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第十二章 第1课时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1讲 普遍联系的思想课件 苏教版
命题视角3
在个体水平上,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生物体 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构 成完整的生物个体,表现出个体水平的生命现象。
案例
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 ( )
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靶细胞是肾小管细胞,则②是抗利尿激素 B.参与②调节过程的激素有生长激素、胰岛素、各种促激素和 促激素释放激素等 C.若该图表示渗透压调节过程,则只有图中的②、③过程,无 ①过程 D.靶细胞和神经元中的液体环境不属于内环境
答
案
(1)N、P
N
(2)mRNA 磷酸、核糖、碱基
(3)组成D的c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组成A的a的 排列顺序不同
备考指导 1.熟记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组成、单体通式、单体形成高分子化 合物的方式,理解多样性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数量关系。 2.强化、比较、记忆并用普遍联系的思想挖掘与蛋白质、 RNA 和 DNA等物质分子相关联的生物学知识,从而构建出蛋白质 和核酸方面的知识网络,在构建网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系统的整体性。这便于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 (2)联系的多向性。如由蛋白质可联系到结构和功能、合成和 分泌、转录和翻译、生物膜系统、代谢和营养、氮循环等。 联系越多,越利于理解记忆。 (3)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要注意不断补充新 的知识到原来的网络中,以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 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剖
析
解题时先确定染色体的主要组成及 DNA、RNA 和蛋白质之间 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逆向确定化合物的组成单位和元素组成。 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 DNA 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 RNA。 由图中 A、B、C 的关系可知:A 为 DNA、B 为 mRNA、C 为 多肽、D 为蛋白质,a 为脱氧核苷酸、b 为核糖核苷酸、c 为氨 基酸。除 C、H、O 外,组成 a、b 的元素还有 N、P,组成 c 的元素还有 N。B 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磷酸、核糖和碱基。蛋 白质(D)的种类具有多样性,从 c 的角度分析,主要与组成蛋白 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有关;从 A 的角度分 析,主要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有关。
步步高第十二章 12.6
思维升华
(1)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关
键是确定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值,写出随机变量的 (1) 当 a=3,b=2,c=1 时,从该袋子中任取(有放回,且每
球取到的机会均等 )2 个球, 记随机变量 ξ 为取出此 2 球所得 分布列,正确运用均值、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分数之和,求 ξ 的分布列; (2)注意性质的应用: (2)从该袋子中任取(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1 个球,记随机变 若随机变量 X 的期望为 EX,则对应随机变量 aX+b 的 5 5 量 η 为取出此球所得分数.若 Eη 期望是 aEX+b,方差为 a2DX . =3,Dη=9,求 a∶b∶c.
基础知识 题型分类
P(ξ = 1)= C 1 3 27 = , 1 000
1 2 1 × 1- 10 10
P(ξ = 2) = C
2 3
1 × 10
1 2 243 ×1-10 = , 1 000
P(ξ=3)=C3 31- 729 =1 000.
然后计算 ξ 的每个取值的概率.
基础知识 题型分类 思想方法 练出高分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一
【 例 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
(2013· 浙江)设袋子中装有 a 个红球,b 个黄球,c
个蓝球,且规定:取出一个红球得 1 分,取出一个黄球得 2 解 (1)由题意得 ξ=2,3,4,5,6.
3×3 1 2×3×2 1 分,取出一个蓝球得 3 分. 故 P(ξ=2)= = ,P(ξ=3)= = , 4 3 6 × 6 6 × 6 (1)当 a=3,b=2,c=1 时,从该袋子中任取( 有放回,且每 2×3×1+2×2 5 球取到的机会均等 )2 个球, 记随机变量 ξ 为取出此 2 球所得 P(ξ=4)= = , 18 6×6 分数之和,求 ξ 的分布列; 1×1 1 2×2×1 1 P(ξ=6)= )1 个球,记随机变 =36. P从该袋子中任取 (ξ=5)= = , (2) ( 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 9 6×6 6×6 5 5 所以 ξ 的分布列为 量 η 为取出此球所得分数.若 Eη= ,Dη= ,求 a∶b∶c. 3 9 ξ 2 3 4 5 6 1 1 5 1 1 P 4 3 18 9 36
【步步高】2018版高考数学(文)(人教)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二章1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64张PPT)
*
答案
解析
第一个式子是n=1的情况,此时a=11=1;
第二个式子是n=2的情况,此时a=22=4;
第三个式子是n=3的情况,此时a=33=27,归纳可知a=nn.
命题点3 与数列有关的推理 例3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研究过各种多边形数,如三角形数
2.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 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 一般 到 特殊 的推理.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①大前提——已知的 一般原理 ; ②小前提——所研究的 特殊情况 ; 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 特殊情况 做出的判断.
答案
解析
利用类比推理,借助等比数列的性质,
2 b9 =b1+n· b17-n, 可知存在的等式为 b1b2„bn=b1b2„b17-n(n<17, n∈N*).
1 * 5.(2016· 青岛模拟)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 ( n ∈ N ),记 f(n) 2 n+1 =(1-a1)(1-a2)„(1-an),试通过计算 f(1),f(2),f(3)的值,推测出 f(n) n+2 答案 解析 2n+2 =________.
„
π -2 2π - 2 3π - 2 照 此 规 律 , sin 2n+1 + sin 2n+1 + sin 2n+1 + „ + 2nπ -2 × n × ( n + 1) 3 sin =____________. 2n+1
命题点4 与图形变化有关的推理
例4
(2017· 大连调研)某种树的分枝生长规律如图所示,第1年到第5年
【步步高】2017年高考物理(人教版浙江)一轮复习 课件 第12章1讲 动量和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等效代换动量的变化.
