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励志人物:曾国藩做人的八大学问
曾国藩八本家训注释

曾国藩八本家训注释曾国藩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以坚持家风教育而闻名于世。
他留下了八本家训,这些家训注释带有丰富的生活智慧和价值观念,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下面我们来看看曾国藩八本家训注释的精彩内容。
《不求甚解》:曾国藩强调知识渊博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应该保持谦虚的心态,不要追求博学多才,而是要专注于自己所需的知识,做到“会纵横,无所谓实”的境地。
这一家训告诉我们要注重实际,不要目中无人,要时刻保持谦逊之心。
《一丝不苟》:曾国藩注重细节,强调做事要仔细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认为只有每一次的努力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这个家训告诉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重细节,只有对待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才能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勤练笔墨》:曾国藩注重修养和学识的提升,他强调要经常练习书写和涂改,用笔墨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一家训告诉我们要不断努力,勤奋学习,用笔墨来培养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勿轻言退》:曾国藩告诫我们要坚持不懈,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
他认为只有在压力和挑战中坚持下去,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功。
这个家训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轻言退缩。
《恪尽职守》:曾国藩强调要忠诚于职务,恪守工作职责,做到正直、公正、勤勉。
他认为只有尽职尽责,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这一家训告诉我们要对待工作负责,做到不辜负自己和他人的期望。
《勿以恶小而为之》:曾国藩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小恶而做出错误的选择,要始终坚守良好的道德观念。
他认为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在大事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这个家训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不论面临多么微小的诱惑都不能背离自己的底线。
《慎思明辨》:曾国藩强调要思考问题,辨别事物的是非曲直,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判断。
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这一家训告诉我们要注重思考,避免盲从和冲动,要用明智的眼光看待问题。
曾国藩的十三套学问,其治学、持家、处世、修身之道,值得你品味

曾国藩的⼗三套学问,其治学、持家、处世、修⾝之道,值得你品味《家书》、《冰鉴》、《求阙斋⽂集》、《奏议》、《家调》、《经史百家杂钞》、《⼗⼋家诗钞》、《治学论道之经》、《处世交友之道》、《修⾝养性之诀》、《疆场竞⽃之计》、《持家教⼦之术》、《为学之道》《治学论道之经》曾国藩是清末著名的理学⼤师,学术造诣极深。
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也”,要有“旧⾬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
写字或阳刚之美,“着⼒⽽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得⾃然之味”。
⽂章写作,需在⽓势上下功夫,“⽓能挟理以⾏,⽽后虽⾔理⽽不灰”。
要注意详略得当,详⼈所略,略⼈所详,⽽“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为⽂家第⼀要也”。
为⽂贵在⾃辟蹊径,“⽂章之道,以⽓象光明俊伟为最难⽽可贵”。
“清韵不匮,声调铿锵,乃⽂章第⼀妙境”。
《持家教⼦之术》著名历史学家钟书河先⽣说过,曾国藩教⼦成功是⼀个事实。
⽆法抹杀,也⽆须抹杀。
曾国藩认为持家教⼦主要应注意以下⼗事:⼀、勤理家事,严明家规。
⼆、尽孝悌,除骄逸。
三、“以习劳苦为第⼀要义”。
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
六、家事忌奢华,尚俭。
七、治家⼋字:考、宝、早、扫、书、疏、鱼、猪。
⼋、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
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择良师以求教。
《疆场竞⽃之计》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之处。
他认为,兵不在多⽽在于精,“兵少⽽国强”,“兵愈多,则⼒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
主张军政分理,扣负其责。
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
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将⼠同⼼,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卒⽆⽣之⽓”。
选择有四点要求:“⼀⽈知⼈善任,⼆⽈善觇敌情,三⽈临阵胆实识,四⽈营务整齐”。
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
如“⽤兵动如脱兔。
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_为人处世

