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雾、雪气象等级(天气分级)划分标准

合集下载

各类天气标准

各类天气标准

一、降水量标准:二、沙尘暴标准:沙尘暴:由于风将地面沙尘吹起,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

强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

特强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

扬沙:由于风将地面沙尘吹起,水平能见度大于1千米而小于10千米浮尘:水平能见度大于10千米。

全省≥3站一次全省的区域性沙尘暴风力等级表风力等级米/秒01-0.210.3-1.52 1.6-3.33 3.4-5.44 5.5-7.95 8.0-10.76 10.8-13.87 13.9-17.18 17.2-20.79 20.8-24.410 24.5-28.411 28.5-32.612 32.7-36.913 37.0-41.414 41.5-46.115 46.2-50.916 51.0-56.017 56.1-61.2三、霜冻:地面最低温度≤0°C。

发布时间:河东各地一年中,4月10日起至9月30日。

河西各地一年中,5月1日起至9月30日。

四、寒潮: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5℃,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5℃,五、高温:标准:河西最高气温将在34℃以上河东最高气温将在32℃以上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发警报六、大风: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七、冰雹:全省同一天内,5测站出现冰雹天气,为一次区域性冰雹天气。

八、雾:能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雾九、霾:发警报标准: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相对湿度《十、干热风:一般干热风出现时,日最高温度达30℃或以上,日平均相对湿度在30%或以下,偏东风力2级或以上。

1980年省局业务处制定的河西地区干热风标准为:6月11日至7月20日期间任意三天内达到①每天的日平均气温正距平≥1,0或三天的正距平和≥9.0-12.0。

②14时为偏东风或静风。

③三天的最高气温平均值≥30°C(酒泉≥32°C、敦煌≥34°C)。

风、雨、雾、雪气象等级(天气分级)划分标准

风、雨、雾、雪气象等级(天气分级)划分标准
雾的等级划分标准
NO.
等级
水平能见度
1
轻雾
1~10公里
2

﹤1公里
3
大雾
200~500米
4
浓雾
50~200米
5
强浓雾
﹤50米
风的等级划分标准
风级
名称
风速(m/s)
陆地地面物象
0
无风
0.0~0.2
静,烟直上
1
软风
0.3~1.5
烟能表示风向,树叶略有摇动
2
轻风
1.6~3.3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响,旗子开始票动,高的草开始摇动
3
微风
3.4~5.4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旗子展开,高的草摇动不息
4
和风
5.5~7.9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枝动摇。高的草呈波浪起伏
5
劲风
8.0~10.7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高的草波浪起伏明显
6
强风
10.8~13.8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
7
疾风
13.9~17.1
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
雨的等级划分标准
等级12小时降雨量 Nhomakorabea24小时降雨量
小雨
0.1~4.9
0.1~9.9
小到中雨
3.0~9.9
5.0~16.9
中雨
5.0~14.9
10.0~24.9
中到大雨
10.0~22.9
17.0~37.9
大雨
15.0~29.9
25.0~49.9
大到暴雨
23.0~49.9
33.0~74.9

风等级划分标准

风等级划分标准

风等级划分标准风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气象现象,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为了便于了解和预测风的性质和强度,科学家们提出了一套风等级划分标准。

本文将介绍这套标准的主要内容。

风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包括风速和毁坏程度两个方面。

风速是衡量风力大小的重要指标,而毁坏程度则是衡量风带来的破坏力的重要指标。

我们来介绍风速的划分标准。

国际通用的风速划分标准是根据湍流风速的平均值来划分的。

常见的风速划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等级:1. 无风:风速小于1米/秒,几乎没有感觉到风的存在。

2. 微风:风速在1-5米/秒之间,可以感觉到微弱的风吹动。

3. 轻风:风速在6-11米/秒之间,可以感到明显的风吹动,草叶摇动。

4. 和风:风速在12-19米/秒之间,能够使细树枝和较小的树木摇摆。

5. 清风:风速在20-28米/秒之间,可以使轻便的建筑物受到明显的影响。

6. 强风:风速在29-38米/秒之间,可以轻易地使轻型汽车和帆船受到影响。

7. 疾风:风速在39-49米/秒之间,能够将大型树木连根拔起。

8. 大风:风速在50-61米/秒之间,能够将大型建筑物严重损坏。

9. 暴风:风速在62-74米/秒之间,能够将坚固的建筑物完全摧毁。

10. 飓风:风速大于75米/秒,能够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除了风速,风的毁坏程度也是衡量风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毁坏程度等级主要根据风对不同建筑物、植物和人造结构的影响来划分。