内容呈现
返回
考点二 动量守恒定律
【考点逐项排查】
1.内容 如果一个系统 不受外力 ,或者 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2.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不是系统内每个物体所受的合力都为零, 更不能认为系统处于 平衡 状态. (2)近似适用条件: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 远大于 它所受到的外力. (3)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 在该方向上 动量守恒. 3.动量守恒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 (1)m1v1+m2v2= m1v1′+m2v2′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 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2)Δp1= -Δp2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 (3)Δp= 0 ,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解析
B.2 m/s
解析答案
考点一 动量和动量定理
4.质量是60 kg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
1
2
3
4
跌下,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他被悬
挂起来.已知安全带的缓冲时间是1.2 s, 安全带长5 m,取g=10 m/s2,则安全带 所受的平均冲力的大小为( A.500 N B.600 N D.100 N )
自由落体h=5m
√
C.1 100 N
解析答案
考点一 动量和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的两个重要应用
1.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
[技巧点拨]
如果物体受到大小或方向改变的力的作用,则不能直接用I=Ft求变力的冲量, 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Δp,等效代换变力的冲量I. 2.应用Δp=FΔt求动量的变化 例如,在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求动量变化(Δp=p2-p1)需要应 用矢量运算方法,计算比较复杂,如果作用力是恒力,可以求恒力的冲量,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步步高》(第1课时)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步步高》(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步步高》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积极进取,就能不断攀登,步步高升。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自尊心逐渐增强,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心理。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他们需要通过实例来认识和理解抽象的道理,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学会正确对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勇于攀登,步步高升。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困难与挫折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学会正确对待。
2.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勇于攀登,步步高升。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困难与挫折的存在,以及如何正确对待。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2.课件: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教学道具:相关物品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引导学生思考:你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与挫折?是如何解决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困难与挫折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困难与挫折的例子,讨论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问题。
【步步高】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 12.3 算法与流程图课件 文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2015· 天津改编)阅读下边的流程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 出i的值为________. 4 解析 运行相应的程序.
第一次循环:i=1,S=10-1=9;
第二次循环:i=2,S=9-2=7;
第三次循环:i=3,S=7-3=4;
第四次循环:i=4,S=4-4=0,满足S=0≤1,
解析
该流程图共运行5次,各次2n的值分别是2,4,8,16,32,
解析答案
所以输出的n的值是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2015· 山东)执行下边的流程图,若输入的x的值为1,则输出的y的值 13 是________.
解析
输入x=1,x<2成立,执行x=2;
解析答案
一般形式是
.
答案
6.算法中的循环结构,可以运用循环语句来实现 (1)当循环的次数已经确定,可用“For”语句表示 “For”语句的一般形式为
说明:上面“For”和“End For”之间缩进的步骤称为循环体,如果省
略“Step步长”,那么重复循环时,I每次增加1.
(2)不论循环次数是否确定都可以用下面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结构当型 和直到型两种语句结构.
解析答案
命题点2 选择结构
例2 执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 ________.
①[-3,4]
②[-5,2]
③[-4,3]
④[-2,5]
解析答案
引申探究
若将本例中判断框的条件改为“t≥1”,则输出的s的范围是什么? 解 根据流程图可以得到,
步步高第十二章 12.4
知识回顾 理清教材
(其中 k 为非负整数).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由上式确定,则称 X 服从参数 为 N,M,n 的超几何分布.
基础知识
题型分类
思想方法
练出高分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夯基释疑
夯实基础 突破疑难
题号
1 2
答案
(1) √ (2) √ (3) × (4) √
2 1 P(Y=30)= 2= , C4 3 3 1 P(Y=40)=C2=2. 4 ∴Y 的分布列为
Y P
基础知识
20 1 6
30 1 3
40 1 2
思想方法 练出高分
题型分类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三 超几何分布
一袋中装有 10 个大小
思维启迪 解析 思维升华
【 例 3】
相同的黑球和白球. 已知从袋中 任意摸出 2 个球,至少得到 1 7 个白球的概率是 . 9 (1)求白球的个数; (2)从袋中任意摸出 3 个球,记 得到白球的个数为 X, 求随机变 量 X 的分布列.
由分布列的性质知
1-2q>0, q2>0, ) 1 2 + 1 - 2 q + q =1 2
2 ∴q=1- 2 .
