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故措施-化学专业分解

合集下载

化学专业反事故措施

化学专业反事故措施

化学专业反事故措施目录一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3)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 (3)2 防止火灾事故 (7)3 防止人身触电伤害事故 (11)4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 (13)5 防止机械伤害事故 (15)6防止灼烫伤害事故 (17)7 防止起重伤害事故 (20)9防止中毒与窒息伤害事故 (23)二防止压力容器等承压设备爆破事故 (26)三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31)一防止人身伤亡事故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1严格贯彻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以及“线路部分”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

1.2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1.3高处作业人员除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外,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第15.1 条各项基本规定。

1.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合格(体格检查至少每两年一次),凡不适宜高空作业的疾病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防晕倒坠落。

1.5高处作业前排查处理作业环境、工作布局、材料结构、设备状态、防护设施的隐患。

消除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消除人为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1.6高处作业开工前,必须认真检查各类安全用具,施工用的安全工器具、起重用的绳索,吊板(栏)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准许使用,高处作业时,下部必须设置围栏。

1.7高处架构、悬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止高空坠落的保险绳;保险绳上部端头必须挂接在牢固、可靠的构件上。

安全带、保险绳在屋顶的固定不得在同一部位,必须分别在不同部位,确保固定点的承受力满足施工要求。

1.8固定绳打死结,并有专人负责看护,操作绳、保险绳与楼角触点必须有垫衬,以免损伤楼体同时避免绳体快速磨损。

1.9吊板上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扣好在吊板的保险绳上,精神要集中,不许谈笑打闹;吊板严禁超载,楼顶应有专人监护、配合。

化学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化学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化学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化学伤害事故指的是由化学物质的暴露或泄漏导致的伤害或损害。

为了预防化学伤害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
1. 了解化学品:在使用任何化学物质之前,需要对其性质、特
点和潜在风险进行充分了解。

查阅安全资料和标签,掌握正确的储
存和处理方法。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化学物质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
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和呼吸器等。

3. 进行风险评估:在使用化学物质之前,进行细致的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危险和可能发生的事故。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改变工作程序、增加安全设备等。

4. 建立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制定和贯彻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
是预防化学伤害事故的关键。

这些标准和规程应包括正确使用和处
理化学物质的指导,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程序等。

5. 提供员工培训:为所有接触化学物质的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包括安全使用化学物质的知识、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事故应急处理等。

6. 定期检查设备和储存条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储存区域的条件,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同时,定期进行化学品的检查和更新,避免使用过期或退化的物质。

7. 定期演和检查:定期进行化学伤害事故的演和检查,以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响应能力。

根据演和检查结果改进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程序。

8. 维护清洁和良好通风: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良好通风,可以减少化学物质的积聚和暴露风险。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些建议的预防措施,具体措施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化学物质的特性进行评估和确定。

以上。

化学反事故措施模板

化学反事故措施模板

化学反事故技术措施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化学技术监督规定》和《。

电力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办法》、《。

技术监督管理办法》、《。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规定, 发电分公司特制定油、气化学反事故措施。

1油务防范措施1.1油罐区及油系统防火的防范措施1.1.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热力和机械部分) 》的各项要求。

油区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有关规定。

油罐区内油罐壁间的防火间距和易燃油、可燃油的储罐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规定标准。

1.1.2.。

各水电站内应划定油区。

油区照明应采用防爆型, 并挂有”严禁烟火”等明显的警告标示牌, 动火要办动火工作票。

运行中巡回检查路线, 应包括油系统母管管段和支线。

1.1.3油区管理制度必须上墙, 用油应进行严格登记; 进入油区应交出火种, 不准穿钉有铁掌的鞋子。

1.1.4油区的一切电气设施(如开关、刀闸、照明灯、电动机等)均应为防爆型, 电力线路必须是暗线或电缆, 不准有架空线。

1.1.5油区内应保持清洁, 无油污, 不准储存其它易燃物品和堆放杂物。

1.1.6油区内应有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 油区内的消防栓数量和布局符合消防标准, 同时配备有沙箱, 消防锨, 移动式泡沫灭火器, 和消防水喷淋装置以及烟雾灭火器。

1.1.7油区接地线和电气设备接地线应分别装设, 油系统应有明显的接地点, 油管道法兰应用金属导体跨接牢固, 每年须认真检查, 并测量接地电阻。

1.1.8油区内一切电气设备的维修, 都必须停电进行。

1.1.9到油区工作的人员, 应了解油的性质和有关防火防爆规定。

对不熟悉的人员应先进行有关油的燃点安全教育后, 方可参加油设备的运行和维修工作。

1.2充绝缘油、透平油设备的防范措施1.2.1新充入投运前的变压器油质及运行中变压器油质按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检验。

变压器油质标准1.2.2绝缘油常规试验周期及检测项目按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检验。

化学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化学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化学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在化学实验、化学生产等领域,化学事故是时有发生的。

一旦发生化学事故,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方案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化学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化学事故的预防化学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人为失误、装置失效、设备老化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预防化学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加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意识是化学事故预防的核心,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将安全放在首位。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

•做好设备、设施的日常检修、维护和更新工作,避免设备老化带来的隐患。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避免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

环境检查在化学生产和实验中,环境检查非常重要。

执行环境检查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消除。

化学事故预防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实行防爆环境和安全检查,包括:•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每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对设备和贮存品加以保护,确保其在存贮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与其他物质产生剧烈反应。

化学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当化学事故无法避免时,及时做好应急处置措施可以减轻事故的影响。

快速反应在化学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应紧急启动应急处置方案,按照预定的程序戴上化学捆扎带,戴上手套和防毒面具,进行必要的判断、逃离、遏制和扑灭。

安全撤离如果发生了爆炸或有烟雾等存在,应立即采取安全撤离措施,保持冷静,有序撤离,不可慌乱、乱窜。

撤离路线应预先规划,并与员工沟通,必要时应立即拨打应急电话向总部寻求支援。

防止扩散防止事故扩散是化学事故应急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各种应急救援措施均是基于这一原则而开展。

