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不倒翁》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物体的稳定性》,详细内容为“不倒翁的制作与探究”。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掌握物体的稳定性与重心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倒翁的制作过程,掌握物体稳定性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不倒翁的原理,掌握物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2. 教学重点:不倒翁的制作过程,物体稳定性与重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不倒翁样品、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直尺等。

2. 学具:每组一份不倒翁制作材料、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不倒翁样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不倒翁的特点。

(2)邀请幼儿尝试推动不倒翁,观察其运动状态,探讨不倒翁为什么不容易倒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不倒翁的原理,引导幼儿理解物体稳定性与重心的关系。

(2)示范不倒翁的制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3. 不倒翁制作(10分钟)(1)发放材料,指导幼儿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不倒翁。

(2)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互相展示、交流制作的不倒翁,评价哪个不倒翁最稳定。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进不倒翁的设计,使其更加稳定?(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继续探索相关科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不倒翁》2. 内容:(1)不倒翁原理:物体稳定性与重心的关系。

(2)不倒翁制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更加稳定的不倒翁,并思考其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体的稳定性,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2)让幼儿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不倒翁,如:动物、人物等。

(3)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不倒翁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第2节《不倒翁》。

详细内容包括不倒翁的定义、特性、制作方法以及相关的物理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基本特性,知道不倒翁的制作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制作不倒翁的过程,让幼儿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不倒翁的制作原理和物理原理的讲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理解不倒翁的平衡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不倒翁样品、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如橡皮泥、塑料球、剪刀、胶水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制作不倒翁的材料、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倒翁样品,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摇晃,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它不会倒下。

讲解不倒翁的基本特性,如平衡、稳定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倒翁的制作过程,并讲解相关的物理原理。

引导幼儿关注不倒翁的重心位置,以及如何调整重心来保持平衡。

3. 制作不倒翁(10分钟)分组进行制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不倒翁进行平衡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重心的效果。

教师点评幼儿的操作,给予鼓励和指导。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不倒翁的基本特性:平衡、稳定2. 不倒翁的制作过程3. 不倒翁的物理原理:重心、稳定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不倒翁,并记录它的平衡情况。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情况,记录不倒翁的平衡情况,如重心位置、稳定性等。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使不倒翁更加稳定,并尝试改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情况。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三节《不倒翁》。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不倒翁的制作原理和力学原理展开,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倒翁的平衡原理以及力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倒翁的结构特点,理解其平衡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不倒翁平衡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不倒翁的制作过程,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倒翁样品、平衡支架、砝码、细线。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笔、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倒翁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个玩具怎么推都不会倒?2. 讲解不倒翁制作原理(10分钟)(1)教师介绍不倒翁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其重心位置。

(2)讲解不倒翁平衡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力的作用。

3. 制作不倒翁(15分钟)(1)发放学具,讲解制作步骤。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不倒翁实验(10分钟)(1)学生在平衡支架上放置不倒翁,观察其平衡状态。

(2)通过添加砝码、调整重心位置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不倒翁的平衡原理。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讲解例题:如何使一个倾斜的不倒翁恢复平衡?(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点评。

(2)拓展:介绍其他运用平衡原理的物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六、板书设计1. 不倒翁结构特点2. 不倒翁平衡原理3. 力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不倒翁,并记录其平衡状态。

答案:根据制作过程和实验结果,描述不倒翁的平衡状态。

2. 拓展作业:寻找生活中运用平衡原理的物品,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不倒翁的平衡原理及力的作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特点,知道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低。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不倒翁一个,各种形状的物品(如铅笔、橡皮、小玩具等),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桌子、椅子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观察并猜测不倒翁的特点。

2.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让幼儿尝试将不倒翁推倒,观察不倒翁是否能倒下。

通过实验,让幼儿发现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低。

3.制作:教师讲解制作不倒翁的方法,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交流:制作完成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伴交流制作心得。

5.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不倒翁的特点,巩固幼儿对不倒翁的认识。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不倒翁,增进亲子关系。

2.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的不倒翁布置在教室一角,作为科学角的一部分。

五、注意事项1.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特别是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

2.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制作进度,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3.在交流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倾听和表达。

六、活动反思通过本次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幼儿对不倒翁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低。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学会了与同伴合作、交流。

