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一次函数的图象(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_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1.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及其画法,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2.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4.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口答之后,通过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纠正出现的问题.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从此入手,承接上一节课的内容,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既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体会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活动2:尝试发现,探索新知1.用描点法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与的图象2.结合学过的函数的图象,比较两个函数的解析式,你能说明函数的图象为什么是直线吗?3.如何由函数的图象得到函数的图象?4.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由直线可经过怎样的学生列表,描点,画图,然后由图象猜想函数的图象为直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到函数与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学生讨论函数与图象的关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一起总结得到:(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2)由直线平移个单位通过参与数学活动,初步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1)从列表、描点、连线开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从“形”的角度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形状.让学生在描点的过程中感受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位置关系.(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解析式,发现两个解析式仅在常数项上有区别,其他部分完时,时,(形)作出解释;活动3:自主实践,深入研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以下函数的图象,,,;观察上面四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探究一次函数中k的正负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表述函数的性质.观察的正负对函数图象变化趋势的影响,进而总结函数性质.当时,直线从左向右上升,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直线从左向右下降,随的增大而减小.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注意到一次函数的性质与(1)通过动手实践,巩固两点法画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得到一次函数的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以及的正负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通过类比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加深对一次函数的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的理解.活动4:反馈练习,夯实基础1.直线与轴交点坐标为,与轴交点坐标为,图象经过第象限,随的增大而.2.函数随的增大而.它的图象可由直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师生共评,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在练习中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2)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的掌握与运用.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可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在尝试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活动5:小结评价,畅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是否清晰;(2)学生是否通过数课堂小结可以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总结,提高独立分析和自主小结的能力,使学生在对一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本人就一值带到初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了解,班级中有几个男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反映比较快,但女生总体反映比较慢,但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性不低,参与的程度较高,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掌握得较好,所以本节课可以通过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去思考一次函数地图像与性质。

初中数学_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画图象,理解并感知函数图象的定义。

2.会观察、分析函数图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识图能力、分析函数图象信息能力。

教学重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再根据函数图象来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使学生感受到解析法和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的相互转换这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背景导入变化与对应(二)展示学习目标(三)复习巩固1.课件出示问题2.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四)创设情境,感觉新知(1)函数的图象的定义1.活动一:出示摩天轮,让学生思考如果你坐在摩天轮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2.动画播放:将每对t和h的数据作为点的坐标,在以t为横轴、h为纵轴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并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依次连接起来3.学生思考:其中对于给定的每一个时间 t,高度 h对应有几个值?4.从而总结函数图像定义:归纳总结: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_________.5.巩固练习达标测试第4题(2)函数图像的意义活动二:下图是下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你从图象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思路导引:找出函数的图象所要表达的数字信息.【规律总结】读取图象所表达的信息应注意:(1)弄清坐标轴和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2)图象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往往有特殊意义.(3)上升(下降)线表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小),水平线表示函数值不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有些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很难列式子表示,但是可以用图像直观地来反映。

(2)看图象时应注意的问题。

)活动三:分析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

小明从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一次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图象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接受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这一事实,在实践中体会两点法的简便,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生动形象的变化来发现两个一次函数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为探索一次函数性质作准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我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点,心理特点和本课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理解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和归纳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索一次函数的特征,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去经历、体会规律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的基础,是本节课的重点。

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

关键是通过学生的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其规律。

二、学情分析1、由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认识,学生能接受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结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学生能画出一次函数图象。

2、根据学生抽象归纳能力较差,学习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有难度。

所以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作,突出图象变化特征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出其规律。

3、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数学_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主要包括两个知识点: 1、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

2、一次函数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数学之深的发展角度看,变量和函数的引入,标志着数学从初等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而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第一个函数关系,他的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

本课时内容安排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之后。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两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它既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拓展,也为后面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研究奠定基础,并在今后学习高中代数、解析几何及其他数学分支打好伏笔。

同时,在整个初中阶段: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还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提供新的途径。

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更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很好素材。

三、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以上分析从而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和知识目标:使学生会用两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通过研究图象,经历知识的归纳、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培养推理及抽象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德育目标:通过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和探索,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因为图象是研究性质的前提,而性质又质又是研究函数的基础。

