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基础知识及发展史..共33页
制冷、空调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历史
![制冷、空调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bd03f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8.png)
一、古代的制冷技术在古代,人们对于制冷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食物保存和药品保鲜上。
古代人们使用各种方式来制冷,比如在阴凉的地方存放食物,利用雪和冰块来降低温度,或者使用风机和水泵来降低环境温度。
然而,这些方法都只是简单的制冷手段,无法达到持续、稳定的制冷效果。
二、机械式制冷技术的出现19世纪初,机械式制冷技术开始出现。
当时,发明家们开始尝试使用压缩蒸发循环的原理来制冷。
1824年,英国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制冷机,这标志着机械式制冷技术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
随后,人们对于制冷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制冷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也不断得到提升。
三、电力驱动的制冷设备的发展20世纪初,电力作为新型能源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这也推动了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电力驱动的制冷设备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和灵活地进行制冷操作。
冰箱、冷柜和空调等设备开始进入家庭和工业生产领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四、制冷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制冷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加工、医药生产、化工生产等领域,制冷设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冷技术还在航空航天、船舶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了人们在特殊条件下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五、制冷设备制造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目前,全球制冷设备制造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产业体系。
从原材料的研发到设备的生产制造,再到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整个行业链条都在不断地壮大和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设备制造行业也在朝着节能、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努力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安全和便利生活的需求。
六、结语制冷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科技和生活质量不断追求的过程。
从古代简单的制冷技术到今天复杂的、高效的制冷设备制造行业,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们的创新和努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制冷设备制造行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制冷历史及发展史》课件
![《制冷历史及发展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d815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2.png)
3 雪窖与冰箱
发现古人智慧,了解雪窖 与冰箱对食物保鲜的关键 作用。
制冷技术的发展
第一台制冷机
回顾第一台制冷机的 诞生,探讨其对于现 代制冷技术的影响。
制冷剂的发现 与应用
深入研究制冷剂的发 现和应用,解释不同 制冷剂的特性与影响。
蒸气吸收式制 冷机的诞生
探索蒸气吸收式制冷 机的发展历程,讨论 其在特定应用中的优 势。
《制冷历史及发展史》 PPT课件
# 制冷历史及发展史
了解制冷发展的历史与技术,从制冰到现代创新,探索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 与未来趋势。Βιβλιοθήκη 制冷的起源1 制冰历史
追溯制冰的历史,探索古 代人们如何使用冰与雪来 实现制冷效果。
2 古代制冷技术
了解古代文明中用于制冷 的技术与方法,揭秘他们 如何保持食物新鲜。
4
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
展示制冷技术在食品、医疗、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大家感受其重要性。
制冷技术的未来
1 制冷技术的研究方向 2 制冷技术的创新与发 3 环保与节能的制冷技
展
术趋势
展望制冷技术的未来发展
方向,讨论可能的创新与
通过案例分析,探索制冷
强调环保与节能在制冷技
突破。
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创新
术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
制冷行业的兴 起
分析制冷行业的发展 趋势,揭示人类对制 冷技术的不断需求。
现代制冷技术
1
压缩式制冷机
介绍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剖析其在商业和家庭中的重要性。
2
吸收式制冷机
深入探讨吸收式制冷机的原理和优势,展示其在特殊环境中的独特应用。
3
磁制冷技术的发展
研究磁制冷技术的前沿进展,探索其在高效制冷中的潜力。
中国制冷发展史
![中国制冷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b3bb81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5.png)
中国制冷发展史一、中国古代制冷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制冷技术起源于数千年前的夏商时期。
据史书记载,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采用冰块和冰雪来进行食物的保鲜。
