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同质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剖析

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剖析

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剖析近年来,电视新闻在新闻市场上越来越深入人心,它把电视的优越性充分的发挥到电视新闻的播报上:声画一体,情景再现,更有同步直播使电视新闻在新闻市场上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同时,广泛的内容,及时的报道,深入的分析等,更是给了电视新闻有力的竞争力量。

然而,在电视新闻发展的今天,同质化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电视新闻的发展。

一、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分析1.选题同质化即新闻来源同质化。

当今的媒体生存已经成为信息化的生存时代,信息传播的公开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及当今传媒市场竞争化,促成了当下新闻选题同质化的现状。

在面对热点新闻事件,作为新闻媒体,每家媒体都不会希望自己的新闻中这一块是空白。

于是各路长枪短炮争先恐后的挤在新闻现场,没有现场报道转载,导致了打开电视千篇一律的新闻。

例如:08年,在北京奥运会轰轰烈烈举行的时候,赛场的状况无疑成为各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于是,出现这样的状况,无论何时,只要你打开电视,找到一档新闻栏目,便可以了解到今日其他频道新闻节目关于奥运会的全部内容。

大家都在关注同一件事情,网络这一天的新闻点,然后选出“一些”新闻发布到自己的平台上,于是各条相似甚至同一条新闻不断出现在荧幕上。

2.播报方式同质化中国地方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的一大景观。

例如:《直播南京》《直播西安》《直播威海》《南京零距离》《西安零距离》等电视新闻栏目,不仅栏目定位,节目理念,主持风格相似,而且节目的具体内容甚至包装形式的雷同” 在电视新闻播报方式的发展中,一种方式的成功往往会带来众家同行的效仿。

这样又形成了播报方式的同质化,各路媒体只追求在眼下竞争的跟进,而不注重自身改革与创新。

二、电视新闻的同质化的影响1、削弱了媒体作用,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媒体的级别不同,所报道的侧重面也不同。

媒体应在自己应关注的领域报道新闻事件,达到定位准确,使受众不同层面的了解社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而同质化的不分轻重、一拥而上,使电视新闻没有自身定位的特点,总是随波逐流。

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危害及差异化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危害及差异化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危害及差异化应对策略作者:王莹霏来源:《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23期摘要媒介产品的同质化竞争给都市报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而今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同质化竞争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复制便捷,信息的重复性更为严重。

文章明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现状,同质化造成了新闻缺乏深度报道,浪费人力物力,网络谣言泛滥的危害。

对此,文章提出应对同质化竞争的差异化战略,即四种路径:定位差异化、新闻产品差异化、生产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定位差异化。

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导致了诸多问题,需要依靠行业、新闻媒介和记者多方力量,践行差异化战略,合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同质化;差异化路径;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3-0004-02早前,都市报之间的同质化竞争现象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限制了报刊质量的提升和未来的长远发展。

而今,新媒体是既报纸、广播、电视外的“第四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布动态的主要渠道,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也出现了同质化竞争的现象,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探索新媒体时代新闻差异化实现路径值得关注。

1 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现状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是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的定位、价值标准、新闻内容及编排手法等方面都趋同的现象[1]。

由于新媒体的全时传播、全域传播、全速传播、全渠道传播等特性,出现各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的报道大同小异的情况,独家报道越来越少。

而随着技术的革新,某些媒体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板块、栏目设置等也迅速被复制、模仿,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新媒体时代各新闻媒体在各自搜集、整理的信息资源基础上都进行了一定开发利用,但在新闻内容、信息源、播发情况、加工方式、资源整合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现象,新媒体时代的互动特性还没有得到较深度开发[2],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需要注入一种活力,基于差异化战略,重新开发利用新闻信息资源。

浅析新闻同质化的原因、弊端与应对策略

浅析新闻同质化的原因、弊端与应对策略

大多是出于对某家媒体 的信任 ,从 中得 到有 用信 息 ,而新 闻同质化使受众从某
浅析 新闻 同质化 的原 因 、 弊 端 与应 对 策 略
口伍 华余
( 通辽 日报社 , 内蒙古 通辽 0 2 8 0 0 0 )
新 闻的同质化是指 不同媒介产 品的 风格定位 、 版面 ( 频道 ) 设置 、 受众市 场 、 新闻报道乃至广告模式都大同小 异 , “ 众
捷 的 发 展 途 皇 苎 径 而 模 妻 仿 和 沿 登 袭 寻 已 成 二 功 _ 报 纸
的人是谁?他们会怎样评价 自己所取得
的成 就 ? 于是 , “ 车市 会 客 厅 ” 栏 目应 运 而
生。
《 天 中晚报 ・ 食周刊》 推 出“ 小蕊寻食
记” , 以记 者 “ 小 蕊” 帮助读者 , 搜 寻 驻 马
店当地的地方特 色小 吃。 每年季节变换 ,

《 天 中晚报 ・ 房周刊》 推出了“ 夏 日社
区行 ” 系列报道 , 逐一寻找社 区居 民所面 临的生活 困境 , 并为大家剖析 , 寻求解决
之道 。
枯燥无味 , 《 天中晚报 ・ 商周 刊》 的财经类
版块做了一些尝试 , 推出了《 财富路上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些疾病流行之际 , 《 天中晚报》周刊部
就会及 时推出寻 医问药栏 目, 有针对 性 地介绍疾病的预防方法 、一些药品的治 疗效果 ; 这几 年 , 旅 游渐热 , 周 刊部 又适
总会 有 怎 样 的朋 友 ? 在他们眼 中, 最崇拜
明相关责 任人 的工作 态度还不够 端正 ,
当然也会影 响到读者 “ 品尝” 整个周刊的 情绪 , 对周刊 的伤害是相当大的。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同质化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同质化

