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学
【治疗】 1. 针灸 【处方】 合谷 天枢 上巨虚
随证配穴: 湿热痢: 曲池 内庭 寒湿痢:中脘 气海 噤口痢:中脘 内关 内庭 休息痢: 脾俞 胃俞 关元 肾俞
2. 水针 【方法】 用25%葡萄糖或维生素B1 50毫升 注射液,分注于两侧天枢穴,每穴 1毫升,每日一次。
脚气
【定义】 足胫麻木,酸痛,软弱无力为主症。 【病因病机】 水寒或湿热侵袭下肢,流溢皮肉筋脉; 病后体质虚弱,气血亏虚,经脉,经筋 失于润养。
【治疗】 1. 针灸
急性泄泻: 【处方】 中脘 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慢性泄泻: 【处方】脾俞 章门 中脘 天枢
足三里 2. 耳针 【选穴】 大肠 小肠 下脚端 肺 脾
痢疾
【定义】 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 血为主症。 【病因病机】 湿热痢:外感暑湿疫毒和饮食不洁,外邪 与食滞交阻肠腑,传导失职,湿热相博, 气血凝滞。 寒湿痢:脾胃素虚,寒湿内侵。 噤口痢:湿热蕴结中焦,脾胃失其升降, 呕恶不能食。 休息痢:痢疾迁延日久,中气虚弱,反复 发作。
便秘
【定义】 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秘结不同超过2天 以上。 【病因病机】 实秘: 素体阳盛,嗜食辛辣厚味,致肠胃 积热; 邪热内结,肠燥腑气不通;情志不 畅,津不敷布,肠腑传导失常。
虚秘:病后产后气血未复;年老体弱,气 血亏耗;下焦阳气不充,阴寒凝结,肠道 腑气受阻。
【治疗】 1.针灸 【处方】 大肠俞 天枢 支沟 上巨虚 随证配穴:
1.针灸 【处方】 阳陵泉 足三里 悬钟 三阴交 随证配穴:
脚气冲心: 巨阙 内关 脾胃虚弱: 脾俞 胃俞 麻木: 八风 太白 2.电针 【选穴】风市 足三里 伏兔 悬钟
3. 水针 【选穴】 曲池 外关 阴陵泉 足三里 悬钟 【方法】 采用维生素B1 100毫克或维生素B12 100微克注射液,每次选2~4穴,每 穴注入0。5~1毫升,隔日一次,10 次为一个疗程。
腹痛-针灸治疗
气 气机不畅腑气不通
腹痛胀满痛处不定
血 气滞日久血行淤滞
腹部刺痛痛处不移
发病 病程 急骤 较短 较急 较短 较缓 较长 较急 较短 较急 较短 较缓 较长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四分。
2.辨腹痛部位 胁腹、少腹痛多属肝经病证; 脐以上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 脐以下小腹痛多属膀胱及大小肠病证。
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性胰腺炎 胆囊炎胆石症 、肝脓肿
痛在麦氏点
阑尾炎
脐周部疼痛
小肠疾病
左下腹痛
结肠疾病
下腹部疼痛
盆腔炎、膀胱炎、异位妊娠破裂
弥漫性或不定
腹膜炎、肠梗阻、肿瘤、铅中毒等。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四分。
腹痛性质及程度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突发的中上腹剧烈刀割样,烧灼样痛
胃炎、急性胰腺炎 胆道蛔虫症 胃肠痉挛 胆石症 泌尿系结石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四分。
治疗原则
1、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应根据辨证的虚实寒热,在 气在血,确立相应治法。 2、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属实证者,重 在祛邪疏导;对虚痛,应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不可滥施攻下。 3、对于久痛入络,绵绵不愈之腹痛,可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结肠、直肠的病变
随排便、排气缓解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四分。
伴随症状
发热寒战
急性胆道感染、肝脓肿、腹腔脓肿, 也可见于腹腔外 疾病。
黄疸 休克
见于肝、胆、胰疾病。
腹腔脏器破裂;胃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呕吐
食管、胃肠病变
腹泻
消化吸收障碍或肠道炎症、溃疡或肿瘤。
腹痛-中医诊疗指南
腹痛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腹痛病的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预防与调护的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腹痛病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综合医院中医科、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腹痛 abdominal pain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1]。
主要病因病机包括寒邪内阻、湿热壅滞、肝郁气滞、瘀血阻滞、饮食积滞、中虚脏寒等。
常见于西医功能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胰腺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3临床诊断3.1中医诊断3.1.1病名诊断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3.1.2证候诊断基于《中医内科学》[2]、《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及腹痛的临床特征[3],分辨寒热、虚实、脏腑、气血,临床常见证候如下:3.1.2.1寒邪内阻腹痛急剧,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紧。
3.1.2.2 湿热壅滞腹中疼痛,按之痛甚,胀满不舒,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口黏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沉实有力。
3.1.2.3肝郁气滞腹部胀痛,攻窜两胁,痛引少腹,得嗳气、矢气后减轻,情志不舒时加重,胸闷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3.1.2.4 瘀血阻滞腹中刺痛,痛势较剧,痛处不移,拒按,腹痛迁延不愈,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
3.1.2.5饮食积滞腹痛胀满,多有伤食病史,疼痛拒按,厌食泛呕,嗳腐吞酸,大便泄泻或便秘,舌苔腻,脉滑实。
3.1.2.6 中虚脏寒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饥饿及劳累后加重,神疲气短,怯冷肢寒,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3.2西医诊断功能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诊断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诊断标准》[4];胰腺炎的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5]、《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6];胆囊炎的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7];3.3中医鉴别诊断3.3.1胃痛胃痛部位在上腹近心窝处,常伴脘腹胀满、呕恶泛酸、嗳气嘈杂等症,病变以胃为主。
林正泰董氏针灸vol.05肛瘘、腹部疼痛、退烧、小脑萎缩、胃痛、妊娠呕吐、助孕、抑郁症、颈椎...
