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大全
小学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96fe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a.png)
一、拼音知识:1.26个字母的大小写写法及发音。
2.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3.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4. 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5. 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二、汉字知识:1.认读一些基础汉字,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上、下、左、右、中、大、小、长、短等。
2.正确写一些基础汉字,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个、人、口、日、月、水、火、山、田、风、雨、花、草、树等。
3.了解形状相似的汉字,如:马、上、下、个、口、口、日、月、大、并、缸、元、团等。
4.学会组词,如:花园、树木、上学、下雨等。
三、组词造句:1.通过学习拼音和汉字,能够进行简单的组词。
2.能够根据给定的字词进行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熟练使用一些常见的句型,如: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宾语+地点状语等。
四、综合运用:1.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等。
2.能够正确使用书写格式,如:写字的规范、左对齐等。
3.能够正确使用词语,使句子表达准确、清晰。
4.能够正确理解短文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五、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1.通过学习拼音和汉字,提高阅读能力。
2.能够根据问题和提示,正确理解短文的内容,回答问题。
3.能够根据短文的内容,判定句子的对错。
4.能够根据情节和描写,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六、修辞手法:1.认识和理解诗歌、童谣等文学体裁。
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知识点归纳(3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知识点归纳(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0ee6a1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1.png)
一、课文知识点归纳1.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蝌蚪在水中寻找妈妈的故事。
通过故事情节,孩子们可以学习到生物的生长变化和蝌蚪的生长过程。
2. 课文《种树》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一个小男孩和大人们一起种树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种树对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课文《妈妈的话》这篇课文通过描述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对话,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同时也传递了家庭和睦、亲情深厚的正能量。
4. 课文《小蝌蚪变青蛙》此篇课文通过描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让孩子们了解到了蝌蚪到青蛙的生长变化,培养了他们对生物的基本认知。
5. 课文《夏天的颜色》这篇课文通过描述夏天的鲜花、河流和生命,让孩子们认识到夏天的美好,愉悦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6. 课文《一只口袋》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因为拥有一个特殊的口袋而经历了一系列的有趣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会了共享和感恩。
7. 课文《常回家看看》该课文通过反复唱调“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头看看,看看家的窗外和家的家”,呼吁孩子们多回家看看,珍惜家庭温馨、幸福的时光。
8. 课文《向日葵》通过描述向日葵对阳光的执着追求,让孩子们学会了坚持追求,培养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
9. 课文《墨鱼》这篇课文通过描绘墨鱼的形貌和生活习性打开了孩子们对奇异动物的向往和好奇心,扩展了他们的视野。
10. 课文《弟弟的口琴》这篇课文通过描述哥哥和弟弟之间的关爱,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和关心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
11. 课文《我的朋友金阳》这篇课文通过描绘金阳和闺蜜之间的友情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了珍惜友谊的可贵。
12. 课文《一级棒》该篇课文描述了小男孩在棒球比赛中勇敢拼搏、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激励了孩子们要勇敢、坚韧不拔。
13. 课文《狐假虎威》通过讲述狐狸借虎威吓唬其他动物的故事,让孩子们学会了警惕欺骗和探究真相的重要性。
14. 课文《小狗,小猫,小猎狗》这篇课文通过描绘小动物们的生活琐事,让孩子们了解到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了他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和爱心。
三年级语文阅读资料
![三年级语文阅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74826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1.png)
三年级语文阅读资料一、字词基础。
1. 生字表。
- 整理三年级课本中的生字,包括读音、部首、笔画数、结构等。
例如:- “翠”,读音:cuì,部首:羽,笔画数:14,上下结构。
可以组词“翠绿”“翠鸟”。
2. 多音字。
- 列举三年级阅读中常见的多音字,如:- 行:háng(银行)、xíng(行走)。
- 好:hǎo(好人)、hào(爱好)。
3. 近义词和反义词。
- 找出阅读文章中容易混淆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近义词:“美丽”和“漂亮”,“高兴”和“快乐”。
- 反义词:“高”和“矮”,“大”和“小”。
二、句子理解。
1. 修辞手法。
- 三年级阅读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
- 比喻句示例:“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把荷叶比作大圆盘。
- 拟人句示例:“鸟儿在树上唱歌。
”赋予鸟儿人的唱歌行为。
- 排比句示例:“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 句子含义。
- 选取课本或阅读练习中的典型句子,解释其含义。
- 例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句诗的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三、篇章阅读。
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提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如:- 六要素概括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 文章结构分析。
- 介绍常见的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 以总分总结构的文章为例,开头提出主题,中间分别阐述,结尾总结全文。
3. 阅读理解题型及答题技巧。
- 字词理解题。
- 答题技巧: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如果是要求解释某个词语,可以先找近义词,再结合语境调整。
- 句子理解题。
- 答题技巧:从修辞手法、关键词语、上下文等方面入手。
