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择

合集下载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研究课题的选择)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研究课题的选择)

4.2 课后习题详解1.结合具体研究实例说明研究问题的共同特征。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查阅中英文书刊,对自己感兴趣课题的已有相关研究在选题上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不足。

答:我国心理学前沿期刊《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纳有当代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成就以及各种研究进展。

然而其中对应用心理学中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进行的探讨相对比其它方向来说,数量及研究质量相对较少较低,这与心理咨询在我国刚刚起步发展不久的现实相关。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相关研究的选题上,我国的研究成果上的不足大致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1)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较多,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较少。

(2)综述性质的文章较多,而因果性和预测性的课题较少。

(3)研究主题背景理论几乎全来自于国外既有理论,而我国本土化心理咨询理论还处于有待发展阶段。

(4)研究方向较单一,不同咨询理论与方法的折衷或综合运用还未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系统。

(5)研究选题自发性强,研究者更多的凭借个人的兴趣或传承师长的成果进行研究,相对零散,整体布局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机制还没有形成。

(6)研究先题的系统性,连续性,积累性不高。

所以,与此相关的研究者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成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

综上所述,在当代我国的心理咨询研究还是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虽然有着种种不足,但同时也为研究者创造了更多发现的研究课题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促进我国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3.假设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请小学生的家长连续两周每天记录对自己孩子的表扬和批评,然后请小学生填写自我概念问卷。

请就这一项研究,提出特定性的预测假设、相关假设。

如果要提出因果假设,该研究应采取何种研究设计?在适宜的研究设计下,可以提出怎样的因果假设?答:(1)根据题目中的研究表述,提出的预测假设和相关假设为:①预测假设:与受到家长批评的频率较高而表扬的频率较低的小学生相比,受到家长表扬的频率较高而批评的频率较低的小学生自我概念更积极。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心得体会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心得体会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心得体会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个多月来细细研读了董奇博士的著作《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觉得本书,很有新意,颇具特色。

让我对于课题的选择、研究过程方法、研究结果分析和总结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现总结如下:一、研究课题的选择选择研究课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

因此,掌握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首先就要学会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1、需要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

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数学教师,研究课题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学生思想方面的研究。

根据此原则选择研究课题时,应注意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2、创造性原则教育科学研究是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者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它必须要求要创新,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科研。

可以说,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的本质就在于新颖性、独特性和先进性。

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大量阅读先进的期刊杂志,平时多注意思考、积累。

3、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选题应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

如果课题的选择直接违背了被反复实践证明的有关科学理论,如:数学课题研究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或者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样肯定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4、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根据研究者具备的主观条件和从事研究所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选择研究课题,以保证所选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

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为研究课题所具备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

客观条件是指完成某项课题所必须具备人力、物力、财力、设备等等。

上述四条原则是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只要全面、综合地运用这四条原则,才能正确地选择好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数据的收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运用合理、有效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读了董奇博士的著作《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该书是董奇博士多年来在从事研究工作和讲授研究方法课程的基础上精心撰写而成的。

作为一个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新课标”下的教师不在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这样教师才具有创造型,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学会课题研究。

而这本书中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一、对本书的整体了解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方法、新特点;课题研究的选择、研究文献的查阅、研究的设计;此外书中还探讨了研究数据的手机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研究发、现场研究法、语义分析法、Q分类技术、内容分析法、口语报告法、社会测量法;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定性分析、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的解释、研究结果的撰写以及研究的评价等。

二、对课题选题的认识读了此书,我知道了研究课题的选则就是一个问题聚焦的过程。

以前我在课题选题的时候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考虑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课题选题的认识更全面了。

我对自己也有了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确信通过持续的思考和学习过程,问题的本质会逐步显现。

我会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提出具体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观察事物,把握客观对象的各种因素、各种关系和各种规定,如实地反映现实情况,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感情色彩。

一个好的课题的特点是什么?选题的过程及方法是什么?没有好的选题,那么它的作用就不大,去研究这样的选题就是在浪费时间。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本学期,我读了董奇教授著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感觉收获很多。

通过阅读,我对心理、教育研究与科学方法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有了一种规范性的认识。

读了此书,在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方面,我的基本素养得以提升了,使我对课题选择的意义与原则有了更多的认识。

选题正确与否,决定了研究方向是否恰当,决定了研究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以及成果的科学、社会、经济价值。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教会我们,研究课题确定以后,就需要认真考虑如何设计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其中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目标、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的指导下,本人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真正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正确选择研究课题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其一,需要性原则。

