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孟子》两章教案
《孟子》两章教案《孟子》两章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孟子》两章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孟子》两章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
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习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
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习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
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
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人教版语文九下《孟子两章》教案4【精品教案】.docx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新人教版《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日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把握魄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采用反复诵读,质疑解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著名的三大战役,你知道这三大战役能够获胜的原因吗?(甦谈自己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等我们学习了两千多年前孟子的两章霰五房,相信大家会有所领悟。
二、交流资料,走进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五、理清文章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区别中心论点与主旨句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主旨句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 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孟子两章
《18 《孟子》兩章》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1.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
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2.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語設計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財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二,資料助讀孟子與《孟子》孟子(西元前372~西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
遊說于齊梁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醜、萬章等著書立說。
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
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
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
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
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
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7.《孟子》两章 教案
17《孟子》两章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和《孟子》;理解重点词语,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重点)3.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说理方法。
(重点)4.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成语吧!这个成语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成语吗?对,是拔苗助长,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吗?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一书。
其实,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成语,如成仁取义、出尔反尔、始作俑者等等,都来自这本书,那这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的“魅力”何在。
二、预习展示1.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并尊称其为“亚圣”。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2.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
(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委而去.之(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
)(3)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3.朗读课文,然后背诵课文。
三、合作探究(一)了解文章大意通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主旨大意。
明确:本文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 教案
18《孟子》二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辨析常见文言虚词、实词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语感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我国古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辨析重点字词句意;在朗读中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结构、理解课文蕴涵的思想观点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课时)一、导入有一个成语,它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个成语叫做——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孟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中的文章。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
我们今天要学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齐读课文要求:1 读准字音2 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3 体会排比句的好处生读后教师简评三、讨论质疑与解疑归纳补充(一)讨论学生形成4人讨论组讨论,时间8 分钟。
教师巡视,适当解疑,提醒少言寡语者,提示讨论的时间,要求各讨论组负责人注意把握进度。
(二)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学生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班上讨论。
1、虚词之: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环而攻之:指城郭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2、古今义然而不胜者,……:这样却亲戚畔之:内外亲属3、实词去委而去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句子(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5、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⑴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一段:提出论点第二段:分析论点第三四段:总结论点⑵治理国家主要靠高压政策还是事实仁政?通过我们对字词的理解,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孟子很重视人和,不可否认,天时和地利都具与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和,要做到人和,就要重视实施仁政,而不可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3)本文是如何将“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统一起来的?“人和”就是指人心团结。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 《<孟子>两章》教案【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3.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孟庙的图片,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测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孟子的情况。
三、有关孟子的情况介绍1.孟母教子孟子三岁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为孟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
孟子自小受到严格管教,据说有一段时间他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告诉他若不勤奋读书,就会像这块麻布般半途而废。
“三迁”、“断机”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三字经》写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来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弟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师。
2.孟子周游列国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却“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孟子还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
3.孟子晚年著书立说孟子周游列国,但诸侯各国忙于战争,没有几个君主愿意采纳他的政策。
晚年的孟子带领他的亲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整理阐发儒家典籍,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
4.关于《孟子》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18《孟子》二章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4、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解题:孟子及《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政、王道)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背景简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四、文意疏通:(一)教师范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得:实行道:仁政寡:少天时:有利的天气地利:有利的地势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2、学生借助注释翻译: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整体感知:(1)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由观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
(3)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人和(二)指名学生读第二段: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二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二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二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孟子》二章黄梅县刘佐乡中学李卫民教学目的:1、学习两篇短论构造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比照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辛中造就。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二、作者介绍:孟子,名轲,字子舆,思想家,教育家。
