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
晁错
通假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由此与错有卻 2. 吴楚罢不 3.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通“郤”,嫌隙,裂 痕 通“否” 通“猝”,突然
重点实词
1.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2.天下无治《尚书》者 处所 研究
3.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4.数上书孝文
征召
屡次,多次 喜欢 压倒,超过
5.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6.宠幸倾九卿 7.莫敢难,独窦婴争之 8.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古义:汉朝时掌管图书的官名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1、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意动 ,以……为奇
意动,称赞 2、太子善错计策 使动 3、别疏人骨肉 4、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名词作动词 5、吾当先斩以闻 使动 6、内杜忠臣之口 名词作状语 7、外为诸侯报仇 名词作状语 8、错乃穿两门南出 名词作状语
•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 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 便力未有以伤内史府居太上庙偄中门东出 不便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偄垣丞相嘉闻 (之)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错闻之即 夜请间具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 垣为门请下廷尉诛上曰此非庙垣乃中偄垣 不致于法丞相谢罢朝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 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丞相遂发病死 • 错以此愈贵
3.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 定。
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皇帝总是听 取,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法令多有改定。
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鲜明,主要是通 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
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 通过反面衬托和侧面烘托表现人物。
讨论. 司马迁说,晁错擅权,“变古乱常,不死则 亡”。苏轼《晁错论》中也说,以七国之强,而晁 错要立即削弱它们,是为了沽名钓誉。你如何评价 晁错的所作所为?你认为一位政治家要想改革时弊, 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才有可能结局比较圆满?
晁错教案最新5篇
晁错教案最新5篇《晁错》文言文阅读练习篇一《晁错》文言文阅读练习晁错晁错,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
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
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
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
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
由是迁中大夫。
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
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上默然良久。
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
错衣朝衣,斩东市。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
还,见上。
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
吾亦恨之!(节选自《汉书》)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忍见祸逮身逮: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绐:欺骗。
D.吾亦恨之恨:痛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上发兵以御之②杀之以应陈涉B.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①其意不在错也②齐国其庶几乎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①错为人峭直刻深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⑦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A.①②③ B.②③⑤C.③⑤⑥ D.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晁错
谢谢老师们,同学们。 再见!
【示例】 晁错最大的错误就是太相信皇帝 了,他认为他忠心耿耿,他认为他一心为公, 他认为他一往无前,他认为他奋不顾身,他认 为他给皇帝出了这个好主意,皇帝怎么着也会 保他,没想到,文帝、景帝虽然在历史上算是 好皇帝了,同样是要杀人的。这就是晁错之错, 他太急于成功了,他就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实 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干成一件惊天 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他也太个人英雄主义 了,他不知道即使是一个英雄,也是需要有后 援的,要有后盾的。而他这种孤军奋战,是既 无后援,就是朝廷的大臣不帮他;也无后盾, 就是最后皇帝也不帮他,皇帝也舍弃他。这就
晁
错
司 马 迁
晁错生平