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风云际会的杰出人物。
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竟能成就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的给现代人带来怎样的启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供大家阅读!曾国藩曾国藩成功之道:1、治事:大处着眼,小处下手管理最忌讳的就是全无实际而空谈误事。
曾国藩从一开始就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强调“军事是极质之事”,来不得半点虚浮的东西。
他厌恶听到高谈阔论,只喜欢平实之言、平实之行。
曾国藩的管理风格亦是以“勤、实”二字为核心。
他认为,带兵一定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步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日积月累,见到成效。
2、作战:扎硬寨,打死仗曾国藩用兵,很少有出奇制胜的战例,他有自知之明,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低估对手的智商,由此发展出了一套“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工夫,稳慎徐图,稳扎稳打,反而一步步地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占尽了上风。
3、组织:还我真面,复我固有曾国藩说过:“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在曾国藩的身体力行之下,湘军形成了一种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组织文化。
这种坦诚相待的“湘军精神”,也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来源。
4、理念: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许多人心目中的曾国藩是权谋家的代表,这是对他的误解。
曾国藩的领导艺术虽不无权谋因素,但其核心却是“忠义血性”的儒家理念。
曾国藩生于雍、乾后,举国风气的败坏,几乎达到了顶点。
在曾国藩看来,最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统治阶级本身的人心陷溺、人欲横流。
因此,曾国藩与罗泽南等人,宣讲举世都不宣讲的儒家学说,以传承圣人的价值体系为己任,最终排除千难万险,成就了“以转移社会风气来造就一代之人次”的功业。
5、用人:尚朴实,耐劳苦如果说在理念上曾国藩高扬的是“血性忠义”,那么在人才的选拔上,他选择的则是能够切实认同这种理念并加以践行的“朴拙之人”。
曾国藩从最根本的选人环节入手,提出军官一定要选“质直而晓军事之君子”,兵勇则一定要选“朴实而有土气之农夫”。
(励志文章)曾国藩励志故事:一勤天下无难事

勤天下无难事励志文章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
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
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
四曰口勤:待同僚,贝y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
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一曰身勤曾国藩所说的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曾说余谓天子或可不亲细事,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
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
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
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二曰眼勤曾国藩所说的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
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
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
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
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
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曾府幕僚鼎盛一时,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
曾国藩的20条处事原则,最好能背下来!

曾国藩的20条处事原则,最好能背下来!1.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2. 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4.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5.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6.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7.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8. 人生莫惧少时贫。
9.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0.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11.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第三要有恒。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2.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3.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14.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5.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6.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7.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8.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9.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20、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
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曾国藩经典语录

曾国藩经典语录
曾国藩是清朝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品格被后人誉为“忠良之士”、“忠良曾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典语录,给后人启迪与指引。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曾国藩经典语录: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注重修身养性,认为一个人首先需要自律,才能有能力管理家庭、治理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曾国藩提倡读书学习,认为广泛的知识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才华,使其在写作创作时能够获得灵感。
3. 以诚待人,以信为本:曾国藩倡导诚信为处世准则,认为只有真诚待人、守信用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和信任。
4. 克己复礼,敬天怀人:曾国藩主张自律自强,强调恪守礼仪,尊重天命,尊重他人,推崇“敬天怀人”的胸怀。
5. 为政不在多令旨,而在行率令行:曾国藩强调领导者的行为对下属的影响,认为领导者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推动工作。
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主张海纳百川,接纳不同意见和文化,相互包容,共同进步,才能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7.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曾国藩认为,只有尊重和爱护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在精到神通:曾国藩主张脚踏实地地向前,循序渐进地学习,追求博学多才,使自己能够具备高深的智慧和见识。
以上是一些曾国藩的经典语录,这些语录蕴含着他的深邃思想和哲学智慧,对于当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秉持这些价值观,成就更为美好的人生。
曾国藩八大座右铭

曾国藩八大座右铭
曾国藩是我国历史名人,其一生精彩,于世传奇。
欢迎阅读下面的曾国藩八大座右铭,很有用哦!
一、每临大事有静气。
碰到事情的.时候,不要慌,要镇定。
二、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以前的自己,就像昨天一样一去不返了。
就像今天是崭新的一天,以后将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只管埋头苦干,不去想会有什么收获。
四、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在公开场合要说人的好话,多赞美别人。
批评规劝别人,只能在私底下进行。
五、打脱牙和血吞。
在该隐忍的时候,打掉牙齿,也要和血一起吞下去。
很多人在受到打击的时候,都会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
六、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人,都是逼出来的很多事情,都是被处境所逼做成的。
七、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做人,第一要有理想,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八、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有修养的人气场总是不一样的,不信你看汪涵。
曾国藩的八大学问

