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变十化气数图解读

合集下载

气数法的具体运用(二)

气数法的具体运用(二)

气数法的具体运用(二)今天我们继续讲解气数法的运用,主要通过实例来说明。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积极回忆气数法的相关知识。

今天可不能闲着。

例1 乾:乙巳乙酉甲子甲子有谁记得甲木的气数定诀?不记得的赶紧翻查。

明微:六七八九冬丁灵。

金玉章:正月甲木丙癸齐,二月甲木庚得宜,三月先庚后壬癸,管取平生富不移,四五甲木癸后丁,六七八九冬丁灵。

十月甲木庚丁要,腊月甲木庚引丁。

这个口诀是方便记忆的,上次发的是穷通原版的内容,比较全面。

能记住最好,如果一时记不住,建议抄到小本子上或者单独存在手机上方便查找。

这个可以当辞典用的。

(乾:乙巳乙酉甲子甲子)丁火本来是第一气数,其原理是秋深木气凋零,用丁火来制金。

但没有丁,用丙火也可以。

若甲是活木,仍然是丙癸并用。

这是甲乙木的特性,也是气数法的变通运用。

大家记住一条:活木就要考虑为其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死木要成器。

遇到甲乙木的时候,判断其死活状态是第一步的思考。

这个八字是死木还是活木呢?明微:活木吧。

明望:活的。

金玉章:对。

活木的气数就是丙和癸。

有两个子水,子中独藏癸水;年支巳中藏丙火,可见气数全。

大运逆行,大半生行的东南木火阳暖之地。

大家认为这命的层次如何?明望:好。

金玉章:是的,原局高,大运又配合得好。

巳中有丙,子中藏癸,气数全。

又合正官格。

清朝内阁大学生朱文端之命,一品大贵。

例2 乾:壬午庚戌甲午庚午再看这个。

甲是死是活?明微:死。

金玉章:是的。

只要地支无辰、寅、卯、未栽根,又无亥、子、丑得水气滋生,甲乙木就可能是死木。

有些八字里甲木虽然有寅和未,但若地支火旺,寅未之根焦枯,也会是死木。

甲木为死木的时候,气数应该是什么?明望:庚辛金。

金玉章:甲配庚丁,这是黄金组合。

甲配庚丁、庚配甲丁、丁配庚甲,这三者是最佳配置。

(乾:壬午庚戌甲午庚午) 这八字气数全,甲木配丁炼庚成器,木、火、金均能发挥功用,因此是个富贵命格。

大家回想前面讲过的十干特性和功用。

例3 乾:甲午丁卯甲寅丁卯金玉章:这里的甲木是死是活?明微:活。

五运六气|如何理解河图数、九宫图、月相纳甲图和五气经天图?

五运六气|如何理解河图数、九宫图、月相纳甲图和五气经天图?

五运六⽓|如何理解河图数、九宫图、⽉相纳甲图和五⽓经天图?导读:应同学们提出的疑问,王东明⽼师对《六元正纪⼤论篇》中的⼀段原⽂进⾏分析讲解,这⼀段极其简化的⽂字,把五运六⽓与河图洛书、阴阳五⾏、四⽓五味、⽣化胜复、⽅位数理完整地结合起来了,他讲到,河图为先天数,洛书为后天数,太过之年⽓化运⾏先天,不及之年⽓化运⾏后天。

接着讲到⽉相纳甲图和五⽓经天图的联系,⽉相纳甲图也可以⽤来反映五运合化的规律。

有同学对于“甲”在不同框架下不同的表达感到困惑,在正五⾏⾥,甲在东⽅,东⽅主⽊;在⽉相纳甲图⾥⾯,甲纳到了乾卦,在南⽅;在河图⾥⾯,只有数字和⽅位,没有配属天⼲;五运⾥,甲是⼀,⼰是六,隔五合化。

王东明⽼师指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并强调,这是不同的体系,⽅位代表空间,跟时间结合起来代表了宇宙时空,这是复杂的⽴体模型,要综合理解,思维不能混在⼀起。

带领我们窥探到了五运六⽓术数系统的纵深和⼴袤!1、同学:《六元正纪⼤论篇》中讲到,“甲⼦甲午岁,上少阴⽕,中太宫⼟运,下阳明⾦,热化⼆,⾬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也。

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所谓药⾷宜也。

”能否请⽼师详细解释⼀下这段,特别是“热化⼆、⾬化五、燥化四”和“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的意思?王东明⽼师:我们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这个上古⽂化的理论体系,古⼈学起来就很简单。

古⼈从⼩就开始学这些东西,河图洛书,河出图、洛出书,上古阴阳五⾏术数系统,学天⼈合⼀的理念,所以他们很好理解。

⽽我们现在的⼈学医就很难,那些字都看不懂,像这⼀段看下来就懵了。

这⼀段⽂字看起来极其简化,却把五运六⽓与河图洛书、阴阳五⾏、四⽓五味、⽣化胜复、⽅位数理完整结合起来,如果把注解、释义、渊源背景都讲清楚的话,就是⼀篇传统⽂化的论⽂了。

简单来说,甲⼦甲午,其中“⼦午”就是少阴君⽕司天,“甲”就是⼟运太过,所以“上少阴⽕”就是指“少阴君⽕司天”的意思,“下阳明⾦”就是指“阳明燥⾦在泉”的意思。

九变十化气数图解读

九变十化气数图解读

九变十化气数图解读?太极阴阳圆运动观半年前,一朋友下雾天开汽车,打开冷空气导致雾气变成水珠,后改开热空气才使雾气散开。

中央电视台在解释下雨原因时,也说是受冷空气到来的影响造成的。

前几天电视上介绍说,德国研究出一种可以在沙漠中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制造饮用水的机器。

以上这种水气转化(热则水化为气而无形,寒则气化为水而有形)现象,结合三七先生的太极阴阳图、悠然子的至简论和彭子的圆运动理论,似有所悟,于是写了下面几句感言:太极阴阳圆运动人身一太极,视作坎离卦;坎为气降聚,离为液升散。

气液本一物,区别在温度;火大化气升,火小成精降。

气液互转化,旋转如漩涡;治病在复圆,寒热调升降。

黑鱼肝肾脾,白鱼肺心胃;脾随下焦升,胃随上焦降。

四轮带轴转,五六合成一;升降之病因,太过与不及。

以圆作对比,心中更有底;互动黑白鱼,坎上离下泰。

刘文澄:此图(太极阴阳图)左侧的太阳、少阴与阳明组成一个离卦,右边的太阴,少阳与厥阴组成一个坎卦,坎离交媾合成一气,无病,一气分之为六,六气升降出入异常则病。

按上述所言,将三焦纳入其中,则为:太阳——肺少阴- -心阳明——胃上为离卦,天气所主,对应白鱼-气-上焦肺心+中焦胃,为能量,火之释放态也下为坎卦,地气所主,对应黑鱼-精-下焦肝肾+中焦脾,为能源,火之收藏态也太阴--脾少阳——肾厥阴--肝这样看,太极、阴阳、五行、三焦、六气,则合为一体。