如果是理解句子的含义,要思考句子表面和深层次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要点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83bd7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6.png)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要点三年级的语文阅读理解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的几个要点:1. 词汇积累: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词汇。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要鼓励学生查阅词典,了解词义,并尝试在句子中运用。
2. 句子理解:理解句子是理解段落和文章的前提。
学生应该学会分析句子结构,理解主谓宾等句子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段落大意:在阅读每个段落时,学生要学会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
4. 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结构对于理解全文非常有帮助。
学生应该学会识别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5. 细节把握:在阅读时,学生需要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往往是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关键。
6. 推理判断: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文章内容的复述,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学生应该学会根据文中的信息,推断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深层含义。
7. 情感体验:阅读不仅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尝试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8. 阅读策略: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概括、比较等,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阅读理解。
9. 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定期进行阅读,不断拓宽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10. 阅读反馈:在阅读后,学生应该进行自我反馈,思考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情况,以及如何改进阅读方法。
通过以上这些要点的学习和实践,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语文必考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d5476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7.png)
三年级语文必考知识点
一、汉字书写
1. 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笔顺规则。
2. 能够规范书写本学期所学的生字新词。
3. 认识并正确书写常见的偏旁部首。
二、词语理解与运用
1. 理解并运用本学期所学的词语。
2. 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意思。
3. 学会使用同义词和反义词。
三、句子理解与构造
1. 理解简单句子的成分和功能。
2. 能够识别并使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基本句型。
3. 学会运用简单的连词构造并列句和复合句。
四、阅读理解
1.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
2. 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
3. 能够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五、写作能力
1. 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组织语言。
2. 学会写作简单的记叙文、描写文和议论文。
3. 掌握基本的写作格式,如书信、日记等。
六、古诗文背诵
1. 能够背诵本学期指定的古诗文。
2. 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3. 学会运用古诗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七、语言表达与交流
1. 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适当的回应。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流。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应以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和准备。
此外,为了确保文档的可编辑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使用Word文档格式,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编辑。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0a364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9.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一、字音字形1. 声母:辅音字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韵母:单韵母a、o、e、i、u、ü;复韵母ai、ei、ui、ao、ou、iu、ie、v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2. 基本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木、禾、上、下、中、大、小、月、日、天、开、回、来、水、火、人、山、石、田、福、气3. 常用偏旁部首:木、水、火、禾、福、气、王、石、田、目、心、口、手、足、贝、车、钱、学、令、父、母、玉、鸟、米、牛、羊4. 常见字字形和拼音:爷、叶、父、吗、啊、呀、哇、妈、阿、胳、膊、兄、哥、敖、号、她、闹、表、破、群、慢、语、彩、虹、游、泳、运、动、白、黑、读、故、事、漫、画、混、音、教、学、科、长、柱、林、柿、桥、葡、萄、苗、芽、草、蛇、麦、船、池、码、蚂、蚁、虫、纸、人、自、己、手、指、千、百、万、半、来、医、士、君、论、狗、猫、鸟、兔、猪、凤、凰二、词语1. 词的构造:单字词、词组、合成词、相对词、反义词、近义词2. 词的意思:实词、虚词、同音词、多音字、词义辨析3. 词的用法:词类转化、词性辨析、词语搭配、词语积累、字词运用三、句子1. 句子的意思: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2. 句子的结构:主语和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3. 句型变化:词顺序调整、句型转换、补充成分、语气助词四、阅读理解1. 理解文章主题、段落大意和句子意思2.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完成句子和选择正确答案3. 根据语境推测词义,理解生活常识五、写作技巧1. 书写规范:认识和正确书写常用字、注意字的笔画顺序2. 句子表达:按照语法规则构造完整句子,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3. 语言表达: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避免语句冗长,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六、文学常识1. 认识儿童文学作品、作家、角色和背景故事2. 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3. 欣赏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意识以上为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知识集锦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知识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89c82f0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d.png)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知识集锦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知识集锦1.毛主席喜欢唐代诗人“三李”指李白(浪漫飘逸),李贺(奇艳瑰丽),李商隐(沉思缜密)。