林正泰董氏针灸vol.05肛瘘、腹部疼痛、退烧、小脑萎缩、胃痛、妊娠呕吐、助孕、抑郁症、颈椎...董氏针灸林正泰vol.05病案分享肛瘘丨我给大家分享。
林正泰老师给我出的肛瘘的针方:三其、四花、制污、腕顺。
我给病人扎了六次好了。
患者沒扎针之前,一天拉稀二到三次,现在正常一天就接一次。
还有一个脚后跟疼。
坐骨神经。
左脚后根疼我在他小手指上放了点血。
坐骨神经针方:手五千金、制污、五虎、腕顺,扎完后,我叫他来回走动,五分钟他就说臀部不疼了。
左脚脚后跟也见轻了,也说不疼了。
我又叫他坐下。
补了两针:火主火硬、足三里,行针40多分钟。
今天早上问他说不疼了,好了。
感恩林老师。
(赵玉花~天津爱古中医)腹部疼痛丨特大喜讯下午老妈去外面溜达一圈!回来不知是吸到凉气还是咋回事腹部位置痛的很,表达的不是很清楚!隔着衣服!四花,通天关山,通背胃肾,心灵!重子重仙,手解,土胃一针没针啦下针疼痛缓解半小时完全不痛啦!感恩林正泰老师明月师姐!董针神威꧁࿌࿌河南丽巧࿌࿌꧁退烧丨和大家分享一下病了例,昨天早上来一3岁小女孩,高烧,40.5℃,在县医院儿科诊断为流感。
用物理降温配合药物降温,效果不理想。
今天下午两点来我处就诊,采取灌肠和药物降温收效甚微,无奈之下请教@成都明月师姐(管理员),老师指导,耳尖刺血,磁珠贴灵骨大白,重子重仙,制污,天地人三士,现在小儿体温将至37.5℃,安然入睡。
感谢林正泰老师,董针以事实证明了在临床上的强大作用。
(甘肅武威)小脑萎缩丨分享一例小脑萎缩的医案:男性老人近七十岁,小脑萎缩拍片全是阴影,比较严重,致使中午吃什么饭,下午一会儿就忘记了,至于过去的事,一点都记不起来,要是出去,老伴看得紧,怕丢了。
这种病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非常棘手的,没有太好的办法,此家庭非常富裕,儿子差不多是千万富豪,每天都给父亲用价格很高的西药服用,一年多来没有一点效果,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了。
我试过患者的脉以后,便用古医合术法给他做了二个多小时的前期治疗,随后用董针下针,心灵诸穴,期间问患者有没有过去的忘记,患者一直说没有,一点都没有,治疗在二个小时二十多分钟时患者突然间哈哈大笑,说记起来了,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在村里烧窑,烤地瓜......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不停地说真得记起来了,非常清晰.......随后老夫妻二人变得非常兴奋,针后双手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感谢董针,感谢林正泰老师,感谢美女师姐,在整个繁琐的治疗中,董针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神效!(诸城郑风贤)胃痛丨孩子胃脘疼痛难忍,手解一针,针下立解,2分钟后安然入睡,董针让我信心倍增,感谢董针,感谢林正泰老师!忍不住分享(李洪全济南)妊娠呕吐丨分享:有一个妊娠剧吐的患者,吐的胃出血,在老师和师兄的指导下选穴通关天穴,通肾胃穴四次,现呕吐大有好转,也可以吃点饭了,谢谢林正泰老师及各位师兄!必须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董针。
针灸-水针选学处方表
五、胃脘痛腹痛
1.取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中脘、足三里,每穴2毫升,再取阿托品注射液注入建里、内关,每穴0.25毫克,每日1次,以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
2.取中脘、足三里穴位,注入利多卡因注射液,每穴注入2毫升,每天1次,二组穴位交替使用,治疗慢性胃炎。
3.取中脘穴位,将维生素B1100毫克/2毫升和利多卡因注射液2毫升相混合,每穴注入2 毫升,每天1次,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4.取足三里穴将维生素k3注入2ml治疗肾绞痛
六、泄泻
1.取双侧足三里,注入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50毫克,每天1次。
2.取双侧足三里和气海与关元之间的止泻穴,注入黄连素注射液,每穴注入50毫克,每日1次。
3.将654-2注射液注入足外踝正下赤白肉际横纹处的腹泻特效穴,与足板平行进针1.5厘米深处快速推药,每次0.5毫克/公斤,每日1次,两侧穴位交替使用。
4.将B12注入长强﹙尾骨与肛门之间出﹚1毫升,庆大霉素注入天枢、足三里,每穴1毫升,每日1次,以治疗痢疾。
5.将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入两侧天枢,每穴1~2毫升,每日1次,以治疗痢疾。
七、痛经
1.取双侧三阴交﹙内踝上三寸胫骨内侧缘﹚,于经前注入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注入1毫升,每日1次。
2.取中极﹙脐下4寸﹚、关元﹙脐下三寸﹚、三阴交,注入B12注射液,每穴注入0.5毫升,每日1次。
八、月经不调
取关元、三阴交,注入B12注射液,每穴注入1毫升,两穴交替,隔日1次。
腹针疗法及16例常用处方
腹针神龟图腹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的穴位以调整气机阴阳,实现人体阴阳动态平衡,从而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全新的针灸疗法。
原理:原理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其精华是以腹部的神阙为调控系统,提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腹部不仅包括了内脏中的许多重要的器官,而且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气血向全身输布,也是审察症候,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
因此其治疗内脏疾病和慢性全身疾病疗效显优势。
其治疗体系为以腹部的肚脐为中心进行调控,因为人在出生前,脐带是维系生命的纽带,人体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依赖于脐带的输送。
腹部又是五脏六腑会聚的地方,所以采取腹部穴位治疗可调整全身的经络,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
特点:1. 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理论)2. 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3. 方法上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精髓,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4. 使用上无痛、安全、有效成为腹针疗法一大特色,患者乐于接受5. 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特点治疗范围:该疗法治疗范围广,涉及病症多,过敏性鼻炎、痛风、哮喘、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高血压、糖尿病、失眠、抑郁症、耳鸣、耳聋、胆囊炎、胰腺炎、中风后遗症、黄褐斑、青春痘、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帕金森、肥胖症、阳痿、胃肠疾患、肠易激综合征、长期便秘、反复口腔溃疡、儿童假性近视、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妇科疾患、颈腰椎膝踝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网球肘、偏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等绝大多数疼痛病症均有显著疗效。
