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第七章放顶煤采煤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轮、多口、顺序、不等量放煤
单轮 多口 同时开4个口 顺序 第一个口见矸后,开第5个口,1/4 不等量 1,1/2,1/3,1/4 放煤较难控制,实际中已较少采用。
2、多轮顺序放煤
采面分2 3段;段内同时开启两个相邻放 煤口; 每次放1/2 1/3的顶煤;按顺序循环放煤, 直至该段全部放完;再进行下一段放顶煤。 优点:可使冒落煤岩分界面均匀下降, 采出率高,含矸率低;充分利用放煤口 面积,放煤快。 缺点:要求操作水平高。 适用:煤厚8~10m以上。
2、放煤步距影响因素 :
顶煤厚度;松散程度;放煤口的位置;顶 煤可放性;顶煤冒落时的垮落角;直接 顶厚度。 当前,生产实践中 截一刀放顶煤一次,(顶煤厚度较小) 截两刀放顶煤一次,(顶煤厚度较大) 截三刀放顶煤一次,(顶煤厚度较大)
放煤口间距
放煤口间距 l 大小影响放煤效果 当l 2b1时,Fig、7 — 10、a、b示 ,脊背 煤损失大;l 越大,损失越大;
放煤步距太大:顶板方向的矸 石先于采空区后方的煤达到 放煤口,关口,顶煤放不出
放煤步距太小:采空区方 向的矸石先于上部顶煤到 达放煤口,顶煤损失部分
合理的放煤步距只是把煤炭采出率和混矸率控制在 一定范围内。
确定放煤步距时,可借鉴经验公式:
L=(0.15~0.21)[(H-M)-h] 式中: L:放煤步距,m; H:煤层厚度, m; M:采煤机割煤高度, m; h:放煤口至煤层底板的垂高, m。
1450
Ф1250
10
600
140 286
60 35
630
47 2590(2450)
1460
图7-3
YFY3000—16/26型放顶煤液压支架
900
2)双输送机中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1 2 2567 3 4
单位: mm
5
29 00
6
7 8
1900-2800
13
12
11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图7-4 架
FYS3000-19/28型放顶煤支
工作面长度计算实例:
阳泉一矿:M=6. 5m,顶煤4m,平均每架 放煤 t =5 7min,取n=2, B=1.5m, T. = 5h 得:l =135 190m 若:M=10m, 顶煤7.2m, t = 8~10min , 则: l= 96~120m。 一般工作面长度≮80m,以120~180m较为合 理。少数达200m。
3)低位放顶煤双输送机液压支架
1 2 3 4 5 6 7
后输送机铺在底 板上,煤尘小, 有发展前景
12
11
10
9
8
双输送机低位放顶煤支架 特点:
(1)由于具有连续的放煤口,放煤效果好, 采出率高 (2)顶梁长,放煤口距煤壁远,经顶梁反 复支撑,使顶煤充分破碎,对放煤极为有利 (3)后输送机沿底板布置,浮煤容易排出, 移架轻快,同时尾梁插板可以破碎大块煤, 放煤口不易堵塞 (4)低位放煤,煤尘小,有利于降尘 (5)支架的稳定性差
2、 预采顶分层顶网下放顶煤
特点:(1)顶层,23m,只采不放;铺网。 (2)下层采面:采、放。 适用: 12 14m煤层,需人工放顶的,抽放瓦 斯的缓斜煤层。
(b)
3、倾斜分层放顶煤
特点:将厚煤层分为若干分层,分层厚一般8~10 m ; 自上而下依次放顶煤回采各分层。 适用:M 15~20m,缓斜煤层。 例如:南斯拉夫维林基矿开采了厚80150 m的褐煤 我国石炭井矿区开采厚20m以上的煤层
2b1 2b 1
l 1 (a) 2 1
l 2 (b)
放煤口间距
当l 2b1时,Fig、11 — 8、c示,脊煤损失小, 煤矸石混杂;
2b 1
支架选取后,l是确定的,要 求合理放煤工艺,减少煤损, 不增加混矸
1
l 2 (c)
(a)
(b)
(c)
放煤步距大,顶煤放不出,煤损大;
放煤步距小,煤矸混杂,煤质差。
(c)
4、预采中分层放顶煤
二、按放顶煤采煤工艺及相应设备分类
1、按采煤工艺分: 滑移顶梁液压支架铺顶网 炮采放顶煤开采 单体液压支柱配Π 型钢梁 铺顶网 普采放顶煤开采 综采放顶煤开采 综采放顶煤 综采轻型支架放顶煤 简易放顶煤
1、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 按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囗及位置,分: 高位放顶煤液压支架;不充分碎裂体, 中位放顶煤液压支架;较充分, 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冒落放出 按放顶煤面输送机数目,分: 单输送机 双输送机
3、放顶煤开采顶煤位移的特点