在化学事故中,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毒性溶液泄漏至地下水源和污染大气,采用隔离、改变物流路径等手段。

•加强液体绝热,确保危险品温度稳定。

•用沙子、碳酸钠等物质将泄漏的液体覆盖或吸收,使其失去活性。

化学反事故措施

化学反事故措施

化学反事故技术措施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化学技术监督规定》和《。

电力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办法》、《。

技术监督管理办法》、《。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规定,发电分公司特制定油、气化学反事故措施。

1油务防范措施1.1油罐区及油系统防火的防范措施1.1.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各项要求。

油区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有关规定。

油罐区内油罐壁间的防火间距和易燃油、可燃油的储罐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规定标准。

1.1.2.。

各水电站内应划定油区。

油区照明应采用防爆型,并挂有“严禁烟火”等明显的警告标示牌,动火要办动火工作票。

运行中巡回检查路线,应包括油系统母管管段和支线。

1.1.3油区管理制度必须上墙,用油应进行严格登记;进入油区应交出火种,不准穿钉有铁掌的鞋子。

1.1.4油区的一切电气设施(如开关、刀闸、照明灯、电动机等)均应为防爆型,电力线路必须是暗线或电缆,不准有架空线。

1.1.5油区内应保持清洁,无油污,不准储存其他易燃物品和堆放杂物。

1.1.6油区内应有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油区内的消防栓数量和布局符合消防标准,同时配备有沙箱,消防锨,移动式泡沫灭火器,和消防水喷淋装置以及烟雾灭火器。

1.1.7油区接地线和电气设备接地线应分别装设,油系统应有明显的接地点,油管道法兰应用金属导体跨接牢固,每年须认真检查,并测量接地电阻。

1.1.8油区内一切电气设备的维修,都必须停电进行。

1.1.9到油区工作的人员,应了解油的性质和有关防火防爆规定。

对不熟悉的人员应先进行有关油的燃点安全教育后,方可参加油设备的运行和维修工作。

1.2充绝缘油、透平油设备的防范措施1.2.1新充入投运前的变压器油质及运行中变压器油质按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检验。

变压器油质标准1.2.2绝缘油常规试验周期及检测项目按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检验。

化工企业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计划

化工企业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计划

化工企业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计划化工企业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计划1.物料泄露的预防措施泄露事故的防止是生产和储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生泄露可能引起毒物扩散等一系列重大事故。

经验表明:设备失灵和认为的操作失误是引发泄露的主要原因。

因此,选用较好的设备、精心设计、严格和操作人员责任心是减少事故泄露的关键。

(1)对操作人员进化系统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2)采用露天或敞开框架布置,以利通风,避免死角造成有害物质的聚集。

(3)所排液、排气均集中收集,并进行妥善处理,防止随意流散。

(4)经常对各类阀门进行检查和维修,以保证其严密性和灵活性。

(5)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保证各单元泄露物料能迅速安全集中到事故池,以便集中处理。

(6)经常检查管道,定期系统试压、定期检漏。

管道施工应按规范要求进行。

(7)各种储罐均设氮气保护和安全充氮系统,用于开车时系统置换、设备氮封、部分设备出扫及事故灭火(8)在罐区应设置围堰,其有效容积要大于储罐的容量。

(9)应备有氧气呼吸器及能过滤有毒气体的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故时提供个人使用2. 冲料事故的预防措施对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反应生产过程,应合理地采用集中控制技术,提高自动控制水平,实现远程操作;反映过程中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温度、操作参数等试试仪表控制,防止温度异常升高,反应加剧,发生冲料和燃爆事故;反应过程中突然停电,停水时,要立即停止加料,迅速作出处理;反应过程中,反应釜的人口该盖必须盖好,以防釜内物料喷出伤人3. 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本项目火灾爆炸后事故主要是乙晴发生泄露引起火灾、乙晴、草酰氯等泄露引起爆炸、生产设备出现故障或断电等事故引起反应装置发生火灾爆炸。

本项目采取以下措施预防:(1)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内容、时间、人员有记录保存。

安全检测根据设备的安全性、危险性设定检测频次(2)物料应贮存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贮存间内的照明、通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留用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西乌化学反事故技术措施

西乌化学反事故技术措施

化学反事故技术措施一、事故处理的原则要求1、首先解除对人身的伤害,其次防止设备的损坏。

在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保证生产继续进行。

2、设备系统发生异常事故时,值班人员必须保持镇静,首先确认表计无误,化验数据可靠,并在班长、值长的统一指挥下准确迅速的排除事故。

3、保持正常设备的连续运行,防止事故扩大。

4、迅速投入备用设备。

5、迅速恢复对机炉的供水、加药。

6、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服从指挥,迅速正确按上级指示操作。

7、值班人员自己力量不够时,应立即报告有关领导,组织力量,迅速处理。

8、事故处理过程中,无关人员不准进入事故现场。

9、对重大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现场,值班人员应保持原状,不得任意变动,然后报告上级领导。

10、为查明水、汽劣化原因,对进行查对的每次取样应留有样品,并标明留样名称、取样时间和取样人。

11、有关值班人员应按照实际情况,全面、细致、真实地做好事故处理经过记录。

12、当班班长应在事故处理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对策,进行安全教育。

并按厂、部要求的时间写出事故报告。

二、防止化学药品伤害事故措施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化学工作规定的各项工作内容,特别是水处理药品的使用,强酸性或强碱性药品使用。

2、严格执行《化学运行规程》酸碱卸货和输送的规程内容,不许擅自更改卸货和输送方式。

3、严格执行“三票三制”,认真执行化学专业的《标准热机操作票》的操作步序和风险预控。

4、卸酸碱操作过程,运行班长必须到现场监护两人操作。

在操作酸碱系统时值班员必须正确穿好防护用品,现场必须配备防止酸碱烧伤急救药品和大量冲洗水源,水源不具备条件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5、严禁送酸碱人员进入生产现场,不许动任何设备不许动任何物品。