2023.07由于传媒社会规范机制和商业利益的限制,媒体机构不得不通过资源信息利用价值最大化来获取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机构的层层把关限制了受众的视野,往往让受众囿于媒体提供的公众议题,沉浸在相似而趋同的拟态环境中。

这导致受众之间存在相同的价值判断,从而造成整个意见环境的失衡。

同时,受众满足于被动的“信息投喂”和表面性的信息,思维也因此固化。

这种趋势打破了价值和意义创造的多元性,阻碍了受众对于真正多元化、复杂化的现实世界的理解。

一、新媒体时代信息同质化新兴媒体并非指时间维度上出现的新的媒体,因而对其考察应回归媒介本身,立足于信息、语言、介质三个维度。

作为互联网时代第一代媒介形式,新媒体是指依托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及其应用。

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也对生产、发行和放映等方面产生了影响,使观众变成了更加活跃的“用户”。

在技术赋权下,传播的话语权逐渐下沉,信息生产的民主化和去中心化得以实现,生产主体也变得日益多元。

这也导致了以往传统媒体的“黄金时段”逐渐消失,全媒体时代随之到来。

信息同质化是指信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原本不尽相同的事物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变得相似甚至完全一致,丧失自身的独特性,甚至失去其原有属性。

就新闻传播领域而言,新闻同质化现象是指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新闻搭车”现象下媒体自身的观点、内容讯息、编排方式等均趋于相同的情况。

技术赋权使海量信息从互联网中扑面而来,拉近人与人、人与信息的关系,同时信息把关难度大大增加。

同等媒体条件使得内容能够在相似的环境中得到交流,达成表现形式和意识形态的双重统一。

与此同时,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大媒体机构聚焦时事热点,取长补短吸纳其他媒体内容,最大化节约报道时间以求迅速占领流量高地。

部分媒体不顾信息内容的质量,导致大量重复的内容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利于信息真相的深入挖掘和报道。

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0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近年来,地方媒体积极改革传统运营模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起新媒体矩阵,扮演着主导引领舆论的角色。

相较于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具有更为明显的全媒体优势,信息更新快且不受限制,具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化传播形式,既可以发布新闻信息也可以与受众互动。

地方媒体应重视新闻客户端,将其当作抢占移动客户端的重要工具,统领新媒体业务。

一、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困境(一)同质化严重当前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已经初具规模,但发展态势却天渊之别。

互联网具有开放、融通的特点,不受地域限制,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可供选择的新闻客户端数量也十分庞大。

事实上,除了中央级媒体以及京沪浙等强势地区媒体外,绝大部分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都处于末端,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并不高。

《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2018)中指出,从2014年开始我国媒体行业就出现了客户端热潮,不仅报业集团,有的电视栏目、广播频率也“跟风”发展客户端。

[1]从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传播效果来看,存在功能单一、内容同质化、下载数量少等问题,为了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部分客户端已经暂定了更新。

(二)活跃度低新闻资讯是地方媒体开设新闻客户端的初衷,但是地方媒体不管是在内容丰富度,还是话语权威性方面都落后于中央级媒体,同时也不如生活类客户端贴近群众生活,导致其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对于突发事件,群众会首选微信微博;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群众会更倾向于中央级媒体;对于健康养生,群众会更乐于找生活类客户端。

地方媒体很难在这些方面吸引群众目光。

同时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上发布的国内外新闻信息,几乎都是二手资料,很难达到中央级媒体的影响力。

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在运营过程中会受到技术、资金、人力等限制,在板块设计、新闻内容等方面难以形成传播特色,长此以往,容易引发马太效应,导致地方媒体与中央级媒体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

(三)运营艰难2019年中宣部推出了手机客户端——学习强国,这一平台集新闻性、思想性、服务性、综合性于一体,内容广泛、信息权威、更新速度快,学习强国的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劣势地位。

破解新闻同质化“三法”

破解新闻同质化“三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颜 氏后人接
20 0 9年 ,又是一 个伟大的年份 , 是
新 中国成立 6 周年 ,闽南 E报》 0 《 t 再次重 磅 出手 , 精心策划《 和国 6 共 0年 漳州记
忆》 特刊。特刊以漳州解放为开篇 , 陆续
钩沉 了新 中国成立后漳 州历史人文的方 方 面面 ,特刊共 3 O多期 , 0 9年初 开 20


更 加 了解报 纸 ,也让报 纸走 进读 者心
田, 而进一步打造媒体品牌形象 , 从 最终 达到读者与媒体 的双赢 。而这一 系列 品 牌宣传活动又以特刊的方式及时予 以相
关报道 , 就了新闻产 品的唯一性和不 造
法 的相近 、 面语言 的相似 等 ) 不消 版 倘
除, 长此 以往 , 易助长从 业 人员 的惰 容
经过近半年 的筹 划 ,0 8 “ 2 0 年 大众
篇, 年底适时落幕。在《 和国 6 共 O年 漳 州记 忆》 刊中 , 特 漳州 6 o年的沧桑 巨变
漳州木版 年画彩色 图片 、 漳州木版 年画
热 线 ” 民活 动将蛋 糕做 大 , 便 由记者 节
拉 开序 幕 、 以读 者月 方式 进行 , 活动 地
到新 闻。20 0 9年 1 0月 1 0日, 漳州木版

