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课程纲要(2)

合集下载

学期课程纲要

学期课程纲要
学期课程纲要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七年级学科历史
任课教师李明宏、廖俊、方静
学习习惯分析
学生知识能力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但有的学生对历史小学科置之不理,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1、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2、关注历史教学研究前沿动态,建立更加有效的历史教学模式。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些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教重


材点
重点: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难点: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猜想、分析论证
第18课、第19课
13
5.13-5.17
第20课、第21课
14
5.20-5.24
第22课、单元复习
15
5.27-5.31
期末复习一
17
6.10-6.14
期末复习二
18
6.17-6.21
(17-19日中考)
19
6.24-6.28
(24-26日期末考试,1日暑假开始)
20
个教
研专人题完 Nhomakorabea成





1、加强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认真专研教材;
2、立足基础,精心设计练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3、及时检验当堂学习效果,以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及复习、检测、考试安排
1

四下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四下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学期纲要一、课程背景(一)课标要求学科核心素养:1.信息意识: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2.计算思维: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性,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4.信息社会责任: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通过提供技术多样、资源丰富的数字化环境,认识信息系统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理解信息社会特征,自觉遵循信息社会规范,负责、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合格中国公民。

(二)教材分析1.本册编排的内容本册教材是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包括三个单元,分别是“WPS文字处理”、“留住美好瞬间”、“二维动画制作”。

“WPS文字处理”单元,通过创作“倡导低碳,爱我家园”作品,掌握WPS 文字软件的使用,共6课。

“留住美好瞬间”单元,通过记录校园科技节美好瞬间,学习对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及编辑,共4课。

“二维动画制作”单元,通过探究分析实例,了解SWiSH软件,并使用软件制作简单的二维动画。

本套教材的编写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精心选取实用、前沿的内容。

通过生活化情景创设,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乐趣。

小学科学三下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三下课程纲要
(2)每位学生参与完成下列两项作业
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科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求知、探究、总结提炼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从而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科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课 程
内 容
常见的力:研究推力和拉力、摩擦力、弹力、磁力等有关力的内容。
地球的外衣:探究空气的性质、风的成因、大气层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土壤与岩石:探究土壤、岩石的种类、特点等,学会制作岩石标本,会从不同途径搜集资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周次
教学内容
实施所需的条件
1
1小车的运动
小车、测力计、线、铁片、秒表
2
2鞋底花纹的启示
线绳、木板
3
3跷跷板
杠杆尺和支架,钩码
4
研究与实践------饲养小动物
5
4弹簧里的学问 5 有趣的磁铁
弹簧、拉簧、各种磁铁、线
6
6空气在哪里 7热空气
杯子、气球、水槽、杠杆尺、方便袋、蜡烛等
7
8风的形成 9地球的大气层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程纲要
审议
意见
4。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参与实践。
课程
评价
(一)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2、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3、小窗口大世界
4、从看电视说起
第二单元:让诚信永相伴
1、请你相信我
2、诚信是金
3、社会呼唤诚信
第三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
1、班队干部大家选
2、集体事情大家定
3、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4、社会生活中的民主
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吃穿住话古今
2、火焰中的文化:陶瓷.青铜
3、汉字和书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语文(三年级下册)》,XXX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132课时设计者:一、课程背景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从课标第7页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二学段3-4年级中找),按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的5个范畴:范畴核心素养识字 1.对研究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力与写字 5.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6.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惯。

语言理解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阅读 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了解诗文大意。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9篇+文言文1篇。

3.初步审美 4.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能少于10万字。

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通知、寻物启事进行交流。

4.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思维能力 6.研究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句号、逗号等标点符号。

7.课内作本学期8次左右。

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学期课程纲要解读

学期课程纲要解读
课程内容:如果课程目标设计的精准,就可以创造性使用教材,如果认为教材编排的内容不利于目标的达成就可以整合外来资源,其实就是课程整合,要想课程整合就必须研究目标。
课程实施:而对于课程实施的思考更多的是思考学生如何学,当然也不能忽略教师如何教。
课程评价是传统学期教学计划中没有涉及的部分,恰恰这个是促进和检查目标达成的最关键手段。这是理念问题,学期教学计划中没有评价,这就说明是站在教师的立场只思考自己的教,不去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而有了评价整个设计的落脚点就落在教了是否学了,学了是否学会了,怎么知道学生学会了的证据。
接下来就要分析内容标准中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在课标中一般很少有,行为条件就是指影响学习结果的限制或范围等。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有时也可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在现实情境中”、“在生活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这些用绿色标注的就是影响学习结果的限制或范围(具体二下课程纲要截图整个目标),还需要去关注行为动词,这里用红色和蓝色标注的就是行为动词,其中用红色标注的,像能、理解、了解、认识等都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是学生学习这些内容达到的程度(再用一种颜色标内容)
我们把学段中的内容标准分解到各个学期之后,做课程纲要时就把相应学期的课程内容标准进行摘抄。摘抄后还要对各内容标准进行分析。怎么分析呢?首先根据学科的领域把这些内容标准进行分类,如数学是按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进行分类,语文是按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5个范畴进行分类,分类后再分析发展学生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想分析出发展学生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老师们必须研究各自学科的核心素养。站在终极目标中去思考每一学期的目标。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提出: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前面这2小条都在教材中有很好的体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总结,而对于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这一条,在教材中与它相关是课本54页6、7两题,针对这句内容标准课标中80页给出了对应的例子(参见课标例13课件),像例13这样的例子就是最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真实性的任务,而教材中就有些欠缺,所以三年级下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学期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安丘市实验小学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试用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92课时开发教师:安丘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日期:2020.3.10【课标分析】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能用钢笔书写楷书,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在习作方面要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能修改自己的习作,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做到语句通顺,意思清楚;在口语交际中,能用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力求生动具体。

