地实施经济政策,保持经济稳定。
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不口 丁 能 在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之初 , 人们通常都会把经济 的增 长和 经济 的发展等 同起来, 单纯的认 为人 民物质生活水平 的提 高和社会 逐渐 富 裕都是依赖于经济的增长, 其 增 长所 造 成 的这 些 变 化 就 是 发展 。在 建 国 初 期, 我阁的发展 日标是以经济建 设为 中心 , 大力发展生产 , 以促进 经济 的 增长 。 这种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不仅在 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 就 连 国际 } 也得到了承认。 很 多 发 达 国家 普 遍 认 为 只 要 向发 展 中 国 家投 入大量资金, 就 能 够促 进 发展 中 国家 的经 济 增 长 。 有关经济学家提出, 在经
济学领域 , 增长和 发展在 ‘ 定 的情 况 下 可 以 当做 同 义 词 使 用 , 但 是 当他 们
问时 出现使 , 则要将他们的词义区分清 楚。所 谓经济 的增长 是指产 出的增 多, 而 经 济 的 发 展 则 包 含 了产 的增 多 , 不仅如此 , 它 还 涵 盖 了在 生 产 过 程 中分配 的合 化和技术的提 升等多个方面 。 经济 的增长虽然也包括了因为 投 资 的 增 加 或 者 生 产 效 率 的提 升 而 形成 的产 阜_ 增 加 。但 是 , 经 济 的 发 展 不 仅包括 了这些方面的 内容还对经济 结构 的调整 、 投入 比例 的分配 等等方面
经济稳定实际上是指在当前的社会生活 巾, 经济 的发展态势有着 可控 性和可持续性 。 从具体方面来讲, 经济的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者并不等 同。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够使经济得到稳 定, 相反在 一‘ 定条 件 下 它 还 会 造 成 经 济 的 波 动 或 者政 权 的不 稳 定 。 而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经 济 的 增 长也有着完全 不同的概念 , 由于我 国在看待经济 的变化 I = _ ‘ , 通常都只沣 重 观察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忽视了发展和增长的不 同意 义, 将 经济 的增长和发展等 同起米, 使国内长 期存在 的经济 问题 以及政 治社会 『 u J 题得不 到有效 的解决 。也就是人们 常关注 的贫 富差距大 、 城 乡发展 不平衡 等问题 。这篇文章就是针对经济的增长 、 发展 以及稳 定的不 同含 义以及他 们所存在 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和讨论 的, 以供参考。 系 辨 穗 满
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的关系

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增长逐渐成为所有国家和地区追求的目标。
然而,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还包含着经济稳定、社会和谐等重要因素。
因此,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经济稳定的概念与重要性经济稳定可以理解为经济运行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下,没有大幅波动或危机的出现。
经济稳定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在经济稳定的环境中,企业可以更好地规划生产和投资,消费者可以更加安心地消费,政府可以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并不是互不相关的概念。
在实践中,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是资本市场的波动,通货膨胀率的升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经济稳定构成压力。
但是,如果经济增长过于缓慢,可能会导致就业率下降、收入不增、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
因此,国家应该努力平衡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
维持经济稳定的措施维持经济稳定的措施有很多,以下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几种: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政府控制货币供应量,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等目的。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过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财政支出,以实现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
通过刺激有效需求,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过度的财政支出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过大。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政府协调各个产业部门,加强产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增强产业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实施产业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但是,如果政策执行不当,就可能导致过度保护特定行业或企业,从而扰乱市场竞争环境。
环境政策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境政策也成为了维持经济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
各国政府应当强化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科技创新和更加严格的环保监管,保障人民对环境的生态需求,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引言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重要而密切相关的概念。
稳定的经济环境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经济增长则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稳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稳定的含义经济稳定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的状态在一定时期内较为平稳,不出现大幅度波动,不存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等问题。
稳定的经济环境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增强,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稳定包括货币稳定、价值稳定、金融稳定、就业稳定等方面。
货币稳定是指通货膨胀率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持平稳,不出现剧烈波动。
价值稳定是指国家货币的购买力相对稳定,不发生剧烈贬值。
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运行平稳,不出现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就业稳定是指劳动力供需关系相对平衡,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
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产出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增加的情况。
经济增长通常通过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衡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水平。
经济增长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福利。
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实际增长和名义增长。
实际增长是指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国家总产出的增长。
名义增长是指国家总产出的绝对增长,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速的稳定性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密不可分,在实践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首先,经济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激励他们增加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稳定的货币环境有利于市场预期的形成,降低市场不确定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良好的参考。
稳定的金融体系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促进投资和创新。
稳定的就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增加消费需求。
其次,经济增长能够促进经济稳定。
试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试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摘要: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在当前国内经济现状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这一量变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后质的飞跃。
针对当前国内经济现状,如何调和增长和发展的这对矛盾,提出了降低投资增加消费、完善促进服务业、注重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注重节能减排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投资消费内需GDP 矛盾措施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为一谈,认为经济增长了,就是经济发展了;高速增长了,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了。