黑鱼左旋,下向上升,少阳推动厥阴升,厥阴带动太阴升,少阳为动力;白鱼右旋,上往下降,少阴推动阳明降,阳明带动太阳降,少阴为动力。

这样看来是:少阳枢(动力—动能)——厥阴升——厥阴带动太阴升,黑鱼变白鱼。

少阴枢(动力—势能)——阳明降——阳明带动太阳降,白鱼变黑鱼。

气液的运行,好比接力赛,相互承接。

太阴之液升上来了变成太阳之气——黑鱼变成为白鱼,然后少阴负责转向——由升转降,阳明在前先降,给太阳下降让道,并承接太阴,也符合木火土金水五行顺生顺序,降下来,白鱼(汽)又变成黑鱼(水)。

九变十化气数图

九变十化气数图

九变十化气数图✧藏腑定位:(女)6/1阳明水= 1肾、冬至、坎卦+ 6大肠、立冬、乾卦=(男)1/6阳明水(女)7/2太阴火= 2胃、立秋、坤卦+ 7肺、秋分、兑卦=(男)2/7太阴火(女)8/3太阳木= 3肝、心包;春分;震卦+ 8膀胱、小肠;立春;艮卦=(男)3/8太阳木(女)9/4少阳金= 4胆、三焦;立夏;巽卦+ 9心;夏至;离卦=(男)4/9少阳金(女)1/5少阴土= 5脾,不配卦+ 10(物极必反10变为1 终而复始)=(男)5/1少阴土(女)2/6阳明金= 6大肠、立冬、乾卦+ 2胃、立秋、坤卦=(男)6/2阳明金(女)3/7厥阴木= 7肺、秋分、兑卦+ 3肝、心包;春分;震卦=(男)7/3厥阴木(女)4/8太阳水= 8膀胱、小肠;立春;艮卦+ 4胆、三焦;立夏;巽卦=(男)8/4太阳水(女)5/9少阴土= 5脾,不配卦+ 9心;夏至;离卦=(男)9/5少阴土✧男性气质分型起始于左列,向右排,气质型数所代表的三阴三阳(8/4 、7/3……)也是从左向右读,年龄按列由上向下递增;✧女性气质分型起始于右列,向左排,气质型数所代表的三阴三阳(4/8、5/9……)也是从右向左读,年龄按列由下向上递增。

✧确定先天遗传缺陷:男,从气质类型开始向右或向下再推两个气质型数,共三个;女,从气质类型开始向左或向上再推两个气质型数,共三个。

✧此图以男性太阳气质型人为起始排算气数。

如果是男性厥阴气质型,则将此图彩色表格第一行移至最下一行即可,男性阳明气质型将第一和第二行整体移至最下行即可,其余男女气质类型以此类推,即可得到该气质型人的气数图。

✧气质起始算法:第一步、推算气质型的第一个数(命卦数):男命:11-(出生年的公元数相加)举例:求1947年(立春后)出生的男性命卦?11-(1+9+4+7)=11-(21)说明:当括号中的数大于9时,需将此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

那么,11-(21)=11-(2+1)=11-3=8。

【转载】太一行九宫与五运六气阐述详文

【转载】太一行九宫与五运六气阐述详文

【转载】太一行九宫与五运六气阐述详文太一运行一周天的过程中(即以北极星为天顶,续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周期轨迹,观测北斗七星一年内不同节令所指向二十八宿不同的位置。

)北斗七星的运转,古人是从冬至月、冬至日、冬至日子时开始运行。

冬至日子时是从斗、牛、女、虚、危、室、壁的中间“虚”星宿坎方——正北方开始,为冬。

坎为九星中天蓬星宿,天蓬星的五行为水,用数表示为“一”,所以北斗七星太乙也叫太一。

太一的运行,书中说,太一行至“房”星宿,为东,天下皆春;指向“昴”星宿,为西,天下皆秋;走到“星”星宿,为南,天下皆夏。

太一的运行是要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地走,走一日为一度,走60度87.5刻,为61天,为走了一年的六分之一。

五运六气走这一年中六分之一的时间,与推其天理,详知五运六气走完一年时间的天道原理,是完全一样的。

同样是五运相接,皆而治之,终期日,周而复始,时间立起来了,如环无端。

不知年气形成的天体,也不可能知道步气形成的天体,更不可能知道每月的月气,每日的日气,当然就不知道气的虚实和盛衰。

不知气的盛衰和虚实,当然也不知五运六气转动的轨迹,书中说“不可能为工矣”也就是不可能知道五运六气运转的时间,书中说的五运六气的运转将都成为无有。

这种用地甲子表示五运六气运转的方法,唐·王冰的书本讲得比较清楚,徐氏凤在子午流注法里也得到了实践证明。

如“乙未”代表着2015的年气,“癸未”代表着2015年六月的月气,六月的月气在少阳行于地主管着下,厥阴的气布着天,在这个天体中有两个节气,两个中气,即大暑,立秋,处暑和白露,共60天87.5刻。

立秋,白露是地的气,为30天,为360个时辰,一升一降,共720气;大暑,处暑是30天的气,一降又一升,共720气;天地相合1440气。

用地中甲子的方法来表示,用120个天干地支来表示就可以了,每一个天干地支又代表着十二气。

这就是“闻天地二甲子,十干十二支,上下经纬天地”“太过不及,皆斯见矣”。

张仲景术数二

张仲景术数二

(5)张仲景术数(二)万物有气即有数,有生成就有变化,人乃万物之中最贵者,先天十月怀胎河图是也,后天九九八十一变洛书是也,河图洛书两者合二为一与后天八卦相配之生命形成和演化过程就是人的气数,大至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无不有气数的存在。

无病之人,人体气机升降有序,周而复始,患病之人,气机升降失衡,生命圆运动受阻,有始无终。

医者,必须通晓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气数演化规律才能更好的临证治病。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仲景之后,除王叔和卫讯等少数人通晓仲景之旨外,千古无一人。

《伤寒论》研究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是明证,正因为不明仲景撰着之旨,才有诸家见仁见智之说。