毛泽东代表作《沁园春·雪》《长征》。
现当代诗人柳亚子“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高度评价毛泽东的词作。
2.《西厢记》是元代最杂剧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元代的压卷之作。
主要人物有崔莺莺、张生、红娘等。
《窦娥冤》“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代表作,是元代悲剧中不朽之作。
《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名著,讲述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
《桃花扇》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的所作,讲述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是明清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作品。
3.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
李杜是我国诗歌的“双子星座”。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
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写的是蜀相诸葛亮。
4.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5.清末明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个境界,引用了宋代三位诗人的词作: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形容要高瞻远瞩,耐得住寂寞。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d66fb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7.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一、拼音与汉字•复习拼音,重点掌握易混淆的声母和韵母。
•学习多音字和同音字的区别和正确使用。
•学习汉字的笔顺规则,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二、词汇积累•学习更多的形容词、动词、名词和量词。
•学习反义词,如“大-小”、“高-低”、“快-慢”等。
•学习成语,如“画龙点睛”、“守株待兔”等,并理解其意义。
三、句子结构•学习使用复杂句型,如并列句、递进句。
•学习使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句式。
•学习如何表达情感和观点。
四、阅读理解•阅读并理解各种文体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
•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五、写作技巧•学习写记叙文,如写人、写事、写景。
•学习写说明文,如介绍一个物品或解释一个现象。
•学习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使用合适的开头和结尾。
六、古诗文学习•学习背诵更多的古诗,如《春晓》、《静夜思》等。
•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古诗的意境。
七、成语与谚语•学习更多的成语和谚语,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学习如何在写作和口语中恰当地使用成语和谚语。
八、修辞手法•学习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九、语文游戏•参与成语接龙、猜谜语等语文游戏,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游戏学习新词汇,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十、课外阅读•推荐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十一、作文训练•学习写日记、写信、写读后感等不同类型的作文。
•学习如何选材、构思、组织语言。
•学习如何修改和润色自己的作文。
十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十三、家长配合•家长应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书中的内容。
十四、综合运用•学习将所学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a50acb941ea76e58fa048a.png)
三一文库()/小学三年级〔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总结[1]〕一、划分段落层次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
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
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
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大全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a4509cf102de2bd96058896.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大全_三年级语文知识点_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大全,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一、划分段落层次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
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
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
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三年级阅读理解考点归纳
![三年级阅读理解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364d5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7.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考点归纳
三年级阅读理解的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要细节:学生需要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主题和重要细节的理解。
2. 推断和预测:学生需要能够根据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推理和预测,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理解文章结构:学生需要能够理解文章的结构,包括段落、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文章的整体布局。
4. 词汇理解:学生需要能够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包括对词汇的意义、词性、用法等方面的理解。
5. 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学生需要能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包括对文章中隐含的意义、比喻、象征等方面的理解。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阅读练习,积累词汇量,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
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年级上册必读课外阅读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必读课外阅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b8d5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3.png)