• 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景时期 著名的政治家。汉文帝时,曾任太子家令,汉 景帝即位后,更受信任,历任内史、御史大夫 等职。由于他极力主张加强中央政权,推行 “削藩”政策,遭到了诸侯王和朝廷亲贵的反 对,在景帝三年,吴王刘濞等叛乱,借口 “清君侧”以请诛晁错,景帝畏于七国连兵, 遂将他处死。著有《论募民徙塞下书》、《论 贵粟疏》等。
• • • • • • • •
谢罪 丞相谢 痛恨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使---离别疏远 别疏人骨肉 离去 吾去公归矣 撤退 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使---受尊崇 堵塞 内杜忠臣之口 遗憾 吾亦恨之
基础知识——古今异义词
•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古义:文章典籍 今义:一种艺术 •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8、错乃穿两门南出
向南(名词做状语)
基础知识——通假字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同“洛”
由此与错有卻 吴楚罢不
通“郤”。嫌隙,裂痕 通“否”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通“猝”,突然
晁错文言文翻译简洁
晁错文言文原文如下:晁错,字长孺,吴郡吴人也。
少孤,家贫,力学不倦。
年二十,举孝廉,为郡文学掾。
迁国子博士,拜为吴相。
景帝即位,迁楚相。
楚王刘戊谋反,错请讨之,景帝从之。
戊败,错以功封侯。
后迁齐相,齐王刘荣谋反,错复请讨之,景帝复从之。
荣败,错再封侯。
以功赐号“安世侯”。
景帝崩,太子即位,是为武帝。
武帝即位,错为御史大夫,封为丞相。
错以敢言直谏,善理财,为当时所称。
及至武帝崩,昭帝即位,错以年老致仕,还居吴郡。
晁错文言文翻译如下:晁错,字长孺,是吴郡吴地人。
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从不懈怠。
二十岁时,被举荐为孝廉,担任郡文学掾。
后来升任国子博士,又被任命为吴国相。
汉景帝登基后,晁错升任楚国相。
楚王刘戊谋反,晁错请求出兵讨伐,景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刘戊兵败,晁错因功被封侯。
后来又升任齐国相,齐王刘荣谋反,晁错再次请求出兵讨伐,景帝再次同意了他的请求。
刘荣兵败,晁错再次被封侯。
因功被封号为“安世侯”。
景帝去世后,太子即位,是为汉武帝。
武帝登基后,晁错担任御史大夫,封为丞相。
晁错因敢于直言进谏,擅长理财,被当时的人所称赞。
等到武帝去世,昭帝即位,晁错因年老辞去官职,返回吴郡。
晁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历经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三朝,见证了汉朝的兴衰。
在位期间,他敢于直言进谏,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晁错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他的一生充满了忠诚与智慧,却因直言进谏而遭到陷害。
在汉景帝时期,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庶人,但他在逆境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不懈努力。
最终,晁错在汉武帝时期再次崛起,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晁错的一生,是中国古代政治家、文学家的一幅缩影。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不懈努力。
他的忠诚、智慧、勇敢和坚韧,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古代政治家的丰碑上。
翻译文言文晁错
原文:晁错,字子玉,颍川许人也。
为人刚毅,有节操,好学不倦。
初为太子家令,事太子,谨身以事上。
及太子即位,迁为侍中。
是时,汉兴三十余年,海内一统,百姓安乐,然诸侯王强,地广民众,各有分地,风俗不齐,法度不一。
错上疏言:“诸侯王地广民众,宜令内属,不得专制一国。
今诸侯王有异心,宜先制之,以防其乱。
”译文:晁错,字子玉,颍川许地之人。
他性格刚毅,有节操,勤奋好学,不知疲倦。
起初担任太子家令,负责辅佐太子,严谨自律,尽心尽力地侍奉上级。
等到太子登基为帝,晁错被提升为侍中。
那时,汉朝自建立以来已有三十余年,天下统一,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诸侯王势力强大,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各自拥有封地,风俗各异,法度不统一。
晁错上疏建议:“诸侯王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应当让他们归附中央,不得独自统治一国。
如今诸侯王心中存有异志,应先予以制约,以防其生乱。
”错复上疏曰:“今诸侯王地广民众,骄奢淫逸,不遵法度。
陛下宜令内属,以制其心。
诸侯王不得擅兴兵,以禁非为。
如此,则天下治安,百姓安宁。
”上从其议,下诏诸侯王,令其内属,不得专制一国。
诸侯王虽怨,然不敢违抗。
后错为丞相,益治刑法。
错以法家思想为治,主张严刑峻法,以正天下。
时匈奴为患,错建议与匈奴和亲,以息边患。
上从其议,匈奴遂与汉和亲。
错又上疏曰:“陛下宜省刑法,薄赋敛,以养百姓。
如此,则天下归心,国家富强。
”上纳其言,省刑法,薄赋敛,百姓称颂。
晁错虽为法家,然其为人正直,关心民生,深得百姓爱戴。
不幸,晁错因政敌诬陷,被汉景帝误杀。
临刑前,晁错仰天长叹:“吾何罪,而为天下笑!”遂绝气而亡。
晁错之死,令天下痛惜,亦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译文:晁错又上疏说:“陛下应减轻刑法,减轻赋税,以养育百姓。
如此,则天下归心,国家富强。
”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减轻了刑法,减轻了赋税,百姓称赞不已。
晁错虽然主张法家思想治理国家,但他为人正直,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不幸的是,晁错因为政敌的诬陷,被汉景帝误杀。
关于晁错的名言诗句
关于晁错的名言诗句
晁错可是历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啊!“欲报君恩,岂恤人言”,
这就是一句和晁错有关的很有气势的话呀!
想当年,晁错那是一心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啊!他就像那黑夜中的
一盏明灯,努力想要照亮国家前进的道路。
他看到了国家存在的问题,勇敢地站出来提出各种改革措施,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就好比
一个人明知道前方困难重重,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上去,难道不令人
敬佩吗?