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既有一定的关系又有根本区别。
我们一般讲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总量诸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也可以用人均生产的增加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示。
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
虽然在这种增长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经济增长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主要目标是数量的增加而非质的变化。
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本国工业化起飞的初始阶段,甚至有可能出现悖于经济发展的宗旨的现象。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经济发展着眼长期而不是短期。
经济增长是一个明确的可度量标准,它被定义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百分比。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它只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百分比,那么经济发展就是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的平稳程度和结果,而且还包括国民的平均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等的进步也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1

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引言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目标之一。
然而,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是保持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定义和重要性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总量(GDP)不断扩大的过程。
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率,并刺激创新和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增加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是确保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
如果经济增长不持续或不稳定,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和经济不平衡等问题。
因此,探讨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对于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影响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因素1. 政府政策和规划政府的经济政策和规划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贸易自由化、提供有效的财政支持等手段来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产业政策、教育和创新政策等,以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促进技术创新。
2. 投资和创新投资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持续的投资和创新可以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投资可以增加生产力和就业机会,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的发展水平。
因此,鼓励投资和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3. 国际贸易和市场开放国际贸易和市场开放对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有着重要影响。
开放市场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技术的传播,提高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国际贸易还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国家的出口和就业机会。
因此,推动国际贸易和市场开放是实现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措施和挑战1. 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是确保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包括适度的货币政策、稳定的财政政策和有效的金融监管等。
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稳定性

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稳定性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农民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经济的现状、增长速度及稳定性的关系、影响农村经济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展开讨论。
一、农村经济的现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离散性。
一方面,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农业产出和农村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较慢,产业结构落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现状带来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稳定性的差异。
二、农村经济增长速度与稳定性的关系农村经济增长速度与稳定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长,而稳定性则关乎农民持续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
只有既能实现增长速度,又能保持稳定性,才能够为农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因素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产能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作用,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化经营。
此外,农村土地政策、金融扶贫政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也都对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四、农村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农村经济稳定性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首先,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是影响农村经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对农业产出造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
其次,市场需求的波动也会对农村经济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市场行情波动和需求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
同时,政策调整和国际贸易形势也可能对农村经济稳定性造成一定冲击。
五、提升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的途径为了提升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增长对稳定性的影响

经济增长对稳定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增长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首要目标之一。
然而,经济增长与稳定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经济增长对稳定性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可能的结果。
首先,经济增长对稳定性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经济增长意味着国家总体收入的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这将导致消费能力的提升,促进了社会稳定。
当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更可能对社会风险保持较低的敏感度。
此外,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加,减少了失业的风险和社会不稳定的可能。
就业机会的增加可以减少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提高社会和谐度,从而增强稳定性。
然而,虽然经济增长对稳定性的影响大多是正面的,但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可能加剧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富裕阶层的财富不断增加,而贫困阶层却依然处于困境中。
这种社会不公平可能给社会稳定性带来风险,因为不公平所带来的不满和不满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其次,快速经济增长还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