①煤体的坚固性系数不同,顶煤始动点位置不同; ②一般认为顶煤总位移量大于100㎜时,顶煤具备可放 条件; ③软煤的顶煤移动角大于90°,放煤是一种滑落运动; 中硬的顶煤移动角在80°左右,放煤是一种顶煤垮落 后的坠落运动;硬煤的顶煤移动角更小,放煤更类似 于悬臂梁自由端断裂破坏后的坠落;当硬煤的顶煤移 动角小于50°时,顶煤很难放出。 ④不同高度顶煤始动点位置不同; ⑤顶煤移动初期,主要以水平位移为主,随工作面接 近,垂直位移逐渐增大。
双输送机中位放顶煤支架特点:
(1)支架稳定性和密封性好,抗偏载和抗扭能 力大,不易损坏 (2)放煤口距煤壁远有助于工作面前方顶煤的 维护 (3)由于采煤和放煤使用两部输送机,可实现 采放平行作业,实现高产高效 (4)放煤口位置较高,丢煤多,采出率较低, 煤尘较大 (5)后输送机放在支架底座上,后部空间有限, 造成大块煤通过困难,移架阻力大 (6)掩护梁不能摆动,二次破煤能力差
3、单轮、间隔、多口放煤 先放 1#、3#、5#、放顶煤,见矸关口, 留较大脊背煤; 滞后一定距离放 2#、4#、6#、放出留下 脊背煤中的一个椭球体。 优点: 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放顶效果好; 丢煤少,少出矸 。 适用:广泛采用。 1 2 3 4 5 6 7
2、综采放顶煤矿压显现规律
①支架载荷不高; ②支架前柱阻力一般大于后柱; ③工作面来压不明显。
第三节长壁放顶煤工作面工艺参数及过程
一、长壁综放工作面参数分析 1、工作面长度及推进长度 1)主要影响因素 ①顶煤破碎 ②顶煤放出 ③煤炭损失 ④月推进度、产量和效率 采场上覆岩层充分运动—有利于破煤。 当采面 80m时,顶煤不能充分破碎,放煤难。
z
H
4 3
2 1
h
y
2、顶煤放出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顶煤放出的形态、纯煤放出量、煤岩 分界线主要受顶煤的垮落角、放煤口到顶 煤垮落的水平距离、顶煤的厚度和放出体 轴偏听偏角四个因素的制约。在这四个因 素的制约下,放出体固定帮的方向发生偏 转,形成偏转椭球缺。如图7-10
该椭球体符合三项主要特征: ①放出体形状为一近似椭球体。 ②放出体被放出的过程中,其表面仍保近 似椭球状,最后其表面上颗粒点同时被 放出。 ③移动椭球体表面上各颗粒点的高度相关 系数在移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阳泉一矿实则:放煤步距与采出率和含矸率的关系
放煤步距(m) 采出率(%)
0.5 0.6
含矸率(%)
备注
打开放煤口即 有矸石混杂
1.0 1.2
1.5 1.8 2.0 2.4
86.5
72.93 70.48
11.45
12.27 16.99
3、放煤方式
放煤方式:放顶煤工作面放煤顺序、次数和 放煤量的配合方式。 1、单轮顺序放煤 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放煤速度也较快;
放顶煤液压支架类型
顶煤液压支架
( )
单摆杆式
b
单铰接式
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特点:
(1)支架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便于拆装 运输 (2)支架空间较大,便于清理浮煤和拆装检修 后部输送机 (3)支架稳定性好,造价低 (4)单铰接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具有较高的 封闭能力,能较好地解决“三软”煤层和较薄的 厚煤层综放开采端面易冒落的问题。
x z
H
4 3
2 1
h
z
y
y
1-放出椭球体,2-放出漏斗 3-松动椭球体,4-移动漏斗
放出椭球体参数:
设长轴2a = h, 短轴为2b1; h — 放顶煤高度。 生产实践及实验表明: b1= (0.25 0.3) h / 2
z
H
4 3
2 1
h
y
松动椭球体:
理论认为:放煤的同时, 放出椭球体周围的煤岩也将 向放煤口移动,充填放煤留 下的空间,此空间体与放出 椭球体相似,称松动椭球体。 松动椭球体参数: 松动椭球体高度为H H =(2.2 2.6)h
第一节 放顶煤采煤法分类
一、按厚煤层赋存条件和采放次数分类
1、一次采全高放顶煤采煤法,
特点:1)采面采高:M=h1=2.03.0m;
2)放顶煤高度:
h2= (1-3) h1
(a)
适用:M 4.5m ,M =6 12m 优点:掘进量小,设备少,系统 简单,生产集中 缺点:煤质软时,两巷维护困难。
2)合理工作面长度 原则:一个班内要将顶煤放完 一个班内将顶煤放完为原则确定的工作面 长度:
T l n B t
式中:l — 采面长度,m;n — 同时放煤的支架数,n 3; T— 每班工作时间,min; t —每架支架放煤所需时间,min; B—支架宽,m; — 班工作时间利用率。 T、B、n —视为常数。