有人言百家争鸣促进了伤寒学说和仲景学说的发展,依我之见,在不明仲景撰着的情况下后世注释之着是在误导后学,引入歧途不得而返,诸多学子,苦无入门之捷径,张仲景术的问世,不但可释千古疑难,而且可获登堂入室之匙,可在最短时间内造就大批中医人才,中医之振兴指日可待并非虚言,待仲景方术大白于天下之时,《伤寒论》研究就可以划句号而告终。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人一出生其后天生命过程就呈有序性,动态性,周期性在逐渐演化发展,人的一生就好比是一罐煤气,其生命能量在逐渐的耗散,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经过九九八十一变由少到老,待生命能量耗尽便气尽身亡,只剩一具无生命的躯体。

人身之魂“身未生时他先来,气未绝时他先去,当人破胞出头之时,哇的一声,即魂入窍之时-注:万物皆有灵,天地气交借父精母血而成身,魂一入窍,受后天木气(天一地二人三,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是三生的)与先天元性相合,假依真存,故婴儿落地时,无声者不成”。

“魂之为物,迁移不定,离此去彼,离彼来此,轮回不息”。

至于魄者,“借血气之灵,受金气而凝结—注:所谓天魂地魄,即天三地四,生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全,死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灭,世俗亡人,七七四十九日之期,正为此耳”。

游魂属8,鬼魄属4,男8女7,男逆女顺,故九变十化气数图始于8/4魂魄入,终于8/4魂魄出。

张仲景术的组成结构

张仲景术的组成结构

张仲景术的组成结构二人类个体差异气质分型理论模型(共十八型:男女各九宫卦命。

已有)三人体三阴三阳配脏腑天度气数图(已有)四人体三阴三阳配脏腑部位图(已有)五人体三阴三阳六病生成演化耗散结构图(已有)仲景方术在中医临床规范化诊疗模式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仲景方术天机心法仲景生于汉季,“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只有站在汉代历史角度去审视伤寒论才能明白理解仲景撰著的原意和方法,违反这一原则研究伤寒论其结果必然与仲景思路格格不入。

仲景方术的产生具有早期医学的显著特色,它是在天人合一,三才一体,道法自然,以及病乃先天医学观等哲学思想指导下,采用独特的象数思维方式,寓阴阳于象数,寄变化于神奇,贯通三才之道而置河洛八卦于一体,以数定象,因数明象,务穷宇宙人生造化之秘。

“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仲景将人置于天地时空大环境中加以观察和思考,根据日月运行以成岁的规律及其对人的影响,特别重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性,因万物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时间,而时间和空间具有高度统一的规律,要掌握生命的发展规律,唯有考察时间的变化,从而建立起时空划分理论模型。

在此基础上,人分阴阳,男女有别,老少各异,人类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人物之本出乎性情,性情之理甚微而玄,仁义礼智信善恶贪痴九质之徵,非圣人之察其能究之乎”?人类个体先天遗传气质差异无不影响着疾病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预后,所以建构人类个体差异气质分型理论模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中西医学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此,仲景先师的高明之处是在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指导下,运用分类比较方法,将时间和空间,人类个体,个体生命演化周期,疾病,方证等诸多因素,层层进行分类辨别,“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最终“观其病(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黄帝问天师,调剂多术,然亦有不疗之疾,究其因,病乃先天医乃后天,先天生成病,后天变化证,治病要治先天,河洛八卦昭示下的仲景方术可愈废疾,起大病,济世活人。

关于五门十变配穴法

关于五门十变配穴法

关于五门十变配穴法五门十变配穴法有两种应用方式,一种是『化合治疗法』,另一种是『互合治疗法』,在此先介绍比较常用的『化合治疗法』。

五门十变(化合)的配穴规则:甲己合化土胆经(甲)穴道与脾经(己)一起合用治疗,有强化身体『土』性质的力量乙庚合化金肝经(乙)穴道与大肠经(庚)穴道一起合用治疗,有强化身体『金』性质的力量丙辛合化水小肠经(丙)穴道与肺经(辛)一起合用治疗,有强化身体『水』性质的力量丁壬合化木心经(丁)穴道与膀胱经(壬)一起合用治疗,有强化身体『木』性质的力量戊癸合化火胃经(戊)穴道与肾经(癸)一起合用治疗,有强化身体『火』性质的力量五门十变(化合)配穴背后的基础理论原理:河图的生成数河图是中国易理术数的源头,他后来演变成后天八卦。

在这个图上,北为天属1,南为地属2,东为阳属3,西为阴属4,中为央属5。

其中隐藏着阴阳相生的道理:『5+1=6属北,5+2=7属南,5+3=8属东,5+4=9属西,5+5=10属中央』。

在易经上,1到5的数为始生之数,叫做生数,代表阴;6到10的数是由生数累积而成,叫做成数,代表阳。

所以河图代表阴主内,阳主外。

一奇一偶又表一阳一阴,表示阴阳合德。

五行家把1到10的数字分属五行,叫一六水、二而且五行之间彼此有者交互作用的关系:『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

而人体脏腑的属性在中国古代采用十天干的10种不同性质符号来描述,根据天干之脏腑配合,为『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分类上,肾乃是属水,而且是属阴水。

天干合化理论根据「河图」之数,一、二、三、四、五是生数,六、七、八、九、十是成数,又称为五行生成数,故天干中的阳干阴干,按顺序隔五相合。

一二三四五为生数为阳,六七八九十为成数为阴。

一生水,二生火,三生木,四生金,五生土,一二三四五为阳,阳主「能量」,土为媒介,所以一加五等于六,六为水的成数,实质的水。

仲景方术的气质类型推算法

仲景方术的气质类型推算法

仲景方术的气质类型推算法:首先、了解人有阴阳九型十八种气质分型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常者,仁义礼智信。

人受生于胞胎之中,三元养育,九气结形,九月神布,气满能声,十月神具,九天称庆。

九气者,1/6 水2/7 火3/8 木4/9 金5/10 土6/2 金7/3 木8/4 水9/5 土,人禀天地,命属阴阳,天之气,地之质,合而成人,故人有气质也。

天之气对应气质类型表(摘自陈有唐之仲景方术快速入门)受一天之气而生者,男1/6阳明之人也,女1/5少阴之人也,受二天之气而生者,男2/7太阴之人也,女2/6阳明之人也。