6、输送酸碱前操作人员对所辖系统阀门的状态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相关的操作。

同时无关人员远离酸碱系统阀门和管路。

7、操作结束后对系统管路阀门进行卸压后,对相关酸碱系统的管路和阀门进行检查。

化学事故预想处理方法

化学事故预想处理方法

化学事故预想处理方法化学事故是指发生在化学物质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或处理等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这些事故可能对人类健康、环境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制定有效的化学事故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想处理方法的建议:1. 预防措施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化学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员工接受培训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对化学物质进行储存和管理,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 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机制,并进行相关演练。

2. 应急响应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化学事故仍可能发生。

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 在化学物质生产和储存区域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并确保员工熟悉使用方法。

- 对事故场景进行快速评估,确定事故类型、范围和可能的影响。

- 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当地应急机构,并请求他们的支持和援助。

- 确保员工安全撤离,并提供必要的紧急救护和医疗支持。

- 防止事故物质扩散和进一步损害,并限制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 尽快启动事故处理计划,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 治理和修复化学事故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以下是一些建议:- 快速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如围堵泄漏物质、清理污染区域等。

-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进行调查和追究,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 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治理效果,并对修复过程进行监督。

- 制定长期修复计划,恢复受损的环境,避免进一步的污染和破坏。

综上所述,化学事故的预想处理方法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和治理修复。

通过建立完善的机制和培训员工,可以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损失和风险。

化学企业和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化学事故的及时处理和有效应对。

化学反事故故预案

化学反事故故预案

一、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化学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化学反事故故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化学品的场所、设施、设备以及操作过程。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3. 及时发现、快速反应、有效处置;4. 责任明确、协同作战。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化学反事故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化学事故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工作;(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理、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3)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4)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收集、报告、发布等工作;(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供应等工作;(6)宣传教育组:负责事故防范知识宣传、培训等工作。

五、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废弃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2. 定期对化学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4.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5.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事故应急处置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 现场处置组立即进行事故现场处置,确保人员安全、防止事故扩大;3. 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4. 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告、发布等工作;5. 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供应等工作;6. 宣传教育组负责事故防范知识宣传、培训等工作。

七、事故调查处理1. 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立即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责任;2. 对事故责任者依法依规进行处理;3. 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

化学事故应急处置方法

化学事故应急处置方法

化学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化学事故是指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因此,及时有效地应急处置化学事故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方法及相关措施。

1.事故初期应急:当化学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消防、救护等相关部门进行紧急救援。

重要的措施包括报警、疏散人员、封锁事故现场以防止事故扩大等。

2.事故扩大防止:对于已经发生的化学事故,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比如,封堵可能泄漏或排放危险物质的设备、管道和容器,避免物质扩散到周围环境,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

3.事故隔离控制: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应采取措施隔离危险源,防止事故蔓延。

例如,建立临时隔离墙、设置临时降解装置等,控制危险物质的扩散范围,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4.事故后期处置:及时组织事故清理和修复,恢复事故现场的安全和正常生产,减少化学事故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的影响。

事故清理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员进行,避免二次污染和危害。

5.事故评估总结:事故后应开展事故评估,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事故应对能力和管理水平,预防和避免化学事故的发生。

二、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相关措施1.提前建立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对效能。

2.加强化学品事故监测预警:建立化学品事故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掌握事故发生的趋势和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3.建立事故报告和信息共享机制: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公众和相关企业通报事故信息,避免延误应急处置时机。

4.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加大消防、救护等应急救援力量的培训和配置,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率。

5.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企业对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避免事故发生。

中毒事故预防措施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中毒事故预防措施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中毒事故预防措施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等特点,一旦管理和操作失误易酿成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并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化学事故一般包括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窒息、灼伤等类型。

一旦发生化学事故,迅速控制泄漏源,采取正确有效的防火防爆、现场环境处理、抢险人员个体防护措施,对于遏制事故发展,减少事故损失,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程序1.报警当发生突发性化学事故时,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或119报警。

报警时应讲清发生事故的单位、地址、事故引发物质、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

2.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一般易燃气体、蒸气泄漏是以下风向气体浓度达到该气体或蒸气爆炸下限浓度25%处作为扩散区域的边界;有毒气体、蒸气是以能达到“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浓度(IDLH)”处作为泄漏发生后最初30min内的急性中毒区的边界,或通过气体监测仪监测气体浓度变化来决定扩散区域。

在实际应急过程中,一般在扩散区域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缓冲区,作为警戒区。

3.人员疏散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

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

一般是从侧上风向撤离,撤离工作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

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他设施内,直至危险过去。

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可采取就地保护。

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

4.现场控制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要立即准备相关技术资料(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咨询有关专家或向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机构咨询,了解事故引发物质的危险特性和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为现场决策提供依据。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化学事故是指在化学工艺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装备泄漏、事故、灾难等原因造成的化学品泄漏、燃烧、爆炸、中毒等突发事件。

在现代化工工业化的背景下,了解及掌握有关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将从预防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预防化学事故预防是化学事故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从源头控制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预防化学事故的发生,应首先从技术安全角度入手,加强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保养,防止设备的漏损和老化;其次,需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的操作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最后,要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使社会大众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是指在化学事故发生后,为了减少事故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采取的应急措施和组织安排。

制定应急预案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全面性、实施性和时效性。

科学性是指应急预案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采取科学的方法防范和处理事故。

全面性是指应急预案应考虑到各种可能的事故情况和应对措施,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实施性是指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不能过于虚拟和抽象,要符合实际操作。

时效性是指应急预案应及时更新,根据最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完善应急指挥机构和人员,做到专人负责、责任明确;二是要做好应急演练,提前制定好演练方案,通过模拟实际事故情况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做好事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及时了解事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四是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五是要建立好事故救援队伍,加强队伍的训练和培养,提高队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化学事故应急

化学事故应急

化学事故应急化学事故是指在生产、储运、使用等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或操作失误导致化学品泄漏、爆炸、燃烧、中毒等危险情况的突发事件。

