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九十年代初,苏
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3.形成一个认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世 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考阅卷现场
①意识形态 济发展 义
②美苏
③共产主义 ⑧多极化
④西欧 ⑬多极化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解析
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的出口比例很大,这说明两者的
联系较强。再结合时间“1953年”可知B、D两项错误;20世
纪5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黄金时期”,C项 不符合史实,排除。最终选择A项。 答案 A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⑤华约
⑥经
⑦欧洲共同体
⑨政治大国
⑩殖民主 ⑭一超多强
⑪第三世界
⑫斯大林体制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命题角度1 美苏冷战的原因、表现及评价
(2013· 江苏单科,20)(2013· 福建文综,24)(2013· 广东文综, 23)(2011· 福建文综,23)(2011· 浙江文综,39)(2011· 江苏单 科,17) 【知识链接】 (1)原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
答案
A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命题角度2 不结盟运动出现的主张及评价
(2011· 山东文综,16)(2010· 福建文综,22) 【知识链接】
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标志着发展中国 家的崛起。
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7.版图中的德意志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 我们感到休戚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 下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 问题:(6分) (1)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的变迁?(2分) (2)B图和D图的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2分) (3)C图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 (4)四张图片给你哪些启示?(1分) (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 (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 (3)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 (4)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 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
课堂小结
1、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认识
a.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发 展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 b.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走上了非资 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容易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比人类历 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因而社会主义的巩固比历史上任何一 个革命都困难得多,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d.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布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 必然遭到来自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遏制、围剿直至颠覆, 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会带来严重影响。 e.社会主义国家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 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绝不能拘泥于苏 联模式。 f.苏联东剧巨变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 失败,相反中国已吸取教训,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单元分析
二、本单元高考说明内容 三、第五章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 联解体
第1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3.影响 (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 ① 德国的分裂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 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战争:1945年,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1948年建立了大 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美 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③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 ④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 撤走导弹。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3.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大国关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国、法国、 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 系。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中苏关系紧张。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联合和日本经 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 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 美俄关系反复变化。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③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3)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在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日 益加剧。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2.表现
方面
美国
苏联
政治 经济
杜鲁门主义 ①时间:1947年3月 ②内容: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 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③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干涉各国内政 ,反共反苏 ④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 冷战”的正式开始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3.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大国关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国、法国、 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 系。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中苏关系紧张。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联合和日本经 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 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 美俄关系反复变化。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③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3)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在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日 益加剧。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2.表现
方面
美国
苏联
政治 经济
杜鲁门主义 ①时间:1947年3月 ②内容: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 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③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干涉各国内政 ,反共反苏 ④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 冷战”的正式开始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2)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65年4月8日,6国
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合并3个共同体,统称欧洲共同体。目 前欧盟有25个成员国,人口4.55亿。成员国有:法国、联邦德国、意
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
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动脑筋
面对科索沃危机,美 国是怎样做的?又是以什 么为借口的?
米洛舍维奇 克林顿
VS
中 国 驻 南 联 盟 大 使 馆
许杏虎
朱颖
邵云环
科索沃战争
结局? 原因? 影响?
动脑筋
面对科索沃危机,美 国是怎样做的?又是以什
么为借口的?
“人权高于主权”
It is a good idea!
Are you agree with he? Why????