基础知识
题型分类
思想方法
练出高分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一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
思维启迪 解析 答案 思维升华
【例 1】 设 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 量,其分布列为 X P 则 q 等于 A.1 2 C.1- 2 -1 1 2 0 1-2q 1 q2
由分布列的性质知
1-2q>0, q2>0, ( C ) 1 2 + 1 - 2 q + q =1 2 2 B.1± 2 2 2 ∴q=1- . D.1+ 2 2
20-21版:12.1 价值与价值观(步步高)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课标要求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探究点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1)内涵: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征: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试判断: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回事。
()提示×。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的价值(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①人生活在社会中,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即为个人的社会价值。
②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试判断:(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价值就在于享受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2)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提示(1)×。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
既要看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议题:为什么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1958年,我国决定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
32岁的黄旭华被选中参与研制,不久被任命为总设计师。
经过黄旭华和他带领的团队刻苦攻关,1981年,第一艘装有导弹的核潜艇顺利下水。
1988年,核潜艇步入最后的深潜试验。
深潜是核潜艇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项试验,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增强大家的信心,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黄旭华毅然与艇员一同下海。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步步高》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步步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步步高》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步步高”这一主题展开,旨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到努力、坚持和积累是实现自己目标的重要途径。
教材通过寓言故事、实例分析以及相关的道德和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但对于“步步高”这一概念的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实践活动来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步步高”的含义,认识努力、坚持和积累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步步高”的含义,认识努力、坚持和积累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步步高”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步步高”的含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步步高》教材。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案例:收集一些与“步步高”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4.道具: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道具,引导学生谈论“步步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寓言故事或案例,让学生初步感知“步步高”的含义。
21版:第十二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步步高)
素材分析
素材1 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对文化发 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美好生活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艺工作者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 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与21世纪的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社会 文明、生态文明等议题接轨,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让中华文化 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不表示自我封闭,需要“以我为 主、兼收并蓄”,以此来互补互促、互相提高,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答案 (1)新时代学习先锋人物精神,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并将 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锋人物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离不 开4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学习这种精神,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 (3)先锋人物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并发扬 了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学习先锋人物奋勇搏击、 敢闯敢试、永不停歇,推动时代发展。 (4)先锋人物能够把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习先 锋人物,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坚定文化自信。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7.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 高中数学 人教A版选修12【配套备课资源】第1章 章末复习课
栏
目 开
总计 674 326 1 000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01 的前提下认为 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与性别有关系?[P(K2≥10.828)≈0.001]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解 假设“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与性别无关”,由列联表中的数
据,可以得到:
本 课 时 栏
K2 的观测值 k=a+bcn+add-ab+cc2b+d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3)利用所求回归方程求出下列数据:
^
y i 61.833 68.533 75.233 81.933 88.633 yi-y^ i 0.167 3.467 -0.233 -0.933 -3.633
本 课
yi- y -30 -20 -17 -11 -7
时
栏 目 开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i=1
5
∑y2i =122+102+72+52+32=327,
i=1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5
∑xiyi=14×12+16×10+18×7+20×5+22×3=620,
i=1
5
本
∴b^
∑xiyi-5 x =i=15
∑x2i -5 x
2
y