常见的毁坏程度等级包括以下几个:1. 无毁坏:风对建筑物、植物和人造结构没有造成任何损坏。

2. 轻微毁坏:风对脆弱的建筑物、植物和人造结构造成了轻微的损坏。

3. 中等毁坏:风对一般的建筑物、植物和人造结构造成了一定的损坏。

4. 严重毁坏:风对坚固的建筑物、植物和人造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5. 灾难性毁坏:风对任何建筑物、植物和人造结构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坏。

以上就是风等级划分标准的主要内容。

根据这套标准,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风的性质和强度,有助于预测和应对可能的风灾。

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中国气象部门的规定,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 蓝色预警:表示降雨量轻微,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较小影响,但不会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降水量一般为短时小雨或毛毛雨,24小时雨量在10毫米以下。

2. 黄色预警:表示降雨量中等,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一定影响,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一般影响。

降水量为中雨、大雨或暴雨,24小时雨量在10毫米以上并小于50毫米。

3. 橙色预警:表示降雨量较大,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较大影响,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降水量为大雨、暴雨或大暴雨,24小时雨量在50毫米以上并小于100毫米。

4. 红色预警:表示降雨量极大,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严重影响,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降水量为特大暴雨或超大暴雨,24小时雨量在100毫米以上。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不同地区的具体预警等级划分可能会有所区别。

当然,这只是雨量预警的一种划分标准,其他因素如降雨持续时间、强度等也会影响具体的预警等级划分。

具体预警等级的划分还需根据气象部门的具体发布进行参考。

天气状况分类标准

天气状况分类标准

天气状况分类标准
天气状况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标准:
1. 气温:根据温度的高低,可以将天气状况分为寒冷、温暖、炎热等。

2. 降水:根据降水的种类和强度,可以将天气状况分为晴天、阴天、小雨、大雨、雷暴等。

3. 风力:根据风的强度,可以将天气状况分为无风、微风、强风、暴风等。

4. 湿度:根据空气中的湿度,可以将天气状况分为干燥、潮湿、多雾等。

5. 天气现象:根据出现的天气现象,可以将天气状况分为晴朗、多云、阴霾、雾霾、霜冻、冰雪等。

6. 气压:根据大气压强的高低,可以将天气状况分为高气压、低气压、气压稳定、气压波动等。

这些分类标准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不同地区和不同气象专业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气象灾害等级

气象灾害等级

气象灾害等级1. 引言气象灾害指的是由气象要素引发,并对人类、家畜、植物和人类建设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

很多气象灾害都具有突发性、广泛性和破坏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为了能够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各国都制定了不同的气象灾害等级,以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救援措施。

2. 气象灾害等级分类2.1 风暴等级风暴等级主要针对自然灾害中的飓风、台风、龙卷风等强风天气。

根据风速和破坏程度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强风:指风速达到6级或以上,并能够造成损害;•热带风暴:指风速达到8级或以上,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威胁;•强热带风暴:指风速达到10级或以上,会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台风/飓风:指风速达到12级或以上,可能引发灾难性影响。

2.2 降雨等级降雨等级主要是对降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洪涝、山洪等灾害进行评估和预警。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小雨:指小时雨强小于2.5毫米,对大部分地区的影响较小;•中雨:指小时雨强在2.5毫米至10毫米之间,可能引发局部地区的洪涝;•大雨:指小时雨强在10毫米至50毫米之间,可能引发较大范围的洪涝和山洪;•暴雨:指小时雨强在5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可能造成严重的洪涝和山洪;•大暴雨:指小时雨强在100毫米至250毫米之间,可能引发特大洪涝和山洪;•特大暴雨:指小时雨强超过250毫米,可能造成严重的水灾和人员伤亡。