受三天之气而生者,男3/8太阳之人也,女3/7厥阴之人也。

受四天之气而生者,男4/9少阳之人也,女4/8太阳之人也。

受五天之气而生者,男5/1少阴之人也,女5/9少阴之人也。

受六天之气而生者,男6/2阳明之人也,女6/1阳明之人也。

受七天之气而生者,男7/3厥阴之人也,女7/2太阴之人也。

受八天之气而生者,男8/4太阳之人也,女8/3太阳之人也。

受九天之气而生者,男9/5少阴之人也,女9/4少阳之人也。

故人有阴阳九型十八种气质分型。

各类气质分型的六经属性定位到病与证:1/6胃家寒,阳明肾虚;2/7太阴胃弱,太阴里虚寒;3/8太阳中风表虚;4/9少阳化火证,半表半里;5/1少阴寒化证,脾肾阳虚;6/2阳明胃家实;7/3厥阴杂病,病在肺肝;8/4太阳伤寒表实;9/5少阴热化证;6/1阳明里虚热,病在大肠肾;2/6阳明里实热另外,逢219生命演化期,必有大病。

有比较才有鉴别,分类比较思想是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它无不影响着疾病的产生和预后,是对三阳三阴六病生成演化规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生谓之化,河图是也,物极谓之变,洛书是也,河洛生成变化之道,即是人之九变十化气数图是也。

观先后天之生成变化,即可知病证之转归,故曰:先天生成病,后天变化证,观其病证,知犯何逆,随病证而治之。

伤寒大数中医瑰宝

伤寒大数中医瑰宝

伤寒大数--中医瑰宝张仲景不但以方名,而且还以术著,千古不传之秘——张仲景术的发现可以轻松解读伤寒论,张仲景方是伤寒论的精品,而张仲景术才是伤寒论的神品,仲景方术验于临床如桴鼓之相应。

人类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先天气数是造成疾病以及命运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分类比较思想是仲景撰著伤寒论的理论依据,人类个体在生老病死生命演化过程中呈有序性、动态性在逐渐发展变化,其变化规律以九变十化的形态呈现不同的周期,三阴三阳所表示的是人体部位的分类,疾病的分类,以及生命周期的分类,同时还表示人类个体差异气质分类,研究伤寒论必须研究河洛八卦象数学说才能明白仲景学说之真谛。

急性脑出血(中风)之治在阳明汉晋以远,仲景之道,隐而失宣,历代名医虽学之,皆不得仿佛,惟孙思邈粗晓其旨,然亦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况其下者乎?有病于寒者得火而喜,以为天下莫火若也,有病于热者得水而喜,以为天下莫水若也。

更有火神派之医以姜桂取效而不敢用凉剂,寒凉派之医以芩连奏功而不敢用热药,甚有偏于泻者,以泻药而杀人,偏于补者,以补药而毙命,此皆一偏之医,非医道之正宗,离仲圣之道亦远矣。

然国医之道何在?河洛八卦九变十化阴阳五行学说昭示下的《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脉证治之法并重是也,即相体辨病,平脉辨证,法由体异,方以证立。

急性脑出血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均高,一向被医学界所重视,然对其治疗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至今国内外均无突破性进展。

余在临证中发现,大多数的脑出血病人都发生在阳明病1/6或6/2阶段,这与人类始祖的先天气质分型和遗传缺陷在阳明1/6和少阴9/5有关,同时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诸病之首的根本原因。

对待脑出血病人的关键在于急性期的处理,解决出血导致昏迷是首当其冲的问题,而核心在于控制出血和清除积血。

凡学过《伤寒论》者都知道,阳明病1/6或6/2阶段极易产生燥热伤津而致的肺肾两虚,肺朝百脉而脑属肾,肺虚火动血上行,肾虚火动血妄行是导致脑血管破裂的罪魁祸首,有鉴于此,余在临证时遵仲景之阳明病用白虎汤法以通腑泄热,抵当汤法以活血化瘀,通腑泄热与活血化瘀两法并用疗效颇佳,可尽快减轻脑水肿和脑血肿的形成,加速其吸收并改善循环,减轻颅内压和腹内压,延缓后遗症的发生,因脑血肿的离经之血属于淤血和死血,非草木类药所能胜任,必须重用虻虫,水蛭虫类药才能清除此积血,加之大黄桃仁相辅而行,起死回生。

伤寒新解

伤寒新解

人体三阴三阳配脏腑六病生成演化耗散结构图(简称九变十化气数图)九乘十一乘四等于396条方法论8/4 7/3 6/2 5/1 4/9 3/8 2/7 1/6 9/5 8/4 7/37/3 6/2 5/1 4/9 3/8 2/7 1/6 9/5 8/4 7/3 6/26/2 5/1 4/9 3/8 2/7 1/6 9/5 8/4 7/3 6/2 5/15/1 4/9 3/8 2/7 1/6 9/5 8/4 7/3 6/2 5/1 4/94/9 3/8 2/7 1/6 9/5 8/4 7/3 6/2 5/1 4/9 3/83/8 2/7 1/6 9/5 8/4 7/3 6/2 5/1 4/9 3/8 2/72/7 1/6 9/5 8/4 7/3 6/2 5/1 4/9 3/8 2/7 1/61/6 9/5 8/4 7/3 6/2 5/1 4/9 3/8 2/7 1/6 9/59/5 8/4 7/3 6/2 5/1 4/9 3/8 2/7 1/6 9/5 8/4病乃先天医乃后天先天生成病后天变化证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仲景曰:人生天地一百年修短有数命系星辰十八位祸福无差(说明:上图是阴阳九型十八种人类个体差异气质分型阳男8/4太阳之人的气数图,为直观用阿拉伯数字表示,1/6阳明 2/7太阴3/8太阳(中风)4/9少阳 5/1少阴 6/2阳明 7/3厥阴 8/4太阳(伤寒) 9/5少阴)《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编目排序真相2006-12-09 14:40自《伤寒论》问世以来,由于《张仲景术》秘不示人,所以造成伤寒论研究史上诸多疑难未能尽释,而三阳三阴六病编目排序即是其中之一。

已故伤寒大家胡希恕老先生穷毕生心血学用经方,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但一直没有明白《伤寒论》六病的排序和经方治病的精神实质,其亲传弟子冯世纶,张长恩在其编著的《中国汤液经方》287页称“伤寒论六经的排列次序,虽不得确知著书人的用意何在,但三阳篇和三阴篇,均把半表半里置于最末,我们认为这多少有意义示人以辩六经之道”。

九变十化气数图解读

九变十化气数图解读

九变十化气数图解读《伤寒论》条则之一2007-01-25 00:53自古学《伤寒论》者,因为不明仲景撰著之旨,不得仲景秘术,“无不苦其繁难深晦,不得系统,不得要领,使劲益深,入门益难,掩卷惋惜,废但是返者,多少人矣”。