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 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具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称“北大西洋联盟”“北大西洋 集
团”, 简称“北约”。是战后美国为了维护其在欧
洲 的霸权地位,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 1949年4月4日,美、加、比、法、卢、荷、英、丹麦、 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 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 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18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 年正式加入该组织。1996年接收波兰、捷克和匈牙利。 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原华约国家、独联体 及波罗的海3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 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 案。1997年5月,为“把北约与伙伴国的政治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国家与伙伴国家外长共同决定 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 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 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
第一讲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演变
战前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实际上只是少数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实 力对比。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演进,主要是建立在这几个资本主义 大国实力的消长、地位的起落基础上的。
1919年6月2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 在法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根据该条约,德国 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还被迫交出约八分之一面 积和十分之一人口的本国国土,支付1300亿马克的 赔款。
战时联盟的军事、政治、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波兰、德国问题是二者 关系破裂的主要根源)
(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以东西方冷战对抗为主要特征, 以美苏争霸为核心内容的两极格局。
1、战后初期全球“冷战”局面的形成
二战后不久,以美为首的帝国主义者把它们自己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 行的,除了直接进行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总称为“冷 战”。
哥伦布与达· 伽马分别开辟了通往美洲和亚洲的航线
2、定义 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规模或状态。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
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即世界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
3、特点 (1)相对稳定性 (2)客观性 (3)历史性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类型
布拉格之春
(二)70年代的两极多元趋势 1、原因:美苏两国实力对比的变化:美苏之间军事均势尤
其是核均势的形成。
2、表现:
美国实行全球性战略收缩,尼克松主义、五大力量中心论、 推行均势政策;
苏联的进攻战略和扩张势头,全球扩张性的勃列日涅夫主 义、1979年入侵阿富汗达到顶峰;
两极格局下多种力量的发展,但第三世界、西欧、日本、 中国的发展还不足以根本改变美苏争霸、控制世界局势 的状况。
1919年6月2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 在法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根据该条约,德国 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还被迫交出约八分之一面 积和十分之一人口的本国国土,支付1300亿马克的 赔款。
战时联盟的军事、政治、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波兰、德国问题是二者 关系破裂的主要根源)
(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以东西方冷战对抗为主要特征, 以美苏争霸为核心内容的两极格局。
1、战后初期全球“冷战”局面的形成
二战后不久,以美为首的帝国主义者把它们自己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 行的,除了直接进行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总称为“冷 战”。
哥伦布与达· 伽马分别开辟了通往美洲和亚洲的航线
2、定义 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规模或状态。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
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即世界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
3、特点 (1)相对稳定性 (2)客观性 (3)历史性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类型
布拉格之春
(二)70年代的两极多元趋势 1、原因:美苏两国实力对比的变化:美苏之间军事均势尤
其是核均势的形成。
2、表现:
美国实行全球性战略收缩,尼克松主义、五大力量中心论、 推行均势政策;
苏联的进攻战略和扩张势头,全球扩张性的勃列日涅夫主 义、1979年入侵阿富汗达到顶峰;
两极格局下多种力量的发展,但第三世界、西欧、日本、 中国的发展还不足以根本改变美苏争霸、控制世界局势 的状况。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1张PPT)
流通量增加
的商业强国崛起
里斯本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塞维利亚
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塞尔维亚港
地中海到大西洋沿岸 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出现
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2、影响 (2)对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
伴随新航路开辟,商业领 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随着新航线的开辟, 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
教皇子午线以东为葡萄牙势力范围, 包括亚洲大部分地区和南美洲的巴西。 教皇子午线以西为西班牙势力范围, 包括美洲大部分地区和亚洲的菲律宾。
17世纪
西班牙殖民地示意图(红色)
荷兰殖地示意图(绿色)
18世纪
葡萄牙殖民地示意图(绿色)
英国殖地示意图(红色)
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2、影响 (1)对殖民地
与
世
整体化世界: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大变革时代: 世界格局的演变
带来
人口迁移、物种交流
疾病传播
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印度洋贸易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太平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早期殖民扩张 改变人类文明格局、国际政治格局 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 人类文明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
文化:人口迁移、物种交换、疾病传播
3、人类文明格局:
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东方逐渐 从属与西方。
4、国际政治格局: 以西欧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亚、非、拉美、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对欧洲: (1)经济: ①欧洲同亚非美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②英国、法国、荷兰等(西欧)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③西欧成为开始形成的世界市场的中心。 (2)导致了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 ①引发了“商业革命”。 ②引发了“价格革命”。 ③社会分化: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 制度的解体,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历史进程:欧洲从殖民掠夺、经商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财富化为 资本,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
问题引领:
• 1、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过程、特点及启示; • 2、欧洲一体化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 3、苏联解题的原因和影响;
• 4、“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5、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特点及表现; •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格局的演变。
◆概念解析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些列的抗衡、分化 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出 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4
5、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特点、表现界格局发生了 重大变化
• (1)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 (2)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 2)特点: •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 进一步加强
根本原因:国家力量(经济)对比变化 “极”的载体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在一定意 直接原因:各国的外交政策 义上还包括某此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 织。
1、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过程、特点及影响。