化学事故的发生可能对人员安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有效的化学事故应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化学事故应急队伍的建立化学事故应急队伍的建立是保障化学事故应急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应急队伍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组成,涵盖各个专业领域,如化学、安全等。

他们应熟悉各类化学品的特性、危害程度以及应急处置方法,并具备对应急事件迅速反应、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是一个制定应急工作流程和应对措施的指导文件。

它应详细包括事故发生时的预警、人员疏散、事故现场控制和污染物清除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为了提高应急反应的效率,应急预案要经常更新,并通过演练和培训来提高应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化学事故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化学事故发生时,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发布相关信息对于保障公众的安全至关重要。

有关相关部门应与企事业单位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以更好地了解事故状况和采取合适的应急救援措施。

同时,媒体也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客观地发布化学事故的相关信息,以减少误导和恐慌。

四、化学品的储存与管理化学品的储存与管理是化学事故应急的重要环节。

在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措施进行操作,并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密封和隔离,以防止泄漏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施的完好性也是必要的。

五、化学事故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化学事故应急演练是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的有效方式。

通过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让应急队伍成员能够熟悉应急预案和操作技能,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演练过程中,要加强各方合作与协调,并总结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

六、化学事故应急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化学事故应急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可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化学事故的发生。

二十五项反事故要求措施

二十五项反事故要求措施

二十五项反事故要求措施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安全责任、安全目标、安全标准和安全规范等。

2.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员工按规定执行。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设备。

5.定期检测和维修设施:定期检测和维修建筑、电气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6.强化用电安全管理:建立用电管理制度,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防止电气事故发生。

7.加强化学品管理:制定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化学品的存放、使用和处置方式,减少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8.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为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工伤事故发生。

9.保证作业环境安全:确保作业场所的通风、照明和防火设施符合标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配备应急设备和器材:提前准备好应急设备和器材,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减少损失。

11.加强消防设施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提高火灾应对能力。

12.加强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建立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13.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对工作环节和生产流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14.做好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定期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15.加强工作场所安全巡查:定期组织工作场所安全巡查,发现并及时处理安全问题。

16.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领导干部对安全工作的重视。

17.组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8.加强对外承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承包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承包商按照规定操作。

19.加大对违章操作的打击力度:加强对违章操作的执法力度,提高员工遵守安全规定的意识。

20.加强通行道路和交通组织管理:合理规划通行道路和交通组织,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

化学反事故故预案

化学反事故故预案

一、目的与原则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化学事故的发生,提高应急救援工作效率,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原则:(1)预防为主、安全第一;(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3)快速反应、协同作战;(4)以人为本、科学施救。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化学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故类型:(1)化学物质泄漏事故;(2)化学物质火灾事故;(3)化学物质爆炸事故;(4)化学物质中毒事故;(5)其他化学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组织机构: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化学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下设以下机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2)应急响应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4)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监测;(5)信息保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6)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物资保障和人员调配。

2. 职责:(1)现场指挥组: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协同作战;(2)应急响应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包括人员疏散、隔离、防护、灭火、堵漏、清理等;(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4)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监测,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5)信息保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确保信息畅通;(6)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物资保障和人员调配,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处置措施1. 化学物质泄漏事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2)设置警戒线,隔离事故现场;(3)疏散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4)使用防护设备,对泄漏物质进行堵漏、清理;(5)对泄漏物质进行收集、转运和处理;(6)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2. 化学物质火灾事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2)疏散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3)使用灭火设备,对火灾进行扑救;(4)切断火灾现场电源、气源,防止火势蔓延;(5)对火灾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火灾彻底扑灭;(6)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2012年化学专业反事故计划措施

2012年化学专业反事故计划措施

2012年化学专业反事故措施计划为保证发电部化学专业2012年安全稳定生产,实现全年无异常、无二类障碍及以上事故的长周期安全运行记录。

我专业结合现场设备实际运行状况,针对专业管理中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制定了以下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

一、防止取样工作中的烫伤事故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坚持三不伤害原则。

2、进行汽水取样时,取样地点应有良好的照明。

3、取样时应保持冷却水管畅通和冷却水量充足,使样品温度保持在30℃以下。

4、调整阀门开度时应避免有蒸汽冒出,以防烫伤。

5、取样过程中如遇冷却水中断,应立即将取样管入口门关闭。

二、防止酸碱伤害事故1、在进行酸碱类工作的地点,应备有自来水、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

2、搬运和使用浓酸或强碱性药品的工作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根据工作需要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穿橡胶围裙及长筒胶靴(裤脚须放在靴外)。

3、配制稀酸时,禁止将水倒入酸内,应将浓酸少量地慢地滴入水内,并不断进行搅拌以防剧烈发热。

4、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当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以2%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肤。

经上述处理后,应立即送医务所急救。

三、防止触电事故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使用中不准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2、湿手不准去触摸电灯开关以及其它电气设备。

3、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电工修好,否则不准使用。

4、所有生产现场严禁乱设乱拉临时电源,确因工作需要拉临时电源时,应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拆除临时线。

5、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

四、制氢站防氢气泄漏事故1、制氢站值班人员每2小时对设备进行一次漏点检测,做好详细记录;2、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对已有漏点加强监督,随时了解泄漏情况;3、制氢间、贮氢室通风设施良好,按规定及时投运;4、禁止携带火种进入制氢站;5、进入制氢站,应先触摸放静电装置;6、进入制氢站应将手机等通讯器材关闭或放入门口储物箱内;7、制氢站值班人员只有得到当班班长的同意后才可允许外来人员进入制氢站;8、外来人员进入制氢站应做好记录,最多不得超过3人;9、氢气大量泄漏时,因立即进行通风,查找原因,进行处理;10、氢气着火时,应先用石棉布包住着火点,再进行处理。