活动延伸环节,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完成制作任务,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不倒翁的认识。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不倒翁的制作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和指导。

一、探索环节的重要性探索环节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手册》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不倒翁的特点,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认识不倒翁,了解不倒翁的特点。

2.探索不倒翁的原理,学习制作不倒翁。

3.通过合作,完成不倒翁的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不倒翁,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3.幼儿观察不倒翁,并回答问题。

二、探索不倒翁的原理(10分钟)1.教师演示不倒翁的原理,让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个不倒翁不会倒呢?它里面有什么秘密呢?”3.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总结不倒翁的原理,并讲解制作方法。

三、制作不倒翁(10分钟)1.教师分发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2.幼儿分组,每组制作一个不倒翁。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不倒翁的认识和兴趣。

2.评价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幼儿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3.观察幼儿在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不倒翁的制作方法,并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不倒翁。

2.环境创设:在科学区角设置一个不倒翁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索不倒翁的原理补充和说明:一、不倒翁的物理原理不倒翁的原理主要基于重心和支点的概念。

重心是指物体所有部分的质量中心,而支点是指物体平衡的固定点。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精选11篇)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篇1设计思想“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许多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

活动名称内容1、探索体验物体平衡现象2、重心越低,越稳定,越平衡;越固定,越稳定3、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不倒玩具,探索力的平衡。

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布置场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在活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重难点分析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

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不倒难点: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活动过程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一教师扮“蓝猫”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许多科学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看谁发现得最多。

”一、自由探索1、师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2、幼儿自由玩。

3、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小结: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边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不倒翁的原理和特点。

2.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教学准备1.不倒翁实物2.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马克笔3.一些简单的材料,如书、瓶子、魔方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引导幼儿想象:你们是否见过不倒翁,它是什么样子的?2.介绍不倒翁是一个有趣的玩具,恒重中心的特点可以使它在任何方向上都不会倒下。

第二步:探究1.分成小组让幼儿探究不倒翁的原理:将不倒翁放置在不同的表面上,如桌子、书上等,观察它在不同表面上的情况,并尝试推理它的原理。

2.强调探究的重要性:科学家们都是通过不断的探究和尝试来发现新知识的。

第三步:总结1.让每个小组发表他们的探究成果,由全组一起总结探究到的结论。

2.引导幼儿总结探究的过程,例如:观察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收实验结果等。

第四步:实践1.带领幼儿动手实践: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如书、瓶子、魔方等,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不倒翁,体验不倒翁的乐趣。

2.通过实践引导幼儿总结不倒翁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第五步:拓展1.提供不同形状、大小和材质的不倒翁,让幼儿进行比较和分类。

2.根据不倒翁的特点延伸拓展,例如制作木制不倒翁、陀螺等。

教学评价1.指导幼儿动手探究,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促进幼儿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督促幼儿总结探究过程和成果,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总结《不倒翁》教学是一种以探究为主要特点的学科教学,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活动,让幼儿在尝试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在体验中感悟,最终掌握知识,达到科学教育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实用5篇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实用5篇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实用5篇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 1(一)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的观察与动手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一是上重下轻,二是底面大圆滑。

2、简单了解物体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科学道理。

3、萌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不倒翁数个;木板、锥体等物体若干。

(三)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一个老爷爷,别看年纪大,走路左右摆,就是不倒下。

2、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1)、教师让不倒翁动起来,并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2)、幼儿分组,带着问题去操作、探索和发现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

(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

3、进入集体活动环节,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不倒翁的外型特征:它的底部是什么样子?它的顶部是什么样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2)、不倒翁为什么不倒?(3)、教师小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是它的身体上重下轻,底部有一块较重的铁块;二是底面面积较大并且圆滑,向一边倾斜时,重力的作用使它摇摆起来。

4、探索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道理。

(1)、幼儿分组操作木板,锥体,让操作物体站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领。

(2)、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站立,寻找发现物体稳定性与物体的什么特征有关系。

锥体为什么锥部在下的时,它站立不起来?(3)、操作不倒翁,让它左右大摇大摆,发现重心与重力作用之间的简单的关系。

5、教师小结。

(1)、通过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发现底面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