针具:腹针针具根据针具的不同直径分为A、B、C三类,分别为Φ、Φ、Φ;每类中又根据针具的不同长度分为I型、II型、III型,分别为50mm、40mm、30mm。
基本技术:腹针取穴方法1、腹部分寸的标定:骨分寸取穴法。
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腋中线确定为6寸。
腹针疗法及16例常用处方
腹针疗法及16例常用处方腹针神龟图腹针疗法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得穴位以调整气机阴阳,实现人体阴阳动态平衡,从而治疗全身性疾病得一种全新得针灸疗法。
原理:原理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其精华就是以腹部得神阙为调控系统,提出人之先天,从无形得精气到胚胎得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
从中医得角度来瞧,腹部不仅包括了内脏中得许多重要得器官,而且还分布着大量得经脉,气血向全身输布,也就是审察症候,诊断、治疗疾病得重要部位。
因此其治疗内脏疾病与慢性全身疾病疗效显优势.其治疗体系为以腹部得肚脐为中心进行调控,因为人在出生前,脐带就是维系生命得纽带,人体得生长发育所需得营养依赖于脐带得输送。
腹部又就是五脏六腑会聚得地方,所以采取腹部穴位治疗可调整全身得经络,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得目得。
特点:1、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理论)2、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3、方法上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精髓,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4、使用上无痛、安全、有效成为腹针疗法一大特色,患者乐于接受5、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特点治疗范围:该疗法治疗范围广,涉及病症多,过敏性鼻炎、痛风、哮喘、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高血压、糖尿病、失眠、抑郁症、耳鸣、耳聋、胆囊炎、胰腺炎、中风后遗症、黄褐斑、青春痘、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帕金森、肥胖症、阳痿、胃肠疾患、肠易激综合征、长期便秘、反复口腔溃疡、儿童假性近视、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妇科疾患、颈腰椎膝踝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网球肘、偏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等绝大多数疼痛病症均有显著疗效。
针具:腹针针具根据针具得不同直径分为A、B、C三类,分别为Φ0、22mm、Φ0、20mm、Φ0、18mm;每类中又根据针具得不同长度分为I型、II型、III型,分别为50mm、40mm、30mm。
基本技术:腹针取穴方法1、腹部分寸得标定:骨分寸取穴法。
上腹部分寸得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下腹部分寸得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
凡外邪侵袭、劳倦内伤、饮食积滞、痰瘀内停等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腹痛。
【范围】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
西医学中肠痉挛、神经官能性腹痛、消化不良性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核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至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胆囊炎、肾绞痛、膀胱炎等所致腹痛,可参照相应章节的病证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六淫侵袭感受寒邪内侵腹中,伤及中阳,凝滞气机,经脉气血运行受阻,络脉绌急,不通而痛;夏月酷暑,外感暑热之邪,暑热夹湿,内结于腹中肠间,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
2.情志因素七情过极,脏腑气机逆乱,气化失常,使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气病及血,血行不畅,血瘀络脉闭阻不通而痛。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使食物内停于肠道滞而不化,腑气阻滞不通,或食物停积不化,酿成湿热结于肠,腑气不通;或过食生冷瓜果、饮料,中阳受戕,运化失司,寒积于中,使气机不和运行受阻,腹部脏器之经脉气血运行失畅;恣食辛辣之品,助阳生火,或过食膏粱厚味,助湿生热,致火热、湿热之邪壅遏肠道,气机阻滞不通。
以上因素均可引起腹痛。
4.劳逸失度劳力、劳神、房劳过度,日久则阴血不足,精气衰少,腹部经络血脉失养,不荣而发生疼痛。
5.正虚由于禀赋不足,素体阳虚,中阳衰惫,阴寒内盛,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失其温煦、濡养,引起疼痛。
6.其它多由腹部手术以致经络受损,脏器之间粘连,使局部气血流行不畅或瘀滞不通,不通而痛。
二、病机1.发病一般来说,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等引起的不通而痛多起病较急;而正虚及劳逸失度引起的不荣而痛多起病较缓,常反复发作,术后瘀血引起的腹痛多持续不解。
2.病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与大小肠及肠间经脉、脾、胃、肝、胆关系密切。
3.病性不外虚、实及虚中夹实三类。
实者为寒邪内阻,湿热积滞,气滞血瘀f虚者为中虚脏寒;虚中夹实者为正虚而感邪。
《腹痛》特效穴位及按摩手法
《腹痛》特效穴位及按摩手法腹痛泛指脘腹和少腹痛,病因较为复杂,可见于多种内外科疾病中,如痢疾、胃炎、肠炎、疝气以及妇科疾病等,当然食物中毒时也可引起腹痛症状。
中医认为腹痛多因寒邪内积、饮食停滞、肝郁气滞和脾肾阳虚所致。
腹痛腹痛泛指脘腹和少腹痛,病因较为复杂,可见于多种内外科疾病中,如痢疾、胃炎、肠炎、疝气以及妇科疾病等,当然食物中毒时也可引起腹痛症状。
中医认为腹痛多因寒邪内积、饮食停滞、肝郁气滞和脾肾阳虚所致。
