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德国安全管理体制

合集下载

德国煤矿安全之道

德国煤矿安全之道

德国煤矿安全之道煤矿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然而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危险和安全隐患。

珍惜生命,预防事故,是我们应该贯彻的观念。

在这个方面,德国的安全管理制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德国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并探讨其中的特点。

德国煤矿安全实践安全意识教育在德国煤矿业务整体的安全管理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在员工心中树立起安全的意识。

德国煤炭工业曾经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煤炭行业之一,但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安全问题却成为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法规,方便各大煤矿能够遵循标准并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制度德国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到职业健康和安全、职业技术、安全生产、质量和健康保护、环境管理等方面。

在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德国依据传统控制方案继续实施现有标准,并不断应对新的技术和流程的出现来优化标准。

在质量和健康保护方面,德国将主要精力放在控制工业过程和产出质量,通过各种手段不断保证员工健康。

安全技术装备设施在安全技术装备方面,德国矿业企业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包括高端的安全装备、设备和仪器。

在煤矿安全技术装备、设施等方面,德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德国煤炭行业的安全装备设施与其它先进工业国家的同步水平相当。

德国政府在资金、设计、开发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让德国的煤矿安全得到不断提升。

安全考核及奖励制度德国的煤矿安全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遵循法律部门和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为了竞争力的提升。

根据我国的情况,煤矿井下没有公共电话,无法与外界时刻保持联系,缺少比较完善的安全设备。

为了强化煤矿的安全管理,我国应该加强对于安全考核及奖励制度方面的建立,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同时激励员工勇于突破,提升竞争力。

总结德国的煤矿安全工作一直以来都领先于其他国家,在矿工休息室和卫生设施方面下足了全力。

德国有完善严谨的安全方针,各项制度内容造成了全员的安全意识,促进了德国煤矿的安全发展。

德国安全管理体制的借鉴价值_下_

德国安全管理体制的借鉴价值_下_

中国矿业报/2005年/7月/30日/第007版探索之窗德国安全管理体制的借鉴价值(下)青岛市安监局借鉴价值通过对德国的学习考察,感到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安全意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德国在这些方面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安全管理体制我国从“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到现在正在努力构建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都界定了各方的安全责任,与德国的管理体制也有类似之处。

但关键是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安全管理体制,确保各方的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一是完善机构,理顺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的安全管理,都将安全生产作为政府监管重点。

尽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各不相同,但机构健全、人员和设备配备齐全则是一个共同特点,不少国家对监管人员资格都有明确的规定。

为此,一方面各级政府都要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监管人员,明确监管范围和监管职责,形成完善的安全监察网络;另一方面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健全管理机构和监管人员,落实经费,充分发挥各个行业的监管职能,形成监管合力;同时对安全监管人员资格进行审核,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家型的安全监管队伍,并进一步理顺各监管部门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

如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要么形成业务交叉,推诿扯皮,浪费管理资源;要么管理缺位,无人实施。

通过理顺关系,使政府的各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管职能,对安全生产形成监管合力。

二是培育中介组织和探讨工伤保险管理机制。

完善的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中介组织,政府可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办政府应该办的事情(制定规则和标准、执法监察),积极培育安全咨询、安全评估、安全检测机构等中介组织。

德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德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德国施工安全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目标1. 保障施工现场安全,预防事故发生;2. 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3. 不断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

三、安全管理职责1. 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2. 施工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面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负总责。

3.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具体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负直接责任。

4. 施工人员: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服从管理,确保自身安全。

四、安全管理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1)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施工人员应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2.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1)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3.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防护网等。

4.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品(1)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

(2)施工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5.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施工现场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6. 施工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1)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2)施工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施工机械、设备。

五、事故处理1. 事故报告(1)发生事故后,施工单位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2)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等。

2.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组织事故调查。

德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德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德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有很高的水平。

德国的安全生产制度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企业和政府为主体,注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法律法规体系德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善,主要包括《职业安全法》、《劳动保护法》、《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设备安全法》、《产品安全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义务,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企业主体责任德国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检查、事故报告和处理等。

