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选入古诗词五篇中考复习专项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古诗词鉴赏专项练题(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共5分)满江红[清]XXX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XXX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9.这首词是XXX的中秋节述怀之作,其中用典手法颇有特色,如:上阕的“①”是借XXX“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的现实,引出激昂的忧愤之情;下阕的“青衫湿”则是借XXX 《琵琶行》之语,写自己因②而落泪的孤独困境,表达深切的③之情。

(3分)10.XXX与《木兰诗》中的XXX都是巾帼英雄,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结合这首词和《木兰诗》的内容,简要比较一下这两位巾帼英雄的形象有何不同。

(2分)答:【分析】《满江红•小住京华》是妇女解放活动先驱秋瑾所写的一首词。

该词作于1903年。

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

通过层层表述,迂回地反应了革命者插手革命前的庞大矛盾的心情,逼真感人。

【解答】(1)本题考察诗词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汗青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希望或情感。

词上阕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两句一句化用汗青典故,一句是XXX自己的经历与情感提炼。

XXX写下这首《满江红》的1903年中秋节,正是中国四面楚歌的时期,清当局腐败能干,列强环伺,中华民族处于悬崖的边沿。

下阕“青衫湿”则化用了XXX《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意,表现词作者今后踏上了寻觅知音、寻求女性自在、寻找民族解放的道路。

可见作者其时处于孤独窘境,内心无比的凄凉。

(2)本题考查诗歌人物形象的比较与分析能力。

XXX的这首词,通过层层的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名师精讲解题思路与技巧,值得下载练习)古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很高的创造性活动。

诗歌赏析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考点分析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

诗歌赏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学趣味。

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感悟、欣赏等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中考考试说明》:“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

同时,古诗词鉴赏也是中考语文复习耗时多,见效少的薄弱环节。

二、考点要求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励志类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画面描述、内容品读,常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分值上主客观兼顾,思维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成为常态。

除了复习时加强有效训练外,一些鉴赏的思路也有必要帮助学生厘清,解题的技巧更需要合适时点拨。

教学过程:一、鉴赏思路点拨(一)鉴赏字词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25.诗词五首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25.诗词五首 (含答案)

诗词五首一、单选题1.下列对《雁门太守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旧题,这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

B.“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写出了战场血流成河,渗入土中,凝结为紫色,正面写出了战争的悲壮之感。

C.“半卷红旗”写出了乘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慷慨悲歌之地,加上“鼓寒”的声音细节,加剧了悲壮的气氛。

D.诗作的结尾抒写了官军全体将士忘身报国之情,感人至深。

2.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折戟沉沙铁未销”从一支断戟写起,看似平淡实为不平,“铁未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B.“东风不与周郎便”借火烧赤壁一事表明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表达对周瑜历史功绩的羡慕之情。

C.“铜雀春深锁二乔”别出心裁地借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生动。

D.这首怀古咏史之作,寄寓作者吊古之意,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3.选出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20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

2020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诗经·蒹葭》,完成(1)—(3)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答: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

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答: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

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二、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本诗用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题20题及答案全套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题20题及答案全套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题20题及答案全套1.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①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③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④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⑤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⑥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⑧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答案】①暂凭杯酒长精神②闲来垂钓碧溪上③弓如霹雳弦惊④燕然未勒归无计 (5).徒有羡鱼情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报君黄金台上意⑧相顾无相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

需要注意“钓”、“霹雳”、“羡”的书写。

2.古诗文名句填空。

千百年来,中华大地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

有的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①________”;有的坚守道义,“②________,于我如浮云”;更有舍生取义的英雄,如文天祥,他在经过零丁洋时,写下“③________?④________”的铮铮誓言。

他们都称得上是“富贵不能淫,⑤________,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答案】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义而富且贵③人生自古谁无死④留取丹心照汗青⑤贫贱不能移【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

需要注意“涟”、“汗青”的书写。

3.默写。

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②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部编2020中考古诗赏析专题复习(附答案)+各地模拟模拟试卷精选汇编练习

部编2020中考古诗赏析专题复习(附答案)+各地模拟模拟试卷精选汇编练习

部编2020中考古诗赏析专题复习(附答案)+各地模拟模拟试卷精选汇编练习【复习目标】1、认识并总结出诗歌赏析常见的题型、考点及答题方法。

2、通过练习来巩固做诗歌赏析题的方法,加深对课内诗歌的理解。

考点分析(第一课时)绝句二首杜甫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江面碧波荡漾,白色的小鸟,掠翅江面,格外醒目,山青翠欲滴,盛开的鲜花,简直像燃烧的火焰,红艳无比。

(重点是描绘出几种景物的颜色。

2分)(内容形象)2、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答:作者通过本诗抒发了思乡盼归之情。

