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现状和开发设想

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现状和开发设想
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现状和开发设想

大汶口遗址将成展示中国古文明的窗口

大汶口文化博大精深,大汶口文化是黄河流域灿烂的古文明,它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共称华夏民族文明起源。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其地位无可替代,在国内外文化界、学术界及民间影响极其深远。

大汶口文化遗址文化内涵丰富

闻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岱岳区大汶口镇,因于1959年首次发现并开掘,考古学界遂将大汶口遗址及其他相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最优秀的史前文化的代表,它的发现,使中国文明起源进程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的历史。

大汶口文化遗址先后进行了3次发掘,第一次是1959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的指导下,省文管处和济南市博物馆主持进行,揭露面积54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期墓葬133座;第二、第三次发掘分别于1974年和1978年由泰安地区文物局具体负责进行,共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发掘墓葬56座,120余个灰坑,14座房址。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89座,绝大多数墓中放置数量不等的随葬品,主要有礼仪用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四类。通过考古发掘证明大汶口遗址是一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史前文

化遗址。大汶口遗址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23日立碑保护。

大汶口文化保护开发的现状

大汶口文化遗址自发现以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已累计投入资金280余万元,对大汶口文化保护开发进行了积极的运作,对部分文物古迹景点进行了修复改造。

目前,已建成了大汶口遗址博物馆,编制了大汶口遗址保护开发规划,启动了山西会馆维修工程。加大了对大汶口文化遗址周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保护工作和景点开发力度:2003年,大汶口镇政府投资40万元对大汶河上的古石桥进行了整修和维护;积极推荐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升级,2006年12月,云亭山遗址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山西会馆、古石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了各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保护范围、有保护组织、有保护标志碑、有记录档案的“四有”工作;2007年6月,市政府公布了文姜城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各文物景点都树立起了保护标志碑;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目前大汶口遗址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文物保护规划项目库;1998年,大汶口镇政府投资60万元建起了大汶口陶艺研究中心,把大汶口彩陶系列产品包装成岱岳区的重点旅游产品。

大汶口文化开发的意义

大汶口文化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一是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和对1962年曲阜西夏侯的发掘,从地区上确定了大汶口是龙山文化的前身,从而使中国文明起源进程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二是确定大汶口文化始于公元前4300年左右,距今约7000年,即中国古老的文明史不是只有4000年,而是5000年。

泰山“神山”的佐证。学者们认为,大汶口文化作为我国面向东南海洋“新月形”地带的一种重要原始文化,与泰山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大汶口人”创造了泰山的早期文化,否则就不会有泰山成为今日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文化的教材。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丰富多彩的文物及反映出来的深邃内涵,能直观形象地激励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大汶口文化遗址地处“济南—泰山—曲阜”旅游黄金线路上,如将其开发为黄金旅游热线上的一大景点,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大汶口遗址将成展示中国古文明窗口

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现,揭开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史,在考古学上填补了一项空白,也为中国的发展史填补了一项空白。目前,

市、区、镇各级政府把大汶口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放到重要位置,多次邀请省内文化产业开发、文物保护和旅游文化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就大汶口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专题研讨,并制定保护开发大汶口文化遗址规划,积极做好市场开发和文化遗址保护的结合文章,以旅游开发来回报文物保护,使大汶口文化成为展示推介中国古文明的重要窗口,以此推动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于大汶口文化产业园规划情况的汇报

大汶口镇位于巍巍泰山南麓,悠悠汶水之阳,是举世闻名的大汶口文化发祥地,隶属泰安市岱岳区,是泰安市计划单列镇。全镇总面积97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7.5万人。北距泰安市区30公里,南距曲阜城区40公里。京沪铁路、104国道、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从辖区内通过,公路四通八达,铁路穿越南北,京沪高速铁路正在建设当中,交通十分便利。举世瞩目的大汶口遗址就坐落于境内卫驾庄村东南、大汶河岸边。这里除了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遗址外,还有历代帝王封泰山时祭地遗址云亭山,有代表皇家园林建筑风格的皇营遗址,有彰显大汶口商埠重镇风貌的山西会馆,有横跨大汶河达400余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石桥等等。

市、区领导对保护开发大汶口文化及周边旅游文化资源始终十分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视不断加强,并把大汶口文化保护开发作为提升全市、全区及我镇文化总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落脚点。去年以来,省、市、区分别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经济文化强市和经济文化强区的战略构想,推动大汶口文化保护与开发迅速升温。为切实加快大汶口文化保护与开发,在岱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实施“建设经济文化强区,创建国际旅游名城”战略,提出了以大汶口遗址保护区为核心,建设大汶口文化产业园的构想,现将大汶口文化产业园规划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汶口文化遗址及周边文物古迹基本情况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遗址。大汶口遗址位

于泰安市大汶口镇西南和隔河相望的堡头村西一带。该遗址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第一次是1959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的指导下,省文管处和济南市博物馆主持进行,揭露面积五千四百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期墓葬133座;第二、第三次发掘分别于1974年和 1978年由泰安地区文物局具体负责进行,共揭露面积一千八百平方米,发掘墓葬56座,120余个灰坑,14座房址。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89座,绝大多数墓中放臵数量不等的随葬品,主要有礼仪用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四类。通过考古发掘证明大汶口遗址是一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

大汶口文化是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59年首次发现并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考古学界将大汶口遗址及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泰山周边地区,东达黄海之滨,北抵渤海南岸,西到鲁西平原东部边缘,南及江苏省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零星发现。据测算,年代约始自公元前4300年,到前2500年前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及其与山东龙山文化传承关系的确定,证明当时山东、苏北一带是一个以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为主体的自成系统的文化区。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其中加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盒简单的朱绘陶。砂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堆纹或篮纹。三足器、圈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为釜形鼎、钵形鼎、罐形鼎、镂孔圈足豆、

双鼻壶、背壶、宽肩壶、高柄杯、瓶和大口尊等。

大汶口文化是黄河流域灿烂的古文明,树立了华夏文明发展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是华夏民族的重要源头,是人类古代文明瑰宝,已经写入历史教科书。大汶口遗址为研究我国母系氏族晚期的社会状况、我国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我国父系氏族社会及原始社会的解体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其地位无可替代,在国内外文化界、学术界及民间影响极其深远。大汶口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最优秀的史前文化的代表,它的发现,使中国文明起源进程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的历史。

大汶口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引起更多重视。其高度规范化的陶器组合说明大汶口文化随葬陶器已具礼器性质。陶礼器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表明大汶口文化是以自身为主进入文明阶段的,它对周边文化的影响,说明它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曾起到原动力的作用。大汶口文化关系与唐尧、虞舜的关系紧密相连。

