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为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本学期我以《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为课题进行研究。

现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小结如下:一、读书方面(一)课内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潜移默化中逐步教会读书方法)在学习教材中的课文时,我们要求学生按三个层次来读:(1)读得正确;(2)读得流利;(3)读得有感情。

教学中,我们为了避免学生唱读、拖读、抢读、用嚷来代替朗读等现象,关键时候实验教师一句一句地为孩子做示范,理解一句朗读一句,让孩子学会听,学会读,引导孩子根据文章的内容,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语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从目前学生反应出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读好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二)借助课外书拓展知识面,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为增大孩子的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从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孩子能利用好课余时间大量阅读。

近一年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要求学生利用早晨和中午早到时间和课间在教室内阅读老师推荐的或自己喜欢的好书。

2、每天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

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我们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并要求“吃不饱”的同学可继续增加“营养”,阅读更多的好书。

习惯成自然,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从书中找到了乐趣,并爱上了书这位好朋友。

3、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课。

学生非常喜欢每周的阅读课,因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读的好文章,并且能把好书相互推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为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在读完书后把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讲给家长听,让家长评价,让学生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

刚开始,家长反映孩子讲起来很费力。

但是没过一个月,家长就高兴地告诉我们孩子的进步很快。

通过这样的训练,一学年快结束了,在我们班学生的读书笔记中经常会读到一些有血有肉丰满的语句,他们还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摘要】有效地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能力。

【Abstract】The investigative study is effectively take student’s independency, the exploring study as a foundation, under the teacher instruction, from the student life with the social life in the choice and the determination research topic, or the group cooperation’s way carries on by individual, through practices the gain direct experience by oneself, masters the essential scientific method, enhances the synthesis utilization to study the knowledge to solve the question ability, thus raises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bility.【Key words】Effective; Instruction; Elementary student; Investigative study2007年3月开始,我校在高年级开展《中小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的科研活动,2008年4月,该课题被列为“教育部新课程综合实践”项目重点子课题,目前正在有序的开展研究,计划2012年结题后在我校全面推广。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围绕教学、教育管理或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的活动。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是为了规范和促进这一活动而建立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组织管理:明确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责任,设立指导小组或教研组负责统筹和指导各类课题研究活动。

2. 课题选题:明确课题选题的原则和程序,鼓励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自主提出研究课题。

3. 研究计划:规定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研究目标和具体任务,确保研究活动的有序进行。

4. 管理指导:制定研究指导手册或指导意见,为教师提供研究方法、技巧和资料,指导他们进行研究工作。

5. 研究报告:规定课题研究的报告要求、时间节点和格式,要求教师及时向相关单位提交研究成果,并进行评审和交流。

6. 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对于优秀的研究成果,推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研究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领域的难题。

第 1 页共 1 页。

小学课题实施措施方案

小学课题实施措施方案

小学课题实施措施方案一、引言在小学教育中,课题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小学课题研究,既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小学课题实施措施方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二、课题选择与确定在进行小学课题研究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课题。

课题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兴趣,同时与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相符合。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确定课题:1.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2.参考教科书或课程标准中的热点问题或难点内容。

3.向其他教师、专家或学者请教,寻求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备选课题供学生选择,然后由学生通过投票等方式决定最终的课题。

在确定课题之后,教师需要明确课题的研究范围和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

三、课题导入与背景知识讲解在开始课题研究之前,教师需要对课题进行导入,并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讲解。

通过导入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题的意义、背景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导入和讲解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多种教具来辅助讲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例如小组讨论、问题引导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课题计划与任务分配一项成功的课题研究需要有合理的计划和明确的任务分配。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制定详细的课题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合理分配任务。

课题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目标和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方法和步骤:确定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

3.资源和时间规划:列出研究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安排。

4.任务分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合理分配研究任务。

教师在制定课题计划和任务分配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小学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小学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小学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1. 选择课题。