特效穴位按摩No.1 按压足三里穴【穴位位置】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按压足三里穴36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No.2 按压公孙穴【穴位位置】位于[图片]趾侧面关节凸出处往脚跟方向1寸处,偏于脚骨下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按压公孙穴36次。
No.3 推揉曲池穴【穴位位置】屈肘成直角时,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揉两侧曲池穴各36次。
No.4 推揉阳陵泉穴【穴位位置】位于腿外侧,膝盖下方约1寸,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揉两侧阳陵泉穴各36次。
No.5 按拿内庭穴【穴位位置】位于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端按拿两侧内庭穴各36次,动作要均匀连贯,逐渐深透,以有酸胀感为宜。
No.6 点按太冲穴【穴位位置】位于足背部,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点按两侧太冲穴各36次。
辨证加减按摩腹痛依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中医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寒邪内积型、饮食停滞型、肝郁气滞型和脾肾阳虚型,不同的病症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进行治疗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寒邪内积型【病症特点】腹痛急迫,怕冷喜温,腹中雷鸣,尿清便稀,四肢冰冷。
【按摩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掌面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揉中脘穴各36次;再用双手掌侧鱼际交替推揉神阙穴和大横穴各36次。
饮食停滞型【病症特点】腹痛拒按,痛则腹泻,泻后痛感减轻,嗳腐吞酸,厌食。
腹痛针灸治疗ppt
针灸治疗可促进血液循环,改 善疼痛部位的组织营养,提高
疼痛阈值,缓解疼痛。
针灸治疗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 统,缓解疼痛引起的肌肉紧张
、血管收缩等反应。
针灸治疗可促进胃肠蠕动,缓 解胃肠痉挛,减轻腹痛症状。
03
腹痛针灸治疗方法
单纯针灸疗法
单纯针灸疗法是指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缓解腹痛症状。
针灸治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辨证论治,确定引起腹痛的病因和穴位,选用合适 的刺激方法,如针刺、艾灸、拔罐等。
针灸和西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西药治疗需要根据病因和症状进行选择,制定合适的 用药方案。
在使用针灸配合西药疗法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04
腹痛针灸治疗注意事项
治疗前准备
诊断明确
首先应对腹痛的病因进行明确 诊断,以确定针灸治疗的适应
腹痛针灸治疗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腹痛针灸治疗概述 • 腹痛针灸治疗的原理 • 腹痛针灸治疗方法 • 腹痛针灸治疗注意事项 • 腹痛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与评价 • 腹痛针灸治疗典型案例分享
01
腹痛针灸治疗概述
腹痛针灸治疗的定义
• 定义:腹痛针灸治疗是一种通过刺激腹部穴位来缓解和治疗 腹痛的方法。它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一种,具有操作简便、 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等特点。
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
腹痛针灸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 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Nhomakorabea减轻心理压力
腹痛针灸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 心理压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
活质量。
腹痛针灸治疗对疼痛缓解及复发的影响
疼痛缓解速度
腹痛针灸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且效果持久,不会 出现药物止痛的副作用。
三位针灸名家治疗痛经方法的应用
三位针灸名家治疗痛经方法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三位针灸名家治疗痛经方法的应用疗效。
方法应用三位针灸名家的针灸处方对不同证型的百余名痛经患者施以针灸术。
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3位针灸名家治疗痛经的方法甚是有效。
【关键词】痛经针灸治疗名家针灸处方三位针灸名家治疗痛经方法的应用妇女在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中发生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难以忍受,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者,称为痛经。
本病以青年妇女为多见。
痛经在西医学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两类。
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或称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的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常于婚后或分娩后自行消失。
由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肿瘤、子宫颈狭窄及阻塞等。
本病常与生殖器官局部病变、精神因素和神经、内分泌因素有关。
痛经多由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血行受阻;或经期受寒饮冷,坐卧湿地,冒雨涉水,寒湿之邪客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或由脾胃素虚;或大病久后,气血虚弱;或禀赋素虚,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加之行经之后精血更虚,胞脉失养而引起痛经。