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三日立碑保护。大汶口遗址为研究我国母系氏族晚期的社会状况、我国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我国父系氏族社会及原始社会的解体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周边文物古迹情况

1、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石桥。又名“双龙古石桥”,石桥北起大汶口西南门,南至宁阳县茶棚村,是明朝隆庆年间(公

元1567年——1572年)修建的一座横贯大汶河唯一的古石桥,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石桥被大水冲毁,粥店著名石匠姜桂松捐资进行了修复,为纪念姜石匠,当地人立碑以记其事,并称此桥为“姜公桥”。2003年石桥又被大水冲毁后,镇政府出资40万元进行了修复。此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月十五放河灯》的河灯施放地。

2、300万年前古泉群——上泉古泉群。位于大汶口镇上泉村,上泉古泉群现主要有五大主泉组成,大致呈五角星状分布,当地群众根据传说分别称它们为“驴带泉”、“龙泉”、“灵应泉”、“郑家泉”、“荆枣泉”,其中数驴带泉涌水量最大(一般年景涌水量约280方/小时,丰水季节达600方/小时),其他小泉星罗棋布,随处可见。几大泉水相汇,形成大汶河支流---漕河。据考证,该泉群形成于第四纪早期,距今300万年左右,为上升泉,特征与济南趵突泉相似,现日出水量30000立方米。泉水含人体需要的锗、锶、硒、锌、铜、钼、铬、钒、钴等17种微量元素,水质良好,具备天然矿泉水的品质。

整个泉群位于大汶河北岸、远古圣山云亭山的西部。距泰安市城区25公里、曲阜城区45公里,处在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线的中点上,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上泉特产——上泉鸭蛋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会馆。座落在大汶口驻地西南门里路西,为大汶口镇著名名胜之一,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山西会馆整体座西朝东,分南北两院,北为关帝庙,南为戏楼院,总面积2283平方米。据修山西会馆碑文记载,该馆是清乾隆24

年(1759年)在关帝庙基础上扩建而成。因修庙、建戏楼全由山西商人出资,建成后作为山西同乡聚会和接待过往的山西官员、商贾(gu)、老乡之所而定名为“山西会馆”。该古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造成大殿等主体建筑坍塌,其他建筑也均已残破不堪。

4、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云亭山。云亭山位于泰山南麓,大汶口镇马家大吴村北,距泰安市城区约22公里,海拔141.5米。一条山谷将山体分成东西两个山包,顶部平坦,呈丘状平台,方圆约8000平方米。云亭山原名亭亭山,东临云云山。云亭山历史由来已久,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孔子后人孔祯渲在《泰山纪胜》中说:“云云亭亭,两山颉(jie)立,逶(wei)折一径”,经专家考证,古时帝王封禅首先在泰山正南方云亭山这一平地隆起的小山上设坛祭地,然后起驾登临泰山,完成封禅大礼。

根据原有碑文,此山唐代时已有记载。相传明末清初,江南才子侯方域在云亭山出家修行,李香君在此山东侧出家,许多专家认为孔尚任《桃花扇》的人物原型就出于云亭山。

5、原泰安八大景之一——汶河古渡。位于大汶口镇驻地东南侧的大汶河水利发电站上游约300米处。因大汶口是牟、瀛、石、柴及泮五汶交会之地,是古人跨越大汶河这一天然屏障的最易之处,也是南北古驿道的必经之路,汶河古渡口由此形成。渡口是历史上著名的行人、货物集散之地,曾经的繁忙景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此景最早载入清道光年间《泰安志》。

6、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姜城遗址。文姜城遗址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汶口镇驻地东北约200米处,遗址保护面

积2万平方米,它与泰安八大景之一的汶河古渡口相邻。文姜城系战国时期齐国齐僖公之女文姜公主省亲的驿站,也是齐鲁诸侯相会的行宫旧址。该遗址据专家推测毁于战乱,现只遗存一高出地平面1—1.8米的土台。文姜城的文化堆集层比较分明,陶片、汉砖、陶豆柄、瓦当、布纹瓦等随处可见。

7、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皇营遗址。皇营遗址位于大汶口镇卫驾庄村西二百米处(此址原有宋时所建四贤祠一座),建于康熙18年(公元1679年),至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之前峻工。到康熙46年(公元1707年)第六次南巡,历时23年,每次南巡均在此处落脚休息。其间留有数十名下僚、奴仆看守、清理、护卫宫室,而后几代皇帝除乾隆皇帝来过两次外,行宫再未使用。据记载,该行宫约在1860年被人为破坏殆尽,只剩下隆起的地面和废墟。

8、龙王庙遗址。该遗址位于大汶口镇和平村以东,现水电站以北处,始建于1756年,占地约30亩,原为当地群众供奉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祭祀场所,并逐步演化成为群众进行商业及娱乐活动的场所。在解放战争期间毁于战乱,现仅存遗址。

二、大汶口文化保护开发的现状

大汶口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期黄河下游地区一支区域性文化,底蕴丰厚,驰名中外。开发利用大汶口遗址、文姜城遗址、皇营遗址、古石桥、山西会馆等文物古迹,开辟新的旅游景点,是保护和抢救国家文物的需要,是研究我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考古的需要。

大汶口遗址自发现以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保护开发力度。近年来,区、镇两级积极融入泰山大旅游圈,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龙头来抓,从科学定位、精心规划和项目建设入手,对大汶口文化保护开发进行了积极的运作,对部分文物古迹景点进行了修复改造,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的保护开发项目有:

1、建成了大汶口遗址博物馆。1993年泰安市郊区人民政府与泰安市文物局联合,邀请来自全国的三十多位知名考古专家和学者召开了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建设论证会。1994年,又召开了第二次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建设论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专家一致认为建设大汶口遗址博物馆非常必要,非常符合现实需要,它的建成将会带动我市、区的旅游事业的发展。1994年,按照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建设论证会的精神,大汶口镇政府投资13万元,在大汶口遗址标志碑西北方向100米处建立起了占地1300平方米的大汶口遗址博物馆。2001年对博物馆进行了进一步整修,并正式对外开放,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3万人次。

2、编制了大汶口遗址保护开发规划。2002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编制了《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我们与旅游部门联合委托山东省规划设计院制订了《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开发规划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论证。2005年,为加强大汶口遗址的保护工作,制订了《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遗址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启动了山西会馆维修工程。2004年请省文物保护中心设计了山西会馆维修方案。出于对文物古迹修复的慎重,目前,根据省、市文物部门的修缮批复意见,正在进行相应的筹备工作。