函数的多种表示方法(表格、解析式、图象)之间的联系与转换是学生能否灵活学习函数的条件之一。

教学难点:由一次函数的图象归纳得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因为由函数图象归纳函数性质是学生首次接触,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数学_10.6一次函数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10.6一次函数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0.6 一次函数应用教学设计一、自学感知:1.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通常过,两点画一条,就是函数y=kx+b(k≠0)的图象.2.待定系数法.先设出表达式中的,再根据所给条件,利用确定这些未知数.这种方法叫待定法.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图象: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通常叫做直线y=kx+b.性质:对于一次函数y=kx+b,当时,y随x的而;当时,y随x的而 .二、研讨探究:我们知道,世界各国温度的计量单位尚不统一,常用的有摄氏温度(˚C)和华氏温度一次函数吗?你是如何探索的到的?由于在上表中摄氏温度所取的值中包含0˚C,为了方便,可把摄氏温度作为自变量x,用横轴表示,华氏温度y看作x的函数,用纵轴表示,建立直角坐标系,把表中每一对(x,y)的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相应的点,观察这些点是否同在一条直线上.(2)你能利用(1)中的图象,写出y与x的函数表达式吗?(3)除了小亮所说的方法外,你能通过分析上表中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判断它们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吗?通过观察上表,可以发现两个变量对应数值之差的比是一个常数,如,,,⋯特别地,如果固定(0,32)这对值,同样有,,.设摄氏温度为x,相应的华氏温度为y,则有,整理得y=1.8x+32,因此y是x的一次函数.(4)你能求出华氏温度为0度(即0˚F )时,摄氏温度是多少度?当y=0时,0=1.8x+32,解得x= ,所以华氏温度为0 ˚F 时,摄氏温度是 ˚C.(5)华氏温度的值与对应的摄氏温度的值有相等的可能吗?你会用哪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与同学交流.有可能相等.当两值相等时 ,解得 .即当华氏温度为-40˚F 时,摄氏温度为-40˚C ,温度值相等.例1 山青林场计划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800株,甲种树苗每株24元,一种树苗每株30元.根据相关资料,甲、乙两种树苗的成活率分别是85%,90%.(1)如果购买这两种树苗共用去21000元,甲、乙两种树苗各买了多少株?(2)如果为了保证这批树苗的总成活率不低于88%,甲种树苗至多购买多少注?(3)在(2)的条件下,应如何选购树苗,使购买树苗的费用最低?并求最低费用. 解:(1)设购买甲种树苗x 株,乙种树苗y 株,根据题意,得解得: 经检验,方程组的解符合题意.所以购买甲种树苗500株,乙种树苗300株.(2)设购买甲种树苗z 株,乙种树苗(800-z )株,由题意得0.85z+0.9×(800-z )≥0.88×800,解得 z ≤320.所以甲种树苗至多购买320株.(3)设购买甲种树苗t 株,购买树苗的费用为w 元,由题意得w=24t+30×(800-t )==-6t+24000,所以w 是t 的一次函数,且由于k=-6<0,因此w 随t 增大而减小.由(2)知t ≤320,因此,当t 最大即t=320时,w 最小.这是800-320=480,w=-6×320+24000=22080.所以购买甲种树苗320株、乙种树苗480株,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22080元.三、拓展延伸:为了迎接新学年的到来,时代中学计划开学前购买篮球和排球共20个,已知篮球每个80元,排球每个60元,设购买篮球x 个,购买篮球和排球的总费用为y 元.(1)求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1.832y x y x =+= 4040x y =-=- 800243021000x y x y +=+=500300x y ==(2)如果要求篮球的个数不少于排球个数的3倍,应如何购买才能使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元?四、课堂小结:(1)学会解较为复杂的一次函数的应用题(2)学会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几个简单的问题去解决五、作业布置:课本157页习题10.6第2、3题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下已经学习过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本章关于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已具备了一定的方法,同时学生们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的意识,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能够绘制和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一次函数的图象概念:直线、斜率、截距。

2. 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斜率与截距的意义。

3. 一次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

4. 一次函数图象的分析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一次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分析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

2.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直观展示一次函数图象的形成过程。

3.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4. 结合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线性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一次函数的图象。

3. 课堂讲解:讲解一次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一次函数图象的分析方法,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5.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保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相符。