=62106-605-×51×8×1872.4=-4406=-1.15.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步步高》(第1课时)说课稿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步步高》(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2《步步高》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成长的过程,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会成长,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关键是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有了一定的自我认识,但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还不够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培养积极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成长的过程,认识自我。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不退缩。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鼓励,自我激励,提升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成长的过程,认识自我。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不退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同时,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成长的过程,引出本课主题。
2.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理解成长的过程,认识自我。
3.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面对困难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4.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实例,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自我鼓励,自我激励,提升自信心。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积极向上的心态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的参与度,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21-22版:§2.2 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步步高)
§2.2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 学习目标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导语从前有个金店的天平坏了,天平的两臂长短不相等,店主不想购置新的天平,又怕别人说他缺斤少两,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先把顾客要购买的黄金放入左边的托盘中,右边托盘中加砝码得到一个读数,再把黄金放入右边的托盘中,在左边托盘加砝码得到第二个读数,然后把两个读数相加除以2作为黄金的最终质量出售.你觉得店主这个买卖做到诚信无欺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吧!一、基本不等式的证明与理解问题1 如图是不等式第一节课我们抽象出来的在北京召开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你还记得我们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吗?提示 正方形的边长AB =a 2+b 2,故正方形的面积为a 2+b 2,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2ab ,故有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实际上该不等式对任意的实数a ,b 都能成立,我们称该不等式为重要不等式.问题2 现在我们讨论一种特别的情况,如果a >0,b >0,我们用a ,b 分别替换上式中的a ,b ,能得到什么样结论?提示 用a ,b 分别替换上式中的a ,b 可得到a +b ≥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我们习惯表示成ab ≤a +b 2. 问题3 上述不等式是在重要不等式基础上转化出来的,是否对所有的a >0,b >0都能成立?请给出证明.提示 方法一 (作差法)a +b 2-ab =a +b -2ab 2=(a )2-2ab +(b )22=(a -b )22≥0,即a +b 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方法二 (性质法)要证ab ≤a +b 2, 只需证2ab ≤a +b ,只需证2ab -a -b ≤0,只需证-(a -b )2≤0,显然(a -b )2≥0成立,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方法三 (利用几何意义证明)如图AB 是圆的直径,点C 是AB 上一点,AC =a ,BC =b ,过点C 作垂直于AB 的弦DE ,连接AD ,BD ,故有△ACD ∽△DCB ,故CD =ab ,由于CD 小于或等于圆的半径,故用不等式表示为ab ≤a +b 2,由此也可以得出圆的半径不小于半弦. 知识梳理1.基本不等式:如果a >0,b >0,则ab ≤a +b 2,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2.其中a +b 2叫做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ab 叫做正数a ,b 的几何平均数. 3.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二、求简单代数式的最值例1 已知x >0,求x +4x的最小值. 解 因为x >0,所以x +4x ≥2x ·4x=4, 当且仅当x =4x,即x =2时等号成立,因此所求的最小值为4. 延伸探究1.当x <0时,求x +4x的最大值. 解 原多项式可变为x +4x =-⎝⎛⎭⎫-x +4-x , 因为x <0,则-x >0,故有-x +4-x ≥2(-x )·⎝⎛⎭⎫4-x =4,所以-⎝⎛⎭⎫-x +4-x ≤-4,当且仅当-x =-4x ,即x =-2时等号成立.故原式的最大值为-4.2.当x >1时,求x +4x -1的最小值. 解 因为x >1,故有x -1>0,所以x +4x -1=x -1+4x -1+1≥2(x -1)·4x -1+1=5, 当且仅当x -1=4x -1,即x =3时等号成立.因此所求最小值为5. 反思感悟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各项均为正;二是寻求定值,求和式最小值时应使积为定值,(恰当变形,合理拆分项或配凑因式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三是考虑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具备,检验多项式取得最值时的x 的值是否为已知范围内的值,故三点缺一不可.跟踪训练1 (多选)下面四个推导过程正确的有( )A .若a ,b 为正实数,则b a +a b≥2b a ·a b =2 B .若a ∈R ,a ≠0,则4a +a ≥24a·a =4 C .若x ,y ∈R ,xy <0,则x y +y x=-⎣⎡⎦⎤⎝⎛⎭⎫-x y +⎝⎛⎭⎫-y x ≤-2⎝⎛⎭⎫-x y ⎝⎛⎭⎫-y x =-2 D .若a <0,b <0,则a 2+b 22≤ab 答案 AC 解析 A 中,∵a ,b 为正实数,∴b a ,a b为正实数,符合基本不等式的条件,故A 正确. B 中,∵a ∈R ,a ≠0,不符合基本不等式的条件,∴4a +a ≥24a·a =4是错误的. C 中,由xy <0,得x y ,y x 均为负数,但在推导过程中将整体⎝⎛⎭⎫x y +y x 提出负号后,-x y ,-y x均变为正数,符合基本不等式的条件,故C 正确;D 中,对任意的a ,b ∈R ,都有a 2+b 2≥2ab ,即a 2+b 22≥ab ,所以D 错误. 三、最值定理问题4 你能写出基本不等式的几种变形吗? 提示 a >0,b >0时,有①ab ≤a +b 2;②ab ≤⎝⎛⎭⎫a +b 22;③a +b ≥2ab .由此我们发现若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我们可以求这两个数乘积的最大值,若两个数的乘积为定值时,我们可以求这两个数和的最小值. 知识梳理最值定理已知x ,y 都为正数,则(1)如果积xy 等于定值P ,那么当且仅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2)如果和x +y 等于定值S ,那么当且仅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14S 2,简记为: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注意点:(1)三个关键点:一正、二定、三相等.①一正:各项必须为正;②二定:各项之和或各项之积为定值;③三相等:必须验证取等号时的条件是否具备.(2)探求过程中常需依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拆项、凑项、配项等变换.例2 (1)设x >0,y >0,且x +y =18,则xy 的最大值为( )A .80B .77C .81D .82答案 C解析 因为x >0,y >0,所以x +y 2≥xy , 即xy ≤⎝⎛⎭⎫x +y 22=81, 当且仅当x =y =9时,(xy )max =81.(2)已知0<x <12,则y =x (1-2x )的最大值为______. 答案 18解析 由题意知1-2x >0,则y =x (1-2x )=12×2x ×(1-2x )≤12⎝⎛⎭⎫2x +1-2x 22=18,当且仅当2x =1-2x ,即x =14时,等号成立. 所以y 的最大值为18. 