在选择课题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

比如,可以选择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

2. 制定研究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确定课题研究的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等具体内容,明确研究的步骤和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题研究。

3. 收集资料。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教师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习反馈等信息,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4. 实施研究。

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课堂教学实验、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形式,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相关数据。

5. 分析总结。

在研究结束后,教师需要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6. 完善成果。

教师可以将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和完善,形成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形式,分享给其他教师,也可以将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

1. 确定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2.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和任务。

3. 收集全面的研究资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实施研究时,注意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5. 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小学 小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 小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小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背景。

小学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因此,小学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

小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内容。

本课题旨在通过设计一些小课题,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科学实验、手工制作、小研究等。

三、实施步骤。

1. 了解学生兴趣。

首先,需要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便为他们设计有针对性的小课题。

2. 设计小课题。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能够吸引他们的小课题,可以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研究项目。

3. 实施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时间安排、物资准备、师生配合等方面的安排,确保小课题的顺利进行。

4. 指导学生。

在学生实施小课题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实验、总结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反思。

小课题实施结束后,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包括学生的表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为今后的实施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四、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小课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总结。

小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小学生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健康发展。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有强烈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参与其中。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来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

2. 鼓励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 多样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图书、录像和网络资源,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知识和信息。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自主思考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1. 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科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

2. 合作交流: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激发彼此的思维火花。

3. 提出问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实验等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研究性学习离不开科学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示范实验:教师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明白实验的步骤和要点。

2. 实验探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总结结果。

3. 实验报告:学生在进行实验后,需要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数据和结论等。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观察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来收集数据,通过总结来得出结论。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引言:科学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然而,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因此,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引导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科学兴趣、教授科学方法、提供资源和支持以及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四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一、培养科学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对科学的兴趣是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例如,组织实地考察、实验室观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

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科学实验视频等辅助工具,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和科学研究的经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科学问题。

二、教授科学方法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学生拥有科学知识,还需要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献阅读和科学报告撰写的基本技巧。

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文献可以了解前沿的研究进展,通过撰写科学报告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学生需要了解实验的设计方法,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和变量控制。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

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讨论和学术交流。

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讨论,学生能够加深对科学问题的理解,丰富科学研究的思路。

三、提供资源和支持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实验器材等实际物质支持。

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实验设备和器材的支持,教师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帮助。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科学文献和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最后,教师还可以安排科学研究小组,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科学研究项目。

小学生科学探究指导方案

小学生科学探究指导方案

小学生科学探究指导方案科学探究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提供一份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指导方案,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能力。

一、实践探究活动的目标与意义通过科学实验与观察,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学科的学习效果。

同时,实践探究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了解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家精神,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践探究活动的安排与步骤1. 确定主题:根据小学生的年级和学习内容,在教学计划中确定一个科学实验或观察的主题,可以是与日常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等。

2. 材料准备:根据实验或观察主题,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和材料,确保安全和实用性。

3. 实施过程:引导学生按照既定步骤进行实验或观察。

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规律,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解释。

4. 结果分析:帮助学生对实验或观察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与展示:鼓励学生总结实验或观察的过程和结论,可以通过展示板、报告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师和家长的角色与方法1. 教师的角色:教师应充当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支持。

教师要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家长的角色:家长应与教师密切合作,为孩子提供家庭实践探究的机会和支持。

可以鼓励孩子在家中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实践能力。

同时,家长也可以与孩子讨论实验或观察的结果,并一起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注意事项与评估方式1. 安全第一:教师和家长要确保实践探究活动的安全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材料,遵循实验安全规则。

小学课题研究制度

小学课题研究制度

小学课题研究制度1. 引言小学课题研究制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和学术能力。

2. 课题研究指导思想小学课题研究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课题研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小学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科学素养。

具体内容包括:•学生选择课题: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是科学知识、社会问题、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话题。

•课题研究设计: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法,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