需要性原则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心理与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

其二,创造性原则。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是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它必然要求要创新,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科研。

其三,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即研究选题应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以保证研究工作最大可能地取得成功。

其四,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即根据研究者具备的主观条件和从事研究所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选择研究课题,以保证所选课题保质保量地完成。

研究课题基本选定后,研究者一般需要根据研究课题选择的几条原则对拟研究的课题的价值、科学性和可行性等进行认真的论证。

广义的课题论证包括课题的论证与评审两个方面,前者是侠义的课题论证,指研究者本人对拟研究课题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详细说明;后者指有关专家、同行和科研管理人员对研究者提出的研究课题的再论证,实质上也就是对研究者提交的课题论证报告或项目申请书进行评审、评价。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高级中学董奇教授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宛如一阵春风,吹醒了我的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愿望,这本书理论充分、实践性强、可操作性高,让人如获至宝,恍然大悟,有一种如同在雾中行走的人豁然开朗之感。

董教授在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择》篇首就说,掌握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会做科学研究,首先就要学会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因此,这一章很关键,我首先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它。

这一章共计27页,内容丰富全面。

在通读全章的基础上,我重点研读了第一节《研究问题与课题选择》,进一步领悟了研究问题的特征、课题类型等知识,对课题选择的意义与原则、课题确定的程序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讨论研究课题的选择,首先应从研究问题说起。

书中指出科学研究问题的提出要有怀疑精神。

另外,研究问题具有以下特征:①研究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②问题应以提问的形式出现③研究问题应当具有可解答性④研究问题应当客观、科学、求实。

其中,问题提出的形式给我很大启发,问题有三种形式: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三是“怎么样”,这方面知识对于平时我教育学生提问题的知识有很大帮助。

研究课题的类型,也是确定研究课题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董教授认为,研究课题根据研究目的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根据研究的深度可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

选题正确与否,决定了研究方向是否恰当,决定了研究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以及成果的科学、社会、经济价值,决定了研究工作是否易于得到资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研究工作将采用的主要方法。

从自己的领域内发现、提出、筛选和最后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其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

该书是董奇博士多年来在从事研究工作和讲授研究方法课程的基础上精心撰写而成的。

通观全书,觉得本书很有新意,颇具特色。

首先,作者在编写体例上以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为主线,从广义的角度讨论研究方法,将研究方法视为包括提出研究问题与假设、查阅研究文献、进行研究设计、收集数据资料、定性定量分析数据资料以及解释与呈现研究结果等等方法在内的完整统一体。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自修笔记贺琬珺 320090941800第一篇心理、教育研究与科学方法论第一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概述第一节心理、教育科学与科学研究一、科学与科学研究心理、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了解这些异同,对于掌握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的含义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

科学还有特定的研究过程。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的过程。

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理论或观察事实,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然后收集和分析资料以验证或推翻假设,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研究过程。

科学研究过程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思路,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科学研究的特征科学研究,就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或过程。

他有以下特点:1.继承性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由零开始的,它总是在前人或他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2.创新性所谓创新,就是在前人与他人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3.系统性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其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一个由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研究方法组成的系统;其三,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也是一个系统。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4.控制性如果缺乏控制,科学家就难以辨别研究的对象,就不能确认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

上述四个特点表明,科学研究不同于人类其他活动(如日常生活等),它是人类文明的推动力。

了解科学研究的特征,是进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

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与地位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

心理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心理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心理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心理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科学研究,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或过程。

3、科学方法:指从事科学研究所采用的手段,具有客观性、有效性等特性。

4、科学方法论: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过程为线索,以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内容所建立起来的体系。

5、量化研究:研究涉及到可量化的变量,并且研究结果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数量化的方式来呈现。

6、质化研究:研究涉及的是难以进行量化的材料,研究的结论也常常是描述性的。

7、理论研究:它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列举材料、总结分析等方式对心理现象或规律提出新的见解。

如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及调适、试论心理健康教育运作模式等。

8、描述研究:它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个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

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观察研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访谈研究、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个案研究等。

9、实证研究:它主要通过测评、实验等方式获得数据材料以表明或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看法。

如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自信心状况研究、教师期望改变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等。