这是通过将冰块埋藏在地下或者保存在地窖中来实现的。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原始,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已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冷技术逐渐得到改进。
在中国古代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关于制冷的详细记载。
书中介绍了一种叫做“冰蒸”的制冷方法,即利用火炉燃烧炭火,然后将冰块放在火炉上方,通过火炉产生的热量使冰块融化,再通过冷凝反应使融化的水变成冰。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繁琐,但是为古代人们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制冷方式。
二、近代制冷技术的引入与发展近代制冷技术的引入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需要冷却系统来保持正常运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国家开始研究和应用制冷技术。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当时的科学技术相对滞后,对于制冷技术的引进起初比较被动。
然而,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开始逐渐引进和应用制冷技术。
首批引进的制冷设备主要是由外国企业引进并在中国生产,如食品冷藏设备、冰箱等。
这些设备的引进为中国的制冷行业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制冷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提升,中国开始加大对制冷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制冷行业开始发展起来,并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例如,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化的低温冷冻机,填补了国内制冷设备领域的空白,使中国制冷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制冷需求也大幅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中国制冷行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例如,中国制冷企业开发出了基于新能源的制冷设备,如太阳能制冷系统、地热制冷系统等,为环保节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四、中国制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的制冷行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空调制冷专业历史Word 文档
![空调制冷专业历史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fa98e1e5f0e7cd1842536c7.png)
1949年沈阳第一冷冻机有限公司(原辽宁试验设备厂)前身是国有大型企业,始建于1949年,是我国最早生产冷冻冷藏设备、中央空调设备及环境试验设备的厂家之一。
1951年第一台窗式空调器正式问世。
1952年清华大学空调工程专业成立。
1953年第一位应聘的苏联暖通专家B.X.德拉兹多夫来华组建起中国第一个暖通教研室。
1953年暖通教研组成立,由王兆霖教授、吴增菲教授等7名教师组成。
1954年我国造出了第一台制冷机(溴化锂吸收式)。
1955年我国开始建造解放后第一座贮藏肉制品冷库,总容量4万吨;北京冷冻机厂建厂。
1956年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始建。
1957年我国第一个制冷专业在西安交大创办制冷专业,设在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
1958年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的前身浙江大学低温实验室创办,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办的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专业之一。
1958年在我国首先进行涡流管制冷性能研究,并研制成涡流管冰箱;首先开展回热式制冷机的研究。
1962年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
1964年我国第一台“双鹿”牌——窗式空调器问世。
1965年上海冰箱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三相电源的窗式空调器。
1965年我国无锡压缩机厂和上海第三压缩机厂(即今上海压缩机厂)开始研制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1965年国内第一台水冷式热泵空调机面世。
1966年由上海第一冷冻机厂,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上海七0四研究所,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与上海国棉十二厂联合试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单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1968年北京建成第一座贮藏水果冷库。
1968年美的电器成立。
1970年单螺杆压缩机用于冷冻机行业。
1971年一汽生产的各种型号的红旗牌高级轿车上全部安装了空调装置,为此,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专门拨款在一汽轿车厂建立了生产和装配压缩机的车间,在一汽散热器厂内建立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生产车间,开始批量生产汽车空调装置。
1977年4月25日中国制冷学会成立,是中国科协所属的全国一级学会之一。
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
![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b084e8a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9.png)
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
你想想啊,在很久以前,那时候可没有冰箱空调这些玩意儿。
夏天热得要命,人们只能用扇子扇扇风,或者找个阴凉地儿躲躲。
要是有个大冰块儿,那可就跟宝贝似的。
最早的制冷方法,那真的是超级原始呢!就跟咱小时候玩的土办法似的。
据说有人会用硝石溶于水来吸热制冷,这可真是够有创意的呀!后来呢,慢慢地有了一些更厉害的发明。