— 一- ・ 一 — 一 + ■ — 一 +- + -

个年头。为纪念这一伟 大的年份 , 闽 由《

南 日报》 策划发起 了“ 寻找与改革开放 同
生共长的人 ” 活动 , 通过报纸版 面的“ 寻
人启 事” 报道 ,2月 1 —— 改革 开放 l 8日
在读 者手 中绵延展 开 , 州读者 的阅读 漳

报纸新闻同质化及有效应对策略

报纸新闻同质化及有效应对策略

报纸新闻同质化及有效应对策略【摘要】报纸新闻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

本文首先介绍同质化问题的产生和应对策略的重要性,指出加强新闻编辑规范化培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强化新闻内容创新、拓展新闻报道领域、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等措施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结论部分提出,尽管同质化问题仍然存在,但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助力提升新闻质量,不断推动新闻行业发展。

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环境,新闻从业者和媒体机构需要持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和进步。

【关键词】报纸、新闻、同质化、应对策略、规范化培训、媒体融合、内容创新、报道领域、社会责任意识、新闻质量、新闻行业发展。

1. 引言1.1 同质化问题的产生同质化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新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闻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及新闻媒体追求点击量和流量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形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媒体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迅速吸引眼球、增加点击率,一些新闻媒体不惜采取标题党、夸大事实、制造矛盾等手段,导致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热点新闻被不断炒作,原创性和价值取向逐渐被淡化。

缺乏新闻编辑规范化培训、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闻从业人员也是导致同质化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质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新闻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必须通过有效的应对策略加以解决,以提升新闻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2 应对策略的重要性在面对报纸新闻同质化的问题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同质化现象导致新闻内容缺乏独特性和新颖性,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和信息饱和感,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和价值。

针对同质化问题,及时出台有效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制定规范化的新闻编辑培训计划能够提升编辑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他们的新闻理念和创作能力,从而打破同质化的困局。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平台融合、资源融合和内容融合,有助于拓宽新闻报道的视野和广度,丰富新闻产品形式和内容特色。

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及对策

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及对策

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及对策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类新媒体日益普及,而传统媒体也必须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观众的需求。

其中,城市电视台是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重要节点。

然而,随着城市电视台的大量涌现,同质化现象正在逐渐加剧,尤其是时政新闻融合报道方面。

因此,本文将探讨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及对策。

二、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在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中,同质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话题选择同质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中的话题选择,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

例如,在热点事件发生后,各大城市电视台几乎会对同一事件进行报道,导致报道内容雷同,缺少独特性和新颖性。

此外,在重大政治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场合,各大城市电视台的报道内容也普遍雷同。

2.报道方式同质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报道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

许多城市电视台在报道时,都采用相似的视觉语言和画面表现手法,致使节目包装、画面风格等均十分类似,缺乏差异化。

3.报道角度同质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中,报道角度也存在同质化现象。

例如,在涉及政府官员的报道中,许多城市电视台的报道角度和思路都较为一致,缺少独特性和新颖性。

此外,在处理新闻事件时,各大城市电视台的取材角度和评论观点也较为雷同,缺乏思想深度和分析性。

四、对策与建议1.加强内容创新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要想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内容创新,挖掘新闻故事中的人物、人情、人性,避免纯粹的事宜讲述,注重多方面细节描写,体现真实性和独特性,以此来打造更具价值和吸引力的内容。

2.坚持审美独特性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要加强审美和画面风格的独特性,有别于其他同行的包装和表现形式。

在画面构图上,可以使用不同的镜头,运用艺术处理手法,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提高观众的体验感和视觉享受。

3.创新报道手法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融合报道要注重创新报道手法,拓展报道思路,采取更为多样化的报道手法,如专访、纪实、从系列化报道等,加强思想性、深度性,同时要以独到的选题、独到的画面表现、独到的报道方式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视听体验。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着诸多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电视新闻报道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要如何应对现有的问题并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电视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1. 信息同质化当前,电视新闻报道存在着信息同质化的问题。

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在选择报道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雷同,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

这导致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呈现出了较大的雷同性,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使得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兴趣大幅下降。

2. 受众群体萎缩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而年轻一代的受众更加倾向于在互联网上获取新闻,而非通过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

这导致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受众群体不断萎缩,影响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3.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当前,一些电视新闻报道存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节目过分追求煽情和娱乐化,导致了报道内容的失真和偏颇,同时也降低了电视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4. 缺乏互动性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是单向传播的,观众无法参与缺乏互动性。

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对于新闻报道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希望能够参与到新闻报道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二、发展策略研究1. 提升内容质量为了解决信息同质化和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电视新闻报道需要加大对于报道内容的深度挖掘和质量把控。

加大对于报道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把控,同时也加大对于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追求,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引人入胜。

同时需要注重对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公信力,使得观众更加愿意相信和接受电视新闻报道。

2. 拓展报道形式在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上,可以进行更多的多元化尝试,拓展报道形式。

例如增加一些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纪录片等形式,使得报道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更加贴近观众的需求。

对新闻报道避免“同质化”的几点研究

对新闻报道避免“同质化”的几点研究

文化视野443对新闻报道避免“同质化”的几点研究张前锋 通化广播电视台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不断发展的传媒网络也给新闻报道提供了有效的传播途径,随之而来的,却是新闻报道的“同质化”趋势日渐显著。

导致此情况出现的具体原因以及应对政策就成了媒体人应该关注的问题,每一篇报道都有可能影响社会大众对事件的认知态度,因此更需要严谨的对待每一篇新闻报道。

关键词:视角;同质化;用心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1-0443-01一、导致同质化出现的主要原因1.新闻视角选择不当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和竞争都异常激烈,因此各家媒体之间新闻报道的竞争,也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同一个城市,会出现不同层次、不同平台的新闻媒体单位。