第二章:研究课题的选择与文献查阅10、理论: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

即:对一系列抽象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描述。

11、研究问题:一个或多个变量与另一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12、研究假设:指明研究问题的可能结果,即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以及变量作用的程度13、预测性假设: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某些情况,特别是差异情况作出推测判断。

14、相关性假设:对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性质、方向、密切程度作出推测性判断。

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如何选择研究课题07级心理学陈见方 0707150005一、选题的意义(一)课题定义课题是研究的问题,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定下来的有待于通过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

选题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情境下选择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为课题。

课题通常可以理解为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二)选题的意义任何研究都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

教育研究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提出问题往往是研究的出发点,解决问题则是研究的终点。

1、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所谓科学研究,就是研究并解答人类没有解答过的问题。

做为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发现并提出一个有科学价值的问题,是研究者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和取得一定成就的标志。

作为教育研究者,只有提出有研究意义的问题,才会进一步深化教育研究。

因此,科学研究就是去寻找人类未知的教育问题的答案。

要进行一项科学研究,首先必须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这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选定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2、选题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关键性的一步。

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目标和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规定了教育研究应采取的办法和途径。

善于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关键,决定研究的成功或失败。

选题不恰当是导致教育研究失败的重要原因。

3、选题决定教育研究的水平教育现象是复杂,多变的,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纷繁复杂的,多样的。

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教育研究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抓住教育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来研究,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研究的价值。

4、选择研究课题是研究者研究水平的反映正确选题是教育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

独立地判断问题的研究价值和正确地选题,是衡量教育科学工作者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绪论1、科学研究是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检验假设或理论,从而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2、科学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3、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发展性、差异性。

4、研究方法的特殊性表现在:研究方法要符合伦理性原则研究方法难以准确描述个体的内部变化5、研究过程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心理与教育研究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心理与教育研究易受到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6、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伦理性原则。

7、心理与教育的整体研究设计方法有:理论或思辨的研究方法、描述或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的研究方法。

8、研究数据的获得方法:测评法、实验范式(即狭义的实验法)、认知神经科学范式。

9、学习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增强评价研究的能力、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

10、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选择1、研究问题的特征:问题应以提问的形式出现、问题有多变量性、问题应当具有可解答性、问题的陈述具有客观性2、研究课题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理论研究、描述研究、实证研究、探索性研究、验证性研究。

3、研究课题确定的基本程序:确定研究方向、形成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

4、心理与教育研究课题源于:社会实践、理论推论、文献阅读、研究过程、课题指南。

5、研究课题选择的主要原则: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兴趣性原则。

6、研究假设的显著特点:一、研究假设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假设有一定的推测性质。

7、根据研究假设的性质,可以把研究假设分为三类:预测性假设、相关性假设、因果性假设。

根据研究假设陈述的概括性程度,可以把研究性假设分为两类:一般假设、特定假设。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课件-强化课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课件-强化课
真题演练实验源自计的基本任务包括哪些?真题演练
实验设计的基本任务包括哪些?
一、描述 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在进行深入研究 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是必要的。 二、解释 对心理现象或教育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 出说明。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简述访谈法的常见类型。
(2)根据受访者人数的多寡,可分为个体访谈和集体访谈。 ①个体访谈:访谈者对受访者进行的单独访谈。个体访谈通常只有一名访谈者和一名受 访者,两个人就研究的问题进行交谈。 ②集体访谈:集体访谈的对象是同时有多名受访者,受访者相互之间就有关的问题进行 讨论,这时访谈的结果未必只代表了某个受访者的观点和看法,可能包括其他人的社会 影响。集体访谈特别适合于对群体心理过程进行研究。集体访谈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 —座谈会。
真题演练
如果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哪些心理科学方法?不同方法的测量角度有什么不同?
真题演练
如果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哪些心理科学方法?不同方法的测量角度有什么不同? 想要了解-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法、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等方法来 进行研究。 (1)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指一种研究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操纵一个变量来观察第二个变量作为结 果是否有变化的研究方法。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法,控制实验情境的 变化,然后在实验情境中测量被试对情境的反应。实验研究法可以看出被试在某种特定的 情境下的反应,避免了其它因素的影响,但难以做到对实验的精准的控制。
真题演练
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点和缺点。
真题演练
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点和缺点。 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研究设计。研究者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研究的设计)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研究的设计)

6.2 课后习题详解1.研究设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要点?请分别从下面所列的两类期刊中分别选取2~3篇你感兴趣的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并整理其研究设计,然后进行比较。

