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教案 综合性学习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纪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意识。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教师亲切谈话,自然引出本课时话题。
导语:同学们,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就包括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蕴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和美好愿望。
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学生自由交流。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二、明确范围,讨论理解1.按照学生了解的节日进行分组,小组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1)小组成员分别介绍自己为了解节日开展的活动。
(2)按照节日的来历、形式、特色以及节日活动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面,将研究成果归类整理,准备进行班级汇报。
(3)汇报形式不限,可以展示与节日相关的手工制作、撰写的书画作品,也可以讲故事、诵诗词、猜谜语。
2.小组汇报,班级展示,分享交流成果。
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以春节为例,仅作参考)过渡: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不同地区和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春节小组的同学一起了解春节习俗!(1)总述:我们小组交流的是春节。
我们将为大家讲一讲春节的传说故事,展示一些春节期间的习俗活动,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春节的古诗。
接下来,就由我们小组的几位代表分别给大家介绍吧!(2)讲故事:关于春节,有这样一个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每到除夕就出来伤害人命。
一年除夕,来了个老人。
他在门上贴上大红纸,点燃灯火,屋内烛火通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6.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整合信息,用不同方式展示交流的能力。
花灯,可真好看呀!这个元旦,我过得非常开心。每年的元旦我都要来看花灯!
2.自由阅读。
3.交流评议,了解写法。
(这篇文章记叙了小作者和家人去看花灯的事情,叙事完整。
(2)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3)按照作者观察的顺序把自己看到的写具体。
(4)文章语言优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四周的彩灯五颜六色,简直就像灯的海洋,仿佛是银河落到了人间”,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这里有几副春联,谁来为我们读一下?(春节组的同学现场表演写春联。)
(3)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把收集的几幅年画张贴在墙上,学生欣赏,交流评议。)
四、作业:搜集并积累描写节日的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描写节日的好词佳句。教师评议,导入新课。
二、例文引路。
1.课件出示例文。
开心元旦
今年的元旦我过得特别高兴!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哥哥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南宁看花灯。
我们来到南湖公园。四条红、黄颜色的火龙首先跃入了我的眼帘,火龙全身闪着金光,远远望去,仿佛四条出海蛟龙,飞腾在宽阔的鼓楼广场上。四周的彩灯五颜六色,简直就像灯的海洋,仿佛是银河落到了人间,我也如同步入了天堂。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教学重难点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策略1.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综合性学习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在单元教学之初,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以便学生有序安排自主学习活动。
2.以生活为基础,初探中华传统节日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插图、泡泡框和表格,打开思路,通过充分的交流,让学习走进学生的生活,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以及用哪些方式记录收集到的资料,从而为开展课外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3.针对问题及时干预,加强过程性的指导和评价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践,可以设计活动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把学生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提醒还没有收集资料的学生赶快行动。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习俗,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板块一确定主题,明确方法1.交流传统节日及习俗。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古诗三首》,知道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2)学生交流。
2.讨论与交流,方法引路。
中华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呀!想不想更详细、深入地去了解、研究它们?(1)这么多传统节日,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由此来确定小组的研究小课题,并根据节日为小组取名,如端午节习俗组、清明节习俗组、春节习俗组、中秋节习俗组……(2)小组讨论:围绕选定的传统节日,你们想研究它哪些方面的内容?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研究时要注意什么?又如何记录呢?(3)交流反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优秀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增长知识,彰显文化,弘扬传统。
语言运用: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思维能力: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审美创造: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目”这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
《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作准备。
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关注节日和习俗:本次综合性学习就有“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这一目标,前面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学生已经对春节、清明节、重阳节这几个传统节日以及相关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次活动在前面基础上更进一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去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
【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目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难点】1.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前准备】1.收集关于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及其相关风俗。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2.帮助学生分好小组,确立并细化本组的活动任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
本单元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学生对其所了解的传统节日进行分类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的多样性;第二部分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本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第三部分是通过阅读相应的节日诗词、童谣等文本,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浪漫和欢乐;第四部分是通过听取祖辈讲授经历和传统习俗,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学会传承文化;最后一部分是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传统节日的形象感知。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能将其分类;②知道一些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③学会阅读和欣赏节日诗词、童谣和传统文化经典;④了解祖辈们的传统习俗,明白其与现代生活的关联;⑤观看多媒体素材,形象感知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①能够观察、分类、描述、表达和创作;②能够听取祖辈讲述,了解传统文化;③能够理解诗词、童谣中的传统文化内涵;④培养学生的传统节日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目标①学会尊重、珍视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自信;②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和魅力,增加爱国情感;③培养学生的习惯,爱好和良好的品质,增进同学和社会交往。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能够准确分类描述中国的传统节日;②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欣赏诗词、童谣,理解其含义。