痛经主症:经期或行经前后下腹部疼痛,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2~3天,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
兼见腹痛多在经前或经期疼痛剧烈,据按,经色紫红或紫黑,有血块,下血块后疼痛缓解属实证。
经前乳房伴有胀痛,舌有瘀斑,脉细弦者,为气滞血瘀;腹痛有冷感,得温热疼痛可缓解,月经量少,色紫黑,有块,苔白腻,脉沉紧者为寒湿凝滞。
兼见腹痛多在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小腹柔软,喜按,月经色淡,量少,属虚症。
面色苍白或萎靡,倦怠无力,头昏眼花,心悸,舌淡,舌体肿大,边有齿痕,脉细弱者为气血不足;腰膝酸软,夜寐不宁,头昏耳鸣,目糊,舌红苔少,脉细者为肝肾不足。
下面我介绍三位针灸名家治疗本病的方法及我在临床中应用的典型案例。
《疼痛的针灸治疗》课件
针灸治疗颈肩痛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颈肩痛是针灸治疗的常见病种之一,通过针灸刺激颈部和 肩部的穴位,能够有效地缓解颈肩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 活质量。
总结词
针灸治疗颈肩痛的原理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颈肩痛的原理是通过刺激颈部和肩部的穴位,调 节经络气血,达到缓解颈肩痛的目的。针灸能够刺激肌肉 释放松弛素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印堂穴
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主 治头痛、眩晕、失眠等。
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 连线的交点处,主治头痛 、高血压、中风等。
上肢疼痛穴位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 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 点处,主治手臂疼痛、麻 木等。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 ,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 线中点,主治手臂疼痛、 麻木等。
针灸治疗头痛的原理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头痛的原理是通过刺激头部的穴位,调节经络 气血,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针灸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内 啡肽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总结词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等。其中, 针刺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能够快速缓 解头痛症状。
颈肩痛案例
《疼痛的针灸治疗》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针灸治疗疼痛概述 • 针灸治疗疼痛的方法 • 针灸治疗疼痛的常见穴位 • 针灸治疗疼痛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症 • 针灸治疗疼痛的案例分享
01
针灸治疗疼痛概述
疼痛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疼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觉 反应,表现为疼痛感觉和情绪反 应。
详细描述
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 痛,根据疼痛的性质和部位,可 以分为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
中医腹针疗法详细介绍
中医腹针疗法详细介绍腹针疗法介绍腹针疗法腹针疗法是中国著名针灸学家薄智云教授经过30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针灸新技术,以其治疗范围广、治疗周期短、稳定性好、无痛易操作,能取得立竿见影的确切疗效为特点,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薄氏腹针疗法的临床特点是:①安全无副作用②无痛或微痛③疗效迅捷,当时见效④疗效广泛高效,可同时治疗全身多处病痛。
⑤疗程短,比传统针灸痊愈快。
针刺特点:全部取穴均在腹部皮肤区域,采用无痛针刺的方法,治疗全身各处的病痛,使患者易于接受。
适用的疾病种类有:1.肩周炎、颈椎病、落枕、颈肩部外伤、上肢及手腕部痛、麻,头痛耳鸣、胸背部不适以及疼痛,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背部外伤,髋关节痛、下肢痉挛疼痛,膝关节损伤及各类骨质增生、骨关节不适疼痛,足心痛,踝关节损伤等。
各类风湿性四肢病变,术后手术切口处疼痛。
2.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等,以及中风等其他内科杂症。
朱文莲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临床擅长:目前主要以中药汤剂配合腹针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也擅长传统针灸包括毫针刺、各类灸法、电针、刺络拔罐、耳针疗法、埋线、及传统中医外治法等。
特色疗法1腹针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落枕、颈肩部外伤、上肢及手腕部痛、麻,头痛耳鸣、胸背部不适以及疼痛,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背部外伤,髋关节痛、下肢痉挛疼痛,膝关节损伤及各类骨质增生、骨关节不适疼痛,足心痛,踝关节损伤等。
各类风湿性四肢病变,术后手术切口处疼痛。
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等,以及中风等其他内科杂症。
2中医汤剂配合传统针灸拔罐放血等治疗牛皮癣、荨麻疹、带状疱疹、阴疽、面黑、神经性皮炎、黄褐斑、痤疮等痈肿疮疡,伤口溃烂不愈各类皮肤病,以及腹胀、胁肋痛、痛风、糖尿病足、风湿病、心烦、失眠、四肢冰凉、胃下垂、静脉曲张、水肿、血尿、喘证、更年期综合征、血小板增多症、抑郁症、盆腔病变等有较多经验。
腹部针灸有什么好处
腹部针灸有什么好处针灸在中医传统医术中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如今在国内一般的人提起它都并不陌生。
但你知道腹针疗法吗?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什么是腹针疗法腹针就是在人的肚子上相应的穴位进行实施针刺的过程,在肚子上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
腹针疗法在针灸治疗各种病症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治疗效果颇佳。