4、加大了对大汶口文化遗址周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保护工作和景点开发力度,为大汶口文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2003年,大汶口镇政府投资40万元对大汶河上的古石桥进行了全面整修和维护,在方便汶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同时,让这处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人文古迹重新焕发了生机。(2)积极推荐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升级。2006年12月,云亭山遗址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山西会馆、古石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按照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了各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有保护范围、有保护组织、有保护标志碑、有记录档案)。2007年6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文姜城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各文物景点都树立起了保护标志碑,较好地宣传了文物及保护政策。(4)积极对上争取,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目前大汶口遗址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文物保护规划项目库。

5、把体现大汶口文化内涵的大汶口彩陶系列产品包装成岱岳区的重点旅游产品。1998年,大汶口镇政府投资60万元建起了大汶口陶艺研究中心。在省内文物专家的指导下,攻克层层技术难关,经过上百次试验,成功仿制出了大汶口古陶,目前彩陶、黑陶、白陶等旅游纪念品已达百余种,主要产品有花瓶、笔筒、彩陶罐等,出口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三、大汶口文化产业园规划情况

我镇紧紧抓住市、区提出建设大汶口文化产业园的战略机遇,在做好辖区内文化资源调查摸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迅速启动大汶口文化产业园的基础性规划工作。

以做大做强“大汶口文化”这一品牌为出发点,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丰厚文化内涵、富有传统文化特色、促进华夏文明传承的文化旅游胜地为落脚点,着力打造以大汶口文化为核心的文

化产业园,初步确定大汶口文化产业园规划的范围为北至大边路,东、南到大汶河,西至京福高速公路,大致以104国道为轴线发展。

(一)搭建大汶口文化产业园框架,主要实施“三个一”工程。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境内文化产业资源的核心内容,该遗址主要位于大汶河北岸,由此向东依次分布有博物馆、古石桥、山西会馆、龙王庙遗址、文姜城遗址、汶河古渡、云亭山遗址;向西有皇营遗址。大汶口文化产业园建设应当把以上自然、文物古迹紧密结合、统筹规划。目前,各景点相对独立和分散,不方便游客参观游览,景点本身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还没有形成较旺盛的人气。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初步规划建设一些基础性项目,为未来的文化产业区搭起基本框架,具体设想是先期实施“三个一”工程,搭建旅游区发展框架。

1、建设一条滨河大道。结合镇内道路建设和大汶河防汛实际,以现大汶河北岸河堤为依托,投资建设一条滨河观光大道。滨河大道建成后,大汶口文化产业园可以此为轴心,编制项目规划。这样做一是从空间维度上使皇营遗址、大汶口遗址、山西会馆、古石桥、文姜城遗址、汶河古渡、云亭山遗址一线相串、联为一体。为各景点今后开发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形成了一条5公里长的旅游线路,游客走完全程就基本完成了绝大部分景点的参观游览。二是从时间维度达到了使游客“纵横十几里、跨越五千年”的效果。从史前到“炎、黄”;从春秋到明清朝,沿着古老的大汶河,在十几华里的滨河线路上跨越五千年的文物古迹依次呈现,让游客仿佛臵身时空隧道,一口气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回归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还可脚踏“齐、鲁分界石”,欣

赏5公里范围内,从明代古石桥到现代化高速铁路大桥,历史跨度400多年,见证时代变迁的七座桥梁(这七座桥自东向西分别是:①1998年建成的滕村大桥;②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大桥;③1572年建成的明代古石桥;④1912年建成的大汶河上第一座铁路大桥——原津浦铁路大桥;⑤1974年建成、2008年重建的济微公路大汶河大桥;⑥1987年建成的国道104线汶河大桥;⑦2002年建成的京福高速公路汶河大桥)构成的“桥梁博物馆”,体验“双脚踏齐鲁、一眼观七桥”的妙趣。

2、修建一座拦河大坝。大坝具体选址应在京福高速公路大桥以西为宜,这样可以在大汶口遗址上下游之间5公里范围内营造出一个大水面(人工湖)和岸边湿地。其意义和作用是:①营造水面景观、恢复自然生态。充分发挥水的灵气,恢复良好的湿地生态,再现烟波浩渺、渔舟往来、白鹭苇海的古渡风貌。②凝聚人气、聚集财气。景观的形成、生态的恢复势必带来沿岸人流、物流的聚集,带动休闲观光、房产开发、商贸流通的发展,为大汶口文化产业园提供有力支撑。③减缓水流、保护遗址。拦河大坝的建成将有效缓解大汶河水对遗址保护区的冲刷侵蚀,保护地下文物安全。通过大坝的调节,保证汛期安全。

3、建设一条仿古商业步行街。步行街应选择在镇驻地卫驾庄村,此街西接皇营遗址,东连大汶口遗址博物馆,以此重现大汶口昔日商埠重镇风貌。街道的建筑风格要充分吸收传统民俗元素,以明清风格为宜经营内容以旅游餐饮、大汶口古陶工艺品、古玩字画、民俗展示等为主,以此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

(二)“五园一村”工程。拟规划建设的大汶口文化产业园要充分挖掘大汶口遗址原始文化潜在的经济价值,建设项目要紧

扣原始文化主题,注重利用原始文化元素和符号,让游客带着好奇慕名而来,怀着崇拜流连而归,从寻访祖先遗迹、探究人类文明起源、体验原始生活中感受中华民族魅力,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按照这个思路,可以规划建设突出原始文化特色的遗址园、寻根园、时空隧道园、射猎园、陶艺园和太阳部落村等旅游项目。即:

1、遗址园。园内部分复制原始墓葬遗址,向游客展示大汶口原始先民生产、生活用具和风俗习惯的原始状态。该项目计划在现大汶口文化博物馆以东建设,占地约20亩。

2、寻根园。主要展示文化谱系,让人们到此即可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通过不同时期文化形态的发展历程,向游客展示大汶口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园内还计划展示姓氏、生肖等发展演化的资料,供游客参观。该项目计划在现大汶口文化博物馆以东建设,占地约30亩。

3、时空隧道园。运用动漫和三维、四维等现代科技手段,在一个真实的隧道内播放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让人们“真实”地回到5000年前。该项目计划在大汶口文化博物馆以南,泰汶路以西建设,占地约15亩。

4、射猎园。该园内设有捕猎、网鱼、叉鱼、钓鱼、摸鱼等娱乐项目,让游客弓箭、鱼叉猎取鸡、兔等,进行摸鱼、叉鱼等活动,体验原始捕猎乐趣。该项目计划在104国道以西、计划建设的滨河景观大道以南处建设,占地约100亩。

5、陶艺园。集研究、生产、展示、销售为一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工具、材料,亲身体验制陶乐趣。院内还设有制酒作坊,现场酿酒。可以用陶器装酒,便于游客品尝和携带。该项目计划在