(2)、通过操作不倒翁,当不倒翁倒向左边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在接触点的右边,反之相同;不倒翁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产生的作用就越大,摆动就越大。

6、幼儿边玩不倒翁边念儿歌边动作结束。

7、附儿歌:不倒翁,真好玩,样子长的也很独特;头儿小来,脚儿大,头儿轻来,脚儿重;左推它不倒,右摇它不倒;倾斜的越大,摆动的越大;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右边;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左边;摇摇摇,摆摆摆,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

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标题: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不倒翁的原理。

2. 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 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二、活动准备:1. 不倒翁模型若干2. 制作不倒翁所需材料(如鸡蛋壳、沙子、胶水等)3. 照相机或者录像设备,用于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

三、活动过程:1. 导入:老师展示不倒翁模型,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倒翁不会倒?”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探索: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发现不倒翁的秘密——底部重而顶部轻。

然后,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制作不倒翁,体验其中的乐趣。

3. 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分组进行不倒翁的制作。

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分享:制作完成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体验,以及他们对不倒翁的理解。

5. 总结:老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不倒翁的原理,并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

四、活动延伸:1.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不倒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寻找更多类似不倒翁的现象,如饮水机的水桶、地球仪等,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平衡原理的理解。

五、活动反思:在活动结束后,老师要对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做出调整。

以上就是本次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的教案,希望能给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教案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教案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主要针对幼儿园大班幼儿设计。

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第五章节“生活中的科学”,该章节主要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特性以及制作不倒翁的简单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不倒翁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理解力;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沟通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特性,学会制作不倒翁。

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倒翁为什么能够不倒,以及如何制作出不倒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倒翁模型、鸡蛋、小石头、沙子、漏斗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鸡蛋、小石头、沙子、漏斗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倒翁模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观察不倒翁的特性。

2. 讲解:教师讲解不倒翁为什么能够不倒,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制作原理。

3. 实践:教师指导幼儿动手制作不倒翁,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制作心得,提高幼儿的沟通交往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不倒翁的特性、制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不倒翁的特性以及制作方法。

答案:不倒翁的特性是重心低,稳定性强;制作方法是找一个鸡蛋,在鸡蛋上戳一个小孔,把里面的蛋液倒出来,然后用小石头或沙子填充,把蛋壳放在漏斗上,漏斗里放一些沙子,让沙子慢慢流出,使蛋壳里的沙子形成一个球状,这样就制作了一个不倒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要反思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对不倒翁特性和制作方法的理解程度,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不倒翁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不倒翁的特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其他具有稳定性的物体,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第五章节“生活中的科学”,主要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特性以及制作不倒翁的简单方法。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标题: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引言:《不倒翁》是一款古老而有趣的玩具,可以引发幼儿对物理原理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活动,让大班幼儿探索《不倒翁》的原理,并锻炼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

一、活动准备阶段:在开始活动前,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多个不同形状、大小的不倒翁玩具;2. 大纸张、彩色笔等绘画工具;3. 实验记录表。

二、活动1:认识不倒翁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形状、大小的不倒翁玩具,引发幼儿对不倒翁的好奇心。

2. 教师与幼儿一同观察不倒翁的外观、材质、重量等特点,并引导幼儿描述它们的特点。

3. 教师鼓励幼儿提出他们对不倒翁的问题,帮助他们激发对探索的欲望。

三、活动2:探索不倒翁的原理1. 教师分发实验记录表给每位幼儿,并解释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2. 教师引导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倒翁玩具,并通过实验观察来探索不倒翁的原理。

3. 幼儿在实验记录表上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并思考问题:不同形状、大小的不倒翁是否有不同的特点?为什么不倒翁能够重新站起来?四、活动3:绘制不倒翁1. 教师要求幼儿用大纸张和彩色笔绘制一个不倒翁的形象。

2.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或实际观察来绘制,画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不倒翁。

五、活动4:分享与展示1.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实验结果和绘制的不倒翁形象。

2. 代表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分享个人的体验和想法。

总结: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对《不倒翁》这一科学玩具有全面的认识。

他们学会了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探索事物的特点和原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这个教案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了解不倒翁的物理原理;•发现不倒翁的奇妙之处;•提高大班幼儿动手实验、观察、记述、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及方法2.1 教学内容•不倒翁的构造和原理;•不倒翁的稳定性;•不倒翁的实验演示。