在20世纪的90年代,就有许多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认为人还有一个大脑那就是——腹脑。
美国科学家声称,每人生来有两个脑,即颅脑与腹脑,两脑相互作用与影响,由此而来否定了每人只有一个颅中脑的观点。
所以在临床中腹针疗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受腹针疗法首先解决了人们长期吃药的痛苦。
许多老人由于体弱多病长期吃药,有的每天要吃多达几十种药,但是效果不见得好。
并且长期吃药也就意味着慢性自杀。
古人讲的好,是药三分毒。
在当今社会科学的发展,我们人类在种植中草药方面也有很大突破。
纯天然的中草药已经很少见到了,我们人类能用的中药大多数人工培植的。
许多药也免不了施加化肥农药等,所以我们所需要的药性大大降低。
药性降低了而我们在吃药过程中,药量就加大了,所以摄入的毒素相对就多了。
我们在治病中吃药也会有一些副作用。
我们人体内脏的构造是互相生成,互相制约的。
(我们人体的内脏就好似小宇宙一般,是同天上的大宇宙一样各个星体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转。
)缺一不可,肝心脾肺肾五脏相互相生,这说明我们人体一脏好,脏脏都好,一脏不好它们之间就会出现问题,脏脏都会出现矛盾。
肝不好克心,心不好克脾,脾不好克肺,肺不好克肾,肾不好克肝。
我们人体有病,一般的症状吃不下喝不下,脾胃不好,一吃药首先要伤害的是脾胃,长期吃药的人肯定脾胃不好。
(我将脾胃比喻是一口锅,长期吃药毒的作用将锅底腐蚀了,常常漏水。
肾比喻为炉子,水将炉火一点点的熄灭,炉火灭了肾脏就在慢慢衰竭,这种比喻吃药就是慢性“自杀”是符合中医理论的)所以长期吃药的人都是肝肾甚至心脏都有病症。
金广辉老师八针一罐治疗腹痛经验
80内蒙古中医药第 38 卷2019 年 7 月第 7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 No.7 20195min,约每月发作数次。
口服奥卡西平后发作减少,但仍每月3~ 5次。
发作间期,失眠多梦,近期记忆力减退。
头部核磁:左侧海马萎缩;脑电图;左侧前、中颖区频繁放电。
2018年1月就诊,平素纳差,时有心虚胆怯,大便澹,小便可,脉弦,舌暗,苔白略腻。
按:陈修园言“烦惊”乃“逆少阳之气”所致。
患者平素脾胃 失和,心胆气虚。
“惊则气乱”.故每遇惊恐,气机逆乱,痰浊随气 上逆,蒙闭心神,发为痫证,治以和解少阳、重镇安神为主。
《伤寒论类方》云:“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心悸。
”故予 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方为柴胡10g 、黄苓10g 、党参10g 、法半夏10g 、桂枝5g 、生大黄10g 、生龙牡各30g (先煎)、酸枣仁30g 、茯苓20g 、生姜5g 、大枣5枚。
患者服用2个月后,症 状减轻,发作为每月1~2次,嘱其继续服药。
随访半年,无大发作,饮食及睡眠改善。
2讨论痫证的病因比较多,大抵分为痰、火、风、瘀、毒等。
然究其 病机,以痰浊上蒙、心神逆乱、阴阳失衡为本,治疗应以重镇安神为要,平冲降逆化痰为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由小柴胡汤加减而来,全方由柴胡、黄苓、半夏、人参、生姜、大枣、桂枝、龙骨、 牡蛎、茯苓、大黄、铅丹组成。
其中柴胡、黄苓随肝胆之性、清肝胆之火;半夏性温,能降逆化痰和胃,历代医家称半夏化痰之力 远胜于他药,治痫必先治痰,半夏在此方中有推陈致新之功,配伍大枣健脾和胃的同时助龙牡等金石之药运化,以防石药害 胃;人参补益气血的同时可止惊悸、安精神;龙骨定魂魄,安五脏;牡蛎主惊恚怒气;龙牡一为化石、一为金石,均重镇降逆之性,二者相须为用可重镇降逆、豁痰散结、开窍安神;铅丹镇惊 定痫,因铅丹有毒故临床多用磁石代替,磁石性咸寒入肾,具有 重镇安神、滋阴除烦之功,《本草纲目》载其“治小儿惊痫”;茯苓具有健脾祛湿、宁心安神之功;桂枝交通上下、调和营卫以除身重,配伍茯苓可降逆气,助茯苓健脾祛湿、通畅三焦;大黄祛邪 热和胃止请语,大黄善走气分,兼入血分,可通泄其里之气血; 桂枝可温通在表之气血;二者合用,贯通一身表里经脉,带动其 他药物药性的发挥,使各药功效全面释放,全方疏通少阳、通利 三焦,有豁痰开窍、重镇安神、熄风定痫之效。
针灸如何帮助改善神经性胃肠疾病
针灸如何帮助改善神经性胃肠疾病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神经性胃肠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神经性胃肠疾病是一组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胃肠道疾病,常见的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多样,包括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改善神经性胃肠疾病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针灸改善神经性胃肠疾病的原理针灸治疗神经性胃肠疾病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和神经调节机制。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针灸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改善胃肠道的运动、感觉和分泌功能。
当针灸刺激穴位时,会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导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会进行整合和调节,然后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将调节信号传递到胃肠道,从而改善胃肠道的功能。
例如,针灸可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消化和吸收;可以调节胃肠道的敏感性,减轻腹痛、腹胀等症状;还可以调节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针灸改善神经性胃肠疾病的具体方法针灸治疗神经性胃肠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针刺、艾灸、电针、穴位注射等。
针刺是最常用的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内关、天枢等。
这些穴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针刺的手法和深度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艾灸则是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对于脾胃虚寒型的神经性胃肠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常用的艾灸方法有温和灸、隔姜灸、隔盐灸等。
电针是在针刺的基础上,通过连接电针仪,给予一定的电刺激,以增强针刺的效果。
电针可以调节电流的频率和强度,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穴位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穴位内,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来治疗疾病。