2.3 高温等级高温等级主要是针对极端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评估和警示。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高温:指日最高气温在35℃至37℃之间,对特定人群可能产生不适;•高温预警:指日最高气温在37℃至39℃之间,需要注意防暑;•高温警报:指日最高气温在39℃至41℃之间,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高温灾害:指日最高气温超过41℃,可能对人员和农作物造成灾害性损失。

2.4 寒潮等级寒潮等级主要针对极端低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评估和警示。

广西气象分级标准

广西气象分级标准

广西气象分级标准
广西的气象分级标准可能会受到中国气象局的标准和规定的影响。

广西的气象分级通常涉及到气象灾害风险的评估和预警。

以下是一般性的气象分级标准,但具体的标准和规定可能有所不同:
1.台风等级:
•台风分级通常按照风力等级,例如,中国气象局通常采用的是国际台风等级,分为1至17级,1级是最低级别,
17级是最高级别。

2.暴雨、大雾等级:
•对于暴雨和大雾等气象条件,通常根据小时雨量或能见度等指标进行分级。

具体标准可能涉及到不同级别的预警,
以及相应的应对和应急措施。

3.高温、低温等级:
•针对极端高温和低温天气,可能有相应的温度阈值,超过或低于这些阈值将触发不同级别的气象预警。

4.雷电等级:
•针对雷电活动,可能根据雷电频率和强度设定不同的等级,以便及时预警防范雷电灾害。

5.霜冻、雾霾等级:
•对于霜冻和雾霾等气象条件,可能根据气温、能见度等指标进行分级,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标准。

具体的气象分级标准应当参考中国气象局和广西气象局的相关规
定和通告。

气象局通常会根据当地气象特点和实际情况定期更新和发布气象分级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应对气象灾害和提供预警服务。

因此,为获取最新和准确的信息,建议直接查阅相关的气象局官方文件或网站。

气象中天气现象的等级划分

气象中天气现象的等级划分

气象中天气现象的等级划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雨、雾、风、雪等天气现象的等级划分可能不够明了,以下是部分常见天气现象的等级划分标准。

三、雾的等级划分标准,按水平能见度距离划分,为5个等级:1.平能见度距离在1~10公里之间的称为轻雾。

2.水平能见度距离低于1公里的称为雾。

3.水平能见度距离200~500米之间的称为大雾。

4.水平能见度距离50~200米之间的称为浓雾。

5.水平能见度不足50米的雾称为强浓雾。

四、雨量的等级划分:1.小雨:1天(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2.中雨:1天(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3.大雨:1天(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4.暴雨:1天(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5.大暴雨:1天(或24h)降雨量100~200mm者。

6.特大暴雨:1天(或24h)降雨量在200mm以上者。

五、雪的等级划分1.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2.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3.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4.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5.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mm或积雪深度达16CM 的降雪过程。

6.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40.0mm或积雪深度达32CM 的降雪过程。

天气级别及防控措施

天气级别及防控措施

天气级别及防控措施天气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它不仅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影响,还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气状况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节:天气级别天气级别根据天气的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不同等级的天气情况。

常见的天气级别包括以下几种:1. 突发天气突发天气是指突然爆发的极端天气现象,如龙卷风、暴雨、雷暴、冰雹等。

突发天气具有剧烈性和短时性,往往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2. 强风天气强风天气是指风力达到或超过7级的天气现象,如台风、飓风、风暴等。

强风天气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尤其是对于海上交通和建筑物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较大。

3. 高温天气高温天气是指气温持续较长时间在较高水平的天气现象。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和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容易引发中暑和干旱等问题。

4. 低温天气低温天气是指气温持续较长时间在较低水平的天气现象。

低温天气对人们的生活、交通和农业生产都会带来一系列的困扰,如结冰、雪灾等。

第二节:防控措施针对不同的天气级别,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损失、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的稳定。

1. 突发天气的防控措施针对突发天气,我们需要加强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准确的预警信息,提醒民众关注天气变化。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在突发天气来临时,需要注意切勿外出,确保人身安全。

2. 强风天气的防控措施面对强风天气,我们需要加强对建筑物的检修和加固工作,确保其抵御大风的能力。

同时,需要提前做好风险评估,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或转移,以减少人员伤亡。

3. 高温天气的防控措施在高温天气来临前,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暑知识,引导民众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弱者,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确保其安全。

4. 低温天气的防控措施面对低温天气,我们需要加强供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供暖系统正常运行。