其中包括国家、省、市,甚至区县的这种新闻媒体单位。

各家新闻媒体单位在遇到社会热点问题及能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闻上,都在积极寻找新闻点希望能引起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并达到相应的点击率。

各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同一时间其出现同质化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对事件进行报道时选好切入点,摆脱传统通稿式的思维。

要想达到开篇就能吸引读者的目的,就要把握好同情心原则,从基层观点出发。

以大多数受众视角为出发点进行采编。

这样才能有机会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和关注。

2.流于形式,表面报道受当前大环境影响,各个岗位的考核指标及业务指标都在不断提升。

新闻记者也经常需要面对各类的业务考核指标。

当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时,新闻报导的内容往往容易流于同质化。

这也使新闻的报道更加的片面。

其内容也很难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

最终偏离了新闻报导的真实初衷。

其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也会不断下降。

新闻报道不应该流于形式,而更多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用心去发现事情的本质。

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新闻本身的内容。

首先做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新闻资源同质化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新闻资源同质化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棉之旅 ”都怀有期盼 。其次是记者提 问到位 。在和 展示了事故的发生、进展和现状。栏 目还从微博摘 拾花工唠家常式的对答中 ,记者问得 自然 ,拾花工 取相关文字图片报道 ,从酷 6等网站摘取视频资料 答得真实 。语言朴实无华 ,笑容 灿烂发 自内心 ,折 来丰富报道。这一天 的报道主要是汇集方方面面的 射 出的人与人之I 司的信任和温情 ,让人深受感动。 资讯 ,满足受 众了解事实的诉求。节 目还进行了新
7月 2 6日,当大 多数 新 闻媒体 对此事 的关注
性 ,需要记者走进基层 “ 沉”下去 ,寻找到富有新 对事故 进行了 8 条相关新闻组合报道 ,共计播 出了
让群众语言多一些 ,官腔 官调少一些 ; 让关乎民生 不那么紧 密时 , 有一 说一 栏 目依 旧采取立体式
视 听界 -6 011 1 .1 0 2
1. 6 微博关注最新进展
l. 7 铁路售票正常 乘客略显担忧 ( 日收视率 图) 1 . 问火车实名制 能否实至名归 当 8三 表 2 7月 2 5日 《 有一说一》 节目内容明细表 节 目特点 节 目特点 : 关于动车事故 的 8 条组合报道 。 收视 特点 : 9: 0到 1 :7 l 0 9 1 ,收视 率 从 4 0 .2
番。节 目一播 出,马上遭到不少 网友的谴责 : 他们
( 作者单位 : 无锡广播 电视集团无锡新周刊)
真 的是要钱不要命的亡命之 徒吗?他们的生存状态 你关注过吗?他们平时吃什 么喝什 么你知道吗?他
们是怎样养家糊 口的你了解 吗?
在这则新 闻报道里 ,苦 难不仅没有被 同情 ,反 而成了被嘲弄指责的对象 ,与拾荒人之死相关的深 层次 问题 ,也就难以得到发现或关注 了。记者应从 百姓视角人手 ,还原 生活本来的真实 ,更多地关注

浅析时政新闻同质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浅析时政新闻同质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浅析时政新闻同质化现象及应对策略作者:李丹丹来源:《科技传播》 2018年第20期摘要随着传媒生态环境的日新月异,新媒体数量的急剧增多,加上新闻源的公开化,给纸媒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

由于时政新闻资源获取渠道的单一,新闻信息来源过于趋同,导致围绕同一内容、同一题材的新闻大量出现在各大报纸、网络、客户端、公众号上,给受众留下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感觉;又由于部分纸媒和传统媒体在报道内容、手法、排版上趋同现象严重,大量“你有我有大家有”的稿件充斥版面,造成新闻报道的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报纸同质化的出现,造成了采编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读者对报纸新闻的信任度,影响了报纸新闻的社会价值,损害了报纸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鉴于此,文章主要对报纸新闻同质化现象进行探究,在分析其内在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推动报纸新闻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报纸;时政;新闻报道;同质化;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1-0048-02报纸新闻同质化更多的是指新闻内容的同质化,不管是对报纸媒体本身还是对受众均造成了伤害,如何从报纸媒体内部找寻应对新闻同质化现象的策略是重要课题,下面就对此进行分析和探究。

1 报纸时政新闻同质化现象及弊端虽然报纸时政新闻同质化对于报业发展而言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但其严重损害报纸时政新闻的多样性、丰富性,促使新闻内容仅仅在单一层次满足受众需求,导致单一信息的过量传播,使报纸新闻报道重复、低效,这无疑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同质化的报纸时政新闻缩小受众的选择面,损害受众知情权,使读者极易产生审美疲劳[1]。

所以,报纸时政新闻同质化浪费的报业资源不仅涉及采编人力、版面资源、纸张等,还包括浪费读者的时间、订报费。

而且现有的市场空间也无法承载更多价值雷同、同质化定位的报纸在同城并存。

综上所述,报纸新闻同质化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减低了受众对报纸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当读者只需通过一张报纸就能满足对时政要闻的阅读需求时,势必会造成许多报纸逐渐被边缘化,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慢慢走向衰亡;其次,报纸新闻同质化造成新闻报道片面化、碎片化,新闻没有亮点,舆论监督隔靴搔痒,不能切中时弊,势必会拉低报纸的社会价值,动摇其在主流媒体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传播力、影响力下降。