曾国藩的八大学问新高考新视野2010-12-19 07405cc149a20100nk80曾国藩的八大学问点灯的心的博客一、砥砺自我的学问强者总有挺身立世的时候人生之学问有万千。
对弱者来说,他们理解的人生学问,大多是相信“借人成己”,因此总习惯去寻找“第三只手”,但对强者来说,他们坚守的人生学问则是砥砺自我,善于从中争取自己挺身立世的方法。
人生之成,成在何处?有人以为是靠别人来获得成功的跳板,从而让自己一步登天。
这是一种最可笑罪愚钝的人生谬误。
这种人自然会是弱者——软如泥。
脆如草。
真正的人生是有强者来完成的,他们善于磨砺自我,找到自己行动的目标,靠顽强的毅力打开人生的缺口。
曾国藩自然属于强者,他的一生皆是在“磨砺”两字中度过的,不断的强化自己的心智,强化自己的能力,从而寻找到了一条被他称之为“人之龙”的成功之路。
这就是曾国藩磨砺人生的学问。
这个学问,直接决定了他的腾空而起,一飞冲天的基础。
二、改变性格的学问人生就是一个自习的大课堂“性格误区”是现代人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性格之误乃为人生之大误。
显然,性格问题是人生的一大学问。
为此,有些人总是傲慢骄横,以为它是天下学问最高的,世上他的气势是最壮的,所以常作出一副总裁的样子,指东划西,吆三喝五;为什么又总是有些人唉声叹气眼泪汪汪,只会羡慕别人,而不懂得让自己开始长征路,所以人生总是一片渺茫。
这些皆因性格之病而起。
曾国藩的一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改变自己的性格。
尽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状态,应对人生风云。
可以看出,曾国藩把整个人生当作了一个自习的大课堂。
以改变性格为学问,去成就自己心中的大事。
三、拯救命运的学问紧紧抓住突破一生的主动权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大的思想家,叫柏拉图。
他有一句名言“命运是人生中的第一学问。
”的确,每个人或者都是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
因此,我们看到了无数想拯救自己命运的人,他们每天都在展现不同的战斗姿态。
曾国藩简介及八大金句

曾国藩简介及八大金句
曾国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他曾在洋务运动中负责创办了中国的现代工业,并在此过程中推动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以下是曾国藩的八大金句:
1.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锋芒太露易遭明枪暗箭。
3.做好人,修好身,死有余辜。
4.史鱼秉直,恶似奸臣;长蛇封豕,难为福兆。
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
傲字致败。
6.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7.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8.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这些金句都表达了曾国藩的哲学思想和处世之道,对于我们今天的处事和做人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曾国藩的名言——勤而有恒,事无不成

曾国藩:勤而有恒,事无不成2017-07-22如果要评出近代中国,最让牛人们崇敬的偶像,那么曾国藩绝对名列前茅。
他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梁启超先生直呼他为:五千年才出一个的奇人。
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意思就是说,近代的这些人中,我只佩服曾国藩。
然而,他以中人的资质,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最终成为半个圣人,不可谓不是个奇迹。
曾国藩总结出人生最大的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避免的,因为这同样是天道所厌恶的。
1天道忌巧天道是厌恶投机取巧行为的。
不论什么时代,大道至简,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天道忌巧”,语出曾国藩,当时的晚清,在一种虚浮、圆滑、取巧的氛围中,因此曾国藩大胆“去伪而崇拙”。
曾国藩用兵,很少有出奇制胜的战例,他有自知之明,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低估对手的智商,由此发展出了一套“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工夫,稳慎徐图,稳扎稳打,反而一步步地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占尽了上风。
曾国藩的秘书赵烈文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曾国荃久攻天京(南京)不下,朝廷令李鸿章助剿。
李一方面不想夺了曾家兄弟的头功,向曾家邀功买好;另一方面又想把抗旨之责推给曾氏,因此私下做了很多小动作。
赵烈文评价李鸿章:“此一事而机械百出,语言处处不同,其图望大功,日夜计算心机之工,细入毫芒。
”而曾国藩的对策是呈上一道诚恳卑约的奏折,坚请速派李鸿章前来,不望有功,但求无过,言语恳切,谦卑恭顺。
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盘明眼人一目了然。
赵烈文得出结论:曾国藩的手段,平直无奇,却实高于李数倍。
曾国藩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
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曾国藩的精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笨拙之上,这样的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之上的。
从曾国藩身上可以学到的五个重要的人生经验