雨量、风力等各种气象等级划分

雨量、风力等各种气象等级划分

从事防汛抗旱工作人员必备-----雨量、风力等各种气象等级划分一、雨量等级划分小雨:日(本日8时至次日8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日降雨量10~25毫米;大雨:日降雨量25~50毫米;暴雨:日降雨量50~100毫米;特大暴雨:日降雨量200毫米以上。

二、风力等级划分六级:风速10.8~13.8米/秒,每小时39~49公里,举伞困难,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七级:风速13.9~17.1米/秒,每小时50~61公里,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到不便;八级:风速17.2~20.7米/秒,每小时62~74公里,树枝折断,人向前走阻力很大;九级:风速20.8~24.4米/秒,每小时75~88公里,吹倒草房,吹动屋瓦;十级:风速24.5~28.4米/秒,每小时89~102公里,可吹倒树林,破坏一般建筑物;十一级:风速28.5~32.6米/秒,每小时103~117公里,摧毁力大,吹倒大树,一般建筑物严重破坏。

十二级:风速大于32.6米/秒,每小时117公里以上,海浪滔天,摧毁力极大。

三、热带气旋等级划分热带气旋是大气中的一种巨大涡旋现象,中心为台风眼,常风平浪静,近中心周围由于强烈的上升气流,伴有狂风暴雨,是最恶劣的危险区域。

热带风暴:近中心附近风力在8~9级的热带气旋。

强热带风暴: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0~11级的热带气旋。

台风: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的热带气旋。

强台风: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四、干旱等级划分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五、洪水等级划分洪水是指特大的径流而言。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大风、冰雹、低温冷害、连阴雨、洪涝、低能见度等七种气象灾害的术语和定义及等级划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气象灾害的等级预报和影响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47-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3部分:气象能见度观测QX/T48-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4部分:天气现象观测QX/T50-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QX/T5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QX/T5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日照观测3术语和定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系列标准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高温危害由于气温过高导致人类活动、动植物生长发育不能正常进行,对工农业生产等造成不利影响。

3.2持续日数指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3℃、35℃、37℃、40℃的连续天数。

3.3高温危害指数利用日最高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根据统计方法所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地某时段由于高温产生的危害程度。

3.4高温危害等级描述高温危害的级别。

43.5大风灾害由于出现大风而使人员、动植物、设施等受到损害。

3.6风灾指标根据平均风速、瞬时风速等气象要素,利用统计方法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区域、某时段遭受风灾的程度。

3.7风灾等级描述风灾的级别。

3.8冰雹灾害由于冰雹造成人员、动植物、设施等受到损害。

3.9冰雹直径冰雹最长两端连线的长度。

3.10降雹持续时间一次降雹持续的时间。

3.11冰雹灾害指数根据冰雹直径和降雹持续时间,利用统计方法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区域、某时段遭受冰雹灾害的程度。

3.12冰雹灾害等级描述冰雹灾害的级别。

3.13低温冷害在农作物某个生育期间,环境温度低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临界温度,使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生育期延迟或生理障碍而导致减产的灾害。

气象灾害等级标准

气象灾害等级标准

气象灾害等级标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有等级划分的,按照标准一般分为四级,那么你对此了解多少呢?下面是给大家的气象灾害预警等级,供大家参阅!气象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个等级,符合相关标准之一即为到达该等级的级别。

1.特别重大气象灾害(Ⅰ级):(1)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2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重大影响的气象灾害。

2.重大气象灾害(Ⅱ级):(1)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5000万元以上、2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气象灾害。

3.较大气象灾害(Ⅲ级):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4.一般气象灾害(Ⅳ级):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预警级别,按其强度及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气象灾害预警(Ⅰ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Ⅱ级)、较大气象灾害预警(Ⅲ级)、一般气象灾害预警(Ⅳ级)。

1.Ⅰ级预警(特别重大气象灾害预警)(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市气象台监测或预报预警出现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信号等级天气,并可能直接造成人员死亡或对经济社会及群众生产、生活等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气象灾害;(2)已经出现特别重大等级气象灾害并延续。

2.Ⅱ级预警(重大气象灾害预警)(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市气象台监测或预报预警出现气象灾害橙色预警信号等级天气,并可能直接造成人员死亡或对经济社会及群众生产、生活等产生重大影响的气象灾害;(2)已经出现重大等级气象灾害并延续。