2.2 教学方法•图片、视频示范;•互动探究;•实验操作。

3. 教学流程3.1 导入活动老师提前将一个小蜜蜂塑料装置挂在黑板上,并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不倒翁是怎么倒的?”然后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一段小故事:一只喜欢玩不倒翁的小蜜蜂,它捧着一个不倒翁玩了很久,不停地转,转到一定角度后,小蜜蜂放手,换了一个不倒翁又开始了玩耍。

3.2 呈现问题老师利用图片或现场实物让孩子们观察不倒翁,并向孩子们提出问题:“不倒翁是怎么做到不倒的呢?”3.3 探究不倒翁的物理原理老师介绍不倒翁的构造和原理,并邀请孩子们一起摆弄一个不倒翁,并观察其中的奥妙。

3.4 实验演示老师展示一个不倒翁实验装置,齐声数三,先将不倒翁的上端弯曲一段,然后放手让不倒翁自由落下,观察不倒翁附着点的变化,最后,把弯曲了一端的不倒翁放在手心,让孩子们发现不倒翁的稳定性。

3.5 归纳总结回到问题环节,老师向孩子们询问:“那么,经过观察和探究,你们对不倒翁是如何做到不倒的有了什么新认识呢?”然后,让孩子们回答问题,并在黑板上做出汇总。

3.6 拓展活动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不倒翁的种类和从实际生活中能发现的不倒翁,并鼓励孩子们自己设计不倒翁,体验制作不倒翁的乐趣。

4. 学生评价在不倒翁实验探究活动中,孩子们表现活跃,积极探索不倒翁的物理原理,在实践中提高了动手实验、观察、记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反思5.1 优点:•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多样化,更利于孩子们的参与和探究;•孩子们通过不倒翁实验探究活动,提高了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缺点:•教学中掌握孩子们的注意力需力求有效,避免孩子们注意力分散;•教学流程中孩子们自主操作的环节需要严格控制,防止孩子不遵守规则造成危险。

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
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知道不倒翁为什么会“不倒”。

2. 技能目标:通过制作不倒翁,锻炼幼儿的手工技能和实验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不倒翁模型、空蛋壳、沙子、水彩笔、胶水等材料,以及关于不倒翁的科普视频或图片。

2. 幼儿准备:无特殊要求。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部分:教师先展示一个不倒翁,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推倒它,引出主题“不倒翁”。

2. 讲解部分:教师通过播放科普视频或展示图片,讲解不倒翁的原理——重心低,不容易倒。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容易倒,有的物体不容易倒。

3. 实验部分:教师分发材料,指导幼儿制作不倒翁。

首先,将空蛋壳洗净晾干,然后在其中放入沙子,调整好重心位置,最后用胶水封口,用水彩笔进行装饰。

4. 分享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四、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是否理解了不倒翁的原理,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制作,以及他们在分享环节的表现。

同时,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增强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实践操作为主,旨在让幼儿在动手做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的乐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以上就是《不倒翁》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中“物体与现象”章节。

详细内容为认识不倒翁,了解不倒翁的制作原理,通过实践活动,探索不倒翁的平衡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不倒翁的基本结构,理解不倒翁的平衡原理。

2. 能独立制作不倒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不倒翁的平衡原理。

2. 教学重点:制作不倒翁的过程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不倒翁样品、剪刀、胶水、彩纸、气球、沙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制作不倒翁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不倒翁,请幼儿观察并尝试推倒它。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个玩具不容易倒?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不倒翁的平衡原理。

示范制作不倒翁的过程。

3. 制作不倒翁(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分组制作不倒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完成制作后,尝试推倒自己的不倒翁,观察并记录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不倒翁的稳定性?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不倒翁的基本结构2. 不倒翁的平衡原理3. 制作不倒翁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不倒翁,并记录它的稳定性。

答案:制作方法:参照课堂示范,使用彩纸、气球、沙子等材料制作。

稳定性记录:观察并记录不倒翁在桌面上的稳定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在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理解平衡原理方面,部分幼儿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共同制作不倒翁,增进亲子关系。