此外,企业还需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政府监管德国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设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如联邦劳动和社会事务部、联邦消费者保护、食品和农业部等。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管,确保企业遵守安全生产规定。

四、行业协会和标准化机构德国行业协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业协会负责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供安全生产咨询服务。

此外,德国标准化机构(DIN)也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五、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德国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将安全生产培训纳入职业培训体系。

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此外,德国政府还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六、事故调查和处理德国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非常严格。

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政府相关部门将立即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同时,政府还会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德国积极参与国际安全生产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国内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德国独具特色的安全管理

德国独具特色的安全管理

德国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及启示德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之所以能够走在世界前列,与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严格执法和严厉处罚、独具特色的职业培训、双元化管理、双轨制监督机制紧密相关。

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启示。

德国在“二战”之后,短短几十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也走在世界前列,每千人死亡人数从1949年的0.38下降到2005年的0.03,已经基本消除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实现了真正的“预防为主”,实行隐患管理而非事故管理。

在培训和参观中,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德国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的完善,工作态度的严谨,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安全文化氛围的浓厚。

完善的法律体系与行业标准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3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德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十分完整,包括欧盟的法律规定、德国基本法的相关条文、国家劳动法体系、社会法体系等四个方面共约十部法律。

德国的行业标准可谓“相当庞杂”,条款规定相当细致,操作步骤不厌其烦。

翻译刘仲骅先生有深刻的体会,留学期间他曾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实习三天,所从事的工作就是马不停蹄地更换新颁布行业标准的文件分页。

良好的法制环境,为依法开展劳动保护工作创造了前提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劳动者强烈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全社会已形成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照章办事的良好氛围。

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安全生产管理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这一理念深入人心。

国家基本法规定,“不得侵犯个人尊严、生存权和不得对身体造成伤害、男女平等权、不得歧视残疾人、组织社团权利”等条款并得以坚决执行。

《劳动时间法》规定了职工休假的低限,《商店关门法》规定各个商店平时关门停业不得超过晚上八点钟,周日则全部休息,这一点与国内晚上和周末商店人满为患形成了鲜明对照。

德国较早提出了劳动人道化的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在预防控制事故和职业病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保护员工精神和心理的身心健康。

浅谈德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浅谈德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浅谈德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生产关系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

“毒黄瓜事件”出现在德国似乎是一种嘲弄(导致14人死亡,感染人数约1000人),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诸国是最重视产品质量的,对食品安全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也是全球最高的。

德国出现毒“黄瓜事件”似乎让我们的三聚菁胺牛奶、皮革牛奶、瘦肉精猪肉、毒水果、染色馒头、非法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有了半斤八两的比较,然而这正是最令人担心的。

其实,食品安全在全球都是一样的,只要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灾难。

因此,与其看笑话,还不如认真了解一下德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经验与参考。

德国的食品监督归各州负责,州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监管方案,由各市县食品监督官员和兽医官员负责执行。

联邦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局(bvl)负责协调和指导工作。

食品生产企业都要在当地食品监督部门登记注册,并被归入风险列表中。

监管部门按照风险的高低确定各企业抽样样品的数量。

每年各州实验室要对大约40万个样本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样本成分、病菌类型及数量等。

德国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有义务自行记录所用原料的质量,进货渠道和销售对象等信息也都必须有记录为证。

根据这些记录,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查明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某个州的食品监管部门确定某种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将报告bvl。

一旦确认某种食品有害健康,将由生产商、进口商或者州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新闻公报等形式向公众发出警告,并尽早中止有害食品的流通。

德国的《食品法》、《食品和日用品管理法》、《haccp方案》和《指导性政策》是构建起食品安全监管的四大法律支柱,彼此互相对应、互为补充,组成了成熟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德国新的《食品和饲料法典》和《添加剂许可法规》完全与欧盟法律法规接轨,在欧盟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统一、有效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即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警报系统。

《添加剂许可法规》对允许使用哪些添加剂、使用量、可以在哪些产品中使用都有具体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各国普遍重视和实施的重要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保护工人的生命和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范围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并提出在国内借鉴的一些建议。