(思想感情2分)3、“山青花欲燃”中的“燃”字妙在何处?答:“燃”突出了花朵色彩的火红、艳丽(1分),同时与“青山A”相互映衬,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1分)(表现手法)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本诗绘形绘色,突出了景物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

答:写桃花、柳丝、春雨等,抓住了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用“红”、“绿”、两字,使景物色彩鲜亮怡目;渲染了桃花、柳丝在春雨、水雾中的婀娜多姿,柔和可爱;诗句细致描绘,层层渲染,构成了一副浓墨重彩的美丽的图画。

(内容形象表现手法)2、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

答:营造了清晨一种清幽的意境,如诗歌最后一句用“莺啼”的声音衬托了“犹眠”的静。

(或用“未扫”、“犹眠”等写出了幽静也可)(内容形象思想感情)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请简要回答。

答:黄四娘家鲜花盛开景象的描绘。

黄四娘家的庭院花团锦簇,把人行小路都遮盖了,那千朵万朵花把枝头都压低了。

诗人用夸张手法来写花的繁盛。

后两句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写花香。

花香招来了蝴蝶,花香引来了黄莺,那留连忘返的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那歌喉宛转的黄莺也不停地啼鸣,真是鸟语花香的世界。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名师精选全国真题+解析答案,值得下载)专题一重点篇目一、XXXXXX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XXX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大海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大海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相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1XXX会在一同。

2.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XXX,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

登山观海,面临XXX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墨客把登高望海所见的自然风景,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XXX地刻画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墨客坦荡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坦荡,气魄雄壮,通篇以写实的伎俩展现了一个大志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XXX/入旧年。

乡书/那边达?归雁/洛阳边。

1.(2017·南充)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曲折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2绿水前面去了。

B.“XXX生残夜,XXX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XXX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最新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有答案解析)

最新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有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班次姓名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友人黄鹤楼李白崔颢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的________愁情。

【答案】思乡【解析】《黄鹤楼》通过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想,烘托出作者清冷的思想之情和自己深重的漂泊之感。

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

所以可概括为“思乡”之情。

2.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答案】 A【解析】 B.“故人”是老朋友。

“昔人”是指过去的仙人。

C.“青山”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晴川历历汉阳树”:如今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晴川”写物是人非之感。

D.“浮云”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白云千载空悠悠: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白云”指白云悠悠,仙去楼空,岁月不再,物是人非,世事茫茫。

故选A。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___居士。

【答案】东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部编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七年级第1卷:1。

填空:1.东临碣石,(曹操《观沧海》)2.,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4.文道龙跨越五条小溪。

(李白的《我是来听王长岭左迁龙彪的消息的》)。

5我送一颗悲伤的心和一轮明月(李白的《听说王长岭左迁龙彪瑶有此信》)10.,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13.,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14.,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6.强欲登高去,。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7.,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8.,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9.,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0.,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2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22.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23.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4.stiff Living独自一人的村庄不会为自己哀悼,。

(陆游的杰作《11月4日的风暴》)25,铁马冰川之梦。

(陆游的杰作《十一月四日的风暴》)26、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著《潼关》)27,当这座山进入潼关时,没有解决办法。

(谭嗣同的《潼关》)。

对古诗词的理解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2.《观海》这首诗的主要表达是描写,但也有两首诗是叙事诗。

这两首诗是:。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4.在《观海》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话:海浪汹涌,山峦和岛屿高耸突兀。

5.在《观海》一诗中,详述诗人所见情景的句子是:。

6.《观海》一诗中描述诗人想象的场景的句子是:。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阅读专项练习题(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共5分)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这是一首回忆往昔历程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前四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身世浮沉,既有苦读经书后的仕途成功,又有国难当头时的①;后四句先巧用双关描述自己曾经的苦闷煎熬,再阐明心志,以②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每空不超过4个字,2分)10.从下面两幅画中选择一幅,用《过零丁洋》中的一联为其题诗,请结合诗句和图画内容,说明用此联题诗的理由。

(3分)【甲】【乙】选择:【】题诗:理由:(二)(共5分)9. 示例:①命运坎坷(或“痛苦飘零”“抗敌失利”等)②捐躯报国(或“舍生取义”等)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①从诗人身世之“沉”角度答,②从视死如归、死得其所、爱国尽忠、留名青史等角度答,意思对即可。

每空超过4个字的,不得分。

10.示例一: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画中人物被锁链束缚,却依然执笔题诗,器宇轩昂,坚贞不屈,正符合这两句慷慨赴死、忠心报国的意思。

示例二:乙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画中人物伫立滩头,面对波涛翻滚的洋流,孤独落寞,正符合这两句曾经在滩头感到惶恐、在洋中感慨伶仃的意思。