从曾国藩身上可以学到的五个重要的人生经验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著名大臣,他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明朝遗臣之一”。
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誉和挫折,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下面将总结五个重要的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第一,诚实守信。
曾国藩一生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便是诚实守信。
他不仅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政治生涯中也一直秉持着诚实守信的原则,为官清廉,不为权势所动。
曾国藩用自己的事实胜过其他的措辞,他的清廉正直也充分地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我们应该从曾国藩身上学习到,做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诚实守信,我们要始终信守承诺,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素质,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第二,精益求精。
曾国藩不仅在政治上精益求精,在学术和兵法上也是如此。
他一生勤奋好学,常常为了深入研究一道难题而整夜不眠。
曾国藩认为“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不断学习和改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们应该向曾国藩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
第三,看事物全面。
曾国藩在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有得到深入了解和研究,他能够看到事物的多个方面,不受片面的观点所限制。
他也能够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全面的解决方案。
我们也应该从曾国藩身上学习到,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要善于换位思考,看待事物要有广度与深度,才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第四,坚定信念。
曾国藩作为一位忠诚的官员和士大夫,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秉持着忠诚、守信、正义的原则,不受世俗的浮躁和利益的干扰。
他一心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从不为自己打算。
我们应该向曾国藩学习,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被周围的声音所干扰,要为自己的信念而奋斗终生。
第五,不忘初心。
曾国藩一生中最重要的心路历程,也是不忘初心。
他为人民、为国家的初心从未改变。
曾国藩一生经历了政治风云变幻、世事兴废,但始终专注于自己的使命,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从未被私心所动。
曾国潘的励志故事

曾国潘的励志故事曾国潘的励志故事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
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
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
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
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
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温馨提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曾国潘的励志故事》全部内容,希望大家会喜欢。
如果大家喜欢小编的推荐,那就请您继续支持店铺!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14:12曾国潘的励志故事曾国潘的励志故事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
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
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曾国藩家训八大名言

曾国藩家训八大名言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被誉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
曾国藩不仅在政治、军事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是一位儒家思想家,他的家训充满了智慧和教益,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有八大名言,这些名言不仅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勤勉曾国藩说:“勤勉为先,名利次之。
”这句话表明了曾国藩对勤勉的重视。
勤勉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人生追求。
勤勉不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勤勉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就,在生活中获得幸福。
只有勤勉,才能成就自己的未来。
二、诚信曾国藩说:“诚信为本,信而有德。
”这句话表明了曾国藩对诚信的重视。
诚信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人生追求。
诚信不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诚信可以让我们赢得别人的信任,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成功。
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三、正直曾国藩说:“正直为先,权谋次之。
”这句话表明了曾国藩对正直的重视。
正直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人生追求。
正直不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正直可以让我们在道德上获得优越感,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尊重。
只有正直,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谦虚曾国藩说:“谦虚为本,骄傲次之。
”这句话表明了曾国藩对谦虚的重视。
谦虚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人生追求。
谦虚不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谦虚可以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好处,在心态上获得平和。
只有谦虚,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大业。
五、宽容曾国藩说:“宽容为怀,严谨为治。
”这句话表明了曾国藩对宽容的重视。
宽容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人生追求。
宽容不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宽容可以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好处,在心态上获得平和。
只有宽容,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大业。
六、忠诚曾国藩说:“忠诚为本,私欲次之。
”这句话表明了曾国藩对忠诚的重视。
曾国藩家训八大名言