104国道以东、即将建设的滨河景观大道以南处建设,占地约30亩。

6、太阳部落村。计划在泰汶路以西,即将建设的滨河景观大道以南处建设,占地约50亩。村内主要是采用蜡像、雕塑、建筑等手法静态复制再现5000年前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展现原始社会风貌。

(三)文物古迹保护修复工程我镇文化文物古迹众多,山西会馆、皇营、文姜城、云亭山、龙王庙等虽然已成为遗址,失去了原有风采,但是作为大汶口文化产业园的主要景点,对它们实施修复改造工程,再现当年的繁华,是大汶口文化产业园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实施山西会馆修复工程、云亭山遗址恢复重建工程、皇营遗址恢复重建工程、文姜城遗址恢复重建工程、汶河古渡恢复原貌工程、龙王庙遗址恢复及龙王观水台建设工程、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扩建工程,在明石桥齐鲁分界线处建设齐鲁分界亭等。

遗址遗迹——湖南境内抗战遗址调查报告

湖南境内抗战遗址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湖南抗战遗址是全国最具地域特色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之一。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不仅延续了湖南的历史文脉, 而且也丰富了城市人文景观。然而,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其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如何处理好历史遗址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 对促进抗战遗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湖南抗战遗址的现状及保护和利用价值的调查与分析, 尝试提出如何保护好有价值的抗战遗址和合理的再利用这些遗址的方法与措施, 从而赋予抗战遗址以新的活力。 关键词: 湖南; 抗战遗址; 现状; 背景:遗址、遗迹是城市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见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 年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指出人类的遗产涵盖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自然遗产是作为一种环境存在, 而将文化遗产中的遗址定义为: 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及考古地址的地方。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明确指出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具有保护的价值。因此, 我们可以将抗战遗址定义为: 抗日战争时期,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的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其不仅具有文物共有的价值, 也具有其它历史文物所不具备的特殊革命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 1 湖南抗战遗址的产生及现状 1.1湖南抗战过程简介 湖南地处内陆,抗日战争时期,从1938年10月27日武汉失守后,湖南便成了抗日战争的前线,是全中国抗日救亡规模最大、声威最壮、持续时间最久的省份之一。其间经历了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等震惊中外的战役,至1945年9月15日,湖南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在长沙举行,湖南抗战宣告胜利结束。湖南也成了最终埋葬日军的地方。 战争期间,全省共伤亡262万多人,其中死亡92万余人,重伤170余万人,毁房94万多栋,毁粮4000多万担,损失耕牛64万多头。此外,湖南还每年供给壮丁26万多人(居全国第2)、军粮700 1000

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7838489.html, 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建议 作者:周双鹤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留存城市的记忆,同时也是城市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借鉴各地成功经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道路可谓大势所趋。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建议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到:“老建筑对于城市是如此不可或缺,如果没有它们,街道和地区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老建筑对街道和街区的安全和公共生活是一种必需,人们离不开他们提供的方便和亲近的人际关系”。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目的正是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 许慎,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他历近三十年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使中华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和统一,被后世尊为“字圣”、“字学宗师”。许慎文化园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慎墓规划建设而成。全园在形式上是一组汉代风格的建筑群;内容上以展示汉字文化为主,以儒家文化为补充,集经典文化教育、励志进取教育、崇文尚贤教育于一体。 一、许慎文化园概述 许慎文化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又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开发利用园区资源同时,也要做到充分的保护园区文物。许慎著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在汉字、汉文化、文物古籍的宣传、实践、保护、利用上,许慎文化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学术科研 许慎文化园每五年一届(2015年后每三年一届)的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从许学、经 学、说文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各位专家学者提交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并编印成册,促进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交流切磋,也增强了许学爱好者坚持做学问的信心。 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书籍的收藏、研究。许慎文化园资料中心是园区的心脏,现藏书万余册,同时立足于建成全国最大的许学资料研究中心,以满足广大许学爱好者的科研需求,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兼利用的作用。 2.场馆及库房

武汉抗战博物馆设计调研报告

历史背景: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一 场大规模战役,是在抗日战争时 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 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 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 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 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 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 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 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 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可以这样说: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

抗战纪念馆建筑设计: 战争带给人类的往往是难以弥补的身心创伤,面对这段血迹 斑斑的历史,人们除了透过历史教科书了解战争的辛酸和残酷外,亦可以通过体验战争纪念馆独特的空间环境和场所精神来体会 书本所缺乏的经验和感受。战争纪念馆对不同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观众激发的心理体验往往大相径庭,其不同的纪念性空间形态和序列所传达的纪念心理亦截然不同。面对国家社会的政治需求乃至民众的伦理道德观念、战争纪念馆需要带给观众的是怎样的一场心理体验?是加深创伤或是提供一场治愈疗程? 基地调研: 本次基地位于武昌东湖西北处湖边的一块城市绿地上,基地呈一梯字形。

基地紧邻一条主干道---武汉大道,该大 道平时车流较多,设备较齐全,有数个地下通道,交通便利。街对面为高新开发区和数个高层住宅区,设计时应考虑高层建筑所带来的影响。 基地东边为湖北省博物馆,该博物馆为比较现代化的传统建筑风格,在该街区有着 比较重要的地位.。再 往东还有湖北省美术 馆。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闽南师范大学 课程论文 马克思主义精神与文化遗产保护姓名:黄红林 学号:1203030126 系别:政法系 专业:行政学与政治学 年级:12级 指导教师: 2013年11月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文化遗产保护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2) 1、文化遗产保护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化精神 (2) 2、文化遗产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精神 (2) 3.文化遗产对社会的作用 (3) 三、如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 (3) 四、结论 (4) 五、致谢 (4)

摘要 人类文化遗产被破坏的事件历历在目,无不让人心痛惋惜。而我们该怎么去保护现存的文化遗产,才能避免上述悲剧重演?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精神都肯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与重要性。保护文化遗产,必须从基础做起,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让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继续绽放华彩。关键词:文化遗产;三中全会;马克思主义;创新 前言 新浪网报道2012年1月26日,原本计划恢复原貌的“梁林故居”现已基本被拆掉,只剩门楼旁一小间。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表示,此前并不知晓故居被拆一事,已责成东城区文委调查。目前考虑的方案是复建故居,但最终方案还未出炉,整个复建工程需等住户全部搬走才行。对于这个问题,网上争议不断,在现代化的今天,难道一切都得现代化?发展就是要破除一切旧事物?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所谓文化遗产,是指人们所承袭的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或文化的产物。就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言,它集中地表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我们今天所必须面对的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这些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收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当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仍面临文化生态、政策环境、行业自身等多方面问题。1而相关行业与政府部门对文化遗产的重视意识与保护力度的薄弱更让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譬如漳州版“三坊七巷”——文川里走过数百年,而今却面临拆除的危险。虽然在报道后政府部门有效地将之保护起来,但这件事无疑是反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梁林故居,林白水故居、赵萝蕤与其父亲长住过的四合院遭遇危机,最终都被粗野的推土机连骨带肉全吞噬了。,到了2005年,北京的名人故居,全市308处,有189户暂未 1 节选自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新华社北京2月8日