就像蒸汽机的出现,那可给制冷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
这就好比给制冷技术这匹小马套上了更有力的缰绳,让它能跑得更快更远啦。
再到后来,压缩式制冷机出现啦!这可真是个大宝贝呀!它就像一个超级英雄,拯救了我们在夏天被热得死去活来的命运。
有了它,我们可以随时享受到清凉的感觉,食物也能更好地保存啦。
哎呀,你说这制冷技术的发展是不是特别神奇?从一开始的简单尝试,到后来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好用。
这就好像一个小孩子慢慢长大,变得越来越厉害。
而且啊,制冷技术可不只是给我们带来了凉快和食物的保鲜这么简单哦。
你想想看,医院里的很多药品、疫苗都需要低温保存,要是没有制冷技术,那得有多少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呀!还有那些科研实验,很多都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没有制冷技术的支持,那很多科研成果可能都出不来呢!现在的制冷技术啊,那真的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有家用的冰箱、空调,还有大型的冷库、冷藏车。
这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制冷家族,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和用处。
咱再想想未来,制冷技术肯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说不定以后的冰箱可以自己识别食物,自动调节温度呢!或者空调可以根据人的体温和心情来调整温度和风速,哇,那可真是太酷啦!总之啊,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追求舒适和便利的历史。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丰富多彩。
咱可得好好感谢那些为制冷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呀!就这么着吧!。
(完整版)制冷简史
![(完整版)制冷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55f431906bd97f192379e98c.png)
制冷简史人类最早的制冷方法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冷物质-冰、深井水等。
我国早在周朝就有了用冰的历史。
到了秦汉,冰的使用就更进了一步,据《艺文志》记载:大秦国有五宫殿,以水晶为柱拱,称水晶宫,内实以冰,遇夏开发。
” 这实质是我国最早的空调房间。
到了唐朝已生产冰镇饮料并已有了冰商。
冰酪、奶冰也发源于中国,是冰淇淋的雏形,在元朝时由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带到了欧洲。
现代的制冷技术,是18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
1755年爱丁堡的化学教师库仑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
他的学生布拉克从本质上解释了融化和气化现象,提出了潜热的概念,并发明了冰量热器,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
在普冷方面,1834年发明家波尔金斯造出了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并正式申请了英国第6662号专利。
这是后来所有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雏型,但使用的工质是乙醚,容易燃烧。
到1875年卡利和林德用氨作制冷剂,从此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开始占有统治地位。
在此期间,空气绝热膨胀会显著降低空气温度的现象开始用于制冷。
1844年,医生高里用封闭循环的空气制冷机为患者建立了一座空调站,空气制冷机使他一举成名。
威廉·西门斯在空气制冷机中引入了回热器,提高了制冷机的性能。
1859年,卡列发明了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申请了原理专利。
1910年左右,马利斯·莱兰克发明了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
到20世纪,制冷技术有了更大发展。
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研制成功(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米里杰发现氟里昂制冷剂并用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以及混合制冷剂的应用;伯宁顿发明回热式除湿器循环以及热泵的出现,均推动了制冷技术的发展。
在低温方面,1877年卡里捷液化了氧气;1895年林德液化了空气,建立了空气分离设备;1898年杜瓦用液态空气预冷氢气,然后用绝热节流使氢气成为液体,温度降至20.4K;1908年卡末林·昂纳斯用液态空气和液态氢预冷氦气,再用绝热节流将氦液化,获得4.2K的低温。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介绍 ppt课件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介绍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dba8048762caaedd33d4d3.png)
ppt课件
2
1)热力学温标T。
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绝对温标,单位是K。
它规定将纯净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定为
273.16K,沸点为373.16K,其间分100等份,每一等份
为开氏1度,记做1K。在热力学中规定,当物体内部分
子的运动终止,其热力学温度为0度,即T=0K。
2)摄氏温标t 。
ppt课件
13
3)热方程。热方程是用来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 变化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数学表达式,其形式为:
Q=C mΔt
式中: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kJ);
C ——物质比热容(kJ/kg·K);
m ——物质质量(kg);
Δt ——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值(K)。
例如水的比热容是 4200焦/千克摄氏度,就是每千 克的水提升1度需要吸热4200焦 那10千克的水从25度加热到40度吸收的热量= 4200 * 10 *(40-25)
ppt课件
15
举例:一个16平方米的卧室或客厅,需配多大冷量的 空调器?