有人说他太激进了,可他要是不激进,那些问题怎么能得到解决呢?他的眼光长远,看到的是国家的未来,而不是眼前的一点小安稳。
这
就像一个优秀的船长,他要带领船只驶向远方,而不是在原地打转。
还记得他力主削藩的事儿吗?那可是触动了多少人的利益啊!但他
不在乎,他只想着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情怀吗?就像一个战士,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不惜一切代价。
晁错的名言诗句,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有着深深的含义,都值得
我们去细细品味。
他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他让我们知道,
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为了国家和人民,我们要勇敢地去追求,去奋斗,哪怕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碍,也不能退缩!
我觉得晁错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的名言诗句和他的事迹将永远被
人们铭记!。
晁错文言文逐字翻译
晁错居中大夫,进言曰:“天下所以乱者,以其不奉王命,各怀异志也。
夫王者,天下之主也,天下之事,莫不归之。
今诸侯王地广民众,且多不法,若不讨伐,恐后生之患。
臣愿陛下假臣精兵五万,以诛不道之诸侯,以安天下。
”景帝闻之,大悦,乃许之。
晁错受命,率兵出征,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诸侯王惧,皆遣使请罪。
晁错以天子之命,赦其罪,令归国。
于是,天下大定,百姓安居乐业。
晁错因功封为梁国相,封地五百户。
错居相位,勤于国事,锐意进取,欲以法治天下。
时值梁孝王刘武,好文学,善骑射,名闻天下。
错欲结交梁孝王,乃上书曰:“臣闻圣王之道,以德化民,以礼治天下。
今梁孝王,天下之贤王,德高望重,宜结交之。
”景帝览奏,大怒,曰:“晁错,汝何敢结交梁孝王!吾闻梁孝王,骄奢淫逸,不遵王法,汝乃欲结交之,是何道理?”晁错惧,乃谢罪,遂罢结交之事。
后景帝崩,武帝即位。
武帝素知晁错之才,乃拜为御史大夫。
错居相位,励精图治,深得民心。
时值匈奴犯边,错上书曰:“臣闻匈奴,北夷也,性贪婪,好战。
今匈奴犯边,宜发兵讨之,以绝后患。
”武帝览奏,犹豫未决。
时值袁盎进言曰:“陛下,臣闻晁错有谋,宜听其计。
”武帝乃从之,拜晁错为将军,率兵出征。
错以兵法布阵,匈奴大败,边境得以安宁。
然而,晁错之政,亦招致非议。
时值吴楚七国之乱,错主张平定叛乱,乃上书曰:“臣闻天下大乱,非一日之故。
今吴楚七国,皆怀异志,若不讨伐,恐生后患。
臣愿陛下假臣精兵五万,以平定叛乱。
”武帝览奏,犹豫未决。
袁盎进言曰:“陛下,晁错之计,不可行也。
吴楚七国,皆怀怨,若讨伐,必生内乱。
臣请陛下三思。
”武帝从之,乃罢讨伐之事。
吴楚七国闻之,皆大喜,遂起兵反叛。
晁错因建议不力,被劾免职。
后吴楚七国平定,晁错以谋反罪被诛。
晁错一生,功过参半。
然其忠诚、刚直、勇于担当的品质,实为后世所敬佩。
今译其文言文如下:晁错,字长君,颍川人也。
少好学,通经术,以文章见称。
汉景帝时,为太子舍人,后迁。
高中文言文《晁错》说课稿(优秀5篇)
高中文言文《晁错》说课稿(优秀5篇)晁错生活的西汉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和封建专制的重要时期。
晁错在治国问题上,主张君主集权、任人唯贤。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该页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高中文言文《晁错》说课稿(优秀5篇),欢迎参考。
晁错篇一晁错(前2----前154年),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州城南晁喜铺)人。
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师)、贤文学。
在教导太子中授理深刻,辩才非凡,被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景帝)尊为“智囊”。
因七国之乱被腰斩于西安东市。
目录简介文学贡献相关事件后世评价收缩展开简介概述晁错(音cháo cuò)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汉初学者和积极的政治改革者。
曾随张恢习申商刑名之学,向伏生学《尚书》。
据说他个人曾使《书经》免于亡佚。
文帝时官太常掌故、博士、太子家令,迁至中大夫。
有辨才,号称“智囊”。
景帝初,官御史大夫。
曾先后上书言兵事、边防,主张重农贵粟,力倡削弱诸候,更定法令,招致王侯权贵忌恨。
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讨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晁错因此被杀。
事迹见《史记》卷一百一、《汉书》卷四十九。
《汉书・艺文志》载晁错有文三十一篇,多数已佚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晁错较早是学“刑名之学的”,而后又被选拔去读《尚书》,可以说是学贯儒法。
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
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
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
晁错的经济思想,散见于《汉书》的《食货志》、《袁盎晁错传》等篇。
政治立场晁错是献身于汉帝国中央集权事业的政治家。
在政治立场上,他主张中央集权。
比贾谊更坚强,是一个能有条理和系统地分析当时问题的务实的政治家。
他劝景帝勇敢地对付诸王的挑战;他总结了影响与匈奴关系的战略和战术;他力主采用为国家增加农业生产的措施。
晁错
背景链接
二、读文本· 梳理重点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副丞相) 九卿: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
*重点句式*
晁错者,颖川人也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判断句 状语后置