A类: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Journal of Personally and Social Psychology,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Child Develop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Early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B类:《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应用心理学》,《教育研究与实验》。

答:略。

2.如何从总体上评价研究设计的优劣?结合有关原则,对上述你整理的研究设计进行评价。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取样有哪几种方法?如何确定样本选取的范围与容量?结合上述整理的研究设计,分析其取样方法及其样本选取的合理性。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4.研究变量的类型有哪些?在上述你整理的研究设计中,主要涉及了哪些变量?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5.请尝试列出下列变量的操作定义:智力,记忆,学习,人际关系,自我概念,师生关系,问题行为,心理健康。

答: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操作定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可观测性,做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陈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陈述的过程。

(1)智力: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中所得分数。

(2)记忆:人在识记一定材料后可以回忆或再认出的内容容量。

(3)学习:人在识记一定材料或习得一定技能并将其应用在实践中的过程。

(4)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凭借对话、语气、行为等外在表现彼此形成的吸引、排拒、合作、竞争、领导、服从等互动模式。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择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择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择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择第一节研究问题与课题的选择一、研究问题的特征1、研究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询问其关系如何2、问题应以提问的形式出现3、研究问题应当具有可解答性4、研究问题的陈述不应带任何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也不应带任何道德和伦理的判断,而应以科学的求实和探索精神对待未知的问题二、研究课题的类型1、广义而言,选择研究课题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具体选择研究课题两方面2、按研究目的分(1)理论性课题:指以揭示心理或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2)应用性课题:指以提出解决某些社会实践、教育实践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3、按研究深度分(1)描述性课题(难度小):指对心理或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2)因果性课题(难度较大):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理或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3)预测性课题(最高层次):指在弄清了心理与教育现象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的问题三、课题选择的意义与原则1、意义(1)是决定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2)课题展示方向,方向限定课题(3)选的好则事半功倍(4)既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又是科学研究的结果2、原则(1)需要性原则:指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心理与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2)创造性原则:选题时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本质在于新颖性、独特性和先进性(3)科学性原则:选题应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以保证研究工作最大可能的取得成功(4)可行性原则:即根据研究者具备的主观条件和从事研究所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选择课题,以保证所选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四、课题确定的程序1、初步选出研究课题2、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3、讲选题具体化4、撰写选题报告(对课题的目的、意义、现有研究进展情况、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对象、范围、技术路线、进度安排等进行说明、论证)5、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五、目前研究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应用性课题重视不够(1)理论性课题所占比例较大,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课题所占比例较小(2)在应用性课题中,忽视对重大现实、实际问题的综合探讨,而都分散、孤立的探讨一些相互关联较小的细小实际问题2、研究选题的系统性、连续性、积累性差(1)相当多的研究报告无文献综述,对前人的研究评价不当,引用文献与假设问题无关(2)研究者研究方向不明确,选题前后无关联3、描述性课题多,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少4、研究课题的理论背景弱,选题时理论指导性差5、研究选题缺乏宏观调控,自发性强6、单一性课题多,综合性课题少7、对研究方法、方法学方面的课题重视不够第二节课题选择的策略一、社会需要与课题选择(1)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是课题选择的重要策略之一。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复习笔记(研究课题的选择)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复习笔记(研究课题的选择)

4.1 复习笔记一、研究问题与课题选择(一)研究问题的特征研究问题的实质在于未知,在于询问研究变量之间的各种未知关系。

研究问题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研究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询问其关系如何。

(2)问题应以提问的形式出现。

“是什么”这类问题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识别或判定,“为什么”这类问题要求回答现象的原因或行为的目的,“怎么样”这类问题要求描述所研究对象或对象系统的状态或过程。

(3)研究问题应当具有可解答性。

(4)研究问题的陈述不应带任何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也不应带任何道德和伦理的判断,而应以科学的求实和探索精神对待未知的问题。

(二)研究课题的类型1.研究课题的内涵广义而言,选择研究课题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研究课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研究方向是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从事的研究活动的工作方向。

它规定了研究者在一个时期内的研究领域和内容,使研究工作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积累性,并可成为选择具体研究课题的线索和范围。

具体研究课题就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所要说明或解决的问题。

2.研究课题的种类(1)按照研究目的,研究课题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理论性课题指以揭示心理或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应用性课题指以提(2)按照研究的深度,研究课题可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