针刺治疗胆原性急腹痛140例
针刺治疗胆原性急腹痛140例
肖冠峰;张秀琴;余晓峰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1992(000)006
【摘要】胆原性急腹痛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多见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等疾患。
其发病急,疼痛剧烈。
近年来,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该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40例中,男63例,女7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6岁,以30~60岁多见。
由胆道蛔虫引起者37例,其余为胆囊炎及胆结石患者。
全部病例均经B超确诊。
治疗方法取2~3寸毫针快速刺入丘墟穴内,然后捻转,缓慢进针,针尖刺向内踝下一寸之照海穴,经骰骨,舟状骨,楔状骨之间而达照海皮下。
若方向稍有偏差,或刺入部位不准,进针0.6~1寸时便会受阻,可稍退针,改
【总页数】1页(P9-9)
【作者】肖冠峰;张秀琴;余晓峰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
【相关文献】
1.针刺胆囊穴治疗胆原性急腹痛 [J], 范保根
2.急性腹痛急诊治疗140例临床探析 [J], 姚波
3.急性急性梗死140例护理研究 [J], 谭屿娜;何双红
4.以左下腹痛为首发症状和尿胆原强阳性的早期胃癌1例 [J], 程望林;简艳华;张林
5.以左下腹痛为首发症状和发现尿胆原强阳性的早期胃癌1例 [J], 程望林; 简艳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检查
1、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提示 有感染存在; 2、血、尿淀粉酶检查升高多提示急慢性胰腺炎存在; 3、电子胃镜、肠镜,腹腔镜,消化道钡餐,B超,腹部X 线(全消 化道钡餐、腹部平片、腹部透视等)等有助于明确病 变部位和 性质; 4、必要时可行腹部CT检查以排除外科、妇科疾病以及腹 部占位性 病变; 5、胃肠道压力测定有助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的诊断。
腹痛性质及程度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胃炎、急性胰腺炎 胆道蛔虫症 胃肠痉挛 胆石症 突发的中上腹剧烈刀割样,烧灼样痛 中上腹持续剧痛或阵发性加剧 典型剑突下钻顶样痛 阵发性绞痛,脐周、下腹部。 阵发性绞痛,右上腹,右肩背部
泌尿系结石
腰部,腹股沟、会阴部。
腹痛诱发和缓解因素:
急性胰腺炎 酗酒、暴饮暴食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l.辨腹痛性质
寒痛: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 热痛: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得凉痛减者; 气滞: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 血瘀: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经常夜间加剧; 伤食:因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 甚欲便,便后痛减; 暴痛多实,伴腹胀,呕逆,拒按等; 久痛多虚,痛势绵绵,喜揉喜按。
腹痛的发生机制
内脏性腹痛 Visceral pain 躯体性腹痛 Somatic pain 牵涉痛 Referred pain
疼痛部位不确切, 定位准确 接近腹中部
定位于体表 , 具有 体神经传导特点
疼痛感觉模糊, 程 度 剧 烈 而 持 续 , 可 程度剧烈 ,部位明 多钝痛、不适 有局部腹肌强直 确 常伴植物神经兴 可 因 咳 嗽 体 位 变 化 而 局部 有压痛、 肌紧 奋症,如恶心呕 加剧 张及感觉过敏 吐出汗等
二、病机 外 感 时 邪 寒凝 热结 气滞 (血瘀) 病 邪 结 于 腹
情 志 因 素
饮 食 不 节 阳 虚 脏 寒
腹 部 脏 腑 经 络 受 病
气经 机脉 淤痹 滞阻
不 通 则 痛
腹 痛
食积 湿热
脏腑失温 脉络失养
腹部经络不得舒展
病因病机小结
1、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 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外邪、饮 食情志等病因,皆可导致相关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郁滞, 脉络痹阻,不通则痛。 2、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 “不痛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5.瘀血内停证 主证: 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
舌脉:舌质紫黯,脉细涩。 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6,中虚脏寒证 主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 疲乏力,气短懒言; 兼证: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
腹
痛
概述
一、定义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 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 证。
现代医学对“腹痛”的认识
分类
按发病:急性: 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 慢性:起病慢,病程长,间歇性 按科别:内科:如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先发热后 腹痛) 儿科:如肠梗阻、胆道蛔虫症 妇科:如异位妊娠、附件炎 外科:如急性阑尾炎、胆石症等急腹症(先腹 痛后发热) 按性质:器质性 功能性:如胃肠神经症、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通调腑气,缓急止痛。取相应的募穴、下合穴为 主。 主穴 中脘 天枢 关元 足三里
方义
中脘:胃募、腑会 天枢:大肠募、脐旁
关元:小肠募,脐下
足三里:胃之下合穴,
调畅气机,通腑止痛
配 穴
寒邪内阻:神阙 饮食积滞:下脘、粱门
肝郁气滞:期门、太冲
中虚脏寒:脾俞、神阙 淤血内停:阿是穴、膈俞 脐周疼痛:上巨虚 脐下疼痛:下巨虚
较急
较缓 较急 较急 较缓
较短
较长 较短 较短 较长
2.辨腹痛部位 胁腹、少腹痛多属肝经病证; 脐以上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
脐以下小腹痛多属膀胱及大小肠病证。