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定语后置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古义:文献经典 今义:以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晁
错
司 马 迁
晁错可以说他不善谋身,不可说他不善谋国。 ——[明]李贽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 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 之以忠而受祸,不知有以取之也。 ——苏东坡《晁错论》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实词, 虚词以及重点句式 2、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汉朝时掌管图书的官名 古义: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古义: 军中之事 今义: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诏以为太子舍人
古义:让……做 今义:认为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古义: 对此 今义:承接关系连词
因上便宜事
古义:
今义:方便合适
古义:凭借这个 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汉代风云人物晁错,少年时曾在济南伏先生家里 学习《尚书》,在当时,是汉代唯一一个懂《尚书》 的人,被提为太子先令,也就是教太子读书,被太子 称为“智囊”,可惜,他不懂的反省自我,非要从政, 最终被杀. 试想,晁错当年如果没有去从政,而是认 真教太子读书,造就一代帝王,也许会名垂千古.
•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 宽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 做人要宽容,更要学会宽容。 • 在武将廉颇的眼里,一个只会说几句好话的文 相蔺相如何以职位比他高?于是处处与之作对, 出言不逊。而相如并没有跟他计较,而是道出 了“先国家之急后私仇”的君子之言。这话着 实令廉颇汗颜,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的佳 话,“将相和”的美谈。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 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 为赵国奉命效劳。也正是如此宽大的胸襟,成 就了赵国的辉煌。所以说,学会宽容,于人于 己都有益处。
晁错传原文及翻译
晁错传原文及翻译晁错传原文及翻译《晁错传》出自《史记》卷一百一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晁错传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晁错传原文:晁错,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
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
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
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
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
由是迁中大夫。
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
”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上默然良久。
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
错衣朝衣,斩东市。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
还,见上。
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
吾亦恨之!”(节选自《汉书》)晁错传翻译: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
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
司马迁对晁错的评价
司马迁对晁错的评价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他的《史记》被誉为中国史学史上的巨著。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晁错的评价非常高。
晁错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本文将从晁错的生平事迹以及司马迁对晁错的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晁错的生平事迹晁错,字子长,河南南阳人。
他在年轻时就已经显露出了非凡的才华,曾经在乡试中考中状元,后来又在会试中考中状元。
汉武帝听闻了他的名声,便任命他为郎中。
晁错在担任官员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廉洁奉公的作风,深得汉武帝的信任。
晁错在政治上有很高的才能,他曾经担任过丞相、御史、太尉等要职。
他提倡法治,反对权贵,积极推行汉武帝的改革政策。
他主张减轻赋税,扩大农业生产,加强对外贸易,推广科技,改善民生。
他还提出了“铁骑万人”的军事战略,使汉朝的军队在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晁错在文化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曾经主持修撰《太史公记》,并参与了《史记》的编纂工作。
他还编写了《晁氏易传》、《晁氏春秋》等著作,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司马迁对晁错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晁错进行了高度评价。
他认为晁错是一位有德行、有才干、有作为的官员,是汉朝的一位重要人物。
在《史记》中,司马迁称赞晁错“才干过人,志向远大,为政清廉,不畏权贵,不畏祸患,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念”。