反事故措施-化学专业分解

反事故措施-化学专业分解

化学专业反事故措施批准:审定:闫凤奎审核:关志峰尹立恒编写:李峰目录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01.1. 防止灼烫伤害事故 01.2. 防止液氨储罐泄露、中毒、爆炸伤人事故 01.3. 防止中毒与窒息伤害事故 (1)2. 防止火灾事故 (2)2.1. 防止氢气系统爆炸事故 (2)2.2. 防止氨系统着火爆炸事故 (2)3. 防止压力容器等承压设备爆破事故 (3)3.1. 防止承压设备超压 (3)3.2. 防止氢罐爆炸事故 (3)3.3. 加强压力容器注册登记管理 (3)4. 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4)4.1. 加强废水处理,防止超标排放 (4)5. 防止化学危险品流失及伤害事故 (4)5.1. 防止易制毒品流失事故 (4)5.2. 防止化学危险品伤害事故 (5)1.防止人身伤亡事故1.1.防止灼烫伤害事故化学作业人员(配置化学溶液,装卸酸、碱等)必须穿好耐酸(碱)服,戴好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面罩)以及戴好防毒口罩。

1.2.防止液氨储罐泄露、中毒、爆炸伤人事故1.2.1液氨储罐区须由具有综合甲级资质或者化工、石化专业甲级设计资质的化工、石化设计单位设计。

储罐、管道、阀门、法兰等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并定期检验、检测、试压。

1.2.2防止液氨储罐意外受热或罐体温度过高而致使饱和蒸汽压力显著增加。

1.2.3加强液氨储罐的运行管理、严格控制液氨储罐充装量,液氨储罐的储存体积不应大于50%-80%储罐容器,严禁过量充装,防止因超压而发生罐体开裂或阀门顶脱、液氨泄露伤人。

1.2.4在储罐四周安装水喷淋装置,当储罐罐体温度过高时自动淋水装置启动,防止液氨罐受热、爆洒。

1.2.5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禁吸烟、火种和穿带钉皮鞋进入罐区和有火灾爆炸危险原料储存场所。

1.2.6检修时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动火票审批制度,并加强监护和防范措施,空罐检修时,采取措施防止空气漏入管道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1.2.7严格执行防雷电、防静电措施,设置符合规程的避雷装置,按照规范要求在罐区入口设置放静电装置,易燃物质的管道、法兰等应有防静电接地措施,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电气设备。