一、德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德国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安全生产最出色的国家之一。

该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 法律框架:德国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包括《德国劳动保护法》、《德国劳动安全法》等。

这些法律为企业提供了详细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指导。

2. 安全文化推广:德国非常注重安全文化的培养和推广。

企业通过组织各种培训、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员工对安全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3. 风险评估和管理:德国企业在进行工作任务时,会首先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这有助于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保障工人的安全。

二、美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美国一直致力于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其经验可以总结如下:1. 自主管理:美国企业倡导自主管理,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 线上线下监控:美国许多工厂都建立了先进的监控系统,通过监测设备和传感器来实时监控工作环境和操作过程。

一旦出现危险状况,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3. 追责机制:美国对违反安全规定和事故责任的追究非常严格,这种严厉的追责机制起到了震慑作用,使企业和员工更加认真对待安全工作。

三、日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日本以其严谨和高效的管理方式著称,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备以下特点:1. 持续改善:日本企业普遍推行的“持续改善”理念也适用于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不仅重视定期的检查和维修,还注重通过持续改善和创新来预防潜在的危险和事故。

2. 培训和教育:日本企业严格要求员工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和问题解决。

德国安全生产体系

德国安全生产体系

德国安全生产体系
德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注重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德国的安全生产体系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和企业自我管理三个方面。

首先,德国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

比如《德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德国工伤保险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和雇主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了安全生产的标准和要求。

德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完善,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德国设立了负责监管安全生产的机构,如联邦劳动和社会事务部、德国劳动安全卫生研究机构等。

这些机构负责监督和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惩戒。

监管机构的设立能够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和执行。

此外,德国的企业也注重自我管理,通过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德国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工作小组,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组织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企业还普遍采用安全技术和设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总体来说,德国的安全生产体系在法律法规制度、监管机构和企业自我管理方面具备较高的水平。

这种体系使得德国在工作场所安全和职业健康方面表现出色。

德国的安全生产体系不仅
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安全生产标准和要求,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同时,德国的安全生产体系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推动了全球安全生产的发展。

德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1]

德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1]

cOnSTRUCTIOnSAFETY‘建筑盔金2008年增刊国外经验介绍德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

张双群(河北省安监办)2006年12月2日至20日。

随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考察团赴德国进行安全考察。

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集中学习了德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安全法律框架;参观了当今世界最大的医药生物生产企业——德国拜尔公司,对德国企业如何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巴伐利亚州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局.对德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进行了考察学习。

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德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德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采取“两元化”的监管体制。

一是国家劳动保护机关开展的国家性质的劳动保护工作和劳动监察,由国家、各联邦州和州各部委、行业监管局负责。

二是法定事故保险机构开展的劳动保护活动和监察,由行业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及事故保险公司组织。

两者除了都具有制定劳动安全标准,开展咨询与预防.实施监督与监控,进行事故调查等职责外.前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制定并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律和联邦州劳动保护法规及制度,对企业的劳动保护实施监控和引导,向社会提供技术性的公共保护等。

后者的活动重点在于制定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的规定与规则,结合国家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来贯彻行业事故保险机构的规定,为企业提供预防事故与职业危害的专业咨询和事故救助,对企业负责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并为企业职工提供康复、治疗和退休保障等。

两者在“两元化”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中形成了“目标统一,共同合作,相互补充,经验交流”的协调关系。

由此可见、德国“两元化”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组织密切配合共同执行其劳动保护的职责。

在德国安全生产“两元化”管理体制中。

其法定事故保险机构。

即“行业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行业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不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组成部分.也不属于任何政府部门,但它具有法定的劳动保护监督管理的性质.属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自主管理的公法实体。

德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

德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

德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德国是全球煤矿安全管理的典范之一,其煤矿安全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的煤矿安全工作提供借鉴。

以下是德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1.技术主导安全: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于安全技术。

德国煤矿通过引进和研发安全技术,不断提高煤矿开采和生产的安全性。

德国煤矿管理机构与煤矿企业、科研机构等进行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安全技术,实现技术主导安全。