描述性课题是指对心理或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它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因果性课题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理或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它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预测性课题是指在弄清了心理与教育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的课题,它主要回答“将来怎样”、“将来应怎样”的问题。

其中,描述性课题是最基本的研究课题,难度小,层次低;因果性课题层次较高,难度较大;而预测性课题则是最高层次的研究课题。

(3)其他分类方法。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心得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心得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心得《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心得一、相识《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以研促教”。

在教学改革的滚滚浪潮中,教师也逐渐认识教师应该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

参加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课题研究能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

但到底如何做好课题研究,这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许多教师不断探索但收效甚微,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真正的苦恼就在于研究道路上的荆棘和迷茫。

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查阅研究文献,如何收集研究数据,如何分析、呈现与评价研究结果等一系列问题,让教师们手足无措。

欣喜的是市、县、学校教科室组织开展了学习《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组织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本人虽然多次参与、主持省、市、县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多项课题已经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

但大多都在实践中困惑、摸索,这本书的潜心阅读,使我眼界大开,读后反思让我的课题研究能力快速得到提升。

二、相知《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记得江苏省教科院王一军教授给我们做讲座时,指出:教师要制定好专业发展规划,多去阅读高校教材。

而董奇博士精心撰写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正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权威教材。

书中既有较深的理论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阅读董奇博士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能够点亮我们教师课题研究的天空。

这本书能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理论水平,为教师课题研究观念的转变提供了科学、有力的支撑。

书中很多内容如:操作定义的设计、现场研究、语义分析、口语报告法、观察代码系统的制定、跨文化研究思路、元分析等,都是原来本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这本书让我们对研究方法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懂得了研究方法是提出研究问题与假设、查阅研究文献、进行研究设计、收集数据资料、定性定量分析数据资料以及解释与呈现研究结果等方法在内的完整统一体。

读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写的文献综述都不够规范,应该从序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改进建议、趋向预测和参考文献目录等方面完整撰写。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二)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二)

阅读教育专著《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二)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择第一节研究问题与课题选择一、研究问题的特征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推动研究,指导研究。

研究一方面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引出更加深入的问题。

问题是研究者在对科学背景知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疑难、发现矛盾时产生的。

这意味着,一方面,学习前人知识、观察事实与形象固然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不能从中提出问题,就不会有探索未知的研究活动。

如果说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个环节的话,那么,怀疑精神就是从事科学探索的第一把钥匙。

研究问题的实质在于未知,在于询问研究变量之间的各种未知关系。

二、研究课题的类型按照研究目的分,研究课题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型课题。

理论性课题指以揭示心理或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

应用性课题指以提出解决某些社会实践、教育实践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

按照研究的深度分,研究课题可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预测性课题。

描述性课题是指对心理或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它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如,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水平调查教师生活状况调查等等。

因果性课题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理或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它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例如,探讨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各种主客观原因等。

预测性课题是指在弄清了心理与教育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的课题,它主要回答将来怎样、将来应怎样的问题。

例如,研究未来中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等。

在上述三类课题中,描述性课题是最基本的研究课题,难度小,层次低;因果性课题层次较高,难度较大;而预测性课题则是最高层次的课题,对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选择课题的意义与原则进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最要紧的是做好选题工作。

选题正确与否,,决定了研究方向是否恰当,决定了研究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以及成果的科学社会价值,。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课后习题(课题选择与研究设计)【圣才出品】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课后习题(课题选择与研究设计)【圣才出品】

第2篇课题选择与研究设计第4章研究课题的选择1.结合具体研究实例说明研究问题的共同特征。

答:研究问题的实质在于未知,在于询问研究变量之间的各种未知关系。

研究问题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研究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询问其关系如何。

(2)问题应以提问的形式出现。

“是什么”这类问题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识别或判定,“为什么”这类问题要求回答现象的原因或行为的目的,“怎么样”这类问题要求描述所研究对象或对象系统的状态或过程。

(3)研究问题应当具有可解答性。

(4)研究问题的陈述不应带任何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也不应带任何道德和伦理的判断,而应以科学的求实和探索精神对待未知的问题。

2.查阅中英文书刊,对自己感兴趣课题的已有相关研究在选题上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不足。

答:我国心理学前沿期刊《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纳有当代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成就以及各种研究进展。

然而其中对应用心理学中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进行的探讨相对比其它方向来说,数量及研究质量相对较少较低,这与心理咨询在我国刚刚起步发展不久的现实相关。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相关研究的选题上,我国的研究成果上的不足大致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1)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较多,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较少。