听人说话并简要转述。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共同讨论解决简单问题,同时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用书面或口头表达观察所得。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

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

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

【教材分析】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一共八个单元,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组成。

每单元有3-4篇课文。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栏目。

语文园地主要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板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

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

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一年级(下)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类型:国家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材来源:《语文(一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学期课时: 140课时设计者:张玲设计时间: 2022年2月单位:冯卯镇明德小学目录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四、课程实施五、课程评价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语文(一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140课时设计者:张玲一、课程背景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

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

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每个单元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本册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成功经验。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套教材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2.加强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教科书还努力加强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与用于自我表达,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三)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在一年级上学期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一年级下册合体字增多的情况。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学习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大胆地猜测生字,自主学习课文;优先选择构词率较高、笔划较简单的字进行书写。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程纲要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课程纲要

英语(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学期课程纲要有四个关键要素,即学期目标,内容安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学期目标”是学生要学会什么,“内容安排”说明我们用什么教与学,“课程实施”告诉大家怎么学,“课程评价”则是如何证明学生的学会。

学期课程纲要和学生分享,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状态,体现学生主体的地位。

学期课程纲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的,分享给学生并不仅仅是告知,学生也有权利对自己怎样学等问题提出建议。

所以我们可以简明扼要概括为课程纲要就是以最提纲挈领的方式呈现一个学期的课。

编写课程纲要最关键是处理好“四要素”以及保证“四要素”的一致性。

那么如何使四个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达到一致呢?第一,要确保关键目标在内容、实施、评价部分的落实。

目标在整个学期课程纲要里,引领内容、引领实施、引领评价。

内容安排、课程实施和评价这几个方面要紧紧围绕学期目标来进行设置或撰写,做到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一致性。

也就是说,我们要针对关键目标组织与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提出实施策略和建议、设置评价方案。

第二,要确保评价框架与目标的一致性。

如六年级下册要求学生在口语方面达到的目标是“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运用本学期所学话题句型,能就习惯、饮食、安全等八个话题进行交谈,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围绕目标对各个单元话题内容进行课时划分,适当进行删减。

同时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来检测这条目标的达成。

第三,内容实施与处理是否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

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各种各样的生活化任务,这类任务既来自学生的生活,又能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使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

一、学情分析:与四年级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提出了书写对话的要求;词汇量增大,复现率较高;文本篇幅较长。

五年级学生至少具备了两年的英语学习基础,已经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如Touch your nose;能与同伴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I have a pen ,能较熟练读出文本单词;能写出四会词汇和单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学期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试用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92课时【课标分析】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能用钢笔书写楷书,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在习作方面要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能修改自己的习作,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做到语句通顺,意思清楚;在口语交际中,能用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力求生动具体。

听人说话并简要转述。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共同讨论解决简单问题,同时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用书面或口头表达观察所得。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

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

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

【教材分析】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一共八个单元,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组成。

每单元有3-4篇课文。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栏目。

语文园地主要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板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

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

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

综合实践活动学期课程纲要(参考模板)

综合实践活动学期课程纲要(参考模板)

综合实践活动学期课程纲要(参考模板)
一、一般信息
二、课程简介(200字内)
三、背景分析(500字内)
四、课程目标
描述通过一定的课程学习后学生的预期表现;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指向何种学科素养或关键能力;一般4-6条,每条至多3句;按目标叙写规范,每条按三维陈述;常见的陈述方式如: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理解或会做什么,提高或体会什么。

五、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依据目标合理安排课时,有利于提高新授课学习的有效性;所选择的教与学的方法与目标匹配;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学习方式多样。

六、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评价设计与结果解释与目标匹配;成绩结构及来源(过程与结果)清楚;过程评价体现对纸笔测试无法涉及的学科目标的关注。

七、主要参考文献
八、备注
— 1—。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课程纲要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课程纲要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课程纲要第一部分:引言(字数:150字)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在一年级下学期的课程纲要中,我们将专注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基本的道德原则、认识社会规范和法律的作用、明确个人责任和义务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逐步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为将来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基本道德原则(字数:250字)1. 尊重和关爱他人:学生将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善相处,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以及如何表达同情和关心。

我们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价值观,并以身作则。

2. 诚实和诚信:学生将学习诚实和诚信的重要性,包括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遵守诺言。

