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非遗新经济消费报告
《2022非遗消费趋势报告》-35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 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本报告基于淘宝非遗店铺、天猫老字号等数据,及非遗淘宝店 主的调研问卷,对非遗消费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分析,显示出数字化助力非遗创新发展。
一、2022 年非遗消费五大新趋势:非遗传播渠道多样化,直播成为主要销售渠道;非遗消费继续保持 稳定增长、非遗与“国潮”相互助力、数字化成为非遗热的重要助推力、非遗传承保护模式实现创新突破。
1
引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 也是国家治理之魂”。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文化产 业的生产要素正在加速迭代,基础动能正在发生快速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延续历史文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 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非遗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文化,因而可以与任何地方的休闲文化及产业联系起来。只有将非遗 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技艺才能得到良好传承。对一些具有市场潜能和开发价值,与消费者日常文 化生活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创新型发展模式,可以推动区域振兴、产业振兴和品牌振兴, 使非遗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目录
1.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6 2.老字号与非遗 ...........................................................................................................................7 3.非遗传承人与淘宝手艺人 .......................................................................................................... 7 4.国潮与非遗 .............................................................................................................................. 8 (二)《20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趋势报告》的主要建议 ....................................................................9 1.探索非遗相关产业发展 ............................................................................................................. 9 2.为非遗注入年轻化的动力 .......................................................................................................... 9 3.借助互联网平台激活非遗生命力 .............................................................................................. 10 4.打造非遗知名品牌,促进非遗产业高质量发展 .......................................................................... 10 5.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11 6.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 ...........................................................................................11 (三)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新趋势 ............................................................................................ 12 1.非遗传播渠道多样化 ...............................................................................................................12 2.非遗消费继续稳定增长 ........................................................................................................... 12
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

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6.26•【文号】•【施行日期】2019.06.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主要着力点,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议题,作出指示批示。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和成效文化产业同公益性文化事业相对应,是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而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涵盖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领域,涉及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电影局)、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等职能部门。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内容上有交叉,在工作上有融合,但不完全重叠,目前在统计上也是分开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扩大,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
宣传文化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金融、科技、自然资源等部门抢抓机遇,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文化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优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日趋活跃,重点文化产业门类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巩固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非遗新经济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非遗手艺人自我认同感增强及法律意识提升现状
自我认同感增强
自信心提升
逐渐认知到非遗传承的受重视程度,原来非遗 手艺人通常只自己埋头从事非遗手工业,主要 目的仅为养活家人,而随着合作社等机构带领 手艺人们参加各种活动、登上更大舞台、受到 更多消费者认可后,逐渐建立起自己作为手艺 人的自信心,自我认同感增强。
收入增加,非遗技艺成为手艺人“脱贫生产力” TA不再因为经济条件而放弃热爱的技艺
非遗手艺人收入水平提升的影响
2017年5月-2019年4月唯爱工坊合作 非遗手艺人平均收入水平
126.7
72.5 65.0
101.5
>>不再因为经济条件而放弃热爱的技艺 1. 对非遗技艺盈利模式认知的提升 2. 新非遗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的提升