2.教学难点①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②学会欣赏诗词,理解并感受内在含义。
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利用图片展示、口语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
2.项目化教学: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制作月饼、包饺子、写年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中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与家长、长辈进行交流,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2.确定研究内容,收集资料1)小组成员根据小课题,收集与该节日相关的资料,可以通过书籍、互联网、采访等途径进行收集。
2)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类,确定需要记录的内容和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3.展示活动成果1)小组成员展示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和记录形式,介绍该节日的由来、俗和庆祝方式。
2)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互动交流。
板块二自主研究,实践探究1.自主研究,收集资料1)小组成员根据确定的研究内容,自主进行收集资料和整理分类。
2)教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2.实践探究,记录成果1)小组成员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研究内容,记录自己的成果,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2)记录的成果要经过小组内部的审核和修改,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板块三展示成果,评价交流1.展示成果,互相研究1)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成果,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和记录形式。
2)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互动交流,研究和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和成果。
2.评价交流,提出改进建议1)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小组的展示活动,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2)小组成员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表达能力。
课时总结通过本次综合性研究,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俗,还提高了自己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展示能力。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还研究了其他小组的经验和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2在小组讨论中,我们决定研究清明节的由来和各地的庆祝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也可以询问家长和长辈来收集资料。
在收集资料时,我们要注意整理和分类,约定时间和提纲,以礼貌的方式进行访问,并记录访问过程。
此外,我们也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如去烈士陵园扫墓或踏青,以感受清明节的节日气氛。
当然,在活动中我们也要注意安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3.小组交流。
三、提供例句,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元宵佳节扭秧歌,国庆节放礼花的场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节日的习俗。
2.交流归纳。
3.好词佳句。投影出示描写节日的好词佳句。(供学生参考)
以奖励小礼物的方式出灯谜:
·内里有人(打一字)谜底:肉
·伞兵(打一成语)谜底:从天而降
·农产品(打一成语)谜底:土生土长
·初一(打一成语)谜底:日新月异
(2)元宵节的食品。
在元宵佳节我们都会吃一种传统的美食——汤圆。北方称之为元宵,而南方则称之为汤圆,最大的区别是汤圆是手工作成的,馅料是软的,而元宵馅料预先制好,晾干并切成小四方块,然后置于机器中滚上面粉即成。
3.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并誊抄。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反思]
《中华传统节日》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综合性学习让学习走进了生活,实现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3.导入课题:同学们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前一阶段,我们各小组针对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些传统节日,去感受一下这些节日的风情吧!
二、展示活动成果。
预设一: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1.谈话过渡: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春节组的同学一起了解一下春节习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综合性学习园地三)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综合性学习园地三)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综合性学习园地三)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唱支山歌给党听》。
2. 能够准确朗读课文《鸟的早晨》。
3. 能够正确书写字词:鸟、裹、羽毛、鸣唱。
4. 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汉字,写一段短文。
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 词语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诗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复印件和PPT。
2. 课文《鸟的早晨》的复印件和PPT。
3.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的音频。
2. 引导学生听歌,并观察歌词中出现的汉字。
3. 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观察到了哪些字。
二、学习新课(25分钟)1. 教师播放《鸟的早晨》的音频。
2. 同学们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教师解释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帮助纠正发音和语调错误。
三、课文理解(15分钟)1. 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小鸟为什么不敢唱?- 小鸟是怎样度过早晨的?2. 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并向全班汇报。
四、词语学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词卡,学生快速朗读词语,熟悉发音和形状。
2. 学生根据发音和字形,猜测词语的意思,并和同学交流验证。
3. 教师板书词语,讲解其意思和用法。
4. 学生齐读、分组朗读,巩固词语的记忆和理解。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使用课文中的词语,编写一段短文。
2.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短文,其他同学给予评论和改进意见。
3. 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六、综合性学习园地三(15分钟)1. 教师出示综合性学习园地三的活动卡片。
2. 学生将活动表格填写完整,讨论并识记答案。
3. 教师与学生共同检查答案,解释和讲解正确的答案。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篇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1、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共同分享。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活动目标】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创造思维水平和组织交际水平。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水平。
【学情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准的提升,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
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多,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缺失。
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通过组织了《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2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活动设想】实地采访、搜集资料、成果汇编等。
【活动准备】(1)教师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有兴趣的同学也能够研究其他节日。
(2)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学生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划分活动小组,并选出组长;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日。
教师要增强指导,以免选择重复。
(4)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方案,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核指导。
(5)小组长根据个人特长,实行组内分工。
