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观后感8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标题]
篇一:《雪豹》观后感
《雪豹》观后感
电视剧《雪豹》是近年来优秀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之一,剧情贯穿淞沪会战至日本战败投降的整个抗日战争,讲述了一位出身富家的爱国青年在民族危亡之时毅然从戎,并逐渐成长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八路军指挥官的故事。剧情跌宕起伏,真实动人,成功再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勇于担当、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伟大的抗战精神。
看完《雪豹》,给我感触最深的的不仅是周卫国的英勇抗敌,逼真精彩的作战场景和剧中人物之间的深厚情谊,而是透过雪豹我看到了抗战期间无数不甘做亡国奴的优秀中华儿女的身影。我从周卫国身上看到了李云龙、孟烦了、龙文章,这些影视作品中的抗日英雄都是那个辉煌时代热血青年的一个个缩影。我体会到了具有崇高理想的中国人在祖国危难时刻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和爱国情怀,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和平时期回顾那些伟大先辈时的骄傲和自豪。
结合自身,我从周卫国个人的成功身上也有了两点深刻认识。首先,个人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伟大目标的指导。作为军人,周卫国如果没有抗日救国力挽祖国、同胞于危难的崇高理想就不可能再亲人遇难、战友牺牲等重重打击之后仍以独臂坚持战斗,也就不可能有作为军人所取得的成就-----成为独立团的团长,也就不可能选择和人民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加入八路军投身革命的洪流之中。其次,具有相当高水准的专业知识是一个人要在自己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所必备的条件。周卫国的每一次胜仗都离不开他在军校和德国留学期间通过刻苦学习所具有的军事知识。正是这种高水平的军事素养才能使周卫国在对日作战中总是棋高一筹,出其不意的打击日军。我作为一个青年人,我正处在自己人生的大好时光,更要加紧学习和工作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指导日常的工作,是有这样才能在工作时游刃有余,高效正确的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以上就是我观看《雪豹》之后的几点感受,请领导指正。
篇二:《雪豹》观后感
《雪豹》观后感
利用网络的便利,几天时间把《雪豹》看完,大家在看的时候,都说和《亮剑》有很多相似之处。确实如此,都是战争题材,都是突出英雄人物,都有爱恨交加,都有儿女情长。编导的水平如出一辙。
电视剧的讲述从1931年起到抗日战争结束,在抗日战争中,剧情的安排是主人公富家子弟,因杀人潜逃,考入军校,当然进入学校后功力大增,枪法、战术、身体条件都达到一流。又经过海外学习,终于把正式出场时间锁定为卢沟桥事件后,主人公有了舞台,围绕在他身边的家人、爱人、朋友都可以贯穿全剧。从国军团长的神勇到土匪的机智,到八路的日渐成熟,刻画了一个无比神勇的抗日英雄。太神了反成了妖怪,刻画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如此。痞子气、脑袋灵、勇气佳。任何战斗他都料事如神,手到擒来。编导也知道这样太假,就让主人公白白损失了一条胳膊,这个比李云龙的全身而退强了点。但也有狗尾续貂之嫌。
中国的影视制作类型化太严重,英雄都是一个样,真是政治的产物,不能瞎写呀!不能违背无产阶级的利益。周卫国,小辉等三个异性兄弟分别是国共两方面人物,其父亲更是两边的人。真是表现国共合作的好例子呀!编辑真是用心良苦,但观众没了期待视野。看到一半,就知道结局是什么。是我们聪明,还是编剧难干呀!
但也不能否认片子的吸引力。前面十多集还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呀!能在这个历史时期,
选择山大齐鲁大地莱芜县城作为根据地,也很有借鉴之处。主人公的爱情之旅、中日的朋友之情、家人的分分合合,都是推动全剧前进的重点。
我们的结局都是喜剧,都是大团圆。因为,他太符合我们国人的审美要求了!主人公都是三头六臂,不能死!抗日结束了,皆大欢喜,片子也结束了!兄弟们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中会是怎么样的呢?周为国的个性会改变吗?他信奉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到解放战争会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吧!大家也可以自己写个续集!
深圳东英学校五年级:黄宽锭
篇三:《雪豹》观后感
《雪豹》观后感
文章出演的周卫国原本是一名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却不乏热血,抗战时为了保护初恋女友,举枪杀了一名日本人,由此改名换姓走上了革命道路,从国民党中央军校到德国慕尼黑军校,再到回国创建中国第一支特战部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传奇英雄。抗日女学生陈怡是一个在革命道路上逐渐成长起来地优秀青年。从慷慨激昂地热血学生,到成熟稳重的革命战士,甚至执行任务的时候还要扮演性格大胆奔放的交际花,打入到敌人内部获取情报。在做情报工作时,与搭档张楚扮假夫妻,多次身陷险境命悬一线。
在抗日战争中,又黑多人像主人公周卫国一样为了保护国家和领土而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死亡,但是当冲锋的号角响起时,他们仍然前赴后继。爱国力量就是这么的强大,强大到足以让人放弃宝贵的生命。爱国的人吧国家的存亡看得比个人的生死重要得多,他们不愿意看见战争摧毁这个国家。
一个士兵回叙不知道什么叫爱国,也不懂为什么要去爱国,像周杰伦的歌中唱的一样“农夫被烧毁土地和村庄终于拿起枪”,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个人认为这就是爱国主义的起源,也是最朴素的爱国主义,对于一个没接受到多少教育的农夫而言,侵略者杀死他的家人,霸占他的土地,他当然会起来反抗。
那么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中国军队指战员呢?八年抗战中黄埔师生为国尽忠者众多,其少将以上阵亡将领就达100多人。如:黄梅兴
(黄埔一期,中将,1937年淞沪抗战中阵亡),蔡炳炎(黄埔一期,中将,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阵亡),刘国用(黄埔四期,少将,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阵亡),雷忠(黄埔六期,少将,1938年在皖北游击战中阵亡),王禹九(黄埔高教班,少将,1938年在江西高安战斗中阵亡),赖传湘(黄埔四期,中将,1941年在长沙会战中阵亡),燕鼎九(黄埔四期,少将,1941年在豫南战役被日军俘虏并杀害),戴安澜(黄埔三期,中将,1942年在印缅抗战中阵亡)等。当时部队里的基层军官大多是黄埔毕业的,新招收的学生离校后也都分派到作战部队。作战环境极其艰苦残酷,伤亡很大。黄埔同学会会刊《江苏黄埔》曾刊登过一篇回忆录中写道:16期毕业的某队100多人分派到部队担任排长,一年多后再统计仅剩下不到20人。另有人做过统计,1936年8月,第十期黄埔同学毕业分派到部队,经淞沪抗战和南京保卫战,到1937年底已伤亡过半。1937年9月,黄埔军校昆明分校第十一期同学,为了抗日提前毕业,其中分派到五十八军的有117位同学。经过长沙三次会战,阵亡同学达60余人。古希腊学者柏拉图说过“唯有逝者才能享受永久的安宁。”的确,二战的笑颜已经离我们远去,战士们英魂已经化作一座座纪念碑永远的伫立在他们深爱的祖国大地上,供后人瞻仰。他们安息了,但是当下的局势却不能让我们活着的人安宁,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之争,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等等。爱国主义在这时就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更应该爱国,我们的爱国不是莽夫的爱国,去砸国人的日系车,我们应该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
知识,帮助祖国从综合国力上变得强大。
最后借用斯巴达国王的一句话“斯巴达人不问敌人有多少,只问敌人在哪。”我们中国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