2017年5月-2019年4月唯爱工坊合作 非遗手艺人生产效率
74.7%
2017年5月-2019年4月唯爱工坊合作 非遗手艺人生产质量
88.0%
83.0%
2017.5-2018.4
2018.5-2019.4
平均生产效率
来源:
2017.5-2018.4
2018.5-2019.4
产品合格率(%)
非遗手艺人收入水平
契约精神提升
非遗手艺人最初在接受外来订单时,通常会根据自 己的审美观念对订单做出设计上的变动,而这则是 契约意识不足的体现。随着社会化订单的逐渐流入, 非遗手艺人逐渐开始意识到应按照既定式样做出产 品,其契约精神逐渐提升,开始形成“按时、按质、 按量”完成订单产出产品的意识。
非遗手艺人家庭生活状态
看到一些年轻的手艺人,他们有比较高的学历教育, 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他们回到家做民族传承的事 情。这次来培训的30多个学员里,将近三分之二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大题(共10题)一、面试热点:“新就业形态”需要法治护航【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听完有关委员关于“新就业形态”的发言后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
当然这个领域也存在法律法规一时跟不上的问题,当前最突出的就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保障问题、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等。
要及时跟上研究,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
【新题速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产生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众多新就业形态,一方面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关人员难以适用《劳动合同法》条款、与平台企业之间法律关系模糊、维权难等问题也渐渐凸显。
你怎么看?【答案】1.概括提炼话题,表明观点随着当前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发展,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
但同时也面临着种种“烦恼”,还需顺势而为、审慎包容、补齐短板。
2.结合实际,展开辩证分析(1)意义:①改变传统的就业方式,灵活岗位、身兼数职的新就业形态改变以往单一岗位、固定岗位的就业方式。
②直播带货、共享员工等满足疫情期间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③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减缓经济与就业的波动。
④提升从业者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劳动者在雇佣关系下主要为雇主工作,直接受客户评价,更好地体会客户需求。
⑤有助于培养从业者自我负责精神与工匠精神。
(2)影响:①受传统观念影响,非正规、非标准等思想让新就业形态成为劳动者权益保护缺失的代名词。
②现存法律对于新型劳动关系尚未有明确界定,相关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社保机制无法全面覆盖,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3.谈对策(1)政府转变思想观念。
去除“标准”思想,需要提前研究探索,积极稳妥地调整应对,与此同时,落实国务院相关文件,鼓励、扶持企业开展创业平台建设,创造更多新业态就业机会。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探析

一、问题提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早在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请评定暂行办法》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例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物、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遗具有宝贵的社会价值,这种社会价值能够通过转化派生出经济价值,非遗的经济价值可直接作用于社会实践,转化成直接生产力,具体便体现在非遗作为文化商品所产出的成本回报上。
非遗经济价值开发的研究属于文化产业学范畴,此学科依托于文化产业经济学这一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文化产品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规律,探索文化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
因此,探求非遗的文化经济活动,研究非遗的文化经济价值尤为重要。
非遗经济价值的有效开发既有利于通过积累文化资本来提升文化资本优势,也利于运用经济资本收益推动非遗的保护和继承,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有3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总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33项;优秀非遗实践名册1项;被选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非遗项目7项。
这些非遗是优秀中华文化的记载与精神的传承,是具有宝贵价值的文化资本。
尽管我国有着如此繁多的非遗项目,我国政府在非遗经济价值的开发工作上也给予高度重视,但目前我国在开发非遗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题与不足,非遗开发的力度不够,缺乏竞争力与活力。
二、我国非遗经济价值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虽然我国非遗经济价值的开发空间较大,但开发工作起步较晚,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规模较小、传承较差、销路较窄、缺乏贸易平台支撑、品牌影响力较小等问题。
(一)产业经济尚未形成规模。
目前,我国非遗并未形成完整的生产链条,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以及社会民间组织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合力。
2019年非遗新经济消费报告

• 2011-2015年,文化部通过中 央财政支持生态区建设了151 个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不断 完善顶层设计、规范工作流程, 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各项具体 工作的展开都更为深入细致
跃上新台阶
非遗新经济:本报告中,非遗新经济指通过各类市场化、产业化举措,让非遗产品融入现代生活,将传统工艺与电商精准 扶贫相结合,以实现其商业化价值、促进非遗的活化与传承、推动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 为其载体的语言
传统美术/书法/音乐/ 舞蹈/戏剧/曲艺/杂技
传统技艺/医药/历法
2019年中国非遗保护新变化
单纯捐助
多元赋能
理
输血
可持续发展
念
造血
与
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本质要求。传统“输血”式的捐助保护,能解决手艺人一时的经济困难,却难以实现真正
思
可持续的、有活力的发展。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活其自身“造血”功能,积极培养传承人传承力、应变
路
力和创新力,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才能保持非遗自身活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 2016年以来,文化部根据党的十 八届五中全会和《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要求,牵头研究制定了《中国传 统工艺振兴计划》
• 2016年通过中央财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排2390 万元,支持18个国家级生态区62 个非遗传习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工 作,并安排2520万元在生态区增 设287个非遗传习点