2.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学过程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4. 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的概念、特征、绘制方法和分析应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熟练绘制一次函数图象,并能运用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一次函数图象的相关知识,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

2. 培养学生利用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1. 一次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及特点。

3.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2. 难点:一次函数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2. 利用数形结合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

3. 结合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一次函数,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概念。

3. 探究:让学生分小组探究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如:斜率、截距等,并归纳总结。

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如:线性规划等。

5. 巩固: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次函数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一次函数图象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教案反思: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地探索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一次函数图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能够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一次函数概念和图象性质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评估他们应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作业和课后练习,评估他们的巩固程度和独立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_一次函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一次函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一次函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一次函数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函数。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函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分析情境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抽象出函数关系,让学生认识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做铺垫。

它是整个函数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核心知识之一。

本节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很好素材。

因此,在初中数学“函数与分析”中,起着重要的地位。

(2)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整合旧教材在讲几个具体的函数时,是按先讲正、反比例函数,后讲一次、二次函数顺序编排的。

这是适当照顾了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学了正反比例关系的知识,注意了中小学的衔接。

新教材则是安排先学习一次函数,并且,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予以介绍,而最后才学习反比例函数。

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第一,这样安排,比较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识规津,从函数角度看,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与性质都是比较简单的,相对来说,反比例函数就要复杂一些了,特别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条曲线组成的,先学习反比例函数难度可能要大一些。

第二,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介绍,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益,又便于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二、学情分析(1)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或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数学_10.2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10.2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0.2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自学课本P 138—P 143的内容,结合课本中的例1和例2,能够写出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表达式;通过“观察与思考”,明确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特征,并且根据10.1学习的描点法会画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结合课本例3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做好勾画;再针对预习案二次阅读教材,解答预习案中的问题,疑惑随时记录在“我的疑惑”栏内.【预习目标】结合实例体会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意义,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预 习 案一、预习自学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y =x -1, y =23-x , y =2x -1, y =2x,S =10+300t,这些函数表达式有哪些共同特征?它们的一般形式是什么?请给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问题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x -1 ,y =-x -1,y =2x ,y =-3x 的图象,你发现一次函数图象有什么特征?正比例函数图象一定经过哪个点?思考1: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应选择哪几个关键点更加简便?思考2:如何求直线y=kx+b 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坐标?思考3:已知直线(13)21y k x k =-+-(1)k 为何值时,直线过原点.(2)k 为何值时,直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是-2?(3)k为何值时,直线与x轴交于3(,0) 4?问题3. 如果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0)和(0,-2)怎样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请你总结出待定系数法的概念.二、我的疑惑10.2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结合课本例题总结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认真完成探究的问题,通过探究,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拓展提升选做.【学习目标】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在画函数图象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探究案探究点:一次函数表达式的确定及其图象的画法问题1.某生态果园产出的无公害苹果,每斤苹果的利润y(元)是每斤苹果售价x(元)的一次函数,当每斤售价4元时,获利2元,每斤售价6元时,获利4元;(1)请你确定每斤苹果所获利润y(元)与每斤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当每斤的售价为8元时,每斤所获利润是多少元?(4)若要使每斤苹果获利8元,每斤售价应为多少元?【拓展提升】已知点A(1,0),B(0,-2).如果直线AB上有一点C在第一象限,且△BOC的面积等于2,求点C的坐标.【课堂小结】1. 知识方面:2. 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自主梳理纠错,让学生对于导学案上出错的地方先进行自主修改,写明白出错的原因和分析,对于仍然有疑惑的问题标记好,进行合作探究时认真讨论;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先一对一讨论,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对于仍然有疑惑的可以到其他小组或者是展示区域进行谈论探究;通过分享提升环节,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环节得到对于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的进一步理解。

初中数学_6.3一次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6.3一次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6.3一次函数的图象(2)》的效果分析这节课的主要是根据K的正负探究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根据b ≠0的一次函数的y=kx+b与正比函数y=kx的图象探究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两个探究内容实际上体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探究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以具体函数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得出图象的规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从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变化关系得到函数的图象特征,这也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本堂课探究过程较长,环节较多,因此我采用了小黑板、幻灯机、资料小卡片等,目的是使本堂课操作起来方便,丰富课堂内容增大课堂容量。