2020年弘扬红色文化发言稿.pdf

弘扬红色文化发言稿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红色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不断实现着中华文化的再生再造,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有的人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搞历史虚无主义,认为红色文化是“过去时”,今天讲红色文化没什么意义,随心所欲地戏说历史、消解红色经典,对英雄人物、历史人物进行颠覆性评价。这是对历史的歪曲,也是对文化的亵渎。应当看到,在中国人民艰辛革命历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红色文化都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要用好用足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使之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汇聚新的精神力量。 仅以贵州为例,红色资源在各州市地的绝大部分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贵阳市、遵义市、黔东南州、铜仁地区、毕节地区拥有的数量较多。其分布大致呈:以黔北遵义市红花岗区为中心的覆盖黎平、瓮安、遵义、桐梓、习水、仁怀、赤水等县市的,点线结合的中央红军长征遗址群,如遵义会议会址、瓮安江界河战斗遗址、猴场会议旧址、苟坝会议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青杠坡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等;以沿河为中心覆盖德江、印江、松桃、石阡等县的黔东革命根据地遗址群,如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石阡会议旧址、石阡甘溪战斗及困牛山战斗遗址、枫香溪会议会址等;以黔西北毕节为中心的覆盖大方、黔西、

浅谈耕地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71· 71 三农论坛 大道至简,以粮安天下,以粮定民心,充足粮食是使人民安居乐业的支点,是使社会和谐稳定的杠杆,是使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粮食的重要生产要素是耕地,耕地则是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保护耕地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一直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所以采取真正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切实守好耕地面积红线功在当前,利在千秋,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保障,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对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找准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才能精准施策: 1.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平衡。 1.1耕地非农化。城市发展必然会占有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必然会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出现,即城市发展,耕地减少,例如许多地方圈地造工程、工厂、开发房地产等大量占用耕地。1.2农村劳动力流失。城市发展,需求大量劳动力,而农村收入较低,靠耕地带来的收入无法满足农民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样有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发展中,而土地被迫留给村里老弱病残来耕作,致使耕地出产率下降,甚至荒废。同时农民对耕地缺乏保护意识,由于村里的耕作者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学习能力差,也没有给予他们合理的技术支持,耕地技术落后,生产率低,生产积极性不高,大都是粗放型的耕作模式。 1.3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普及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 进程缓慢。在农业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一部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环境因素,农业发展相对滞后,还处在靠人力,牲畜力来耕作,农业科技应用基本没有,更别提拥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人才。拥有良田,却只能望田兴叹。 2.耕地保护政策不完善以及政策执行不力 2.1耕地占用和补偿不平衡,城市发展经常占用一些城市周边肥沃的土地,而这些被征用的土地会被一些并不肥沃,远离城市的土地来代替,表面上补偿面积是相等的,但实则占优补劣,以次充好,差别巨大。同时耕地补偿次效应,高额的耕地补偿款,可以让农民发展第二三产业,生活质量提升,所以大部分农民期望被征地,甚至城市的扩建使一部分农民无地可耕,领着高额的征地补偿,在家游手好闲。 2.2耕地保护工作缺乏有效监管,执行不力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地区以设施农用地为名违规占用耕地建设休闲旅游、仓储厂房等设施,部分单位和个人则在耕地中建窑、建房、建坟、挖沙、采土等现象仍然存在。国家为了能够实现对耕地的保护,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土地开发整理面积都以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来进行明确,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尤其是耕地保护主体监管缺失,保护耕地职责不清,全靠农民的自觉行为,好的政策难以真正有效实施。 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方能药到病除: (1)农业现代化要与城市化协同发展。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要在城市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惠农强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从某种意义讲,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 浅谈耕地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田 丰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自然资源局,山西 长治 046400) 摘 要: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 危害耕地的不良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发展和合理使用,还必须严格守护18亿亩耕地的“红线”,从我国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长远战略入手,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关键词:耕地;耕地红线;补偿;责任制;科技推广;土地流转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09-0071

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领导中心。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战斗生活13年,在这里指挥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里领导指挥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位于陕西甘肃两省之间,处于黄土高原上的子午岭腹地上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遗址。 该县与一省四县八乡镇相毗邻。总土地面积810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10个村民小组,2045户12061人,其中农业人口11852人。全镇有党支部23个,党员447名。现有学校17所,其中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3所、幼儿园1所。 在人们印象中陕北应该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山坳坳。但其实不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艰苦实干、奋发图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由国定贫困县向西部百强县、陕西十强县的历史巨变。不再像解放时那样挣扎在温饱线上,而是干部人民一条心,为奔赴小康在努力奋斗着。。但其中也是存在这问题和困难。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三农”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老区农村发展变化大。从纵向对比来看,老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现代特色农业得到了发展,近年来,老区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加大扶持力度,紧抓基地建设,强化优质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从而形成规模,发展成自成一体的经济体系。在民生方面,新农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粮食农资综合补贴直补、农村低保一等系列惠农政策,是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我国现有的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草案都强调责任与义务,却没有有效解决公众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所应获得的对遗产的实际认识与认同,并进而阻碍了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本文正是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民众对于非遗情况的认知以窥探保护的效果与现状,并就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态度;法律保护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为此本课题组特组织了在宁波与温州两地向市民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在其他国家,早已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工作,据我们采访过的专家介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则起步较晚。日本在1950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韩国也于1962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一些国家如突尼斯、玻利维亚、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肯尼亚开始在国内层面采取了版权法或者准版权法的模

式(quasi-copyright framework)为其本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提供法律保护。民众对于其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可程度也较高。 在立法上,我国也已经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现已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有望在今年进入人大常委会议事议程并很有可能获得通过。《草案》将法律的保护范围界定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国家保护:(1)濒危的古语言文字;(2)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木偶、皮影、剪纸等;(3)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4)传统礼仪、节日、庆典和游艺活动等;(5)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6)其他需要保护的特殊对象。”而对于此,许多市民其实并不清楚,他们或则没有听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或则不明其义,或则不知其所指。当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寡闻并不是我们担心的关键,最为关键的是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渐行渐远。 浙江省在XX年年通过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且各地政府部门也积极开展了一些保护、抢救工作,但是由于保护才刚刚开始,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调研报告-精选模板