具
体
行
主要通过物质和金钱的捐助
动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现状和前景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现状和前景第一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现状和前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现状和前景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尤其是其市场化现状和前景,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以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黎锦”为例,指出了目前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黎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文化创意产业前言中国历史悠久,自然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和文化技能资源,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歌舞等各种人类智慧的结晶。
这些人文资源都是创意灵感和产品的重要来源。
海南省是一个文化大省,旅游经济近年来发展繁荣,蒸蒸日上。
黎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的亮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黎锦的市场化现状简介1.黎锦的起源与现状。
黎锦,古称“吉贝布”、“崖州被”、“棉布”,是海南岛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是记录和传承黎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史书”。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黎锦传习所资金不足,天然纺料、染料缺乏,黎锦技艺复杂难学,传承人体系存在不足和保护意识欠缺,法规、政策不完善,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等。
在市场商品中,由于黎锦制作成本高,出售价也高,推销困难大,使得黎锦产品吸引力弱,市场竞争力弱,黎族织锦技艺不断走向衰落。
2.保亭县黎锦的市场化的现状简述。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全海南黎锦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地之一。
近年来保亭县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发展绿色文化产业。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将黎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为民族风情体验产品、特色节庆旅游产品等文化创意产品。
但黎锦的现状不容乐观,现在真正的黎锦很少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海南旅游市场,目前充斥海南旅游市场的黎锦大多数为仿制的赝品。
目前主力从事黎锦技艺工作的还是黎族妇女们。
因为纯手工制作,生产周期长,因此价格也相应不菲。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理解语句 迁移运用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理解语句迁移运用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22年第18期阅读综述1.理解语句含义。
非连续性文本里往往会包含若干个连续性文本,这些材料多采用叙述、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
赏析文本语句时,可以从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角度入手。
2.内容迁移运用。
考生应先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然后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每则材料在内容、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还要善于挖掘言外之意,抓住文中承载信息的关键词句,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迁移。
(1)观点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或感受。
答这类题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精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
(2)启示题。
答这类题要注意联系文本的主题思想,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应着重回答“怎么做”。
(3)建议题。
答这类题要紧扣阅读材料,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可以分条组织答案。
(4)拟写新闻标题。
答题思路:第一步找导语(即总说段);第二步从导语中找中心句;第三步从中心句中找关键词语;第四步将关键词语整合成答案。
(5)对联题。
对联一般要求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对应位置的词性相同等,上下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6)标语、广告语题。
答这类题要结合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做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
还要注意广告应具有独特性、形象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典例呈现(2021年黑龙江绥化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感冒了为何没胃口?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种。
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
比如,鼻病毒更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起疲乏、全身酸楚、头痛、发烧等症状;腺病毒更容易引起咽喉痛、发烧等症状。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旅游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旅游已成为游客经久不衰、最热衷的旅游资源,这是因为旅游产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承载着民族的心理、伦理道德和历史传统,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体验会获得各种启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并且,旅游也可以促使旅游者在旅游产品消费中、在与人交往中,发现自我、发现与人的精神相吻合的意蕴和品格,从而领悟人生、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
由此,在重视旅游业发展状况以及旅游研究呈现多元化的同时,研究旅游产品文化问题也就成为目前旅游界人士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调查的过程(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2010年11月11—11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旅游学院附近、华堂商场附近以及小组成员家庭住址附近,采取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75份,收回75份,访谈表25份,收回25份。
(二)调查范围、对象本次调查对各年龄段人,各职业人进行随进的问卷调查,有学生,在职职工,也有退休人员。
并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较深的被访者进行了详细的访谈,深入调查北京非遗的消费行为。