当然有时想得到,但现实中又很难办到,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上好一堂课真不容易,现实与理想总是还差那么一段距离,学生的活动开展得不是很充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数学语言不很精练,驾驭课堂,把握学生心理和控制课堂局面的能力都还有待加强,普通话也不标准等等,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6.3一次函数的图像(2)》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问题升华的教学模式。

即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学、思考并展开讨论,使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验揭示规律,发现真理的乐趣,从而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每一个问题都向学生渗透“数学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我都坚持做到:给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机会;在学生想展示自己的做法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合作交流”;当学习达到高潮时,引导学生将问题延伸,升华思想;最后,精心设计问题,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创造性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一次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一次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第七环节:作业布置.
内容:学习什么是函数的图象?
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 x 与对应的因变量 y 的值分别
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
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graph).
例 1 请作出正比例函数 y=2x 的图象.
教学过程
解:列表: x

-2
-1
0
1
2
y=2x … -4 -2 0 2 4
的认识.
效果:学生通过对本节学习的回顾和小结,对所学
知识更清楚,抓住了重点,明确了关键.
议一议 上述四个函数中,随着 x 的增大,y 的值分别如何变 化 在正比例函数 y=kx 中, 当 k>0 时,图象在第一、三象限,y 的值随着 x 值 的增大而增大(即从左向右观察图象时,直线是向上倾 斜的);当 k<0 时,图象在第二、四象限,y 的值随着 x
值的增大而减小(即从左向右观察图象时,直线是向下
课时小结
内容:本节课我们通过对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研究,
掌握了以下内容:
(1)函数与图象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课例研究综
(3)作正比例函数图象时,只取原点外的另一个

点,就能很快作出.
目的:让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正比
例函数图象的理解,同时对本节所学知识有一个总结性
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 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
连线:把这些点依次连结起来,得到 y=2x 的图象. 由例 1 我们发现:作一个函数的图象需要三个步 骤: 列表,描点,连线. 目的: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作一个函数 图象的一般步骤,能做出一个函数的图象,同时感悟正 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 效果: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作一个函数图象的一 般方法,能作出一个函数的图象,同时感悟到正比例函 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例 2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 y=x,y=3x,y=-x,y=-4x 的图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一次函数的图象(第二课时)4.3 一次函数的图象(2)教案一、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积累了研究变量之间关系以及图象的一些方法和初步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在“引导——探究——发现”式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讨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借助直观、具体的图象更容易理解抽象的一次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及其性质.二、 教学任务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的第三节。

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了解了作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方法,并通过作图的操作过程,明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本节课为第2课时,主要是通过对一次函数图象的比较与归类,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简单性质.与原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借助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获得有关一次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具体图象中函数值的增减性和增减速度、具体直线之间的平行、相交等位置关系,实际上,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的好机会,并为今后继续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打下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能从图象角度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结合图象初步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理解一次函数的基本特点;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进一步感知数形结合思想;3.通过电脑演示动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参与数学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1、重点: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2、难点:理解一次函数)0(≠+=k b kx y 图象与b 、k 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第二环节:复习引入;第三环节:活动探究;第四环节:当堂检测;第五环节:总结收获;第六环节:能力提升;第七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内容:展示一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说明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图案,这些图象当中蕴含着某些规律,人们利用这些规律,能更合理地作出决策或预测.目的:通过富有现实意义的图片展示,引入生活中熟悉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图象里蕴含的某些规律可以使人们作出合理、科学的决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图象的实用价值.第二环节:复习引入复习任务:(1)完成学案知识回顾中的题目。