2.全员参与安全:煤矿安全不仅仅是煤矿企业的事情,而是需要全员参与。

德国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并且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德国煤矿通过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措施,激发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安全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3.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德国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国煤矿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煤矿生产全流程的监测、管理和控制,提高了生产安全和效率。

在意外事故发生时,信息系统也能够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进行救援和事故调查。

4.紧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德国煤矿将安全预案作为有效应对事故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完备的安全预案,煤矿企业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把损失降到最小。

与此同时,德国煤矿也注重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各类演练,迅速反应突发情况,提升煤矿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5.监管机构的严格执法:德国煤矿监管机构通过对煤矿企业的抽查、突击检查等手段,对煤矿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同时,监管机构还注重安全生产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煤矿安全的认知度。

综上所述,德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涵盖了技术、全员参与、信息化管理、预案和演练、以及监管机构执法等多个方面。

这些经验不仅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还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简述德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简述德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中国质量监管》2021年第4期|国际视野简述德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金森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在食品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方面,德国确定了三大 目标(保护消费者健康,仅允许提供质量可靠和符 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保护消费者不受欺骗,严防欺 诈;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提供的信息必须实事求是)和七项原则(食品链原则、企业责任原则、可追溯 原则、独立而科学的风险评估原则、风险评估与风 险管理分离原则、预防原则和风险沟通透明原则)。

基于这些目标和原则,德国建立了一整套食品质量 和安全管理体系。

一、法律法规完备在食品安全方面,德国法律来源于三个层面:(一)国内法迄今,德国涉及食品立法及相关条例达200余 个。

最基本的法律首推1879年制定的《食品法》,该法包罗万象,所列款项多达几十万条,贯穿食品 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

其次是《食品和日用品管理 法》(又称《食品、烟草制品、化妆品和其它曰用 品管理法》),该法是德国食品安全核心法律之一,84责任编辑/施京京为食品安全的其它法律法规提供了原则和框架。

《食 品责任法》明确规定了食品生产各个环节企业的责 任,每个食品或词料生产者,无论是农业经营者、面包师或食品添加材料制造商,都必须承担食品安 全责任。

其它还有《食品和饲料法典》《添加剂许 可法规》《食品标识条例》《食品可追溯条例》《畜 肉卫生法》《畜类管理条例》《禽肉卫生法》《禽 肉管理条例》《混合碎肉管理条例》《鱼卫生条例》《奶管理条例》《蛋管理条例》,以及《纯净度标准》《残留物最高限量管理条例》《日用品管理条例》等。

此外,《德国食品汇编集》虽不是正规的法律条文,但是法律的补充,可作为专业鉴定的法律依据。

(二)欧盟法律法规作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有义务实施欧盟相关法 律法规和条例。

如《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主要 内容包括设立欧洲食品局、食品安全立法、食品安 全监控和消费者信息等),以及《通用食品法》。

此外,《欧洲议会指导性法案93/43/EWG》是欧盟 统一的食品安全法案,对动物源食品生产和加工提 出了统一的法律要求,德国将其转化为国内法《食 品卫生管理条例》来实施。

德国安全生产监测体制

德国安全生产监测体制

德国安全生产监测体制德国安全生产监测体制德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注重安全生产监测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德国的安全生产监测体制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监测机构和监测手段等方面。

首先,德国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安全生产。

其中最重要的是德国的劳动保护法和工业安全条例。

劳动保护法规定了雇主对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负有义务,包括提供安全设施、培训员工等。

工业安全条例则规定了各种行业的安全要求和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不会对工人和环境造成伤害。

其次,德国成立了多个专门的监测机构来负责安全生产监测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联邦劳动局和联邦环境局。

联邦劳动局负责监督和指导劳动保护工作,包括对工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对事故的调查等。

联邦环境局则负责监测工业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

此外,德国还采用了多种监测手段来确保安全生产。

其中最常用的是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培训。

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定期检查企业的安全设施和生产过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而安全生产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德国还使用了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如监控系统、传感器等,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况。