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适用条件:
(1)煤层普氏系数f<2.5,来压强度不大, 煤层厚度3~8m,煤层倾角<25°
(2)工作面尺寸较小,断层较多,地质条 件较为复杂的工作面 (3)边角煤或煤柱的开采,厚度不稳定的 煤层,较薄厚煤层
2、放顶煤滑移顶梁支架、悬移顶梁支架和 组合顶梁支架
1)滑移顶梁液压支架 存在的问题: ①顶梁前后排列,稳定性 差,支架长度较大,易 出现超载现象; ②弹簧钢板易断裂; ③侧向稳定性随煤层倾角 加大而变差。
四、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1、岩层活动及矿压显现特点
放顶煤开采时,由于煤层一次采出厚度的增大, 直接顶的垮落高度成倍增加,可达煤层采出厚度 的2.0~2.5倍,其中1.0~1.2倍范围内的直接顶 为不规则垮落带,而在上位直接顶中则形成某各 临时性“小结构”,其活动可对采场造成明显影 响。综放采场上方仍可形成稳定的“砌体梁”式 基本顶结构,如图,但其形成的位置远离采场。
综采工作面顶板结构
上位直接顶中可形式“半拱”式小结构, 并与其上的“砌体梁”结构相结合,共同 构成综放开采覆岩结构的基本形式。由于 松软顶煤的参与,综放支架阻力通常不大 于分开采的支架阻力。 综放基本顶初次来压与分层开采相比步距 增大,一般可达50m以上;周期来压步距相 对减少,约为其初次来压步距的三分之一。
3)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
一般大于800 1000m,考虑工作面搬 迁,工作面初采、未采时煤炭损失所占比例, 综采设备的大修期,工作面推进度可在 2000~2700m之间。 简易放顶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长度不应 小于600 800m。
2、循环放煤步距(如图7-11)
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 后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确定放煤步距原则:顶煤充分破碎,提高 采出率,减少煤矸混杂。
2)悬移顶梁液压支架
既有综采支架稳定性好、能自移特点, 又具有单体支柱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 轻、易操作、移动方便的特点。
3)组合顶梁液压支架
第二节长壁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 放出规律及矿压显现规律
一、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因素 顶煤的破碎是支承压力。顶板运动及支架 反复支撑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顶煤冒放性的评价及分类方法
1)单输送机高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特点:短托梁加内伸缩 梁及侧护板。 优点:控顶距小,稳定 性好,运输系统及工作 面端头维护简单,便于 管理。 缺点:断面小、煤尘大、 采放不能平行作业、回 收率低。
1600~2600 40
(3125 ~4025) 3125 ~3550 290~330 (1605)1175 ~2075(2105)
1、顶煤冒放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煤层的硬度系数;煤层赋存深度;顶煤节理裂隙 发育程度;夹石层指标;随采随冒直接顶对采 空区充填程度;基本顶级别;采放高度比。
2、顶煤冒放性的分类结果(表7-2)
三、放矿理论与顶煤放出规律
1、放矿椭球体理论: 椭球体放矿理论认为: 矿石在采场破碎后,是 按近似椭球体形状向下 自然流动下来的,即原 来所占的空间形状为一 个旋转椭球体,放煤椭 球体表面上的颗粒将大 体同时到达放煤口。
第七章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开采近水平或缓(倾)斜 厚煤层时,先采出煤层底部长壁工作面的煤, 随即放采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称为长壁放顶煤 采煤法。 或:在近水平或缓(倾)斜厚煤层的底部 (或煤层上部某一范围的底部)布置长壁工作 面用常规方法进行采煤,随该工作面推进,利 用矿山压力或人工破碎方法,将顶煤破碎,而 后将顶煤放出,并予以回收的一种采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