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docx

合集下载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总则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指南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内容,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指导。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 坚持德育为先。

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 坚持实践育人。

将德育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价值,增强道德自觉。

4. 坚持整体推进。

加强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5. 坚持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注重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 坚持依法治教。

加强德育工作法治建设,明确各方职责,确保德育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中小学德育工作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立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公德;培养学生具备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单选题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单选题

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笔试题库(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有哪些内容,表述完整的有:()AA.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准确把握规律性,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大力增强实效性,夯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保障。

B.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C.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D.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B A.体育锻炼B.中小学德育C.计算机信息化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3.( C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B.生态文明教育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公民意识教育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A)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关心其生活条件与专业发展。

A.1B.2C.3D.4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同时要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DA.校长B.教导主任C.心理健康教师D.班主任6.加强()教育和()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AA.生命、青春期B.体育、身心C.家长学校、班主任D.生态、心理健康7.鼓励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组织以()()()为主题的微视频创作展示。

BA.“爱国”、“爱党”、“爱校”B.“中国梦”“三爱”“三节”C.“爱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三爱”D.“中国梦”“依法治国”“和谐社会”8.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

C A.语文B.品德与社会C.各学科D.思想品德9.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把学生参加()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第二稿)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工作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为目标,把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推向新的高度,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使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德智并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坚持贯彻“三个深入”,即学校德育工作要“深入学生生活,深入学生家庭,深入学生内心”。

三、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中小学德育工作继续按照“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德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德育特色示范学校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

针对德育工作现存的主要问题,切实落实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深入贯彻,突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宣传,保证德育工作的方向性和时效性各中小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校园文化和德育工作的根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和各种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深入学生心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青少年明白基本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信仰,更好地凝聚起学生的爱国力量和热情。

(二)精心组织,突出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升华青少年学生精神品格各校要结合课程学习,培养国家意识,把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和国家自强作为重点;培养文化认同,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

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选择题及答案

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选择题及答案

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笔试题库(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有哪些内容,表述完整的有:()AA.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准确把握规律性,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大力增强实效性,夯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保障。

B.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C.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D.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B A.体育锻炼B.中小学德育C.计算机信息化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3.( C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B.生态文明教育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公民意识教育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A)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关心其生活条件与专业发展。

A.1B.2C.3D.4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同时要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DA.校长B.教导主任C.心理健康教师D.班主任6.加强()教育和()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AA.生命、青春期B.体育、身心C.家长学校、班主任D.生态、心理健康7.鼓励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组织以()()()为主题的微视频创作展示。

BA.“爱国”、“爱党”、“爱校”B.“中国梦”“三爱”“三节”C.“爱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三爱”D.“中国梦”“依法治国”“和谐社会”8.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

C A.语文B.品德与社会C.各学科D.思想品德9.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把学生参加()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1.20•【文号】教职成厅〔2019〕7号•【施行日期】2019.11.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一)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对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为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任务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持续努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德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更加突出。

第一届全国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A卷)

第一届全国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A卷)

第一届全国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A卷)第一部分:笔试题目(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入括号中)1.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件中》提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锐意进取B.团结友善C.中国梦D.改革创新2. 中国职业学校道德品行教育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与训练、()、艾滋病预防、毒品预防、环境保护等专题教育。

A.节俭意识培养B.生命安全教育C.廉洁意识培养D.法制意识培养3.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4.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要遵循的“三贴近原则”不包括( )A.贴近学生B.贴近职业C.贴近实际D.贴近生活5.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体现了( )的理念,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A.热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B.以学生为主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C.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帮组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D.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6. 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

A.自立B.自爱C.敬业D.乐群7.“既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要切实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这体现的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A.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B.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C.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8.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岗位是()。

A.重要的非专业性岗位B. 重要的专业性岗位C. 一般的非专业性岗位C. 一般的专业性岗位9. 摆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各项工作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

培育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

培育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引导学生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为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今后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节”(节水、节电、节粮)教育为重点,以《守则》、《规范》为载体,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认真研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品德状况,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和道德素养全面提升。

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全市德育工作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家校合作育人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两翼,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在德育实效化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教育内容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德育目标空泛、德育活动实效性不强等问题。

为此,我们要在完善德育目标基础上,将德育目标具体化、明确化,要求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

深化德育目标递进层次化、德育内容序列化改革,按学段对养成教育工作目标进行细化,确定了相互衔接、内在统一、层次递进、逐步达成的养成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

紧紧围绕《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强化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中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在参与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教育局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

教育局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

教育局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德育在推动学校发展和促进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全过程,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真正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着力解决好制约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任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中小学生不同阶段身心成长的特点,进行爱心教育、诚信教育、公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合格公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三、主要措施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强化德育队伍建设1.健全和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

各中小学要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和教导处、共青团、少先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德育课程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和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健全班主任的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

要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作者:来源:《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05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让学生逐步明白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探索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改善时事教育,举办中小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用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引导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不断成长。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要认真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xx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与改革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苏教基〔2020〕19号)文件精神,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等要求,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水平,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为家庭教育指导核心内容,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体制机制,着力培养一支专业专职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构建社会各方资源协同的工作网络,使各地各校形成方式灵活多样、方法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氛围,逐步建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每年评选20家左右的市级家庭教育特色学校,8个优秀家长学校,4个示范家长学校。

二、基本原则1.坚持普遍与特殊相结合。

在充分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基础上,注重个体差异研究,重点关注处于特殊困境、存在特殊需求的未成年人,与家庭成员共商共行,组织开展关爱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以及常态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