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危害及差异化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危害及差异化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危害及差异化应对策略作者:王莹霏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23期摘要媒介产品的同质化竞争给都市报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而今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同质化竞争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复制便捷,信息的重复性更为严重。

文章明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现状,同质化造成了新闻缺乏深度报道,浪费人力物力,网络谣言泛滥的危害。

对此,文章提出应对同质化竞争的差异化战略,即四种路径:定位差异化、新闻产品差异化、生产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定位差异化。

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导致了诸多问题,需要依靠行业、新闻媒介和记者多方力量,践行差异化战略,合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同质化;差异化路径;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3-0004-02早前,都市报之间的同质化竞争现象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限制了报刊质量的提升和未来的长远发展。

而今,新媒体是既报纸、广播、电视外的“第四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布动态的主要渠道,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也出现了同质化竞争的现象,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探索新媒体时代新闻差异化实现路径值得关注。

1 新媒体时代新闻同质化现状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是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的定位、价值标准、新闻内容及编排手法等方面都趋同的现象[1]。

由于新媒体的全时传播、全域传播、全速传播、全渠道传播等特性,出现各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的报道大同小异的情况,独家报道越来越少。

而随着技术的革新,某些媒体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板块、栏目设置等也迅速被复制、模仿,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新媒体时代各新闻媒体在各自搜集、整理的信息资源基础上都进行了一定开发利用,但在新闻内容、信息源、播发情况、加工方式、资源整合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现象,新媒体时代的互动特性还没有得到较深度开发[2],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需要注入一种活力,基于差异化战略,重新开发利用新闻信息资源。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分析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分析

201911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断取代着传统媒体的传播受众,已然成为当前新闻报道与数据传播的主要途径。

与此同时,基于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与技术优势,新闻报道出现“工厂式生产”和“批量化仿制”,即一次性采编、多样化发布、多方面转载,从而造成新闻资源的极度浪费,严重影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新闻受众的体验感。

一、“新媒体”与“同质化”的概念界定(一)关于“新媒体”“新媒体”的提出由来已久,但至今尚未出现标准的定论。

其中较为公认的说法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所做出的解释,即“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诚然,新媒体是基于传统媒体发展而来,但并非是新型(新兴)媒体的统称,而是一种永恒相对的概念,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演变,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含义。

因此,目前公认的新媒体概念也仅仅局限于当下所处的时代。

(二)“同质化”的界定与区分“‘同质化’本义是指不同事物在本质上的趋同。

不同的事物,本来各自相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向于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从而使其原本鲜明的个性变得模糊,甚至泯灭了自身属性”。

将这一定义延伸到新闻传播领域可以总结得出,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即指不同媒体的新闻报道在题材、内容以及形式等多方面出现相互摹仿,甚至复制,进而引发“众报同面、众台同声”的趋势。

并且,基于新媒体技术所产生的无纸化新闻报道中,传播速度的加快与传播途径的增加,使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现象愈发明显和突出。

二、当前新闻报道的特点及其“同质化”现象正如前文所说,新媒体技术的面世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改变着以往的新闻传播形态,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同时,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现象也随之发生改变。

(一)跨媒介与无差别:而今新闻报道的显著特点受新媒体技术的影响,新闻报道的概念正由“记者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逐渐过渡到“记者对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的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新闻同质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新闻同质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新闻同质化现象及应对策略作者:彭小安来源:《声屏世界》 2015年第4期彭小安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新闻源的公开化、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抢占有限受众市场和有限信息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南京地区每天有12家综合类报纸出版,但各报纸在报道内容、报道手法、编辑组合乃至版面设计上趋同现象严重,品牌区分度模糊。

新闻同质化不仅损害了受众对多元信息的知情权利,而且削弱了媒体的品牌效应和竞争力,甚至引发竞相降价的恶性竞争,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如何竞争共有新闻,尤其是如何实现对共有新闻的提升和转换,摆脱资源共有、内容同质的困境,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课题,亟待媒体有效回应。

新闻同质化的原因在媒体竞争不十分激烈的同城媒体中,尤其是一些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记者之间的“串稿”现象就更甚。

那么,同城“串稿”现象为什么会这么严重?一是在同城媒体中,行业记者长期共同跑一条线,容易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圈子,逐渐会产生一种非正常的资源共享体系,这有利于记者相互之间通过各自的关系网络扩大个人的信息来源。

一名记者获悉一条有新闻价值的线索,采访后就立即告知其他媒体的同行。

这些“串稿”署的自然是各大媒体记者的名字。

通过这样的交换,各媒体记者间有了一定的默契,也形成了较为牢固的协作关系。

因担心细节有疏漏,通过“串稿”取长补短,相互补充。

二是不少媒体为了防止遗漏重大稿件,制订了“漏报”惩罚措施。

记者因担心“漏报”重要新闻而遭惩罚,因而在无法到达采访现场时,让同行捎带一份材料或者将所写新闻直接传给自己,略加修改后发稿,这大多为分管条块的新闻。

三是“串稿”可以为记者带来更多实际利益,发稿量大不但稿酬多,与其他媒体记者的人际关系也会搞得更好。

四是现在很多单位都很重视宣传,遇有好的新闻素材,就会把同城所有媒体都请来,形成立体式报道;有的记者懒惰,把别人的材料拿来,一个字不改就发稿,其结果是同城媒体当天或次日见报和播发的部分新闻,不仅题材相似,甚至结构也类似,而且行文风格和叙事角度也同质。