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调研报告 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调研报告 前不久,四届政协文史委全体同志对全区革命遗址进行三次专题调研和考察。大家实地走访、察看了分布在我区西部山区的众多革命遗址,听取了知情老人的介绍,还到定远县藕塘烈士陵园进行了参观考察和瞻仰。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我区当年的**山抗日根据地,与定远藕塘紧密相连,是津浦路西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少奇等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此战斗生活,留下的这些革命遗址、遗迹,不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还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观赏教育价值。目前当务之急是把我区革命遗址保护、整理、维修好,并进一步开发利用,为今后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打下基础。 一、我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及革命遗址现状 **区西部山区(**山)是当年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之一,是**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地处山丘,背靠**山,地形难攻易守,便于游击战、运动战;农副产品较丰富,且群众基础好,是理想的游击区。这里一度是中共苏皖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等重要领导机关驻地,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及其文物。中原局旧址、中共苏皖省委旧址、刘少奇旧居瓦屋薛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原局旧址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还有刘少奇亲自召开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一次军政干部大会遗址,海东大坝遗址,黑狼庙战斗遗址和林英坚烈士墓,大韩战斗遗址和大韩烈士墓等多处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 我区革命遗址背景及现状: 1、中原局第一次会议旧址、中共苏皖省委旧址(瓦屋薛) 1938年冬,新四军挺进队到达**山区,开展民运工作。1939年春,中共苏皖省委、新四军四支队陆续到达**,其中苏皖省委驻在瓦屋薛薛宗元家(又名薛慕柳),书记刘顺元,李世农、郭述申、方毅等七人为委员。1939年11月底,刘少奇和徐海东及中原局机关来到**山区,刘少奇住在瓦屋薛。月上旬,在此召开了中原局第一次会议,参加人员有刘少奇、张云逸、徐海东、罗炳辉、郑位三、刘顺元、李世农、郭述申等,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立了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发展人民武装,建立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方针。 目前苏皖省委旧址已立碑。20xx年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的四合院已不存在,只剩下西厢房两间屋。刘少奇在两间小屋住了80多天(1939年11月至1940年2月),用

论中国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保护

圆明园祭 ——从圆明园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300年的岁月,对于浩浩汤汤,蔚为壮观的中国历史来说只是过眼云烟,然而对于一座园林,却可能是不能承受之重。三百年的雕琢,三百年的洗礼,于圆明园,即如此。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震撼于她的华美和无双,震撼于她沧桑的历史变迁,更震撼于这其中的巨大失落。曾经的万园之园,曾经的文化集萃,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怅惘低回。 圆明园,这个五世皇帝的御用之园,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和经营。每一朝,从帝王到臣民,都对她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感情。尤其是皇帝们,他们亲自参与园林的设计,亲自督察施工情况,为每一处景色取名、题词。乾隆将他钟爱的南方园林创造性地复制到圆明园中,帝王们将中国无数的稀世珍宝藏于此园中,一年中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在此度过。因此圆明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座园林了,于当时,她已俨然成为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又一中心,于今,她是一座文化宝库,不仅体现着清国帝王们的审美情趣和政治抱负,更体现出一种凝练和集萃,凝练出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和我们整个民族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核心,集萃中华民族灿烂夺目的艺术成就。 圆明园的美不仅得到国人的称赞,也让外国人惊叹不已。当时一批批来自英国、俄国的使者,视其为仙境和梦幻之所在。然而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这些,从那些来自西洋的贡品中早已透露出这样一个讯息:西方文明正在迅速崛起。但我们的天子们并未从那些精致的马车、大炮中读出更多的东西,却依旧沉迷在圆明园带给他们的安逸与平静中。 1860年10月6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入侵,惨遭洗劫与焚毁,并由此开始了她坎坷曲折而悲壮的命运。一切的荣耀、骄傲与奢华在大火中化为乌虚,在洗劫中粉身碎骨,帝王将相,君臣百姓无不失声痛苦。整个民族在滴血! 尽管皇帝太后们想通过修复的方式竭力挽回,然而对正处于刀尖上的中国来说,这已成为不能承受之重。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八国联军又给了原本脆弱的圆明园一致命的一击。 军阀混战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时的中国,都有太多的无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已无力保护这座在风雨飘摇中挣扎的万园之园,尽管她已经面目全非,满目疮痍。园内的石块、木材、华表、碑帖、砖瓦…甚至是土地——这个稀世之园的仅存,仍被无情地掠夺与侵蚀着。而这个过程,长达六七十年之久。至此,她已失去了最后

参观抗战遗址教育活动心得

2016 年十月参观抗战遗址 教育活动心得 王明波为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缅怀党的光辉历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熏陶。10月14日清晨,小关乡中心小学组织全体党员速赴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战斗遗址参加红色教育活动。 青杠坡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在土城镇东北约3千米。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亲自指挥的第一仗,是导致红军四渡赤水的直接因素。在现场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抗战主题石雕壁画、中心雕塑、抗战故事紫砂浮雕壁画。 青杠坡位于赤水河东岸,距离土城镇3公里,是娄山山脉中呈东北往西南走向白马山的一个陡坡,好似一个“葫芦”。中间是约2公里的狭长坝子,周围有石高咀、桐子窝、桶木山、猴子丫、尖子山、营棚顶等山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从遵义兵分三路进入习水,向土城、赤水进发,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土城四周推进,企图围歼红军于黔北。24日开始,中央红军陆续抵达土城。与此同时,川军郭勋祺部尾追而来,27日与红军后卫部队接火。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中革军委决定在青杠坡歼灭尾敌再全力北进。28日拂晓,战斗打响。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自指挥战斗,由彭德怀、杨尚昆负责战场指挥。

由于敌情有误,敌我展开激烈拉锯战,红军部分阵地被突破。危急关头,朱德总司令和刘伯承总参谋长亲上火线指挥。毛泽东命令陈赓、宋任穷率干部团发起冲锋,夺回了部分阵地;又令红二师跑步回援,阵地得以巩固。红军向营棚顶主阵地发起冲锋十余次,与川军展开白刃肉搏战,在付出沉重代价后夺取营棚顶,与敌对峙。形势依然万分危急,中革军委在土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行军路线,主动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建国后的一任国务院总理,两代党的领导核心,三任国家主席,五位国防部长,七大元帅,数百名将军参加了战斗。杨勇、张震等指挥员均负伤,一千多红军将士壮烈牺牲,歼敌三千多人。土城青杠坡是红军四渡赤水的发轫地,青杠坡战斗为一渡赤水争取了时间,揭开了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序幕,写下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 一万五千多年前,便有人类在习水繁衍生息,巴蜀文化的发展和兴盛,在习水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深远的痕迹。境内摹崖石刻、悬棺、崖墓,袁氏家祠等文化遗物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习水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河”,其中一、二、四渡就在习水境内。红军四渡赤水河留下的指挥部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住居,青杠坡战斗、梅溪河战斗等红军与川军、黔军殊死决战的战地遗址,红军书写的