反思感悟 通过拼凑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策略拼凑法的实质在于代数式的灵活变形,拼系数、凑常数是关键,利用拼凑法求最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拼凑的技巧,以整式为基础,注意利用系数的变化以及等式中常数的调整,做到等价转换;②代数式的变形以拼凑出和或积的定值为目标;③拆项、添项应注意检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前提.跟踪训练2 (1)当x 取什么值时,x 2+1x 2取得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解 x 2+1x 2≥2x 2·1x2=2, 当且仅当x 2=1x2,即x =±1时等号成立. ∴当x =1或-1时,x 2+1x2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 (2)已知-1≤x ≤1,求1-x 2的最大值.解 当x =±1时,1-x 2=0.当-1<x <1时,1-x >0,1+x >0,∴1-x 2=(1+x )(1-x )≤⎣⎡⎦⎤(1+x )+(1-x )22=1,当且仅当1+x =1-x ,即x =0时取等号.∴1-x 2的最大值为1,此时x =0.1.知识清单:(1)基本不等式的推导与证明.(2)求简单代数式的最值.(3)最值定理.2.方法归纳:拼凑法.3.常见误区: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尤其是“当且仅当,等号成立”这八个字,更是不能缺少.1.不等式a 2+1≥2a 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A .a =±1B .a =1C .a =-1D .a =0答案 B解析 当a 2+1=2a ,即(a -1)2=0,即a =1时,等号成立.2.已知x <0,则x +1x-2有( ) A .最大值为0B .最小值为0C .最大值为-4D .最小值为-4答案 C解析 ∵x <0,∴-x >0,∴x +1x -2=-⎣⎡⎦⎤(-x )+1(-x )-2≤-2-2=-4.当且仅当-x =-1x ,即x =-1时“=”成立.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当x >0且x ≠1时,x +1x≥2 B .当x >0时,x +1x≥2 C .当x ≠0,x +1x的最小值为2 D .当x >0时,x +1x2的最小值为2 答案 B解析 选项A 不满足“取等号时的条件”,故不正确;选项C 不满足“各项必须为正”,故不正确;选项D 不满足“积为定值”,故不正确.4.当a ,b ∈R 时,下列不等关系成立的是________. ①a +b 2≥ab ;②a -b ≥2ab ;③a 2+b 2≥2ab ;④a 2-b 2≥2ab . 答案 ③解析 根据a 2+b 22≥ab ,a +b 2≥ab 成立的条件判断,知①②④错,只有③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机械振动考纲解读1.知道简谐运动的概念,理解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2.知道什么是单摆,知道在摆角较小的情况下单摆的运动是简谐运动,熟记单摆的周期公式.3.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概念,掌握产生共振的条件.考点一简谐运动的规律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x=A sin (ωt+φ)(1)变化规律位移增大时回复力、加速度增大振幅、周期、频率保持不变(2)对称规律①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回复力、位移、加速度具有等大反向的关系,另外速度的大小、动能具有对称性,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或相反.②振动物体来回通过相同的两点间的时间相等,如t BC=t CB;振动物体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等长的两线段的时间相等,如t BC=t B′C′,如图1所示.图1(3)运动的周期性特征相隔T 或nT 的两个时刻振动物体处于同一位置且振动状态相同.例1 如图2所示,弹簧振子在BC 间振动,O 为平衡位置,BO =OC =5cm ,若振子从B 到C 的运动时间是1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振子从B 经O 到C 完成一次全振动 B .振动周期是1s ,振幅是10cmC .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20cmD .从B 开始经过3s ,振子通过的路程是30cm解析 振子从B O C 仅完成了半次全振动,所以周期T =2×1s =2s ,振幅A =BO =5cm. 振子在一次全振动中通过的路程为4A =20cm ,所以两次全振动中通过的路程为40cm,3s 的时间为1.5T ,所以振子通过的路程为30cm. 答案 D 递进题组1.[简谐运动的理解]关于简谐运动的位移、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减小B .位移方向总是与加速度方向相反,与速度方向相同C .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背离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D .物体向负方向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向正方向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C解析 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A 错误;位移方向总是与加速度方向相反,与速度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B 、D 错误,C 正确.2.[简谐运动分析]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A sin π4t ,则质点( )A .第1s 末与第3s 末的位移相同B .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相同C .3s 末至5s 末的位移方向都相同D .3s 末至5s 末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答案 AD3.[利用对称性分析问题]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O 为平衡位置,当它经过点O 时开始计时,经过0.3s ,第一次到达点M ,再经过0.2s 第二次到达点M ,则弹簧振子的周期为( ) A .0.53sB .1.4sC .1.6sD .3s 答案 AC解析 如图甲所示,设O 为平衡位置,OB (OC )代表振幅,振子从O C 所需时间为T 4.因为简谐运动具有对称性,所以振子从M C 所用时间和从C M 所用时间相等,故T4=0.3s+0.2s 2=0.4s ,解得T =1.6s.如图乙所示,若振子一开始从平衡位置向点B 运动,设点M ′与点M 关于点O 对称,则振子从点M ′经过点B 到点M ′所用的时间与振子从点M 经过点C 到点M 所需时间相等,即0.2s .振子从点O 到点M ′和从点M ′到点O 及从点O 到点M 所需时间相等,为0.3s -0.2s3=130s ,故周期为T =⎝⎛⎭⎫0.5+130s =1630s ≈0.53s 考点二 简谐运动的图象1.2.振动图象的信息(1)由图象可以看出振幅、周期.(2)可以确定某时刻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3)可以根据图象确定某时刻质点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①回复力和加速度的方向:因回复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故回复力和加速度在图象上总是指向t 轴.②速度的方向:速度的方向可以通过下一时刻位移的变化来判定,若下一时刻位移增大,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是远离t 轴,若下一时刻位移减小,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是指向t 轴. 例2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图3(1)求t =0.25×10-2s 时质点的位移;(2)在t =1.5×10-2s 到t =2×10-2s 的振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动能、势能如何变化?(3)在t =0到t =8.5×10-2s 时间内,质点的路程、位移各多大?解析 (1)由题图可知A =2cm ,T =2×10-2s ,振动方程为x =A sin (ωt -π2)=-A cos ωt =-2cos 2π2×10-2t cm =-2cos100πt cm当t =0.25×10-2s 时,x =-2cos π4cm =-2cm.(2)由题图可知在1.5×10-2s 到2×10-2s 的振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变大,回复力变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势能变大.(3)在t =0到t =8.5×10-2s 时间内经历174个周期,质点的路程为s =17A =34cm ,位移为2cm.答案 (1)-2cm (2)变大 变大 变小 变小 变大 (3)34cm 2cm 变式题组4.[振动图象的理解]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4所示,质点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段是( )图4A .0~0.3sB .0.3~0.6sC .0.6~0.9sD .0.9~1.2s 答案 BD解析 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回复力方向相同,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是指向平衡位置;位移增大时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位移减小时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5.