再加之世传《伤寒论》原文序次,前后杂乱,颠倒错简之处甚多,理路因以不明也,故有“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之说。

因此欲通仲景之旨,第一要晓三阴三阳之意,欲明三阴三阳之旨,第一要搞清“气数”之意,“气数者,因此纪化生之用也”。

万物有气即有数,有生成就有变化,人乃万物之中最贵者,天生十月怀孕河图是也,后天九九八十一变洛书是也,河图洛书二者合二为一与后天八卦相当之生命形成和演化过程就是人的气数,大至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无不有气数的存在。

无病之人,人体气机起落有序,循环往复,生病之人,气机起落失衡,生命圆运动受阻,有始无终。

医者,一定精通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气数演化规律才能更好的临证治病。

能够绝不夸张的说,仲景以后,除王叔和卫讯等少量人精通仲景之旨外,千古无一人。

《伤寒论》研究史上百花怒放的场面就是明证,正因为不明仲景撰著之旨,才有诸家见仁见智之说。

有人言百花怒放促使了伤寒学说和仲景学说的发展,依我之见,在不明仲景撰著的状况下后代说明之著是在误导后学,引入歧路不得而返,诸多学子,苦无入门之捷径,张仲景术的问世,不只可释千古疑难,并且可获登堂入室之匙,可在最短时间内造就大量中医人材,中医之复兴指日而待并不是虚言,待仲景方术大白于天下之时,《伤寒论》研究就能够划句号而告终。

十月怀孕一朝临盆,人一出生后来天生命过程就呈有序性,动向性,周期性在渐渐演化发展,人的一世就好似是一罐煤气,其生命能量在渐渐的耗散,跟着光阴的不停流逝,经过九九八十一变由少到老,待生命能量耗尽便气尽身亡,只剩一具无生命的躯体。

人身之魂“身未生时他先来,气未绝时他先去,当人破胞出头之时,哇的一声,即魂入窍之时,魂一入窍,受后天木气(天一地二人三,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是三生的)与天生元性相合,假依真存,故婴儿落地时,无声者不可”。

仲景方术求指点

仲景方术求指点

仲景方术求指点地二者,坤也,胃也,立秋也,天七者,兑也,肺也,秋分也,地二天七交而生二七太阴火。

天三者,震也,肝也,心包也,春分也,地八者,艮也,膀胱也,小肠也,立春也,天三地八交而生三八太阳木,地四者,巽也,胆也,三焦也,立夏也,天九者,离也,心也,夏至也,地四天九交而生四九少阳金。

天五者,不配卦,中也,脾也,地十者,物极必反,十变为一,终而复始,天五地十交于中而生五十少阴土。

以此类推,六二阳明金,七三厥阴木,八四太阳水,九五少阴土,此阴阳交合生成变化之道也。

春秋二分阴阳离,厥阴也。

冬夏二至阴阳合,少阴也。

三阳三阴将人身分为三部六病九脏腑,各有所主。

太阳为表为后,司人身之背,主一身之表,少阳厥阴为半在里半在外(半表半里),司人身之左右两侧,少阳司左,厥阴司右,左半身不遂者,病在少阳,右半身不遂者,病在厥阴。

太阴少阴阳明主里,司人身之前,阳明主面,治面独取阳明。

寒热虚实尽在其中。

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常者,仁义礼智信。

人受生于胞胎之中,三元养育,九气结形,九月神布,气满能声,十月神具,九天称庆。

九气者,1/6水2/7火3/8木4/9金5/10土6/2金7/3木8/4水9/5土,人禀天地,命属阴阳,天之气,地之质,合而成人,故人有气质也。

受一天之气而生者,男1/6阳明之人也,女1/5少阴之人也。

受二天之气而生者,男2/7太阴之人也,女2/6阳明之人也。

受三天之气而生者,男3/8太阳之人也,女3/7厥阴之人也。

受四天之气而生者,男4/9少阳之人也,女4/8太阳之人也。

受五天之气而生者,男5/1少阴之人也,女5/9少阴之人也。

受六天之气而生者,男6/2阳明之人也,女6/1阳明之人也。

受七天之气而生者,男7/3厥阴之人也,女7/2太阴之人也。

受八天之气而生者,男8/4太阳之人也,女8/3太阳之人也。

受九天之气而生者,男9/5少阴之人也,女9/4少阳之人也。

故人有阴阳九型十八种气质分型,有比较才有鉴别,分类比较思想是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它无不影响着疾病的产生和预后,是对三阳三阴六病生成演化规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及系列图表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及系列图表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及系列图表【干支】天干和地支,是运气学说的推演符号,五运配以天干(十干统运),六气配以地支(地支纪气),根据各年纪年由干支组合成的甲子,来推测各年的气候变化和发病概况,所以运气学说里的主要演示方法,都离不了天干地支,正如刘温舒在《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干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轻重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

远可以步岁而统六十年,近可以推于日而明十二时,岁运之早晏,万物之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明其用而察向往之死生,则精微之用,可谓大矣。

”十干统运,运从甲始,十二地支纪气,气从子始,所以甲子相合,就成为推算六十年中运和气的演变,气候的变化,及其对生物及人体影响的演示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干”。

十干是古代物候的符号。

例如《后汉书·章帝纪》说:“方春生养,万物孚甲。

”卵化曰孚。

甲,是种子生机发动,芽胞初裂,将破甲壳而出的形状。

又如《礼记·月令》“其日甲乙”,注:“万物皆解孚甲,自抽轧而出”,说明了乙就是初生之芽尚乙屈的形象。

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说:“干犹个也”。

十干,就是十个的意思。

又因为以它计算天日次第,所以称谓“天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称“十二支”。

十二支也是物候的符号,如《史记·律书》说:“寅,言万物始生蚓然.....卯之为言茂也....。

”寅是万物开始萌动,由萌动而初茂为卯,说明地支是一年中生物发展过程形象的描述。

又如《大戴礼》说:“地支计象。

”也说明了地支的意义,就是地之生物演变之象。

地支计象,是与一年中十二个月分生物发展的形象相吻合的。

因而把十二支分建于十二月,标志生物发展的形态,称谓“月建'。

【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阴阳中运行和变化。

【中运(岁运)】统主一岁之气,就叫中运,又叫岁运。

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

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

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

源于黄河流域,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

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

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

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五天一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3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72候。

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

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修订稿)泰初九东风解冻立春初爻动,乾变爲巽,巽爲风,於後天八卦位居东南,故曰东风。