化学反事故技术措施

化学反事故技术措施

化学反事故措施水处理部分1.防止生水温度偏高或偏低⑴运行过程注意生水温度变化趋势⑵调整生水流量同时联系汽机调整生水加热器运行工况⑶定期校核温度计⑷生水水系统投运前联系汽机同时投入生水加热器2.防止生水来水量不足⑴联系水源地或管网管理部门调整好水量分配⑵定期掌握水源地设备状况⑶定期巡查管线是否泄漏、检查母管阀门是否缺陷3.防止过滤器滤料跑失⑴反洗前将反洗入口手动门调小,反洗时调节过滤器反洗入口手动门,流量由小缓慢到标准值⑵装填滤料前对滤料质量进行复检,避免不合格产品装入⑶避免瞬间大流量反洗或反洗流量超标⑷大小修期间检查出水装置或垫层状况4.防止电磁式加药系统无出力⑴控制计量箱液位不得低于低液位,防止加药泵抽空⑵泵启动后,开排气阀排气,并抽出回流管观察是否有药液流出,运行正常后关闭排气阀,防止加药泵内进气⑶投运后调整加药泵行程、转速至所需出力⑷定期检查泵吸入口过滤器筛网杂物附着情况,定期清理5.防止各类水箱溢流或抽空⑴严格监控整套系统的运行情况,使水箱出入水量接近平衡⑵注意液位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水箱进口阀门开度与升压泵投运数量、出力,避免水位出现大的波动⑶液位显示高位或低位状态下,增强就地巡检并合理调整⑷定期校核液位计6.防止过滤器失效运行⑴定期分析并掌握源水水质变化情况⑵运行期间做好定期出水水质分析,临近失效加强分析,失效后立即停运⑶调整好进水手动门开度,将流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以掌握失效趋势⑷提高反洗效果,延长运行周期大于平均周期⑸调整来水温度在标准范围,提高处理效果7.防止过滤器清洗效果差⑴调整好水、气反洗流量⑵根据失效情况及排水检测结果,调整好清洗时间⑶严格执行定期清洗工作,避免失效过透⑷对滤料性能进行定期分析8.防止清洗设备影响运行设备⑴清洗前做好运行系统与清洗系统隔绝措施⑵清洗前尽量保持除盐水箱高水位,停运制水系统,9.防止罗茨风机在过滤器气水合洗时憋压跳闸后倒灌进水⑴调整好进水流量,将反洗排水门、排气门开度到100%,保证清洗过程过滤器内压力小于风压⑵完全按照规程要求顺序进行操作⑶在风机备用时将出口门关严,防止倒灌进水10.防止反渗透本体瞬间升压冲击⑴启动高压泵后开启出口慢开电动门⑵定期试验慢开电动门的工作状态⑶将高压泵出口手动门开到适当位置(切勿全开),高压泵运行稳定后再逐渐开到所需开度11.防止反渗透本体淡水侧超背压运行⑴启动前打开淡水排污门(100%),启动后当出水水质合格时,打开淡水出水门(100%),然后关闭淡水排污门⑵大小修时检查淡水出水管道及淡水箱顶部排气管内表面情况,防止因截流而使背压升高⑶定期对反渗透膜进行化学清洗⑷注意设计、安装时淡水管的架空高度尽可能低12.防止手动操作损坏高压泵出口电动门⑴熟悉电动门手动操作程序⑵对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培训⑶非特殊情况,尽量不采用手动操作方式13.防止混合离子交换器树脂跑失⑴反洗初期流量由小到标准要求进水,反洗过程严格控制反洗水流量⑵树脂装填前进行复检,避免不合格产品装入⑶大小修时检查混床内部装置情况14防止混床再生时内部水位过高或过底.⑴调试时将中排开度调至最佳位置⑵在预喷射过程中将流量调至标准要求值⑶再生前检查各门是否在正常状态,防止受其它系统影响15防止再生混床影响运行混床.⑴再生前要祥查各阀门的开关情况,做好隔离措施⑵再生开始后,严密监视运行混床出水变化情况⑶再生过程密切注意控制用气气源压力的变化16.防止混床出水在线仪表误显示⑴就地表计装设防护罩,防止进水或受潮影响表计的正常运行⑵根据规程要求对在线仪表定期校验⑶定期手测分析水质校验在线仪表的准确性⑷再生时停运并隔离在线仪表⑸按规程要求对在线仪表进行操作17.防止酸碱性水进入除盐供水系统⑴再生前要祥查各阀门的开关情况,做好隔离措施⑵特别注意再生前关闭再生床出入口手动门⑶再生开始后,严密监视运行混床出水及除盐水母管水质情况,以免酸碱进入运行系统18防止补水混床同时失效.⑴在正常制水过程,合理投运混床,接近失效床连续运行,直至失效⑵合理再生操作,提高再生水平,避免因运行周期缩短而提前失效⑶加强水质监督,提高预脱盐处理效果,避免因混床入口水质不稳定而导致运行周期缩短⑷两套混床同时运行时调整好各床运行流速19.防止酸、碱系统酸碱跑失,操作前或⑴设备检修后认真检查,确保系统恢复到备用状态⑵定期校核液位计,必要时用其它手段验证酸、碱槽、计量箱真实液位⑶做好定期巡检工作⑷定期解体检查设备、管路、阀门防腐情况⑸卸酸碱前,先确认储槽空腔容积后,再进行相应操作20.防止卸、压酸碱时伤人⑴定期校核、清洗液位计,必要时用其它手段验证酸、碱槽真实液位⑵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卸、压酸碱操作⑶卸酸碱前将系统法兰对接好、系统阀门操作到位并进行二次检查⑷气卸时严禁气源超压21.防止酸碱储存槽、计量箱假液位⑴定期校核、清洗液位计⑵观察液位前检查液位计阀门开关、排气口情况⑶做好卸入及使用数量统计,通过统计结果粗略判断储量22.防止树脂污染及破碎率增大⑴保证进水水质⑵保证再生剂质量⑶反洗或运行时调整好流量,混脂时控制好气压、气量⑷把好新树脂入厂质量关23防止系列运行周期缩短.⑴做好定期工作,保证清洗、再生效果⑵保证各段处理效果⑶把好滤料、树脂、大宗材料质量关⑷根据进水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运行工况⑸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24.防止系列水中带气运行⑴投运前进水排气,确保设备在满水状态下投入运行⑵控制好来水温度,防止水汽化⑶保持水箱水位在一定高度,防止抽空⑷运行过程不定期就地点动排气门排气⑸检查设备与压缩空气系统相关联的阀门是否关严25. 防止离心泵损坏.⑴投用前按转动机械启动前检查程序进行检查⑵运行期间定期检查油位、轴承温度、电机温度、振动、漏水、漏油情况⑶做好定期大小修工作,防止罗茨风机憋压跳闸26. 防止高压泵出来不足或超出力运行⑴控制高压泵入口压力在一定范围⑵调节高压泵出口手动门在适当位置⑶定期由保安过滤器顶部排气,避免高压泵入口水中带气27.防止气动点蝶阀不执行命令或开关相反⑴保证气源压力、湿度、纯度⑵加强对PLC控制线路、就地电磁阀的维护⑶调试前、检修后检查控制气管与阀门连接⑷定期维护阀门,避免卡涩28.防止隔膜阀手动操作损坏⑴开关阀门要适当,以免关的太紧或开到丝杆极限以外损坏隔膜阀膜胶片⑵严格按规程操作,如系统压力超过阀门工称压力,不可强行关门29.防止气动隔膜阀关不严⑴调试前、检修后确保行程定位在完全关闭位置⑵阀门操作时保证气源压力在标准范围⑶定期检查阀门的气密性,防止阀门漏气⑷严禁颗粒性杂质进入系统,粘接在膜片或结合面30.防止酸雾漏入设备空间⑴在卸酸时提前投运酸雾吸收器,同时投入室内通风设施⑵选用酸雾吸收效率高的酸雾吸收器⑶加强设备维护,杜绝有跑、冒、滴、漏酸现象⑷卸酸碱时检查液位,防止溢流现象31.防止电机受潮绝缘降低⑴冲洗设备及地面时,用塑料布将电机覆盖,防止电机受水⑵室内空气湿度大时,保持通风降低空气湿度⑶检修后或长期停运测电机绝缘32.防止在线仪表进入非监测介质损坏⑴再生前应检查运行监测仪表是否退出,并关闭仪表进样门⑵确认系统被监测介质指标在测量范围内,然后投入仪表⑶投运仪表时,注意与运行设备相对应,避免误操作33.防止在线仪表接线端进水⑴将接线孔密封,防止水、汽的喷淋,保持二次表计通风干燥⑵值班员应熟悉接线端的位置、区域冲洗设备时,用塑料布将仪表覆盖,防止接线端进水34.防止除盐系统供水中断⑴保持除盐水箱高水位⑵避免两列制水系统同时失效⑶大宗材料有足够的备用量⑷加强对MCC柜的检查,防止电气设备的损坏⑸加强对程控系统的维护,保证制水设备良好的远行状态35.防止补水混床再生不出⑴严格按规程步序进行操作⑵反洗要彻底,分层要清晰(未完全失效可用NaOH溶液浸泡分层)⑶再生酸碱纯度合格、浓度适当⑷定期再生,避免失效过透⑸定期检查设备内部装置36.防止水泵不出力⑴水泵启动前应灌水排气⑵确保来水水量充足,无气体带入⑶泵体(包括泵壳、叶轮)内无杂物堵塞37. 防止中和泵出力不足.⑴确保水泵启动前虹吸罐内满水⑵吸入口、泵体(包括泵壳、叶轮)内无杂物堵塞⑶中和池水位高于吸入口水汽监督部分1防止水样温度过高或冒蒸汽(1)投运时调整好冷却水量(2)投运时调整好取样水流量在500-600ml/min (3)定期与汽机联系了解冷却水系统运行情况(4)定期检查冷却水管路上的流量及压力2防止疏水水质不合格(1)分析疏水水源合格后方可进入疏水系统(2)分析疏水箱水质,不合格排地沟(3)定期检查水箱防腐情况3防止蒸汽电导率超标(1)定期更换交换柱中氢型阳树脂(2)对炉水、给水水质加强监督(3)定期校正蒸汽电导率表4防止主凝水电导率的偏高(1)加强对汽机凝结水的监督(2)严格控制疏水品质(3)控制好补给水水质在合格范围,严禁水质被污染(4)定期检查凝汽器射水工作情况5防止给水硬度不合格或外状浑浊(1)保证组成给水的水质硬度合格以及外状清澈透明(2)把好药品质量关,禁止所加处理药品中带入硬度(3)检查取样器防止生水漏入(4)避免给水中进入含油类物质,6防止炉水外状浑浊(1)机组启动时对锅炉冲洗效果做好控制(2)避免取样管道内有污堵现象,定期冲洗取样架(3)严格控制炉水加药量(4)避免一些油类物质进入系统(5)联系锅炉主控合理控制好排污量7防止炉水磷酸根含量不合格(1)严格控制加药量在合格范围内(2)锅炉调整运行工况,及时调整加药量、排污量(3)定期检查加药泵及加药系统在正常运行状况(4)避免给水品质恶化,避免炉水PH值过低(5)合理判断盐类隐藏现象8防止给水溶解氧不合格(1)要求汽机专业及时调整除氧器运行工况(2)大小修期间检查除氧器内部装置,汽机做好定期工作(3)根据水汽质量及时调整N2H4和NH3加药量(4)检查取样器是否漏气(5)校验仪表,复查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专业反事故措施批准:审定:闫凤奎审核:关志峰尹立恒编写:李峰目录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1)1.1. 防止灼烫伤害事故 (1)1.2. 防止液氨储罐泄露、中毒、爆炸伤人事故 (1)1.3. 防止中毒与窒息伤害事故 (2)2. 防止火灾事故 (3)2.1. 防止氢气系统爆炸事故 (3)2.2. 防止氨系统着火爆炸事故 (3)3. 防止压力容器等承压设备爆破事故 (4)3.1. 防止承压设备超压 (4)3.2. 防止氢罐爆炸事故 (4)3.3. 加强压力容器注册登记管理 (4)4. 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5)4.1. 加强废水处理,防止超标排放 (5)5. 防止化学危险品流失及伤害事故 (5)5.1. 防止易制毒品流失事故 (5)5.2. 防止化学危险品伤害事故 (6)1.防止人身伤亡事故1.1.防止灼烫伤害事故化学作业人员(配置化学溶液,装卸酸、碱等)必须穿好耐酸(碱)服,戴好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面罩)以及戴好防毒口罩。