[应用图象分析运动过程]如图5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 点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 .t =0.8s 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B .t =0.2s 时,振子在O 点右侧6cm 处C .t =0.4s 和t =1.2s 时,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D .t =0.4s 到t =0.8s 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答案 A解析 从t =0.8s 时起,再过一段微小时间,振子的位移为负值,因为取向右为正方向,故t =0.8s 时,速度方向向左,A 正确;由题图乙得振子的位移x =12sin 5π4t cm ,故t =0.2s 时,x =62cm ,故B 错误;t =0.4s 和t =1.2s 时,振子的位移方向相反,由a =-kxm 知,加速度方向相反,C 错误;t =0.4s 到t =0.8s 的时间内,振子的位移逐渐变小,故振子逐渐靠近平衡位置,其速度逐渐变大,故D 错误.6.[应用图象求解有关物理量]如图6所示为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试完成以下问题:图6(1)写出该振子简谐运动的表达式;(2)在第2s 末到第3s 末这段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加速度、速度、动能和弹性势能各是怎样变化的?(3)该振子在前100s 的总位移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由振动图象可得A =5cm ,T =4s ,φ=0则ω=2πT =π2rad/s故该振子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 =5sin π2t cm(2)由题图可知,在t =2s 时,振子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此时加速度为零,随着时间的延续,位移不断变大,加速度也变大,速度不断变小,动能不断减小,弹性势能逐渐增大,当t =3s 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速度等于零,动能等于零,弹性势能达到最大值.(3)振子经过一个周期位移为零,路程为4×5cm =20cm ,前100s 刚好经过了25个周期,所以前100s 振子的位移x =0,振子的路程s =25×20cm =500cm =5m.对“理想化模型”的理解(1)确定振动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如图7所示,对应t 1、t 2时刻的位移分别为x 1=7cm ,x 2=-5cm.图7(2)确定振动的振幅,图象中最大位移的值就是振幅,如图所示,振动的振幅是10cm. (3)确定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振动图象上一个完整的正弦(或余弦)图形在时间轴上拉开的“长度”表示周期.由图可知,OD 、AE 、BF 的间隔都等于振动周期,T =0.2s ,频率f =1/T =5Hz.(4)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例如图中的t 1时刻,质点正远离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在t 3时刻,质点正向着平衡位置运动.(5)比较各时刻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例如在图中t 1时刻质点位移x 1为正,则加速度a 1为负,t 2时刻质点位移x 2为负,则加速度a 2为正,又因为|x 1|>|x 2|,所以|a 1|>|a 2|.考点三 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1.受力特征:重力和细线的拉力(1)回复力:摆球重力沿切线方向上的分力,F =mg sin θ=-mglx =-kx ,负号表示回复力F与位移x 的方向相反.(2)向心力:细线的拉力和重力沿细线方向的分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F 向=F T -mg cos θ.特别提醒 ①当摆球在最高点时,F 向=m v 2R=0,F T =mg cos θ.②当摆球在最低点时,F 向=m v 2max R ,F 向最大,F T =mg +m v 2maxR .2.周期公式:T =2πl g ,f =12πgl(1)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l 和周期T ,就可以根据g =4π2lT 2,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2)l 为等效摆长,表示从悬点到摆球重心的距离,要区分摆长和摆线长,悬点实质为摆球摆动所在圆弧的圆心. (3)g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例3 如图8甲是一个单摆振动的情形,O 是它的平衡位置,B 、C 是摆球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设向右为正方向.图乙是这个单摆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图8(1)单摆振动的频率是多大? (2)开始时摆球在何位置?(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 2,试求这个摆的摆长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 (1)由题图乙知周期T =0.8s ,则频率f =1T =1.25Hz.(2)由题图乙知,t =0时摆球在负向最大位移处,因向右为正方向,所以开始时摆球在B 点.(3)由T =2πl g ,得l =gT 24π2≈0.16m.答案 (1)1.25Hz (2)B 点 (3)0.16m 拓展题组7.[周期公式的应用]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 A .频率、振幅都不变B .频率、振幅都改变 C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答案 C解析 由单摆周期公式T =2πlg知,周期只与l 、g 有关,与m 和v 无关,周期不变,频率不变.改变质量前,设摆球运动的最低点与最高点的高度差为h ,最低点速度为v ,则mgh =12m v 2质量改变后,4mgh ′=12×4m ×⎝⎛⎭⎫v 22可知h ′≠h ,振幅改变,故选C.8.[周期公式的应用]如图9所示,一单摆悬于O 点,摆长为L ,若在O 点的正下方的O ′点钉一个光滑钉子,使OO ′=L2,将单摆拉至A 处释放,小球将在A 、B 、C 间来回振动,若振动中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5°,则此摆的周期是( )图9A .2πL gB .2πL 2gC .2π(L g +L 2g) D .π(Lg +L 2g) 答案 D 解析 根据T =2πL g ,该单摆有12周期摆长为L ,12周期摆长为12L ,故T =πLg+πL 2g=π(Lg+L2g),故D 正确. 9.[运动的周期性问题]如图10所示,光滑圆弧槽半径为R ,A 为圆弧的最低点,圆弧的最高点到A 的距离远小于R .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B 和C 都由静止开始释放,要使B 、C 两球在点A 相遇,问点B 到点A 的距离H 应满足什么条件?图10答案(2n -1)2π2R8(n =1,2,…) 解析 由题意知C 球做简谐运动,B 球做自由落体运动,C 、B 两球相遇必在点A .C 球从静止开始释放至到达点A 经历的时间为t C =T4(2n -1)=π(2n -1)2R g(n =1,2,…)B 球落到点A 的时间t B =2Hg因为相遇时t B =t C所以H =(2n -1)2π2R8(n =1,2,…)考点四 受迫振动和共振的应用1.受迫振动(1)概念:振动系统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动.(2)特点: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2.共振(1)现象: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2)条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3)特征:共振时振幅最大. (4)共振曲线:如图11所示.图11例4一砝码和一轻弹簧构成弹簧振子,如图12甲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该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匀速转动把手时,曲杆给弹簧振子以驱动力,使振子做受迫振动,把手匀速转动的周期就是驱动力的周期,改变把手匀速转动的速度就可以改变驱动力的周期,若保持把手不动,给砝码一个向下的初速度,砝码便做简谐运动,振动图线如图乙所示,当把手以某一速度匀速转动,受迫振动达到稳定时,砝码的振动图线如图丙所示,若用T0表示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T表示驱动力的周期,y表示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砝码振动的振幅,则()图12A.由图线可知T0=4sB.由图线可知T0=8sC.当T在4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4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D.当T在8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8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答案AC变式题组1.[受迫振动分析]如图13所示,A球振动后,通过水平细绳迫使B、C振动,振动达到稳定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3A.