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体的平衡原理,如跷跷板、天平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不倒翁的平衡原理。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不倒翁》。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不倒翁的定义、制作原理、制作过程及不倒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定义、制作原理,掌握制作不倒翁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勇于尝试、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不倒翁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使幼儿理解不倒翁的重心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倒翁样品、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如:气球、沙子、胶带等)。

学具: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不倒翁,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它的名字。

(2)教师演示不倒翁的有趣现象,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其原理。

2. 新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不倒翁的定义和制作原理。

(2)教师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详细讲解不倒翁的制作过程。

3. 例题讲解教师以一个简单的不倒翁为例,讲解其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制作一个不倒翁。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不倒翁。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不倒翁》2. 内容:(1)不倒翁的定义(2)制作原理(3)制作过程(4)不倒翁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不倒翁,并观察其重心变化。

2. 答案:(1)制作步骤:参照课堂讲解和图示。

(2)重心观察:在不倒翁底部放入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不倒翁的倾斜程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幼儿的学习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思考:不倒翁在生活中的应用。

(2)鼓励幼儿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不倒翁,探索不同材料的运用。

(3)开展科学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物理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安排;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不倒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旨在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不倒翁的稳定性,探索不倒翁的制作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制作原理,知道不倒翁为什么能够不倒。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制作原理,知道不倒翁为什么能够不倒。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探索不倒翁的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倒翁、鸡蛋、沙子、水、塑料袋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不倒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每个幼儿拿好自己的不倒翁,放在桌子上,观察不倒翁的稳定性。

2. 观察与操作:请幼儿观察不倒翁的形状、颜色,尝试用手触摸不倒翁,感受不倒翁的质地。

3. 比较与讨论:请幼儿将自己的不倒翁放在桌子上,观察不倒翁的稳定性。

然后,让幼儿尝试在不同的地方放置不倒翁,如沙子、水、塑料袋等,观察不倒翁在不同地方的稳定性。

通过比较和讨论,让幼儿探索不倒翁的稳定性。

4.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不倒翁的制作原理,示范如何制作一个稳定的不倒翁。

5. 操作与实践:请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制作一个稳定的不倒翁。

6. 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将自己的不倒翁放在桌子上,向大家展示,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不倒翁的制作原理1. 不倒翁的形状2. 不倒翁的质地3. 不倒翁的稳定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不倒翁的知识,并尝试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稳定的不倒翁。

答案: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查找关于不倒翁的制作原理的资料,或者在网上搜索不倒翁的制作方法,然后一起动手制作一个稳定的不倒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探索了不倒翁的稳定性。

在实践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大班科学《不倒翁》优质教案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不倒翁》优质教案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不倒翁》优质教案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二节《不倒翁》。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不倒翁的定义、特点、制作方法及其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倒翁的定义,了解其特点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使学生掌握不倒翁的科学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不倒翁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不倒翁的制作方法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倒翁样品、实验器材(沙子、小石子、瓶子等)。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个不倒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玩具为什么会不倒?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不倒翁的定义、特点及其科学原理。

3. 制作不倒翁(15分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按照步骤制作,注意安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回答学生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不倒翁的定义、特点、科学原理。

2.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

3. 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不倒翁的定义、特点、科学原理。

答案:不倒翁是一种底部较重、上部较轻的玩具。

其特点是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自动恢复平衡。

科学原理是重心低,稳定性强。

2. 作业题目:请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一个不倒翁,并观察其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但在讲解科学原理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其他有趣的科学现象,如陀螺、平衡鸟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不倒翁的科学原理的讲解。

2. 不倒翁的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作业设计中的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不倒翁的科学原理1. 重心:重心是物体质量分布的平均位置,它决定了物体的稳定性。

大班科学:不倒翁(两篇)2024

大班科学:不倒翁(两篇)2024

引言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大班科学教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不倒翁。

不倒翁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玩具,通过调节其中的重心位置来实现自我平衡的特性。

它具有很强的科学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平衡原理和重心的概念。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掌握不倒翁的制作方法以及重心位置调节的技巧。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文内容:一、制作不倒翁1.1准备材料:学生需要准备一个空的塑料瓶、一些细沙、一把小漏斗以及一些彩色纸片。

