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0.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P20.2自然辩证法是怎样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怎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P20.3 怎样理解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P21.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证的价值和意义1.4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点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5 如何理解系统自组织的实现条件2.1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2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大现实意义2.3 试论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实践3.1 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书903.2 技术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3.3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3.4 如何理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3.5 什么是科学精神,书98如何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3.6 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4.1 关于科学评价标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最合理,试说明理由4.2 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局限是什么?4.3 试评价库恩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模式4.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有何特点,其合理之处何在?4.5 怎样认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4.6 试分析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5.1 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有哪些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哪些?5.2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征5.3 怎样认识科研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5.4 试阐述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6.1 如何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试分析其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6.2 如何看待科学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6.3 如何正确认识现代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困惑6.4怎样认识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成就和不足7.1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7.2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7.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7.4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7.5 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内容绪论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0.1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1)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

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5.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6.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2012版)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2012版)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2012版)《自然辩证法概论》2012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6.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2.如何理解辨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最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最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0.1 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P20.2 自然辩证法是怎样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怎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P20.3 怎样理解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P21.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证的价值和意义1.4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点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5 如何理解系统自组织的实现条件2.1 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2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大现实意义2.3 试论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实践3.1 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书903.2 技术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3.3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3.4 如何理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3.5 什么是科学精神,书98 如何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3.6 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4.1 关于科学评价标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最合理,试说明理由4.2 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局限是什么?4.3 试评价库恩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模式4.4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有何特点,其合理之处何在?4.5 怎样认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4.6 试分析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5.1 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有哪些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哪些?5.2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征5.3 怎样认识科研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5.4 试阐述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6.1 如何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试分析其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6.2 如何看待科学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6.3 如何正确认识现代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困惑6.4 怎样认识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成就和不足7.1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7.2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7.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7.4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7.5 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内容绪论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0.1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获得了全面的、系统的发展,它从不同的领域打开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个有一个缺口,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并受到德国自然哲学家的批判,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完整的自然观(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才得到真正的扬弃。

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逐步突破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束缚。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ﻩ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得意义与方法?ﻩ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与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与特征.(5星)ﻩ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自然科学前提。

................................... 82、2 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系统得基本特点就是什么?ﻩ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得进化方式? ......................... 92、4 、阐述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ﻩ113、1 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ﻩ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ﻩ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ﻩ13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5星) (14)4、3 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 14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得地位与作用如何.ﻩ41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得过程. (14)5、3科学假说形成得主要途径就是怎样得?................................. 146、1 什么就是科学思维得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得作用?ﻩ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与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得意义与作用?.......... 16 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得形成过程中就是如何发挥作用得?ﻩ717、1什么就是科学理论得评价与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7、2科学理论得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15-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ﻩ-7、4科学得评价与检验得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部分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部分答案

第五章1.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二答案: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

4.教育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教兴国。

5.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技术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繁荣和进步的必然要求,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和支撑。

当今世界,随着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技术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技术创新在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决定性力量。

技术创新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1.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成长壮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创新结果的表现之一就是生产出全新概念的新产品或增加原有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

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必将引发和促进相应生产行业或部门的形成,而新产品在功能、品质上超越原有同类产品,也势必导致同一生产部门内部发生分化。

其变化的最后结果表现为一些生产全新概念产品的部门和生产新功能、新品质产品的部门逐渐发展壮大;而一些原有的生产部门逐渐衰退,甚至消亡,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8)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9)2.4 、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11)3.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13)4.2 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14)4.3 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4)5.1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4)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4)5.3 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4)6.1 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16)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7)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17 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17)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18)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18)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最新版)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最新版)

2013《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

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

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3。

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

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3。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4。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

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功耀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功耀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功耀主编)课后习题答案1 巴门尼德本体实在主义哲学是如何阐述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道路的?它对克服神秘主义的困扰有何意义?巴门尼德的哲学拥有一个标志性的术语,叫做巴门尼德的本体实在主义。

依据这种哲学,自然界的变化都是转瞬即逝的表面现象,蕴含在这些表面现象内部的是不变的实体,以及关于这些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科学只有揭示出蕴含在多变的自然界表面现象内部那种不变的实体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理解自然界看得见摸得着的多样性和变化。