巽散,故爲解;乾爲寒,故曰解冻。

九二蛰虫始振立春後五日二爻动,变卦明夷,互坎爲隐伏,故曰蛰虫。

乾健,故曰振。

九三鱼陟负冰後五日三爻动,乾变爲兑,兑爲鱼。

三在下卦之上,故曰陟;在上卦之下,故曰负。

坤纯阴,故爲冰。

一说乾爲陟,伏坤爲载,故曰负。

乾爲冰。

六四獭祭鱼雨水四爻动,变卦大壮。

兑爲泽,獭爲水兽,故兑爲獭。

本卦互震爲祭。

兑爲鱼。

六五候雁北後五日互震爲雁,坤爲岁,故曰候。

五爻动,坤变爲坎,坎爲北。

上六草木萌动上爻动,坤变爲艮,艮爲山林,故爲草木。

艮覆卦爲震,震爲萌动。

大壮初九桃始华惊蛰乾爲木果,故曰桃。

初爻动,乾变爲巽,巽伏震,震爲华。

九二仓庚鸣二爻动,乾变爲离。

仓庚,黄离,即黄鹂也。

变卦丰,互巽伏震,震爲鸣。

九三鹰化为鸠春社三爻动,乾变兑,兑伏艮爲鹰爲鸠。

九四玄鸟至春分互乾爲玄。

互兑伏艮爲鸟。

六五雷乃发声震爲雷,爲鸣,故曰发声。

上六始电上爻动,震变爲离,离爲电。

夬初九桐始华清明初爻动,乾变爲巽,巽爲桐,伏震爲华。

对杀数气方法(详解,26个图)

对杀数气方法(详解,26个图)

对杀数⽓⽅法(详解,26个图)对杀数⽓⽅法(详解,26个图)围棋是⼀种⾼级智⼒游戏,其强有⼒的⼿段,殊死的搏头,暗涌不断,化险为夷的妙⼿缘于对围棋基本功的掌握。

何谓基本功?就是对围棋死活的理解与认识。

它不仅是局部的作战结果,也是关联全局胜负的关键所在。

死活计算得是否清楚准确,是棋⼿棋艺⽔平⾼低的⼀个标志。

实战对局中,当双⽅棋⼦相互纠缠在⼀起,⽽不能独⾃成活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进⾏对杀。

这就需要计算⽓的长短。

如何运⽤延⽓与紧⽓的⽅法,是决定对杀成败的关键。

对杀三忌(1)切忌盲⽬紧⽓(2)切忌盲⽬乱扑(3)切忌盲⽬打劫如图,⽩4⼝外⽓,⿊3⼝外⽓,⽩胜。

如图,⿊⽩双⽅都是4⼝外⽓,谁先⾛谁胜。

⼆、双⽅⽆眼,有⼀⼝公⽓:跟第⼀种情况⼀样,外⽓长者胜,外⽓相同时先⾛的⼀⽅胜。

中间的那⼀⼝公⽓可以⽆视。

如图,双⽅有⼀⼝公⽓,⽩4⼝外⽓,⿊3⼝外⽓,⽩胜。

如图,双⽅有⼀⼝公⽓,各有4⼝外⽓,谁先⾛谁胜。

三、双⽅⽆眼,有两⼝以上(含两⼝)公⽓:这个就要复杂⼀些。

⾸先看双⽅的外⽓数,如外⽓数相同,则想都不⽤想,必然双活。

如外⽓数不同,就要算计⼀下了。

外⽓多的⼀⽅是⾼枕⽆忧的,不要去想什么了。

外⽓少的⼀⽅加公⽓数减⼀,如还少于外⽓多的⼀⽅,则被杀;外⽓少的⼀⽅加公⽓数减⼀,如等于外⽓多的⼀⽅,则先⾛能谋个双活,后⾛还是被杀;外⽓少的⼀⽅加公⽓数减⼀,如已超过外⽓多的⼀⽅,则即使后⾛也是双活,可以脱先。

这种情况,把公⽓划给外⽓数少的⼀⽅时,千万记得要减⼀哦。

否则要出⼤事。

如图,双⽅4⼝公⽓,同是5⼝外⽓,双活。

如图,双⽅4⼝公⽓,⽩⽅8⼝外⽓,⿊⽅4⼝外⽓,⽩⽅⾼枕⽆忧,⿊⽅是外⽓少的⼀⽅,加4⼝公⽓减⼀,共7⼝⽓,还是少于⽩⽅,已必死⽆疑。

如图,双⽅3⼝公⽓,⽩⽅6⼝外⽓,⿊⽅4⼝外⽓,⽩⽅⾼枕⽆忧。

⿊⽅是外⽓少的⼀⽅,加3⼝公⽓减⼀,共6⼝⽓,已与⽩⽅持平。

这样⿊先⼿可谋个双活,后⾛则还是被杀。

如图,双⽅3⼝公⽓,⽩⽅5⼝外⽓,⿊⽅4⼝外⽓,⽩⽅⾼枕⽆忧。

化气诗诀注解及解释

化气诗诀注解及解释

化气诗诀注解及解释化气诗诀,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莫测?就像一个藏着无数宝贝的宝箱,等着咱们去打开,一探究竟!这化气诗诀啊,可真是一门大学问。

它就像是一张指引方向的地图,能带着咱们在命理的世界里找到隐藏的宝藏。

比如说,“甲从己合,赖土化生;逢辰则化,遇龙则荣。

”这啥意思呢?你想想,甲木好比一个倔强的小子,己土呢,就像个温柔的大姐姐。

甲木跟着己土,就像小子被大姐姐的温柔感化,靠着土的力量有了变化。

而辰呢,就像是一个特别的舞台,到了这个舞台上,变化就发生了。

龙呢,就如同好运的象征,遇到了就繁荣昌盛。

再看“己能化甲,秀在于寅;逢丁不化,输精于辰。

”己土能把甲木给化了,就好像是自己有了神奇的魔法。

而寅这个地方,就是展现魔法的好地方,能让这变化更加精彩。

可要是碰到丁火,这魔法就不灵了,就好像被捣乱的小鬼破坏了,得把精力放到辰那里去。

“乙庚化金,暗进忠城;两庚争合,反成妒嗔。

”乙庚化金,就像是两个人携手合作,默默地展现出忠诚和诚意。

但要是有两个庚金都来争着合作,那可就乱套啦,就像两个人为了争一个宝贝,反而生出嫉妒和嗔怒。

“丙辛化水,智显于申;戊癸无情,乃作彩云。

”丙辛化水,智慧在申这个地方大放光彩,就好像在这个舞台上,智慧的灯光特别明亮。

而戊癸呢,没有那么多深情厚意,就像是天空中变幻的彩云,美丽却难以捉摸。

你说这化气诗诀是不是特别有趣?就像一部精彩的戏剧,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

咱们研究它,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妙故事的世界。

不过,要真正搞懂这化气诗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需要咱们用心去体会,去琢磨,就像打磨一块珍贵的宝石,得有耐心,有细心。

