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提纲)

一、针灸医学传承模式的继承与发展

(一)传统临床针灸学传承的特点

1.鼓励传统传承方式

传统临床针灸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家传、师授、文献间接传授等方式传承下来。现如今仍鼓励师徒传承与承继家学的模式,优秀的学术思想得以弘扬,有效的治疗经验得以秉承,这是针灸学术传承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医家典籍对针灸薪火传承的影响

以古医籍为代表的文献(包括历代名医医案、医话等) 经过多年的整理, 成为后学者汲取名医针灸经验的重要途径。古代针灸文献研究的重点在于探析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思维, 发现临床治疗规律,探讨医家学术。

2.1 针灸实用性很强, 针灸医家作为拥有专业知识、从事医技操作的主体, 对针灸薪火的代代相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尤其是那些技术精湛、学术上有创新思想的医家对整个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大。历代医家编撰的针灸著作层出不穷, 这些医学著作的不断丰富成为针灸医学进步的阶梯。

2.2 古代医家、学者对针灸著作的注疏、校勘, 也使人们对典籍的理解和阐发得以不断深入。经典的科学内涵得到彰明,大大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对针灸经典的继承与弘扬产生了重要影响。

3.学术争鸣对针灸发展的促进

在针灸学术发展中,存在多种不同观点的争论,通过争鸣与临床验证,使那些局限的、片面的认识,不断被新的理论所取代,从而促进针灸学术的完善与发展。

4.名老针灸专家经验的继承整理

目前传统针灸临床中仍然坚持以个人经验为主,依靠医生的教导以及古籍中的记载为诊断治疗的依据。新世纪的到来,针灸学需要现代化、国际化,其前提是对已有的针灸理论和经验很好地加以继承, 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谈得上很好地发扬。

4.1现行名老针灸专家经验继承整理研究中的不足

4.1.1缺乏中医针灸临床诊疗个体化特性研究方法

针灸专家独特经验中蕴藏着十分宝贵的个体化具体诊疗特征的精髓,而目前较为成熟的临床研究方法大都是以单因素疾病为中心、以同质性人群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模式下建立起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强调控制相同条件下的同期线性对比,但实际上缺乏个体具体化应用, 难以满足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模式中非线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研究的需要。

4.1.2传统继承模式信息量的局限性

文献整理和跟师学习的继承模式,信息量相对较少,有用信息很难采集齐全,整理的范围往往限于某一位针灸专家或某一个阶段,对针灸专家中长期的甚至是整个医疗生涯的临证诊疗经验缺乏系统整体的记录和有机关联的整理研究,也缺乏专家之间基于同期的研究资料的记录和比较,继承结果又受整理研究者的个人能力、科研素质、跟师学习的悟性、研究者与老师之间的配合与默契、跟师学习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4.2专家系统的提出

对传统针灸学的精华理论与临床验案整理研究, 尤其包括针灸专家的经验传承。

4.2.1 研究建立名老针灸专家经验的多媒体研究平台。建立基于统一标准的、结构化的数据采集和数据仓库,发挥系统全面、实时采集、统一处理、即时分析和知识挖掘的优势。在高科技、知识经济与信息交融的时代,从事针灸医学研究人员、文献研究人员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联手,研制、开发出针灸医学分析系统数据库,如经络、腧穴、针法、灸法、针刺镇

痛、机理研究、证据规律、各系统常见病种的针灸治疗等,在古今、中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由微机联网检索、筛选最佳证据,最后到智能化,充分满足针灸医学人员的科研与临床需要,不失为提高效率,获取最佳有效证据的方法。

4.2.2 在临床过程中专家不受限制地充分发挥个人的经验潜能, 采用独特灵活的诊疗方法和综合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只要客观全面地采集专家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信息, 将能有效地克服临床研究中信息采集难以多元、观测对象和因素、数据转换质量过程控制困难等问题,突破现有研究方法的瓶颈,使实时保存、整理、挖掘和继承针灸专家临床经验成为可能。

二、针灸医学的发展

1.针灸立法与国际交流

针灸的合法地位是其实施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步入较快的发展时期,加快中医药国际化,立法管理是保障。政府给予针灸医学合法地位将大大促进其传播和发展。

卫生部副部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 对中国政府更好地重视中医药发展、走向世界, 对中医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更好造福人类健康, 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医针灸目前已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可喜的, 同时也存在挑战。如何使中医针灸在传播的过程中,把精髓的东西和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技能, 完整地保存并传承, 是我们的历史责任。王国强表示, 下一步首先要把针灸传承代表人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等很好地传承下来, 其次要加强针灸的理论研究, 包括经络、穴位机理等。再次, 更好地推广应用, 让老百姓在实践中感受中医针灸, 加强对中医针灸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等。

2.改进针灸治疗技术,注重传统针灸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2.1 随着现代医学高速发展和针灸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使针灸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治疗病种的扩大、治疗手段的多样化、治疗效果的提高和研究层次的深入,部分研究已深入到亚细胞、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

2.2用现代医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进行针灸基础研究, 是针灸学术发展所必需的一个过程。改进研究方法, 做到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不脱节,把中医理论研究与现代科学多种方法相结合, 提高针灸作用机制的现代科学认识并指导临床。

2.2.1 对中医针灸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处理好传统针灸学与现代针灸学的焊接点,使其标准化、规范化,从技术层面提升为针灸医学层次。另外,针灸标准化的研究对于针灸国际化的进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2.2 针灸实验室、免疫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老年病研究室,为针灸科研提供了条件, 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为针灸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针灸学科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整体与局部层次做有益的探索,并且摆脱了实验分析方法带来的思维惯性, 对于传统医学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精尖技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不仅仅是证实传统针灸学理论和临床疗效的科学性, 而且用研究结果丰富或重构针灸理论并指导临床实践,是利用西医学来发展针灸学科。

2.2.3 在科研方面尤其重视应用研究, 达到提高疗效, 阐发针灸作用机理, 推动针灸学科发展的目的。任何一门医学学科的发展都关键于临床,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用,在发挥实验针灸创新性的同时,对于阐发针灸机制,指导临床的课题给予更大的重视。

2.2.4 在研究上要采用国际公认的科研设计和规范, 使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在国际上获得承认, 有助于针灸医学的发展。

2.3 实验针灸学的发展

实验针灸学是针灸实验医学发展的新阶段,并将与传统针灸学结合进入完成现代整体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