1.2.防止液氨储罐泄露、中毒、爆炸伤人事故1.2.1液氨储罐区须由具有综合甲级资质或者化工、石化专业甲级设计资质的化工、石化设计单位设计。

储罐、管道、阀门、法兰等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并定期检验、检测、试压。

1.2.2防止液氨储罐意外受热或罐体温度过高而致使饱和蒸汽压力显著增加。

1.2.3加强液氨储罐的运行管理、严格控制液氨储罐充装量,液氨储罐的储存体积不应大于50%-80%储罐容器,严禁过量充装,防止因超压而发生罐体开裂或阀门顶脱、液氨泄露伤人。

1.2.4在储罐四周安装水喷淋装置,当储罐罐体温度过高时自动淋水装置启动,防止液氨罐受热、爆洒。

1.2.5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禁吸烟、火种和穿带钉皮鞋进入罐区和有火灾爆炸危险原料储存场所。

1.2.6检修时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动火票审批制度,并加强监护和防范措施,空罐检修时,采取措施防止空气漏入管道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1.2.7严格执行防雷电、防静电措施,设置符合规程的避雷装置,按照规范要求在罐区入口设置放静电装置,易燃物质的管道、法兰等应有防静电接地措施,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电气设备。

1.2.8完善储运等生产设施的安全阀、压力表、放空管、氮气吹扫置换口等安全装置,并做好日常维护;严禁使用软管卸氨,应采用金属万向管道充装系统卸氨。

1.2.9氨储存箱、计量箱的排气,应设置氨气吸收装置。

1.2.10加强管理、严格工艺措施,防止跑、冒、漏;充装液氨的罐体上严禁实施焊接,防止因罐体内液面以上部位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1.2.11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因外环境腐蚀发生液氨泄露。

1.2.12槽车卸车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卸车过程应有专人监护。

1.2.13加强进入氨区车辆管理,严禁未装阻火器机动车辆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区,运送物料的机动车辆必须正确行驶,不能发生任何故障和车祸。

1.2.14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的消防灭火器材,液氨储罐区应设置风向标,及时掌握风向变化;发生事故时,应及时撤离影响范围内的工作人员,氨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并及时撤离影响范围内的人员。

1.2.15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穿戴易产生静电服装,作业人员实施操作时,应按规定佩带个人防护品,避免因正常工作时或事故状态下吸入过量氨气。

1.2.16建立氨管理制度,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和知识培训,使用和储存人员必须熟悉氨的性质;杜绝误操作和习惯性违章。

1.2.17液氨厂外运输应加强安全措施,不得随意找社会车辆进行液氨运输。

电厂应具有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单位签订专项液氨运输协议。

1.2.18由于液氨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密度比空气大的蒸汽云,为避免人员穿越“氨云”,氨区控制室和配电间初入门口不得朝向装置间。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1.2.19氨区所有电气设备、远传仪表、执行机构、热控盘柜等均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爆设备,防爆结构选用隔爆型(Ex-d),防爆等级不低于IIAT1。