耕地保护现状浅析

耕地保护现状分析 引言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当前耕地保护并未引起公众重视,其机制长期运行不畅,存在许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公众认知度、参与度低 我国当前的耕地保护政策并未把农户纳入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农户也没有把自己当作耕地保护主体。这导致农户对耕地保护客体缺乏了解的主动性,并且在理解认识“如何保护耕地”时没有站在耕地保护主体的立场考虑问题,而只考虑自身利益,具体表现在:(1)在耕地质量保护层面,在土地投人方面,农户有投人意愿,但缺乏投人积极性,并且有投人意愿的农户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合理利用家庭资源,而不是为提高耕地质量; (2在土地耕作方式方面,因为保护性耕作方式带来的高效农业生产效益,农户对其非常欢迎,但因只看重保护性耕作方式带来经济效益的一面,而忽视其保护耕地质量的目的,农户将保护性耕作方式变成破坏耕地质量的方式。 (3)在耕地数量保护层面,对于大量减少耕地数量的土地征收,只要其补偿标准达到农户满意的程度,多数农户就会欣然接受,而不顾过量征地给耕地数量带来的严重危害; (4)对于导致耕地数量快速减少的土地违法行为,多数农户不但赞同,而且还有违法用地行为动机,这充分说明农户没有保护耕地数量的意识。 在理解认识“如何保护耕地阳寸农户仅站在自身角度考虑问题,仅注重自身利益,而忽视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保护,这主要是因为农户从来没有把自己作为耕地保护主体。 (二)政府政策实施绩效低 中央政府从公众利益出发,保护耕地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耕地保护的市场缺陷,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维持社会稳定,耕地保护的重点在于维持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应该说,中央政府的目标既包括政治目标,也包括经济目标。政府保护耕地的动机由最初单纯注重耕地数量,确保粮食安全上升为以确保粮食安全为根本,同时注重调整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关注土地生态环境。 而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在不损害中央政府利益的前提下,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地方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 报告

编号:FS-DY-2040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我国现有的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草案都强调责任与义务,却没有有效解决公众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所应获得的对遗产的实际认识与认同,并进而阻碍了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本文正是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民众对于非遗情况的认知以窥探保护的效果与现状,并就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态度;法律保护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为此本课题组特组织了在宁波

与温州两地向市民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在其他国家,早已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工作,据我们采访过的专家介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则起步较晚。日本在1950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韩国也于1962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一些国家如突尼斯、玻利维亚、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肯尼亚开始在国内层面采取了版权法或者准版权法的模式(quasi-copyright framework)为其本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提供法律保护。民众对于其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可程度也较高。 在立法上,我国也已经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现已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有望在今年进入人大常委会议事议程并很有可能获得通过。《草案》将法律的保护范围界定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国家保护:(1)濒危的古语言文字;(2)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木偶、皮影、剪纸等;(3)传统工艺美术

福清抗日遗址及抗日英雄

福清抗日遗址及抗日英雄 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凤凰山闽海抗战阵亡烈士公墓:抗日英雄永垂不朽 站在福清融城凤凰山巅闽海抗战阵亡烈士公墓前,看着镌刻在纪念碑上的560位烈士芳名。赞叹着烈士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我的家乡福建福清,也拥有着屈辱的沦陷历史,抗战时期,福清融城两次沦陷。第一次从1941年4月20日至9月3日,被侵占137天。第二次从1944年11月26日至30日,被侵占5天。但是更是不能忘记的是,在此期间涌现出的革命战士,民族英雄及抗日部队,永远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福清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抗击侵略者,在我省我市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一.共产党抗日游击队 1.蛙塘埔:“白皮红心“何胥陶的故事依然在人们口中传诵 1941年5月,何胥陶,以江德乡乡长名义,在江镜地区拉起一支近百人的抗日武装,6月中旬,加入福平沿海抗日游击区指挥部后,

号称福平沿海抗日游击第三大队,何胥陶兼任大队长,在龙高地区开展抗日活动。 抗日英雄何胥陶,因皮肤较白,而有一颗赤胆忠心,被尊称为“白皮红心” 1941年6月22日,近百名日军气焰嚣张,准备前往福清龙田江镜一带扫荡。何胥陶准确的探查到这个重要情报,果断带领第三大队30多名队员在日军必经的蛙塘埔进行埋伏了一天一夜,蛙塘埔地势复杂,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芦苇。队员们依靠对地形的掌握,对前往龙田,江镜的日军进行伏击。日军淬不及防,在苇丛中大乱阵脚,狼狈逃回。使江镜各村群众避免了一场劫难。何胥陶以少打多的英勇事迹也被人传诵。 2福平沿海抗日游击第八中队抗日遗址,阳下漈头村,玉岭村1941年4月底,中共福建省委委员陈金来在阳下漈头村组建抗日游击队——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开头只有30多人,俞洪庆、陈振先在海口地区发动的一批青年加入后,发展到50多人。5月中旬,该队在玉岭附近袭击从融城出来“扫荡”的小股日军,打死1名,打伤多个。后离开北区,转移到南区东阁、闻读一带继续活动。 第八中队随后成为了抗日游击队的主力军,在敌后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灭了日军的气焰,为福清光复立下了汗马功劳,

实践报告: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月至8月,光电学院光之翼小分队赴卢沟桥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卢沟桥地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社会调研。整个实践活动包括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问卷调查、访谈法,分析问卷以及得出结论后向有关部门反馈。 7月11日,光之翼小分队前往卢沟桥进行第一部分的活动—参观抗战纪念馆及卢沟桥。一大早,实践团成员从学校出发,乘公共汽车前往卢沟桥。到达后,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极富历史古韵的宛平城。随后,成员们排队进入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始了一系列的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仔细地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成员们都觉得收获颇深。参观结束后,成员们又以北京理工大学实践团的名义在留言薄上写上了自己的感受以及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卢沟桥。站在卢沟桥上,成员们感慨万千,仿佛能看到当年战争的场景。参观完卢沟桥,实践团成员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初步考察,为之后设计调查问卷奠定了基础。 7月12日至31日,实践团成员通过开讨论上讨论等方法研究出了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经过不断地修改和讨论,实践团成员最终确定了调查问卷的内容。 8月1日,实践团成员第二次赴卢沟桥开展第二部分的实践活动—发放问卷并且和附近居民游客进行访谈。上午,实践团成员在抗战纪念馆门前的休息地区向许多游客发放了调查问卷,虽然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是成员们相互鼓励。为了提高效率,成员们又分散地向卢沟桥方向分发调查问卷。在这个过程中,实践