总的来说,德国的安全生产监测体制相对完善,包括了法律法规的制定、监测机构的建立和监测手段的运用。

这些措施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可以有效地保障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然而,德国的安全生产监测体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监测机构的资源有限,无法对所有工业场所进行全面监测。

其次是一些企业可能不充分重视安全生产,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和员工的培训。

最后是一些新兴行业和工艺的安全风险难以评估和监测,要求监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

因此,德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监测体制的投入,增加监测机构和人力资源,推动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增加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以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监测的效能和水平。

德国电力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德国电力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一、引言为确保电力公司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效益,德国电力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以下为该制度的主要内容:二、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1)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岗位的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2. 安全教育培训(1)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对在职员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周等活动,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3. 安全生产检查(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4. 事故报告与处理(1)发生事故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2)按规定程序上报事故,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5. 特殊作业管理(1)严格审查特殊作业许可,确保作业安全。

(2)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加强现场监督,确保特殊作业安全进行。

6. 设备管理(1)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加强设备安全管理,防止设备事故发生。

(3)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7. 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与政府、消防、医疗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应急响应能力。

三、结语德国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旨在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电力公司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公司将继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德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介绍

德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介绍

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日常工作出于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德国的各电力企业均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在VEAG 公司,总部设有独立的人身安全管理处,定编4人,具体负责VEAG公司的电网、电厂、基建和多种经营企业的人身安全管理。

该管理处由管理人事的董事主管,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对于设备安全,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上至董事,下至基层单位职工都要对设备安全负责。

在公司电网部和发电部的生产管理处各设1~2名工程师从事设备安全的管理工作。

在公司基层,一般只设一个专职安全工程师,负责日常的安全工作,直接对一把手负责。

对核电厂,安全问题尤其重要,因此巴伐利亚Isar核电厂专门设置了安全部和辐射防护部。

安全部负责劳动保护、消防及核电站核反应堆的安全保卫,共有员工60~70人。

辐射防护部主要负责与核泄漏有关方面的事务及环境监测等。

这2个部和销售部由电厂一把手直接管理,由此可见核电厂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安全部门和人员主要行使以下职能:(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和行业安全技术规程、技术标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公司、本企业的安全管理规则,并监督执行;(2) 根据国家规定的权限,组织并参与事故的调查与处理,研究反事故对策,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上报;(3) 现场安全监察;(4) 制定职工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计划;(5) 环境监测。

2 安全法规与安全规章制度在德国,安全管理法规制度比较健全,国家有专门的劳动安全法和环保法;各行业根据行业特点制定安全技术规范;各企业都有自己的具体安全规程。

从人身安全方面来看,安全法规制度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在VEAG公司编制安全规章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制定尽可能完善、具体的安全规章制度供基层单位执行。

为保证企业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相一致,且不发生疏漏,VEAG 公司正计划专门聘请法律方面的专家或专业公司就自身的安全规程制度进行咨询,从而保证企业安全规程的正确性、严密性和与法律要求的一致性。

德国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德国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施工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检查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指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 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3. 施工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班组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

5. 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1. 施工安全教育培训(1)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2)新进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3)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等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安全生产责任制(1)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施工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班组长、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

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围挡、防护网、警示灯等。

(3)施工现场应定期检查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4)施工现场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管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5)施工现场应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机械伤害事故发生。

4. 事故处理(1)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配合事故调查。

德国化工企业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德国化工企业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一、引言化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德国化工企业实施了一系列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国化工企业的安全监控管理制度进行介绍。

二、安全监控组织体系1. 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德国化工企业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内部安全监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建立安全监控组织架构:企业内部设立安全监控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安全监控政策、审批安全监控计划,并对安全监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 建立安全监控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监控职责,确保安全监控工作落实到人。

三、安全监控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2. 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生产现场、设备、工艺流程等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发生安全事故时,要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5. 预警和应急管理制度:建立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企业生产过程,降低事故发生率。

7. 安全技术改造制度: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四、安全监控措施1. 设备安全监控: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环境安全监控: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生产过程中环境安全。