司马迁认为,晁错在政治上推行了改革,提高了民生福利,使汉朝得以繁荣昌盛。
他还对晁错的文化成就表示了赞赏,认为他的著作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司马迁还在《史记》中提到了晁错的廉洁奉公。
他写道:“晁错廉洁奉公,不以私利为念,不畏权贵,不惧祸患。
他的一生,都在为天下人民谋福利,为汉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司马迁对晁错的评价非常高。
他认为晁错是一位有德行、有才干、有作为的官员,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晁错的生平事迹以及司马迁的评价都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晁错ppt1
9. 对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子善错计策
认为……善(意动用法)
②别疏人骨肉
使……离别疏远(使动用法)
③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穿(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内杜忠臣之口
对内(名词做状语)
⑤吾当先斩以闻 使……知道(使动用法)
⑥将军身披坚执锐
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
⑧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B. 内史府处于太上庙墙外的空隙地上,为出入方便,晁错就在太上 庙南面的外墙上开了两个门。丞相申屠嘉想借此事加害晁错,但没 得逞。
C. 晁错因要削减诸侯封地而招致诸侯及大臣们的反对,他的父亲为 保全家族也从颍川赶来劝说,晁错根本不为所动。
D. 晁错得到景帝的信任,终于达到了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 了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上初即位
刚刚(副词)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可是(转折连词)
吴楚七国果反
果真(副词)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
从(介词)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很(副词)
5. 词类活用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以为……奇(意动用法)
太子善错计策
认为……善(意动用法)
别疏人骨肉
使……离别疏远(使动用法)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穿(名词活用为动词)
晁错
晁错(前200前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帝、 景帝时期的政治家。初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文 帝时任太常掌故,曾奉命从故秦博士伏生受《尚书》。后为太 子家令,得太子(即景帝)信任,号“智囊”。景帝即位,任 为御史大夫。他坚持“重本抑末”(即重农抑商)政策,主张 纳粟受爵,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贵族的攻掠,并 进言削藩以巩固中央集权,得到景帝采纳。以吴王刘濞为首的 七国诸侯因此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 帝畏于七国连兵,遂将其处死。晁错的著作较为完整的现存有 八篇,散见于《汉书》的《爰盎晁错传》、《荆燕吴传》和 《食货志》。他的文章称为“疏直激切,尽所欲言”,其中 《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等,皆为“西 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鲁迅《汉文使动用法)
晁错PPT课件
该文献是晁错针对边疆地区治理而写的一篇政治建议,主张通过移 民实边、奖励耕战等措施加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论贵粟疏》
该文献是晁错针对当时社会风气而写的一篇经济论述,主张通过重农 抑商、奖励耕织等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文献评价
晁错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为后世研究西汉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 供了珍贵的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主要成就
法律改革
晁错在汉景帝时期担任太 常掌故,积极参与法律改 革,推动法律的完善和发 展。
政治主张
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提 倡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生 产。
文学成就
晁错文笔优美,他的政论 文《论贵粟疏》等作品受 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 泛赞誉。
02
晁错的思想与主张
政治主张
主张中央集权
晁错认为国家应该实行中央集权 制度,加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力
与董仲舒的比较
相同点
三人都是西汉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都为汉武帝的 统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建议。
不同点
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试图通过神学来 维护皇权;而晁错则更注重法制建设和政治制度改革。
总结
董仲舒、贾谊、桑弘羊和晁错都是西汉时期的重要人物, 各自在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所贡献,但重点和方 向有所不同。
国家的军事力量。
主张选拔优秀将领