只有A、C的振动周期相等B.C的振幅比B的振幅小C.C的振幅比B的振幅大D.A、B、C的振动周期相等答案CD解析A振动后,水平细绳上驱动力的周期T A=2πl Ag,迫使B、C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A施加的驱动力的频率,所以T A=T B=T C,而T C固=2πl Cg=T A,T B固=2πl Bg>T A,故C共振,B不共振,C的振幅比B的振幅大,所以C、D正确.2.[振动图象分析]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如图14所示,则()图14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s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答案 B解析由共振曲线知此单摆的固有频率为0.5Hz,固有周期为2s;再由T=2πlg,得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周期增大,固有频率减小,则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高考模拟明确考向1.(2014·浙江·17)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坐游船,当日风浪较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cm,周期为3.0s.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cm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地登船的时间是()A.0.5sB.0.75sC.1.0sD.1.5s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简谐运动的知识点和建模能力,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游船的振动方程x =20sin (2π3t )cm ,游客能舒服地登船需满足的条件Δx =20cm -x ≤10cm ,解得0.25s ≤t ≤1.25s ,故游客能舒服地登船的时间Δt =1.0s ,选项C 正确.2.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y =0.1sin (2.5πt ),位移y 的单位为m ,时间t 的单位为s ,则( )A .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mB .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sC .在t =0.2s 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D .在任意0.2s 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均为0.1m答案 C解析 由y -t 关系可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1m ,选项A 错误;弹簧振子的周期为T =2πω=2π2.5πs =0.8s ,选项B 错误;在t =0.2s 时,y =0.1m ,即振子到达最高点,此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选项C 正确;只有当振子从平衡位置或者从最高点(或最低点)开始计时时,经过T 4=0.2s ,振子的位移才为A =0.1m ,选项D 错误,3.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A 、B 两点,历时1s ,质点通过B 点后再经过1s 又第2次通过B 点,在这两秒钟内,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为12cm ,则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分别是( )A .3s,6cmB .4s,6cmC .4s,9cmD .2s,8cm答案 B解析 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先后以同样大小的速度通过A 、B 两点,则可判定这两点关于平衡位置O 对称,所以质点由A 到O 时间与由O 到B 的时间相等,那么平衡位置O 到B 点的时间t 1=0.5s ,因过B 点后再经过t =1s 质点以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速度再次通过B 点,则从B 点到最大位移处的时间t 2=0.5s ,故从平衡位置O 到最大位移处的时间是1s ,故周期是T =4s ;质点通过路程12cm 所用时间为2s ,是周期的一半,所以路程是振幅的2倍,故振幅A =122cm =6cm ,故选B. 4.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15所示,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N/cm ,则( )图15A.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为5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B.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C.在0~4s内振子做了1.75次全振动D.在0~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3.5cm答案AB解析由简谐运动的特点和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可知,题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为F=kx=2000N/m×0.0025m=5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并且现在正在远离O点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A、B正确;由题图可读出周期为2s,4s内振子做两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s=0.5cm×4×2=4cm,C、D错误.练出高分一、单项选择题1.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振子在A、B两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B.振子在通过O点时速度的方向将发生改变C.振子的加速度方向总跟速度方向相反D.振子离开O点的运动总是减速运动,靠近O点的运动总是加速运动答案 D解析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故A、B为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最大,故A选项错误;振子在通过O点时速度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故B选项错误;由简谐运动的规律可知振子的加速度方向总跟位移的方向相反,跟振子的速度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故C选项错误;振子离开O点的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为减速运动,振子靠近O点的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故为加速运动,所以D选项正确.2.如图1甲所示,水平的光滑杆上有一弹簧振子,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振动图象可知()图1A.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t1B.在t=0时刻,振子的位置在a点C.在t=t1时刻,振子的速度为零D.从t1到t2,振子正从O点向b点运动答案 D解析A中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2t1,故A错;B中在t=0时刻,振子的位置在O点,然后向左运动,故B错;C中在t=t1时刻,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此时它的速度最大,故C错;D中从t1到t2,振子正从O点向b点运动,故D对.3.如图2所示,在曲轴上悬挂一弹簧振子,转动摇把,曲轴可以带动弹簧振子上下振动.开始时不转动摇把,让振子自由上下振动,测得其频率为2Hz;然后以60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摇把,当振子振动稳定时,它的振动周期为()图2A.0.25sB.0.5sC.1sD.2s答案 C解析匀速转动摇把,转速为60r/min,故转动频率为f=60 r/min=1r/s=1Hz,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故振子振动稳定后它的振动为1Hz,故周期为1s,故C正确,A、B、D错误.4.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则()A.若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Δ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B.若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Δt一定等于T2的整数倍C .若Δt =T ,则在t 时刻和(t +Δt )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等D .若Δt =T 2,则在t 时刻和(t +Δt )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 答案 C解析 此题若用图象法来解决将更直观、方便.