治疗原则 1、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应根据辨证的虚实寒热, 在气在血,确立相应治法。 2、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属实证者, 重在祛邪疏导;对虚痛,应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不可滥施 攻下。 3、对于久痛入络,绵绵不愈之腹痛,可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 法。
少腹疼痛:曲泉
上巨虚:脐周疼痛,即以双侧天枢穴为中心的疼痛,属大肠,应取大肠的下 合穴上巨虚。此种腹痛临床多见,多于各种急慢性肠炎,只针上巨虚即可, 也可配合天枢一起应用效果更好。 下巨虚:脐下疼痛,特别是以关元穴为中心的腹痛,属小肠病,应刺小肠的 下合穴下巨虚,因脐下为人体的元气(原气)所聚的地方,所以脐下小腹疼 痛,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多呈隐痛,喜按,且按之虚软,症属肾元亏虚;还有 一些病例在下午酉时(5--7点)加重,脐下腹疼痛只针下巨虚就有效,临床 上多配合针关元、太溪穴,用补法,效果更好。 曲泉:主要治疗脐下腹部两侧的少腹的疼痛,多于肝经有关,可针刺肝经的 下合穴曲泉,如《肘后歌》曰:“脐腹有病曲泉针”。临床上多见左下腹胀 痛,甚则有时起包块,疼痛则欲大便,便后疼痛缓解,多见于慢性结肠炎患 者,此病常用的中药方是白术芍药散。临床上针刺常配合阿是穴一起用。对 于此类病人应嘱调畅情志,勿恼怒,否则病因不除,病易反复。妇科病人可 见两侧少腹疼痛,但也多是以左侧少腹为重,此为肝气行于左有关,常规治 疗无效时,结合脉证,此类病人多是胀甚于痛,多有走窜或有包块,伴心烦, 左关脉大于其它部位,每遇生气即加重者,属肝郁无疑,当从肝论治,可针 可药,多收佳效。
预防调护
1、腹痛多与饮食失调不关,平素宜饮食有节,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洗手,细嚼慢咽,饭后 不宜立即参加体育活动。 2、虚寒者宜进热食;热证宜进温食;食积腹痛者 宜暂禁食或少食。 3、医生须密切注意患者的面色、腹痛部位、性质、 程度、时间、腹诊情况、二便及其伴随症状,并须 观察腹痛与情绪、饮食寒温等因素的关系。 4、如见患者腹痛剧烈、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 温、呕吐不止等症状,须警惕出现厥脱证,须立即 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3、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病理性质 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 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2、注意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 3、根据性别、年龄、婚况,与饮食、情志、受凉等 关系,起病经过,其它伴发症状,鉴别何腑受病,明 确病理性质 。
胆道疾病
消化性溃疡
油腻食物
进食刺激性食物腹痛加重,服碱性药物疼 痛减轻 腹部手术史
肠粘连
肝、脾破裂
急性胃炎、幽门梗阻
腹部外伤
呕吐后腹痛缓解
结肠、直肠的病变
随排便、排气缓解
伴随症状
发热寒战 黄疸 休克 呕吐 急性胆道感染、肝脓肿、腹腔脓肿 , 也可见于腹腔 外疾病。 见于肝、胆、胰疾病。 腹腔脏器破裂;胃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别简表
病因病机 寒 寒凝气滞不通则痛 主症 腹痛暴做得热痛减 发病 急骤 病程 较短
热
虚 实 气 血
邪热雍滞腑气不通
气血不足脏腑失养 腑气不通传导失职 气机不畅腑气不通 气滞日久血行淤滞
腹痛急迫痛处灼热
腹痛绵绵喜温喜按 腹胀腹痛拒按有形 腹痛胀满痛处不定 腹部刺痛痛处不移
腹泻
返酸、嗳气 血尿
消化吸收障碍或肠道炎症、溃疡或肿瘤。
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 泌尿系疾病
问诊要点
1.起病情况:诱因,缓解因素 2.腹痛性质和严重度 3.部位 4.腹痛时间:与进食,活动,体位的关系。 5.伴随症状 6.末次月经时间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时邪
2.饮食不节
3.情志失调 4.阳气素虚
神经与精神性腹痛:如胃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征等。
诊断步骤
确定是否腹腔内病变所致 除外外科急腹症(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 除外妇科疾病:
腹
痛 部
位
腹痛部位
中上腹部 右上腹 痛在麦氏点 脐周部疼痛 左下腹痛 下腹部疼痛 弥漫性或不定 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性胰腺炎 胆囊炎胆石症 、肝脓肿 阑尾炎 小肠疾病 结肠疾病 盆腔炎、膀胱炎、异位妊娠破裂 腹膜炎、肠梗阻、肿瘤、铅中毒等。
病证鉴别 1、胃痛与腹痛
关系及 相似点 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 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 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 胃痛: 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
心、嗳气等胃病见症, 腹痛: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在腹痛恶心、嗳
气等见症,较少见。
2.腹痛与其它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
痢疾之腹痛:伴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 积聚之腹痛:以腹中包块为特征 腹痛病证: 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证治分类 l.寒邪内阻证 主证: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 肢冷; 兼证: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 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证机概要: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 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2.湿热壅滞证 主证: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 出;
兼证:小便短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3.饮食积滞证 主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 泻, 泻后痛减; 兼证:或大便秘结;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