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不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伤害,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风险,从而动摇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一方面,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财富创造能力。
然而,政府也应该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而非速度。
若经济增长过于追求速度,忽视环境、社会公正和温和增长的要求,可能带来负面的结果。
政府应当关注社会的经济、环境、公平等多方面利益,以谋求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性。
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经济增长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经济增长可能意味着更多商业机会和市场潜力。
企业可以从中获得利润,并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然而,企业和个人在追求经济增长时也要考虑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只有在合规和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企业和个人才能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中获得长期的利益。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对稳定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

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金融稳定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而经济增长又为金融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金融稳定的内涵。
金融稳定意味着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各项功能,如资金融通、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等,同时能够抵御各种内外部冲击,保持正常运转。
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能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促进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推动经济的增长。
经济增长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不断增加。
它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衡量。
经济增长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加,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金融稳定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金融体系保持稳定时,它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融资渠道。
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获得所需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展新的业务,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相反,如果金融体系不稳定,出现金融危机或金融动荡,企业的融资成本会大幅上升,甚至无法获得融资,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
金融稳定还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稳定的金融环境下,资金能够流向效率更高、更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增长。
而在不稳定的金融环境中,资金往往会流向风险较低但效率也较低的领域,造成资源的浪费,阻碍经济的增长。
同时,金融稳定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当人们对金融体系充满信心时,他们更愿意进行投资和消费,这将拉动经济的增长。
反之,如果金融体系不稳定,人们会变得谨慎和保守,减少投资和消费,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对于金融稳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企业的违约风险,从而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经济增长速度与稳定性研究

经济增长速度与稳定性研究在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中,经济增长速度与稳定性是备受关注的核心议题。
它们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昌盛,更与民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经济增长速度,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快慢程度。
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水平以及更多的投资和创新。
然而,过快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以及经济过热导致的通货膨胀等。
经济稳定性,则侧重于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平稳程度,包括物价水平的稳定、就业的稳定、金融市场的稳定等多个方面。
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能够给予企业和投资者信心,促进长期的规划和投资,同时也能保障民众的生活不受太大的波动影响。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许多国家都曾经历过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但其中一些国家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忽视了稳定性,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大幅波动甚至危机。
比如,上世纪 80 年代的日本,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由于资产泡沫的破裂,经济陷入了长期的停滞。
那么,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确保稳定性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和努力。
首先,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运行。
例如,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减少政府支出、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和过热的投资;而在经济衰退时,则可以通过扩张性的政策,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
但政策的实施需要把握好时机和力度,否则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也是关键因素。
一个合理且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能够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过度依赖某一产业或少数几个产业,一旦这些产业受到外部冲击,整个经济就容易陷入困境。
因此,不断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能够提高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再者,加强金融监管对于维护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市场的波动往往会对整个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

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平稳、生长、前进这三者是相互辅助、相互联系的关系。
普遍来讲,经济平稳是成立在经济增长的根本之上,不过两者是不能够相互代替的,我们平时说的经济平稳是在经济获得永续前进条件下的平稳。
我们要清楚经济增长并不是代表经济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产值增加了,但是别的部分都没有增长,并不能够代表经济前进了,经济的增长一定是随着有关的政策机制和社会前进,要不然社会不会平稳发展,会对经济的平稳带来影响。
文章较详细的讲述了这三者之间相互产生的联系,供应大家阅读。
标签: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平稳就是在社会经济环境下和谐融洽并且前进状态是能够掌控的。
一般来讲,经济平稳是在经济前进的基础上,不过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就能够代表经济是平稳的。
我们能够了解为只是单单的经济成长,经济或许是平稳的,不过还有可能对社会以及政治界带来不平稳。
因此经济的前进并不能够代表经济就是平稳的。
我国在经济最开始前进的时期,人们都以为只要经济成长了就肯定会平稳,因此就只关注经济的总产值是不是增长了,致使经济前进的后期发生了许多没有办法阻止的社会、政治、经济上的毛病,妨碍经济的前进。
例如贫富差距大,经济的前进不和谐,经济前进和能源生态环境不相符等情况。
下面我们对经济的增长、前进、平稳的定义和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的讲述。
1 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尽管经济的增长不能够表现为经济的前进,不过缺少经济的增长就更不能够说经济是前进的。
在经济最开始前进的阶段,民众都简单的觉得只要完成经济的前进,经济也就增长了。
因此只重视推动经济的增长,没有关注社会、政治方面的要素。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完成经济增长为宗旨的前进受到了全球的注意,以至联合国都觉得对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在经济上给予支援就能够推动其经济增长,推动社会的提升前进。