曾国藩家训八大名言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名臣,他为人正直,治学严谨,被誉为“文治武功之才”,被封为“文庙”。
在他的一生中,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家训,这些家训不仅是他的家族所遵循的准则,也是他的治国之道和个人修养的体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曾国藩家训中的八大名言,并探讨这些名言的含义和意义。
一、“以诚为本,以和为贵”这句话是曾国藩的家训中最为著名的一句话。
它强调了诚信和和谐的重要性。
在曾国藩看来,诚信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只有诚信才能建立起信任和认同。
而和谐则是人际关系的关键,只有和谐才能让人们相互理解、支持和合作。
因此,曾国藩教导子孙要以诚为本,以和为贵,让诚信和和谐成为自己的处世准则。
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是曾国藩对于行为准则的要求。
他认为,无论是善恶之举,都不应该因为大小而有所区别。
对于恶行,即使是小事,也不应该姑息,要坚决予以制止。
而对于善行,即使是微小的行为,也应该坚持不懈地去做。
曾国藩深知,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是由平时的小事所累积而成的,因此他教导子孙要注重平时的点滴之行,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三、“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是曾国藩对于学习态度的要求。
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读书不应该为了求甚解而苦苦钻研,而是应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领悟,不断进步。
当你在学习中有所领悟时,应该像欣赏美食一样,感到欣喜和满足。
曾国藩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而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
四、“勤学苦练,方能臻于至善”这句话是曾国藩对于学习方法的要求。
他认为,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不断的勤学苦练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曾国藩自己就是一个勤学苦练的典范,他每天起早贪晚,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因此,曾国藩教导子孙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努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五、“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是曾国藩对于言行一致的要求。
曾国藩的八德(吃透曾国藩)

曾国藩的八德(吃透曾国藩)曾国藩的八德文正语录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
《曾国藩家书》同治五年三月十四日与纪泽纪鸿书【谷园解读】其实儒家类似的表述很多,比如“孝、悌、忠、信、礼、义、廉”,“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智、仁、勇”,“仁、义、礼、智、信”,都是强调人格修养所包含的各种品质,这种表述的形式类似一个提纲,或者类似英文的缩写。
这种形式便于记忆和在实际的修炼中运用。
我们记住曾国藩默省的这八个字就可以了,而不用背诵一篇上千字的行为守则。
他的先人、孔子的嫡传弟子曾参则是默省三个字:忠、信、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不妨也以此八德自省一番:勤。
我够勤奋吗?做到了身勤、心勤、眼勤、手勤、口勤吗?俭。
我够节俭吗?消费是不是节俭,精力是不是节俭?刚。
我够刚毅吗?够坚强、坚忍吗?那份理想主义的、进取的热情和毅力还有吗?明。
我够明白吗?够精明、英明、高明吗?我的学识还够用吗?忠。
我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朋友、对得起家人吗?恕。
我对人是不是够宽容?是不是做到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
我在人前是否谦恭礼让?是否能发现别人的优点,而不是目中无人,口出狂言?浑。
我是否能及时调整自己适应各种场合和氛围,与大家浑然一体,而不是格格不入?前四字是内在功夫,后四字是外在功夫。
谷园大众国学智慧书系列《吃透曾国藩》:浓缩曾氏智慧的精华。
《人生四书》:融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儒家智慧总结。
《简易经》:史上最简明易懂的易经智慧。
曾国藩做人八大经典句子

曾国藩做人八大经典句子
1. 为官以诚,俭以养廉。
2.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
3. 行胜于言,实胜于词。
4.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 欲速则不达,欲稳则不移。
6.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7. 不痛不痒的日子,不足为人。
8. 君子事人,以德为本。
9. 不怕输在起跑线上,只怕停在终点线前。
10. 凡事早计划,凡事快执行。
11. 平时不矜,临事不惧。
12. 大事严肃,小事从宽。
13. 求贤若渴,视世不见贤。
14.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去做。
15. 生活如战场,唯有坚持不懈才能够取胜。
1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秋万代,不屈不挠。
17. 需要勇气去承受苦难,需要智慧去面对挫折。
曾国藩励志格言

曾国藩励志格言曾国藩励志格言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曾国藩有很多大智慧,值得我们持续学习、反复思考、认真实践,可以作为终生的老师。
一、读书篇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4、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修身篇(修正自己,提升自己)1、克己之学——反省自己2、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3、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
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
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4、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5、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6、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7、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8、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9、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0、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四、处世篇(在社会,灵活机动)待人以诚,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无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吾辈总以诚求之,虚心处之。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以为人共谅。
”五、家教篇(教育家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1、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曾国藩-做人36字诀

