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
八上语文背诵古诗和文言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必背文言文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chóng)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 )千二百里,虽乘奔(b ēn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jiàn)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chuán)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cháng),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2、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3、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xíng)。
念无与乐( lè)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横,盖竹柏(bǎi)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上人教版文言文古诗词
八上人教版文言文古诗词在八年级上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和古诗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以下是部分精选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论语》节选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孟子》节选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语文课内文言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语文课内文言文八上课内文言文21、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1、缘溪行缘:沿着2、落英缤纷落英:落花3、甚异之异:诧异4、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5、俨然整齐的样子6、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7、黄发垂髫老人小孩8、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9、具答之具:详尽10、咸来问讯咸:都11、率妻子邑人妻子:妻子儿女12、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13、不复出焉复:再14、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15、延至其家延:邀请16、处处志之志:作标记17、欣然前往欣然:高兴的样子18、无问津者津:渡口19、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20、便要还家。
2017年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
2017年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作者在信中描绘了自己所居的地方的美景,以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文章以山川之美为开头,描写了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五色交辉的景象。
接着,作者又写到了四季不同的青林翠竹,以及XXX将歇、夕阳欲颓时猿鸟沉鳞竞跃的场景。
最后,作者将这个地方称为欲界之仙都,表达了对居住地的喜爱之情。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形象生动。
通过描写美景,表达出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己所居住地的热爱之情。
三峡郦道元三峡是一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连绵不断的山峰遮天蔽日,江水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多趣味;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文章节奏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XXX、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文分析:三峡郦道元》描绘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文章采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出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通过大笔点染的手法,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使读者感受到了三峡的神韵和美丽。
文章布局自然,思路清晰,节奏动静相生,摇曳多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以感慨发端,认为只有高雅情怀的人才能品味山川之美,并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接下来,作者用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等。
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XXX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XXX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017年人教版语文最新版八年级上文言文分类复习三(通假字)
八年级上文言文分类复习三(通假字)
9课:《三峡》
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
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例句
10课《短文两篇》
11课《与朱元思书》
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21课《孟子》二章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22课《愚公移山》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23课《周亚夫军细柳》
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人教版语文八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依靠打鱼为生。
有一天他顺着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小河两岸生长,在几百步的范围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
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非常诧异。
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尽头看看究竟。
桃林在小河的发源处就到头了,紧挨着的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仿佛有些光亮。
渔人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初进时,洞里很窄小,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前面突然开阔敞亮了。
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能听见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着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
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
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的往来。
八上所有文言文
八上所有文言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和《湖心亭看雪》。
1、《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2、《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3、《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4、《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
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5、《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
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
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
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6、《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7、《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017人教版新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翻译
三峡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诗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与朱元思书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及翻译腾的马一样。
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
这里的景色美丽绝伦,令人流连忘返。
夏季时,江水漫过了两岸的丘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___,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___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___三声泪沾裳。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___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___。
___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风和烟都消散了,___变成相同的颜色。
随着___漂荡,我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马一样。
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古诗文阅读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古诗文阅读练习(有答案)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8分)高梁桥水①,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