晁错认为选拔优秀的将领是提高 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应该选拔有 才能、有担当的将领担任军队领
导职务。
03
晁错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对汉朝的影响
政治改革
晁错主张实施削藩政策,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为汉朝的统一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北宋文学家苏轼《晁错论》原文及译文
北宋文学家苏轼《晁错论》原文及译文一、名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调整后:古之成就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惟有坚忍不拔之志。
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一定都具备旷世的才能,但是一定都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人物晁错,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汉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政治上,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
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二、概述《晁错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人物评论文,评论对象为西汉初年景帝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错。
这篇文章总结了削藩失败是晁错被杀的原因。
作者认为,晁错被杀,首先有七国叛乱给皇帝造成的压力和受到政敌中伤的原因,但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即晁错自己也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才给了政敌攻击他的机会。
同时,作者通过对晁错改革失败的叹惋,表达出自己愿意为国效力但有志难展的抑郁心情。
《晁错论》苏轼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译文】天下的祸患,最不能挽回的,莫过于表面上社会安定没有祸乱,而实际上却存在着不安定因素。
消极地看着祸乱发生却不去想方设法对付,那么恐怕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起来坚决地制止它,又担心天下人已经习惯于这种安定的表象却不相信我。
只有那些仁人君子、豪杰人物,才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安定而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求得成就伟大的功业。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译文鉴赏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译文|鉴赏《论贵粟疏》是当时给汉文帝的奏疏,文章全面论述了“贵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摆事实,讲道理,前后相承,步步深入,明允笃诚,强志成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论贵粟疏》原文两汉:晁错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晁错PPT课件
对移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命安全又考虑得这么周到、具体,在我国古 代思想家中是绝无仅有的。其次,他主张把人口迁往边地,固然主要从 军事的目的出发。而不是从人口的合理分布出发,但因他第一个从理论 上对移民戍边进行了阐述,这对后代一些封建思想家主张把人口从稠密 地区移往宽旷地区,是有很大影响的。
1
晁错の生平
晁错(约公元前200—前154),颍川
(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景时期著 名的政治家。汉文帝时,晁错因文才 出众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 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师)、贤文 学。在教导太子中受理深刻,辩才非 凡,被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景帝)尊为 “智囊”。因七国之乱被腰斩于西安
东市。
2
大约在任博士期间,他写了《言太子宜知术数疏》,指出:一个
3
晁 错 の 政 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郡国并行制
文帝、景帝时,为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帝采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的建议,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 小王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 议,削减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区,导致了以“清君侧” 为借口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 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又减缩诸 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之成为中 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基本上解决了刘邦 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原来的
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
征召前来 就(副词) 前往学习
biàn