做人36字诀曾国藩1.志: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
凡將相无钟,圣贤豪杰亦无钟,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恒:有横断无不成之事。
一为坚持,二为专注,三为渐进。
于修业则贞之以恒。
3.专:力气用到点子上。
西洋技艺所以卓越古今者,由其每治一事,处心积虑,不达目的决不止。
心越用则越灵,技越推则越巧。
4.熟:笨功夫也有大收获。
熟源于勤,熟导致精。
5.裕: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
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
局量太小,不足以任天下之大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宽广,气量宏大。
一笑即可了之。
6.静:不动更能掌握主动权。
静坐克己,静坐反思。
静能生动,更能制动。
非静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宁静已以致远。
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
7.淡:品位好人生的真谛。
自视常若平淡无奇,则成大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
8.暇: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事物运动的节奏讲究一张一弛。
暇谋:核心人物越是身处危险,越要脱去恐惧的悲观心态,气定神闲,要以四两压千斤,安定人心。
9.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心态上进行放松,是松字决的最高境界。
大事抓紧,小事放松。
理财:来的松,销的旺。
10.明:眼越明,心越亮。
凡办大事,以见识为主,才能为辅。
人贵自知,自知则明。
深明大义,晓明大体。
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事前易暗,事后易明。
人才以陶冶而成,以勉强磨砺而生。
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看几次,亲加观察,方得其大概。
由谦,勤而生明。
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四多者:多看,多做,多问,多想。
11.实:靠岸“认真”二字大天下。
脚踏实地,从浅处,实处着手,事业才能可大可久。
以朴实为根本,培植根基,而后再讲权变,方能无虞。
用人当用朴实可靠之人,对于成大事者而言,用人不慎,必败无疑。
天下事当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凡事都非一触可就,都要经过不断累积,由小而大的过程。
曾国藩励志修身名言