(三)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问卷包括消费者行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态度及利益诉求,答卷者信息三大方面就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对北京非遗产品体验程度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在本次收回的75份有效问卷中,我们对群众是否体验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智化寺京音乐,京西太平鼓,昆曲,景泰蓝制作技艺等)进行了分析。
在75份问卷中,没有人对所有非遗产品都体验过,有20%的人体验过大部分,有52%的人体验过少部分,有28%的人几乎没体验过。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北京人对北京的非遗产品体验的并不多,经过我们进一步追问了解到,有一部分人不能确定非遗的明确概念,不知道身边哪些文化属于非遗文化,对我们的所给出的提示体验的并不多,可以看出,非遗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的并不多。
中国手工艺消费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手工艺消费市场调研报告作者:孙凝异彭一来源:《中华手工》2020年第03期新经济时代之下,手工艺消费市场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但人们似乎很难看清手工艺消费市场的真正面貌。
消费人群如何分级?消费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革?未来手工艺市场有哪些动向……中国苏州创博会组委会偕同《中华手工》、淘宝手艺人,共同推出《2020中国手工艺消费市场调研报告》,通过数据来客观反映手工艺消费市场的发展规律与差异。
我们将从业者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生产为主同时经营的生产者,第二种是以资源聚合或渠道销售为主的销售者。
从上千份调研问卷中,我们梳理、分析出目前手工艺消费市场的十大现象与十大趋势,以期通过调研数据来洞悉影响市场的风向标。
“女性真的奔跑在‘买买买’的路上吗?”大概率是的,消费主力军仍集中在7成的女性身上;“‘手艺抗疫’里的线下经营者真的无路可去吗?”真相是至少有3成的经营者被无情卷入“疫情经营”的漩涡中心;“寒暑假能拉动手工艺品的销量吗?”答案并非如此,逾5成的受访者在传统时令节日的消费欲望表现强烈;“抖音为‘王’的时代真的来临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让线上消费人数大幅且持续增长……当然,与之伴随着令人始料未及的现象出现:虽然线上消费市场活力十足,但是对品质有着一定要求的消费者,仍觉得“买家秀”不太理想……一组数据,为我们勾勒出手工艺的真实面貌,让我们在巨变之时,于微光处,用市场来揭晓理性的答案,共同寻觅手工艺未来的广袤寰宇。
手工艺消费市场的十大现象1兴趣爱好成为第一购买力一直以来,“馈赠佳品”是手工艺品的标签,但“兴趣爱好”如今成为一匹“黑马”,跃居榜首。
综合“兴趣爱好”与“家居使用”两项数据,能发现“自用”的需求远超赠礼需求。
如今人们对手工艺品的消费,更是一种满足自我精神需求的消费。
2女性消费者是男性消费者的2倍据《2018中国手工艺生态调查报告》显示,女性消费者是男性消费者的2倍。
两年过去,这个数据依然没有变化。
2023学年广州市花都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学年广州市花都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本试卷共8页,21小题,其中1小题为附加题。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一、(5小题,16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蝉蜕.(tuì)徘徊.(huí)酝酿.(niàng)混.(hǔn)为一谈B. 匿.笑(nì)粗犷.(kuàng)黄晕.(yùn)恍.(huǎng)然大悟C. 搓捻.(niǎn)菜畦.(qí)秕.谷(bǐ)小心翼翼.(yì)D. 竦峙.(zhì)倜傥.(dǎng)贮.蓄(chǔ)咄.(duō)咄逼人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沐浴不假思索感概浑为一谈B. 澳秘谈笑风声潦亮各得其所C. 瘫痪绿树成阴徘徊人声顶沸D. 诀别名列前茅搓捻居心叵测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小王在“新生教育”活动中表现非常优秀,他获得年级的表彰真是令人喜出望外....。
B. 班里每个人各得其所....,擅长管理的小李成了班长,成绩优异的小张成了学习委员。
C. 开学新生教育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与老师打成一片,老师的办公室经常人迹罕至....。
D. 杨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数学老师,如果有人不交作业,她一定会盛气凌人....。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青少年不再沉迷手机游戏,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B. 据初步测算,2022年元旦假期,广东省共接待游客大约1111.5万人次左右。
C. 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 首届院士科学大课堂在某少年宫启动,科学种子得到广泛播撒和有效普及。
5. 为了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七年1班组织一次班会活动,请你帮忙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杨老师是七年1班的语文老师,即将年满六十退休。
2024年广州市华侨中学七下期中考试初一级语文试卷(附答案)

广州侨中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级语文科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pǔ)污秽.(suì)亘.古(gèn)鲜.为人知(xiǎn)B.晌.午(xiǎng)侮.辱(wū)门框.(kuàng)深恶.痛绝(wù)C.镐.头(gǎo)校.对(xiào)呜咽.(yān)酣.然入梦(hān)D.滞.笨(zhì)愧怍.(zuò)镶嵌.(qiàn)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调羹瑶言迭起岢捐杂税B.铁序震悚糟糕妇儒皆知C.咳嗽狂澜烦躁言外之意D.犁耙烦琐新金历尽心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浓雾笼罩,大明湖湖畔的超然楼仿佛藏在多层纱帘后,扑朔迷离....。
B.“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其做出的卓越贡献,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C.面对困难,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D.有人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却对此不以为然....,我觉得总会有人视义高于利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B.电视剧《欢乐颂》讲述了五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迥异的女孩共同成长。
C.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惊闻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寄托哀思。
5.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班级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8分)(1)破坏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请你根据示例,分别举出一个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 为其载体的语言
传统美术/书法/音乐/ 舞蹈/戏剧/曲艺/杂技
传统技艺/医药/历法
来源:
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19.6 iResearch Inc.