3.Ⅲ级预警(较大气象灾害预警)(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市气象台监测或预报预警出现气象灾害黄色预警信号等级天气,并可能造成人员死亡或对经济社会及群众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2)已经出现较大等级气象灾害并延续。

预报评分规定(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

预报评分规定(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

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本办法适用于检验单站和区域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包括指导预报和公众预报。

一、检验的区域范围预报责任区内的所有预报地点和预报区域。

二、检验内容1、降水预报降水分级检验:将降水量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和小雪、中雪、大雪、暴雪10个等级(见表1),检验各级降水、一般性降水[小雨(雪)至大雨(雪)]和暴雨(雪)以上(暴雨至特大暴雨和暴雪)预报情况。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检验对≥0.1mm、≥10.0mm、≥25.0mm、≥50.0mm降水的预报情况。

晴雨(雪)检验:对有降水、无降水两种类别进行检验。

—1 —— 2 —2、温度预报最高、最低气温和定时气温预报误差。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雾、浓雾、强浓雾)、强降雪(中雪、大雪、暴雪)、强降雨(暴雨或大雨以上等级)、沙尘天气(沙尘暴、强沙尘暴)、大风(≥6级、≥8级、≥10级、≥12级)、高温(≥37℃、≥40℃)、强降温(≥8℃、≥12℃)等11类23项灾害性天气预报检验。

灾害性天气标准参照《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

对于强降水落区预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6省(区)评定大雨以上等级(含大雨)落区预报,其余省(区、市)评定暴雨以上等级(含暴雨)落区预报。

各级气象台另外需要检验的预报项目由各省气象局根据所属气象台实际情况确定,并向气象局备案。

三、检验方法 1、降水预报对降水分级检验和累加降水量级检验,T S 评分:%100⨯++=kk k kk NC NB NA NA TS— 3 —技巧评分:'=k k k -TS TS SS 漏报率:k k kkNC NA NC PO +=⨯100% 空报率:kk kkNB NA NB FAR +=⨯100%式中NA k 为预报正确站(次)数、NB k 为空报站(次)数、NC k为漏报站(次)数,见表2,TS ′为数值预报或上级指导预报的TS 评分。

天气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天气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天气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天气预警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天气状况的严重程度,对天气预警信息进行等级划分的一套标准。

根据中国气象局颁布的标准,天气预警等级划分为四级,分别是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蓝色预警:表示天气较轻微,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比如,轻微的降雨、高温、寒冷、大风等。

黄色预警:表示天气较为严重,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比如,较强的降雨、雪灾、台风等。

橙色预警:表示天气非常严重,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比如,暴雨、暴风、龙卷风等。

红色预警:表示天气极其严重,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比如,特大暴雨、强台风、强震等。

以上是天气预警等级划分的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应根据区域气象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结合气象灾害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和调整,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1 -。

风向等级颜色分类标准

风向等级颜色分类标准

风向等级颜色分类标准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除了通过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来获取气象信息外,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各种气象信息。

其中,风向等级颜色分类标准为气象预报信息中比较重要部分。

根据风向等级颜色分类标准,0-1级风被标记为绿色,表示风速较小且偏轻,多为晴空无风或微风;2-4级风被标记为蓝色,表示风力稍大,这个级别的风会产生点抬升上升流动,但大部分不出尘土;5-7级风被标记为橙色,表示风力较大,能把树叶晃动,风貌有几分张力;8-10级风被标记为红色,表示风力极大,能把树拧断,空中超大的尘土和碎片多多;而大于10级风则被标记为紫色,表示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可能会危害生命财产等。

风向等级颜色分类标准主要用于人们出行、活动时,根据相应等级,判定风力强弱,并采取不同措施,以防止损失。

此外,针对旅游者,通过这项标准还可以判断旅游地的景色拍摄的可行性,是否可以在这个季节拜访此处,等等。

因此,了解风向等级颜色分类标准及其意义,对我们更好地利用气象预报信息情况的判断非常重要。

未来,不仅应继续完善风向等级颜色分类标准,也需要明确其相关规范,让其在信息披露及个人、企业安全防护中,发挥更大作用。

气象雨量等级标准

气象雨量等级标准

气象雨量等级标准气象雨量是人们对降水量的一种衡量标准,它对于农业、城市规划、气象预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对雨量进行统一的量化评估,气象学界建立了一套雨量等级标准。