曾国藩励志修身名言曾国藩,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的名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修身哲理,对于我们在追求成功和塑造品格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 这句话直击要害,点出了失败的两个常见根源:懒惰和骄傲。
庸人往往因懒惰而错失机会,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最终一事无成。
而那些有才华的人,常常因骄傲自满而固步自封,失去了继续进步的动力,导致失败。
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这两个“敌人”,保持勤奋努力的态度,同时保持谦逊,不断学习和进步。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恒心和专注是成功的关键。
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开始到结束都坚持不懈。
如果总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今天做这个,明天想那个,就像坐在这座山上,却望着那座山,最终将一事无成。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追求梦想,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这告诉我们与人相处和领导他人的智慧。
不看重钱财,能够聚拢人心;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让人信服;胸怀宽广,能够赢得他人的支持;身先士卒,能够带领他人前行。
在团队合作中,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就能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关于利益和谋略,曾国藩有着独到的见解。
利益不能独自占有,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否则就会招致失败。
而谋略则不宜与过多的人商量,因为人多意见杂,容易泄露机密。
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利益时要有大局观,在制定谋略时要有判断力和决断力。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 一个家庭的衰败往往源于奢侈浪费,一个人的失败常常是因为贪图安逸,而招人讨厌往往是因为骄傲自大。
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同时,不能贪图安逸,要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进取;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做人的八大学问
励志人物
●一、砥砺自我的学问:强者总有挺身立世的时候。
人生之学问有万千。
对弱者来说,他们理解的人生学问,大多是相信借人成己,因此总习惯去寻找第三只手,但对强者来说,他们坚守的人生学问则是砥砺自我,善于从中争取自己挺身立世的方法。
人生之成,成在何处?有人以为是靠别人来获得成功的跳板,从而让自己一步登天。
这是一种最可笑罪愚钝的人生谬误。
这种人自然会是弱者软如泥,脆如草。
真正的人生是有强者来完成的,他们善于磨砺自我,找到自己行动的目标,靠顽强的毅力打开人生的缺口。
曾国藩自然属于强者,他的一生皆是在磨砺两字中度过的,不断的强化自己的心智,强化自己的能力,从而寻找到了一条被他称之为人之龙的成功之路。
这就是曾国藩磨砺人生的学问。
这个学问,直接决定了他的腾空而起,一飞冲天的基础。
●二、改变性格的学问:人生就是一个自习的大课堂。
性格误区是现代人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性格之误乃为人生之大误。
显然,性格问题是人生的一大学问。
为此,有些人总是傲慢骄横,以为它是天下学问最高的,世上他的气势是最壮的,所以常作出一副总裁的样子,指东划西,吆三喝五;为什么又总是有些人唉声叹气眼泪汪汪,只会羡慕别人,而不懂得让自己开始长征路,所以人生总是一片渺茫。
这些皆因性格之病而起。
曾国藩的一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改变自己的性
格。
尽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状态,应对人生风云。
可以看出,曾国藩把整个人生当作了一个自习的大课堂。
以改变性格为学问,去成就自己心中的大事。
●三、拯救命运的学问:紧紧抓住突破一生的主动权。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大的思想家,叫柏拉图。
他有一句名言:命运是人生中的第一学问。
的确,每个人或者都是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
因此,我们看到了无数想拯救自己命运的人,他们每天都在展现不同的战斗姿态。
同样也有无数人屈服于命运,成为命运的奴仆。
曾国藩在拯救自己命运的时刻,从不把任何问题简单化,而是以一种宏大的气魄,精细的手段去完成自己设计的一个个人生计划。
他注重围绕一个中心点,多面出击,在最有效的时间里,寻找到最有效的突破点,故成别人难成之事。
在曾国藩看来,拯救命运的学问,就在于主动两字上。
一个人只要有主动,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四、为政掌权的学问:牢记在其位,谋其政之训。
成功是一回事,怎样成功又是一回事前者是结果,后者是过程。
一个人一旦心想事成之后,例如可以有为政掌权的资本,那么,就会出现更多的难题,而且,每一个难题都是一门等待研究和解决的学问。
要不然,中国古代为何有一部部政鉴,臣鉴之书呢?这个问题想不透的人,绝对做不到在其位,谋其政。
对于曾国藩来说,居官之学是他为政的重头戏,他根据自己连升三级的亲身体验,总结出了一套关于耐烦,勤事,清廉,厚民的官学,曾国藩的为政掌权学问可归结为三个字做好官!
●五、用人有道的学问:一个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
励志人物
●六、善于交际的学问:善于挖掘潜在的力量。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交际的学问妙不可言,只有做到了的人才能知道其中潜在的力量是多么巨大!所谓妙不可言,不是真的不可说,而是需要让明白人去说。
不难排除,有些不善交际的笨拙手,根本不善于经营自己的人事关系,甚至还可能毁掉已有的关系网,从而让自己身陷被动;高明的交际专家总是这样团结一切可能团结之人,在最广的程度上赢得好人缘。
曾国藩的交际学问是:放开手脚,坦诚相待,把陌生的力量变成朋友的力量。
这就是说:曾国藩特别明白交际与回报的关系与学问要想让别人认可的,必须先认可别人。
●七、藏露进退的学问:天天都做一个明白人。
在动物世界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狮、虎、豹、鹿、牛、马的藏露进退之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猎获对象或保住身体。
这个浅显的道理,在人与人之间的攻守中,同样也有,并且还有一堆学问。
藏露与进退之学的要点在于:不善藏,则露锋芒,会易折;不善退,则必冒进,会易败。
曾国藩在这方面的学问绝对不浅,他最忌讳让自己身心暴露太多,进攻太过,善于在暗处较劲,从而保证自己不受伤害。
他的这种道术,可以讲炉火纯青,特别在人生的关键时候,能够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做到以藏代露、以退为进。
此等学问决定了曾国藩为中兴之臣。
八、以学养身的学问: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养心两字。
学问两字,当然与读书有关。
任何女人都受不了的性技巧?书是每个人永远读不完的学问之课。
可惜的是,有些人嘴尖皮厚腹中空胸无点墨,只凭小聪明办点小事;有些人则以读书为看家本领,修养身心,调节心态,以平常心应对天下事。
曾国藩作为桐城派的一大家,儒学功底深厚,又悟老庄精神,养成了每天必读经书的习惯,这个很好的习惯滋养了他人身地最大的学问,懂得人生最高的境界在于养心两字。
的确,曾国藩在以学养心方面为古代官吏之大成者,并真正做到了每日养身。
请大家记住:人生之最大学问不在于获得金银财宝,乃在于养心养身。