不能着急,一着急,就容易忽略了其中的精妙之处。

咱们得像个探险家一样,在这个神秘的世界里慢慢探索,不怕遇到困难,不怕迷路。

因为每一次的困惑,都是一个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突破,都是一次胜利的欢呼。

所以啊,别害怕这化气诗诀的复杂,只要咱们用心,总有一天能把它的奥秘都搞清楚!我的观点就是,化气诗诀虽然神秘复杂,但只要我们有恒心、有耐心,不断探索,就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和智慧。

先后天各易象数及图表大同复圣讲述

先后天各易象数及图表大同复圣讲述

先后天各易象数及图表大同复圣讲述---------颜子卦象先后天之异,在方位与次序,夫子已详言之:唯先后天各图象,位次各不同者,以其气数各有合也。

伏羲八卦位序,为一切根本,其六十四卦则有数种; 位序不同,名类斯异; 文王八卦位序,自伏羲变来,其六十四卦,亦与伏羲者殊,然皆出于上乾下坤之八卦位序则同。

盖根本一,而变化无尽也。

伏羲六十四卦,应以本卦之序为最明显; 即依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次序,而将本卦所变者,统属之于一卦;如乾卦之下,兑乾、离乾、震乾、巽乾、坎乾、艮乾、坤乾、各卦;即夬、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皆属之乾卦;其次则兑卦,兑所合者; 如履、兑、暌、归妹、中孚、节、损、临、各卦,皆属之;兑以下,如离、如震、如巽、坎、艮、坤、各本卦所合者,依序列之,以为全易次序;因其由本卦所推,故名为本卦序; 因其依先天八卦位次,故名为先天六十四卦序,或伏羲六十四卦序。

此种卦序,为图有方,有圆,有平列,有竖立,其象虽殊,致用略一,而其别于他类者; 顺八卦之位次,示本卦之分合; 无交错之用,纯先天之象;盖其变化少,而生育之功不见; 藉以定天地之位。

辨气数之差而已。

故后人多不晓其意义,不过备易象之一格,而为他卦参证云尔。

又有本宫卦序者,则依文王八卦位次,而为各类; 其卦变化,则依本宫对宫相交错,及比类五卦;而推生各卦,皆为八变; 如乾宫自乾起,初变为乾巽,次为乾艮,次为乾坤,次为巽坤,次为艮坤,次为离坤四,终为离乾;即乾、姤、遯、否、观、剥、晋、大有、各卦,依次序列; 属之乾宫卦。

其次为坎宫,自坎以下,为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各卦,亦依变化之次序列,属之坎宫卦。

以下如震、如巽、如离、如坤、如兑,皆依后天八卦位次序列,以推生全易卦象者也;以其变由生于本宫,不似前之出于本卦者,故名本宫卦序,亦曰八宫卦序,或称后天六十四卦序;然非与文王六十四卦序同,不过序列各宫; 依文王八卦位次,其推生变化; 纯先天例,有异文王后天交错之序也,应仍属之先天卦序之一种。

十天干化dibiao

十天干化dibiao

第一步:要学飞星派首先必背诵并熟记各星宿的四化:(此谓:“十天干化曜表”)甲干: 廉贞化禄,破军化权,武曲化科,太阳化忌。

口诀:甲廉破武阳乙干: 天机化禄,天梁化权,紫微化科,太阴化忌。

口诀:乙机梁紫阴丙干: 天同化禄,天机化权,文昌化科,廉贞化忌。

口诀:丙同机昌廉丁干: 太阴化禄,天同化权,天机化科,巨门化忌。

口诀:丁阴同机巨戊干: 贪狼化禄,太阴化权,右弼化科,天机化忌。

口诀:戊贪阴右机己干: 武曲化禄,贪狼化权,天梁化科,文曲化忌。

口诀:己武贪梁曲庚干: 太阳化禄,武曲化权,太阴化科,天同化忌。

口诀:庚阳武阴同辛干: 巨门化禄,太阳化权,文曲化科,文昌化忌。

口诀:辛巨阳曲昌壬干: 天梁化禄,紫微化权,左辅化科,武曲化忌。

口诀:壬梁紫左武癸干: 破军化禄,巨门化权,太阴化科,贪狼化忌。

口诀:癸破巨阴贪第二步:看命盘:以上为例。

命宫天干为‘甲’,找十干化曜表:甲廉破武阳术语上来说,就是‘命甲廉贞禄入交友,命甲破军权子女,命甲武曲科子女,命甲太阳忌夫妻。

’再举迁移宫,天干为‘戊’:戊贪阴右机。

‘迁移戊贪狼禄入父母,迁移戊太阴权入命,迁移戊右弼科入财帛,疾厄戊天机忌入命’!第三步:接下来:要认识‘广泛的十二宫宫位涵义’:一、命宫:1.太极点、命盘“中枢”。

万变不能离其‘宗’。

2.偏向“精神”、“意志”、表现“喜、怒、哀、乐”的“我”,简言之为“我”。

3.显象“个性”、“天性”、“性情”与“思考”。

4. 表现喜、怒、哀、乐的“感情”抒发位。

5.大伯父〈叔〉父、祖母、外公位。

二、兄弟宫:1.观“手足之情”。

2.现金的“收藏宫”,是“积蓄”、“银行存款”的‘经济位’。

也是家中的“保险库”、银行的“保险箱”。

简称‘库位’。

3.“事业”的“共宗六位”,是看事业大小的“规模”位。

4.合前二式,又称兄弟宫‘成就位’。

5.“领导统驭”〈得“权”冲交友〉。

6.是‘疾厄’的九位“气数”宫─“身体运”位,又称“体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变十化气数图解读
《伤寒论》条文之一2007-01-25 00:53
白古学〈〈伤寒论》者,由于不明仲景撰著之旨,不得仲景秘术,无不苦其
繁难深晦,不得系统,不得要领,用力益深,入门益难,掩卷叹息,废然而返者,多少人矣”。

再加之世传〈〈伤寒论》原文次序,前后紊乱,颠倒错简之处甚多,理路因以不明也,故有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之说。