本文将对气象雨量等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述气象雨量等级标准,又称为降水等级标准,用于描述特定时间段内的降水量。

它通过将降水量分为若干个等级,来表示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在气象观测和分析中,这种等级标准广泛应用,使得气象学家和农民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降水信息。

二、标准细节气象雨量等级标准根据降水量的不同程度,通常被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小雨: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在0.1毫米(mm)到9.9mm之间。

小雨通常是轻微的降水,对大部分地区的生活和农业没有明显的影响。

2. 中雨: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在10mm到24.9mm之间。

中雨量级的降水已经较为明显,可能会对农作物生长和道路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大雨: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在25mm到49.9mm之间。

大雨通常会引发洪涝灾害,并对农业、城市排水系统和交通带来严重影响。

4. 暴雨: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在50mm到99.9mm之间。

暴雨往往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5. 大暴雨: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在100mm到249.9mm之间。

大暴雨极易导致洪涝、塌方等灾害,给灾区带来巨大的损失。

6. 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超过或等于250mm。

特大暴雨是极为罕见的,但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洪涝水患,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

三、应用领域气象雨量等级标准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其中一些应用领域的介绍:1. 农业:气象雨量等级标准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农民可以根据雨量等级预测未来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从而合理安排田间作业和灌溉。

2. 城市规划:城市的排水系统需要根据不同雨量等级来设计。

雨量等级标准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评估城市排水系统的抗洪能力,避免城市内涝。

冰雪预警分级标准

冰雪预警分级标准

冰雪预警分级标准
①蓝色预警:蓝色预警是最低层次的预警信号,表示低温、风力、雪、大雾、冻雨等影响的可能性较小,降水量少,当地气象状况持续稳定,受其影响的活动范围有限。

②黄色预警:黄色预警表示出现寒冷天气和明显降温,低温、风力、冻雨、大雾、雪等影响出现。

降水量尚微,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冰冻天气。

受其影响,一部分活动被迫停止,路面出现结冰等情况。

③橙色预警:橙色预警表示持续低温,大风,大雾,冰雹,小到中雪,雨夹雪,寒潮等寒冷天气影响出现,路表面出现结冰。

降水量逐渐增加,受其影响,大部分活动被迫暂停,交通易受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④红色预警:红色预警表示极大冰雹、暴风、冰雹、大雾、大雪、暴雪等强烈天气影响,极强的冷空气,强降温,洪灾及其它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降水量大,受影响的活动被全面暂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雨和雪的级别划分_物理与气象

雨和雪的级别划分_物理与气象

雨和雪的级别划分
雨(rain)是人们最熟悉的降水。

降雨、降雪、降冰雹都属于降水的概念。

大气中的水汽遭遇低温,便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面,就形成降雨。

雨的水滴直径通常大于0.5毫米。

按照降水的强度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6个等级。

小雨:0.1~9.9毫米/天;中雨:10~24.9毫米/天;大雨:25~49.9毫米/天;暴雨:50~99.9毫米/天;大暴雨:100~200毫米/天;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天。

雪(snow)是大气中的水汽遇冷,急剧凝结(凝华)成的白色固体颗粒,形状成六角形、直径1个毫米左右,有时许多雪晶在下降中因攀附、碰并、粘附而形成直径大于5毫米的雪片或雪花。

按照降水量强度,降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

小雪:0.1~2.4毫米/天;中雪:2.5~4.9毫米/天;大雪:5.0~9.9毫米/天;暴雪大于等于10毫米/天。

气象等级划分标准

气象等级划分标准

气象等级划分标准气象等级划分标准:掌控天气的神秘密码嘿,你知道吗?在这广袤的天地之间,气象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时而阳光灿烂,笑得没心没肺;时而狂风暴雨,哭得稀里哗啦。