普通房间冷负荷的推荐值为115-145W/m2,取中间 值130 W/m2为计算依据,则冷负荷=130×16=2080W。 由于空调器的实际制冷量比名义值低8%,因此所选 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必须大于2080÷0.92=2260W。 选用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应该为2300 W左右。
测量温度的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制冷工程中常 用的温度计有玻璃温度计、热电偶式温度计、电 接点式温度计、电阻式温度计和半导体式温度计 等。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2 .压力 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垂直作用力,物理
学中称为压强(P),在热力工程上称为压力。压力 单位是帕[斯卡](Pa),1 Pa= 1 N/m2。在工程应 用时,帕的值太小,而是以它的106倍作常用单位, 称为 “兆帕”,用“MPa”表示。1 Mpa=106Pa。 其它常用单位: 工程大气压(非法定计量单位):Kgf/CM2 1kgf/cm2=98.0665*103pa=98.0665kpa≈0.1MPa
制冷技术及其发展历程(电子教材)
![制冷技术及其发展历程(电子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09e5d1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4.png)
模块一蒸气压缩式和吸收式制冷原理任务1.1 制冷技术及其发展历程学习目标:1.掌握制冷技术、制冷机等基本概念;2.了解常用人工制冷方法;3.了解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4.了解课程性质、内容、教学方法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
制冷技术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热量不断地转移给外界环境,使该物体保持低温的一门科学技术。
实现制冷过程所需的机器和设备称为制冷机。
由于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传向高温,所以制冷机在制取冷量的同时,必须消耗外界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是机械能、电能、热能、太阳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制冷机中,除压缩机、泵和风机等机器外,其余是换热器及各种辅助设备,统称制冷设备。
将制冷机同消耗冷量的设备结合一起的装置称为制冷装置,如电冰箱、空调器、冷库、汽车空调等。
制冷过程大多依靠内部流动的工作介质来完成(热电制冷除外),即把热量从被冷却物体转移到环境介质中。
完成这种功能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剂,也称制冷工质。
人工制冷的方法有多种,表0-1反映了人工制冷的方法及所能达到的温度范围。
表0-1 人工制冷方法及所能达到的温度范围1.制冷技术的发展根据我国、埃及和希腊等文化发展较早国家的历史记载,人类最早的制冷是对天然冰雪的利用,收藏冬季自然界的冰雪供夏季使用。
利用天然冷源严格说还不是人工制冷,现代机械制冷技术始于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开始发展起来。
1755年爱丁堡的化学教授库仑(William Cullen)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
随后,他的学生布拉克(Black)从本质上解释了融化和汽化现象,提出了潜热的概念,开创了现代制冷技术的先河。
1834年美国人波尔金斯(Jacob Perkins)造出了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并正式申请了专利,这是最早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雏形。
制冷知识培训
![制冷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ab2fe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0.png)
制冷知识培训
制冷知识培训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 制冷原理: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定律,通过吸收、压缩、冷凝和膨胀等过程循环制冷。
2.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工作介质,它能够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循环,吸收和释放热量。
3.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主要部件,以及一些辅助设备如干燥过滤器、回热器等。
4. 制冷效率:提高制冷效率的方法包括优化系统设计、选择高效能设备、保持系统清洁等。
5. 制冷应用:制冷知识在食品工业、冷藏运输、空调和制冷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 制冷安全:制冷操作涉及到危险物质,因此需要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制冷剂的安全特性、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培训内容可能因实际需求而有所不同。
制冷基础知识及发展史共35页文档