团成员遇到了许多在参观完卢沟桥地区后有很多想法的游客,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刻的交谈,为得出最终的建议奠定了基础。 在发完问卷后,实践团成员联系了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但由于工作人员十月前都不在卢沟桥地区,原计划进行的当面采访改为电话交流,负责人孙涛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可以把相关建议发送到办事处的邮箱里,并对于我们反馈建议表示感谢和欢迎。 接下来,小组成员把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汇总,得出了一些结论。根据这些内容,实践团成员写了《给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的一封信》,并期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 至此,光之翼小分队的实践活动已经基本完成,在这次活动中,成员们回忆了卢沟桥的抗战岁月,缅怀了抗战先烈,感受到了相关部门对卢沟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为卢沟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献计献策,承担起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贵州红色学习心得体会

贵州红色学习心得体会五四青年节联社组织了去贵州学习,群山耸立,山路弯曲,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贵州不少美山美水的美景,清晨山上雾色蒙蒙,行驰在群山之中如同在云中穿梭一般。清新的空气,养眼的竹林,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放松了心情,忘记了工作的压力。 经过漫长的车乘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终点——遵义会议旧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当年简陋的议事厅,坚苦的生活环境,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领导人:彭德怀和杨尚昆的住室,二人挤在一个堂屋里,二张长凳一块板就是一张床,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对比,突显出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优越。 在遵义会议展览馆里我们看到了20位革命领导人的铜像,威武雄壮。3D展览馆里生动的“情景再现”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红军在贵州行军的坚苦,那些在我们眼里美丽的大山,在当年红军的眼里是雄壮的大山。在展览馆里我们切身感觉到了当年红军革命的坚苦和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团结一致共创今天是我从遵义学习得到的心得。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每件,对比革命时期的生活条件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当年如此坚苦的条件下红军还能翻山越岭搞革命,每家每户还能节约食粮为红军提供保障,而现在没有战争的时代人们就忘记了要节约粮食,上班再累回家也有一张温暖的床,我们在慢慢忘却的享受时,忘记了这些都是红军当年用一滴滴汗水和一滴滴鲜血换来的。再看看红军队伍:服从命令团结一致。试想当年就算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可是战士们不听从,会有

四渡赤水,两万里长征,最后赢得革命胜利的宏举吗?当年本来共产党的物资就缺乏还往寒冷的雪山上走,战士们都清楚的知道他们面对的是怎样的困难,可是他们退缩了吗,他们没有听!都听从了毛主席的领导,绕开敌人主力,顺利会师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的我们工作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应该懂得珍惜,团结在领导人的领导下,坚守自己的岗位,为信合明天,也是为自己生活的明天更加美好!

抗战历史遗址遗迹的重要意义

保护抗战历史遗址遗迹的重要意义 抗战历史遗址遗迹是抗战历史的载体,承担着唤起民族记忆、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抢救、修复、保护、研究、利用有价值的抗战遗址,既是给后人留下丰富生动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加强与国际开展此方面交流合作的需要。 (一)抗战历史遗址遗迹是抗战精神的载体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有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枢纽。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御外侮,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战历史遗址遗迹,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历史,承载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更体现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抗战历史遗址遗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抗战历史遗址遗迹以其直观的物质形态,展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 无论是卢沟桥上的弹痕,还是松山战役布满弹片的古树都是中华民族14年抗战历史的生动反映。通过对抗战历史遗址遗迹的参观及凭吊,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一次重温抗战历史的过程,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喝革命传统教育的最佳教科书。 (三)抗战历史遗址遗迹是反击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力武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一段时期,日本当权者喝右翼势力否认侵华战争罪行的声音甚嚣尘上,这种否认历史史实、美化侵略罪行的行为不仅是对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粗暴践踏,更是对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公然挑衅。卢沟桥石狮身上的斑驳弹痕、“万人坑”中屈死同胞的遗骸、七三一旧址的试验场所等抗战历史遗址遗迹,正是反击日本右翼势力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 加强对抗战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喝利用,不仅是对抗战历史及抗战英烈的纪念与缅怀,更是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获得警示与启

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 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对当代人缅怀历史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这是一笔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接下来整理了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月至8月,光电学院光之翼小分队赴卢沟桥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卢沟桥地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社会调研。整个实践活动包括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问卷调查、访谈法,分析问卷以及得出结论后向有关部门反馈。 7月11日,光之翼小分队前往卢沟桥进行第一部分的活动;参观抗战纪念馆及卢沟桥。一大早,实践团成员从学校出发,乘公共汽车前往卢沟桥。到达后,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极富历史古韵的宛平城。随后,成员们排队进入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始了一系列的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仔细地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成员们都觉得收获颇深。参观结束后,成员们又以北京理工大学实践团的名义在留言薄上写上了自己的感受以及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卢沟桥。站在卢沟桥上,成员们感慨万千,仿佛能看到当年战争的场景。参观完卢沟桥,实践团成员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初步考察,为之后设计调查问卷奠定了基础。

7月12日至31日,实践团成员通过开讨论会,网上讨论等方法研究出了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经过不断地修改和讨论,实践团成员最终确定了调查问卷的内容。 8月1日,实践团成员第二次赴卢沟桥开展第二部分的实践活动;发放问卷并且和附近居民游客进行访谈。上午,实践团成员在抗战纪念馆门前的休息地区向许多游客发放了调查问卷,虽然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是成员们相互鼓励。为了提高效率,成员们又分散地向卢沟桥方向分发调查问卷。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遇到了许多在参观完卢沟桥地区后有很多想法的游客,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刻的交谈,为得出最终的建议奠定了基础。 在发完问卷后,实践团成员联系了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但由于工作人员十月前都不在卢沟桥地区,原计划进行的当面采访改为电话交流,负责人孙涛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可以把相关建议发送到办事处的邮箱里,并对于我们反馈建议表示感谢和欢迎。 接下来,小组成员把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汇总,得出了一些结论。根据这些内容,实践团成员写了《给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的一封信》,并期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 至此,光之翼小分队的实践活动已经基本完成,在这次活动中,成员们回忆了卢沟桥的抗战岁月,缅怀了抗战先烈,感受到了相关部门对卢沟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为卢沟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献计献策,承担起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寻找红色记忆社会实践报告一、指导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