3. 物料安全监控:对生产物料进行严格管理,防止物料泄漏、污染等事故发生。

4. 人员安全监控: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

5.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德国机场安全管理制度

德国机场安全管理制度

德国机场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组成德国机场安全管理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 监管机构:德国联邦航空管理局(Luftfahrt-Bundesamt)是德国的航空监管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航空安全管理政策,监督和检查各大机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2. 机场管理方:德国各大机场都有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并设立了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机场安全管理制度。

3. 安检部门:德国机场安检部门负责对乘客和行李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恐怖袭击和其他安全事件的发生。

4. 航空公司:德国的航空公司也有自己的安全管理制度,负责确保飞机和乘客的安全。

以上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德国机场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个环节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职责1. 监管机构的职责主要包括:监督和检查机场管理方和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批和监管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协调各方合作,提出改进建议和建议等。

2. 机场管理方的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和实施机场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安检点和监控设备,培训机场工作人员,协调安检工作等。

3. 安检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对乘客和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可疑物品和行为,及时处置,确保飞机和机场的安全。

4. 航空公司的职责主要包括:确保飞机和乘客的安全,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培训机组人员,提供紧急救援等。

以上各方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确保德国机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三、措施1. 安检流程:德国机场设置了严格的安检流程,包括X光机、金属探测器、手持物品检查、液体检测等,确保所有乘客和行李都经过安全检查。

2. 安检人员:德国的安检人员经过专门培训,熟练掌握各种安检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检流程,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可疑物品和行为。

3. 安检设备:德国机场配备了先进的安检设备,包括X光机、金属探测器、爆炸物质检测器等,确保安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 安检制度:德国机场实行严格的安检制度,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尖锐器械等危险物品,保障乘客和机场的安全。

4-德国安全管理体制

4-德国安全管理体制

德国的安全管理体制一、充分发挥同业保险公会的行业管理作用立法、检查和工伤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支柱。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国家。

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使雇主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风险,达到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目的。

德国工伤保险的首要任务是事故预防,其次是医疗康复,再次是赔偿。

同业公会每年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出大约15%的资金用于事故预防工作;德国的工伤保险费率在不同行业之间相差很大,平均费率最低的是造纸与印刷业,为0.71%,平均费率最高的是建筑业、矿业,为8%。

每一个同业公会都确定了各自的企业风险等级表,对同一风险等级的企业,也差别对待。

企业在被确定为某一风险等级后,处在同一风险等级的企业彼此之间缴费相差幅度可达到25%,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安全能动性的提高。

虽然同业公会不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也不属于任何政府部门,但它仍然具有公共管理部门的性质。

因为它管理的工伤保险属于公共法的调整范畴,国家法律规定了它的义务与权限职责,它可以依法强制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由政府进行监督。

从工伤保险的强制实施上来看,同业公会与企业之间不是契约关系,其对企业而言是官方机构。

从资金运行的自我管理上,同业公会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其对国家而言是自治机构。

因此可称其为半官方的自治机构。

德国法律意在赋予工伤保险管理机构极大的自主权,让其“使用所有适用手段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预防工伤事故、职业病和工作带来的健康危害,调查事故和危害原因,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及减轻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在同业公会对工伤保险进行管理的同时,德国联邦政府劳动和社会秩序部在工伤保险的立法和监督方面负有职责。

由于坚持了预防为先、民主管理和低积累这三大原则,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在建立之后基本没有改变。

德国的工伤死亡人数从1960年的3021人,逐年较大幅度下降,到2002年为773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善的同业工伤保险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的安全管理体制
一、充分发挥同业保险公会的行业管理作用
立法、检查和工伤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支柱。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国家。

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使雇主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风险,达到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目的。

德国工伤保险的首要任务是事故预防,其次是医疗康复,再次是赔偿。

同业公会每年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出大约15%的资金用于事故预防工作;德国的工伤保险费率在不同行业之间相差很大,平均费率最低的是造纸与印刷业,为0.71%,平均费率最高的是建筑业、矿业,为8%。

每一个同业公会都确定了各自的企业风险等级表,对同一风险等级的企业,也差别对待。

企业在被确定为某一风险等级后,处在同一风险等级的企业彼此之间缴费相差幅度可达到25%,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安全能动性的提高。