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生活在兼并战争剧烈的战国中期。
三、课文讲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题目中的“道”指的是什么?4、结合课文练习,理解“道”,指的是施“仁政”。
5、课文分析:那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课文怎么论述的。
首先看课文的第一段说的什么。
词语讲解:天时:有利于政、战的时令、气候(联合构造)。
地利: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偏正构造)。
人和: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偏正构造)。
从这一句话来看,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人和。
作者以顶真的修辞方法,说明人和是最重要的。
齐读二、三两段,看看这两个段落分别论证了什么。
明确:第二自然段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自然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自然段从攻的一方来说,第三自然段从守的一方来说。
词语讲解:郭:外城;环:围;……者……也:判断句式。
是:这,指示代词。
从作者的交代来看,这座城是一座小城。
进攻一方的力量又如何呢?我们从“环而攻之”可以看出,攻势是很强大的。
那怎么会不胜呢?原来是“天时不如地利”呀。
词语讲解:城:指城墙;池:指护城河;兵革:兵,指兵器;革,指甲衣,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委:放弃;去:离开;这里,也是从作者的交代可以看出,守城所应具备的一切有利条件都有了,但最终却是“委而去之”,原因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呀。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讲课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结构慎重、层层推动的论证方法。
感神情度与价值观: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讲课要点】课文中的要点句子与词语。
【讲课难点】文言虚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讲课方法】剖析阅读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讲课过程】1.预习:看说明,试译全文;编纲领,试背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此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辩。
全书共七篇,计 261 章,约35000 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3.初读课文,开导文意。
(1)学生接力赛朗读课文,后教师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比较书下说明,学生独立思虑,逐段开导并翻译。
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纲领。
6.课文要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从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提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陈涉世家》等。
)7.发问:(1)本文论述的能否是军事问题?孟子能否主张打仗?(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纳了什么论证方法?8.整理:( 1)通假字:“畔”同“叛”。
(2 )文章结构慎重、层层推动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9.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动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输赢的决定作用,从而说了然实行“德政”的重要意义。
10.作业: 1。
领悟本文的语言特色。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并简要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文中有些地方参阅了《名师特教备课笔录本· 初三语文(上)》、《教与学整体设计· 初三语文(第五册)》等讲课设计,在此致以真挚的谢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课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 , 剖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孟子》两章教案
《xx》两章教案(一)教学目的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正课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不如,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xx:xx,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
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课时安排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年月日星期一、导入新课我们学过了《曹刿论战》,那么鲁庄公何以战呢?我们知道司马迁的伟大,那么他何以成才呢?今天我们学习《<孟子>二章》。
二、展示目标了解作品,解题;朗读课文(重点),了解内容。
三、实施巩固(一)解题《孟子》及孟子。
书P125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县人)人,思想家、教育家。
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七篇)一书传世。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诵。
1、标句序。
师:为了便于后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给文章标上句序,好吗?2、分男、女生读课文,一组读①、⑤-⑨句,一组读②-④句,让学生自由选择要读哪一组。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孟子〉两章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孟子〉两章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中的两章内容,包括“尽心”和“尽言”。
2.理解孟子的思想,包括“仁政”、“性善”、“天命”等概念。
3.能够分析孟子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4.提高学生文学阅读和文学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孟子》中的“尽心”和“尽言”思想。
2.孟子的仁政思想。
3.孟子的“性善”、“天命”等概念。
教学难点1.能否正确理解和分析孟子的思想,并能将其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先问学生:“你们知道孟子是谁吗?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从而引出本次课讲解孟子的思想。
二、课文导读教师让学生先自己朗读和思考《孟子》第四章“尽心”和第五章“尽言”,然后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
提醒学生在每一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三、讲解重点1.尽心:这一章主要讲述人们在做事情时,应该尽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就是“尽心”。
教师可以借用生活中的例子,如考试、打球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尽言:这一章主要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尽量和别人好好交流,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意,也就是“尽言”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如何和家长、朋友交往等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3.仁政思想:孟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仁政。
仁者治人,孟子认为好的政治就是以仁心为本,以民为中心,通常称为“仁政思想”。
4.性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很多不良行为都是受了外界的影响,而我们应该发扬善良的本性。
5.天命:孟子认为人的生命和命运,往往是由上天指定的,称为“天命”,也就是“人定胜天”的意思。
四、例题解析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例题,然后就每个例题解释其涵义,并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例子,例如:“尽心”一章中的例题:有一个人只用一只手画画,画得还很好,请问这个人是“尽心”了吗?为什么?五、探究任务教师为学生出一道探究任务:请思考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使用“尽心”,“尽言”和“仁政”的思想,以提高个人素质和服务社会。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教案课题:孟子两章教学目标:1.了解角度不同,有误解也有了解。
2.熟悉孟子思想,理解“性善”,“公心”,“仁爱”三个核心要素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理解《孟子两章》中的主要思想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孟子思想,认识到“性善”,“公心”,“仁爱”是孟子思想的三个核心要素。
3.让学生思考,认识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1.分析孟子思想,理解孟子思想的核心要素。
2.如何运用孟子思想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教学方法:导入法,讨论法,讲授法,示范法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导入孟子思想的背景,引领学生进入孟子思想的世界。
(二)学习过程1.学习“君子有三乐”这一段,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来阐述孟子的思想。
2.学习“性善”的含义,通过课文找出孟子思想的依据和严密性,引导学生理解孟子思想的核心要素。
3.学习“公心”,通过课文找出孟子思想的实践标准和其实践的内涵,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孟子思想的内在要求。
4.学习“仁爱”,反思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孟子思想的有哪些内涵。
5. 综合讨论孟子思想对我们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作出总结。
(三)课堂小结通过对孟子思想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孟子的思想,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培养我们的品德修养和思想素养。
只有提高我们对孟子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的应用孟子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加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
孟子二章教案语文版九年级必修如何写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二章(3篇)
孟子二章教案语文版九年级必修如何写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二章(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的3篇孟子二章教案语文版九年级必修如何写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二章是由作者精心整理的孟子二章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孟子二章教案篇一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