浅谈新闻同质化现象的思索与对策

浅谈新闻同质化现象的思索与对策

纵 观 现 在 媒 体 , 同一 新 闻 事 件 报 道 时 视 角 趋 同 , 格 接 对 风 近 , 色 不 多 , 人 一 面 。 种 格 式 化 的报 道方 式 , 出 一 辙 的 特 千 这 如 新 闻语 言 , 同 的版 面 风 格 , 内称 为新 闻 同质 化 。 雷 业
海 。红海代表现今存在 的所有 产业 ,这是我们 已知的市场空 间; 蓝海则代 表当今还 不存 在的产业 , 这就是未知的市场空间
能, 必须采取有效方式 , 量避免新 闻同质现 象的滋生 蔓延。该文从观察 当代媒体 同质现象切入 , 尽 分析其产 生
的 内外部原 因, 出差异化是避免新 闻同质化的 良好 对策 , 提 并对 国有企业对外新 闻宣传创新做 出有益探 索。
关 键 词 : 闻 同质 化 ; 闻 渠 道 ; 业 新 闻 宣 传 ; 异 化 新 新 企 差 中 图分 类 号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G2 0 A 文 章 编 号 :0 5 5 1 ( 0 0)2 0 7 — 1 1 0 — 3 2 2 1 0 — 0 3 0
需 要 记 者 长 期 的 观 察 、 累 和思 考 , 积 是对 新 闻 的深 化 。 而且 , 一
张有公 信力 的报纸 , 既需要 有 自己的“ 灵魂 ” 又要有 观点性 、 ,
述 评 性 和 问 题 性 新 闻 ,其 作 用 与 社 论 相 近 ,代 表 着报 纸 的 立
史学家 的立场呢? 斯宾诺莎说 :不赞美 , “ 不责难 , 也不惋惜 , 但 求 了解认识而 ” 另外 ,新闻同质化现象与新闻从业人员 的 自身素质是分 不采访时的资料获取 、 素材选 取 、 后期加工 等过程 中处 理不
这 种 格 式 化 的新 闻失 去 兴 趣 , 生 审 美 疲 劳 。 产

当前新闻App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当前新闻App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当前新闻App的发展困境与对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闻App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App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应对这些困境并找到发展的对策成为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困境:1. 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众多新闻App在内容上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大量的内容来自于传统媒体,缺乏独特的观点和资源。

这种同质化严重降低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意愿和兴趣,也使新闻App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2. 用户粘性不足新闻App的用户粘性不足是其发展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随着新闻信息的快速更新和传播,用户往往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同一新闻,而且很少有用户会长时间停留在某一个新闻App上。

3. 广告变现困难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告变现对于新闻App来说越来越困难。

用户对于广告的容忍度降低,也使得新闻App在广告变现方面面临着挑战。

4. 用户体验有待提升部分新闻App在用户体验上存在不足,可能出现卡顿、加载慢、推送量大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二、对策建议:1. 提升内容质量提升新闻App的内容质量是摆在首位的任务。

新闻App需要不断加大自身的新闻采编团队,注重内容的原创性和独特性,打造具有专业水准和品牌特色的内容。

引入内容推荐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送,打破同质化现象。

2. 强化用户互动新闻App需要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引导用户参与评论、分享、互动等活动,提高用户粘性并建立用户社区。

还可以推出优质的付费内容或会员服务,增加用户黏性,提高用户留存率。

4. 提升用户体验新闻App需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解决卡顿、加载慢等问题。

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优秀用户体验设计,改善界面设计,提高操作流畅度,提升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5. 多元化发展新闻App需要多元化发展,拓宽业务范围,积极探索视频、直播、社交等新型业务,实现用户增长和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三、结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闻App必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解决新闻App的发展困境,需要行业内各方共同努力,从内容创新、用户互动、广告变现、用户体验等方面全面提升,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迎接新的挑战。

报纸新闻同质化及有效应对策略

报纸新闻同质化及有效应对策略

报纸新闻同质化及有效应对策略作者:张学志来源:《科技传播》 2017年第23期摘要现阶段,报纸媒体在新闻价值判断、同题报道角度、新闻版面编排和新闻信息来源日益趋同的影响下,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不仅降低了读者对报纸新闻的忠诚度,而且还削减了报纸新闻的社会价值。

本文从分析报纸新闻同质化成因和弊端入手,提出应对报纸新闻同质化的策略,期望对开辟报纸新闻事业发展新路径有所帮助。

关键词报纸新闻;同质化;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200-009-021 报纸新闻同质化成因分析1.1 新闻价值判断趋同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事件的重要标准,不同的采编人员对同一新闻事件价值的不同判断,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基于这一前提,报纸的新闻版面才能更加丰富。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编辑人员拿到记者从现场收集回来的新闻素材时,并未对其中的新闻价值进行独立判断,而是与本地区的其他媒体进行比较后,确定处理方式,由于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趋同,从而导致报纸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1.2 同题报道角度趋同虽然同题竞争可能会造成报纸新闻同质化,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必然的,只有当同题竞争未能拉开差距时,才会引起新闻同质化的现象,这里所指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对新闻素材的认知程度、处理方法以及专业语言的运用等方面。

从目前的情况上看,报纸新闻同质化的突出问题是对同一时政要闻没有独特的看法,致使稿件千篇一律。

1.3 新闻版面编排趋同当前,许多家报纸在新闻版面编排上的相似度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闻版面风格相似,多家报纸采用大标题、大版面报道主要新闻,并用小标题引导读者阅读路径,这种多报一面的版面编排风格易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

二是版面架构与内容相似,多家报纸新闻版面均分为重点新闻、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版面,版面内容涉及财经、文体、民生以及综合新闻,严重缺乏版面架构与内容创新。