(1)过程: A、1945年,中、美、英、苏法等过超開雅尔塔会议——奠定了基 础; B、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冷战正式开始; C、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D 、1991年,苏联解题——两级格局瓦解。 2、特点: A、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其内部虽然有 着矛盾和分歧,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B、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 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C、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对抗、军事上 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和经济上割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优秀ppt课件
二、日本的崛起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 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 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
材料四 2004年8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 示,他将出席联大会议期间要求联合国考虑吸收 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人民日报》 惟美国马首是瞻
第 3课
考试要求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 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一、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问题探究
①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材料一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 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政府投资
机遇 美国扶持和朝鲜战争的机遇
二、日本的崛起
②依据下列材料,指出战后日本 外交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分 析导致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一 如右图,这是美国占领 日本后,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会见 日本天皇时的合影。
材料二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 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 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 谓的“多边自主外交”。——瑞龙网《史海纵横》
对世界
冲击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一、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知识框架
一、 从 欧 洲 共 同 体 到 欧 洲 联 盟
①经济原因: ②政治原因: ③历史渊源:
1、走向联合的原因
2、走向联合的过程
①对欧洲的影响:
3、走向联合的影响
②对世界的影响:
一、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真题演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1]
问题探究: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 和区别? 同:都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稳定资本主 义秩序,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异: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宣称干涉他国的内政, 马歇尔是采取较隐藏的方式控制他国。
1、(上海)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 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 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会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2、美国冷战的最基本特征是 A.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B.遏制共产主义,公开干涉各国内政 C.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秘密干涉与公开干涉结合 3、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C、发动朝鲜战争 D、发动越南战争
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材料二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 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 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政治因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材料三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 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 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 —— 维克多· 雨果 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材料四 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 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德合作条约,实现了法德两国历史 性的和解。以这个条约为基础,法德两国组成了推动欧 洲建设的“发动机”,从而一步步地改变着欧洲乃至世 界的政治版图。 法德宿敌的和解成为联合的关键。
复习策略
1.理清一条基本线索:
世界政治格局 PPT课件 图文
3、基本原则和宗旨: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影响: ①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
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 务的局面。
点击学点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 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国际关系既是学术领域的,也是公共政策 领域的。
【“三个世界”的理论】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 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 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 也是第三世界。”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1974年4 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毛泽 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他还宣布:“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 超级大国。”这一战略思想,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加强在世 界政治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发展对外关系,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马歇尔计划问题上,教材认为西方国家企图用该计划拉拢东欧,但遭到拒 绝。下述材料引用当事人的说法,似有不同。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 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 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
点击学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①美国的扶植
1、原因: ②日本战后改革 ③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 ④重视科技和教育:高科技的发展道路
2、表现: 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 务的局面。
点击学点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 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国际关系既是学术领域的,也是公共政策 领域的。
【“三个世界”的理论】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 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 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 也是第三世界。”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1974年4 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毛泽 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他还宣布:“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 超级大国。”这一战略思想,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加强在世 界政治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发展对外关系,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马歇尔计划问题上,教材认为西方国家企图用该计划拉拢东欧,但遭到拒 绝。下述材料引用当事人的说法,似有不同。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 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 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
点击学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①美国的扶植
1、原因: ②日本战后改革 ③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 ④重视科技和教育:高科技的发展道路
2、表现: 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46页PPT
(2003江苏)20世纪中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 世界的霸主。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冷战初期(1946-1955), 美国是如何确立并巩固其霸主地位的。 一战期间:
美国于1917年参战,成为主要战胜国;大战削弱 欧洲列强,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二战期间:
美国成为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主力之一;掌握了原子 弹;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雅尔塔体系为形成美苏 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 资本主义世界首屈一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 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现代史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原因