现象世界是一个“多”的世界。

决定“多”的世界的是那极少量的实体,也就是我们可以在许多哲学著作当中看到的“一”。

“一”的世界决定了“多”的世界。

这就是巴门尼德为我们指出的一条认识自然界的道路。

它使神秘主义不再什么神秘,一切都可以用“一”来解释。

2 恩培多克勒是如何以实验的方法证明四元素说的?他对科学的发展有何意义?实验的方法:观察树枝在火炉中燃烧的情形:它可以在燃烧时发热,喷出火焰,证明在它的里面含有“火”;烟囱顶部溢出烟雾,证明它里面含有“气”;燃烧着的树枝两端会鼓泡并嘶嘶作响,这就是“水”;灰烬具有重量,不可再燃烧性和干燥性,它被命名为“土”。

将世界上所有的物体用燃烧方法来分析,都会得到这四种元素。

因此,“自然界是由土、水、气、火四元素构成的”,就被认为是得到了普遍性的证明。

意义这是科学史上最早的一次证明活动。

尽管这种证明活动比较原始,对证明的解释也比较粗糙,但它毕竟为人类社会开启了一条以实验证明的方式,而不是以崇信的方式,来理解自然界的道路。

这条实验证明的道路,一直被坚持到了现在。

3 柏拉图主张通过形式化的推理认识外部世界,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柏拉图的思想对后来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甚至成了一种基本的科学规范,即科学的形式化要求,也就是在数学和逻辑学上的充分严谨而可靠,科学如果不能满足这种形式化要求,则这样的科学就会受到“不严谨”的指责,在西方科学哲学的著作中,这种科学研究规范也叫作“几何学规范”。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5.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6.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1)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

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国安主编课后思考题部分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国安主编课后思考题部分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国安主编课后思考题部分答案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国安主编部分习题思考题答案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涵是什么?答:(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曾指出人和自然是具有绝对的相互关联性的。

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界具有同源性,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不存在与人类无关的自然界,没有自然界的进化和发展就没有人类产生的可能,没有人类和自然界的联系的自然界,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是不存在的。

(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没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资料,人类就无法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的生存,更无所谓的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

此外,人类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资料,满足人类最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需求,才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活动离不开自然。

(三)社会是自然和人类的统一体。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的本质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

社会作为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纽带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存在着广泛而又普遍的有机联系,是有机的生命统一体。

其次,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类作为迄今为止最高的生命体在于,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即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前者反应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后者反应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因而,人类具有双重属性,正因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才形成了人的基本特性。

进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原始生态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两方面的关系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

即人、自然界、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答:自然是复杂的,但可以用简单性来认识。

简单性实质是对复杂性的简约或者简化。

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是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常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容 P20.2 自然辩证法是怎样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怎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 P20.3 怎样理解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 P21.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证的价值和意义1.4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点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5 如何理解系统自组织的实现条件2.1 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2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大现实意义2.3 试论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实践3.1 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书903.2 技术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3.3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3.4 如何理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3.5 什么是科学精神,书 98 如何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3.6 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4.1 关于科学评价标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最合理,试说明理由4.2 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局限是什么?4.3 试评价库恩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模式4.4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有何特点,其合理之处何在?4.5 怎样认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4.6 试分析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5.1 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有哪些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哪些?5.2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征5.3 怎样认识科研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5.4 试阐述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6.1 如何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试分析其在价值和社会价值6.2 如何看待科学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6.3 如何正确认识现代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困惑6.4 怎样认识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成就和不足7.1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的主要区别7.2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7.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7.4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7.5 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容绪论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容?0.1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主要容: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围涉及以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0.2自然辩证法是怎样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怎样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的继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的。

正是19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两个方面出现的重大进展,为研究和阐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提供了重要基础,推动了自然辩证法的产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考察和研究了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与自然、社会关系和规律,形成了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和普遍发展的学硕,创立了自然辩证法。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在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的辩证法,同时也在科学发展的前沿上,在人类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需要科学家和哲学家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这就为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为它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0.3怎样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1)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路线(2)有助于掌握科学思维体系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3)有助于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4)有助于增强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感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确立1.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描述:首先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是唯物主义自然观,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

其次,它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是变化发展的。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

以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机械主义自然观弥补了这一缺陷,吸收了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但是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及其性质的多样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固有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1.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机械唯物主义否定了辩证性,用机械的观点看待问题,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它培植了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1.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自然观的形成:(1)系统自然观: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2)人工自然观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3)生态自然观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发展的价值和意义:(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同时,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价值。

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其次,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生态被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

因此,马克思提倡的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摆正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1.4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涵,在于它提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的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简单性和复杂性、线性和非线性统一的思想。

整体性相互作用层次性统一性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1.5如何理解系统自组织的实现条件?自然界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具有自组织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