小组成员利用暑假到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搜集相关资料;到民俗保存较多的农村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面。
(6)研究活动建议:对于每个节日,教师可提供以下几个研究角度,学生按照组内分工,实行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关于传统节日的史书记载;传统节日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比较;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的地方特色,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义和习俗。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弘扬。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的节日手工艺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传统节日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传承”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认为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是什么?”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诗歌与故事的欣赏:通过对节日相关诗歌和故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古人对节日的情感表达。如学习《元日》一诗,理解作者对春节的喜悦和对新年的祝福。
-节日习俗的传承:强调学生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和弘扬,如包粽子、赏月、放灯笼等,让学生了解并实践这些活动,增强文化自信。
2.教学难点
-节日历史背景的把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节日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具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图片展示、时间轴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脉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传统节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春节》和《中秋节》这两个案例。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这些节日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习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一主题开展,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串整个第三单元教学。
《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做准备。
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能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做出评价,提出整改建议。
1.综合性学习贯串单元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在单元教学之初,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开展综合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以便学生有序安排自主学习活动。
2.在了解了可以从哪些渠道收集资料,重点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践。
3.在第二阶段组织学生交流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了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我们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从而为完成第三阶段的任务做好准备。
4.展示前,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评价展示活动成果的标准,依据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展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从他人的展示中得到的收获说清楚,并运用恰当的方式对他人的展示情况做出评价。
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
(扫描本课二维码,下载配套PPT课件)4课时1.学生能够说出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
2.学生了解我国一些节日的习俗及饮食等基本情况。
3.学会借用图书、网络等工具查阅想了解的内容。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生1:老师,我知道,有除夕、春节。
生2:还有端午节、中秋节。
可以让学生带来节日里拍的照片和同学分享。
学生汇报中国的传统节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华传统节日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习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成果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深入系统的了解,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展示一下自己的活动成果。
二、活动指导。
1.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展示活动成果。
2.了解需要收集哪方面的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
收集范围:节日名称、过节的时间、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习俗……收集途径:询问长辈、查图书资料、上网查找资料……三、组建小组,一起学习。
自由组成小组,相互交流学习,既完成个人的习作,也一起准备资料和展示成果。
四、开展活动。
1.小组确定展示成果的方式以及成员各自的任务。
2.收集资料、准备成果。
3.展示成果。
(1)个人习作展示。
①在小组内展示所写的有关过节的习作。
②对展示的习作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写清楚过节的过程,写清楚过节的习俗,所写的事与过节联系紧密。
③推选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④全班交流。
⑤教师点评习作。
(2)活动成果大放送。
①活动项目。
◎展示自己做的月饼。
五仁月饼、豆沙月饼、黑芝麻月饼、枣泥月饼……◎展示本小组成员设计的春联。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横批:国泰民安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横批:新春大吉◎朗诵本组成员准备的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展示如何包粽子。
a.准备食材;b.把粽叶折成三角兜形;c.放一层米,放枣,再放米;d.用线把粽子绕圈扎紧。
②互动评价。
评价标准:参与活动,相互合作;态度大方,充满自信;形式多样,有创意;内容丰富,介绍清楚。
(部编版)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节日习俗。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3.了解传统节日以及有关的故事,完成习作,展示成果。
4.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5.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介绍手工制作过程以及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
6.积累日积月累中的相关知识。
【学习重点】1.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并完成习作。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3.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
(教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这是什么节日呢?2.你们喜欢过节吗?3.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看,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难怪那么高兴。
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节日)二、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补充。
3.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4.学生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
5.教师进行小结。
三、进行实践性活动。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3.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2)了解传统节日的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了解当地的庆祝活动。
(4)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询问长辈。
4.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
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5.教师评价指导。
四、课堂小结。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同学们能在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教部编版综合性研究·中华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各地的俗,了解其丰富内涵。
2.通过收集资料和诵读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资料和诵读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手抄报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我们将研究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起走进中华民族的文化。