1、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 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为两极格局奠基 2、二战后,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冷战初期:
在西欧各国实力下降的情况下,美国通过杜鲁门主 义、马歇尔计划、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货币体系和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巩固了霸主地 位。
(2006广东)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 洲政策:美国将属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同时希望有亚洲 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 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 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请回答: (1)“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背景: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实 力增强,与美国三足鼎立
军事 1949年成 立北约
“经互会”
1955年成立 “华约”
政治政策的 经济运用
标志着两极 对峙格局正 式形成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苏联解体
(1)经过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无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开局面;
政治改革:以“民主社会主义 ”取代科
内容
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 ”和“公 开性”;对苏联历史全盘否定。
影响:引起人民思想的混乱 ;苏联局势
更加动荡。
②“八一九”事件 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的 局势混乱;
原因 直接原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的公布。
2.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美国的霸权主义: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
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了和平
与发展。
①原因:两极对立的旧格局被
打破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
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
(2)地区冲突
矛盾随即爆发。 ②表现: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地
区性战争和1999年北约对南
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轰炸 。
易混易错 虽然两极格局解体了,但多极化只 是一种趋势。目前国际政治格局是一超多强, 是走向多极化的一个过渡阶段。 3.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
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B)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解析 题干所反映的趋势是随着冷战的结束,政
治对抗逐渐被经济合作取代,世界形势的总趋
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A、
C、D三项尽管符合史实,却与题干无关。
3.“9·11”恐怖事件后,国际有关专家认为:“美
国政府宁愿用100万美元的导弹轰炸不值10美元
一顶的帐篷,坚持出兵阿富汗.有其深远的战略
目的。”其目的是
(C )
①控制中亚、西亚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
②实现北约东扩的意图
③平息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
④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④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和教训
都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造成
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人民生
活长期得不到提高,党和政府脱
相 原因 离群众
似
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
之
政治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放弃
处
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都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 性质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后果 都使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二、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 1.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基本特点: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 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 和平与动荡 并存的局面。
(2)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原因 ①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
②现实原因: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美国: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遭到世界大多 数国家反对;日本:积极建立政治大国;欧洲联 盟: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 ;中国:综合 国力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③表现:近期: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长远: 向多极化发展。
(2)原因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 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 族矛盾;
②直接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 治体制改革 ;
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和平演变”战略。
易混易错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背 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而不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济体制,但解体的根源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即苏联模式的弊端。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 原则和政治方向 要不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 教训 力,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必须结合国情,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道路
3.两极格局瓦解同以往世界格局变化相比有何不 同点?
随手一练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原因是 ( D )
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问题 ②戈尔巴乔 夫的改革和“新思维” 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的“和平演变”政策 ④民族分裂活动的产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
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
第二十单元 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55讲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①各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政治 局势激烈动荡。 ②共产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实行
(2)经过 政治多元化。 ③反对派势力通过大选取得政权, 社会制度随之变化。
①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全 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把国 际裁军与军控推向一个高潮。
(1)国际裁军 ②停滞与倒退:美国执意部署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并大量增 加军费,又拒绝批准《全面 禁止核试验条约》。
①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 北双方逐渐开始对话,经济往 来增多。
(2)地区缓和 ②2000年6月,朝韩首脑会晤, 进 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 程。
①通过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大多数
东欧各国。 (3)方式 ②通过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发生剧
变:如罗马尼亚。 (4)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5)原因 ①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教条主义地袭用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产生了许多问题和错 误。 ②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 成效不大,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③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 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改组、分 裂和蜕变;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可采取排除法解答。美国出兵阿富汗,
有自己的战略目的,而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重点精讲
1.东欧剧变的特点有哪些? (1)来势迅猛,发展迅速。 (2)各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制度发生质变。 (3)除罗马尼亚外,大多数国家通过自由选举的 和平方式发生剧变。 (4)欧洲版图发生重大变化,德国实现统一,南 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性质:一些党和国家干部坚持社会主义、维护苏 联的行动。 影响:改变了政治力量对比,叶利钦掌握大权, 国家政权发生质变,分离势力 增长。
③12月8日,“明斯克协定”签署,宣布成立 “ 独立国家联合体 ”,苏联开始解体。 ④12月22日,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 全解体。 ⑤俄罗斯三色旗代替苏联的镰刀锤子旗,苏联 停止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