2
打开新思路:电商时代非遗活化传承模式探析
1
焕发新生机:非遗生产端特征及变化
2
激发新潜力:非遗消费端市场特征及变化
3
总结
4
3
非遗传承在中国
概念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 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生产端:多方入局助力非遗产品产业链优化,市场化运作升级
手艺人层面:手艺人队伍日益庞大,年轻化趋势明显。技能提升、产能提升、收入提升,手艺 人手工产品从“深闺”走向市场,非遗传承实现自给自足良性循环。 新共创方层面:越来越多参与者加入,多元赋能,为非遗产品产业化运作与市场化推广助力, 非遗产品生产实现全链条升级。
消费端:消费升级背景下非遗消费潜力被激发,非遗消费正当时
非遗消费品特征:技艺全面开发,涉及品类日益丰富,产品设计升级,价格定位亲民,非遗营 销手段推陈出新,走向生动化、生活化、社交化。 非遗消费人群特征:80后高知高消费力女性是非遗产品消费主力,呈现年轻化、普及化趋势。 在购买动机上,非遗产品文化内涵和设计更受关注。
单纯捐助
2019年中国非遗保护新变化
多元赋能
理
输血
可持续发展
造血
念
与
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本质要求。传统“输血”式的捐助保护,能解决手艺人一时的经济困难,却难以实现真正
思
可持续的、有活力的发展。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活其自身“造血”功能,积极培养传承人传承力、应变
路
力和创新力,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才能保持非遗自身活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
体
行
主要通过物质和金钱的捐助
动
帮助非遗手艺人改善生活
措
施
• 提升技艺:为手艺人提供研习培训,提高非遗手 艺人总体素质,促进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提升
• 打开市场、提高收入:以创新的方式让非遗产品 融入现代生活,促成非遗作品的使用和消费
期而复杂的工程。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早期
的传承和保护更多是以民间的、自发性的保护为主。直到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正式进入中国人的视 野,以政府为主导的体系化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开始起步,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非遗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术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参与方开始加入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中国
• 中国非遗保护在实践方面有了诸 多新的发展和创新,非遗保护跃 上新台阶
5
新时代非遗保护出现新变化
思路转变,从单纯捐助到多元赋能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至今,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体系化的非遗保护 工作已走过了18年。从“抢救性保护”到“整体性保护”,从“生产性保护”到“生活性保护”,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理 念在不断发展。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双创”理念的指导下,非遗保护从思路到形态出现 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从输血到造血,非遗保护逐渐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
非遗保护在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拓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2001-2019年中国非遗保护发展历程
2001-2010
2011-2015
2016-至今
探索起步
• 以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开始,由政府主导推动的 非遗保护工作开始起步
• 2004年8月批准了《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公约》,此后各级政府 开始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保护工作 和宣传活动
• 文化部于2015年联合教育部启 动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 研习培训计划,为非遗传承提 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
• 2011-2015年,文化部通过中 央财政支持生态区建设了151 个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不断 完善顶层设计、规范工作流程, 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各项具体 工作的展开都更为深入细致跃上新阶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研究院绘制。 ©2019.6 iResearch Inc.
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
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4
非遗传承在中国
发展历程:体系化研究和保护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非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世代传承发展的精神财富,对于非遗的保护是一个长
非遗新经济消费报告
——以唯品会特色电商公益平台“唯爱工坊”为例
唯品会&艾瑞联合发布
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 文木文化遗产技术服务中心 支持
2019年
核心观点
多元赋能,跨界融合,电商时代非遗保护出现新变化
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双创”理念的指导下,中国非遗保护从 思路到形态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思路上,从输血到造血,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 深入人心;形式上,多种跨界融合的新型模式不断涌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与消费,渐成风尚。
• 2016年以来,文化部根据党的十 八届五中全会和《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要求,牵头研究制定了《中国传 统工艺振兴计划》
• 2016年通过中央财政安排2390 万元,支持18个国家级生态区62 个非遗传习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工 作,并安排2520万元在生态区增 设287个非遗传习点
• 2005年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 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 2005-2009年,第一次大规模开 展了全国性的非遗普查活动,普 查出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
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研究院绘制。
©2019.6 iResearch Inc.
发展成型
• 随着2011年非遗法的正式颁布 实施,中国非遗保护法律体系 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