2.师讲:节日小故事:“年”的传说在古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每到除夕就会伤害人们。
有一年,一位白发老人来到村里,说他能驱赶“年”兽。
当“年”兽准备进村时,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惊恐逃走。
从此,每年的除夕,人们都燃放爆竹,守岁过年。
二、活动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学生回顾课件中的场景。
3.揭题。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人们会进行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
通过这些场景,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忆,调动研究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使课堂充满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1.师问: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2.强调关键词“中国的”和“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3.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内涵以及传说故事。
2.了解并学习相关生字词汇。
3.学会简单的写作技巧,写作幸福美满的设想。
2.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尝试使用多种途径进行获取和应用信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爱和尊重传统、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内容1.知识内容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2.教学重点认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相关的习俗和传说故事。
3.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读懂相关文章中的生字词汇,及时解决学生生字词汇的理解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1.热身与预习(5分钟)•号召大家一起来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简要说一下喜欢的原因。
•让同学自由阅读本单元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写下一些疑惑和问题。
2.引入(10分钟)•根据五月份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传说等相关知识。
•给出几个生字词汇,帮助学生理解传统节日相关文章的阅读。
3.探究(30分钟)•分组:将学生分为竞赛组和合作学习组。
•竞赛组要求:在20分钟内独自完成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并尽可能地运用到本单元所学句型和生字词汇,文章的细节和逻辑性也需要切实体现。
•合作学习组要求:在20分钟内合作完成关于中秋节、春节或其他节日的文章,同样需要尽可能地运用到所学句型和生字词汇,并关注文章的细节和逻辑性。
•最后每个组在文化节开幕式上进行展示和评选。
4.巩固(15分钟)•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两篇文章,并即时反馈改进和提高之处。
5.拓展(20分钟)•让学生阅读一篇简单的精神小说,并以此为基础,写下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设想。
•每位学生将自己的文章与其他同学的进行比较和学习,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之处。
6.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次课堂学习所得,并提醒学生进行作业。
•作业:根据刚刚的精神小说素材,撰写一篇幸福美满的设想文章,要求不少于300字,同时将自己的作品发到班级微信群,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教案
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板书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公历日期农历日期节日由来庆典活动汉族:端午清明中秋元宵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少数民族:瑶族:过努节苗族:龙舟节《中华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的节日怎么过,有哪些有意思的好玩的地方学生们并不清楚,当我将端午节作为例子并且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吃上入手,学生们的兴趣还是比较高涨的,端午节不仅可以吃粽子,比如在传统过法中吃大蒜、吃鸡蛋这些习俗孩子们都不知道,而且南方北方不同的习俗、每一项习俗所代表的意义等等都成为学生关注的的焦点。
所以说学生不是不喜欢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关键是让学生怎样去喜欢。
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
布置学生书写对过节中一些风俗习惯的了解。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4、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反思)(精品)综合性学习
这里有几副春联,谁来为我们读一下?(春节组的同学现场表演写春联。)
(3)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把收集的几幅年画张贴在墙上,学生欣赏,交流评议。)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人重视的传统节日。
2.通过活动,更多地了解有关我国一些节日的来历、习俗、饮食和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蕴含。
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整合信息,用不同方式展示交流的能力。
4.指导学生针对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用不同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展示PPT、朗诵、舞蹈、歌唱、手抄报……)
3.导入课题:同学们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前一阶段,我们各小组针对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些传统节日,去感受一下这些节日的风情吧!
二、展示活动成果。
预设一: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1.谈话过渡: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春节组的同学一起了解一下春节习俗!
2.包粽子视频:看,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放进了一颗红红的枣。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鱼肉粽。粽子熟了,一掀锅盖,我们仿佛闻到一股清香。
预设五:中秋节组的同学交流展示。
1.中秋夜人们吃月饼,代表团圆。月饼又叫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传说,月饼是为了纪念古代奔月的嫦娥仙子。人们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融为一体。中秋之夜遥望玉盘似的明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这就是月饼的图片。(现场展示自家做的月饼,把月饼分给大家品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节日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习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成果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深入系统的了解,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展示一下自己的活动成果。
二、活动指导。
1.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展示活动成果。
2.了解需要收集哪方面的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
收集范围:节日名称、过节的时间、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习俗……
收集途径:询问长辈、查图书资料、上网查找资料……
三、组建小组,一起学习。
自由组成小组,相互交流学习,既完成个人的习作,也一起准备资料和展示成果。
四、开展活动。
1.小组确定展示成果的方式以及成员各自的任务。
2.收集资料、准备成果。
3.展示成果。
(1)个人习作展示。
①在小组内展示所写的有关过节的习作。
②对展示的习作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写清楚过节的过程,写清楚过节的习俗,所写的事与过节联系紧密。
③推选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④全班交流。
⑤教师点评习作。
(2)活动成果大放送。
①活动项目。
◎展示自己做的月饼。
五仁月饼、豆沙月饼、黑芝麻月饼、枣泥月饼……
◎展示本小组成员设计的春联。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朗诵本组成员准备的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展示如何包粽子。
a.准备食材;
b.把粽叶折成三角兜形;
c.放一层米,放枣,再放米;
d.用线把粽子绕圈扎紧。
②互动评价。
评价标准:参与活动,相互合作;态度大方,充满自信;形式多样,有创意;内容丰富,介绍清楚。
4.学生总结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
5.表扬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小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收获真多!通过学习,你们深入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内涵,相信大家在与家人共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并开出绚丽的花朵!
1.引导学生了解了节日习俗,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2.鼓励学生持续收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