三年级上册必读课外阅读知识点阅读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技能。
下面是三年级上册必读课外阅读的一些知识点,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阅读和理解。
一、内容选择三年级上册必读课外阅读内容主要涵盖了儿童文学、科普知识、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
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孩子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培养阅读兴趣,开拓视野。
二、阅读技巧1. 首先,要注意阅读速度。
三年级的孩子应该有一个较快的阅读速度,但也要注意理解。
平时可以进行一些小练习,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2.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专心致志地进行阅读,避免分心或打瞌睡。
3. 理解阅读中的生词。
遇到不认识的生词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或者查阅字典进行学习。
4. 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
通过阅读整篇文章,抓住主旨,掌握文章的脉络和思路。
5. 学会提问。
阅读时可以提出问题,从中提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三、文学常识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1. 文学题材。
了解什么是童话、寓言、神话等,各自有怎样的特点和功能。
2. 故事结构。
学会辨认故事的开头、主要情节、高潮、结尾等,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规律。
3. 文字特点。
了解“插图”、“章节”、“作者”等词语的含义和作用,通过这些字词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阅读态度在阅读过程中,要培养积极的阅读态度,增强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1. 要有耐心。
对于一些难懂的词句或文章,不要急于放弃,要耐心思考和理解。
2. 要主动思考。
阅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理解,更是对思想和情感的感悟。
通过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
3. 要广泛阅读。
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的文章,要多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广泛的阅读,开拓视野。
五、阅读习惯为了保证阅读效果和效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非常重要。
1. 定期阅读。
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并提高阅读能力。
三年级语文考试重点知识
![三年级语文考试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ef868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9.png)
三年级语文考试重点知识三年级语文(人教版)考试重点知识。
一、字词。
1. 生字。
- 要求会写的生字要准确掌握字形、笔画顺序。
例如“翠”字,上下结构,先写“羽”,再写“卒”,注意“羽”字的变形,两个横折钩都变成横折。
- 多音字,如“假”(jiǎ、jià),“当”(dāng、dàng)等,要能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并理解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 同音字的区分,像“坐”和“座”,“做”和“作”。
“坐”是动词,表示动作,如“坐下”;“座”是名词,如“座位”。
2. 词语。
- 近义词和反义词。
如“美丽”的近义词是“漂亮”,反义词是“丑陋”。
要能准确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寂静”和“安静”,“寂静”程度更深,多形容环境没有声音。
- 词语的搭配。
如“()的衣裳”,可以填“美丽”“五颜六色”等形容词;“()地奔跑”,可以填“快乐”“飞快”等副词。
- 四字词语,像“光彩夺目”“翩翩起舞”等,要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二、句子。
1. 句式转换。
-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例如“我把作业做完了。
”转换为“作业被我做完了。
”转换时要注意句子的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变化。
-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如“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这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观吗?”注意反问词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2. 扩写和缩写句子。
- 扩写句子就是给句子加上修饰成分。
例如“小鸟飞。
”扩写为“可爱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
”- 缩写句子则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
如“美丽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
”缩写为“花朵摇曳着。
”3. 修改病句。
-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义重复等。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这句话属于“通过……使……”并用造成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者“使”。
三、阅读理解。
1. 课内阅读。
2. 课外阅读。
- 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概括段落大意来总结。
-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文章的用词、描写等方面入手。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d33100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5.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一、汉语拼音1.多音字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如“假(jiǎ/jià)、好(hǎo/hào)、发(fā/fà)”等,能根据不同的语境正确读音并组词。
2.轻声和变调了解一些词语中的轻声现象,像“爸爸、妈妈、尾巴”等词的最后一个字读轻声。
熟悉“一”“不”的变调规则,如“一”在去声前读阳平(“一个”yígè),在非去声前读去声(“一天”yìtiān);“不”在去声前读阳平(“不去”búqù)。
二、识字与写字1.会认的字三年级要求认识约200 个生字,通过课文学习、阅读拓展等方式积累。
能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自主识字,理解生字在词语和句子中的基本含义。
2.会写的字学会书写约300 个生字,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
基本笔画如“横折钩、竖弯钩、横撇”等;笔顺规则包括“先外后内再封口”(如“国”)、“先中间后两边”(如“小”)等;间架结构有上下结构(如“思”)、左右结构(如“打”)、半包围结构(如“区”)、全包围结构(如“圆”)等。
3.查字典熟练掌握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能够运用字典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问题,包括查找字音、字义,了解字的多种意思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解释。
三、词语1.积累与理解积累各类词语,包括名词(如“校园、田野、海洋”)、动词(如“奔跑、飞翔、思考”)、形容词(如“美丽、明亮、热闹”)、数量词(如“一群、一片、一把”)等。