西山如螺髻②,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③。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⑤乎?(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①高梁桥水:指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高梁之水。
②螺髻:发型如螺壳形。
③盖:车盖。
古时为车上遮阳挡雨之具。
④挂进贤冠:挂,摘掉。
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缁布冠,这里指官帽或乌纱帽。
⑤情障:久存于心的愿望。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道.此入玉河____________ (2)去.桥可三里____________林,中间几处水田,西山好像人盘着螺旋状的头发,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绿荫就像给马车做的车棚。
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大的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作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
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就像钱塘、苏堤。
”黄思立也认为是这样。
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呢?(二)寇准传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1。
年十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2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或教准增年○3,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
2017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
2017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人教版1.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 重点字词。
- 缘:沿着,顺着。
- 鲜美:鲜艳美丽。
- 异:对……感到诧异。
- 穷:尽,这里是“走到……的尽头”。
- 俨然:整齐的样子。
- 属:类。
- 阡陌:田间小路。
- 垂髫:指小孩。
- 要:通“邀”,邀请。
-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 具言:详细地说出。
- 延:邀请。
- 扶:沿着、顺着。
- 志:做标记。
- 诣: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 规:计划。
3.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渔人发现山上有个小洞口有点光亮。
渔人于是从船上下来,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全部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全部东晋有个陶渊明,写了个超酷的地方叫桃花源。
有个打鱼的哥们儿,顺着溪水行船,走着走着就进了一片桃花林。
那桃花林老美了,几百步长的林子,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全是鲜嫩的青草,还有缤纷的落花。
渔人继续往前,到了山边,发现有个小洞口。
他好奇啊,就钻进去了。
一进去就别有洞天。
里面土地平旷,房屋整齐,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都有。
这里的人穿着打扮跟外面不一样,男女老少都过得挺自在。
他们见到渔人可惊讶了,问他从哪儿来的。
渔人就把外面的事儿跟他们说了,这些人就把渔人请到家里,好酒好菜招待着。
原来这些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才躲到这儿来的,从此就与世隔绝了。
渔人在这儿待了几天后就告辞了,顺着旧路回去,还处处做了标记。
他把这事儿报告给太守,太守立马派人跟着他去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洞口了,就像那地方突然消失了一样。
后来还有个叫刘子骥的高尚人士,也想去寻找,结果还没找到就病死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去探寻桃花源了。
这桃花源就像个神秘的美梦,让人觉得又美好又虚幻。
刘禹锡这人可有意思了。
他说呀,山不在于高不高,只要有仙人住在那儿,这山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不深,只要有龙在里面,这水就有灵气了。
他住的房子可简陋了,就一间陋室,可是他觉得自己品德高尚啊,这房子也就不简单了。
你看他这房子,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了,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
跟他交往的人呢,都是些有学问、品德好的人。
在这儿可以弹弹素琴,看看佛经,没有那种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心劳累。
他还说,他这陋室就像诸葛亮在南阳住的草庐,像扬子云在西蜀住的亭子一样。
孔子都说了:“有什么简陋的呢?”这刘禹锡可真是乐观,虽然房子破,但他心里有着一片广阔的天地呢。
周敦颐是个爱花的人,尤其喜欢莲花。
他说啊,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大多喜爱牡丹。
但是他就不一样,他独爱莲花。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注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三峡[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1.三峡: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
2.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quē),同“缺”,空隙、缺口。
4.嶂(zhàng):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5.隐:遮蔽。
6.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7.亭午:正午。
亭,正。
8.夜分:半夜。
9.曦(xī)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10.夏水襄(xiāng)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
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淹上,漫上。
陵,山陵。
出自《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襄,动词,上,冲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11.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12.或:有时。
13.王命:皇帝的命令。
14.宣:宣布,传播,传达。
15.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朝:早晨。
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16.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17.其间:指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
18.千二百里:一千二百里,约合350公里。
19.虽: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相当于“即使”。
20.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21.御:驾驭。
22.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以,这样。
疾,快。
23.素湍(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素:白色。
湍:急流的水。
24.绿潭:碧绿的深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部编版初二上册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三峡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注释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必背文言文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17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分类复习四(古今异义)
2017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分类复习四(古今异义)2017年人教版语文最新版八年级上文言文分类复四(古今异义)9课《三峡》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古义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即使;今义:选择关系的连词,虽然。
)(疾:古,快;今,疾病)2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古,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意思是“到了”;今,一个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3略无阙处。
(阙:古,几乎;今,简略)4或XXX急宣。
(或:古,有时;今:或者、或许。
)5至于夏水襄陵。
(襄:古,水上涨;今,协助,帮助)6良多趣味。
(良:古,甚、很、真、确实、实在;今,优良,良好等)7飞漱其间。
(漱:古,冲荡;今,洗漱,漱口)8XXX。
(肃:古,寂静;今,严肃,肃清)10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1古来共谈。
(谈:古,赞叹、赞赏;今:谈话谈论)2四时俱备。
(时:古,季节;今,时间)3晓雾将歇。
(歇:古,消失;今,休息)4夕日欲颓。
(颓:古,坠落;今,变坏,萎靡)5沉鳞竞跃。
(鳞:古,鱼;今,鱼鳞)6晓雾将歇(歇,古,消散;今,休息)《记承天寺夜游》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古,只是;今,但是,表转折的连词)(耳:古,罢了;今,耳朵)2相与步于中庭。
(庭:古,中庭;今,院里)3念无与为乐者。
(古,考虑,想到;今,想念、念头)4盖竹柏影也(盖,古,大概是,表推测原因;今,盖子)11课《与朱元思书》1任意东西。
(东西,古,向东或向西;今指物品)2鸢飞戾天者(戾:古,至,到达;今,罪过或乖张。
)3经纶世务者(经纶:古义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今常指“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4窥谷忘反(窥:古,看,观察,侦探;今,从小孔、缝隙或隐藏处倫看)5蝉则千转不穷(穷:古,穷尽;今,贫穷)6一百许里(许:古透露表现约数,“高低,左右”;今指“允许”、“大概”、“大概”等。
)21课《孟子》二章XXX、XXX岂不诚大丈夫哉(丈夫::古,有作为的人或成年男子;今:已婚女子的配偶)母命之(命:古,教导,训导;今,命令)以顺为正者(正:古,准则,标准;今,正确)富贵不能淫(淫:古,惑乱,利诱;今,过量,放纵,淫乱)所以动心忍性(以:古,用……的方法;今,透露表现因果干系的连词)征于色,发于声,尔后喻(喻:古,了解,认识打听;今,比方)曾益其所不能(不能:古:不具有的才能;今,不成以)22课《愚公移山》惩山北之塞。
8年级上册文言文全部
8年级上册文言文全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