1.3.防止中毒与窒息伤害事故1.3.1在受限空间(如电缆沟、烟道内、管道等)内长时间作业时,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防缺氧窒息。

在沟道(池)内作业时,为防止作业人员吸入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沼气等中毒、窒息,必须做好以下措施:(1)打开沟道(池、井)的盖板或人孔门,保持良好通风,严禁关闭人孔门及盖板。

(2)进入沟道(池、井)内施工前,应用鼓风机向内进行吹风,保持空气循环,并检查沟道(池、井)内的有害气体含量不超标,氧气浓度保持在19.5%-21%范围内。

(3)地下维护室至少打开两个人孔,每个人孔上放置通风筒或导风板,一个正对来风方向,另一个正对去风方向,确保通风畅通。

(4)井下或池内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和安全绳,安全绳的一端必须握在监护人的手中,当作业人员感到身体不适,必须立即撤离现场。

在关闭人孔门或盖板前,必须清点人数,并喊话确认无人。

1.3.2对容器内的有害气体置换时,吹扫必须彻底,不留残留气体,防止人员中毒。

进入容器内作业时,必须先测量容器内部氧气含量,低于规定值不得进入,同时做好逃生措施,并保持通风良好,严禁向容器内输送氧气。

容器外设专人监护且与容器内人员定时喊话联系。

1.3.3进入粉尘较大的场所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

进入有害气体的场所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罩。

进入酸气较大的场所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套头式防毒面具。

进入液氨泄漏的场所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穿好重型防化服。

1.3.4危险化学品应在具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商店购买,不得购买无厂家标志、无生产日期、无安全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三无”危险化学品。

1.3.5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必须装设机械通风装置、冲洗水源及排水设施,并设专人管理,建立健全档案、台账、并有出入库登记。

化学实验室必须装设通风和机械通风设备,应有自来水、消防器械、急救药箱、酸(碱)伤害急救中和用药、毛巾、肥皂等。

1.3.6有毒、致癌、有挥发性等物品必须储藏在隔离房间和保险柜内,保险柜应装设双锁,并双人、双账管理,装设电子监控设备,并挂“当心中毒”警示牌。

1.3.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必须装设机械排风装置,其排风机电源开关应设置在门外。

排气口距地面高度应小于0.3m,并装有六氟化硫泄漏报警仪,且电缆沟道必须与其他沟道可靠隔离。

1.3.8化验人员必须穿专用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酸(碱)手套、穿橡胶围裙和橡胶鞋。

化学实验时,严禁一边作业一边饮(水)食。

2.防止火灾事故2.1.防止氢气系统爆炸事故2.1.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中“氢冷设备和制氢、储氢装置运行与维护”的有关规定。

2.1.2 氢冷系统和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必须符合《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2008)。

2.1.3 在氢站或氢气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应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

2.1.4 制氢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按时检查和试验。

2.1.5 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必须保证动作灵活、可靠,密封瓦间隙必须调整合格。

2.1.6 空气、氢气侧各种备用密封油泵应定期进行联动试验。

2.2.防止氨系统着火爆炸事故2.2.1 健全和完善氨制冷和脱硝氨系统运行与维护规程。

2.2.2 进入氨区,严禁携带手机、火种,严禁穿带铁掌的鞋,并在进入氨区前进行静电释放。

2.2.3 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应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通风、照明良好。

2.2.4 液氨设备、系统的布置应便于操作、通风和事故处理,同时必须留有足够宽度的操作空间和安全疏散通道。

2.2.5 在正常运行中会产生火花的氨压缩机启动控制设备、氨泵及空气冷却器(冷风机)等动力装置的启动控制设备不应布置在氨压缩机房中。

库房温度遥测、记录仪等不宜布置在氨压缩机房内。

2.2.6 在氨罐区或氨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办理动火工作票;氨系统动火作业前、后应置换排放合格;动火结束后,及时清理火种。

氨区内严禁明火采暖。

2.2.7 氨储罐区及使用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氨泄漏检测器和视频监控系统,并按时检查和试验。

2.2.8 氨储罐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其防火、防爆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

3.防止压力容器等承压设备爆破事故3.1.防止承压设备超压3.1.1 根据设备特点和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台压力容器的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中应明确异常工况的紧急处理方法,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压力容器不超压、超温运行。

3.1.2 各种压力容器安全阀应定期进行校验。

3.1.3 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排污阀、监视表计、连锁、自动装置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设有自动调整和保护装置的压力容器,其保护装置的退出应经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保护装置退出后,实行远程操作加强监视,且应期限恢复。

3.1.4 试用中的各种气瓶严禁改变涂色,严防错装、错用;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

3.1.5 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严禁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工作。

3.1.6 压力容器上使用的压力表,应列为计量强制检验表计,按规定周期进行强检。

3.1.7 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参考《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7—2009)进行。

3.1.8 氧气瓶等气瓶在户外使用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放置阳光下暴晒,必须放在阴凉处。

3.1.9 氧气瓶等不得混放,不得在一起搬运。

3.2.防止氢罐爆炸事故3.2.1 制氢站应采用性能可靠的压力调整器,并加装液位差越限保护装置和氢侧氢气纯度表,在线氢中氧量、氧中氢量监测仪表,防止制氢设备系统爆炸。

3.2.2 对制氢系统及氢罐的检修要进行可靠地隔离。

3.2.3 氢罐应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13)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

3.2.4 运行10年的氢罐,应该重点检查氢罐的外形,尤其是上下封头不应出现鼓包和变形现象。

3.3.加强压力容器注册登记管理3.3.1 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必须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申领使用证。

不按规定检验、申报注册的压力容器,严禁投入使用。

3.3.2 对其中设计资料不全、材质不明及经检验安全性能不良的老旧容器,应安排计划进行更换。

3.3.3 使用单位对压力容器的管理,不仅要满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技术性条款的要求,还要满足有关特种设备在法律法规程序上的要求。

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应向压力容器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4.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4.1.加强废水处理,防止超标排放4.1.1 电厂内部应做到废水集中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应回收利用,正常工况下,禁止废水外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