所以欲通仲景之旨,首先要晓三阴三阳之意,欲明三阴三阳之旨,首先要搞清气数”之意,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万物有气即有数,有生成就有变化,人乃万物之中最贵者,先天十月怀胎河图是也,后天九九八十一变洛书是也,河图洛书两者合二为一与后天八卦相配之生命形成和演化过程就是人的气数,大至宇宙白然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无不有气数的存在。

无病之人,人体气机升降有序,周而复始,患病之人,气机升降失衡,生命圆运动受阻,有始无终。

医者,必须通晓宇宙白然社会和人类的气数演化规律才能更好的临证治病。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仲景之后,除王叔和卫讯等少数人通晓仲景之旨外,千古无一人。

〈〈伤寒论》研究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是明证,正因为不明仲景撰著之旨,才有诸家见仁见智之说。

有人言百家争鸣促进了伤寒学说和仲景学说的发展,依我之见,在不明仲景撰著的情况下后世注释之著是在误导后学,引入歧途不得而返,诸多学子,苦无入门之捷径,张仲景术的问世,不但可释千古疑难,而且可获登堂入室之匙,可在最短时间内造就大批中医人才,中医之振兴指日可待并非虚言,待仲景方术大白于天下之时,〈〈伤寒论》研究就可以划句号而告终。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人一出生其后天生命过程就呈有序性,动态性,周期性在逐渐演化发展,人的一生就好比是一罐煤气,其生命能量在逐渐的耗散,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经过九九八^一变由少到老,待生命能量耗尽便气尽身亡,只剩一具无生命的躯体。

人身之魂身未生时他先来,气未绝时他先去,当人破胞出头之时,哇的一声,即魂入窍之时,魂一入窍,受后天木气(天一地二人三,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是三生的)与先天元性相合,假依真存,故婴儿落地时,无声者不成”。

魂之为物,迁移不定,离此去彼,离彼来此,轮回不息”。

至于魄者,借血气之灵,受金气而凝结,生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全,死后七七
四十九日而始灭,世俗亡人,七七四十九日之期,正为此耳”。

游魂属8,
鬼魄属4,男8女7,男逆女顺,故九变十化气数图始于魂魄入,终于魂魄出。

气数图两对角线首数相加均为16,曰伤寒,曰杂病,仲景撰著时又恰值三元九运艮八运天
之六气伤寒主事,故仲景撰著名〈〈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人始于,终于共99岁,先天生成病,后天变化证,病九年一变,证随年月曰无时不在变,一年有四季,故有九十九乘四等于三百九十六条方法论。

仲景三百九十六条方法论是治疗百病的根本大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

考方法”一词最早见于〈〈墨子》,〈〈墨子。

天志》云:
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于矩者,谓之不方。

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
之。

此其何故,则方法明也”。

显而易见,在墨子之前,做各种事物都有各白的方法,墨子这里所说的方法,仅是指用矩来测物体方与不方之法,事实上测方之法也有许多种。

其实河洛九宫八卦方位法就是方法一词的来源,这个词用多了用习惯了,人们就称做其它事的办法也叫方法”,并被一直沿用至今。

仲景先师在九变十化气数图中,首先对伤寒与杂病进行分类并揭示这两种疾病产生的本质和传变路线以及其白愈日期。

宋本〈〈伤寒论》将其论述条文置于第七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即以下的表述形式:
伤寒杂病
病有发热恶寒者无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发于阴也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此为仲景先师示人以伤寒杂病之辩,太阳伤寒内传厥阴,厥阴杂病内传阳明,太阳伤寒病七日白愈,厥阴杂病六日可白愈。

历代医家对此条文极为重视,但对其文意的具体理解,则看法不一,争论不休,
难以统一认识,遂使后学无所适从。

大致归纳诸家之说有如下几种观点:
一.认为发于阳”是病发于三阳经,发于阴”是病发于三阴经。

二.认为发于阳”是病发于太阳,发于阴”是病发于少阴。

三.认为发于阳”是感受了风邪而发病,发于阴”是感受了寒邪而发病。

上述三种说法,都与仲景思路格格不入,彳艮难与临床相符,其实本条的重点是辨别一个本气白病而恶寒的病人,是太阳伤寒,还是厥阴杂病,是通过本条之辩证,充分体现仲景原书是伤寒与杂病共论之书,是融伤寒与杂病而一炉共冶的大经大法。

九变十化气数图,从整体上纵横观之,其人体生命周期过程中病证的动态有序演化规律就像一张鱼网,处于极顶位置的横病为纲,纵证为目,横病为本,纵证为标,横病先天生成,九年一变,纵证后天变化,逐年在变,纲举则目张。

六病定病位,九纲定病性。

〈〈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
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和的提纲之辩,是对太阳病伤寒和太阳病中风最典型临床症状的高度概括。

同理,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阳明病的提纲之辩,但不包括阳明病,以区别于胃家寒和胃家虚之太阴病。

第263条少阳之
为病,口苦咽干,目弦也”是少阳病的提纲之辩。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白利益甚,时腹白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太阴病的提纲之辩,太阴病不包括脾5,脾5不属太阴,属少阴。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只是少阴病的提纲之辩,不包括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 证之少阴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厥阴病的提纲之辩。

以上六条仲景虽未明言提纲二字,但它确实是伤寒论的提纲条文,其表述形式有其特殊性,在气数图中处居高临下的位置,既表示三阴三阳六病的最典型临床表现,又表示生命过程不同的演化周期,还表示人身的不同部位,所以仲景在伤寒论中将其置于六病各篇之首,以示人辩病证而论治之道,明乎此则后世关于提纲”和非纲”的千年之
争可休矣。

人禀九天之气数而生,上属九星,下属九州,命系星辰18位,人生天地
100年,若其时正,则身命高超,前程显达,若其时不正,则命贱身卑,沉沦漂泊。

仲景紧接着在〈〈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和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论述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之辩,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是对太阳病的分类,不是伤于风叫中风,伤于寒叫伤寒,伤寒中风都是指本气白病即内伤病,而外邪侵袭人体,正气不足,抗邪无力也可以患病,那就是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邪随体化,风伤厥阴,寒伤太阳和,暑伤少阴和,湿伤太阴,燥伤阳明和,火伤少阳。

本气白病即内伤病和外邪致病即外感病,其病证相同,治法亦同,仲景有方有论,依法治之可也,所不同者,二者之病证的传变有迟速之分耳。

通晓三阳三阴之旨,才可明白仲景学说之真谛,关于三阳三阴之实质,暂且不表,以待后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