设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B 、C 两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B 、C 两点的时间间隔Δt ≠nT (n =1,2,3,…),A 错误;B 、C 两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Δt ≠nT 2(n =1,2,3,…),B 错误;因为A 、D 两点的时间间隔Δt =T ,A 、D 两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均相等,所以A 、D 两点的加速度一定相等,C 正确;A 、C 两点的时间间隔Δt =T 2,A 点与C 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A 点弹簧是伸长的,在C 点弹簧是压缩的,所以在A 、C 两点弹簧的形变量大小相同,而弹簧的长度不相等,D 错误.5.一个做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周期为T ,振幅为A ,已知振子从平衡位置第一次运动到x =A 2处所用的最短时间为t 1,从最大的正位移处第一次运动到x =A 2处所用的最短时间为t 2,那么t 1与t 2的大小关系是( )A .t 1=t 2B .t 1<t 2C .t 1>t 2D .无法判断答案 B解析 振子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处,速度减小,振子从平衡位置第一次运动到x =A 2处的平均速度大于从最大的正位移处第一次运动到x =A 2处的平均速度,由t =x v 可知,t 1<t 2,选项B 正确.6.如图3所示,圆弧AO 是半径为2m 的光滑圆弧面的一部分,圆弧与水平面相切于点O ,AO 弧长为10cm ,现将一小球先后从圆弧的点A 和点B 无初速度地释放,到达底端O 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那么( )图3A.v1<v2,t1<t2B.v1>v2,t1=t2C.v1>v2,t1>t2D.上述三种都有可能答案 B解析小球在滑动中机械能守恒,易知v1>v2,小球在圆弧面上的受力类似于单摆的受力,且AO弧长为10cm,远小于圆弧的半径,故小球的摆角很小,小球的运动是简谐运动,而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这样小球从点A运动到点O和从点B运动到点O的时间相等,t1=t2.二、多项选择题7.如图4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 .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B .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C .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D .在t =0.5s 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E .由图象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答案 ABD解析 由振动图象可知,两单摆的周期相同,根据T =2πl g可知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选项A 正确;由题图可知,甲摆的振幅为10cm ,乙摆的振幅为7cm ,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选项B 正确;由于两球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两球的机械能无法比较,选项C 错误;在t =0.5s 时,乙摆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乙摆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甲摆的位移为零,所以加速度为零,选项D 正确;由题图能读出周期,因为不知道摆长,所以无法根据T =2πl g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选项E 错误.8.一根用绝缘材料制成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 ,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相连,静止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 后(如图5所示),小球开始做简谐运动,关于小球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 .球的速度为零时,弹簧伸长qE kB .球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qE kC .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D .运动过程中,小球动能的改变量、弹性势能的改变量、电势能的改变量的代数和为零 答案 BD解析 球的平衡位置为qE =kx ,解得x =qE k,在此位置球的速度最大,选项A 错误;球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qE k,选项B 正确;运动过程中,由于电场力做功,故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 错误;运动过程中,由于电场力和弹力做功,所以小球动能的改变量、弹性势能的改变量、电势能的改变量的代数和为零,选项D 正确.9.如图6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物体沿竖直方向在A 、B 之间做简谐运动,O 点为平衡位置,A 点位置恰好为弹簧的原长.物体由C 点运动到D 点(C 、D 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0J ,重力势能减少了2.0J .对于这段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物体的动能增加1.0JB .C 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C .D 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D .物体经过D 点的运动方向可能指向平衡位置答案 BD解析 O 点为平衡位置,所以其位置的长度小于原长,即弹簧原长位置在O 点上方,物体在A 、B 之间振动,所以A 、B 处的速度为零,将物体和弹簧看成一系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所以从C 点运动到D 点,动能减少1.0J ,故选项A 错误;从C 运动到D ,重力势能减少,说明高度降低,弹性势能增加,说明弹簧形变量增加,所以C 点可能在O 点的上方或者下方,故选项B 正确;因为弹性势能的变化量大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所以弹力大于重力,所以D 点在O 点的下方,故选项C 错误;由于振动过程具有往复性.所以经过D 点时可能向下运动也可能向上运动,故选项D 正确.10.某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A sin ωt ,振动图象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 .弹簧在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长度相同B .第3s 末振子的位移大小为22A C .从第3s 末到第5s 末,振子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D .从第3s 末到第5s 末,振子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答案 ABD解析 在第1s 末与第3s 末的位移相同,故弹簧的长度相同,故A 正确;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A sin ωt ,第3s 末振子的位移大小为:x =A sin 34π=22A ,故B 正确;x -t 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从第3s 末到第5s 末,振动的速度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故C 错误;从第3s 末到第5s 末,位移方向改变,故加速度方向也发生变化,故D 正确.三、非选择题11.如图8所示,质量M =0.5kg 的框架B 放在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k =100N /m 的轻弹簧竖直放在框架B 中,轻弹簧的上端和质量m =0.2 kg 的物体C 连在一起,轻弹簧的下端连在框架B 的底部,物体C 在轻弹簧的上方静止不动,现将物体C 竖直向下缓慢压下距离x =0.03 m 后释放,物体C 就在框架B 中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框架B 始终没有离开地面,物体C 始终不碰撞框架B 的顶部,已知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当物体C 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C 的加速度和此时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图8答案 15m/s 2 10N解析 物体C 在轻弹簧上静止时,设弹簧的压缩量为x 0,对物体C 有mg =kx 0解得x 0=0.02m当将物体C 从静止竖直向下缓慢压下距离x 后释放,物体C 就以原来的静止位置为中心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幅A =x =0.03m.当物体C 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物体C 有k (x +x 0)-mg =ma解得a =15m/s 2.当物体C运动到最低点时,设地面对框架B的支持力为F N,对框架B有F N=Mg+k(x+x0),解得F N=10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框架B对地面的压力为F N′=F N=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