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
高中晁错文言文翻译
《晁错传》原文如下:晁错,颍川人也。
少好学,治《尚书》、《春秋》。
以文学称,事孝文帝。
文帝崩,景帝即位,以错为太子家令。
景帝三年,迁为中大夫。
错说上曰:“今诸侯王自恣,不遵王命,请削其地。
”上从之。
错因请削吴、楚、赵、齐、燕之封地,以备其反。
诸侯王闻之,反,发兵西击京师。
景帝以错为将军,击吴、楚军。
错言于上曰:“臣愿守荥阳,荥阳近梁,梁亦大国,可以守也。
”上曰:“善。
”乃以错为荥阳守。
错守荥阳,吴、楚军不敢西进。
后景帝崩,武帝即位,以错为丞相。
错说上曰:“臣愿守荥阳,荥阳近梁,梁亦大国,可以守也。
”上曰:“善。
”乃以错为荥阳守。
错守荥阳,吴、楚军不敢西进。
错守荥阳,吴、楚军不敢西进。
错守荥阳,吴、楚军不敢西进。
错守荥阳,吴、楚军不敢西进。
错守荥阳,吴、楚军不敢西进。
翻译如下:晁错,颍川人。
自幼好学,研究《尚书》、《春秋》。
因文学成就而闻名,侍奉孝文帝。
孝文帝去世后,景帝登基,任命晁错为太子家令。
景帝三年,晁错升为中大夫。
晁错向皇帝进言:“现在诸侯王肆意妄为,不遵守王命,请削减他们的封地。
”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晁错趁机请求削减吴、楚、赵、齐、燕等诸侯王的封地,以防他们反叛。
诸侯王得知此事后,纷纷起兵向西攻打京城。
景帝任命晁错为将军,率军迎战吴、楚联军。
晁错对皇帝说:“我愿意镇守荥阳,荥阳靠近梁国,梁国也是大国,可以镇守。
”皇帝认为他的建议不错,于是任命晁错为荥阳守将。
晁错镇守荥阳,吴、楚联军不敢西进。
后来景帝去世,武帝登基,任命晁错为丞相。
晁错再次向皇帝进言:“我愿意镇守荥阳,荥阳靠近梁国,梁国也是大国,可以镇守。
”皇帝再次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晁错为荥阳守将。
晁错镇守荥阳,吴、楚联军不敢西进。
晁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西汉初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他的命运却十分坎坷。
在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斗争中,晁错因得罪权贵而被陷害,最终被赐死。
尽管如此,晁错的光辉事迹仍然被后人传颂,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家的典范。
晁错翻译文言文
晁错为人刚直,不畏强御,善谋略,有胆识。
初,错为太子家令,时太子有疾,错常侍疾,太子感其恩,遂与错结为布衣之交。
后太子即位,是为景帝,错因太子之故,得为内史,深得景帝信任。
吴楚七国之乱,错以国事为重,屡次上书请景帝征讨叛乱。
景帝初以错言为然,遂发兵讨伐。
然吴楚叛乱,错知其事势紧急,乃上书请景帝罢免丞相窦婴,以亲信之臣代之。
景帝从之,遂以错为丞相。
错为丞相,深得景帝信任,于是错乘机劝景帝削藩。
错言:“诸侯王分土封疆,非汉之制也。
今诸侯王各拥强兵,世世相承,与天子争权。
若不削藩,必生祸乱。
”景帝听信错言,遂下令削藩。
诸侯王闻之,大惊,乃联合起来反叛。
吴王濞为首发,联合楚、赵、齐、胶东、胶西、济南等七国,起兵反汉。
景帝闻变,急召晁错商议对策。
错言:“吴楚七国反叛,皆因陛下削藩所致。
今宜急发兵讨伐,以绝后患。
”景帝从之,遂下令全国讨伐叛乱。
错为讨伐叛乱,日夜操劳,积劳成疾。
景帝闻错病重,乃亲自前往探望。
错见景帝,流涕而言:“臣以死相谏,陛下不听,今吴楚反叛,陛下何不罢免臣,以谢天下?”景帝不听,乃以错为太子太傅。
吴楚叛乱平定后,景帝欲论功行赏。
错言:“臣虽为丞相,然讨伐叛乱,实赖天下豪杰之力。
今宜赏赐有功之臣,以安天下。
”景帝从之,遂封错为列侯。
然景帝疑错有私心,遂削错官职。
错知事已至此,乃上书谢罪。
景帝不听,遂将错下狱。
错在狱中,乃作《感遇赋》以抒怀。
赋中言:“嗟乎,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吾虽蒙冤,亦何惧哉?”错在狱中,景帝欲杀之。
错之母闻之,乃上书请景帝赦免错。
景帝不听,遂将错处死。
错死时,年仅四十二岁。
晁错之死,天下为之惋惜。
然错虽死,其政见仍为后世所推崇。
晁错之才,可谓一时之杰。
然其死,亦警示后人,权势之下,不可轻信他人之言,更不可因一时之失而误国误民。
《史记》载:“晁错为人刚直,不畏强御,有胆识,善谋略。
然其死,亦足以警后世。
”晁错之事迹,流传千古,成为后世之楷模。
《晁错》(原文、翻译、练习)
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晁错性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他又有哪些方面的才能?
此段中初现的矛盾是?
精选版课件ppt
3
•
景帝即位,以错为
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
辄听,宠幸倾九卿,法
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
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
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
门东出,不便。错乃穿
两门南出,凿庙堧垣。
丞相嘉闻,大怒,欲因
此过为奏请诛错。
难:反驳 穿:越过 去:离开 疾:痛恨
B 穿:凿穿。
精选版课件ppt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乃﹒当先立请者,乃﹒为公儿子所扶卖苏,固误 C. 具为﹒上言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错﹒以此愈贵
申之以﹒孝悌之义
C 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向”。A第一项是 “凭借”,第二项是“通过,经由”。B第一项 是“竟”,第二项是判断词“是”。D第一项是介词 “因为”,第二项是介词“把”。
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
不敢复言也!”
•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 担任校尉,攻打吴楚的军 队时,他担任将领。回京 城后,上书报告军事情况, 进谏皇上。皇上问道:“你 从军中来,听到晁错死了, 吴楚的军队退了没有?” 邓公说:“吴王蓄意谋反已 经有几十年了啊,他为你 削减他的封地而发怒,所 以以诛杀晁错为名义,他 的本意并不在晃错呀。再 说我担心天下的人从此都 将闭口,再也不敢进言 了。”
引起矛盾的原因有哪些?