理解词语的意思,能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和反义词、分解字义等方法理解新词。
例如,“憧憬”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大概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喧闹”的近义词是“吵闹”,反义词是“安静”。
2.词语搭配学会正确的词语搭配,如“(茂密)的森林、(清澈)的小溪、(认真)地学习”等。
了解“的”“地”“得”的用法,“的”后面一般跟名词,“地”后面跟动词,“得”后面跟形容词或副词,用来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知识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5f8bb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0.png)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知识
三年级的语文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
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在这个
阶段,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阅读前准备:在开始阅读之前,学生应该先浏览文章的标题、小标
题和插图,这样可以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2. 阅读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抓住文章的主旨,理解
作者的写作目的。
同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如段落的划分、句子的
衔接等,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 关键词句的把握:在阅读时,学生应该学会识别和理解文章中的关
键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线索。
4. 理解文中的修辞手法:三年级的学生应该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修辞
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这些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
章的内涵。
5. 思考与提问:阅读后,学生应该能够对文章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不
仅能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还能激发进一步的思考。
6. 总结与复述: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学生应该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总
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7. 扩展阅读:除了课本上的文章,学生还应该多读一些课外书籍,这
样可以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8. 定期练习: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练习,学生应该定期做
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题,以此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阅读知识点归纳阅读理解
![三年级阅读知识点归纳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8ddc7a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b.png)
三年级阅读知识点归纳阅读理解一、字词理解方面。
1. 生字认读。
- 在阅读中准确认读课本要求会认的生字,这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例如,在一些写景的文章中,如果不认识描写景物名称的生字,就难以构建出完整的画面。
-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等方法来猜测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2. 词语理解。
- 理解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一些描写动作、神态、颜色的词语是理解的重点。
- 方法有:- 查字典。
这是最直接准确的方法,能获取词语的本义。
- 联系上下文。
比如“骄傲”这个词,在“他得了第一名很骄傲”中是自满的意思;在“我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中是自豪的意思。
- 找近义词或反义词。
如果文中出现“美丽”这个词,可以通过找它的近义词“漂亮”来加深理解。
二、句子理解方面。
1. 简单句的理解。
- 能够准确理解简单陈述句的意思。
例如“小明在公园里跑步”,要能明白谁(小明)在什么地方(公园里)做什么(跑步)。
- 对于描写性的句子,如“春天,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要能想象出句子描绘的画面。
2. 关键句的理解。
- 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
中心句往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达的中心思想。
有的文章中心句在开头,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有的在结尾,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也有的在中间。
-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例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要能体会到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收获快乐的道理。
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等方法来理解。
三、段落理解方面。
1. 概括段落大意。
- 可以采用摘句法,即摘取段落中的中心句作为段落大意。
- 还可以用归并法,把段落中的几层意思合并起来,概括出段落大意。
例如描写小动物的段落,先写小动物的外形,再写它的生活习性,就可以把这两方面内容归并起来概括。
2. 段落结构。
- 认识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常见的段落结构。
在总分结构的段落中,开头的总述句概括了段落的主要内容,后面的分述句则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描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必看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98c835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a.png)
一、词语1.音节:一个汉字或一个词中的发音单元。
2.多音字: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发音。
3.近义词: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词语。
4.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语。
5.同义词: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词语。
6.词性:词语所具有的指示词性的特点。
7.词组:有固定搭配的两个或更多词语。
8.词义:词语所表示的含义。
9.词汇: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是组成句子或语篇的基本单位。
10.词形:词语的变形形式。
11.近义反义词辨析:根据句意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二、字音、字形1.字形:字的外形和构造。
2.汉字的基本笔画、基本部首的名称和组合。
3.词语的正字法:正确使用和书写词语。
4.词语拼音:用拼音标识汉字的发音。
5.汉字正确书写。
三、句子1.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特点和变化。