评分标准:共3分。

选择和题诗匹配1分,理由2分,其中画面细节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1分。

(二)阅读《春望》,完成8-9题。

(共5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本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安史之乱中,春日的长安城一片①的景象;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战事持久和②。

整首诗表达出诗人思念亲人、③的情感。

(3分)9.鸟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初中语文部编版古诗词专项练习题(选择+填空+诗句应用)(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古诗词专项练习题(选择+填空+诗句应用)(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古诗词专项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_____”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B、伤悲C、忧伤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_____。

A 、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3、《七步诗》的作者是_____。

A、曹操B、曹丕C、曹植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_____。

A 、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叶绍翁的_____。

A 、《游园不植》 B、《春望》 C、《春夜喜雨》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_____的诗句。

A、王勃B、李白C、王维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_____。

”是文天祥的诗句。

A 、汉青 B、汗青 C、汗清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_____。

”是王昌龄的诗句。

A 、阴山 B、边关 C、燕山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的“坐”的意思是_____。

A 、因为 B、坐下 C、座位10、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_____。

A、多少楼台烟波中B、多少楼台风雨中C、多少楼台烟雨中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_____的诗句。

A 、王维 B、王之涣 C 、王勃12、《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元代_____的。

A、张养浩B、马致远C、元好问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_____。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的是_____。

A 、春色 B、梨花 C、雪景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_____的《无题》。

A 、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

“出自杜甫的_____。

A、《茅屋为秋风所破》B、《登高》C、《蜀相》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题阅读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绝句,完成题目:宴词柳堤春水绿悠悠,畎①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②,桃溪浅处不胜。

【注释】①畎:quǎn,田间小沟。

②棹:zhào,船桨。

(1)请为末尾句补一个字,使诗句完整。

(2)诗人参加宴会是为了【分析】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虽然是在宴席上所写,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但却以乐景写爱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解答】(1)此题考查诗歌的补充,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古诗中的表现手法都常见就是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此外还在引用典故、烘托和反衬等,了解这些根据诗句内容判断。

“桃溪浅处不胜”的意思是就怕这桃花溪太浅,承受不了什么。

结合全诗内容,诗人寄情于景(或融情于景),借桃溪水浅载不动的应该是离别,联想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所以此处可填写“舟”,实写离愁之深重,舟船难以承载,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

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特别是“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意思是不要去理睬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显然是为了送别才去赴宴。

答案:(1)舟(2)送别译文:长堤下,春水碧明一片悠悠,和漳河一起慢慢流;不要去理睬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一)阅读下面诗歌,充成5-6题(6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3分)6.《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10-11题。

(共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①代的范仲淹,诗句开头一个②字写出了延州和内地大不相同的秋季风光,同时也为整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情感设下伏笔。

(2分)11.在众多诗人笔下,白发不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请结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一句与《渔家傲•秋思》中的画线句,分析两位诗人借助“白发”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分)(二)阅读(共5分)10.【答案】2分宋异11.【答案示例】(3分)示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借助“白发”,抒发了自己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助“白发7抒发了思念家乡但也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情。

分析:准确分析情感各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8-10题。

(共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这是一首酬答赠言诗,是刘禹锡和__________________ (填姓名)扬州相会时所作。

(1分)9.阅读诗歌,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一致。

(2分)这首诗歌情感丰富,富于变化。

首联尽述诗人被放逐凄凉之地的① _______ :颔联则借典故表达孤身归来、物是人非的②________ ;而颈联格调却发生了质的转变,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诗歌的尾联,诗人在感激好友之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整首诗沉郁中见豪迈,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古诗文默写专项练题一、直接型默写1.东临碣石,(XXX《观沧海》)2.XXX涌起。

(XXX《观沧海》)3.水何澹澹。

(XXX《观沧海》)4.XXX标过五溪。

(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我寄愁心与明月。

(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7.何人不起故园情。

(XXX《春夜洛城闻笛》)8.故园东望路漫漫。

(XXX《逢入京使》)9.马上相逢无纸笔。

(XXX《逢入京使》)10.XXX不久归。

(XXX《晚春》)11.惟解漫天作XXX(XXX《晚春》)12.念天地之悠悠。

(XXX《登幽州台歌》)13.烽火连三月。

(XXX《春望》)14.白头搔更短。

(XXX《春望》)第1页共20页15.水面初平云脚低。

(XXX《钱塘湖春行》)16.几处早莺争暖树。

(XXX《钱塘湖春行》)17.最爱湖东行不足。

(XXX《钱塘湖春行》)18.求之不得。

《关雎》19,白露为霜。

《蒹葭》20.道阻且长。

《蒹葭》21.悠悠我心。

《子衿》22.XXX望五津。

(XXX《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3.与君离别意。

(XXX《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4.浊酒一杯家万里。

(XXX《渔家傲.秋思》)25.人不寐。

(XXX《渔家傲秋思》)26.亲射虎,看XXX。

(XXX《江城子密州出猎》)27.醉里挑灯看剑。

(XXX《破阵子》)28.XXX二十有一年矣。

(XXX《出师表》)29.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XXX《出师表》)30.苔痕上阶绿。