•调查和数据收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文献查阅等工作,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数据分析和解释:学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结论和观点。

•研究总结和展示:学生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并通过报告、展示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4. 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小学课题研究由学校和教师共同组织和指导。

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学校的组织与支持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要求。

学校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施,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调查工具等,以支持学生的研究工作。

4.2 教师的指导与引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担任重要的指导角色。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研究方法,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监督和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成果。

4.3 学生的参与与合作学生是课题研究的主体,他们应当积极参与到研究活动中。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题,并组织自己的团队进行研究。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往往缺乏正确的实验方法和安全意识。

因此,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首先是准备工作。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应该帮助小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的实验项目。

这些实验项目应该简单易行,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其次,我们要为小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

这些材料应该易获取、无毒害,并且具备实验所需的功能。

最后,我们要向小学生介绍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安全规则。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和保障实验的安全进行。

其次是引导实验过程。

在小学生进行实验时,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要帮助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观察。

例如,小学生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水的沸腾点等现象。

然后,我们要引导他们进行猜测和假设。

例如,小学生可以猜测植物的生长与阳光、水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接下来,我们要帮助他们进行实验设计。

例如,小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来验证他们的假设。

最后,我们要帮助他们进行观察和总结。

例如,小学生可以观察实验的结果,并总结实验中发现的规律和问题。

最后是实验的教育意义。

科学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思考实验的意义。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实验的背后科学原理,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同时,我们还要帮助小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错误和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总的来说,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是一项既重要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适当的准备工作、科学的引导过程和正确的教育意义,我们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广大教师和家长有所启发,共同为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育贡献力量。

小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4.成果评价要公平、公正、公开,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本方案旨在为小学小课题研究提供指导,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小课题研究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前言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小学阶段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类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本方案旨在为小学小课题研究提供一套详细且具有操作性的指导,确保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学生根据兴趣和知识背景提出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筛选课题,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2.组建研究团队
-学生根据课题性质和兴趣,组建研究团队。
-每个团队推举一名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团队工作。
3.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团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等。
-教师审核研究计划,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1.遵循学术道德,严禁抄袭、剽窃现象。
2.教师关注研究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3.加强小课题研究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4.确保成果评价的公平、公正、公开。
八、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小学小课题研究提供详细指导,助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成长与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方案。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小课题研究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设立评审团,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3)根据评价结果,给予优秀研究成果奖励。
五、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对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2.各班级设立小课题研究指导教师,负责本班级学生的课题研究指导工作。
3.学校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网络资源等。

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课题研究计划

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课题研究计划

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课题研究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课题研究计划1研究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以“小学课堂教学有效组织形式研究”为课题的教研活动,为了提高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真正做到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本学期特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1、通过《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总结并形成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方法。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讨,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网络条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应用的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3、本学期我准备重点学习模式三网络资源教学应用十法中的“视听资源创境法”。

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计划:三月份:(1)学习学校课题组的总计划。

(2)写好《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3)撰写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四月份:(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有关《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理论知识。

(2)认真阅读课题有关老师研讨课的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五月份:(1)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2)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

(4)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上传个人博客。

六月份:(1)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2)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

(3)撰写个人课题小结,并参加校课题小结交流。

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课题研究计划2研究目的:1、探索出一些适合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小学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教育新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校本课题研究已成为适应新形势,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反思能力、创造能力、再生能力的迫切任务。

下面是有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1一、课题的提出:写话,主要指针对6—8岁儿童所进行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训练,主要由听、说、读、写四方面内容共同组成,目的在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打开他们的写话思路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写作的情绪。

低年级学生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

如何把握儿童语言思维发展的这段最佳期,保护儿童纯真的心理,培养作文爱好,消除动笔的畏难情绪,是很重要的。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

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从低年级开始语文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低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生活经历、阅读积累、识字写字都有限,有的学生语无伦次,有的学生离题万里,有的学生语言干巴,还有的学生说话时千言万语,而写话时却写不出几句话。