1.2步骤:(1)将塑料瓶彻底清洗干净,确保无杂物。

(2)用小漏斗将细沙倒入瓶内,调节重心位置。

(3)将瓶盖盖好,用彩色纸片装饰瓶身,制作一个个性的不倒翁。

二、探索重心位置2.1介绍重心:解释什么是重心,为什么重心的位置对物体的平衡十分重要。

2.2调整重心位置: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不同重心位置对不倒翁的影响。

(1)将细沙倒入瓶的不同位置,观察不倒翁的行为。

(2)学生可以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不同重心位置下不倒翁的行为差异。

三、探索影响重心的因素3.1瓶内物体的重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重量对重心的影响。

(1)在不倒翁中加入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不倒翁的行为变化。

(2)学生可以试验不同重量的物体对不倒翁的重心位置的影响程度。

3.2瓶形状:通过改变瓶的形状,探究形状对重心的影响。

(1)使用不同形状的瓶子制作不倒翁,观察不同形状对重心的影响。

(2)学生可以比较不同形状的不倒翁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四、解释不倒翁原理4.1重力和支撑力:引导学生理解不倒翁实现平衡的原理。

4.2重心位置和稳定性:解释重心位置与不倒翁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4.3动力学原理:介绍不倒翁的平衡过程中动力学原理的作用。

五、拓展实验5.1制作多重不倒翁:学生可以尝试制作由多个不倒翁叠放而成的大型不倒翁。

5.2不同材料的不倒翁:探究不同材料制作的不倒翁的性质和特点。

5.3变形不倒翁:通过改变不倒翁的形状和结构,探索不倒翁的稳定性变化。

大班科学:不倒翁

大班科学:不倒翁

THANKS
感谢观看
03
不倒翁的玩法
基本玩法
01
02
03
推倒不倒翁
将不倒翁倾斜,放手后观 察不倒翁自动恢复直立的 状态。
旋转不倒翁
抓住不倒翁的底部,使其 快速旋转,然后放手,观 察不倒翁如何慢慢停止旋 转。
弹跳不倒翁
将不倒翁轻轻抛起,观察 其落地后如何弹跳。
创意玩法
设计不同造型的不倒翁
音乐不倒翁
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设计出不同造 型和图案的不倒翁,如动物、植物、 卡通形象等。ຫໍສະໝຸດ 010203
04
安全提示
确保使用干净的塑料瓶,避免 使用有裂纹或破损的瓶子,以
免割伤。
材料选择
选择质量好的橡皮球和装饰材 料,以确保不倒翁的稳固性和
美观度。
胶水使用
如果使用胶水固定橡皮球,要 确保胶水干燥后再推动不倒翁
进行测试。
观察与记录
鼓励孩子们观察不倒翁的特点 ,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培 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不倒翁内部放置一些小物品,如豆 子或石子,使其在摇晃时发出有趣的 声音。
制作彩色不倒翁
在不倒翁表面涂上各种鲜艳的颜色, 增加视觉效果,提高孩子们的色彩感 知能力。
与其他玩具的结合玩法
与积木结合
将不倒翁与其他不同大小 和形状的积木组合搭建, 形成有趣的建筑或图案。
与小球结合
将不倒翁作为目标,用小 球投掷或击打,锻炼孩子 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 感知能力。
不倒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不倒翁起源于中国,据传最早在唐代就已出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倒翁常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常用于庆祝生日或新婚等 喜庆场合。
不倒翁也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儿童玩具中,因其简单而有趣的玩法深受孩子们喜 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城现代幼儿园备课表执教人:王晓丹
活动过程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配班老师扮“蓝猫”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许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看谁发现得最多。


一、自由探索
1、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
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2、幼儿自由玩。

3、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小结: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1、教师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发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2、幼儿操作:将会倒下的玩具也装进东西
(1)提示: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小石头等东西,你们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2)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

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三、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

把橡皮泥
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1、在“不倒翁”的音乐中,让幼儿制作不倒翁。

2、没有完成的小朋友继续制作不倒翁玩具,做好不倒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到玩具城里去玩一玩吧。

五、结束
小朋友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学秘密,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不倒翁”。

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小朋友玩一玩好不好?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中,可在科学角中投放各种材料让孩子尝试制作不倒翁。

2、户外活动时,可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摇摆不倒翁”“金鸡独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体育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