虽然同业公会不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也不属于任何政府部门,但它仍然具有公共管理部门的性质。

因为它管理的工伤保险属于公共法的调整范畴,国家法律规定了它的义务与权限职责,它可以依法强制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由政府进行监督。

从工伤保险的强制实施上来看,同业公会与企业之间不是契约关系,其对企业而言是官方机构。

从资金运行的自我管理上,同业公会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其对国家而言是自治机构。

因此可称其为半官方的自治机构。

德国法律意在赋予工伤保险管理机构极大的自主权,让其“使用所有适用手段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预防工伤事故、职业病和工作带来的健康危害,调查事故和危害原因,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及减轻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在同业公会对工伤保险进行管理的同时,德国联邦政府劳动和社会秩序部在工伤保险的立法和监督方面负有职责。

由于坚持了预防为先、民主管理和低积累这三大原则,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在建立之后基本没有改变。

德国的工伤死亡人数从1960年的3021人,逐年较大幅度下降,到2002年为773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善的同业工伤保险制度。

二、促进企业建立内部安全保证体系
德国的《劳动保护法》对雇主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雇主有保证员工安全与健康的责任和义务。

雇主在组织生产时,首先要考虑提供先进、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要对各岗位的
危险性进行安全评估,分析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考察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对雇主设立安全保护机构要求的介绍,机构必须设置安全工程师、企业医生、安全员和工会人员。

安全工程师和企业医生必须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

如莱茵能源集团有安全管理人员11名,8名是国家注册的安全工程师,3名是企业医生,集团负责安全的管理人员是一位博士。

由于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自我管理能力。

德国企业安全管理的外部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企业依照《劳动保护法》缴纳的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同企业的安全管理业绩进行挂钩,管理好的企业降低费率,出事故的企业提高费率。

如木业同业公会每年有近10%的企业由于工伤事故被提高了保险费率。

二是重罚机制。

德国的事故成本非常高,如发生一起死亡事故,经法院定为责任事故后,企业将要承担高额的罚款。

由于法律健全、监管措施到位,德国从上到下,都以法律为依据,依法维护国家、雇主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请咨询公司对企业的各种“规程”、“制度”进行评估。

评估结论要指出存在什么问题、会出什么事故、这些事故与公司有无关系、出了事故公司会负哪些“法律责任”等等。

制度至上,已成为德国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理念。

企业安全制度是企业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的,是员工的行为准则。

三、预防为主得到充分体现
德国从政府的监察、同业公会的行业管理,到企业的自我管理,都将预防事故列为头等大事,并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注重咨询研究。

无论是政府管理机构还是同业公会,都将咨询研究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譬如联邦劳动保护和医学总署,50%以上的工作精力用在向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咨询,了解安全防护,特别是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用25%的精力对咨询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技术、设备以及管理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各个行业公会都有自己的科研人员,通过咨询和科研,对事故的防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企业医生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法律规定,企业必须配备医生,每个员工必须有医生对其健康负责。

企业医生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对工作现场进行评估,向员工、企业领导层进行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

其主要职责是,考虑改善工作环境,提出预防性措施。

主要是根据有关要求进行预防性检查。

如在噪声工作环境下,必须每3年对员工进行一次噪音影响检查。

同时,企业医生还要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预防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以及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莱茵能源集团的企业医生针对德国人超重现象突出的状
况,为员工制定营养方案和锻炼计划。

通过配备企业医生,使隐患特别是职业病危害,得到及时有效监控,并使受害者得到及时救治,同时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更具人性化,企业更具凝聚力。

三是将教育培训作为预防事故的根本性措施。

在德国,由政府出资设立职业学校,以培养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

此类学校学制三年,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理论外,有20%的时间进行实地训练。

在正常情况下,培训结束后学生即可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

德国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递方式,如要成为一名木匠师傅,还必须到木业同业公会进行一定时间的全面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由于国家在教育上的高投入,使德国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产业队伍,从根本上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人的不安全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