老师在指导写话时方法如果不得当,没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兴趣,没有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写话质量也会很低。

长此以往。

学生对写话就不会产生兴趣,对中高年级的写作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次实验针对低年级培养学生写话兴趣进行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新的评价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方法。

大胆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热情与愿望,创设宽松的写话环境,使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视写话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1、“低年级”的界定:低年级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概在6——8岁。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教案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提高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

下面将介绍教案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确定实验目标在教案中,明确实验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实验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年级、学科内容和学习目标相匹配。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要求的总结,确定实验目标。

实验目标可以包括学习特定的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理解和应用科学原理等。

第二步:设计实验流程在设计实验流程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和课程要求,确保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实验的难易程度。

实验流程应该清晰明了,步骤简洁明确,避免冗长复杂的描述。

同时,应该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三步:制定实验指导实验指导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重要工具。

实验指导应该具体详细地描述实验的步骤和要求,同时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理论依据。

在编写实验指导时,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图片、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兴趣。

此外,实验指导中还应提供相关实验数据的记录要求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第四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密切观察学生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时候及时介入。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五步: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在完成实验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制作,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教师还可以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

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引言:小学生的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题研究,小学生能够深入探究感兴趣的话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一、选题与构思:小学生课题研究的选题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知识。

选取兴趣广泛的话题,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如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也可以选择校内外的专题,如校园安全、健康饮食、书籍阅读等。

选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意识,确保课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课题设计与目标:小学生课题研究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科要求。

可以分为探究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两类。

探究性研究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实验性研究则需要学生进行具体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假设。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研究,都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具体实施目标和评价标准。

三、实施步骤和方法:小学生课题研究的实施需要明确步骤和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对课题进行引导和解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然后,学生可以进行文献查阅、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

接下来,学生应该分析和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并提出问题和解决思路。

最后,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录入数据等实践活动,并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记录习惯,及时汇报和展示研究成果。

四、评价与展示:小学生课题研究的评价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量。

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调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包括学校内部展示和校际间交流。

通过展示,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成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

五、注意事项:在小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监督。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常识和操作流程的讲解,并全程监督学生的实践活动。

小学生作文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作文课题研究方案

靛水街道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为了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县进修校提出的抓“有用有效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意见,加快教育科研的校本化,提高教育科研的务实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力打造一批专业化、研究型的教师队伍,促使小课题研究真实有用、规范有序、科学高效地运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1.确立小课题研究为学校“内涵发展”服务的意识。

“轻科研”转向“学、教、研相结合”,科研工作从“务虚”转向“务实”,促使学校的教育科研有效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强化“科研兴校”意识,把小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引导教师围绕“有效”、“高效”、“双赢”、“多赢”,探讨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评价、校本文化等方面内容,使小课题研究成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从而把“校本性问题、本土化研究、低重心运转、实质性收获,小步子发展”的科研工作思路落到实处。

2.确立小课题研究为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双赢课堂”服务,强化“科研提质”的意识。

落实“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改进即成长,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指导教师立足教学实际选择真实的、具体的、微观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完善,有效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教学过程中去做,答案到教学活动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去验”的研究文化。

3.确立小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强化“科研强师”、的意识。

坚持以“小、低、短、实"为小课题研究工作指导方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教师形成“为自己而研究”的课题意识,按照“小问题、低台阶、短时间、求实效”的原则开展小课题研究,促成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以研究者的行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对出现的教学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改进,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改进教学行为、形成教学思想,在实践、探索、反思、改进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核心能力,从而使小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有效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有效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有效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然而,由于实验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需要有效的引导。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一、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科学实验不仅是科学教育的一种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实验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在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知识,合理设计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应具有趣味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实验内容也要符合学科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在进行科学实验之前,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实验目的是指学生通过实验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意义和目标。