(XXX《陋室铭》)第2页共20页二、理解型默写1.《论语》中XXX强调不仅能研究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2.《论语》中XXX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轻易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保持不懈的句子是。

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 默写专题

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 默写专题

默写专题常州(1)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2)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奄《渔家傲》)(3)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4)请为右图配上符合画意的连续的两个古诗词名句。

6. (1)夜吟应觉月光寒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4)示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淮安4.诗、文名句填空。

(共8分,每空1分。

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必答题:(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浅草才能没马蹄”均通过“草”来表现早春景物特点。

选答题(7),可以为师矣。

(《论语》)(8)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夏日绝句》)(9)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10),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答案】 (1).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 (3)乾坤日夜浮 (4). (4)断肠人在天涯 (5). (5)天时不如地利 (6). (6)草色遥看近却无 (7). (7)温故而知新 (8). (8)死亦为鬼雄 (9). (9)雪却输梅一段香 (10). (10)谁言寸草心连云港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2)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3)潭西南而望,▲,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4)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选入古诗词五首中考专项练习《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个字的意蕴,说说这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词开头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用?4从炼字角度赏析“嗟”“谩”两字。

(两层含义)5写梦境的作用?6为什么写“梦魂归帝所”?天帝的形象?7词风格上的特点?8对“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理解?(为什么向往神山)9赏析后三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这首词起笔一问一答,饱含着词人的万千愁绪。

请结合上阕内容,展开联想,以词人的口吻,描述你从画线句中读到的词人的心理活动。

(3 分)2.词的下阙借写孙权,含蓄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叫作“用典”。

你读过的古诗词中“用典”的语句还有“ ”。

(课外诗句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1 分)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词人登楼望远, 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 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 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 感情深沉, 意境高远。

4.“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2 分)《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来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2 分)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3.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2分)A、《满江红》作于1903 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分)5.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分)6.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7.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5 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 3 分)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3、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4 分)4、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 4 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2.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请赏析诗中的“独”字。

(2 分)3、您是否同意说本文诗的风格是"沉郁悲壮"?为什么?4、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

5、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个画面。

6、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新选诗词五首答案《渔家傲》1.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2.“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3.前两句写了拂晓时分海上的情景,展现了一副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营造了一种苍茫无际、瑰奇雄伟的意境,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4.“嗟”是叹息的意思。

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穷途、茫然不知所措的喟叹。

“谩”是徒然的意思。

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才华,因知音早逝而无人会意;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情感: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5.(1)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做对照,表达了她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2)词人非凡的才能和美好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因此只有寄托梦境,在梦境中寻求出路。

6.词人空有才华,不能为世所用,加上长期漂泊,年老力衰,感到彷徨无计,只有通过幻想,向天地倾诉,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天帝形象:态度温和、关心民间疾苦。

7.豪放派(浪漫主义)。

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梦幻生活、历史与现实,气势恢宏,格调雄奇,展示了豪放不羁的性情。

8.作者希望风不要停,把她蓬草一样轻的小船吹往三座神山。

9.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作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空有才华而无处施展的苦闷,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主旨:表现了词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 空有才华而无处施展的苦闷,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南乡子》1。

登上北固楼,举目远眺,我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啊?它已非我们所有了! 我看到的只是北固楼的无边风光。

从古到今,这里不知道演绎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往事悠悠。

只有这无尽的长江水,日夜滚滚向东流。

唉,这滚滚江水也载不动我内心的万般忧愁啊!(3 分。

意思理解正确,2 分,语言1 分)2.答案示例1: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答案示例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3 分)C4.(2 分)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满江红》1.(2 分)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1 分)2.(2 分)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1 分),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1 分)3.C 别号是鉴湖女4.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5.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

(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意思相近,酌情给分)6 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3 分)7.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 节奏明快/ 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2 分)“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

(2 分)而结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1 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黄鹤楼》1.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2、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3.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1 分)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1 分)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1 分)千载白云,空自飘荡, 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1 分)4.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

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

(2 分)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2 分)《登幽州台歌》1.B2. 示例: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

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

(言有理即可)3.同意。

因为通过作者登台所见所感,以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为背景,来抒发天地之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的情感,来抒发岁月无情时不我待的深重感喟的,所以使全诗染上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4.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5.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 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 不禁感到孤单寂寞, 悲从中来, 怆然流泪了。

6.登楼远眺,凭今吊古。

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

(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 分)7.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意思答对即可给分)内容要点《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