![制冷基础知识及发展史共35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6d3fdfabe1e650e53ea9989.png)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制冷基础知识及发展史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冷热源基础知识
![冷热源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8841a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4.png)
冬季供暖时
空调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的工艺流程
第24页/共52页
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的转换,通过冷水机组和锅炉进出水管上的阀门启、闭实现。
第25页/共52页
当系统中部分空调设备不使用时,水流量减少,水系统阻力将增大。 为了保持系统内压力稳定,当分水器和集水器间压差超过压差控制阀9的设定值时,阀门开启,部分水量由分水器7经旁通管直接流入集水器8,然后返回至冷水机组或锅炉, 以保证冷水机组或锅炉的定流量运行。
四大过程:1.压缩过程 通过压缩过程将制冷剂的压力提高。2.排气过程 通过排气过程,制冷剂进入冷凝器。3.膨胀过程 通过膨胀过程将制冷剂的压力降低。4.吸气过程 通过吸气过程,从蒸发器吸入制冷剂。
第7页/共52页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1.双螺杆制冷压缩机双螺杆压缩机的工作是依靠啮合运动着的一个阳转子与一个阴转子,并借助于包围这一对转子四周的机壳内壁的空间完成的。
二次泵
二次环路
二次泵系统
第49页/共52页
由于空调系统日常负荷在大多数时间里是小于设计负荷的,因此二次环路的流量qv2经常小于一次环路的流量qv1,则N2 N1,因此二次泵系统比一次泵系统节能。与一次泵系统相比,二次泵系统的主要优点 1)当各二次环路负荷特性或阻力相差较大时,由于二次泵系统是按不同区域、不同环路各自的阻力来选择二次泵,所以它比一次泵系统一律按最大阻力环路来选择水泵要节约水泵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2)一次泵的扬程可减小很多,同时二次环路的流量可以随负荷变化,从而可节省整个系统的能耗。
第8页/共52页
单级双螺杆制冷机外形与结构
第9页/共52页
2.双螺杆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依靠啮合运动着的一对阴阳转子,借助它们的齿、齿槽与机壳内壁所构成的呈“V”字形的一对齿间容积呈周期性大小变化,来完成制冷剂气体吸入—压缩—排出的工作过程。
制冷基础知识及发展史共35页文档
![制冷基础知识及发展史共35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21dfcc6a2161479171128fd.png)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制冷基础知识及发展史•来自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
![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5b9b30b551810a6f424869c.png)
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在史前时代,人类已经发现在食物缺少的季节里,如果把猎物保存在冰冷的地窖里或埋在雪里,就能保存更长的时间。
在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懂得了采冰,储冰技术。
希伯来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把大量的雪埋在储藏室下面的坑中,然后用木板和稻草来隔热,古埃及人在土制的罐子里装满开水,并把这些罐子放在他们上面,这样使罐子抵挡夜里的冷空气。
在古印度,蒸发制冷技术也得到了应用。
当一种流体快速蒸发时,它迅速膨胀,升起的蒸汽分子的动能迅速增加,而增加的能量来自周围的环境中,周围环境的温度因此而降低。
在中世纪时期,冷却食物是通过在水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像硝酸钠或硝酸钾,而使温度降低,1550年记载冷却酒就是通过这种方法。
这就是制冷工艺的起源。
在法国冷饮是在1660年开始流行的。
人们用装有溶解的硝石的长颈瓶在水里旋转来使水冷却。
这个方法可以产生非常低的温度并且可以制冰。
在17世纪末,带冰的酒和结冻的果汁在法国社会已非常流行。
第一次记载的人工制冷是在1784年,威廉库伦在格拉斯各大学作了证明。
库伦让乙基醚蒸汽进入一个部分真空的容器,但是他没有把这种结果用于任何实际的目的。
在1799年冰第一次被用作商业目的,从纽约市的街道运河运往卡洛林南部的查尔斯顿市,但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足够的冰来装运。
英格兰人Frederick Tuder和Nathaniel Wyeth看到了制冰行业的巨大商机,并且在18世纪上半叶,通过自己的努力革新了这个行业。
Tudor主要从事热带地区运冰,他尝试着安装隔热材料和修建冰房,从而使冰的融化量从66%减少到8%,Wyeth发明了一种切出相同冰块的方法,即快速又便捷,从而使制冰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也减少了仓储业,运输业和销售业由于管理技术所造成的损失。
在1805年,一名美国发明者Oliver Evans设计了第一个用蒸汽代替液体的制冷系统,但Evans从来没有制造出这种机器。
不过美国的一位内科医生John. Gorrie制造了一个相似的制冷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