1.4 新闻信息来源单一从新闻的采编实力上看,报纸相对比较有限,通常情况下,在对各类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使用的都是新华社及其他单位的稿件,由此导致多家报纸的时事要闻内容类似。

如何避免时政新闻可读性差和同质化现象──从借鉴学习“华尔街日报体”谈起

如何避免时政新闻可读性差和同质化现象──从借鉴学习“华尔街日报体”谈起

如何避免时政新闻可读性差和同质化现象──从借鉴学习“华尔街日报体”谈起《新安晚报》每天开展“每日评报”,通过与同城报纸以及全国最有影响的报纸比较,找出自己的得失,研讨办报业务。

在最近的评报中,有两个问题经常被提起,一个是时政新闻可读性差,二是时政新闻同质化。

这实际上是所有晚报面临的问题。

我们知道,晚报大多是以社会新闻和舆论监督新闻起家的。

传统的晚报强调社会新闻、偏重或倚重于情感报道和批评报道,时政新闻和财经新闻几乎很少,即使有,也是淡化处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都市报”的出现,晚报传统的办报理念和编采操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一些晚报也喊出了“做主流媒体”的口号,要做“主流”必然要关注高端人群和主流人群,加大时政与财经报道的内容和份量。

但问题是,当时政和财经等内容被广泛重视后,因为没有及时找到时政新闻和财经新闻的“晚报化”方式,时政新闻本身存在的容易枯燥、干瘪、生硬、索然无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晚报的可读性。

一个时期以来,新闻重要性增强了,但可读性差了,新闻报道面广了,但新闻差异性少了。

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中,一些晚报在又想主流又担心可读性差两者之间苦苦徘徊,摇摆不定,患得患失。

时政新闻和财经新闻被晚报重视后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相对于社会新闻多渠道的来源,时政新闻的主要来源渠道大多“同一”,不是新闻发布会,就是各部门的文件材料。

在过去报纸少,竞争小,信息不发达的情况下,媒体容易独占新闻资源,但随着信息的公开化、报媒数量的增加,以及竞争的白热化,时政新闻的来源由某一个新闻媒体独享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同题竞争已成为时政新闻的主战场。

同题竞争容易引起同质化现象,但同题竞争并不代表必然会出现新闻同质化。

新闻同质化是由于在同题竞争中没有拉开距离造成的。

这个距离体现在对新闻认知程度的深浅、写作手法的异同、版面语言的运用等等方面。

而现今存在于晚报都市报的问题是,同一重大时政新闻,出现在不同的报纸上,没有独特的角度,也没有自己的写法,记者写出的稿件几乎千人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同质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作者:彭小安
来源:《声屏世界》2015年第04期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新闻源的公开化、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抢占有限受众市场和有限信息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南京地区每天有12家综合类报纸出版,但各报纸在报道内容、报道手法、编辑组合乃至版面设计上趋同现象严重,品牌区分度模糊。

新闻同质化不仅损害了受众对多元信息的知情权利,而且削弱了媒体的品牌效应和竞争力,甚至引发竞相降价的恶性竞争,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如何竞争共有新闻,尤其是如何实现对共有新闻的提升和转换,摆脱资源共有、内容同质的困境,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课题,亟待媒体有效回应。

新闻同质化的原因
在媒体竞争不十分激烈的同城媒体中,尤其是一些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记者之间的“串稿”现象就更甚。

那么,同城“串稿”现象为什么会这么严重?
一是在同城媒体中,行业记者长期共同跑一条线,容易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圈子,逐渐会产生一种非正常的资源共享体系,这有利于记者相互之间通过各自的关系网络扩大个人的信息来源。

一名记者获悉一条有新闻价值的线索,采访后就立即告知其他媒体的同行。

这些“串稿”署的自然是各大媒体记者的名字。

通过这样的交换,各媒体记者间有了一定的默契,也形成了较为牢固的协作关系。

因担心细节有疏漏,通过“串稿”取长补短,相互补充。

二是不少媒体为了防止遗漏重大稿件,制订了“漏报”惩罚措施。

记者因担心“漏报”重要新闻而遭惩罚,因而在无法到达采访现场时,让同行捎带一份材料或者将所写新闻直接传给自己,略加修改后发稿,这大多为分管条块的新闻。

三是“串稿”可以为记者带来更多实际利益,发稿量大不但稿酬多,与其他媒体记者的人际关系也会搞得更好。

四是现在很多单位都很重视宣传,遇有好的新闻素材,就会把同城所有媒体都请来,形成立体式报道;有的记者懒惰,把别人的材料拿来,一个字不改就发稿,其结果是同城媒体当天或次日见报和播发的部分新闻,不仅题材相似,甚至结构也类似,而且行文风格和叙事角度也同质。

新闻同质化的弊端
就媒体内部而言,一是造成了采编人力资源的浪费,同一新闻事件多家媒体记者同时采访,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二是浪费了宝贵的版面资源。