(2)综述性质的文章较多,而因果性和预测性的课题较少。

(3)研究主题背景理论几乎全来自于国外既有理论,而我国本土化心理咨询理论还处于有待发展阶段。

(4)研究方向较单一,不同咨询理论与方法的折衷或综合运用还未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系统。

(5)研究选题自发性强,研究者更多的凭借个人的兴趣或传承师长的成果进行研究,相对零散,整体布局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机制还没有形成。

(6)研究先题的系统性,连续性,积累性不高。

所以,与此相关的研究者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成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

综上所述,在当代我国的心理咨询研究还是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虽然有着种种不足,但同时也为研究者创造了更多发现的研究课题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促进我国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笔记修订版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笔记修订版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笔记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自修笔记贺琬珺 320090941800第一篇心理、教育研究与科学方法论第一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概述第一节心理、教育科学与科学研究一、科学与科学研究心理、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了解这些异同,对于掌握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的含义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

科学还有特定的研究过程。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的过程。

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理论或观察事实,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然后收集和分析资料以验证或推翻假设,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研究过程。

科学研究过程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思路,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科学研究的特征科学研究,就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或过程。

他有以下特点:1.继承性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由零开始的,它总是在前人或他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2.创新性所谓创新,就是在前人与他人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3.系统性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其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一个由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研究方法组成的系统;其三,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也是一个系统。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4.控制性如果缺乏控制,科学家就难以辨别研究的对象,就不能确认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

上述四个特点表明,科学研究不同于人类其他活动(如日常生活等),它是人类文明的推动力。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第一章 1. 科学研究的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2. 心理与教育的研究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3.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和假设②设计研究方案③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④处理分析资料⑤检验假设并作出结论。

4. 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符合实验者的期望。

5. 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的建构:①归纳理论的建构②演绎理论的建构。

6. 评价理论的标准: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

第二章 7. 个案研究:是指选择一个或少量被试或典型案例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8. 实验室研究:是指在实验室背景下进行的研究。

9. 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的背景下,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创设一定的情景,1/ 9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并确定实验处理的效应。

10. 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11. 心理与教育研究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访谈法④问卷法⑤测验法与量表法。

12. 心理与教育研究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①定量分析②定性分析。

第三章 13.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总特点:①研究背景的现场化②研究方式的多科学化③研究方法的综合化④研究手段的现代化⑤研究结果的数学化。

14. 元分析:1976 年格拉斯提出,元分析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运用有关测量和统计分析技术,对已完成的众多相同课题涉及的变量进行定量分析,目的在于从大量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和得出综合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研究课题的选择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课题的选择一、研究问题的特征1、研究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询问其关系如何
2、问题应以提问的形式出现
3、研究问题应当具有可解答性
4、研究问题的陈述不应带任何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也不应带任何道德和伦理的判断,而应以科学的求实和探索精神对待未知的问题
二、研究课题的类型1、广义而言,选择研究课题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具体选择研究课题两方面
2、按研究目的分(1)理论性课题:指以揭示心理或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
(2)应用性课题:指以提出解决某些社会实践、
教育实践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
3、按研究深度分(1)描述性课题(难度小):指对心理或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2)因果性课题(难度较大):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理或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3)预测性课题(最高层次):指在弄清了心理与教育现象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的问题
三、课题选择的意义与原则1、意义
(1)是决定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
(2)课题展示方向,方向限定课题
(3)选的好则事半功倍
(4)既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又是科学研究的结果
2、原则(1)需要性原则:指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心理与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
(2)创造性原则:选题时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本质在于新颖性、独特性和先进性
(3)科学性原则:选题应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
导下进行,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以保证研究工作最大可能的取得成功
(4)可行性原则:即根据研究者具备的主观条件和从事研究所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选择课题,以保证所选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
四、课题确定的程序
1、初步选出研究课题
2、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
3、讲选题具体化
4、撰写选题报告(对课题的目的、意义、现有研究进展情况、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对象、范围、技术路线、进度安排等进行说明、论证)
5、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五、目前研究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应用性课题重视不够(1)理论性课题所占比例较大,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课题所占比例较小
(2)在应用性课题中,忽视对重大现实、实际问
题的综合探讨,而都分散、孤立的探讨一些相互关联较小的细小实际问题
2、研究选题的系统性、连续性、积累性差(1)相当多的研究报告无文献综述,对前人的研究评价不当,引用文献与假设问题无关
(2)研究者研究方向不明确,选题前后无关联
3、描述性课题多,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少
4、研究课题的理论背景弱,选题时理论指导性差
5、研究选题缺乏宏观调控,自发性强
6、单一性课题多,综合性课题少
7、对研究方法、方法学方面的课题重视不够
第二节 课题选择的策略一、社会需要与课题选择(1)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是课题选择的重要策略之一。