而我们人类呢,为了能更好地应对这个“调皮鬼”,就制定了气象等级划分标准,这可真是如同拥有了掌控天气的神秘密码!要是不搞清楚这些标准,你可能会在风雨中被淋成“落汤鸡”,还不知道为啥自己这么倒霉呢!**一、暴雨的“疯狂派对”:等级越高越“嗨”**在暴雨的世界里,等级越高,这场派对就越疯狂!“暴雨可不是闹着玩的,等级一提升,那就是‘水漫金山’的节奏啊!”暴雨等级的划分,主要根据降雨量来决定。

比如说,24 小时内降雨量在 50 - 99.9 毫米之间,那就是暴雨等级中的“小弟”;要是达到了 100 - 249.9 毫米,那可就是“大哥”级别了。

想象一下,50 毫米的降雨量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雨滴在急匆匆地赶路,只是让地面有点湿漉漉;而 100 毫米以上的降雨量,那简直就是无数个“水炸弹”同时落下,道路瞬间变成河流。

就像前段时间某个城市,遭遇了大暴雨,好多车都在水里“泡澡”,这就是暴雨等级高带来的“疯狂”场面!**二、大风的“呼啸竞赛”:速度决定“名次”**“大风刮起来,那就是一场看不见终点的赛跑,速度决定一切!”大风的等级划分,主要看风速。

风速在 6 - 7 级的时候,那只是小风在轻轻吹口哨;但要是到了 8 - 9 级,这风就像个急性子,能把你的头发吹得乱七八糟;而10 级及以上的大风,那简直就是个“疯狂的怪兽”,能把大树连根拔起。

你想想,6 - 7 级的风,就像是温柔的小手轻轻抚摸你的脸;8 - 9 级的风,像是有人在使劲儿推你;10 级以上的风,那简直就是个大力士,要把你直接吹跑。

还记得那次台风来袭吗?狂风呼啸,好多广告牌都被吹倒了,这可都是大风等级高惹的祸!**三、高温的“桑拿挑战”:热度决定“难度”**“高温一来,整个世界就变成了一个大桑拿房,热度越高,挑战越大!”高温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气温的高低。

气象响应级别

气象响应级别

气象响应级别
气象响应级别分为四级(Ⅳ,Ⅲ,Ⅱ,Ⅰ级)
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

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Ⅳ,Ⅲ,Ⅱ,Ⅰ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根据不同的灾种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灾种的预警分级及标准。

当同时出现或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

天气警报级别,是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设定,以特定标识表示的预警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雨
30.0~69.9
50.0~99.9
暴雨到大暴雨
50.0~104.9
75.0~174.9
大暴雨
70.0~140.0
100.0~250.0
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105.0~170.0
175.0~300.0
特大暴雨
>140.0
>250.0
雪的等级划分标准:
零星小雪:有降雪而没有形成积雪。
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
全树摇动,到树枝弯下来,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8
大风
17.2~20.7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9
烈风
20.8~24.4
草房遭受破坏,屋瓦被掀起,大树枝可折断
10
狂风
24.5~28.4
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破坏
11
暴风
28.5~32.6
陆上少见,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
12
飓风
32.7~36.96
3
微风
3.4~5.4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旗子展开,高的草摇动不息
4
和风
5.5~7.9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枝动摇。高的草呈波浪起伏
5
劲风
8.0~10.7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高的草波浪起伏明显
6
强风
10.8~13.8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
7
疾风
13.9~17.1
雾的等级划分标准
NO.
等级
水平能见度
1
轻雾
1~10公里
2

﹤1公里
3
大雾
200~500米
4
浓雾
50~200米
5
强浓雾
﹤50米
风的等级划分标准
风级
名称
风速(m/s)
陆地地面物象
0
无风
0.0~0.2
静,烟直上
1
软风
0.3~1.5
烟能表示风向,树叶略有摇动
2
子开始票动,高的草开始摇动
中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度为3~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
大雪:是指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5.0~9.9毫米。
当24小时降雪量达到10.0~19.9毫米时为暴雪,20.0~29.9毫米为大暴雪,超过30.0毫米为特大暴雪。
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
雨的等级划分标准
等级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小雨
0.1~4.9
0.1~9.9
小到中雨
3.0~9.9
5.0~16.9
中雨
5.0~14.9
10.0~24.9
中到大雨
10.0~22.9
17.0~37.9
大雨
15.0~29.9
25.0~49.9
大到暴雨
23.0~49.9
33.0~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