对受众的伤害也非常明显:一是经济上的伤害。

不少受众订了多份报纸,因为同一新闻事件的重复刊登而仿佛看同一张报,造成了订报费的损失;二是时间上的伤害。

新闻多是一次性的消费,而各媒体对新闻的重复刊播造成了受众时间上的损失;三是受众信任度的伤害,这也是最大的伤害。

受众看报纸电视,大多是出于对某家媒体的信任,从中得到有用信息,而新闻
同质化使受众从某报某电视获得的有用信息越来越少,从而对其信任度随之降低。

对受众的伤害最终结果是伤害媒体自身。

同题竞争容易引起同质化现象,但同题竞争并不代表必然会出现新闻同质化。

新闻同质化是由于在同题竞争中没有拉开距离造成的。

这个距离体现在对新闻认知程度的深浅、写作手法的异同、新闻语言的运用等等方面。

而现今许多报纸电视同质化的问题是,对同一重大新闻事件没有独特的角度,没有独特的写法,写出的稿件几乎千人一面。

可以说,目前新闻的同质化现象已直接影响了读者(观众)对媒体的忠诚和尊重。

新闻同质化的应对策略
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媒体不管在内容定位上还是报道策略上,都力图和其他媒体形成差异,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面对严重的新闻同质化现象,“独家新闻”的新鲜感和独特性是突破同城媒体同质竞争藩篱的制胜因素。

信息时代的独家,更应被理解为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从“人后我先”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内涵转变。

媒体应将关注点从最初的时效性、独占性转向新闻报道本身所具有的深刻性和独特性,新闻的内在价值越来越成为新闻的重要内涵。

独家新闻的孕育——前期组织策划:新闻策划不等于策划新闻,它是在恪守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新闻规律对报道运作诸环节的预先谋虑,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想。

通过对人力、物力、信息资源的配置,提高报道的有序性、有效性和节奏感,避免面对同源新闻时报道内容和方式落入窠臼。

在独家新闻的生产线上,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环节。

2008年4月15日,成都几家都市类报纸同步报道:成都某医院一名女医生不堪种种压力,给自己注射百草枯,经14天抢救无效,于4月14日凌晨离世(以下简称为“百草枯新闻”)。

从常理推断,一个人放弃生命,绝对不是一个简单原因的结果,而是复杂因素的合力使然和痛苦挣扎的抉择。

某报仅从职称考试受挫的角度来解读一位女医生的自杀,另一家则从“被领导骂”的唯一角度来解读事件。

而《成都商报》在得到这条线索后,立即组织编采人员进行前期策划,最后派出多路记者从工作、家庭、情感、学业、心理等角度进行采访报道,基本上还原了事件形成的来龙去脉,覆盖了新闻应有的信息。

“百草枯新闻”同题竞争,如果是某个媒体的独家新闻,报道的种种缺失就会被独家所遮蔽;如果没有比较,前两家报纸的报道不失为一篇难得的好稿;如果没有竞争,这两报的后续报道或许能弥补前期报道的不足。

但是,《成都商报》的同题同步介入,并且一次到位,在竞争上降低了两报追踪出彩的可能。

这就是共有新闻资源竞争的特征,《成都商报》的一次成功策划,覆盖了新闻价值的主体要素,从新闻点位的全面性和新闻角度的平衡性,超越了两报的单一呈现,把共有新闻操作成独家。

独家新闻的处理——后期编辑整合:在新闻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工作是新闻传达至读者的最后一个关卡,它是传播活动的集大成者和总把关人。

因为编辑所处的位置相对超脱,更多地从全局上考虑问题,对报纸的立场和原则把握得更加到位,因此有可能看到记者尚未意识到的问题,发现新闻素材中潜在的价值,找到更好的报道角度。

有时一条稿件的主题与另一稿件的主题是对立的或相关的,编辑通过对比、联想、拓展,就能提升出更深刻的思想。

在大编辑时代里,许多重大的、有深度的、具有多角度的独家新闻正是编辑对新闻素材“再认识”“再创作”的成果。

媒体间同题新闻共有的是内容,在内容之外,比如,视觉表达、写作手法、新闻梳理、资源整合、版面规模等包装手段,就没有既定的约同性。

而“包装”尽管属于非新闻要素,但作为版面语言构成在新闻中,成为读者(观众)阅读的内容。

并且,“包装”决定了内容呈现的方式,影响读者(观众)对新闻的获取。

事实上也是如此,不同的包装形成不同的内容格局,也就形成内容的差异。

所以,差异化包装手段也是评价共有新闻独家操作的要素。

这里继续以“百草枯新闻”为例,《成都商报》记者、编辑从“百草枯新闻”当事人生前的日记中解读出系列重要线索,并按照日记线索进行采访、写作、编辑,把一些典型的、原本的日记内容整合到新闻和版面中,形成以具体时间为线、以具体事件为点的日记体表现形式,把繁复、长篇的文字梳理得舒展,展现出内容脉络的清晰和阅读形式的了然,从写作手法到版式风格都体现了差异。

同时,翻拍了一些日记图片,配置在新闻中。

在重要新闻操作中,把新闻做足做重,其中就包含:相应做大新闻的版面规模。

可见,要在同题新闻竞争中更具震撼性和冲击力,从量上进行独家规模操作,可以形成压倒性优势。

贯穿始终的是一线记者的竞争:在独家新闻的生产流水线上,前期策划进行的是产品设计,后期编辑开展的是产品加工,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是一线记者的竞争。

信息社会对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愈来愈全面。

在一些突发新闻的现场,不少记者是采、写、摄、拍、播能力俱全的多面手。

但这只是具备了抢夺独家新闻的物质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记者竞争意识的比拼、冒险精神的竞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准确的判断力的较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独家新闻提升了媒体突破同质化的核心竞争力,但对其追逐必须防止负面影响的出现,主要有为了追求头条和时效、疏于核对事实产生的失实报道,为了追求轰动效果进行大肆的渲染和煽情,以及功利心切制造假新闻。

因为不论采取何种报道手段、采写方式,取材真实和忠于事实始终是独家新闻的最基本要素。

(作者单位:吉安市广播电视台)
栏目责编:吉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