2.坚持保护与引导相结合。

在充分保障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基础上,遵循家庭教育特点,指导家庭成员树立科学家庭教育理念,通过言传身教、生活实践,对未成年人的道德修养、身心健康、行为养成等方面实施正面引导和积极影响。

3.坚持学校指导与协同育人相结合。

立足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指导作用,主动沟通妇联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紧密结合、协调一致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所有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三、重点任务(一)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形成协同工作网络1.持续完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体制机制。

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

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

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思想呈现多样、多元和多变的特征,个体信仰缺失,主导思想淡化,社会思想凸显功利化,学校德育长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实践、德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德育工作陷入形式化和空洞化,素质教育无力,应试教育呈现出文化性的顽固特征。

为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不断转变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活动载体,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势在必行。

二、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小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全过程,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正确的是非观、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加强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掌握学科的“德育点”,把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发挥出来,强化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

二要加强“中国梦”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树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信心。

三要深入开展爱国教育、友善教育、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把学生品行写进成长记录,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四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五要创新形式,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活动。

六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实际开设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课程以及《县历史文化读本》地方课程。

三、明确德育工作各阶段重点。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7.08.17•【文号】教基〔2017〕8号•【施行日期】2017.08.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教基〔201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经研究,我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

各地要加强组织实施,将《指南》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纳入校长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请将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我部。

教育部2017年8月17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特制定本指南。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让学生逐步明白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探索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改善时事教育,举办中小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用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引导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不断成长。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要认真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团委,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党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深入持久、扎实细致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科学化,现就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1.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

近年来,各地各校和共青团组织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任务,从认知、践行、传播、引领等环节入手,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

同时要看到,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抓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养成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在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传等方式,重点在“融入”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长效机制,使广大师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教育部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一是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

二是要准确把握规律性,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

三是大力增强实效性,夯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保障。

(教育部网站,2014-04-01)
(教育部网站,2014-03-31)
教育部启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精神,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通知要求,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全国中职学生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建立保障系统运行和维护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做好系统部署实施各项工作。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为深切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依照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经研究决定,从2021年起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全然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进程,注重宣布道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引领全部师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准那么,宏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自觉追求强盛、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使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二、目标要求教育目标:引导学生牢固经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体内容,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遵守《小学生守那么》和《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引导学生遵规守纪,团结合作,勤劳俭仆,孝顺父母,老实守信,遵守公德。

三、大体原那么(一)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符合学生进展需求,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增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进展。

(二)坚持全员育人。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覆盖到全部教职工和全部学生,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进程,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行政治理和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

(三)坚持知行统一。

着眼培育和践行活动的实效性,把教育与社会实践、志愿效劳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躯体力行,体验和明白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觉践行意识。

四、实施途径(一)课程育人。

引导广大教师熟悉课程与教学活动关于学生价值观学习的重要意义及内在关系,引导教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凝视课程与教学,增强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踊跃价值体验。

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设计进程中深切挖掘学科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本身所包括的丰硕价值因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硕课程价值观目标,发挥课程与教学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

加强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

加强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WORD版【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加强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市文件精神,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健全德育机制,创新德育途径,强化德育队伍,规范德育管理,凝聚德育合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让学生逐步明白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探索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改善时事教育,举办中小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用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引导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
来,为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不断成长。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要认真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认真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要深入推进节粮节水节电活动,持续开展“光盘行动”。

加强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体验活动,参与环境保护宣传,使他们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加强海洋知识和海洋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现代海洋观念。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课程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科学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场所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中小学心理辅
导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活动空间。

加强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关心其生活条件与专业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同时要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加强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5.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手机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或受到不良影响。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

加强网络正面引导,推进德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资源,凝聚广大师生,形成良好互动。

鼓励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组织以“中国梦”“三爱”“三节”为主题的微视频创作展示。

二、准确把握规律性,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
6. 改进课程育人。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
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

加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

推动学科统筹,特别是加强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提升综合育人效果。

开发有效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丰富学校德育资源。

开展学科德
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7.改进实践育人。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要普遍开展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劳好学、节约环保、团结友爱等为主题的系列行动;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学雷锋”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教育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在每个学段至少参加1次学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农村学校应普及适当形式的种植或养殖。

要广泛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宫、家、站)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活动。

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8.改进文化育人。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挖掘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

要加强图书馆建设,提升藏书质量,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

学校要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或书写上墙,让学生熟练背诵。

要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
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

要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广播电视网络等设施,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9.改进管理育人。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积
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班级民主管理和各种面向学生制定的规章制度,都要充分体现友善、平等、和谐。

要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把育人要求和岗位职责统一起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探索推行德育导师制。

加强师德建设,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大力增强实效性,夯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保障
10.改进方式方法。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加强德育规律
研究,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循序渐进、注重因材施教,润物细无声,真正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要突出知行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客观真实记录学生行为表现情况,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

要勇于改革创新,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定期开展德育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德育专业能力。

1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德育工作纳
入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确立年度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相关责任主体。

保障德育工作经费,纳入教育经费年度预算,满足学校德育工作需求。

12.强化协同配合。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主动联系综治、公安、民政、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

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帮扶,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大力推动家庭教育,普及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改进家访制度,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树立科学观念,运用良好家风,促进子女成长成才。

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发挥正能量。

13.完善督导评价。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
作的督导检查,将其纳入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及责任区督学的工作范畴,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督导评价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教育部将定期表彰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探索品德优秀学生表彰激励机制。

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也要完善相应的表彰激励机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努力促进年轻一代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