他们还将了解到撒谎和欺骗的后果,并学会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3. 责任和正义:学生将学习如何承担个人责任,并了解公平和正义的含义。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不同的道德决策,并了解各种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三部分:社会规范与法律的作用(字数:350字)1. 社会规范:学生将学习社会规范是如何指导我们的行为的,并了解到不同社会中的规范可能有所不同。

他们将学会尊重并遵守这些规范,进而逐渐成为有良好社会行为的公民。

2. 法律的作用:学生将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法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他们将了解到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秩序,并了解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3. 交通规则:我们将重点讲解交通规则,帮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过马路和乘坐交通工具。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个人的安全,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四部分:个人责任与义务(字数:350字)1. 学生责任:学生将学会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包括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和尊重老师和同学。

我们将鼓励学生树立追求卓越的心态,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

2. 社区义务:学生将了解到他们作为社区的一员,有责任为社区做出贡献。

四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音乐第二学期课程纲要课程材料: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学习目标:以音乐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其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了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使其中多数人在今后能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音乐欣赏者或爱好者。

1、(1)认识变音记号,重音记号。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习换气等一些常用记号。

2、A、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学会简易的轮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

B、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C、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D、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伴奏能力。

3、通过音乐学习,不仅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得到了培养,并且智慧得到启迪、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得到提高,4、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学习主题及课时安排第一单元3课时主题“手挽手”教材内容“祝你快乐”“彩桥架倒台湾岛”“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

本课四首作品都是集中反映了我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这么一个主题,简称手挽手。

第二单元3课时主题“跳起来”教材内容“马刀舞”“新疆舞曲(第二号)”“小步舞曲”“我和提琴”“跳吧,跳吧”。

本课五首作品的特点非常的鲜明,通过感受和学唱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和民歌,再让学生即兴地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三单元2课时主题“家乡美”教材内容“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东方明珠”“杨柳青”“大雁湖”。

分别是北京、上海、海南、内蒙古、江苏五个地名,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学期课程纲要.doc

学期课程纲要.doc

学期课禾呈纲要
可评价、叙写规范)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淀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人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口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木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A)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口己的意见。

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彖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修改口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课程评价(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目标和匹配;和关评价政策淸晰且可行;评价方案的设计科学口便于操作等)
识字写字
1•评价识字主要考察学牛读准字音、认淸字形、掌握字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

三下-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三下-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设计教师:课程名称: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 北师大版适用年级:三年级课时: 16课时制定时间:2022年2月目录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四、课程实施五、课程评价六、所需条件一、课程背景(一)课程标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超越了学科领域的框架,且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

它将儿童本位教育与社会本位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体为学习对象,以“问题学习”、“履历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柔韧学习”等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资质和能力为宗旨,经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感情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山东省新时代教育研究院编写的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材小按“方法方法”“劳动实践”两个部分编写,共安排7个主题。

“活动与探究”部分包含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指定领域的相关内容。

“学做凉菜”和“缝制布娃娃”这两个主题侧重于研究性学习领域;“毛线编织”“制作手工皂”和“移栽吊兰”侧重于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学雷锋见行动”侧重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领域。

信息技术的内容则贯穿于所有的主题之中。

主题活动编排的方式,每个主题活动单元反映的一个方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

主题下设若干实践活动内容,每个主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对生成多个研究小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程纲要(一年级下)
课程名称:数学设计者:
适用年级:一年级开发时间:2019.3.2
教材来源:《数学(一年级下册)》,青岛出版社课时:60课时
【课程背景】
一、数学素养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二、课程标准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
的运算技能,能正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在运用数及适
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经历
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从物体中抽象出集合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
体验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会独立思考问题,表
达自己的想法。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
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在他人帮助下,
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了解数学可以表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认识钟表,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
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厘米、米的认识,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选择学习素材,通过学生对知识的
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
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册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
上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接触100以内的数对于学生100以内数的
认识来说相对简单。

认识图形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立体图形的基
础上教学的,是平面几何图形的起始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在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两
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认识钟表、人
民币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统计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通
过实物、活动操作让学生真正理解。

【课程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

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
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
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6.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
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1.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

2.教师自制的相关教学ppt,教学评一体的教学设计。

3.家长帮助制作、准备的学具(正方体图块,长方体色块,钟表模型,人民币票样,刻度尺等)。

二、教学建议
1.本学期继续根据集体备课研讨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和三效课堂“四环节一评价”基本式进行课堂教学。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2.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图,将鲜活的情境图编成有趣的故事,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和计数器,通过动手摆一摆,数一数,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弄清算理,掌握算法。

4.图形与几何(认识图形和米、厘米的认识),可以利用实物和模型,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真观察思考,形成长度观念,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统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整理,体验收集数据方法的多样性,能用统计图表整理的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评价】
一、评价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30分)+结果评价成绩(70分)。

1.过程评价(30分)
过程评价(30分)=课堂表现(10分)+过程作业(10分)+四清(10分)
2.结果评价(70分)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

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分)+期末考试成绩(50分)。

(注:期中及期末考试满分均为100分,折合相应分数计入)
二、评价结果处理
以上两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优(90及90以上)、良(80-89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60分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