并且受这种观念熏陶的时间很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国家也认同了这种想法,研究推动经济前进的方法,将完成国家工业化业绩推动生产总值增长当做经济前进最根本的任务。
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摘要:经济的稳定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
而经济增长也不代表经济发展,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关键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稳定是指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有序性及其发展态势的可控性。
尽管总的来说,经济的稳定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
这是因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直接导致经济的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能造成经济波动乃至政治不稳定。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过分看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甚至把发展等同于增长,结果把许多无可回避、必须解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留在了后面,包括: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等。
笔者将对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几个个概念进行分析,明确其内在关系。
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一般而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
最初人们把经济增长简单地当做发展,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福利就会增加,社会就会富裕起来,认为这就是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备受睹目,甚至联合国也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向发展中国家注入资金,就能使这些国家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并有效地提高社会福利。
因此,二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把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实现工业化当做发展的主要内容。
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战略的普遍实施,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全球危机,例如资源耗竭、粮食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社会贫富悬殊等。
论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邵萍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2(000)024
【摘要】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
一般说来,经济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的,但是二者之间并不是等同的关系,我们所讲的经济的稳定主要是在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的稳定。
我们要知道经济的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单纯的产值增长,其他的方面都没有变化,这不代表经济增长了,经济的增长必须伴随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及社会变革,否则社会是不稳定的,也就不能称之为经济的稳定。
本文比较细致的阐述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供大家参考。
【总页数】1页(P278-278)
【作者】邵萍
【作者单位】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诸暨 3118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
2.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3.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4.浅谈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5.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探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关系

作者: 吴俊培
作者机构: 中南财经大学财税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页码: 23-29页
主题词: 经济增长 经济稳定 物价上涨 组合关系 纯数学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增长速度 积累率 经济资源 稳定增长
摘要: <正>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一般关系纯理论地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例如,可以把经济增长划等级,低于3%称停滞,高于7%称高速,至上述两者之间可称满意的速度。
也可以把5%以上的物价上涨称经济不稳,把5%以下的物价上涨称经济稳定。
如果把上述划分按纯数学的关系加以组合,那么,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之间就有六种组合关系。
根据需要,还可以把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划分更多更具体的等级,这样,两者之间的组合关系就更复杂了。
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摘要:经济的稳定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
而经济增长也不代表经济发展,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关键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稳定是指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有序性及其发展态势的可控性。
尽管总的来说,经济的稳定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
这是因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直接导致经济的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能造成经济波动乃至政治不稳定。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过分看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甚至把发展等同于增长,结果把许多无可回避、必须解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留在了后面,包括: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等。
笔者将对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几个个概念进行分析,明确其内在关系。
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一般而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
最初人们把经济增长简单地当做发展,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福利就会增加,社会就会富裕起来,认为这就是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备受睹目,甚至联合国也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向发展中国家注入资金,就能使这些国家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并有效地提高社会福利。
因此,二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把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实现工业化当做发展的主要内容。
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战略的普遍实施,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全球危机,例如资源耗竭、粮食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社会贫富悬殊等。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联合国倡导的第一个发展十年以失败而告终。
尤其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陷入了增长率下降和债务危机中,因为长期以来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外国公司拥有产权的初级出口的增长,由于缺乏结构变革和制度变革,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和其他部门的生产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变;经济部门的效益也没有发生相应的增长,实际收入的利益没有在各个阶层间进行公平的分配,只是个别人获益暴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提高。
由于这种增长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于是人们开始对增长即发展的理论进行反思,认为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
经济增长不是目的,经济发展才是目的,并且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学家赫里克和金德尔伯格认为,在经济学理论中,增长与发展有时做同义词使用,在某些场合这种用法完全可以接受。
但是当这两个词在一起使用时,应该区分它们的词义。