2.句子成分的基本概念: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3.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子之间的正确连接。
4.使用正确的句子翻译句子。
四、修辞1.对仗:诗歌中的词句与词句之间的平行和对称关系。
2.象征:用一个事物代表或暗示另一个事物。
3.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或代表另一个事物。
4.拟人:用人的特点来描写非人的事物。
5.夸张:用过分的言辞来达到修辞效果。
五、阅读1.阐述文章的主旨大意。
2.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正确的标题。
3.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推测词语、句子的意思。
4.判断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
5.根据提供的信息选取相关材料。
六、作文1.描写环境、人物和事件的句子。
第2单元主题阅读(知识梳理+精选阅读)三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
![第2单元主题阅读(知识梳理+精选阅读)三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dd2f5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0.png)
部编版三下其次单元主题阅读【学问梳理】学问点: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
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寓言故事,围绕“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个主题开放,一共支配了四篇文章:《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学习文言文《守株待兔》的时候,可以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
《陶罐和铁罐》读读故事,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它们不同的结局中,思考故事所要告知我们的道理。
《鹿角和鹿腿》读故事,找找描写鹿对鹿角和鹿腿持不同看法的句子,体会鹿心情的变化。
说说鹿角和鹿腿哪个重要。
《池子与河流》读课文,在对话中体会池子和河流的内心想法,感受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阅读本单元的文章,留意抓住情节反转处,读懂故事,解寓意;同时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学问点补充:寓言故事专题阅读一、寓言故事寓言通常用虚构的隐喻性的小故事说明肯定的哲理,给人以启发和教育。
寓言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故事性强,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讽刺性和劝诫性。
二、寓言的结构:故事+道理、启示三、寓言考点:(1)拟写标题(2)概括内容(3)揭示寓意(4)感悟启示(5)写作训练四、阅读方法1.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从结构上来看,寓言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
所以首先要把寓言当成故事来读,弄清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2.理解寓言的寓意阅读寓言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寓意。
寓言的教训部分,往往就是寓言的寓意,有时候文章会在最终直接给出寓意,有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去归纳寓意。
3、归纳寓意的常用方法(1)看寓言的题目: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搞清题目的意思,从而弄清寓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归纳寓意的方法。
(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精选阅读】一、小古文阅读画____添____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稻草人》知识点重点考点总结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稻草人》知识点重点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a288b208a1284ac85043ef.png)
《稻草人》考点归纳一、填空题。
1.《稻草人》的作者是叶圣陶,我还喜欢他的作品《一粒种子》、《小白船》。
2.稻草人的骨架是细竹枝和黄稻草,他的肌肉和皮肤是3.跛子乞丐是因为给野兔送信,才被枪子打中腿的。
4.祥哥的胡琴是父亲留给他的,泉水是他拉胡琴的第一位老师。
5.瞎子指指心头,把两只手团紧,然后摇摇右手,表示不要忧愁,聋子指指鼻尖,又指指耳朵,同时点点头,表示我能听见声音。
6.《一粒种子》一文中,重点描述了一粒种子经过国王、富翁、商人、兵士之手,最后到达农夫手中,才成活。
7.《地球》一文中讲述的是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山、有平地、有海的故事。
8.在《鲤鱼的遇险》中,是鱼儿自己的眼泪救了自己。
9.《最有意义的生活》里的小青石后来被修成了马路。
10.《富翁》中,富翁的结局是有钱买不到东西。
二、选择。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C)是第一个发现了一个非常之大的宝库,有几百亩宽,有几百丈深,全是黄澄澄的金子的。
A、富翁B、农夫C、石匠D、裁缝2.《眼泪》中有一个人无休无息地寻找一件丢失的东西,这件东西是(B)的眼泪。
A、珍贵B、同情C、爱恋D、婴儿3.跛乞丐的父亲是一个(C)。
A、邮递员B、猎人C、棺材匠D、石匠4.(C)实现了聋子和瞎子对调的愿望A、医生B、和尚C、风车D、耶稣5.燕子受伤后,是(A)把它捧在手心,替他擦去背上的血。
A青子B玉儿C燕子的妈妈D柳树6.芳儿送给妈妈的礼物是(D)。
A.风仙花球B.小猎狗C.大理花D.星星串成的项链7.“我”寻找真诚的眼泪是在(A)找到的。
A.草屋B.摇篮或母亲怀里C.戏院的舞台上D.车站码头8.熊夫人跟孩子们说话之前(D)是她的习惯。
A.微笑B.鞠躬C.问好D.总得先拍几下手掌9.《鸟言兽语》中的表现比较镇静的是(B)。
A.麻雀B.松鼠C.鹰D.狮子10.下面哪句是聪明的野牛说的话?(A)A.“他们欢迎咱们去,咱们不妨推举一位先去看看情形,再说。
”B.“他们说什么住盖的房子,不知咱们住得惯住不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大全_三
年级语文知识点_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
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
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
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
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
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
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
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
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
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
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
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
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
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
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
烟台恰是北面临海。
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
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
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
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