• 晁错听到了这个消息,当夜 请求单独进谏皇上,具体详 细地向皇上说明了这件事情。 丞相申屠嘉上朝奏事,乘机 禀告了晁错擅自凿开太上庙 的围墙做门,请求皇上把他 交给廷尉处死。皇上说:“晁 错所凿的墙不是大上庙的墙, 而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不 致于触犯法令。”丞相谢罪。 退朝之后,生气地对长史 说:“我本当先杀了他再报告 皇上。却先奏请,反而被这 小子给出卖,实在是大错。” 丞相终于发病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晁错》导学案
授课时间:10月20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理解并掌握重点文言知识(包括实词、
虚词和特殊句式)并能流畅翻译课文。
2.过程与方法概括故事情节,通过阅读鉴赏人物形象、性格及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晁错性格与命运的关系;认识分析其
削藩政策的进步性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赏析人物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探究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解读文本
一、人物简介
晁错生活的西汉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和封建专制的重要时期。
晁错在治国问题上,主张君主集权、任人唯贤。
晁错在《举贤良对策》和《言太子知术数疏》两篇政论文中,根据历史经验和朝廷面临的形势,论述了发挥朝廷的威力,打击分权和分裂势力的问题,为加强封建专制提供了思想武器。
在《举贤良对策》中,晁错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其中特别强调君主要“躬亲”政事,通过君主亲自执政,以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
文帝对他的对策很欣赏,擢为“高第”,说明君臣俩是灵犀相通的。
晁错在经济思想方面,是主张重农贵粟,防荒备战。
经秦楚之际大战乱,到了汉初,“民失作业”,土地荒芜,粮食缺乏,人民困苦,以至“人相食,死者过半”的地步。
同时,有些诸侯王与地主富商私营冶铁、煮盐、铸钱等手工业和商业,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朝廷收入。
西汉朝廷早就制定了重农抑商政策,虽有一定的功效,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晁错在《论贵粟疏》和《勿收农民租》两篇政治经济论文中,针对当时政治经济情况,发挥了先秦法家的“耕战”思想,提出了重农、贵粟、抑商、防备边患和防水旱灾害等一系列政治经济主张,对于发展当时的经济和巩固封建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
晁错在军事思想方面,主要是守边备塞,抵御侵扰。
他在《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募民实塞疏》等三篇军事论文中,根据当时汉匈斗争的形势,提出了守边备塞的方针政策以及抵御匈奴的战略战术。
他的政治言论和活动,对当时的国家统一和封建专制,对所谓“文景之
治”,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七国之乱简介
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
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
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
这场变乱导火线是,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
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
同时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
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
景帝因很惶恐,先从袁盎议杀了晁错,想满足他们“清君侧”要求换取他们退兵,但晁错已死,叛军不退,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
叛军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刘武所阻。
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
他命太尉条侯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10天的时间,就大破叛军。
刘濞逃到东瓯,为东瓯王所杀。
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三、语言积累
1. 通假字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同由此与错有卻.同诸侯皆諠.哗同吴楚罢不.通计划始行,卒.受大戮通
2. 古今异义词
以文学
..为太常掌故古义:今义: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古义:今义:
诏以为
..太子舍人古义:今义:
欲因此
..过为奏请诛错古义:今义:
上书言军事
..,谒见上古义:今义:
于是
..景帝默然良久古义:今义:
因上便宜
..事古义:今义:
3. 特殊句式并翻译
晁错者,颖川人也()译: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译: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译:
此非庙垣,乃堧中垣()译: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译: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译:
【模拟试题】
一. 语言知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天下无治.《尚书》者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B.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顷襄王怒而迁.之
C.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相如奉璧奏.秦王
D. 诸侯皆諠哗,疾.晁错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于是
..景帝默然良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B. 欲因此
..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过为奏请诛错共事
C. 因上便宜
..
..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 以文学
..于秦,为天下笑
..为太常掌故身客死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为.诸侯报仇如姬为.公子泣
B.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独.畏廉将军载
C.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广故数.言欲亡
D.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4. 对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子善.错计策②别疏.人骨肉③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④内.杜忠臣之口⑤吾当先斩以闻.⑥将军身披坚.执锐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⑧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⑩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 ①③⑧/②⑤/④⑥⑦/⑨⑩
B. ①②③/④⑩/⑤⑥⑦/⑧/⑨
C. 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D. ①⑧/②⑤⑦/③⑨/④⑩/⑥
5. 下列各句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错常数请间言事,(景帝)辄听。
B. 吾当先斩(晁错)以闻
C.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晁错)东市
D.太常遣错受《尚书》(于)伏生所
6. 对下面句子分句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还,因上便宜事②孝文不听,然奇其材
③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④不如此,天子不尊
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 ②③相同,①④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②③不同,①④相同
7.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三、四自然段,完成8——11题
8.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难:反驳
B. 错乃穿两门南出穿:越过
C. 吾去公归矣去:离开
D. 诸侯皆諠哗,疾晁错疾:痛恨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具为上言之不足为外人道也
D. 错以此愈贵申之以孝悌之义
10.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太史,他经常请皇上单独听取他的意见,法令因之多所改定,丞相申屠嘉心中不满,却无力对晁错加以伤害。
B. 内史府处于太上庙墙外的空隙地上,为出入方便,晁错就在太上庙南面的外墙上开了两个门。
丞相申屠嘉想借此事加害晁错,但没得逞。
C. 晁错因要削减诸侯封地而招致诸侯及大臣们的反对,他的父亲为保全家族也从颍川赶来劝说,晁错根本不为所动。
D. 晁错得到景帝的信任,终于达到了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