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在他们两人看来,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的增加,主要是指数量上的变化,表现为GDP或人均GDP的增加。
而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概念,更是一个多维度的质量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质量和效益、分配的合理乃至政治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经济增长包括了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也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
而经济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之间投入分布的改变。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增长着眼于身高、体重,发展则注重于机能和素质的协调和改变,如学习能力等[1]。
总之,经济发展应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
一般认为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即产出的增加;二是结构改善,包括人口结构的城市化、产业结构协调与优化;三是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公平分配、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四是政治和经济体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然同步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一定是同步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的稳定。
相反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其实关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命题。
在19世纪、20世纪,把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国家进步的唯一标志的理论曾一度占据了主流。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的不发达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只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各种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社会也就会保持稳定。
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证明其武断性和不合理性。
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社会综合运动,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达标”[2],它既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同时也包括国家的民主化、社会的城市化和价值观的个人理性化,其丰富内涵是GDP指标所难以涵盖的。
在现代社会中,正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的保护、忽视了人文关怀,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
亨廷顿在其《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事实上,现代性孕育着稳定,但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因为“产生政治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
”[2]亨廷顿所言虽比较偏激,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现代化进程确实伴随着动荡、不稳定,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改革的代价。
从历史上来看,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经济迅速增长之后,发生了社会动荡[3];而前些年经济发展居亚洲四小虎之首的印尼近年来也不断发生动乱、政变[4]。
当然,这些例子还不尽然说明一定是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的不稳定,造成这些国家发生动荡的原因还有很多,但它至少说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稳定。
关于原因,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迪尼认为是社会结构失衡、两极分化与阶级斗争。
当然经济增长也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动荡不稳定。
而就算我们可以肯定上述例子中的不稳定是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我们也只能推出经济增长会带来不稳定,但是并不能据此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不稳定。
因为从全球看,情况并非都如此。
很多国家如西德、日本、意大利在二战后都出现了高经济增长率,但是国内却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冲突,其现代化进程基本是在非常平稳的过程中进行的。
因此,严格地说,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是具有双面效应的,即同时存在对社会稳定正向的促进效应和反向的破坏效应,而最终结果则取决于两类效应的角力。
由于这两类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人为控制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关注经济增长对人类发展、人民福利的作用[5]。
因此,要使经济增长在社会稳定中起到正向作用,就要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求得一个相对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经济稳定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微观经济活动充满生机活力;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6]。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保持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过去那种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是一种单纯追求增长的片面发展战略。
这种战略的缺陷在于其仅仅关注发展的手段,却忽视了发展的目的,无视普通民众的需要;把环境当做可无限获取的资源,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下去所必须珍惜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以及其作为生产资源的有限性。
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正在被打破。
人们认识到,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把当代的生存和后代的持续发展,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和协调。
离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离开协调有序性的经济增长,最终将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衰退乃至危机。
2003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均衡发展,坚决摒弃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率的片面发展观。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经济稳定的基础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经济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应达到生态持续,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统一起来。
要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
其次,是经济持续。
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开发及其应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资源,降低损耗,增加效益,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使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
三是强调社会持续。
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消除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社会的稳定[6]。
综上所述,维护社会稳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只有极大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稳定。
经济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稳定,其内涵应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参考文献:[1] 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 陆志明.现代化是含义广泛的社会运动[EB/OL].新华网,http//:.[3]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37-38.[4] 何新.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440.[5] 胡鞍钢,王磊.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新华文摘,2006,(4).[6] 陶德麟.社会稳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