(2)来自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课题,它都属
于应用性研究。

(3)选择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并不意味着研究可以缺乏理论基础,有无理论价值,而是指问题与实际社会需求的联系更为直接和迫切。

二、理论发展与课题选择1、为证实他人或自己的某一理论观点而选择相应课题
2、根据不同理论观点之争选择课题
3、通过对现有理论、观点进行质疑而提出研究课题
三、研究文献与课题选择研究文献查阅与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明确哪些问题已经被研究进展状况如何,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了解已有研究的完成量。

1、注意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研究的一些问题
2、注意发现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
3、注意已有研究在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4、根据研究文献对现有的某些研究进行必要的重

四、研究过程与课题选择1、首先随着实际活动的深入,对文献的进一步研读,特别是研究者深入的思考,研究者会构思出许多新课题,同时发现原研究课题的不足
2、其次,研究者深入实际进行研究工作时,随着对社会实践的情况和需要的日益了解,会发现许多自己过去不知道、未想到的好课题
3、在研究过程中,当我们在研究某个特定问题时,有时会由于某些偶然的机会出乎意料的发现与所研究问题无关的现象
五、科技进展与课题选择
1、根据现代科学方法的新进展选择研究课题
2、在学科交叉所产生的空白选择课题
3、根据研究技术的新进展选择研究课题
4、根据本学科各分支新进展选择课题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一、假设的特征与功能
1、特征
(1)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有一定的推测依据
2、功能(1)使我们的研究目的更加具体、范围更加限定(2)使我们能够根据假设内容的性质,设计具体
的数据收集程序去检验该假设对所研究问题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推测是否正确
二、假设的基本类型1、从研究假设性质分(1)预测性假设。

即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某些情况,特别是差异情况作出推测判断
(2)相关性假设。

即对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性
质、方向、密切程度作出推测判断
(3)因果性假设。

即对客观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推测判断
2、根据研究假设陈述的概括性程度分
(1)一般假设。

即对客观事物的状况、性质、相互联系的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假设
(2)特定假设。

指对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某种特定
状态、性质和联系提出的假设,它预测的是事物间的特定关系
三、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
1、归纳法。

从数据、观察开始,然后由此形成更一般性的假设。

2、演绎法。

从理论和一般陈述、一般假设开始,然后由此形成更特定的假设。

四、评价研究假设的标准1、研究假设的提出应有一定的依据,即以一定的理论或一定的经验和观察事实为前提,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探讨价值,而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测和猜想。

2、研究假设一般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间的关系做出推测。

3、研究假设应以陈述句的形式清楚、毫不含糊的
加以说明,而不能以问句形式或含糊不清的陈述句形式出现。

4、研究假设应当是可以检验的,即可被研究人员用一定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和事实加以验证。

5、研究假设应简单明了。

第四节 研究课题的论证与评价
一、课题论证的意义
1、书面形式的课题论证有助于进一步详细阐述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具体研究问题,把握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与水平,明确研究将采取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指明预期成果,从而使整个研究课题的提出具体化,自动化、完善化
2、根据研究者的论证报告,有关部门、基金会、评审专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3、进行课题论证、撰写课题论证报告,是进行评审工作、作出科研项目立项和资助决定的需要
4、课题论证指明了完成该研究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为今后对研究课题的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鉴定提供了标准和具体指标
二、课题论证报告的格式与内容第一部分:封面。

其上一般印有课题论证报告的全程、学科门类、项目名称、申请者项目、申请者姓名、所在工作单位、申请日期(两位以上的推荐者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和工作单位)
第二部分:封二。

第三部分:简表。

第四部分:课题申请者学习、进修与科研工作简历
第五部分:课题申请者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第六部分:申请者及课题主要参加者的有关情况第七部分:对研究课题目的、意义的简要说明第八部分:课题研究内容和工作方案
第九部分:课题经费预算第十部分: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领导的审核意见
三、课题论证报告撰写技巧
四、论证报告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课题评审程序与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