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较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么?(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这里还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说说。
(学生说不上,老师就析题:施行仁政的人就会很多人帮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帮助他)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么?它们出自《孟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孟子〉二章》中的一篇文章。
一、作者介绍:孟子生活在社会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较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
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畔”通“叛”:背叛)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夫”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疏通文意,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了解本文的一些古今异义词,正确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提出论点后层层推进、逐层论证的论证方法;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
3、比较两篇短文,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1。
掌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结构。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智取生辰纲》中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
二、检查预习1。
集体交流学生搜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图文资料、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三、疏通文意1。
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
(课件显示)夫(f&uacute;):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ugrave;):谷子,与栗(l&igrave;)区别。
畔(p&agrave;n):通“叛”,背叛。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模仿录音齐读。
(1)借助课下注释,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多媒体课件显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旨在说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固(固国):原为形容词,这个地方用作动词,指使国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了解本文的一些古今异义词,正确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提出论点后层层推进、逐层论证的论证方法;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
3.比较两篇短文,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1.掌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结构。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智取生辰纲》中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
二、检查预习1.集体交流学生搜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图文资料。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三、疏通文意1.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
(课件显示)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
畔(pàn):通“叛”,背叛。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模仿录音齐读。
(1)借助课下注释,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多媒体课件显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旨在说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固国):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指使国巩固。
威(威天下):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之(寡助之至):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齐读课文。
四、研析课文(课件显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师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明确: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先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内容,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 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因而文章后面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教师提醒:“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
“故”一笔概括了上文内容,“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赏析全文(前后两桌四位同学讨论,合作完成如下问题)1.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后面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
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
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
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延伸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
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看法?七、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参照课后练习一,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教师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正字正音。
二、学生齐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教师指点示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加点词重读)三、研读第一部分,发现、解决问题1.理解积累。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饿.其体肤所以曾.益.其所不能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注:所有加点的词均为使动用法;下画线的词为通假字。
2.质疑明确。
(1)文章第一段前面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字,请问“发”、“举”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发”字在第一段中的第一句“于”字之前,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
“发”与后5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但也有细微的差别,“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后说的几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多媒体显示如下思考题)(2)课文连举古代哪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明确:“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列举古代名人的事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4)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明确: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
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五、讨论第二部分,明确中心论点(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多媒体显示)恒:常常。
过:过错。
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
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bi)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度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
“拂”:匡正过失。
2.小组讨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
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
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从而论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七、小结本文写法特点提问后明确: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开篇用了6个“于”和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2.以点带面、从小到大。
文章从个人经受的磨难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从而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
这种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八、指导背诵课文,力求当堂成诵(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或扼要板书,学生寻找规律背诵)课件:首先:以六个人物为线索接着: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最后: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九、辩论以“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为辩论题目展开辩论,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要说出各自的理由。
教师要掌控辩题方向,把小辩论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并最后小结。
(旨在让学生认识到顺境和逆境都能出人才,因为关键因素是人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十、拓展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十一、布置课后作业(印发)1.给生字注音并解词。
畎(quǎn )亩:田间水沟曾(zēng)益:增加拂(bì)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拂(fǔ)乱:违反、阻挠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同“增”,增加衡:同“横”,梗塞,不顺拂:同“弼”,辅佐,辅弼3.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饿(使......饥饿) 空乏(使.... 穷困缺乏) 动(使......惊动)忍(使.......坚韧) 乱(使......受到阻挠)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4.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古义:捣土用的杵)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5.多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