实验步骤是指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需要按照逻辑顺序编写清晰明了的步骤,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四、提前准备实验材料和器材在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

实验材料和器材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安全地操作。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材料和器材的准备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注意实验安全在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对实验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还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实验时,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和发现问题。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

小学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计划。

二、研究意义。

小学课题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思考教学中的难点和疑惑,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课题研究也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三、研究内容。

1. 选题的重要性。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在选题时,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与学生学习、成长密切相关的课题,以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研究目标的明确性。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时,教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明确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以及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在课题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四、研究计划。

1. 选题阶段。

在选题阶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学习习惯养成、阅读兴趣培养、情商教育等方面的课题。

2. 确定研究目标和意义。

在确定研究目标和意义时,教师需要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明确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效果。

3. 制定研究方法和步骤。

在制定研究方法和步骤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五、总结。

小学课题研究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小学生由于受到心理和年龄、认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时,必须选择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能被小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的方式,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生中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进行,而不至于流于形式。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认为,在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确定研究课题。

一、做好选题的准备
1、心理准备。

在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一开始时可能会摸不着边际,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课程,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⑴小学生自己认为搞研究只是大人们的事,与小学生无关,自己本身不感兴趣或缺乏自信;⑵在研究的过程中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甚至觉得研究活动做不下去了,从而半途而废。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向学生展示小学生搞研究性学习的案例,使学生自信自己也有研究的潜能。

其次,教给学生如何克服各种可能出现的障碍、去除学生的惧怕心理,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实践,只要尝试、实践了就是成功,不管是所取得的经验也好,教训也罢,都是收获。

2、知识准备。

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使小学生的研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我首先教给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如:怎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课题、从何处去选择课题、怎样筛选课题、怎样去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等,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别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

研究的课题不同,采取的研究方法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课题,也可以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手段去研究。

二、选择课题的原则
正确地选择研究的课题是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和必要条件,在确定选题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切忌好高莺远,贪大求全。

1、主体性原则: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确定研究方案、自主动手操作、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允许对同一课题出现几个层次不同的课题,更应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

2、发展性原则: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使小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

3、实践性原则: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一般应能很好地体现自然与社会、科技与生活,要能使小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获得关于社会、生活及科技进步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体验的同时真切体会到所学知识对科技的作用,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真切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4、可行性原则:小学生选择研究课题时,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特长,学校、家长及社区现有的教育资源,教师或聘请专家的指导水平,使研究性学习能真正落到实处。

5、创新性原则:小学生选题时要有自己的特点,有新的视角,力求对自己或对别人已有的认识有一个新突破。

三、选择课题的策略
小学生进行开展研究性的选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帮助其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克服观察障碍、思维障碍、寻找切入点障碍。

1、克服观察障碍。

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观察重点,强调这一观察与正在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其次,应事先为学生补充观察必备的知识和经验。

再则,要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注视各种细节,发现那些预料之外的现象并进行研究,就有可能获得创造性的发现。

2、克服思维障碍。

首先要着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其次,让学生知道,一般公开出版的书籍或权威人士的观点,总有一定的道理,也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3、帮助寻找切入点。

四、选择课题的确立
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多,问题的提出为选择研究课题奠定了基础,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对所有的人都能成为研究的课题,经过筛选之后课题才会更真实、更可靠、更有意义。

教师必须引导他们从中进行筛选并确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课题,并付诸实践。

这对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开展至为重要。

1、研究方案的制定。

小课题确立后,要求每一个研究小组认真讨论,共同拟定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形成具体完整的研究方案。

2、研究方案的内容。

课题名称、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本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本课题拟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具体的实施步骤(研究进度计划)、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课题研究所需设施、场地、经费预算、主要参考文献、预期成果等。

3、课题申报表的填写。

经过严密地论证后,最后要填写正式论证报告,送交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评审。

以上是我在小学生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研究中一点体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在研究性课题选择上继续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