(2)回想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目的:学生通过知识回顾,再次明确正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些特征,为进一步研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做好铺垫.在上节课的探究中我们得到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对一次函数y kx b =+中常数k 、b 对图象的影响进行探究.第三环节: 活动探究1、合作探究1: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例1: 画出一次函数12-+=x y 的图象.列表:描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线:把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一次函数12-+=x y 的图象.思考:1、观察图象猜想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2、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画出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需要找几个点? x … -2 -1 0 1 2 …y … …归纳:1、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是一条______,因此它的图象也称为___________.2、画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只需要确定____个点,一般取点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2: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例2 1)在图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一次函数x y 2=,42+=x y 和3-2x y =的图象.2)在图二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一次函数x y -=,4-+=x y 和2--x y =的图象.(图一) (图二)思考:1、两组直线从左往右变化趋势分别是怎样的?随x 值的增大y 值如何变化?与k 或b 有怎样关系?2、每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与k 或b 有怎样关系?3、直线b kx y +=可由直线kx y =怎样平移得到?平移多少?平移后与y 轴交点在哪里?归纳:1、一次函数b kx y +=,当0>k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________,当0<k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________.2、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111b x k y +=与222b x k y +=,当21k k =时,两直线________;当21≠k k 时,两直线________. 3、直线b kx y +=经过点(0,___).可看作由直线kx y =_____平移____个单位得到.练习:1、直线7-5x y =与直线2+=kx y 平行,则k =_____.2、函数3-4x y =中,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______,它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合作探究3: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与k 、b 之间的关系 归纳:一次函数b kx y +=,当0,0>>b k 时,图象经过________象限;当0,0<>b k 时,图象经过________象限;当0,0><b k 时,图象经过________象限;当0,0<<b k 时,图象经过________象限;第四环节:当堂检测1、下列哪些点在一次函数3-2x y =的图象上?(2,3),(2,1),(0,3),(3,0)2、直线2--x =y 经过_________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3、直线b kx y +=与直线x y 2=平行,且与y 轴交于(0,-3),则k =____,b =____.4、若实数a 、b 满足ab<0,且a<b ,则函数y=ax+b 的图象可能是( ).第五环节 总结收获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本节课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第六环节 能力提升1、(2014重庆)若点(3,1)在一次函数2-kx y =的图象上,则k =______.2、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2-2m mx y +=的图象过点(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____.3、(2016陕西)已知一次函数5+=kx y 和7'+=x k y 假设0>k 且0'<k ,则这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说明:两组练习注意了问题的梯度,由浅入深,一步步加深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的认识.并设计了中考真题,帮助学生了解中考动向。

第七环节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习题4.4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逐步从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能力。

我班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思维活跃,反应较快,且养成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根据我班学生特点,我决定组织以小组为单位,从简单的一次函数图象为基础,由动手,探讨、归纳、总结出数学结论。

真正达到体现函数“数形结合”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把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1)创设情景,动手操作:从实际问题入手,得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从函数关系式中抽象出一次函数图象模型(2)结合图象,探索性质:由正比例函数的学习,会用类比思想,得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巩固了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采用学生自主探索法,展示学生实践成果,结合电脑演示,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策略的多样性,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合理推断(3)得出结论,应用扩展:包括想一想、试一试等真正达到了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目的效果分析1、由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认识,学生能接受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结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学生能画出一次函数图象。

2、根据学生抽象归纳能力较差,学习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 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有难度。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够探索出y=kx+b 与y=kx的图象关系规律并总结出一次函数的性质。

3、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本堂课学生积极发表见解,主动性较好。

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课是北师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该课时主要内容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主要包括两个知识点:1、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2、一次函数的性质(二)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数学之深的发展角度看,变量和函数的引入,标志着数学从初等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而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第一个函数关系,他的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

本课时内容安排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之后。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两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它既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拓展,也为后面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研究奠定基础,并在今后学习高中代数、解析几何及其他数学分支打好伏笔。

同时,在整个初中阶段: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还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提供新的途径。

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更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很好素材。

评测练习【当堂检测】2、下列哪些点在一次函数3-2x y =的图象上?(2,3),(2,1),(0,3),(3,0)2、直线2--x =y 经过_________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3、直线b kx y +=与直线x y 2=平行,且与y 轴交于(0,-3),则k =____,b =____.4、若实数a 、b 满足ab<0,且a<b ,则函数y=ax+b 的图象可能是( ).【能力提升】2、(2014重庆)若点(3,1)在一次函数2-kx y =的图象上,则k =______.2、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2-2m mx y +=的图象过点(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____.3、(2016陕西)已知一次函数5+=kx y 和7'+=x k y 假设0>k 且0'<k ,则这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课后反思这节课基本脱离教材的束缚从学生的认知顺序出发,层层递进。

在教学当中设计了多个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做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多思考,自己动手得到结论,让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并运用结论。

通过随后的提问、练习以及下课前得小测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很好,基本完成了学习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